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螃蟹咏翻译注释螃蟹咏塑造了怎样的螃蟹形象篇一
负疴颓簷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此诗作于晋义熙十二年(416),陶渊明五十二岁。
萧统《陶渊明传》说:“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所住公廨,近于马队。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从诗中“意中人”等语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周续之等三人亦为知交好友。陶渊明认为他们校书讲《礼》,十分勤苦,这是对孔子之业的发扬光大,值得赞扬;但他们的所居之处近于马队,与所从事的事业极不相称,未免滑稽可笑。所以诗中有称扬,也有调侃,最终以归隐相招,表明了诗人的意趣与志向。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2)。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3)。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4)?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5)。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6)。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7)。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8)。
愿言海诸子,从我颖水滨(9)。
(1)周续之:字道祖,博通五经,入庐山事释慧远,与刘遗民、陶渊明号称“浔阳三隐”。祖企、谢景夷:据萧统《陶渊明传》所记,二人皆为州学士。郎:对男子的尊称。逯本此诗题作《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按“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语本萧统《陶渊明传》,后人引以为注,遂讹添诗题,不足信。
(2)疴?(ē婀):病。颓檐:指破败的房子。颓:倒塌,衰败。欣:欢喜。
(3)药石:治病的药物和贬石。泛指药物。闲:间,间断。意中人:所思念的人,指周续之等三人。
(5)周生:指周续之。生,旧时对读书人的称呼。述孔业:传授孔子的儒教。祖、谢:祖企、谢景夷。响然臻(zhen真):响应而至。臻:至,到。
(6)道:指孔子的儒家之道。向:将近。复斯闻:“复闻斯”的倒装。斯:这,指“道”。
(7)马队:指马厩,养马之处。讲肆:指讲堂,讲舍。校(jiao较)书:校对。订正书籍。勤:勤苦。
(8)老夫:作者自指。尔:你们。
(9)言:语助词,无意义。诲:劝说。颖(ying影)水:河名,发源于河南登封县境,入安徽省境淮水。晋时皇甫溢《高士传》记,传说尧时有位隐士叫许由,隐居于颖水之滨,箕山之下,尧召他出来做官,许由不愿听,洗耳于颖水。陶此诗意在以隐居相召。
破败茅屋抱病居,
终日无事可欢欣。
药石时而得间断,
经常思念我友人。
彼此相隔并非远,
路途遥遥是何因?
周生传授孔子业,
祖谢响应遂紧跟。
儒道衰微近千载,
如今于此又听闻。
马厩岂能作讲舍,
尔等校书太辛勤。
我虽年迈有所好,
愿与你们作近邻。
真心奉劝诸好友,
随我隐居颖水滨。
螃蟹咏翻译注释螃蟹咏塑造了怎样的螃蟹形象篇二
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
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为盛。方其远出海门④,仅如银线⑤;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⑧。
①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周密(12321298),字公谨,宋代湖州(现在浙江湖州)人。
②〔浙江〕就是钱塘江。
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④〔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⑤〔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
⑥〔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
⑦〔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
⑧〔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是也的'意思是: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①②〔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京尹,京都临安府(现在浙江杭州)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
③〔艨艟(méngchōng)〕战船。
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意思是,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尽,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⑤〔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
⑥〔略不相睹〕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⑦〔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
⑧〔一舸(gě)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舸,船。
⑨〔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
⑩〔逝〕去,往。
吴儿善泅者数百①,皆披发文身②,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③,出没于鲸波万仞④中,腾身百变⑤,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①〔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几百个善于游泳的吴地健儿。
②〔披发文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文,动词,画着纹身。
③〔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
④〔鲸波万仞〕万仞高的巨浪。鲸波,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
⑤〔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江干①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②,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③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④。
①〔江干(或gān)〕江岸。
②〔珠翠罗绮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
③〔倍穹〕(价钱)加倍的高。穹,高。倍,动词,加倍。
④〔僦(jiù)赁(lìn)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棚。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容,许,使。虽,即使。
螃蟹咏翻译注释螃蟹咏塑造了怎样的螃蟹形象篇三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注释:
2、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时习:经常地复习。
4、说( ):“悦”的古字,愉快。
5、愠( ):生气、发怒。
6、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7、吾:人称代词,我。
8、日:每天。
9、三省(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10、信:真诚,诚实。
11、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1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3、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4、殆:有害。
15、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16、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
17、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18、弘毅:刚强,勇毅。
19、凋:凋谢。
20、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译文
第七则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第九则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重点
1.读准下列加横线的字音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 是知也
自省 不可以不弘毅
2.指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说明通什么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同“汝”“知”通“智”
3.这一课出了哪些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岁寒知松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用一句话概括: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是哪国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
6.解释加横线的词
吾 日 三 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
传不习乎 弘毅
死而后已 其恕乎
大概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7.翻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中理解性、应用性背诵默写是:
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一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同学们中的优点和缺点,你怎样对待?(用孔子原话回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认为当老师必须有什么能力?——“温故而知新”的能力。
经过恶劣环境考验才能看出君子品格的比喻句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认为怎样才是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忠恕之道”的“恕”是什么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424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