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搭配二第二课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搭配二说课稿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13:24
三年级数学搭配二第二课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搭配二说课稿优质(8篇)
时间:2023-06-06 14:13:24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三年级数学搭配二第二课时三年级数学搭配二说课稿篇一

1、使学生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教学准备: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二、数的排列活动

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

师:那么我们就拿出数字卡片,两人一组摆一摆,一人摆数一人记录,注意不重复。▲ 学生摆、记数,教师进行巡视并作适当指导。▲学生上台展示所摆的数,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师总结摆数方法:

1、交换位置的方法;

2、固定位置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运用交换位置和固定位置的方法都摆出了6个两位数,在摆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现在我们找找密码到底是多少?(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数)

三、借助握手来解决组合问题

师:通过大家的帮忙,我们帮它们找到了密码,它们非常感谢你们,老师来代表它们跟你们握握手。

师生握手:请三名学生上台,老师示范握手。

出示题目: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人一共握几次手?(学生握手,获得答案: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师:排数时用了3个数字,摆了6个两位数,3个学生两两握手,握了三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交流后得出:两个数字可以交换位置组成2个两位数,而两个人握手不能交换只能算一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数学广角——搭配(出示课题)。

四、练习巩固

1、教材第99页第3题

2、三个同学打乒乓球,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几场?

3、3名同学排成一排合影,有几种排法?

五、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拓展

三年级数学搭配二第二课时三年级数学搭配二说课稿篇二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逐步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但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时注意力不易集中,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较被动。还有一些学生作业时常要拖拉,学习上有较大的困难。大多学生学习习惯较好,上课思维活跃,敢于大胆发言。但有的学生有粗心的现象,还有几位学生学习自觉性还不够,需要加强平时督促,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我我班继续保持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使每个班级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24时计时法;能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认、读、写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认、读、写分数,会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千米和毫米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二)情感与态度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 2、学会与人合作,并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了解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观念,尝试于实际教学之中,完善自己的教学,使自己在教学上能有所提高。

2、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5、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有效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几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6、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又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8、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六、培优辅差措施

(一)培优对于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和写字和朗读。

(二)辅差

1、理解,尊重后进生,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2、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后进生感情的浪花。开展“一帮一”活动,号召班上优秀生组成志愿者,每人帮助一个差生。

3、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力争做到:①关心爱护后进生,激励后进生“想学”的愿望;②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后进生“爱学”;③在讲新课时,我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能学”;④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改善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使后进生由 “能学”变为“会学” ;⑤及时检查反馈、辅导和矫正,进一步使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

4、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基础不同的辅导的内容也根据其实际进行,如王灿港,我计划每天教他一个字,循序渐进,慢慢提高。

5、借助学生家庭的力量及时地给学生提供辅导和矫正。

6、建立档案,积累转化经验。

七、课题研究根据学校的课题研究,我班决定开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研究。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1

2.25—3.1

第一单元 旋转与平移

2

3.4—3.8

第二单元 除法

3

3.11—3.15

第二单元 除法

4

3.18—3.22

第三单元 时间

5

3.25—3.29

第三单元 时间

6

4.1—4.5

第四单元 乘法

7

4.8—4.12

第四单元 乘法

8

4.15—4.19

第五单元 统计

9

4.22—4.26

期中复习

10

4.29—5.3

第六单元 测量

11

5.6—5.10

第六单元 测量

12

5.13—5.17

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小数

13

5.20—5.24

第八单元 面积

14

5.27—5.31

第八单元 面积

15

6.3—6.7

第九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6

6.10—6.14

期末复习

三年级数学搭配二第二课时三年级数学搭配二说课稿篇三

蔡甸六小

张丹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中,能够进行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3、在小组合作的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参观一个有趣的地方,你们想去吗?看,这是哪儿呀?数学广角(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里有哪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感知排列

(1)两个数的排列

学生操作,汇报:摆出两个不同的数,是12和21。(师板书)教师继续提示:密码是这两个数字组成的最小两位数,它是几?(学生猜出12)

师:恭喜你们成功破解了这个密码锁,你们可以进入数学广角的大门了。

(2)三个数的排列

进入大门,让我们先到数字乐园玩一下,课件出示第二道密码门:密码由

让学生把准备好的3张数字卡片和答题纸拿出来,要求三人为一组,一人摆数,一人读数,最后一人记录在答题纸上,并提出合作时要安静、有序。

学生小组合作中,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要求有多少组就写多少组。

2、合作探究排列的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起来说说你们摆出了哪些两位数?教师找有代表性的写法,让学生汇报结果,同时教师板书结果。

首先出示一组没有按照一定规律摆的数。

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两位数的是有序排列的吗?还是有点乱

呢?有没有哪个同学是有规律地写出来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方法:

①交换法:有顺序地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

12、21、13、31、23、32

②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

12、13、21、23、31、32 ③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

21、31、12、32、13、23 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些办法好极了!都是进行有序地排列,而且这种有序排列的好处是:不重复、不遗漏。(板书出来)

师:你们真是特别厉害,老师都佩服你们,你们解决的数字排列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数学广角里的搭配知识。(板书“搭配”)

师:你们总结了三种好的方法,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最喜欢固定十位的方法,因为我们写数都是从高位写起的。

师继续提示:现在这个密码已有六种可能,我们就要破解出来了,最后提示你们,密码是这两个数字组成的一个最大的两位数。它是几?(学生很快猜出32)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师: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成功破解了密码,看我们能进入数字乐园了吗?

出示第二道密码锁。

心吗?(生答“有”)

1、巩固三个数的排列

师:现在的密码是由

学生运用刚才总结的三种排列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整理出6个两位数。请学生汇报组成的两位数有哪些,师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请学生找出这些两位数中的最小的一个来破解密码锁。(学生很快得出 密码是57)

2、涂色问题

出示南城、北城涂色图,请学生按要求在学案单上涂色,然后展示部分学生有代表性的成果并请学生介绍他涂色的方法。

3、拍照问题

师:今天你们在数学广角参观开不开心啊?那你们想在离开之前拍照留个纪念吗?(想)

师:我们的拍照也是有学问的哦!

出示题目:如果两个人一起照相,有几种不同的照法?那三个人呢?

学生通过大屏幕看到照片。

再请三个不同的学生上台,台下的学生继续思考并回答有哪些不同的照法,老师为他们拍照并把站位顺序板书在黑板上以及把照片发送到电脑上,让学生通过大屏幕看到照片。

四、全课总结

今天去了数学广角,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中学习的方法都是搭配的方法,我们学会了用不同的搭配方法去排列数字、去解决涂色、拍照等很多问题,还知道了排列数字要有顺序,而且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运用搭配的方法解决的问题,比如:电话号码,汽车牌照的的编排,体育中的足球、乒乓球比赛场次等等。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动脑筋,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就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搭配二第二课时三年级数学搭配二说课稿篇四

我班共有60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仍有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在这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除法”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乘法”

本单元主要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本单元主要学会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是轴对称图形。

第五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通过丰富的实例,积累收集、整理数据是活动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计了小小设计师、我们一起去游园、有趣的推理三个内容,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教学重点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教材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好玩”基本领域反映运用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有机的渗透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推理意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措施

三年级数学搭配二第二课时三年级数学搭配二说课稿篇五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思维的有序和全面性;让学生掌握搭配的方法,体验分类、分步计数及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难点:

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用适当方式表达出搭配的过和与结果。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衣服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中谁最聪明? 生:喜羊羊

师:让学生汇报自己写的结果,课件出示喜羊羊写的结果 师:你们和喜羊羊一样聪明。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学广角——搭配(二)

二、探究新知

(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2)按数位摆:

(3)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课件出示打开的大门图,恭喜同学们顺利解开了密码看喜羊羊和他的伙伴正排队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排队练习题。再完成教材101页做一做第1题。(二)、教学例2 美丽的美羊羊看到我们表现真棒,于是她要我们去参加一个舞会,但他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她解决吗?她不知道怎样搭配衣服,同学位算算她一共有多少种穿法呢?(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一件)

课件出示衣服图

汇报:方法1、方法二、图形表示法 方法三、数字表示法

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符号表示法 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算法。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最后智慧的村长给全班小朋友出了一道最难的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吗?

课件出示衣服、裙子、鞋的搭配题。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回答

数学广角——搭配(二)

排列数

组合图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思维的有序性和全面性;让学生熟悉更加有难度的搭配问题,体验分类、分步计数及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体会组合的特点和结果。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初步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衣服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引入

师:课件播放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主题曲 生:跟着做动作和唱歌

师:下面我们就和喜羊羊比比谁更聪明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学广角——搭配(二)

二、探究新知

出示题目:1、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2)按数位摆:

(3)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

4、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

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算法。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回答

数学广角——搭配(二)

排列数

组合图

0 2

3 5

数学广角搭

(二)

一共有多少种

穿法?

能组成多少个

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三年级数学搭配二第二课时三年级数学搭配二说课稿篇六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共同交流学习,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内容。。本节课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搭配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和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以及解决生活中类似搭配的实际问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为问题情境,以贝贝一天的生活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将选择衣服—吃早餐—帮贝贝组数—文字游戏等素材巧妙的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搭配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更深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手段:

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活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本节课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现了搭配的全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更直观地理解新知,更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谈话交流、拉近距离。

新课一开始,我先向大家介绍了一个新朋友—贝贝,通过谈话的形式,拉近了小主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借助活动,体验搭配

这一环节,围绕服装搭配这一主题,我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同桌二人为一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在汇报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找不全或是重复的情况,这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那种答案对,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找出搭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为了让学生能归纳出搭配的方法,我利用演示,先用t恤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再用夹克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让学生看出来搭配时有先有后,适时引导,让学生归纳出搭配的方法:也就是要做到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第三部分:运用知识,拓展搭配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序地进行搭配后,我又出示了早餐搭配的图片,学生掌握了搭配的方法就不难说出早餐搭配的方法,但是我并没有停留在模仿的知识层面,而是进行了拓展、提升,通过不断增加饮料的数量,让学生找出规律,即:多一种饮料就会多三种搭配方法,饮料的数量乘以点心的数量就是搭配方法的数量。

第四部分:通过活动,激发兴趣

通过贝贝的抽奖活动,让学生帮助她解决数字搭配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记录这些数字的过程中可能有遗漏或重复的时候,或者是数字写全了但没有规律。这时,可以用大屏幕展示几种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比较找出记录的最清楚明了答案,最后得出数字搭配的方法:也是按一定的顺序记录,才能既清楚明了又不重复遗漏。最后一个环节是文字搭配,我选择了“读、好、书”三个文字,让学生进行有趣的搭配,因为在前面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会了数字搭配的方法,所以,为了考验学生的反应速度,在进行这个游戏时我要求学生口头说出这三个字能组成的六个不同的词语,然后通过有趣的填词活动,将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年级数学搭配二第二课时三年级数学搭配二说课稿篇七

1、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数的排列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表格,彩笔,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生:想(出示课件“数学广角”)

二、新授

1、师:想要进去必须先解锁(密码问题出示课件)

提示:锁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其中的一个两位数

生:12 21(教师板书)

门锁打开进入下一关

提问学生讨论的结果,板书(1)12 23 13 32 31 21

(2)12 21 23 32 13 31

提问哪组方法比较好,怎样才能即不丢不漏也不重复的写出所有两位数?

生:先拿出数字1和2,组成12和21……观察6个数字找出规律

师小结:组成的两位数和数字的顺序有关

(1)先讨论交流再涂一涂

(2)展示学生作品

(3)教师小结:用颜色涂出的城区与颜色的顺序有关

4.进入数字乐园(课件展示)

5 7 9 三个数字,选任意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1)小组讨论

(2)填写答题卡

(3)集体交流

(4)教师小结:求两个数的和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5.师:刚刚我们一起闯过了很多关,数学广角里的小朋友都很着急想见我们,朋友见面要握握手,我们 3个人为一组,互相握握手,讨论一下一共可以握几次手。(出示握手图)

(1)小组讨论,亲自实践握手

(2)个别学生演示握手

(3)教师小结,3个人每2个人握一次手,可以握3次

6.总结:这次去数学广角你觉得有趣吗?你都学到了什么?

7.布置作业:找自己的2件上衣和2件裤子,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穿法?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

三年级数学搭配二第二课时三年级数学搭配二说课稿篇八

搭 配 中 的 学 问

一、

教学

目标

1、联系实际、通过配菜,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最简单、最基本的排列组合问题,并且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二、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通过配菜,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三、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解决最简单、最基本的排列组合问题,并且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菜名小卡片。课堂结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问:排骨、鱼这些都是什么菜?土豆、冬瓜又是什么菜?

(根据学生的回答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如果不明白教师启发学生分清荤菜和素菜。)问:这么多的食物,怎样搭配来吃才能更有营养、更健康? 师:对了!在饮食中注意荤素的搭配,才能更有营养,更健康。搭配中有不少的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搭配中的学问》吧!请小朋友把书翻开26页。(出示课件:课题并板书课题)

自由回答

生:荤素的搭配才能更有营养,更健康。

使学生明确:荤菜与素菜之间的区别,为“配菜”做好铺垫。

了解在饮食中要注意合理的搭配。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知。1、搭配星期一的菜谱(出示星期一的菜谱)

(点击课件出要求: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a、你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有不同意见吗? b、你是怎样搭配的?有没有不同意见? 4)板书(用不同颜色区分荤菜和素菜)

白菜 白菜 肉丸子 或

冬瓜 冬瓜

(使学生明确无论是荤菜配素菜还是素菜配荤菜都只有两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问:哪个小组先说?

(发言的同学问一问:你对我们的发言有什么意见?)请小组代表带上记录用投影的方式边看记录边发言。

观察菜谱后回答。

个别说一说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个别说一说自己的搭配方法。

生:2中荤菜,2种素菜。

自主探究,记录自己的配菜方法。

组内交流,合作学习。

小组代表发言。

在反馈交流中比较得出搭配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及两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主探究中,初步感知搭配的方法。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找到搭配的规律和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搭配的有序性。并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探究开拓的意识。

学习、巩固新知、建立模型。搭配星期五的菜谱

自主学习,独立解决,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

个别回答。

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自主探索,大胆猜想,发现并找到较好较快的获得搭配结果的规律,能应用乘法原理来解决搭配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应多样化并且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实际应用 引:刚才同学们都很动脑筋!你能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其它搭配问题吗?请翻书27页,看一看联系第一题。

问:图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反馈交流:有几条路可以走?你用的是什么方法?你是怎样思考的?

仔细观察主题图,独立思考解决,并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配菜中你学到了什么?

自己总结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板书:

搭配中的学问

星期一:

白菜 白菜 肉丸子 或

冬瓜 冬瓜

一共有 2 种

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 虞丽华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五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两部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3.充分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应用知识做铺垫

一、创设自然生动的生活情境

师:今天老师可忙坏了,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学生:想!

师:早晨,老师的闹钟罢工了,竟然没有响,害的我没有赶上接送车,为了上班不迟到,所以我只好打面的到车站,再坐公共汽车过来了。

生:坐公共汽车比做面的少用多少钱?

师:坐面的比坐公共汽车多用多少钱?谁来解决? 生:4-3=1(元)

师:谁求出老师到达车站后还剩多少钱? 生:50-4=46(元)

师:谁能求出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共汽车一共花了多少元? 生:4+3=7(元)

师:那么,老师到达旧县后还剩多少钱?这个问题挺难的,你会吗? 三、自主探索求解新知的途径 1.第一次尝试 师:请小朋友们先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

生:我们先求出了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共汽车一共花的钱数:4+3=7(元)。又用总钱数减去了一共花的钱数:50-7=43(元)。

生:我们先用总钱数减去老师打面的的花的4元:50-4=46(元)。然后再减去做公共汽车花的3元钱:46-3=43(元)

虞老师到华地百货用40元钱买了30本笔记本。准备奖励给遵守纪律的小朋友9本,学习认真的小朋友11本。虞老师还剩多少本笔记本?(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学生可以相互讨论)

师:对咱们解决的这两个实际问题进行比较,你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四、完善认知、释放潜能

师:小朋友们算算买了笔记本后,虞老师还剩多少钱? 生:43元减去笔记本的40元,你还剩3元钱。师:3元钱够我从旧县回家吗? 生:(嚷嚷)不够了!光打面的就的用4元钱了!师:(很着急)那怎么办呢,我总不能走回家吧?你们能帮我想个办法吗?(学生议论纷纷,情绪高涨,一会儿不少学生举起了手)生:老师,你别走了,今天住我家吧。(学生和老师都笑了)师:谢谢你啊,但老师回家得干活啊,所以不能住外面的。

生:老师你可以到了溧阳城里不打面的。早晨你是怕迟到,但放学晚一点回家没关系啊。师:这个办法太好了!你真是太聪明了!

师:这节课小朋友们用学到的知识帮助虞老师解决了这么多实际问题,真得谢谢你们了!

变单纯的例题为丰富的生活情境,把解题的过程转化为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自觉的提高了应用数学的意识。二、创造自主探求研究的机会。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重求知的过程,在注意引导学生学数学知识,练数学技能,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打量世界、认识世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我们的生活中!

课题: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三)

教学目标

1.两位数乘两位数,相乘每一步都需进位(连续进位).

2.另一个因数是三位数,乘得的0要占数位.

3.正确计算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0占数位.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5×4 48÷4 6×5+7 78÷6

3×90 7×8+4 16×5 4×9+6

5×6+4 4×7+6 6×9+7

3×8+6 4×9+7 8×7+8

2.板演:48×2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48×72【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二)”】

(1)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2)一人板演:

(3)订正时,说一说百位为什么写3.(第二个积)

(4)反馈练习:

(1)读题,列式并计算.

(2)出示投影,引导学生填写. 114 × 59 =()(分)

答:要用_____分.

3.反馈练习:

三、全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做一做,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列式并计算.

(1)56乘39得多少?

(2)12个603是多少?

(3)116的48倍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

1.64×59 139×43 254×36

89×46 308×32 105×87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例348×72=3456

例4114×59=6726(分)

探究活动

让你来做小教师

活动目的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熟悉乘法笔算的方法.

2.通过改正错误的计算,来避免自己在做题中犯同样的错误.

3.让学生体会做教师的乐趣和辛苦.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出示错误式题.

2.让3名学生到前面来,进行判断.

3.口叙错误原因,并改正.

教学目标

1.教学例1:(1)学生动手摆小棒.

4.教学例2:(一位数乘整百数)(1)用投影出示直观图:

提问: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41766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