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苗族的风俗(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9 09:08:54
最新苗族的风俗(大全13篇)
时间:2023-04-09 09:08:54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苗族的风俗篇一

苗族花山节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选择挺直高大的松树或者柏树,装饰上鲜花彩旗在节日的第一个清晨把花杆树好,没错,下面的行动就是要爬花杆,真是太刺激了,万一掉下来,那不得发生危险啊。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苗族花山节的风俗习惯都有些什么吧。

苗族花山节5月1日前后举行,是川南、兴文、河口、文山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来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彩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

花山节最重要的活动是倒爬花杆。爬杆者须背贴花杆,双手向上反扳,头朝下脚在上,一纵一纵地向上跃,谁爬到杆顶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是“花杆王”。

花山节又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情、定婚结友的美好时机。民国时期编撰的《马关县志·风俗志》就有如下记述:每到正月“踩花山”,山场一开,“众苗女遥立场外作羞涩不前态,有苗男子以油脂涂予长绳,两人拉其端围之,故作欲污女衣之状,诸苗女乃被迫入场,或三或五相聚而立,任凭苗男选择。”倘若某一小伙子看中某一小姑娘,小伙子便撑一小花伞覆罩小姑娘,开始,小伙子首先主动唱上两调求爱山歌,如果小姑娘也有情意,便以山歌对答,反之则以无言对答或躲开小伞表示拒绝,然后备求相爱。青年男女,一旦相爱,男的要以花裹脚、花围腰带赠送姑娘,而女的也以自己千针万线亲手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打“芦笙架”(用芦笙对调),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又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情、定样结友的美好时机。青年男女,一旦相爱,男的要以花裹脚,用花围腰带赠送姑娘,而女的也以自己千针万线亲手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又称“踩花山”。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庆祝节日,人数常达数万人。

“花杆”是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制成,在离杆顶,一米左右‘的地方,挂有红、黄、蓝、白色彩旗,以及象征喜庆和将要奖给爬花杆优胜者的芦浓、糖果等。定花杆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旱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又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意、定亲结友的美好时机。青年男女一旦相爱,男的要用花裹脚、花围腰带赠送姑娘,而女的也以自己千针万线亲手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的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难,不免伤心落泪。每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祖先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

从此后,每年六月初六,苗家人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跳狮子舞也是节日的重要活动之一,如果哪一架狮子跳得好,爬得高,也有酒和猪头奖赏。

苗族花山节苗族先民部落遭到外族部落的入侵,苗族民众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被迫四处流落。为了招集自己的民众,苗族首领蚩尤在山上竖起花杆,让芦笙手吹响芦笙。苗族民众听到熟悉的笙声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花杆下,开始重新生活。从此,苗族人民每年都会举行“花山节”,以纪念苗族首领蚩尤,庆贺苗族人民重建新生活。

苗族花山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举行。届时,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涌入花山场。围绕“花杆”跳三步舞、蹬脚舞,打“芦笙架”,跳狮子舞,斗牛等,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青年男女对唱山歌,倾吐钟情,一旦相爱,即互赠信物,直至缘定终身。

苗族花山节,是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流传于云南省各苗族聚居区。

1、苗族斗牛

斗牛,是苗族花山节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它体现苗族人民崇尚坚强有力和健壮体魄,寄托着苗族同胞对来年风调雨顺、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期盼。

2、苗族爬花杆

苗族花山节踩花山”先要立花杆,无杆则不成花山。花杆是用一棵直的杉树做成的,高约30米,刮去树皮,修去枝叉,仅留丛青翠的树冠,然后立埋于选好的花山场中心,在距杆顶二三左右的地方,挂上红、黄、蓝、白四色长幅彩旗以及象征喜庆和奖励爬杆优胜者的芦笙、猪头和几斤白酒等。

苗族花山节是一个缅怀祖先、褒扬英雄、凝聚民族精神、充满幸福、欢乐的节日,承载着苗族许多古老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是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凝聚民心、连接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3、苗族对歌

花山节上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那就是苗族男女青年的对歌。对歌,其实是他们相互认识、相互了解、表达爱慕之情的一种方式。当斗牛、赛马、爬花杆等传统活动在陆续进行的候,一些性急的咪哆早就“一心二用”心猿意马了。他们暗中已经物色好对歌的对象。他们边走边看,四处游动,向物色好的巨标靠拢。来到姑娘身边便打开花伞罩住姑娘,清清嗓子,轻轻哐起音调婉转而深情的情歌。被雨伞罩住的姑娘,耳朵留神地听着,眼睛档档地打量对方。如果感觉不称心就保持沉默或者略唱一二句,客气的谢绝,如果中意,就柔情的回唱。

4、苗族赛芦笙

赛芦笙是花山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苗族同胞喜闻乐见的种娱乐形式。五彩缤纷的花山场上,到处是优美动听的芦笙曲调、轻快悦人的芦笙舞姿。

5、鸣枪

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初七,苗族同胞聚集在一起,共同欢庆花山节。

6、芦笙舞

苗族花山节于2014年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花山节期间 ,除了举行跳芦笙舞、斗牛、绩麻比赛等各种娱乐活动外,要注意长幼辈分之分。一般在老人面前 ,年轻人不得对唱情歌;对歌只能选与自己同辈的人,小辈不能与长辈对歌。除了花山节,苗族还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立花杆

爬花杆,苗族节日除与当地民族一致外,最特殊的就是每年正月初或五月初举行的“采花山”了。花山主办人要提前在村寨之外,选择一处较平坦的地方,于节前十天左右在即将举行花山盛会的地方高高地竖起一根木杆,称为花杆。

“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也有的地方用竹子,且只立一棵,但要在这一棵上附系一棵小花杆用于悬挂黑红相接的布带,有的地方则用杉木,且直接分立两棵,据说这有一公一母的含义。无论怎样,花杆上端都要留些竹叶或杉叶,扎以鲜花、彩旗。在离杆顶一米左右的地方,挂有红、黄、蓝、白色彩带,以及象征喜庆和将要奖给爬花杆优胜者的芦笙、糖果等。

花山节立花杆时,要择吉日,抱上公鸡去举行仪式。花杆立好后,组织者要作些宣传,以让远近的人知道地点和时间。

2、倒花杆

花山节一般要过三天到六天,结束的时候,组织者要进行倒花杆。倒花杆也要抱着公鸡去祭献。花杆倒下后,有的人会将悬挂的布条剪去拴在孩子的手上,以保佑孩子健康。花杆则会被砍去用于做床,据说这样可以让使用者易于生子。这再一次体现了花山节的求子含义。

“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又称为“踩花山”、“耍花山”。“花山节”既是苗族同胞祈求人丁兴旺、风调雨顺和互相祝福的一个盛大集会,也是苗族青年男女寻找知音的苗族“情人节”。

首先,由颇有威望的苗族老人点燃香烛,杀鸡敬酒,祭祀神灵,接着由苗族小伙吹起芦笙调,跳起祭祀舞,随后是《苗岭欢歌》民族歌舞展演。展演以苗族风情为载体,展示“花山节”优秀民族文化内涵,展现丰富多彩的苗族风情。鼓乐响起,身着节日盛装的苗家姑娘小伙载歌载舞。绚丽的服饰、妙曼的舞姿、甜美的歌声、灿烂的笑脸、光芒四射的银饰、浓浓的苗山情,让参与节庆的群众和游客沉浸在愉快的节日氛围中。

“花山节”期间,还安排了芦笙舞比赛、苗族刺绣比赛、苗族服饰展演、斗牛比赛、苗族特色美食等活动。苗族文化魅力无限,异彩纷呈的苗族民俗文化活动,让宾客们体会到浓厚的苗家民族风情,体会到苗岭山乡浓浓的节日气氛。

花山节,亦称踩花山。这是居住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苗族的一个盛大节目。

花山节一般在较平缓的土坡上举行。花场中竖立一根有五、六丈高的竹竿或树杆,这就是花杆,花杆上还 分别挂着两块红黑布。每年腊月十六日,花山主持人就把花杆立好,让人先知道这里有花场,到了正月初一就开始踩花山,比较隆重的花山节还可以延长至初八、九。踩花山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求子而立,另一种说法是纪念日。

关于花山节的来历,苗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苗族祖先居住在平原地区,那地方有着肥沃的土地,牛羊成群。狠心的皇帝一心想霸占苗族的地盘,就派皇兵来攻打苗族部落,苗王蒙孜尤就率领他的九个儿子、八个姑娘和苗民们,与皇兵交战,最终寡不敌众,苗族失败了,蒙孜尤的九个儿子、八个姑娘在战斗中牺牲了,苗族的祖先不得不往西南的高山峻岭中迁徙。

蒙孜尤在腊月十六日竖立花杆,正月初二、三、四这三天举行祭奠仪式,纪念为保卫家乡而牺牲的儿子姑娘,同时,还进行武术表演,就这样代代相传至今。踩花山是苗族的一项体育活动,也是苗族的生活经验交流活动,更是苗族男女青年的娱乐活动。

在花山节期间,有芦笙舞、武术(即苗族的民间武术之棍术、刀术、枪术、钩镰、三节棒、链甲等)、倒爬花杆、斗牛、赛马等体育和文艺节目。

踩花山这天,莺哆(苗语,小伙子)们个个穿着苗族的服装,肩扛芦笙,裤包里还装着心爱的调箫;莺 彩(苗语,小姑娘)们个个身穿自己亲手绣的花衣衫和亲手点的蜡花百褶裙,唱着山歌从苗山各个角落汇聚到花山上来。

整个花山,人山人海,充满着欢乐的气氛。花场外到处摆满甘蔗,准备对歌的苗族莺哆都要去挑选又粗又大的甘蔗,与莺彩对完歌后送给对方。

若要对歌,莺哆走到莺彩面前时,用花伞罩住那位莺彩,说:“远方的阿妹,要是不嫌弃,对个歌吧”。要是莺彩看中的话,她就会说:“那你唱来吧!”若是她看不中,她就会说:“谢谢阿哥,我不会唱。”那么,莺哆就得另找对象。

男女青年之间,通过对歌,若是情投意合,双方就互相赠送礼物留念,待到花山节结束后,莺彩就跟着莺哆走。接着就只有等着喝喜酒了。

1、显著的民间习俗性

苗族花山节花山节习俗主要是通过立杆、祭杆、收杆等程序来展示,每一个环节的祭词都是民俗文化的再现。山歌对唱及芦笙舞是花山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主持人和芦笙师没有唱完、吹奏完《花山起源之歌》,其他形式的歌和芦笙调是不能随意就吟唱、吹奏的,且每一个歌者在花山场内对歌的第一首歌都要先唱《花山起源之歌》。这一严格必走的程序,看似简单,却反映了花山节的显著习俗芦笙舞的舞步相对于现代舞蹈动作,具有原始、粗犷的感觉。

芦笙舞模仿自然界一些现象以及生产生活动作,表达对自然、对祖先的敬仰,达到借神娱人育人,借劳动教育人的目的。花山节期间的活动都要在一定习俗范围内进行。

服装展示是自由的,服装上面“蕨草”“螺蛳”“桃花”等图案,都代表着苗族迁徙史上所经历的环境,是苗族抹不掉的回忆。花山节传统的赛马,是不用骑鞍的,在马背上铺上一块布就行,主要比赛骑马的技术、人和马的协调程度,以及马跑步的各种步形。

2、广泛的参与性

苗族花山节花山节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在交流中增长知识、感知社会。人们汇集在花山上,说不尽心中的喜悦,特别是少女小伙,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本领,寻找自己的情缘。每一个苗族人,都能够因为参与节日而倍感亲切,内心自然产生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和谐发展。苗族花山节成为以苗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欢乐的传统节日,成为民族团结和谐的象征。

3、传统性与传承性

作为苗族的传统节日,立杆、祭杆、收杆等所传递出来的信息,直接表达了苗族固有的韵味。这个固有的东西,是靠千百年来行动、语言传播继承下来的花杆的顶端要留有绿意盎然的树尖,表示生命力的旺盛。

具有舞蹈之柔、武术之刚的芦笙舞保留着苗族人民淳朴的民族情愫。表现在服饰上的挑花、刺绣、麻缎、蜡染、银饰等民间工艺瑰丽多彩。花山节丰富的活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是苗族千百年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长期积淀的结果,深刻地体现着苗家人传统文化的精髓。

1、传承价值

苗族花山节花山节已成为苗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交往交流的重要活动。每逢花山节,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节日会场,进行文艺表演,开展各种经贸活动。花山节已经成为苗族重要的节日文化遗产。

2、传承人物

3、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同仁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同仁县文物局、同仁县热贡艺术传承保护管理局)获得“热贡六月会”保护单位资格。

重要活动

2019年2月7日至10日,屏边苗族自治县举办2019年苗族花山节。

2019年11月12日,安宁市县街街道苗族花山节在太阳冲村开幕。

“花山节”是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各地不一。云南南部的苗族都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 至初十期间过节;昆明市、楚雄州、昭通地区的苗族则于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日过节;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是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过节;而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5月1日前后过“踩花山节”。兴文石海的花山节即是在每年的5月1日左右。

一个花山场,按传统,一旦举办就要连续三年,之后才能易主或改变场地。在一些地方,同一个花场由于多年举办,可谓名扬四方,地点一般也就不再变动,如屏边县白云、蒙自县芷村、蒙自县与文山县交界处的羊街子等处,基本上年年都在同一处,因此知道和前来参加的人较多,场面也较热闹。现在,这些地方,每当踩花山的时候,实际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点。

1、娱乐活动

苗族踩花山,除了赛歌赛舞,有的地方还安排有斗牛、赛马、选美等比赛活动。斗牛、赛马都有一定的奖品作为鼓励,故参加的人也不少。由于这类活动具有刺激性,每到进行时,可谓人山人海。有的花山场,一天的时间不够,常常要几天才能结束。这些可以说是传统活动。

近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有的花山场还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大大丰富了花山节的内容,受到苗族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2、云南红河州

春节期间,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屏边、蒙自、开远、个旧、河口等县市的苗族集聚区隆重举办。全州20多万苗族同胞穿上节日盛装云聚于各个花山点,欢度自己的盛大节日。

苗族“花山节”,传说是祭苗族先祖蚩尤及其儿女的一个庆典,后来演变为苗族的盛大节日。随着苗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苗族“花山节”也随之延续至今,且成了一年一度苗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

按传统“花山节“一般在正月初二到初六(有的地方会延长更长时间),因此与春节同度。每逢大年初二,苗族同胞们都要穿着节日的盛装,云聚于各个花山场上看斗牛、对山歌,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节日。“花山节”期间,各地的商贾和国内外的苗族同胞,从天南海北云集而来,进行商品贸易和旅游观光。

红河州的苗族花山场,分布于全州除绿春、红河、石屏外的其它十个市县近五十多个点,自2000年来,全州各地共举办“花山节”400多场,参加人数累计达400多万人次。其内容有对歌、爬花杆、跳芦笙、武术、射弩、斗牛、斗鸡、斗鸟等。有政府组织的地方还有专门的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

花山节除了保留有传统的本民族风俗习惯外,增加了商品贸易、旅游观光、文化交流等内容,这样丰富了“花山节”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花山节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3、兴文县

兴文县苗族花山节2015年4月8日,记者从兴文县石海旅游公司获悉,5月1日至3日,兴文县将在兴文石海景区举办第七届苗族花山节。

兴文县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源远流长。为展现苗族风情,该县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六届苗族花山节活动。今年,该县被省政府批准为享受民族地区待遇县,花山节的举办将进一步鼓舞全县人民的工作热情和发展信心,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

本届花山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通过在石海景区举办苗族花山节系列文化活动,展现该县苗族风情,更好地宣传该县的特色文化资源和世界级旅游资源。 据了解,活动期间,将举行拜祭花杆仪式、苗族歌舞、绝技表演、高桩表演、选美比赛、吹芦笙比赛、斗鸡、斗鸟比赛等。

苗族的风俗篇二

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饰为头缠布帕,雅酉一带为花帕,其余地区为青帕,帕长 1 — 3 米长,戴多层“人字形”。身穿对襟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脚。衣料多为自织“家机衣”颜煞费苦心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到,花格衣最具有特色。苗族妇女衣较为复杂,头帕颜色与男子相似,但包法一同,多为拆叠式,由前额向后脑延伸,下小上大,成扁圆形,似古代官妇发髻。雅酉一带妇女喜包花帕,包法又有区别,层层相叠,如峨冠秋菊。妇女衣服一律满襟,腰大而长,袖大而短,无衣领。裤短而大,腰系围裙,胸前、袖口、围裙、裤脚习惯滚边,绣花或排纱,并加栏杆于其间,五光十色,焯烁眩目。夏天,青年男女喜戴羊毛斗笠,脚穿麻板鞋。

首饰是苗族妇女喜爱之物,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金饰、银饰、恫饰、玉饰之分,以银饰最为普遍。银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鉴、扣绊、银花、银牌、披肩之别,以耳环、项圈、手镯、戒指为常戴之物。各种银饰又有不同造型,项圈就有轮圈、扁圈、盘图等。耳环有瓜子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粑粑耳环等。苗族妇女每当出嫁、串亲、做客、赶集、节日赴会等均佩戴银饰。

解放后,苗族服饰逐渐改变,现除吉卫、补拙、雅西、排碧、排料、董马库等乡镇穿苗装者居多外,其余乡镇男女青年衣着,与汉族无甚区别。

解放前,花垣苗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辅以红苕、大麦、小麦、小米、马豆等杂粮,一般日食两餐,五荒六月或灾年,贫苦人家常以糠菜充饥。解放后,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70 年代后期,吃的均以大米为主,其他杂粮逐步转作为食品工业原料或牲畜饲料。

苗族莱肴除自产的新鲜蔬菜外,最具特色的是腌制酸辣食品,如酸菜、酸汤、酸辣子、酱辣子等,均为苗家常菜。苗家历来好客,来了客人总要以酒肉相待,酒有糯米酒、包谷酒,肉有猪、牛、羊、鱼,鸡,鸭等。苗乡平时买鱼肉不方便,为避免客人到后临时张罗不周,因而,一般人家均用特殊方法腌制酸鱼、酸肉、腊肉待贵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肉食丰富,随时可买,腌制酸鱼者少,酸肉已无人腌制,招待客人的酒菜与汉族无甚差别。

解放前,花垣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个别富家一夫多妻。男女婚姻以媒婚为主。苗族青年通过劳动、集会、赶场、串亲等方式相互接触爱慕,经多次约会,对唱情歌,互赠礼物等确定恋爱关系,而后自由结婚的。

订婚,通常是男方家主动向女方家求亲。当男方看上某家姑娘或某男女相爱之后,男方必须备礼物,央请媒人去女方家“讨口风”,女家如高兴热情,说明有意开亲,媒人便回告男家,相机前去正式提亲。媒人往返的'次数越多越好,俗称“多求为贵”,女家商量同意,亲事初定,通过放鞭炮,吃放话酒,正式订婚。订婚后,男方要择日向女方“过礼”,时间一般在结婚前一年,礼物有糍粑、酒、肉、米、糖等,礼物多少,双方视经济条件而定,主要是让女方请家族亲友喝喜酒、认新亲。随后,男方便向女方“讨庚”,取女方生辰八字,以便请“阴阳先生”择吉日委亲。娶亲前一晚,男方抓一兄弟为“管亲郎”,带抬花轿、嫁妆的队伍前往女家迎亲。此前,新娘要隔居族家。娶亲这天,新娘的姊妹们喜开玩笑,用锅烟灰掺合笋壳毛或辣椒水,往“管亲郎”脸上涂抹,惹人大笑。发亲一般是深夜或次日凌晨,新娘修眉整装后,哭拜父母等,由兄弟背着上轿。新娘出嫁由亲属女友陪伴,特别是请儿女满堂的妇女做“引亲娘”,还要请男女歌师一同前往,到新郎家赛歌。发亲后,由“管亲郎”打灯笼引路,行往男家。同时,到女方家吃喜酒的宾客,全部往男方家去吃“撵脚酒”,叫做“正客”,男方家另外的散客叫“副客”。新娘接至男家门前,男家必烧旺火一堆,象征吉样兴旺,然后新娘按择定的吉时吉刻进屋。进屋时,男方全家人要躲避在一处高地方,意为以后新娘不会压制全家人。新娘进屋以后,要接过男方中年妇女交给的炊具,以示从此成家理事。然后,坐在火塘右侧置有“符纸”的凳子上至通宵。下午,宾客前来贺喜,男方摆宴款待,特别对“正客”必须热情款待。晚上,新郎与新娘家请的“巴江莎”(苗语,意为歌师)开场对歌,宾客以此为乐,随宵达旦。第二天上午,举行吃酒仪式,主客双方各由一名老人互敬贺词和祝酒词,祝贺夫妻恩爱合好,百头偕老,诸事顺遂,并唱歌欢庆,讲结亲古老话,互赠礼品,婚庆期间,男方亲族在合伙请客吃饭,俗称“排家饭”。因而婚期为两天。客人未散,新郎新娘只能见面,不能同宿。散客后,新婚夫妇进入正常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旧的婚俗逐步革除,婚事新办,节约从俭,与汉族婚礼毫无两样。

苗族死人实行上葬。成年人死亡,用衫树棺木硷尸,未成年小孩夭折,用木匣掩埋。正常去世老人,落气时要烧“落气钱”,同时要放三炮火,俗叫“启程炮”。用桃树叶或水菖蒲烧水洗澡,穿寿衣上柳床,然度入棺。棺木放在堂屋正中央,全家举哀,戴孝帕,大门贴上“当大事”字样,晚上请道士“打绕棺”、念经,停柩三至七日,上山安葬。有的要择“吉日”,看哪无忌讳才扶柩入土。灵柩上山要由死者娘舅家找一个年纪大的人,身缠二、三丈白布提着稻草把在前面引路,孝子孝孙也要头戴孝帕,手执香纸,撇纸钱,抬丧不走弯路,逢山翻山,遇水涉水,甚至践踏庄稼也不计较。到坟地棺木入穴后,由孝子亲手持锄连挖三锄,连呼死者三声,然后众人才动手埋葬。送葬人一律耍回孝家,孝家门外放有一碗水泡饭,每人千拈儿粒,放在嘴边吹散,才能进屋。对非正常死亡的人,不论老幼,不能停尸屋内,多数不择日子,随死随埋,丧事草率。

花垣苗族节庆较多,除春节、春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最具表性的有如下节庆:

赶年场(调节) 农历正月,各地苗民自行约定地点、日期赶场。是日,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聚会,各地艺人歌手、狮子龙灯云集,年场内人流如潮,异常热闹,人们可尽情地坐秋千,观看狮子、龙灯、武术、杂耍、刀梯、听歌手对歌,青年人趁机物色情侣。

樱桃会 县内排碧、排料、董马库一带,多产樱桃树。每年农历三月樱桃成熟时节,当地苗族青年男女,邀约聚会樱桃林中,对唱苗歌,进行社交活动,时间半月左右。这种活动苗语 liudliudbidua 意为摘樱桃。

赶秋 “赶秋”是花垣苗族比较隆重的节庆。苗语叫“赶秋场” (get(getqoudqou 。每年立秋这一天逢哪一个地方赶场,那个地方就是这一年的秋场,苗族人民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涌来,这便叫“赶伙”。此时,还是庄稼成熟、丰收在望时节,故有庆丰年之意。年长者,亲情逸致,意气风发,年轻者,三、五成群,寻情会友。其他人则利用“赶秋”这一天,做生意买卖,渴望生意兴隆。所以,这一天的“秋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赶秋场除了舞狮、打猴儿鼓外,最有特色的要数打八人秋。这种秋千,外形纺车一样,高约 8 米,可以转动,8 人秋,汉族人称为八人秋,一个秋可坐单人也可坐双人。八人秋用人力转动,当快速转动停下来谁在晨高处,谁就要唱歌,如果不唱,摇秋的人就不放他下来。至 1999 年,已成功组织了7届“赴秋节”,每届观众均达数万人之多。

吃新 苗族以农耕为主,一年所望是尝新。每到夏熟时节,各地自定一日为吃新节。是日,家家户户除办酒肉外,还将新包谷、稻,新辣子、茄子、豆夹等采回家中,做成饭莱,先祭祖祭神,后全家人品尝,表示吃上新谷新米,免除饥饿。

挂社 花垣苗族在对新立祖先前三年的祭奠不在清明,而在寿礼日,称为挂新。立春后第五个的日子叫做社日。这几天有新立祖先的儿女都要上三条新鲜的蒿莱(苗语为“山务”)和野萌葱(谐语为“光”),洗净切碎,加上腊肉丁,花生米、芝麻、红枣、冬笋、豆腐干、猪油等煮成社饭拿去新丧祖坟祭奠。满了三年不再挂新,仅在清明节祭奠。挂新回来,全家围桌而食,再用以馈赠亲邻。现在社饭不仅是一种祭祀供饭,而是立春以后的美餐。肠肉、蒿莱、葫葱合在一起蒸煮后,打开锅盖满屋皆香,吃到口里,余味无穷,据传还有防病健身之效。

忌踩三脚 苗家火坑里放一铸铁三脚架,用作炊事,传说三脚架是 3 个护火的祖先变成,任何人不能踩,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恭。

忌坐火坑上方 火坑右边靠中柱的地方,苗族称为“夯高” (hangd(hangdghao ,设有祖先神位,是长辈坐的,年轻人和儿童严禁坐在此地,更不准在这方打闹、波水或说脏话,否则就是亵读祖宗,神人共愤。

忌震“龙岩” 苗家堂屋中央有一岩板,岩板下为“龙穴”,最忌震动:,据说震动“龙穴”,“龙”就会受惊离去,主人就会遭殃。

父母健在忌戴白帕 戴白帕则标志丧亲守孝。

大年三十忌吹柴火 据说是吹柴大会把新的一个的财 运吹走,从而贫困潦倒。

苗族的风俗篇三

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饰为头缠布帕,雅酉一带为花帕,其余地区为青帕,帕长1—3米长,戴多层“人字形”。身穿对襟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脚。衣料多为自织“家机衣”颜煞费苦心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到,花格衣最具有特色。苗族妇女衣较为复杂,头帕颜色与男子相似,但包法一同,多为拆叠式,由前额向后脑延伸,下小上大,成扁圆形,似古代官妇发髻。雅酉一带妇女喜包花帕,包法又有区别,层层相叠,如峨冠秋菊。妇女衣服一律满襟,腰大而长,袖大而短,无衣领。裤短而大,腰系围裙,胸前、袖口、围裙、裤脚习惯滚边,绣花或排纱,并加栏杆于其间,五光十色,焯烁眩目。

夏天,青年男女喜戴羊毛斗笠,脚穿麻板鞋。首饰是苗族妇女喜爱之物,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金饰、银饰、恫饰、玉饰之分,以银饰最为普遍。银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鉴、扣绊、银花、银牌、披肩之别,以耳环、项圈、手镯、戒指为常戴之物。各种银饰又有不同造型,项圈就有轮圈、扁圈、盘图等。耳环有瓜子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粑粑耳环等。苗族妇女每当出嫁、串亲、做客、赶集、节日赴会等均佩戴银饰。解放后,苗族服饰逐渐改变,现除吉卫、补拙、雅西、排碧、排料、董马库等乡镇穿苗装者居多外,其余乡镇男女青年衣着,与汉族无甚区别。

解放前,花垣苗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辅以红苕、大麦、小麦、小米、马豆等杂粮,一般日食两餐,五荒六月或灾年,贫苦人家常以糠菜充饥。解放后,人民生活有所改善,70年代后期,吃的均以大米为主,其他杂粮逐步转作为食品工业原料或牲畜饲料。

苗族莱肴除自产的新鲜蔬菜外,最具特色的是腌制酸辣食品,如酸菜、酸汤、酸辣子、酱辣子等,均为苗家常菜。苗家历来好客,来了客人总要以酒肉相待,酒有糯米酒、包谷酒,肉有猪、牛、羊、鱼,鸡,鸭等。苗乡平时买鱼肉不方便,为避免客人到后临时张罗不周,因而,一般人家均用特殊方法腌制酸鱼、酸肉、腊肉待贵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肉食丰富,随时可买,腌制酸鱼者少,酸肉已无人腌制,招待客人的酒菜与汉族无甚差别。

苗族死人实行上葬。成年人死亡,用衫树棺木碱尸,未成年小孩夭折,用木匣掩埋。正常去世老人,落气时要烧“落气钱”,同时要放三炮火,俗叫“启程炮”。用桃树叶或水菖蒲烧水洗澡,穿寿衣上柳床,然度入棺。棺木放在堂屋正中央,全家举哀,戴孝帕,大门贴上“当大事”字样,晚上请道士“打绕棺”、念经,停柩三至七日,上山安葬。有的要择“吉日”,看哪无忌讳才扶柩入土。

灵柩上山要由死者娘舅家找一个年纪大的人,身缠二、三丈白布提着稻草把在前面引路,孝子孝孙也要头戴孝帕,手执香纸,撇纸钱,抬丧不走弯路,逢山翻山,遇水涉水,甚至践踏庄稼也不计较。到坟地棺木入穴后,由孝子亲手持锄连挖三锄,连呼死者三声,然后众人才动手埋葬。送葬人一律耍回孝家,孝家门外放有一碗水泡饭,每人千拈儿粒,放在嘴边吹散,才能进屋。对非正常死亡的人,不论老幼,不能停尸屋内,多数不择日子,随死随埋,丧事草率。

解放前,花垣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个别富家一夫多妻。男女婚姻以媒婚为主。苗族青年通过劳动、集会、赶场、串亲等方式相互接触爱慕,经多次约会,对唱情歌,互赠礼物等确定恋爱关系,而后自由结婚的。订婚,通常是男方家主动向女方家求亲。当男方看上某家姑娘或某男女相爱之后,男方必须备礼物,央请媒人去女方家“讨口风”,女家如高兴热情,说明有意开亲,媒人便回告男家,相机前去正式提亲。媒人往返的次数越多越好,俗称“多求为贵”,女家商量同意,亲事初定,通过放鞭炮,吃放话酒,正式订婚。订婚后,男方要择日向女方“过礼”,时间一般在结婚前一年,礼物有糍粑、酒、肉、米、糖等,礼物多少,双方视经济条件而定,主要是让女方请家族亲友喝喜酒、认新亲。随后,男方便向女方“讨庚”,取女方生辰八字,以便请“阴阳先生”择吉日委亲。娶亲前一晚,男方抓一兄弟为“管亲郎”,带抬花轿、嫁妆的队伍前往女家迎亲。此前,新娘要隔居族家。娶亲这天,新娘的姊妹们喜开玩笑,用锅烟灰掺合笋壳毛或辣椒水,往“管亲郎”脸上涂抹,惹人大笑。发亲一般是深夜或次日凌晨,新娘修眉整装后,哭拜父母等,由兄弟背着上轿。新娘出嫁由亲属女友陪伴,特别是请儿女满堂的妇女做“引亲娘”,还要请男女歌师一同前往,到新郎家赛歌。

发亲后,由“管亲郎”打灯笼引路,行往男家。同时,到女方家吃喜酒的宾客,全部往男方家去吃“撵脚酒”,叫做“正客”,男方家另外的散客叫“副客”。新娘接至男家门前,男家必烧旺火一堆,象征吉样兴旺,然后新娘按择定的吉时吉刻进屋。进屋时,男方全家人要躲避在一处高地方,意为以后新娘不会压制全家人。新娘进屋以后,要接过男方中年妇女交给的炊具,以示从此成家理事。然后,坐在火塘右侧置有“符纸”的凳子上至通宵。下午,宾客前来贺喜,男方摆宴款待,特别对“正客”必须热情款待。晚上,新郎与新娘家请的“巴江莎”(苗语,意为歌师)开场对歌,宾客以此为乐,随宵达旦。第二天上午,举行吃酒仪式,主客双方各由一名老人互敬贺词和祝酒词,祝贺夫妻恩爱合好,百头偕老,诸事顺遂,并唱歌欢庆,讲结亲古老话,互赠礼品,婚庆期间,男方亲族在合伙请客吃饭,俗称“排家饭”。因而婚期为两天。客人未散,新郎新娘只能见面,不能同宿。散客后,新婚夫妇进入正常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旧的婚俗逐步革除,婚事新办,节约从俭,与汉族婚礼毫无两样。

花垣苗族节庆较多,除春节、春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最具表性的有如下节庆:赶年场(调节)农历正月,各地苗民自行约定地点、日期赶场。是日,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聚会,各地艺人歌手、狮子龙灯云集,年场内人流如潮,异常热闹,人们可尽情地坐秋千,观看狮子、龙灯、武术、杂耍、刀梯、听歌手对歌,青年人趁机物色情侣。樱桃会县内排碧、排料、董马库一带,多产樱桃树。每年农历三月樱桃成熟时节,当地苗族青年男女,邀约聚会樱桃林中,对唱苗歌,进行社交活动,时间半月左右。这种活动苗语liudliudbidua意为摘樱桃。赶秋“赶秋”是花垣苗族比较隆重的节庆。苗语叫“赶秋场”。每年立秋这一天逢哪一个地方赶场,那个地方就是这一年的秋场,苗族人民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涌来,这便叫“赶伙”。

此时,还是庄稼成熟、丰收在望时节,故有庆丰年之意。年长者,亲情逸致,意气风发,年轻者,三、五成群,寻情会友。其他人则利用“赶秋”这一天,做生意买卖,渴望生意兴隆。所以,这一天的“秋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常。赶秋场除了舞狮、打猴儿鼓外,最有特色的要数打八人秋。这种秋千,外形纺车一样,高约8米,可以转动,8人秋,汉族人称为八人秋,一个秋可坐单人也可坐双人。八人秋用人力转动,当快速转动停下来谁在晨高处,谁就要唱歌,如果不唱,摇秋的人就不放他下来。至1999年,已成功组织了7届“赴秋节”,每届观众均达数万人之多。

吃新苗族以农耕为主,一年所望是尝新。每到夏熟时节,各地自定一日为吃新节。是日,家家户户除办酒肉外,还将新包谷、稻,新辣子、茄子、豆夹等采回家中,做成饭莱,先祭祖祭神,后全家人品尝,表示吃上新谷新米,免除饥饿。挂社花垣苗族在对新立祖先前三年的祭奠不在清明,而在寿礼日,称为挂新。立春后第五个的日子叫做社日。这几天有新立祖先的儿女都要上三条新鲜的蒿莱(苗语为“山务”)和野萌葱(谐语为“光”),洗净切碎,加上腊肉丁,花生米、芝麻、红枣、冬笋、豆腐干、猪油等煮成社饭拿去新丧祖坟祭奠。满了三年不再挂新,仅在清明节祭奠。挂新回来,全家围桌而食,再用以馈赠亲邻。现在社饭不仅是一种祭祀供饭,而是立春以后的美餐。肠肉、蒿莱、葫葱合在一起蒸煮后,打开锅盖满屋皆香,吃到口里,余味无穷,据传还有防病健身之效。

苗族禁忌很多,主要有如几种:忌踩三脚苗家火坑里放一铸铁三脚架,用作炊事,传说三脚架是3个护火的祖先变成,任何人不能踩,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恭。忌坐火坑上方火坑右边靠中柱的地方,苗族称为“夯高”,设有祖先神位,是长辈坐的,年轻人和儿童严禁坐在此地,更不准在这方打闹、波水或说脏话,否则就是亵读祖宗,神人共愤。忌震“龙岩”苗家堂屋中央有一岩板,岩板下为“龙穴”,最忌震动:,据说震动“龙穴”,“龙”就会受惊离去,主人就会遭殃。父母健在忌戴白帕戴白帕则标志丧亲守孝。大年三十忌吹柴火据说是吹柴大会把新的一个的财运吹走,从而贫困潦倒。其他禁忌与县内汉族大则致相同。

苗族的风俗篇四

在中国欧很多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绥宁苗族风俗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绥宁是巫傩文化发祥地之一,民族文化浓郁神秘,丰富多彩,千百年来苗、侗、瑶等多个少数民族在那里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共同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主要从苗族风俗音乐来分析。

湖南省绥宁县地处湘西南麓,毗邻湘桂黔边境,武陵山脉与雪峰山交界地段,地理环境分为南片、北片两大块。绥宁历史上叫做“苗疆要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目前境内一共有19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瑶族为主体少数民族。全县少数民族人口超过60%,是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绥宁因为山多而陡峭交通比较闭塞所以仍然保留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较常见的有吹木叶、逗春牛、舞龙舞狮、三月三、四月八、苗族婚俗、唱土地、山歌等游艺习俗,本文主要从每年正月舞龙灯歌、三月三赛山歌、苗族婚俗这三个苗族传统习俗中的风俗音乐来分析。

舞龙灯是苗族一项群众性的娱乐活动。男女老少都参加,苗族对此都非常重视各个村寨都有专门主持舞龙和接待龙灯的组织――灯会。

苗族的龙灯分为吊龙和滚龙,一般吊龙是有一节一节的灯笼组成,每小节的灯笼都是用很薄的白影纸,打上牛胶,画上背脊上的龙翅、身上的龙鳞,里面点上蜡烛。每小节之间用红麻索和竹环连起来再用杆子撑起来,前面连着龙头,后面接着龙尾。滚龙较为粗糙,节与节之间不相连都用布串连着。

苗族的龙灯一般都在正月初四、初五晚上开始出灯,在正月十四或者十五的时候各个村寨的龙灯会以集镇为中心会灯。一般在龙灯到来之前会白天专门派人每家每户通知然后发蜡烛,晚上龙灯会在红宝的引导下串户,每家每户都要以鞭炮迎接,龙灯进门之后龙灯会随队的人会唱“龙灯歌”,龙灯歌有一人唱众人合、一人唱锣鼓合等,分出灯歌、落马歌、敬酒歌、谢酒歌、安龙神歌、出门歌。

《龙灯歌》―出灯歌

赛山歌即对唱苗歌,又称苗歌会。苗歌会也是苗族的主要娱乐形式之一。绥宁各个苗族乡至今仍有赛歌的习俗,每逢农历三月三就会登上神坡山赛歌。苗族对歌大多都是随心的,自编自唱,出口成歌,带有很浓郁的民族风情,苗歌的'创作中充分表现了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绥宁苗寨山歌》

男唱:小溪水流得长/流来流去归大江/站在江边要问下妹/九个妹妹你有几个郎

女唱:隔江看郎看不准/心想过河怕水深/变个岩鹰又无翅/变个鲤鱼嘞又无鳞

三、苗族婚俗歌

绥宁苗族虽然与其他民族杂居,但就其青年男女的婚姻恋爱来看,依然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点。自由选择,歌语联姻,是苗族青年恋爱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基本方式。苗族青年男女从相爱到结婚,通常要经过请媒人、配属相或占卜、放口等双方父母都同意这门婚事之后便是定吉日举行“订婚仪式”,男方要准备好礼品,进女方寨子之前女方大嫂们会设卡盘歌,歌毕才能进寨。入席之前会有“入席歌”“敬酒歌”。

苗族婚俗“哭嫁”是绥宁苗族人民流传的一种习俗。苗族人认为女子嫁人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新人不哭,娘家无福,哭嫁是一种吉祥如意的象征。“哭嫁”的过程先是待嫁姑娘自哭,婚前一夜,姑娘相好友和三亲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围坐一屋轮番哭述,内容一般都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姐妹深厚情谊、邻里之爱和离别之苦,或者是表述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担心等。哭嫁歌朴实自然、情真意切、催人泪下,是苗族婚俗中最富有情感的一幕,“哭嫁”过去都是用苗语演唱而现在也有用汉语演唱的。

《苗族婚俗歌》――出嫁

娘唱:我的宝贝女儿呀/是娘的娇娇崽/今天你就要到婆家去了/我怎能舍得哟

女唱:迎亲锣鼓咚咚响/敲得我心里好心慌/今天女要出嫁了/我也不舍得

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使得更多人年轻人熟悉自己本民族的风俗文化,而很多民间艺人对于民族风俗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意识比较差,不懂得整理,更不懂得推介自己的艺术,致使人才奇缺,使得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音乐几乎失传。本人认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应当在政府的帮助下将本民族特有的风俗音乐挖掘、整理、保存再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下去。

[1]吴荣臻,杨章柏,罗晓宁.古苗疆绥宁[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苗族的风俗篇五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苗族的风俗篇六

每年农历六月中旬或戌日,是红水乡良双村苗族的闹鱼节。“闹鱼节”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

闹鱼节当日,苗家儿女从四面八方赶来,集中到良双村的小河里放鱼、抢鱼,在炎炎夏日里消暑纳凉,其乐融融。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对青年男女叫亨想、配喝和亨松、配哈,坐到深更半夜,情谈腻了,爱说倦了,便报怨起来:家住深山,人在老林,眼见的就是山高水长,耳听的也是鸟啼兽吼,虽然粮食堆满仓,日子却过得干巴巴、闷沉沉的,心里寂寞,提不起劲。他们就想,能不能把这样的生活变一变呢?有人出主意,集个会,让乡亲们都快活起来,都提起精神来。这办法不错。但集个什么会呢?又犯难了。后来有个老者终于设计了一项活动,这便是闹鱼。由谁起头呢?大家意见由洞寨姑娘起头,男青年负责采闹鱼药。

闹鱼场设在高加河。每逢闹鱼,沙洲之上,溪河两岸,都被远远近近的男男女女填得密密麻麻的。相传古代有两个闹鱼队,一个队叫洞寨闹鱼队,另一队叫牛塘闹鱼队,各队均由一位长者引领进场,口里唱着彩话(吉利话)。到达目的'地后,两个闹鱼队一同把各自带来的辣叶堆放在一起,用棍棒捣碎,边舂边呼“衣呀呜”,气氛热烈,情绪高涨。

如今闹鱼队,由三个屯合组一个闹鱼队,全村六个屯,分别组成两个闹鱼队,阵容更大了;即使在现在很多传统节日被冲淡的情势下,这里依旧保持着节日里的喜悦与激情。

苗族的风俗篇七

苗族历史悠久,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庙山、海南岛以及湖南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苗族流传已久的传统人文风俗,希望大家喜欢!

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饰为头缠布帕,雅酉一带为花帕,其余地区为青帕,帕长1—3米长,戴多层“人字形”。身穿对襟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脚。衣料多为自织“家机衣”颜煞费苦心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到,花格衣最具有特色。苗族妇女衣较为复杂,头帕颜色与男子相似,但包法一同,多为拆叠式,由前额向后脑延伸,下小上大,成扁圆形,似古代官妇发髻。雅酉一带妇女喜包花帕,包法又有区别,层层相叠,如峨冠秋菊。妇女衣服一律满襟,腰大而长,袖大而短,无衣领。裤短而大,腰系围裙,胸前、袖口、围裙、裤脚习惯滚边,绣花或排纱,并加栏杆于其间,五光十色,焯烁眩目。

夏天,青年男女喜戴羊毛斗笠,脚穿麻板鞋。首饰是苗族妇女喜

之物,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金饰、银饰、恫饰、玉饰之分,以银饰最为普遍。银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鉴、扣绊、银花、银牌、披肩之别,以耳环、项圈、手镯、戒指为常戴之物。各种银饰又有不同造型,项圈就有轮圈、扁圈、盘图等。耳环有瓜子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粑粑耳环等。苗族妇女每当出嫁、串亲、做客、赶集、节日赴会等均佩戴银饰。解放后,苗族服饰逐渐改变,现除吉卫、补拙、雅西、排碧、排料、董马库等乡镇穿苗装者居多外,其余乡镇男女青年衣着,与汉族无甚区别。

解放前,花垣苗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辅以红苕、大麦、小麦、小米、马豆等杂粮,一般日食两餐,五荒六月或灾年,贫苦人家常以糠菜充饥。解放后,人民

生活

有所改善,70年代后期,吃的均以大米为主,

其他

杂粮逐步转作为食品工业原料或牲畜饲料。

苗族莱肴除自产的新鲜蔬菜外,最具特色的是腌制酸辣食品,如酸菜、酸汤、酸辣子、酱辣子等,均为苗家常菜。苗家历来好客,来了客人总要以酒肉相待,酒有糯米酒、包谷酒,肉有猪、牛、羊、鱼,鸡,鸭等。苗乡平时买鱼肉不方便,为避免客人到后临时张罗不周,因而,一般人家均用特殊方法腌制酸鱼、酸肉、腊肉待贵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肉食丰富,随时可买,腌制酸鱼者少,酸肉已无人腌制,招待客人的酒菜与汉族无甚差别。

苗族死人实行上葬。成年人死亡,用衫树棺木碱尸,未成年小孩夭折,用木匣掩埋。正常去世老人,落气时要烧“落气钱”,同时要放三炮火,俗叫“启程炮”。用桃树叶或水菖蒲烧水洗澡,穿寿衣上柳床,然度入棺。棺木放在堂屋正中央,全家举哀,戴孝帕,大门贴上“当大事”字样,晚上请道士“打绕棺”、念经,停柩三至七日,上山安葬。有的要择“吉日”,看哪无忌讳才扶柩入土。

灵柩上山要由死者娘舅家找一个年纪大的人,身缠二、三丈白布提着稻草把在前面引路,孝子孝孙也要头戴孝帕,手执香纸,撇纸钱,抬丧不走弯路,逢山翻山,遇水涉水,甚至践踏庄稼也不计较。到坟地棺木入穴后,由孝子亲手持锄连挖三锄,连呼死者三声,然后众人才动手埋葬。送葬人一律耍回孝家,孝家门外放有一碗水泡饭,每人千拈儿粒,放在嘴边吹散,才能进屋。对非正常死亡的人,不论老幼,不能停尸屋内,多数不择日子,随死随埋,丧事草率。

花垣苗族节庆较多,除春节、春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最具表性的有如下节庆:赶年场(调节)农历正月,各地苗民自行约定地点、日期赶场。是日,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聚会,各地艺人歌手、狮子龙灯云集,年场内人流如潮,异常热闹,人们可尽情地坐秋千,观看狮子、龙灯、武术、杂耍、刀梯、听歌手对歌,青年人趁机物色情侣。樱桃会县内排碧、排料、董马库一带,多产樱桃树。每年农历三月樱桃成熟时节,当地苗族青年男女,邀约聚会樱桃林中,对唱苗歌,进行社交活动,时间半月左右。这种活动苗语liudliudbidua意为摘樱桃。赶秋“赶秋”是花垣苗族比较隆重的节庆。苗语叫“赶秋场”(get(getqoudqou。每年立秋这一天逢哪一个地方赶场,那个地方就是这一年的秋场,苗族人民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涌来,这便叫“赶伙”。

此时,还是庄稼成熟、丰收在望时节,故有庆丰年之意。年长者,亲情逸致,意气风发,年轻者,三、五成群,寻情会友。其他人则利用“赶秋”这一天,做生意买卖,渴望生意兴隆。所以,这一天的“秋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常。赶秋场除了舞狮、打猴儿鼓外,最有特色的要数打八人秋。这种秋千,外形纺车一样,高约8米,可以转动,8人秋,汉族人称为八人秋,一个秋可坐单人也可坐双人。八人秋用人力转动,当快速转动停下来谁在晨高处,谁就要唱歌,如果不唱,摇秋的人就不放他下来。至1999年,已成功组织了7届“赴秋节”,每届观众均达数万人之多。

吃新苗族以农耕为主,一年所望是尝新。每到夏熟时节,各地自定一日为吃新节。是日,家家户户除办酒肉外,还将新包谷、稻,新辣子、茄子、豆夹等采回家中,做成饭莱,先祭祖祭神,后全家人品尝,表示吃上新谷新米,免除饥饿。挂社花垣苗族在对新立祖先前三年的祭奠不在清明,而在寿礼日,称为挂新。立春后第五个的'日子叫做社日。这几天有新立祖先的儿女都要上三条新鲜的蒿莱(苗语为“山务”)和野萌葱(谐语为“光”),洗净切碎,加上腊肉丁,花生米、芝麻、红枣、冬笋、豆腐干、猪油等煮成社饭拿去新丧祖坟祭奠。满了三年不再挂新,仅在清明节祭奠。挂新回来,全家围桌而食,再用以馈赠亲邻。现在社饭不仅是一种祭祀供饭,而是立春以后的美餐。肠肉、蒿莱、葫葱合在一起蒸煮后,打开锅盖满屋皆香,吃到口里,余味无穷,据传还有防病健身之效。

解放前,花垣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个别富家一夫多妻。男女婚姻以媒婚为主。苗族青年通过劳动、集会、赶场、串亲等方式相互接触爱慕,经多次约会,对唱情歌,互赠礼物等确定恋爱关系,而后自由结婚的。订婚,通常是男方家主动向女方家求亲。当男方看上某家姑娘或某男女相爱之后,男方必须备礼物,央请媒人去女方家“讨口风”,女家如高兴热情,说明有意开亲,媒人便回告男家,相机前去正式提亲。媒人往返的次数越多越好,俗称“多求为贵”,女家商量同意,亲事初定,通过放鞭炮,吃放话酒,正式订婚。订婚后,男方要择日向女方“过礼”,时间一般在结婚前一年,礼物有糍粑、酒、肉、米、糖等,礼物多少,双方视经济条件而定,主要是让女方请家族亲友喝喜酒、认新亲。随后,男方便向女方“讨庚”,取女方生辰八字,以便请“阴阳先生”择吉日委亲。娶亲前一晚,男方抓一兄弟为“管亲郎”,带抬花轿、嫁妆的队伍前往女家迎亲。此前,新娘要隔居族家。娶亲这天,新娘的姊妹们喜开玩笑,用锅烟灰掺合笋壳毛或辣椒水,往“管亲郎”脸上涂抹,惹人大笑。发亲一般是深夜或次日凌晨,新娘修眉整装后,哭拜父母等,由兄弟背着上轿。新娘出嫁由亲属女友陪伴,特别是请儿女满堂的妇女做“引亲娘”,还要请男女歌师一同前往,到新郎家赛歌。

发亲后,由“管亲郎”打灯笼引路,行往男家。同时,到女方家吃喜酒的宾客,全部往男方家去吃“撵脚酒”,叫做“正客”,男方家另外的散客叫“副客”。新娘接至男家门前,男家必烧旺火一堆,象征吉样兴旺,然后新娘按择定的吉时吉刻进屋。进屋时,男方全家人要躲避在一处高地方,意为以后新娘不会压制全家人。新娘进屋以后,要接过男方中年妇女交给的炊具,以示从此成家理事。然后,坐在火塘右侧置有“符纸”的凳子上至通宵。下午,宾客前来贺喜,男方摆宴款待,特别对“正客”必须热情款待。晚上,新郎与新娘家请的“巴江莎”(苗语,意为歌师)开场对歌,宾客以此为乐,随宵达旦。第二天上午,举行吃酒仪式,主客双方各由一名老人互敬贺词和祝酒词,祝贺夫妻恩爱合好,百头偕老,诸事顺遂,并唱歌欢庆,讲结亲古老话,互赠礼品,婚庆期间,男方亲族在合伙请客吃饭,俗称“排家饭”。因而婚期为两天。客人未散,新郎新娘只能见面,不能同宿。散客后,新婚夫妇进入正常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旧的婚俗逐步革除,婚事新办,节约从俭,与汉族婚礼毫无两样。

苗族禁忌很多,主要有如几种:忌踩三脚苗家火坑里放一铸铁三脚架,用作炊事,传说三脚架是3个护火的祖先变成,任何人不能踩,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恭。忌坐火坑上方火坑右边靠中柱的地方,苗族称为“夯高”,设有祖先神位,是长辈坐的,年轻人和儿童严禁坐在此地,更不准在这方打闹、波水或说脏话,否则就是亵读祖宗,神人共愤。忌震“龙岩”苗家堂屋中央有一岩板,岩板下为“龙穴”,最忌震动:,据说震动“龙穴”,“龙”就会受惊离去,主人就会遭殃。父母健在忌戴白帕戴白帕则标志丧亲守孝。大年三十忌吹柴火据说是吹柴大会把新的一个的财运吹走,从而贫困潦倒。其他禁忌与县内汉族大则致相同。

苗族的风俗篇八

苗族的春节过年,各种活动极为丰富。你知道苗族的春节风俗习惯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苗族的春节风俗习惯,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一、过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纪,各地方的苗年时间很不一致,多数地区是“岁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岁首即每年的开头,也就是指过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腊月。近年以来,绝大多数苗族过年以改在正月过年,过春节,但苗族的过年习俗习惯仍然保持不变。过年是最大的节日,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如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炒炒米,还要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从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间,要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汉译为“踩花山”,“跳场”,“跳年”,“跳月”,“吃排家饭”等。苗族的过年习俗娱乐活动称“赶年场”,主要内容有打秋千、百狮会、玩龙灯、唱花灯等。

二、百狮会

苗族的过年习俗最有趣的民间活动莫过于百狮会了,周邻四乡苗胞舞着近百匹或数十匹狮子云集传统的村寨或集镇,敲锣打鼓,放地铳、打火枪,简直要把天地翻过来。百狮会的名堂蛮多,有迎狮,有盘狮,考狮,抢狮,狮子登高等内容,土里土气,苗味十足,藏着厚实的文化底蕴。苗族喜爱舞狮跟远古的传说和图拜相关联,相传洪荒时代,妖魔横行,为害苗山。一群从森林奔出的金狮赶走了吞食牛羊、庄稼的恶魔,使苗家重享太平。后来,狡猾的魔王想出了一条毒计,谴魔女用五彩绣球把群狮诱入波涛汹涌的东海。勇敢的苗家后生亚果为救乡亲们出苦海,不畏千辛万苦,翻山涉水,终捞起了飘浮在海浪上的绣球,把吉祥的狮群重新引回苗山,荡平了作恶的妖魔鬼怪。苗民们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涌到寨头迎接吉祥的金狮们,从此,苗乡就有了“百狮会”。

三、放鞭炮抢年

抢年是苗族的过年习俗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时间是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点(即第二年初一的0点)交接之时,放鞭炮抢年!抢年是很有讲究的,放早了不行,放早了等于送旧年;放迟了不行,放迟了等于别人已把年抢去了。所以一定要很准时地等到12点那个时候一齐放。放鞭炮抢年的习俗在城乡很普遍。

四、吃排家饭

苗族的过年习俗最有趣的还有“吃排家饭”。苗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千百年来,苗族人民都遵守这样一条规矩: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来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数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户都必须轮流请之,尽自家所有,热情地招待来宾。被请的客人,绝不能借故推辞,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瞧不起人。客人接受邀请,也不必带什幺礼品,直到每家每户都吃到了,方能告别回家。苗族人把自己的这种待客方式叫作“农列壤”,直译为汉语叫“吃排家饭”。谁个村寨的户数多、留客吃“排家饭”的时间长,谁个村寨的声誉就高。不但说话有人听,做事多人帮,就是小伙子找对象也比别村容易得多。凡读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人,无不深深地被其中这样的一段描述所吸引:“见鱼人,便邀之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由于这种特殊的待客方式,使得那位“渔人”不得不在桃花源里“居数日”而后才“辞去”。欲遂当年渔人愿,苗山就是桃花源!

除夕这天一早,各户要将屋内和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大约下午两三点钟,全家人就开始忙碌着准备年饭,家庭主妇淘米煮饭,男人杀鸡煮肉。

年饭做好以后,首先要在正屋神台上点一盏灯,然后分别在神台、房柱、灶、门、猪圈、鸡圈等处插香烧纸,由主人或请本家族的人在摆好饭菜的桌肉和酒等先祭献祖先,同时燃放鞭炮。祭献完祖上,用少量饭、肉和请来的亲戚朋友才正式用餐。有的村子,过除夕有互请的习惯,你来我往,很是热闹。吃完年饭,户主要分别给石磨、果树、鸡、狗等都喂上一点好饭菜,表示让它们也像人一样过年。天快黑时,老人要拿鸡蛋为每一位家庭成员叫魂另外,户主还要找一根粗大的柴头,放到火堆里烧,以便守除夕之夜。所烧柴头越大越好,预示第二年可以养出大肥猪。

布依族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准备粑粑、米酒等节日食品,除夕夜守岁至天明。雄鸡报晓,姑娘们争先恐后到河边担水,谁先担回第一担水,就说明她最勤劳、最幸福。

朝鲜族

朝鲜族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吹奏的乐曲翩翩起舞。

达斡尔族

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除夕夜家家吃饺子,饺子里包有白线,意寓长命百岁。春节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活动。

土家族

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舞”。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摇摆呐喊,男女老少都参加,拜了神后再跳舞。现在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还要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苗族的风俗篇九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苗族的风俗篇十

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饰为头缠布帕,雅酉一带为花帕,其余地区为青帕,帕长1—3米长,戴多层“人字形”。身穿对襟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脚。衣料多为自织“家机衣”颜煞费苦心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到,花格衣最具有特色。苗族妇女衣较为复杂,头帕颜色与男子相似,但包法一同,多为拆叠式,由前额向后脑延伸,下小上大,成扁圆形,似古代官妇发髻。雅酉一带妇女喜包花帕,包法又有区别,层层相叠,如峨冠秋菊。妇女衣服一律满襟,腰大而长,袖大而短,无衣领。裤短而大,腰系围裙,胸前〔〕、袖口、围裙、裤脚习惯滚边,绣花或排纱,并加栏杆于其间,五光十色,焯烁眩目。

夏天,青年男女喜戴羊毛斗笠,脚穿麻板鞋。首饰是苗族妇女喜爱之物,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金饰、银饰、恫饰、玉饰之分,以银饰最为普遍。银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鉴、扣绊、银花、银牌、披肩之别,以耳环、项圈、手镯、戒指为常戴之物。各种银饰又有不同造型,项圈就有轮圈、扁圈、盘图等。

耳环有瓜子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粑粑耳环等。苗族妇女每当出嫁、串亲、做客、赶集、节日赴会等均佩戴银饰。解放后,苗族服饰逐渐改变,现除吉卫、补拙、雅西、排碧、排料、董马库等乡镇穿苗装者居多外,其余乡镇男女青年衣着,与汉族无甚区别。

解放前,花垣苗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辅以红苕、大麦、小麦、小米、马豆等杂粮,一般日食两餐,五荒六月或灾年,贫苦人家常以糠菜充饥。解放后,人民生活有所改善,70年代后期,吃的均以大米为主,其他杂粮逐步转作为食品工业原料或牲畜饲料。苗族莱肴除自产的新鲜蔬菜外,最具特色的是腌制酸辣食品,如酸菜、酸汤、酸辣子、酱辣子等,均为苗家常菜。苗家历来好客,来了客人总要以酒肉相待,酒有糯米酒、包谷酒,肉有猪、牛、羊、鱼,鸡,鸭等。苗乡平时买鱼肉不方便,为避免客人到后临时张罗不周,因而,一般人家均用特殊方法腌制酸鱼、酸肉、腊肉待贵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肉食丰富,随时可买,腌制酸鱼者少,酸肉已无人腌制,招待客人的酒菜与汉族无甚差别。

苗族的风俗篇十一

“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

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

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娘的"隆闺"(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开门歌。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

"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子、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苗族的风俗篇十二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政府指令“服饰宜分男女”之后,变化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换上汉人服装。如今天的永顺、龙山等县的苗族,其服饰与汉族已无分别。但在花垣、保靖、凤凰、吉首、古丈、泸溪等县境内,苗族的服饰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有的青年男子,为使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对纽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以此类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层的七对纽扣为止。这样,层层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别有一种情趣。与苗族男子的简单衣着相反,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

头帕:苗族妇女的头帕,因地而异。凤凰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长三尺多,由额头包至脑后,连耳朵都包在内面。花垣等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喜用黑帕(父母去世者戴白帕),折叠整齐,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齐额眉。吉首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头帕较杂,与凤凰县相接的地区包花帕,与花垣县相邻的地区包黑帕。泸溪、古丈和吉首东部地区的苗族妇女则包白色头帕。帕上绣有四对青色花蝶,朴素美观,独具风韵。所谓“头上帕子四个角,四个角上绣飞蛾”,说的就是这种白帕。

首饰: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以制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饰、银饰、铜饰、铝饰、玉饰等,而以银饰最为普遍。从佩戴的部位分: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签、扣绊等,而以手镯和戒指必须常戴。从造型上分,仅耳环一项,就有瓜子吊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圈圈耳环、龙头耳环、梅花吊瓜子耳环、耙粑耳环、龙头瓜子吊耳环等等。

衣裤及其他: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袖口之大,约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习惯要滚边、绣花或缕纱,并要加上栏杆花瓣于其问。有的还需在开岔和放摆前后两面的边缘刺绣挖云钩。衣服式样一律是满襟,无对襟式。制作一套苗族妇女的衣裤,缝工、绣工精致的,需工日数十。裤子较短,裤脚较大。裤筒边缘的'滚边、绣花或数纱与衣服相同。礼裙长而宽,下脚沿边满绣花纹,并滚栏杆及大小花瓣,五光十色,焯耀眩目。鞋子满绣花,头尖口大,后跟上耳,以便穿着。解放后,在一些苗汉杂居地区,苗族服饰受汉族的影响较大,一些青年已改着汉装。

湘西苗族的节庆较多,活动规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赶年常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常年场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异常热闹。人们不但可以进行物资交流,还可以参加或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青年男女也多利用这种机会,物色情侣,谈情说爱。歌郎歌娘更是大显身手,三五结伴,说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盘根,或祝贺,或叙述传统故事,或即兴演唱新词。唱的人愈唱兴致愈高,听的人愈听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年场也要如期举行。

2、三月三。这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歌舞节。这一天,苗族人民自动集中到约定的歌场上,参加对歌、听歌、跳舞、观舞,尽情欢乐。

3、赶清明。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节,又称“清明歌会”。相传,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切日常用品都必须到比较远的汉区赶场交换,常常受骗上当。所以,苗族人民便相约以清明节这一天作为自己的场期,互相交换物资,同时会见亲友。这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会”了。清明歌会均有传统的中心会常吉首市东部的苗族人民赶清明,其中心会场每年都在丹青的清明场上。到时,苗族歌手以手托腮,引吭高歌,你唱我和,喜气洋洋。有的唱到夜幕降临仍不肯散会,一直唱到通宵达旦。

4、看龙常每年从农历三月谷雨那一天算起,逢辰便是看龙el,习惯称做看头龙后十二天又轮转到辰日,再逢看龙之日,男女老少,均休息一天,踊跃参加。若在这天干了农活,就属于犯忌。因此,苗族人民对于“看龙”的事,非常重视。

苗族的风俗篇十三

云南地区苗人多吃菜饭,即将玉米面拌水反复蒸制,拌入青菜再蒸,香且软。养面多蒸粑粑、烤粑粑,做疙瘩面汤、凉粉。邱北苗人多吃米面饭,将大米与养面混合蒸饭吃。也吃燕麦(大麦)炒面、糯高梁粑粑。贵州苗民大米是主食,杂粮比重不大,但黔西北地区多食玉米、养麦、燕麦、马铃薯。湘、黔、桂一带的人好吃乌米饭(用南浊的茎叶捣烂债计,拌到糯米中蒸制,饭粒乌亮)、粽子。黔东一带人好用野生植物的花、叶染成五颜六色的糯米蒸成饭,称“姐妹饭”,在过“姐妹节”时吃。湘西苗家早餐和午餐称做“吃茶”,平日以素食为主。

苗族喜爱用盐和茶油。贵州一带苗民多吃酸辣汤菜。烹调方法多为煮或烤。因历史上受缺盐之苦,好腿酸菜。坛腿酸菜就有2o多种,例如盐酸、糟辣、酸辣等。以各种蔬菜、辣椒、糯米为主料胸制的酸菜,可生吃,也可熟食。酸场煮鱼是苗家风味名菜,就是用酸汤煮制鲜鲤鱼。云南一带喜欢用嫩玉米或竹笋壳加米汤放坛中捂酸成酸汤,用酸汤煮鱼伞肉,或与辣椒、盐一起泡饭吃,开胃助消化。贵州南人善将鱼或肉腊制或掩制。喜欢做酸鱼或酸肉。据说苗家常以膨酸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家庭的富足情况。胸鱼是将鲜鱼剖洗净,揉进盐、辣椒粉,烘烤至半干,密封坛中发酵,食用时清蒸。香茅草烤鱼也很有名,将巴掌大的鲜鱼剖洗净,用葱、姜、蒜、辣椒、花椒、油、盐等调成酱状物,塞入鱼腹,外裹香茅草,文火烘烤而成,皮黄骨酥,别有风味。湖南苗家年节吃肉食品多分部位烹任,例如头、爪做一碗,肝、舌、肥肉、瘦肉各做一碗等等。云南一带苗家吃狗时,先将狗用棒敲死,用火烧掉毛。用狗胆拌狗肝吃,狗肚子、肺、肠子煮制后剁细与狗血一起炒,拌入薄荷吃。狗肉要先在土里埋1个小时去掉腥味再煮制。杀了羊后,吃法与狗的相似。鲜羊血往往拌入熟肝、肚、肠及作料生吃。苗族大多会制做辣椒骨,既可佐餐,也可做调料。其做法是以猪骨头、辣椒、姜、盐、米酒等青烂发酵而成。鲜辣甜酥,香味趋郁。

苗家还擅于制做豆鼓、豆腐、灌肠、面酱等。好吃火锅,每有佳品,必架起小锅,放进蔬菜、肉、豆腐等,边涮边蘸辣椒盐水吃。

采集野生植物也是副食品的重要来源。例如野汉菜、野辣椒、牛百头菜、马蹄菜、毕蛇菜、野三七、多根、野墓头、养菜、鸡窝菜等或煮或炒,可单吃也可与肉一起煮制。苗家日常好饮生水,据说是嗜辣太甚,生水可解体内火毒。或饮酸菜汤泡井水。爱饮酒。一般家庭能自制酒曲。用糯米、玉米、高梁等酿出甜米酒、泡酒、烧酒、窖酒。

茶是苗族人待客的饮料,茶的种类也很多。湘西苗家多用油茶待客。做法是把五米、黄豆、蚕豆、红薯片、麦粉团、芝麻、糯米分别炒熟,用茶油炸一下,存放起来。客人到来,将各种炸品及盐、蒜、胡椒粉放入碗中,用沸茶水冲开。客人必须连喝4碗。有的地方是另一种做法,即把油、盐、姜、莱同炒,再加水煮沸,滤出渣滓,然后在碗内放玉米、黄豆、花生、米花、糯米饭、豆角、红薯丁、葱、蒜、胡椒粉等,冲入沸茶水。不但喝茶,还要唱茶歌。喝茶时,如果客人不想喝了,就把一根筷子架在碗上即可,否则主人会一直请你喝下去。湖南绥宁县一带苗家多请客人喝“万花茶”。用冬瓜、桔子、南瓜一类的瓜果雕成花、鸟、禽、鱼等形状,经过数道工序制成香、脆、甜的食物。饮用时,取几块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待客时,男女客人分开吃。长者先开杯,佳肴必先敬客。吃鸡时,鸡翅敬客人,鸡头归长者,鸡爪归小孩吃。一家之客也是全寨之客,各家争相宴请。用牛角盛酒敬客,是隆重的待客方式。遇到过苗年一类的盛大节日,主寨方家家户户都做迎客准备,将酒放到芦望场或铜鼓坪上,把客人拥到寨里,由两人举牛角劝饮,鼓乐齐鸣,客人要一饮而尽。客人进家门时要饮“进门酒”,入席时要饮“转转酒”、“劝杯酒”、“双杯酒”等,还要唱助酒歌。桂北地区苗家待客更热情,若客人赶上田头烤鱼尝鲜时,分给你的食物必须吃完,不得求助别人,吃到肚胀后才开始喝酒,敬酒必敬肉,看着客人欲咽不下,欲吐不能的狼狈样,人们会“呜依、呜依”的叫(意思是“好啊”)。

春节是苗族最大的节日,除夕晚祭祖前要先用一碗饭喂狗。吃饭时不能用汤泡饭吃,认为这样来年会遭水灾。正月十五又称猪头节,杀年猪留下的猪头这时吃。八月尝新米节。山区风多易发生火灾,每年夏季过“砍火星节”。过劳年各地日期不一,多数人农历正月过,有的在收获粮食后过,称过年为“吃年”,食品极为丰富。贵州中部地区苗家每年三月至六月过捕鱼节。另外每年小暑前的辰日至小暑后的已日是湘西苗族的封斋日,这其间,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降灾祸,但猪、牛、羊肉仍可食。过年的时候苗家人就会自发的聚在一起,把一年的收成当成祭品来祭拜祖先,感谢在过去的一年由于得到祖先的保佑才能得到大丰收,同时也祁求上苍,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让粮食大丰收,也方便物品互换。这是几百年来苗族同胞不变的风俗。

最值得一提的苗族习俗是杀年猪。猪肉一般都会拿来腊,猪肠拿来做腊肠,留作第二年的食物,而其它下水会拿来做为过年吃的食品,猪的骨头拿来做辣椒骨,因为苗家人居住的地方很高,每天都要劳动,所以不能经常下上购置食品,辣椒骨就成为各家各户家里必备的食品,他们的菜谱也很简单,一个大锅,里面放的全是自家种的蔬菜,全是用水煮,没什么油水,旁边就放着一大碗辣椒骨,也就当做是蘸点荤了吧!很是开胃。

苗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菜是“盐粘捞”。此外,油炸蜂蛹、苗族酸汤鱼、苗族腌鱼等也别具风味。

苗族是一个善于狩猎的民族,对山神等自然神祗的崇拜尤盛。因此,民族饮食文化中祭祀的饭菜,则多以鸡、蛋为主,并且在祭祖,特别是上山打猎或出远门均要占卜,吉则行,凶则止。苗族是一个以水稻为主粮的民族,用水酒接待贵客,以鸡、鸭为招待客人的佳肴,而鸡心和鸭心又被看成是最贵重的部分。只要你为苗族人民做了好事,逢年过节,或是遇到结婚造房,他们就把你请到家里,杀鸡宰鸭,款待一番。吃饭时,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长者用筷子把鸡、鸭心拈给你。但是,你不能马上吃悼,必须接苗家的风俗习惯同在席的老人分享,否则,你就失去了苗族人民的信任。家中吃饭时,公公与儿媳、兄长与弟媳不许同坐一条板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49964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