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9 16:53:33
2023年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模板13篇)
时间:2023-04-09 16:53:33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一

你能否想象未来的某一天,广袤的地球上,几百万架火箭同时飞离、浩瀚的宇宙中会有一个能够同时容纳几百人的庞大的空间站?《流浪地球》中就展现了这样的一个空间站。

面对太阳的迅速膨胀,地球上的生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人们不得不采取行动,集中所有国家的航天资源,在宇宙中修建大型空间站。几百万架火箭同时从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地区、角落飞起。他们如同发现猎物的猎豹,如同盛夏绽放的烟火,残留在空气中的白烟还未散尽,却已看不见火箭的影子。几分钟后,漆黑的宇宙中划过一道白光,接着,数以万计的白光划过黑暗,宇宙被照成了白昼,飞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

“空间站已到达,准备对接。”提示音在各个宇宙飞船中陆续响起。庞大的飞船队伍快而有序,精准地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看到这我睁大了双眼,被这万千飞船划过的壮观景象所震撼,更被科技的力量所折服。除去影视中这些对未来科技的幻想,现实生活中的科技成就还有很多。

例如,前几周我在新闻中听到一个团队研究出一个只有头发丝大小的芯片。通过植入脑内来治疗脑部疾病,而且不会引起人体排斥,虽然还未做过人体试验,但令人感到惊讶。再比如:国外的一个国家在今年上半年将实现空间站的商业运行,这预示着仅仅只能出现在幻想中的太空旅游,将要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这些科技成就仅仅只是万千星辰中的一颗。他们来自于一位又一位科技创作者辛苦付出。我们感受到震撼的同时,作为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新鲜血脉,我们不仅仅要学习这些科技创作者的精神和品质,更要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用努力书写交给世界和祖国的答卷。

相信世界,在新一代的努力下,能容纳几百人的空间站和万千飞船划出宇宙将不仅仅只存在于某人脑中或科幻片中的镜头,而是确确实实、真真正正存在的事实。那不是在遥远的未来,而是在不远的将来。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二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国外的“漫威”和“dc”。而如今,中国,也踏入了“科幻”这一领域,开启了“中国科幻的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部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拯救地球的电影,由刘慈欣的作品改编而来。向太阳争命,向木星争命。两个小时的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地球在脱离太阳系的过程中,意外被木星捕获,重启发动机后,本以为能顺利脱险,却又错过了脱离时机。在绝望之时,人们又提出了点燃木星,推动地球的方案。一番努力后,有牺牲,有收获,有揪心,有感人。最终,成功了,那一刻,身处影院的我,也已激动的热泪盈眶,隔着银幕,都能感觉到那种弥漫在人心底的兴奋,很奇妙。

观影过程中,有些细节,触动了我。

首先一个,便是“希望”。影片开头,在韩朵朵的学校,我们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希望,在这个年条代,是比钻石还珍贵的头西。”起初,我和女主,一样对这句话充满了不屑,这为认为这不过是个说辞。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这种看法,变了。当地球被木星所捕获时,地球,被联合国所抛弃,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点燃木星的方案;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联合国的授权,正是因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类,携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话,我永远忘不掉“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第二个,是全世界的救援队到来之时。刘启他们本已陷入绝境,正是救援队的支援,才让他们看到了最后的希望,帮助他们完成了点燃木星的准备。细心一些,我发现影片里最后各国救援队的到达顺序是08年汶川救援的顺序,也许,这是想说:“灾难面前无国籍,众志连城定胜天”吧。

最后一个,是刘培强的那句:“三、二、一抬头”。这句话,在全片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刘启小时候,另一次是面对地球存亡的时候。本是句哄话,但在地球存亡之时,却显得无比豪壮。在木星被点燃的那一刻,刘培强牺牲的那一刻,我哭了,也许,只有小家的牺牲,才有大家的周全吧。

看完电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与《战狼》相比,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体现中国的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类的存亡为中心进行阐述,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科幻浪漫”的魅力吧!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三

“流浪”是什么意思?是离开自己的家乡漂泊在外?是那份淡淡地乡愁?我们常说的流浪多指个人的行为。然而今年春节一部电影《流浪地球》占据了票房榜首。听说这部电影至少是一个多月以前的事情了。直到今天才有机会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一部大型的科幻电影。以前很少看这类的电影。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这次观看也是因了媒体的宣传和自己太过无聊。于是看电影成了我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这部电影的主演是吴京。电影讲述的是在未来若干年后,太阳能量耗尽,整个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为了延续生命,延续文明,展开了流浪地球计划。那时候的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人类居住在建造在地下城。为了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系,人类在全球建立了几千个大型发动机,用来推动地球在太空中前行。地球的流浪之旅由此开始。然而地球在太空飞行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地球经过木星的时候,因收到木星引力的影响,即将面临与木星相撞的危险。在这样的紧急时刻,如何让人类逃过这一劫?主人公之一的刘启提出了点燃木星,靠强大的冲击波来推动地球进入安全行驶路线。经过来自全世界各国的救援队员努力,地球最终脱离险境,开始自己的流浪之旅。

这部电影带我们提前体验了未来世界。让我认识到自己当前的思想是多么地狭隘。总是在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勾心斗角,总是在争取一些莫须有的荣誉。真正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又那么目光短浅。与电影中的主人公们相比自己的思想境界真是差的太远了。虽然说我们可能看不到地球毁灭的那一天。但是万物有始有终,我们的地球最终也逃脱不了毁灭的一天。也许现在想起了有些杞人忧天的感觉。但是真正等到那一天来的时候,我们再考虑的话恐怕真的是太晚了。物种的灭绝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我们人类难道就能够永远生存吗?恰如人的生命终究会结束,地球的生命只不过更长一些罢了。想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觉得有些沉重,但是这又是我们必将面对的问题。

电影中有几处令我感动的地方:一、当所有人都放弃救援,准备回家团聚的时候。莫斯开启全球广播,韩朵朵召唤人们回来参与救援的讲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当时的情景感动了我。仅有的几个队员用他们的生命来拯救地球。正是他们的壮烈行为感动了逃离的人。在众人的帮助下人们终于点燃了着火点,让地球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什么是希望?或许很难实现的才叫希望。就是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哪怕是同归于尽。

二、当刘培强驾驶空间站冲向点火点的情景也深深地感动了我。这时候我才理解了什么是抉择。与之相比我们平时所做的事情真是太平凡了。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舍己为人。为了人类的生存,舍弃自己的生命,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啊!那一刻他放弃了自己活下去的机会。把生的希望留个了更多的人。而刘启似乎是刘培强生命的延续,是下一代航天人。如今我们沉迷与一个叫钱的东西。价值观,人生观似乎都在围绕这个东西而存在。每天碌碌无为,为生活所累。或许只有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才会看透这些。成为一个洒脱的人。

人的一生总会面临许多选择。如刘培强面临妻子的死,面临自己的生与死的选择一样。这样的选择往往在一念之间。一念成,一念败,一念英雄,一念小人。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竟然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四

希望,是黎明的曙光;希望,是珍贵的钻石;希望,是黑夜的灯盏;希望,是海洋中的灯塔。有些迷失方向的人希望从一开始就找到出口,但他忘却了,只有坚持再坚持,希望才会出现。

20xx年,太阳即将爆炸。于是,人类开始了长达17年的“流浪地球”计划,帮助地球逃出太阳系。但由于木星引力的影响,地球将会与木星发生碰撞。众人团结一心,经过不断地努力,将木星引爆,并借助爆炸的冲击波逃离了太阳系。

在地球撞向木星的最后15分钟,人们仍在不停尝试着,寻找着解决的方法。他们并没有失去信心,坐以待毙,而是团结一心,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他们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全人类!

希望与坚持是共存的。就像你走在一条漆黑的巷道里,只有你坚持下来,走到了最后,才能看到光亮。同样,如果你在面对困难时退缩,放弃了,那你又怎么能看到希望?只有你奋不顾身地走下去,希望才会给你带来喜悦。

莎士比亚说过:“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来到。”的确,不管前方是深不可测的峡谷,还是布满陷阱的小路,只要你有坚持干到底的勇气和决心,希望,终究会到来。

曾经读过一个故事:两个人流落荒岛。一个人失去了信心,连试的勇气都没有,直接放弃了,最后被狼群撕成了碎片;另一个人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活着出去,不断寻找出路,甚至与恶狼搏斗,最终获救。坚持不懈,就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就能看见希望的光芒;就能赢得美好的明天!

请不要抱怨看不到希望,努力做下去。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艰难,坚持,希望才会出其不意地呈现在你眼前。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五

今天,当我信心满满地保证一定不会哭时,走出影院大门,俨然已泪流满面。当我们也面对这样的绝境时,我们,又会如何选择?

而影片中的中国人,选择带着地球一起流浪。

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这部影片泪点很多,当刘启刚刚出场时,我以为他是一个叛逆少年,甚至嘟嘟囔囔地说:刘启咋都不明白他爹的苦心呢?可是在刘启与妹妹朵朵的相处中,这个中二又不失温暖的少年深深地感动了我。

在上海那幢大厦里避难时,刘启的姥爷在临死前还在千叮咛万嘱咐:户口(刘启),带着朵朵回家。这就是中国人啊,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当开着车经过那些标志的小店时,我的眼中盈满了泪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如果不珍惜的话,也许会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也许我们会在地底下生活。

在地木相撞,地球即将解体的关键时刻,李一一想到了一个方案,但需要推动一个大撞针,可仅凭三个人是推不动的。朵朵向全球发出紧急通告,请求他们赶回来帮助自己的团队。当原本在往家赶的人们,纷纷调转车头返回时,我终于明白:人类的力量其实丝毫不渺小,只要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最后几分钟,成败在此一举了。但加上朵朵的四个人还是推不动那沉重的撞针。在濒临绝望之时,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陆陆续续都赶到了。人们一起推动了那沉重的针,伴着科学家老何的牺牲,火,终于向太空升去,在距木星500万米之时,到了极限高度。坐在护航者号里的刘培强(刘启的父亲),毅然决定引爆空间指挥中心,帮助引爆木星。

木星终于爆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将将地球缓缓推离自己。地球终于活了过来,人类又一次战胜了将灭亡的恐惧,继续生活。

电影给了人们极大的震撼,在俄罗斯宇航员临死时,对刘培强喊:"我相信你,贝加尔湖总有一天会解封的,冰,总会化成水。我们的孩子,一定可以在湖面上钓鲑鱼的!是啊,地球上的冰,一定会化成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完成这个任务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彼此紧密相连的团队。人类,一定会以自己的团结精神战胜光明与黑暗。在流浪地球时代过后,在几百年后,人类找到一颗新太阳时,回想起这段时间,一定会为当时的团结而自豪。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六

我们是人类,一种看似高级、实则肉体脆弱不堪的生物。

那么如果有一天太阳系崩溃地球也即将灭亡的话,我们要逃离的唯一倚仗便是头脑,那个可以创造无限科技的、带给人类文明希望的头脑。

《流浪地球》就是一部在这样黑暗却又充满光明的大时代背景下创作的电影,不夸大事实,也不娇柔造作,真实又温暖。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此类型的电影,但却是我看得最汹涌澎湃的一部电影,比之前的战儿狼2更甚,感触颇深。

影片的开头就说,在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地球危难的时刻,人类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是的,没错,就是团结,全人类的团结,全地球的团结,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活得像星一样闪烁,即使他们并没有像刘培强那样燃烧自己推动地球。

希望,就是一片干裂土地中的一条河。然后,责任、义务、爱与勇气源源不断地供给着这条河。最后,土地化为绿洲,衍生了山川与湖泊。

很久很久以前,刘启从爸爸口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只要他抬头就可以看见一颗就是爸爸的星星。多年的不见使得父子俩始终有着隔阂,他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我想,在刘培强生命终结的那一瞬间,刘启的心应该受到了极大的震憾吧。看吧,爸爸就是星星,你抬头就得看见我,像星一样闪烁。

泪水溢出眼眶,那一刻竟是无言的感动。或许,是爱,让刘培强不顾自身安危来救儿子;亦或许,又是爱,让刘启也刹那间想通了一个拯救地球的办法。是爱,让人类团结,给了地球希望。

涓涓溪流终将汇成无垠大海,愚公移山更是永恒的经典典范。许许多多的人牺牲,许许许多多的人前仆后继,诠释了拼搏与坚持,渲染了泪水与汗滴——地球,终于在地木相撞的危难面前安然度过。

我们应该致敬每一个努力的人,他们都是英雄。他们把一生活得像个传奇,像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迹,像星一样闪烁。

所以他们赢了。“流浪星球”计划将依旧实行,他们将领着地球奔向新的家园,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下代人。

星河仍旧被留存,因为它曾辉煌过,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真正告诉我们的话。也许人类脆弱地不堪一击,但是人类从未放弃过希望,爱永远在他们心中。

星球仍旧在流浪,但却有什么东西,变得不再一样了。

原来像星一样闪烁,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七

昨天,爸爸带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来太阳急速膨胀,会吞噬地球,人类被迫在赤道附近装上推动器,由空间站引导,带着地球离开银河系,经过2500年,去到新家园。但是在中途,由于几台推动器没了燃料,导致7天后地球将与木星发生撞击。为了生存,人类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凭借推动器,点燃了木星,逃离了危难,继续征程……

“太宏伟了!”在走出影院时,我不禁感叹。在过去两个小时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亲身游历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庞大的推射器,一片废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杂而不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光里,但丝毫不影响现在的我们细细品味。

希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面对着地球、木星相撞这一事实,无数人绝望了,他们有些低头不语,有些唉声叹气,还有些哀声痛哭……可是,他们的行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有一小部分人还对脱险抱有希望,制定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希望时,他们依然希望满满;当他们的计划眼见就要失败时,他们不绝望,仍然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最终拯救了整个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这还不够,要想成功,还应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却很难。

人人都懂“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电影中,由于推动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产生的火力不足以让木星被点燃,与此同时在空间站里还有30吨燃料,于是刘培强中校不顾生命危险,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使得木星被点燃,使地球脱离险境,他也因此丧生了。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连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难,何况是性命?

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是单单为了自己,更多时候,它是为了顾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这部科幻片的不仅情节扣人心弦,而且告诉我了许多道理。此次观影,我受益匪浅。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八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国外漫威dc。而如今,中国,也踏入了科幻这一领域,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部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拯救地球电影,由刘慈欣作品改编而来。向太阳争命,向木星争命。两个小时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地球在脱离太阳系过程中,意外被木星捕获,重启发动机后,本以为能顺利脱险,却又错过了脱离时机。在绝望之时,人们又提出了点燃木星,推动地球方案。一番努力后,有牺牲,有收获,有揪心,有感人。最终,成功了,那一刻,身处影院我,也已激动热泪盈眶,隔着银幕,都能感觉到那种弥漫在人心底兴奋,很奇妙。

观影过程中,有些细节,触动了我。

首先一个,便是希望。影片开头,在韩朵朵学校,我们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希望,在这个年条代,是比钻石还珍贵头西。起初,我女主,一样对这句话充满了不屑,这为认为这不过是个说辞。随着电影情节发展,这种看法,变了。当地球被木星所捕获时,地球,被联合国所抛弃,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点燃木星方案;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联合国授权,正是因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类,携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话,我永远忘不掉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第二个,是全世界救援队到来之时。刘启他们本已陷入绝境,正是救援队支援,才让他们看到了最后希望,帮助他们完成了点燃木星准备。细心一些,我发现影片里最后各国救援队到达顺序是08年汶川救援顺序,也许,这是想说灾难面前无国籍,众志连城定胜天吧。

最后一个,是刘培强那句三二一抬头。这句话,在全片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刘启小时候,另一次是面对地球存亡时候。本是句哄话,但在地球存亡之时,却显得无比豪壮。在木星被点燃那一刻,刘培强牺牲那一刻,我哭了,也许,只有小家牺牲,才有大家周全吧。

看完电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战狼》相比,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体现中国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类存亡为中心进行阐述,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科幻浪漫魅力吧!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九

你可曾想过多年后如果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遭遇危难,人们无法在地球生存,应该怎么办?

大年初一上映的科幻片《流浪地球》热映,我也去看了。

电影讲述的是因为太阳的枯竭,地球遭遇灭顶之灾,地表温度降至人类所不能承受的低温,人们以抽签方式获得名额到地下城生活,人类数量因为全球性灾难降临而锐减。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建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无数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令人开心的是国产科幻片进步了许多。而观看这部影片带给我更多的是温暖与感动。在最后时刻,许多人为了用这最后的办法拯救地球而放弃了与亲人的团聚的机会。所有人居住在一起,面对危难,这其中夹杂有不分国界的情感,为了大爱而面对死亡的勇敢。这里虽然有激烈的打斗场景,但也渗透出人情,长辈们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哥哥保护妹妹的无微不至。灾难降临,有这样一群人不畏艰难,顾全大局,拯救地球,为地球摆脱灾难出谋划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怀人民,听到有最后的拯救办法时,毅然调转车头,回来一起出力。所有幸存的人团结一致,没有任何金钱和权力等欲望,大家都保持着一个共同信念,那就是:活下去!看到这,我不禁潸然泪下。

看完影片,回到现实。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考虑现如今地球的状况。全球气候变冷,这是我们亲身感受到的,今年正月没出过几次太阳,天气也总是阴暗寒冷,夏天热得要命;酸雨,温室效应,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今地球环境遭到破坏,各种新闻报道都无时不刻在警醒我们:要保护环境,守护我们的家园。不要让科幻片的内容变为现实。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应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出门步行,少使用塑料制品,垃圾分类装,节约用水,多植树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只愿我们的地球能够安好。行动起来吧,为我们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构建美丽的家园。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十

三十一年后,太阳会极速老化,瞬间膨胀,那怎么办?电影中,人们选择了耗尽全部资金,在地球表面建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出太阳系,到另外的星系定居。为什么人们会在这危急时刻,冒着巨大风险,选择了这种方系呢?因为人们选择了希望。是希望驱使人们延续人类文明,才选择此方案。

在地球脱离预测轨道,即将撞上木星时,刘培强中校选择了协助地球上的救援队,自己奋不顾身地驾驶空间站,撞上木星,牺牲自己,让木星燃烧,让地球重回轨援任务。哪喂粉身碎骨。

任何情况下,都要条装了寿望之之,子远不要。道。为什么他会在生死之间,放弃莫斯机路人的“火种”计划,做出那样的举动呢?因为莫斯只是单纯地延续人类文明,没有想到过放手一搏。而刘培强却选样尝试,选择希望,帮助救援队一起完成最后机率为0的救援任务。哪怕是粉身碎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丢失了希望之火,永远不要。

“爸爸要执行任务,这是爸爸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

“爸爸,你真的会变成一颗星星吗?”

“真的。只要你数三,二,一,抬头!就看见爸爸了。”

这是电影中刘培强中校和做儿子刘启的一段对白。刘启小时候,爸爸给他说了那些话。十五年后,刘启因为误打误撞,不小心加入了救援队。而在地球毁灭之际,刘启爸爸曾经讲过的一句话给了刘启希望。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拯救地球的办法,却因能源不足而无法成功。这时,远在空间站的刘培强,没有任何顾虑地选择了撞击木星,牺牲自己。在即将撞上木星的时候,刘启含泪问爸爸何时才能见他,爸爸说,现在就可以,只要数三,二,一,抬头!就能看见他了。一瞬间,空间站撞上了木星,巨大的冲击力使地球重回轨道。刘启也喊出了十五年来未喊出的一声“爸”。

因为亲情,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因为亲情,才危机化险为夷。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亲情。

希望与亲情,才让这部由刘慈欣写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把中国科幻片和家庭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了今天这部感人肺腑的《流浪地球》。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十一

《流浪地球》是一部有一点科幻感觉的国产大片。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的体积开始慢慢增大,100年后将会吞掉地球,而300年后整个太阳系都将不复存在。所以人类决定离开太阳系到另一个星系找新家园。所以人们在地球上建了上万个推进器。在途中因被木星的引力所吸,大部分转向推进器都熄灭了,男主刘启和一些人最后团结一致拯救地球的故事。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要团结一致。比如电影中的有一个片段,是推发动机的“撞针”就有各国的救援队一起推动最后才得以成功。人们得出要找新家园这个决定,也可以看出人们的团结。如果他们不团结,就不会做出要找新家园这个决定,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毁灭。

我们还要有希望、有信心。平时不管干什么事我们都要有信心对自己有希望,这样才能办成功,如果自己对自己都没信心那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在社会上就有很多没有希望、没有信心的人,经历了一些小挫折就会感觉到自己不会成功,但是他如果感觉自己有希望、有信心我敢说他就会成功。就比如电影里面,如果男主有办法也不敢去尝试,地球终究还是会毁灭。所以我们做事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办到。要多鼓励自己。

我们平时要多在一些细节,比如在电影中如果男主在回忆的时候没有在意那个细节,他们终究是没有办法挽回地球被毁灭的结局。就比如做数学题,如果你读题只是简简单单的读一遍,而不是把其中所有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那么这道题你一定会做错。

我们也要做勇敢、乐于尝试的人,有时候你遇到困难了,想出了办法,但是你不勇敢、不乐于尝试那么这办法只是想想而已了,就比如你想知道这一盆水的温度,但是也不乐于尝试你是不知道的。就比如电影中男主想出了办法,但是他不敢尝试、不勇敢那么地球迎来还是毁灭。

我们平时也要孝顺父母,现在的社会上都有很多不孝顺父母,还问父母要钱的人,毕竟百善孝为先。在电影中男主也是非常爱自己的姥爷的,虽然表面上不是,但是在上海的那一段可以充分看出他比较爱自己的老爷。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团结、做事情对自己有信心、细心、勇敢、乐于尝试、孝顺父母的人。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十二

从2018一直火到2019的《流浪地球》票房过亿,好评如潮。这部电影是我国目前来说最成功的一部科幻片,同时也向外国证明中国也能拍好科幻片。

看科幻片从不流泪的我,看这部电影后半部分时,几乎是湿着眼眶看完的。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面大家共同拯救地球的情景。

当时广播中播送着联合国放弃地球的决定——“大家都回家吧,剩下的几天时间陪陪自己的家人。”语句虽然温暖,但语气却理智的让人害怕。其余的人听到后,放弃了。但刘启,韩朵朵等青年不放弃,他们仍竭尽全力去争取最后的成功。刘启提出引爆木星,从而拯救地球,但这个计划遭到了空间站电脑的坚决反对。它认为这一计划的成功率为零。刘启的父亲刘培强知道了这个计划,并且不顾空间站的反对,用酒精把空间站的资料全烧了。刘启他们号召其他救援队一起去拯救地球。最终大家都振作起来了,一起推动发动器。终于火喷出来了,但离木星还是有一段距离。就在大家认为真的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刘启的父亲壮烈牺牲,补上了这段伟大的距离。终于,地球终于获救了。刘启等人为地球流浪又争取了时间。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是到最后他们没有放弃地球,而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中间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落叶归根,让这部科幻大片更富有情感。这部电影也没有像有些好莱坞大片那样,因为无法生存,而放弃了地球,去往另一个新的家园。他们始终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虽不及电影中那般伟大,拯救了地球,但也不得不让人感叹。比如说《大江大河》的导演孔笙,他不追求名利,只是一心想要拍好电视剧,他一直坚守着踏实和认真。还有真正的钢琴大师朱晓玫,她60多岁了,从来没有华丽的演出服,为了练琴历经艰辛,甚至还给人做家务。但她没有放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巴黎演奏会场场爆满,她演奏的巴赫堪称天籁!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饱含了希望,只要有希望,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去实现,哪怕再苦再累。正如电影开头所说“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的方向!”

观《流浪地球》有感400字篇十三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和我想到的肯定都是好莱坞的各种大片,比如漫威,dc,这些系列的电影。而今年,一部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识,让我振奋不已。

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刘慈欣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可是全亚洲首次获奖。这部《流浪地球》的编剧也是他,恰好他也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之一,所以我对这部电影期待满满。

电影讲的是若干年后,人类发现太阳正在迅速塌陷。100年后,就会由于引力过大,吞噬地球。人类想逃走,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园,所以制造出了1万台高达11000多米的推进器,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因为在距离太阳系4.25光年外,人类所发现的另一个可以生存的新家园。可在途中,因为受木星引力影响,推进的地球将会在短时间内撞上木星。人类在最后时刻,想尽办法挽救地球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国内拍的比较好的科幻电影。首先内容振奋人心,符合现实,属于硬科幻类型。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在电影的最后:危急关头,各地救援队团结一心,为拯救地球放手一搏。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选择了希望。这时,亲情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正是这股爱的力量使他们变得更加团结,所向披靡。

但有好就有坏。电影中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够准确,事实上洲际导弹是可以点燃木星的,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可他仍然能靠着引力,飞向木星。不过,电影为了刻画人物,只能遵照刘培强中校的;利用领航员号的爆炸来引爆木星表面的气体,从而使爆炸的推力将地球推理木星引力。而在现实之中,这个反而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他的办法,飞过去时间根本不够,飞的同时,地球的大气层早就被木星的引力完全摧毁。

尽管电影中有些漏洞,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那句“冰总有一天会化成水的”让我体会到:只要有耐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有爱,可以面对任何困难。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2906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