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奶奶端水的感受 给奶奶端水图写话一年级(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6 19:38:23
给奶奶端水的感受 给奶奶端水图写话一年级(6篇)
时间:2023-04-06 19:38:23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给奶奶端水的感受 给奶奶端水图写话一年级篇一

表收时节,我下乡了。奶奶很髙兴,第一天就布置了家务活,她交代完任务之后便去给爷爷送早饭。大忙季节,乡下无闲人,能下田的都下田了,一个小伙伴也找不到,我只有老老实实地干起家务活来。

开始洗衣眼,夏天,衣服并不难冼,可是对于一个不经常干活只知啃书本的“学生娃”来说,洗完衣服我巳是汗流浃背了,这时,爷爷奶奶推了一板车小麦回来。“娃儿,歇会儿吧!”爷爷心疼地说。“不累!”我抹着汗说。奶奶又走过来擦了擦我鼻尖上的汗,我顿时觉得奶奶粗糙的手掌给了我一股极强的暧流。爷爷奶奶喝口茶又走了。

接着我又做菜。土豆已经洗好,我开始切,脱掉皮的土豆好滑哟,好几次差点儿切到我手指头上去了,在矮小的厨房里,我又忙出了一身汗。最后,粗细大小不一的土豆条条切好了,这时我的汗也“粒粒如土豆”了。

烟呛人、油呛人,辣椒也呛人。我手忙脚乱,锅上锅下,总算把菜炒好了。一揭锅盖,我目瞪口呆,天哪,这是我炒的菜?黑不留秋,难看极了。我提起一块尝了尝,还好。幸亏我一点点地试着放盐,并没有烧得其咸无比,只是炒焦了一点,唉,馍馍等奶奶回来再蒸吧。

我看着黑乎乎的菜,想着劳累的奶奶,不禁又想到妈妈的辛苦。每天。妈妈忙里忙外,而我这么大了却从没主动帮她干过—件事。我应该感谢奶奶,通过帮做家务,使我懂得了在生活中应该勤劳,又使我懂得了父母为子女费尽心血,更使我懂得了以后在家里应该怎么做。

给奶奶端水的感受 给奶奶端水图写话一年级篇二

提水散文

小区里某单元突然停水,物业贴出通知,说楼顶水箱坏了,要停水三天。居民们嘟嘟嚷嚷各种牢骚,但不得不去楼下物业处提水来饮用吃饭洗漱,所幸电梯在此期间都还能用,所以,勉强受着。

物业处唯一的一个外接水龙头在三个台阶上大门的右侧,前头是灌木丛,因此在外面是绝对看不到这完美隐身的水源处,为物业清洁工准专用,不过这需要侧着身子沿着走才能走到跟前打到水。

于是这几日,向来容易被忽视的一角赫然成了焦点。老人、孩子、男男女女,来来往往,排队排队。拎着锅、桶、壶、箱子等等打水、洗菜、洗衣服,一遍又一遍,再把一切容器打满。

刚开始不少人因为不善于侧身负重行路,纷纷光荣滑到,尤其是老人,每每都得有热心人在旁扶上一把,帮一把,不然看着实在心惊肉跳。这还不算,从三阶台阶往下走,负重着水下得急了还可能被重力加速成俯冲,由此连人带水一起摔的也有不少,所以晚上摸黑打水的时候事故尤其多。不久有人在那个窄沿儿那里垫块厚窄木板,勉强能双脚正常走路了,打水方便了许多。

中间有一天多的大雨,人们或撑伞或披上雨衣去打水,花花绿绿,很是繁荣的样子。

大家经过几次历练,都老练了不少,也淡定了许多,发现只有水桶拎水最多也最方便,大盆或大锅或大箱的端水都累个半死,于是纷纷去买了水桶。

提水的队伍里,已经有抽烟聊天的,有手机游戏或看小说的.,有哄宝宝唱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小笨笨”的,……老老少少好不热闹。

很不容易的三天半,当家里都有自来水的时候,彼此都大大松了一口气。

当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逸的享受,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也会随时有可能返回原生态。

一切都来之不易,让我们居安思危、好好珍惜。

给奶奶端水的感受 给奶奶端水图写话一年级篇三

“叮铃铃――叮铃铃”悦耳的铃声悠悠传来,老师刚说下课,教室里便传来孙丽惊天动地的喊叫声:“值日生做值日啦!快做值日啦!”旁人一听还以为马戏团里的狮子到学校了呢!值日生有的在搬桌子,有的在擦黑板,有的在擦窗户,有的在提水,

提水作文

“郭小辉,王艳摔伤了你去打水。”孙丽对正在做作业的郭小辉说。可郭小辉一边继续在做作业,一边不紧不慢的说:“我是倒垃圾的,凭什么我去提水。”说完郭小辉还瞪了王艳一眼。

_白了郭小辉一眼说:“先打水再回来做作业吧!别偷懒,这么自私,你们组你是男生应该多做点,还让女生做那么多的事。”旁边的同学也附和着说:“是呀!是呀!”

郭小辉忍不住了用阴阳怪气的口气回应着:“呀!我懒我自私,学习委员也还在做作业呢!你们怎么不去说他。”大家听了向许鸿飞看了看,许鸿飞的两颊绯红。连忙放下手中的市里英语小报

孙丽说:“我去好了。”

“还是我去吧!你还要扫好几层楼梯呢!”许鸿飞走出教室,拿起地上的水桶,提水去了,

傍晚,

我提起柔和的月光。

我提起花儿的芬芳,

二年级:王霄宇

给奶奶端水的感受 给奶奶端水图写话一年级篇四

今天早上,阳光明媚,我起床后发现奶奶在做家务活,于是我便对她说:“奶奶,我长大了,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了,让我来帮您做些家务活吧。”奶奶听了高兴极了,说:“好啊,谢谢你,你就帮我把外面铁门上的孔擦干净吧。”我一听,便开始做了。

我拿来一块湿抹布,开了门,踩在椅子上,从上到下地擦了起来。孔儿真脏啊!一个孔要擦三四遍才能干净,可是这么多的孔,要多长时间才能擦干净啊?我有点想打退堂鼓了。但我又想起我刚刚说的话:“我长大了,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了。”是啊,我已经长大了,这么多的孔我一定能擦干净!于是,我又开始擦了起来。

我先试着擦第一遍。那些污渍好像和我过不去似的,就要留在那儿。我耐心地擦,自言自语地说:“小污渍,第一遍不干净,还有第二、第三遍啊,我看你不下来!”第一遍洗完了,只去除了一些污渍,留下了点点痕迹。

第一遍不行,还有第二遍嘛!我又擦了第二遍。有些污渍开始“摇摇欲坠”了,有些则“顺从”了,乖乖地“搬了家”。哈哈,这么一擦就把你们擦掉了,我就不信第三遍除不了你们!我心想。于是第三遍又开始行动了。

第三遍,我更加细心了。我拧了一把抹布,用力地擦了起来。哈哈!污渍全“搬家”啦!我高兴极了:“成功了!成功了!”

奶奶看了,高兴地说:“好孙女,真乖!”我说:“奶奶,这不算什么,以后我还要做更多事呢!”

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了家长的辛苦,也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给奶奶端水的感受 给奶奶端水图写话一年级篇五

期六的时候,奶奶不在家,我一起床感到肚子有一点饿,可是我从来不会煮饭,怎么办呢?于是我想起奶奶平时煮饭的样子,就照着做起来。我先用碗量了四碗米,把米倒进电饭锅里,先洗米,第一次洗的时候,那水脏脏的,再洗一次就干净了。然后再加一点水,不能太多,也不可以太少,合适就可以了,加水以后,再把锅盖盖上,按一下跳闸,煮饭的灯亮了,再等一会儿,听到“嗒”的一声,保温的灯亮了,饭就煮熟了。

饭刚煮熟,奶奶回来了,她一进屋就问:“这香喷喷的饭是从哪儿来的呀!”

我说:“是我煮的呀!”

“真的吗?!”奶奶有点不相信。

我自信的说:“嗯!就是我煮的,不过还没炒菜呢?”

奶奶高兴地说:“没关系,你会煮饭就很棒了,我来炒菜吧!”

奶奶要炒萝卜菜,只见奶奶先把萝卜切成一片一片的,每一片都一样厚,然后又把萝卜片切成细细的萝卜丝,一边切还一边“嚓嚓嚓”的响,真好听!我在旁边竖起大拇指夸到:“绝招!绝招!”

奶奶笑了,她说:“只要你做多了,你也会切的这么好的。”接着她又把油放进锅里,把菜放进去,翻炒一下,再放盐,放味精,反反复复的翻炒一会,看看熟了,就可以吃了。那天的饭菜可真好吃。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始终没有忘记奶奶炒菜的样子,暑假的时候,我要多帮奶奶干活,多做家务。因为做家务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给奶奶端水的感受 给奶奶端水图写话一年级篇六

如果奶奶是一棵大树,那我就是树下一棵小草,在树的庇护下生长。

如果奶奶是一盏油灯,那我就是油灯旁的飞蛾,在灯的照耀下飞过。

如果奶奶是一条小河,那我就是河边一丘稻田,在河水滋润下舒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奶奶,只是我有两个奶奶。更准确地说一个是亲奶奶,一个是后继的奶奶。我的亲奶奶我没有见过,在我爸爸很小的时候她就走了。所以我讲的奶奶是我的继奶。

我奶奶不是我们村的,听村里人说,当时我奶奶不愿意嫁给我爷爷,因为她在自己家有儿子有孙子。我爷爷威胁她说不嫁给他就杀了她,奶奶吓坏了,最后才跟着我爷爷来到我们家的。

因为不是亲奶奶,所以我妈妈跟她的关系不是很融洽。但是我从小就是我奶奶带的,我跟她还是比较亲的,只是有的时候妈妈告诉我不要跟她走得太近,我才疏远了她,现在想来这是很不应该的,毕竟人家是奶奶。

我小的时候经常跟奶奶去种菜,特别是春天,奶奶菜园里好多飞舞的蝴蝶,黄的白的,美极了。奶奶虽然有时会讲我,但是她很心疼我。记得一次走路,我看到路边有一朵野花特别美,就偏闹着奶奶帮我摘下来,因为路下面是高高的坎,一不小心掉下去非常危险。但她还是用自己的拐杖慢慢地沟过来,结果没有注意一根树枝划到了她的眼睛,弄得奶奶疼了半天,不停流眼泪,我顿时大哭起来,心里无比惭愧。

我一直希望能够为奶奶做点什么。一天下午,奶奶在挑水,我跑过去跟奶奶说:“奶奶,我帮你提水吧,让我试试吧,能提多少是多少。”奶奶一开始说我还小,没有答应,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她还是答应了。我提了一下午,把家里的两个水缸都装满了,奶奶看着水缸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你终于可以为家里做点事了,虽然只是提一点点水,但能做就好。”

如今奶奶去世有很多年了,我长大了,可以做更多事了,你却不在了。有时就是这么残酷,子欲孝而亲不待。我只能心里默默地祝福,愿奶奶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这就足够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38056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