数学周记500字实用(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9 16:58:08
数学周记500字实用(4篇)
时间:2023-04-09 16:58:08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数学周记500字篇一

数学周记是我县自上学期开始三-六年级新增加的一项数学作业,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学期县里举行了数学周记评选。为配合这一活动,挑选出高水平的周记参加县级评选,我们先举行了校级数学周记评选,分别评选出了一二等奖若干名,从一等奖中又挑选出了九篇较好的作品参加县数学周记评选。回顾整个评选活动,感慨颇多,与大家一起切磋交流。

同年级各班之间周记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本次评选活动充分考虑各年级各班学生不同层次差距,要求三-六年级每班上交5-8篇周记,同一学生可上交多篇。从总体情况来看,有的班级上交的篇数较多,达到了十几篇,获奖并推荐参评的篇数也较多。学生的周记选材新颖,视角独特,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周记质量整体较高,其中申毕碧同学就上交了三篇作品,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而有的班级上交的周记篇数少且内容单一,基本上是购物和学习知识的总结,流水帐,教师的批语缺乏鼓励性和指导性,从日期上可以看出临阵突击现象较为明显,学生写作热情不高,周记质量较差。三年级初写整体写作质量一般,六年级可能是临近毕业等原因不如五年级写作热情高。同一年级各班之间水平差距较大,不同年级之间水平差距也较大。

1、思想认识不够。

曾听到有的数学老师反映:我是数学老师,写作是语文老师的特长,为什么要写数学周记呢?数学周记的形式,它不同于语文日记,它没有语文写作的要求,是学生“用自己的手写自己身边的数学,写自己发现的数学,写自己探索数学的过程。无论数学周记还是语文周记,选材新颖,语言流畅,生动具体的作品都会受到大家的好评吧!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功底,不会把学科之间独立的看待;

2、指导教师不会指导。

“数学周记是什么?该怎样指导学生学写数学周记?它与作文写作有什么不同?”相信不少老师都有过这些困惑,能弄清以上问题并能说出一二来的老师也肯定不多。正是由于这种不熟悉,不了解,使我们的数学教师有了畏惧心理,产生了为难情绪,指导不及时不到位,学生只知道写却不会写,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以上存在的问题。

数学周记是现在新增的一项数学作业,大家都处在共同摸索学习的阶段,我认为指导学生写好数学周记的方法:一是学,教师要主动学习数学周记写作的相关材料,提高认识,充实知识,学会指导学生学写数学周记。二是看,大家都要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数学和问题现象,发现数学的美,为周记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每次批阅周记时可标记出优秀的作品范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三是想,也就是及时反思。想想每次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步之处,指导学习方向,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同学进行不同的指导,只要能持之以恒的做好以上几点,相信你们班的学生周记写作质量会有较大的提高。

小学生数学周记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年级特点,可以选择以下内容:

1、分析型数学周记:把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一一叙述出来,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理由,或者对一种数学现象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联系型数学周记:把课本当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联系起来,把生活中找到的数学,用学到的数学语言写下来。

3、故事型数学周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把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编写成一个故事、一个童话。

4、回顾型数学周记:当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数学学习情况,尤其是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一点,将当时的思维过程叙述出来、展示出来。

5、反思型数学周记:一次考试、一次作业以后,把考试或者作业当中的得与失写出来,既包括数学知识本身,也包括考试或作业的过程。哪些是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哪些是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6、探究型数学周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交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当学生经过探究,发现了某一数学规律,解决了某一数学问题时并记录下来。

7、求异型数学周记: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了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写下来就是一篇有价值的数学周记。

8、数学应用型数学周记等,只要是学生对数学方面的感受都可以参评。

数学周记500字篇二

一次,几位数学老师在一起闲聊,提到现在的学生难教,关键在于他们的学习意识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知识整理意识。老师教什么,他就学什么,一部分同学学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内容,依赖于老师整理所学的知识。

2.缺乏作业检查意识。很多学生对做数学作业是任务观点,做完了便万事大捷,到五、六年级还有很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检查作业。

3.缺乏解题策略优化意识。尽管现在提倡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但学生对自己已经解决的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做进一步反思、整理和优化的意识的确很差。他们很少去考虑自己是怎么解答这道题的,更不会去考虑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甚至经常在做混合运算时,遇到能简便运算的题,会有学生问:“要不要简便运算?”

4.缺乏错误追因分析意识。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告诉学生这道题做错了,他会毫不犹豫地檫掉原有的做法,哪怕那道题只是最后一部错了,他却不会去考虑自己错在哪里?以至于这次改对了下次遇到类似的题又错了。

5.缺乏良好的情感体验以及个性品质。学生一般都欠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到数学枯燥乏味,畏惧数学,没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我曾经在班级里作了我喜欢的学科的统计,结果喜欢数学的学生仅占12%。

怎样来改变这些状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呢。我想起了学校里正在搞“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如果让学生来写自己学习数学的过程,回顾、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出击,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打定注意,我决定尝试让学生写数学周记。

写什么?当我向学生布置这项作业时,学生一脸茫然,觉得不可思议。也难怪,写文章是语文老师的事,哪有数学老师布置的?慢慢来吧!于是我对学生说,不难,给你们个模式,套着写就可以了。

1.这星期学了哪些数学知识?

2.我学得比较好的有哪些内容?

3.我还有哪些地方不怎么理解?

4.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表现比较好?

5.下星期我有什么打算?

数学周记交上来了,学生都按照格式写了,如:

这星期学了简易方程(二)里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例1和例2。我学得比较好的是对这两类应用题我能自己分析题里的相等关系。但有的时候我两类应用题会混淆。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好的地方有:做作业整洁,正确率高。下星期我要争取多发言,有不理解的地方及时问老师。

虽然学生的数学周记写得很简单,但学生毕竟对自己一周数学学习情况做了回顾与反思。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周记就这样成了学生每周必做的一项作业。

坚持了几个星期,学生写数学周记逐渐成了习惯。我觉得时机成熟了,需要对学生撰写的数学周记的内容再次进行引导,增加自我剖析的深度。这时,一篇数学周记的结束语引起了我的注意:

陆老师,每周的数学周记差不多都是这么写的,简直千篇一律。说实在话,我觉得可以把周记分成三大类:一是系统地整理所学的知识;二是难题错题自我解析;三是反思一周的学习表现;还可以作为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方式。

数学周记500字篇三

放暑假了,妈妈爸爸和我去游泳馆游泳,爸爸买了两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买门票共花费了55元。当我游完泳出来时,看见售票的牌子上写着

营业时间:

上午9:30―12:00 成人单价15元 儿童10元

下午2:30―5:00 成人单价20元 儿童15元

晚上7:30―10:00 成人单价20元 儿童15元

妈妈问我:“咱们买晚上的三人票比买上午的三人票要贵多少元?

7月份买一个月的晚上票比买上午票要贵多少元?我算了起来

202=40元 152=30元 40-30=10元

15-10=5元 10+5=15元

买晚上的三人票要比买上午的三人票贵15元。

1531=1530+15=465元

啊!原来一个月的门票要贵465元

妈妈又问我:“游泳馆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

9:30―10:30―11:30―12:00 2个小时30分

2:30―3:30―4:30―5:00 2小时30分

7:30―8:30―9:30―10:00 2小时30分

营业时间共是7小时30分。

数学周记500字篇四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既然如此,那么,数学教师能否布置让学生写日记或周记之类的“数学生活”手记呢?

让学生把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事例、感受或自己的独特想法记录下来,让他们体验到生活须臾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并且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否则,那样的教学必然是呆板而肤浅的。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这些数学题材哪里来呢?通过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记录下来,教师则对这些素材加以梳理、提炼,就可以成为通俗易懂而又鲜活的例题,学生通过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活动,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数学思想家”。

通常我感到语文老师通过让学生写日记、作文,和学生的情感沟通是比较多的,那么数学老师如何实现和学生的沟通呢?我觉得除了找学生谈心,找家长了解情况之外,通过文字沟通也许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哪个同学有难题?哪个同学跟不上?哪个同学最近有心事?抑或老师哪里讲得不清楚?……都可以从日记中反馈得到并及时处理解决。

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学要因人而异,这是对的,但是我觉得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因人而异是很难的,讲快了,学习底子差的同学跟不上,讲慢了,思维快的同学“吃不饱”。怎么办?通过让学生写数学生活日记,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每次搜索一道趣味题、思考题做做,给老师批改,我想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

数学生活日记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比如还可以鼓励学生读一些数学家的故事,然后写下读后感等等都可以。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是否可行?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这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尝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2937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