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十篇(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49:36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十篇(精选)
时间:2023-06-06 14:49:36     小编:zdfb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篇一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不同职业的专长推测故事情节发展。

2、感知故事的情趣性,体会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课件,绘本书。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发悬念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

2、提问:发生什么事了?(幼儿自由猜测)

3、设疑: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这可怎么办?谁来帮他们想想办法?

二、推测故事情节

1、认识各种有本领的田鼠:谁来搬呢?田鼠村里有本领的人都来了。

2、推测:谁最有可能搬走这块大石头?为什么?结果怎么样?

3、感知情节变化:难道就没有办法把石头搬走了吗?

田鼠宝宝有什么好办法?所有人是指哪些人?

原来这不是石头,是个大面包!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篇二

平衡练习是幼儿园大班体育基本动作训练之一,幼儿在户外游戏时喜欢玩大型的积木,有些幼儿会自主地将大积木拼成一座“桥”,从“桥”上走来走去,为满足幼儿游戏的兴趣,针对孩子对士兵这一角色很感兴趣的特性,我设计了这一健康活动。

我是小兵

1.能运用不同动作走过桥,保持平衡。

2.练习走不同难度的桥,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能勇敢、团结、合作,感受合作的快乐。

2.大小不一的铁罐盒、大积木;

3.哨子1个、红旗一面;

4.音乐磁带《向前冲》、《打靶归来》,录音机。

练习走不同难度的桥

大胆跨过石墩桥

1.小朋友在操场边排成两排横队。

(1)介绍班名、口号。

(2)听口令跑步进入场地,进行热身运动。

1.过小桥

第一关:平地小桥。(要求:自由选择动作走过平衡木)

现在我们到了第一座桥(要求:自由选择动作(走、跳)走过平衡木。中间提醒幼儿可不断变化手臂动作,如叉腰,上举,侧平举、抱头、曲臂等)

让一位幼儿尝试练习,顺利通过后再提出问题:

问题1:这位士兵是怎么做?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过桥?(引导幼儿运用难度不同的动作过桥)

第二关:架空小桥。

问题2:这座桥和第一座有什么区别?过这座桥你们有信心吗?(幼儿练习)

问题3:怎么才能又稳又快地走过这座桥?

今天训练副班长带了很多东西来,我们一起把它们运过桥吧,好吗?(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拿过河,增加难度)

第三关:石墩桥。要求:幼儿能大胆跨过。

问题5:过这样的桥要注意什么?(让幼儿相互鼓励,特别是要给胆小的同伴加油。)

第四关:过自己搭的桥要求:用提供的材料(泡沫垫、各种罐子)和同伴合作搭桥。

问题6:这条小河很宽但没有桥,为了让人们过桥河更方便,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过河?(士兵们想办法)

问题7:可以用什么搭桥?怎么搭?

我们分成两组,各组商量怎样搭桥。(幼儿运用场地各种罐子和大积木搭桥)

问题8:哪一组搭的桥走得快又稳?为什么?(引导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墩的宽度和高度)

2.比赛《夺红旗》

我们过了4条河,现在分成2组进行比赛。(拿到红旗欢呼)

2.幼儿把活动材料搬起,随着音乐踏步退场,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活动结束后在活动区继续投放各种材料,易拉罐/奶粉罐/小板凳等,教师和幼儿一起探索利用这些材料组合成不同高度/不同宽度的不同玩法,如:走梅花桩/站立游戏等。

活动反思:平衡练习是幼儿园大班体育基本动作训练之一。以往我们都是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的方式教幼儿学习,幼儿既不了解学习的意义,又对单调的练习不感兴趣,所以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育活动目标,我设计并开展了以学习“走平衡木”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学做小士兵”情景游戏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活动,通过不同难度循序渐进的桥达到本行端的目标。

在课的结构设计上针对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内容,吸引幼儿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由于积木/铁罐都是幼儿所自己熟悉,所以幼儿参与积极。活动由简单的平面桥到有高度的桥再到桥墩等,慢慢过度到根据自身能力设计/调整桥的宽度和高度,流程清晰简洁。

在课程资源开发上,给幼儿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因材施教,通过基本体能技巧设计内容包括平衡、跳、等,从易到难,让幼儿一步一步克服各种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也基本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我认为本次活动中的优点是尽可能给了幼儿自主体验的机会,没有过多限制幼儿,活动设计结构比较合理,基本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篇三

1.通过图画的观察、比较,学习事物的多少,认识汉字“多少”。

2.发展幼儿语言,学习儿歌。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挂图两幅,写有儿歌的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画,学习儿歌。

儿歌:多少

小鱼多,小狗少,

小狗急得汪汪叫。

老鼠多,小猫少,

小猫气得喵喵叫。

让幼儿观察图画,逐句学习儿歌。

(1)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小鱼和小狗)数一数,小鱼和小狗哪个多,哪个少?(幼儿数后,得出:小鱼多,小狗少。)

小鱼那么多,小狗才一只,看看小狗的表情如何?(很着急,急得汪汪叫。得出:小狗急得汪汪叫。)

(2)出示第二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老鼠和小猫)数一数,老鼠和小猫谁多谁少?(幼儿数后,得出:老鼠多,小猫少。)

小朋友看看这些老鼠在干什么?(老鼠们在高兴地吃苹果)一只小猫非常生气,坐在一边喵喵叫!

(3)幼儿完念儿歌。

二、通过儿歌的念读,认识汉字“多少”

1.出示儿歌挂图,引导幼儿找出已识汉字:小鱼、小狗、老鼠、小猫、大。

2.引导幼儿一字一句地读儿歌,引出识字内容“多少”,并将放大的汉字“多少”出示,让幼儿认读。

3.引导幼儿找出儿歌中多和少,并数一数,有几个多字宝宝,几个少字宝宝。

4.引导幼儿用多和少扩词、说句。如:不多、不少、很多、很少……我有很多书。他没有多少玩具。

三、延伸活动

幼儿每人一张字卡,上面有“多少、大小、哭笑、老鼠”等已识字,请幼儿用水彩笔给汉字“多少”戴上花环。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篇四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准备:

自制夜晚天空的背景图,月亮变化图。

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

4、教师利用教具再次讲述故事。

月亮姑娘是怎么样变化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5、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听吗?好在哪里?

(2)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作记录。

附:故事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虽顺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篇五

1.让幼儿知道送礼物的意义,礼物不在轻重而在于心意。

2.培养幼儿的讲述能力,使幼儿能根据故事大胆地表演故事。

3.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字卡:生日衣服礼物。

3.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4.小兔灰灰和小兔白白头饰各一个、衣服道具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引入主题

⑵今天啊,森林里的小兔灰灰就要过生日了,它的好朋友小兔白白想要送给它一件礼物,你们想知道它送了什么礼物给小兔灰灰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2.观看故事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幼儿初步理解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3.看图片讲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⑴述第一段

师:谁要过生日了?白兔准备送一件什么礼物?买的还是自己做的?灰兔听了以后心情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学习字词“生日、衣服、礼物”)

⑵讲述第二、三段

师:①白兔做过衣服没有?晚上做衣服时出了什么事情?

⑶讲述第四、五段

师:①这次又发生了什么事?白兔感觉怎么样?②第二天白兔对灰兔说了什么?灰兔怎么说的?(幼儿学讲白兔和灰兔的对话)

⑷讲述第六、七段

师:①这次剪之前白兔对自己说了什么?帽子做成了没有?白兔自言自语说了些什么?②第三天白兔碰见灰兔说了什么?灰兔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模仿对话。

⑸讲述第八段

师:白兔送给灰兔什么礼物?白兔为什么难过?灰兔的表现是什么?白兔为什么又不难过了?(讲一讲白兔的糟糕心情和灰兔收到礼物的高兴心情)

小结:因为手绢是白兔亲手做的,礼物不在轻重而在于是否用心去准备。

4.幼儿看书再次理解故事内容,启发幼儿讨论。

⑴白兔为什么要送给灰兔礼物?

5.角色扮演(小剧场)

请两位小朋友,一位扮演小兔灰灰,一位扮演小兔白白进行表演,教师旁白。

6.延伸活动:请小朋友回家与家长共同作画,作为礼物送给小兔灰灰。

附故事:

送给小兔灰灰的礼物

再过几天就是小兔灰灰的生日了,小兔白白想做件衣服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

可是白白从来没做过衣服。

刚剪了几下,就剪坏了布。唉!看来衣服是做不成了,只能做件背心了。

晚饭后,白白就开始做背心了。这次,他小心多了,可还是剪坏了。现在只能做顶帽子了。

这天晚上,白白的运气糟糕透了,因为他又剪坏了,这下连帽子也做不成了。“唉,我真是一个大笨蛋!”白白生气的自言自语。

灰灰的生日到了,当白白把一块手绢送给灰灰时,他难过得差点掉下眼泪。“哇,真漂亮!这真是我收到的的、最特别的生日礼物。谢谢你!”看到灰灰这样高兴,白白一点也不觉得难过了。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篇六

1、倾听童话故事,感受故事中三只小猪团结互助的美好情感。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只有勤劳、不怕困难才能造出结实的房子。

1、挂图(三只小猪盖房子)

2、语言磁

1、师幼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你们看见过用什么材料造的房子?(如木头、草、竹子、砖等)

教师:你认为用什么材料造的房子最结实?

教师:有三只小猪,他们每个都盖了一幢房子。他们为什么要改房子?使用什么材料盖的房子呢?房子结实吗?我们来听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

2、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第一遍,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三只小猪为什么要盖房子?

教师;三只小猪分别用了什么材料盖了房子?(小黑猪用稻草,小白猪用木头,小猪用砖头)

教师:那么,哪只小猪盖得房子结实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3、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那只小猪盖的房子最结实?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那么,小白猪和小黑猪盖的房子结实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结实,因为被大灰狼用力一撞就撞到啦)

教师:小白猪和小黑猪的房子被撞倒了他们逃到了哪里呢?(小花猪的房子里)

教师:带灰狼为什么没把小花猪的房子撞到呢?(因为小花猪的房子是用砖头造的)

教师:三只小猪是用什么方法来对付大灰狼的?

教师:故事中谁是最勤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你最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

教师:那么,你想对小猪们说些什么呢?(如小白猪,以后做事可不能贪图省力,勤劳的小猪才能造出结实的房子,小花猪你是一只爱劳动的小猪,我喜欢你)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篇七

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瓜皮果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图片-小朋友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吗?

老师告诉你们,他叫瓜瓜。

2、出示图片-老婆婆摔跤

提问:图上有谁?老奶奶怎么拉?怎么会这样的?

(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设疑;这个瓜瓜和老奶奶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呀?

二、故事《瓜瓜吃瓜》

1.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

2.提问:

(1)你听到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2)人们为什么叫他瓜瓜?

(3)瓜瓜他是怎样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样做的?

(4)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三、教师再次完整地讲述一遍。

提问:

1、瓜瓜有没有吃到外婆的西瓜?为什么?

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

四、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

五、讨论:

1.你喜欢瓜瓜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瓜瓜,你会怎样做?

3.出示有关这方面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谁是对的?谁是错的?错在哪儿?应该怎样做?

(教育幼儿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故事-瓜瓜吃瓜

妈妈切开西瓜,上班去了。瓜瓜斜眼儿瞧了瞧那西瓜,翘起了嘴巴,心想:哼,这也叫西瓜?可他怪口渴的,又想:瓜儿小,说不定还挺甜哩!就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哎,一点儿也不甜。

他吃完一块,心里生着气,一甩手,把西瓜皮从窗口扔了出去,掉在胡同里的路上了。

剩下的几块,瓜瓜气呼呼地咬上几口,也一块接一块地往.窗口外面扔。他想:要是外婆真的带个大西瓜来,又大又甜的,那该多好啊!他就趴在窗台上,一个劲地往胡同东口望着,外婆每次上他家,都是从东口来的。

哟!来了个人,慢慢地走近了,是一位老奶奶,没错儿,是外婆来了。真的,还抱着一个大西瓜呢!

瓜瓜大声嚷嚷:“外婆,我来接你——”就连蹦带跳,跑下楼去。

外婆听见了,心里一高兴,加快了脚步。走到垃圾箱旁边,不小心,一脚踩在西瓜皮上,滑了一交,手里抱的大西瓜,啪嗒一下,摔了个粉碎。

外婆一边爬起来,一边说:“唉哟,谁把西瓜皮扔了这一地!”

咦,西瓜怎么这么小——坏了,可不就是他自己扔的吗?

瓜瓜偷偷看了外婆一眼,吐了吐舌头,悄悄地把西瓜皮一块一块拾起来,丢到路旁垃圾箱里去。

瓜瓜再看看外婆 带来的大西瓜,瓤儿红红的,一定很甜,可惜全都碎了,沾上了泥。他只好咽着口水,拿起碎瓜块往垃圾箱里扔。

小朋友,你们猜猜,瓜瓜听了外婆的话,心里是怎么想的呀?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篇八

1、幼儿在扮演游戏里的角色中,学会想象,思考,理解游戏的内容,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

2、让幼儿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3、让幼儿尝试着用完整的语言表述问题。

活动准备:

1、轻缓的钢琴曲

2、小蜗牛头饰、小蜗牛手指偶

3、图片:四季景色各一幅、春草发芽、草莓、蘑菇、冬雪等情景

4、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叫牛不是牛,背着房子走(蜗牛)

(1)、请幼儿观察并描述小蜗牛的特征(慢)

(2)、请幼儿畅想和小蜗牛有关的故事情景

2、出示题目《小蜗牛走过四季》

(1)、请幼儿畅谈四季的不同特征

(2)、讲述故事《小蜗牛走过四季》

(3)、请幼儿看图复述故事《小蜗牛走过四季》

a、个别复述

b、集体复述

c、比赛复述

(4)、角色表演《小蜗牛走过四季》

4、创编故事

5、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故事的情节,把它画下来,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篇九

1、感受和体验故事情节中友好合作的快乐;敢于大胆表达自己意愿。

2、理解故事内容,学习一些新词和短句。

3、养成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实物(竹竿、纸、线绳)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出示竹竿、纸、线绳

2、讲述故事前半段

(1)出示图片讲述故事(从头讲述到"大家都问"怎么玩"",依次出示图片1、2、3)

(2)理解故事学习新词图一提问:

a、小猴是怎么玩竹竿的?

b、它很快就怎样了?

图二提问:

a、小熊是怎么玩卷纸的?

b、它很快就怎样了?

图三提问:

a、大熊大家多快活是怎么玩线绳的?

b、它很快就怎样了?

3、幼儿讨论大胆发挥想象

(1)到底还能怎么玩呢?请你们帮他们想想办法?想好了和旁边的好朋友说说。

(2)幼儿讨论,教师注意倾听观察指导。

(3)个别幼儿代表说说自己的想法。

谁来告诉大家,他们还可以怎样玩?

4、讲述故事的后半段

(1)师:我刚才还听见说竹竿可以……,卷纸可以……线绳可以……你们的办法可真多,猩猩伯伯听到了这件事也想了好办法,我们来看看。

(2)讲故事后半段(出示图片4、5)5、理解故事后半段。

提问:

a、猩猩伯伯想了什么办法?

c、风筝飞上天,大家心里怎样?[学习短句:"大家多快活!"]

6、完整欣赏故事

8、体验友好合作的快乐

(1)提问:你们喜欢猩猩伯伯的办法吗?为什么?

9、延伸活动:幼儿分组玩合作游戏。

(1)玩绳子

(2)玩拼图

附故事:

大熊有一大团线绳,接花扣,翻花绳,很快就玩够了。还能怎么玩呢?

大家都问"怎么玩",被猩猩伯伯听到了。猩猩伯伯说"咱们一块儿做风筝好不好?"大家都说好。大家动手作风筝,小候劈竹篾,小熊剪纸,大熊拴线绳。风筝飞上天,大家多快活,人人都说真好玩!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篇十

在《纲要》中关于语言的要求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还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发展幼儿的语言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因此,为了将《纲要》精神更好的落实到教学中,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我们开展此次研讨活动。

:多功能厅

(一)每天上午安排三节课,下午研讨。

(二)所有早上不带班的老师都要听课,三位年级组长必须听。每位前来听课的老师要准备好下午的研讨发言。每节课的研讨时间为30分钟。

(三)教材内容不做限定。

(五)每位上课的老师在上课前先说活动设计思路,再上课,课后要认真反思。

(一)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活动反思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活动环境和氛围的创设和营造中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活动中的提问是否符合本班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否具有开放性,起到发散幼儿思维的功效。

3.活动中是否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给幼儿思考和说的机会。

(二)通过教研活动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

(三)通过活动丰富语言教育活动内容,为幼儿创造说的环境,发展幼儿的思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3176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