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实习个人心得免费(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1 14:09:43
最新医院实习个人心得免费(三篇)
时间:2022-12-01 14:09:43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医院实习个人心得篇一

心外科是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这个科室专业性强,工作强度也很高,病人都比较危重,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我和在别的科室实习的同学交流过,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她说她所在的科室,能把肾上腺素放到过期,但是在心外科,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药品了。我觉得我很幸运,我相信在第一个科室学到的知识,足以让我在接下来的科室工作能够容易上手一些。

带教老师们温柔而又亲切,她们知识丰富,又善于讲解,每次都能够清楚地为我们答疑解惑,使得我很快完成由学生到护生的角色转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老师们耐心指导,有一点小小的进步,老师们都会表扬我们,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我刚开始做操作,完全专注于操作本身,整个过程默默无语。忽略了操作过程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后来老师告诉我,宣教要贯穿于操作的始终。慢慢的,我也改掉了这个缺点。

通过这将近两个月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各种常见病的基本护理技巧,及药物的正确滴速和作用。基本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技术。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沟通真的很重要。良好的沟通是一门艺术,它架起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桥梁。在实习期间,我们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良好护患关系是最重要的,能给我们的护理工作带来方便,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性操作,而是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更富有创造性工作,护士不仅要帮助患者恢复身体上的健康,还要帮助和指导恢复患者的心理健康。

有一个患者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是我第一次独自去扎的留置针。在他床旁,我开玩笑问他,要是一次不能成功怎么办。他笑着说,没关系,一次扎不上就扎两次,两次扎不上再扎三次。我不怕疼,你不要害怕,胆子放大,越紧张反而越扎不上。听了他这番话,我瞬间泪目了。来自于陌生人,尤其是患者的鼓励和信任,真的很让人感动。很感激他们对我的信任。正是这份信任,让我能够更加有信心,在未来做一名优秀的护士。

上周休假回家之后,奶奶住院了。我去医院照顾了她两天。奶奶住院的科室也有实习护士。在这两天期间,我以一个患者家属的身份,来看待实习生。看到实习护士两次给奶奶抽动脉血,都抽不出来,我当时很心痛。我当时想,我作为实习生,去给病人做操作,如果因为我的操作技术不熟练,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苦,那他们的家属肯定也像我此刻一样心痛。

我当时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熟练专业技术,尽可能的减轻病人的痛苦。我奶奶旁边住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爷爷,实习生来给他换液体,他问实习生是什么液体。实习生说,是平衡盐。那位爷爷年纪大了,耳朵估计也听不清,多问了一遍。实习生很不耐烦的说,不是给你说了是平衡盐。等实习生走了之后,爷爷小声说,也不知道这个药是干啥的,人还不敢问。这件事让我反思很深刻。或许临床上绝大多数的护患矛盾都是源于护士的态度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关爱每一位病人。

除了这些,我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一定要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领导和每个老师都不忘的提醒。有问题及时解决,有收获及时记录,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今天的不知也许会转为明天的知之,这就是进步!

我非常珍惜在心外科实习的这两个月。这里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们规范的护理操作,认真负责的临床带教,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做一名真正的优秀“白衣天使”。再次感谢我的带教老师们和这个充满活力的的护理队伍。

医院实习个人心得篇二

我是动物医学专业大五的学生,事实上,离我最近一次实习也好几个月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写一写以前的经历,也许是因为加入了这个小组,想起实习的事了,就想写出来吧。

第一次实习是在去年,历时两周。在我们学校附属的宠物医院实习。当时课业紧张,我们班的人轮换实习,去实习简直感觉像是放假,开心得很。那两周的实习,对我来说就是开眼界。因为我们虽然是这个专业的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学到了不少,但是狗却没见过几只。那两周的时间,见了无数的猫猫狗狗。有常见的泰迪、吉娃娃、萨摩耶、哈士奇,也有不常见的大丹犬、喜马拉雅猫、灵缇。

我们学校的宠物医院事比较有名的一个医院,门诊量特别大,每天鸡飞狗跳的,好不热闹。在两周的实习历程里,我也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主人,他们的差别更大。有的开着宝马车来,有的'骑着电动车来,有的问了问病情问了问药价就走了,有的日夜守在狗狗的病床前照顾它们。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只叫汤圆的比熊。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每天来输液了,它做了两后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每天只能以一个姿势趴着。他的主人们都很乐观,说它是“飞天犬”,因为他从五楼“飞”了下来,主人说,它是因为看到了外面树上的小鸟,想抓来吃,就嗖地一下飞了出去,结果一条腿骨折,一条腿脱臼。不过小命保住了,主人一家人都很庆幸。

现在为了补偿他,每天给他炖一只鸽子吃(因为这个我羡慕得看了他两眼,因此记得很深)。听主人说汤圆是20__块钱买回来的(看到它串得明显的大身板和脑袋我就知道主人一定受骗了),但是手术费花了20000多。汤圆脑袋大,眼白多,每天仰着大头斜眼看人,很是好笑。他的主人们都很和善,特别是她奶奶,真的很可爱,每次抱着他来输液,我们都会叫一声:“汤圆来了~”而她奶奶就会回一声:“哦,姐姐~”她是在替小汤圆回我们,但是我们听着,内心总会小小地抽动一下。

还有一只美式秋田,叫kibo,kibo很可爱,金棕色的毛让他看起来更像一只玩具小熊。他的主人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每次叫我们这些小护士做事,总是请不离口,而且总是说“麻烦了”,“拜托了”,让我们受用不起。kibo得了犬瘟,犬瘟是很难治好的病,他的主人却也没有像其他主人一样流眼泪什么的,每天都是笑笑,说拜托医生尽力治好他。

kibo确实也争气,过了几天就能吃能喝了,再过几天就显示出他的武士本性,开始凶实习医生们了,当然,我这么记得他是因为他很喜欢我,每次我抱着他,他都乖乖的。他粑粑很开心地说:“kibo喜欢女孩子呢。”刚说完kibo就在我怀里狂吠起来,搞得他粑粑很没面子。当然后来kibo出院了,但我还是会想起来kibo,那个娃娃一样的小不点以后会长大成为勇猛的犬中英雄。

医院实习个人心得篇三

二门诊的一周很快就过去了,这七天里,我对社区医院的环境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大概是受小的时候家属区里的医务室的温馨环境的影响,我一直在心中保留着做一个社区医生的小愿望。因为我觉得社区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患者的家庭形成良好的信任和情感基础,这在中国这一特定的环境下,非常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

门诊的患者每天来来去去,其中有很多患者,不过是走马观花的看医生,并没有好的依从性,这一点对于中国广大的慢性病患者是非常不好的;还有一些患者对于医生有着强烈的不信任感,这与现在的医疗大环境不无关系,但也与医生因为自身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有关。对于这两点问题,我一直认为,有责任感和医术高超的社区医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社区门诊的这些天,让我对这一点有了更多的信心,因为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感动。

二门诊的老师们,学识都很渊博,很受患者尊重。这也是我很喜欢全科医生的一点,他们看上去都亲切而低调,但他们却是有着大医院专科医生不能小觑的广博的知识,看似信手拈来的功夫,却是患者就诊的第一道守护者。虽然看每个病人的时间还是有限,但是他们还是比专科医生多了一份热情和亲切,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也要多一些。

尤其是很多患者已经在大医院就过医,他们在二门诊开药的同时,医生们也不错过任何宣教的机会,这一点,使我更加坚信,也许大医院的医生对于最新的知识有着更深入的了解,用药更有把握,但是社区医生在患者教育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绝不亚于他们的社区医院。很遗憾,给我安排入户的那天并没有入户,所以我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深入了解社区医生工作的机会。

但是那天在儿童保健的智力筛查门诊,我还是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社区医生在患者的基础保健工作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在家属区里医务室里疫苗接种或是看病的温馨经历。可以想见,入户这种更加体贴周到的医疗行为,对于很多医疗观念比较淡薄的患者的母婴健康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二门诊有很多好处,我还是感受到了一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总体上,二门诊还是北医三院的一部分,所以综合水平是很好的,这带来了很多除了一万五千人的社区居民以外的临近的社区患者

虽然很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十分方便,但是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每个诊室还是门庭若市,患者还是要等待,医生们也是很忙碌,每个病人获得的时间并没有比大医院多上多少,医生们与患者也并不是特别熟悉,对患者的宣教也不是特别有效,这一点让我觉得还是有点小遗憾。但是这个也许是国内现在医疗条件不均衡下的必然产物,所有好的医院都是人山人海,二门诊也不除外。

依托着三院的强大的支持,二门诊的医生们有了较好的再教育的条件,但是相对于大医院的专科医生,他们还是少了许多参加高水平研讨会和国际会议等高水平的学习机会。所以在治疗上,很可能会有一些与专科医生不同的治疗意见,这点不仅会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也不利于全科医生自己的成长。与此相应的,在这个化验检查对高精医疗检验仪器高度依赖的时代,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也有一定差距,这个也是限制社区医院的诊疗范围的一个因素吧。新的医疗改革正在进行,我这短短一周的实习感受使我相信,社区医院作为医改的重要环节,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获得越来越多的医疗资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3304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