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班科学教案五篇(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9 10:04:02
2023年中班科学教案五篇(优质)
时间:2023-04-09 10:04:02     小编:zdfb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篇一

乐於进行顏色的相关实验。

尝试透过玻璃纸发现顏色的祕密。

大自然小科学、红、黄、蓝、绿色玻璃纸﹙本期学具﹚。

1.请幼儿拿出红色玻璃纸,放在大自然小科学p.32~33的神奇图上,说说看到了什麼?

2.接著再请幼儿拿出红、黄、蓝、绿色的玻璃纸,分别透过不同的顏色,观察周遭的景物,分享玻璃纸底下的世界是如何?

3.翻开大自然小科学p.34,先请幼儿说说画面中有几种顏色的小鱼,之后分别将不同顏色的玻璃纸放在画面上,看看哪些顏色的小鱼会消失不

见,把它分别记录下来。

4.向幼儿说明有些顏色盖上玻璃纸会消失,有些顏色则会变得更黑,请幼儿同样将玻璃纸盖在p.35的小鸭上,将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5.最后,请幼儿试试,哪一种顏色的玻璃纸可以让p.36上的蜗牛壳消失,哪一种顏色又会让蜗牛身体不见,将观察记录下来。

6.引导幼儿透过记录,发现哪一种顏色玻璃纸能让最多顏色消失不见?哪一种顏色在红色玻璃纸下会变得更黑?

1.能积极参与实验游戏。

2.能说出什麼顏色在玻璃纸底下会被隐藏或显现。

引导幼儿利用在红色玻璃纸下才会显现的顏色,涂画大自然小科学写著「1」的小方格,再将其他顏色涂画在空白小方格上,完成密码卡片,然后利用红色玻璃纸看看密码,再将密码记住,回家说给妈妈听。

中班科学教案篇二

1、通过看、摸、说等感知活动,激发幼儿对干果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认识常见干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其营养价值。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ppt、核桃、板栗、花生、桂圆、葡萄干、红枣等,各种果实的图片。

一、导入活动。

放音乐《摘果子》,激起幼儿兴趣。

二、认识干果。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篮子,想知道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倒数5个数吧!"5、4、3、2、1哇!有好多好吃的果实呢!谁来说说都有什么?有板栗、核桃、花生……真多呀!。

2、在生活中你们吃过这些果实吗?

教师出示ppt,这是什么?核桃。谁来说说核桃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呢?请幼儿来摸一摸。他的壳怎么样?吃起来怎么样?吃起来像苹果一样有很多果汁吗?

幼儿说出,皮很硬,果汁很少。

师总结: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这些都是干果,我们一般吃它的种子。果汁很多的苹果属于水果。

出示ppt,幼儿说出板栗、花生、桂圆。幼儿观察,他们的壳怎么样?吃的果肉怎么样?

师总结: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我们一般吃它的种子,这些都是干果。

3、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干果?幼儿讨论。

师总结:开心果、瓜子、杏仁、松子等,这些果实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吃它的种子,这些都是干果。

4、出示加工而成干果食品——葡萄干、红枣,引导幼儿知道这也是干果,是叔叔阿姨经过加工而成的。

瞧!这是什么呀?(葡萄干、红枣!)它们是水果还是干果,为什么?

小结:葡萄干和红枣它们都属于干果,是人们用晒干、烘干等方法把它变成干果,所以他们都属干果。

三、干果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干果,那干果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呢?

多吃坚果还可以美肤、健脑、保护心脑血管健康、抗衰老等好处,但凡事有度,不可贪吃,避免营养过剩引起发胖。补充微量元素。

四、游戏:《我是谁》

小朋友们今天高兴吗?高兴。那我们一起来玩《我是谁》的游戏!我来说一下游戏规则:当摇铃开始时,大家分2组传球,当摇铃音乐停,球就不传了,球在谁的手里,小朋友就介绍自己是哪种果实!例如:我是苹果,苹果是水果!老师发果实的图片,小朋友贴在胸前。听摇铃音乐!玩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篇三

1.让幼儿知道风、雨、雷、电是自然现象,不必恐惧和害怕。

2.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1.事先让家长带幼儿观察有关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2.录有刮风、下雨、打雷声音的录音带《奇妙的声音》及《电闪雷鸣》录像带。

1.教师引导幼儿听录音《奇妙的声音》。幼儿闭上眼睛,认真听录音,并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看录像,了解刮风、下雨。闪电、打雷是自然现象。

3.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讨论和分享:刚才看到了什么?喜不喜欢?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在我们的生活里,天气经常变化,有时会刮风,有时会闪电和打雷,有时会下雨,雨后还会有彩虹,有时还会下雪。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不要害怕,要想知道为什么,长大了可以去探索这个奥秘。

建议提供一些有关自然界其他现象的图片,如雾、霜、冰等,放在自然角,供幼儿自由观察。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目标1、2大成效果较好。

中班科学教案篇四

认识各种豆,知道它们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及不同之处。

了解豆类食品,知道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课件;

各种豆:蚕豆、黄豆、绿豆、赤豆;

一株实物黄豆,4只小布袋。

认识各种豆,知道其生长过程

了解豆类食品,知道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激发幼儿对豆宝宝的兴趣,产生种植的欲望。

运用各种感知觉,培养幼儿对豆宝宝的喜爱之情。

一、认识各种豆,了解各种豆的生长过程。

1、边看课件边讨论黄豆的生长过程。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可爱的朋友,看看是谁呢?

(2)教师出示一棵实物黄豆带领观察

2、观看课件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认识绿豆、蚕豆、赤豆。

提问:它是谁呀?是什么样子的?

3、、游戏“请你站起来”,巩固对豆的认识。

二、运用感知觉,了解豆的不同之处。

通过玩一玩、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感知豆的不同。提问:

1、刚才小朋友们玩了这些豆豆有什么发现(硬硬的,滑滑的,会滚动)

2、你最喜欢哪种豆?为什么?

三、介绍豆类食品,知道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1、提问:你们平时都吃过哪些用豆做出来的东西?

2、欣赏课件:豆制品(教师带领幼儿边看边讲)

3、简单介绍其他豆类。

4、、幼儿品尝各种豆制品。

四、活动延伸:种植豆宝宝。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种豆呀?现在正是种植蚕豆的好季节,那我们一起去种植园种豆吧!

中班科学教案篇五

1、知道日常生活中馒头的来源,探究馒头的制作过程,从而知道蛋糕、面包等面制品的制作过程。

2、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唱《大大的馒头哪里来?》这支歌曲。

3、能在美劳区用各种材料对面制品进行表征活动。

1、面制品的照片、小麦、磨面粉与制作馒头过程进行录象。提供面制品表征活动的材料放到美劳区。

2、活动前样幼儿回家分头调查其制作过程并做好记录。

一、 信息分享(回忆馒头的制作过程)

讨论:馒头是怎样做成的?(让幼儿将看到的用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二、观看面包、面条等各种面点的制作过程,感受工作人员为了让我们吃上可口的`面点而辛勤地劳动。

三、音乐欣赏《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1、欣赏曲子,感受歌曲的愉快心情

2、分三组游戏感受歌曲:

a:听音乐用橡皮泥制作面包。

b:随音乐进行伴奏(投放铃鼓、鼓、碰铃、双响筒等)

c:随音乐舞蹈

3、放音乐、幼儿填词

a:随节奏念歌词

b:填歌词

c:根据幼儿填词发现的不足进行强化训练。

4、幼儿随音乐歌唱、舞蹈(采用集体、小组、男女、个别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5、幼儿即兴舞蹈结束

在美劳区投放制作面点的材料供幼儿制作(如:面团、橡皮泥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0309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