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乡村规划评审报告篇一
建设美丽乡村,我们应该也出一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村总体规划评审会简报,请阅读,上公文站,发现学习。
4月20日,延平区召开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评审会。赵明正、鄢毅、陈珠琴、裴福海、高文健、廖兴玉等区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关延平区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介绍。该方案涉及延平美丽乡村定位探讨、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支撑系统、建设引导、策略实施等内容,提出要为村民打造“家园”,为游客打造“乐园”,依托延平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碧水仙山·文武延平”。
在听取规划总体情况介绍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我区实际和本职工作,畅所欲言,从规划主题、规划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区长赵明正肯定规划设计方案的总体定位体现了延平山水特色,但仍需进一步集思广益。他指出,要按片区进行规划设计,将精品村建设规划再细化梳理,处理好村庄与山与水的关系;要按旅游景区来规划设计,突出产业带动,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文化礼堂建设,同时做好乡镇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工作,把村庄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3月29日,市旅游局组织召开《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评审会,华南理工大学江金波教授、广东省社科院陈南江教授、中山大学李立勋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肖玲教授、广东省旅游协会周志红博士等五位专家组成了专家评审组,市旅游局陈永亮副局长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和规划编制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了评审会。
与会专家认真审阅了《规划》成果文件,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暨南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审议。专家组认为《规划》目标定位明确,布局基本合理,对广州乡村旅游发展做了系统规划,符合广州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指导性。通过梳理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根据本土乡村文化特色,构建广州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为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实践性。专家评审组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
陈永亮副局长对与会专家及编制单位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同时指出,规划编制单位要根据与会专家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注重引导乡村旅游规范发展。
9月1日,吴家塘镇组织召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评审会,镇党政主要领导及部分班子成员,铁罗村、坊上村、杨家圩村和庄坛村书记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评审。
评审会上,福州仟亿公司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铁罗村街道整治和村标设计、坊上村新镇区景观公园、杨家圩村前进公园、庄坛村友好公园的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为了使吴家塘镇美丽乡村建设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与会的领导分别提出了“规划要详细、提高可行性、抓住特色”,注重文体设施配置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会上,镇党委书记黄细华对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予以了肯定,表示会尽心尽力多方争资引项,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希望村组干部、广大群众齐心协力,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规划评审会议为村容村貌绘就了美好蓝图,为下一步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村组干部表示,规划鼓舞人心,大家将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尽快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高潮。
乡村规划评审报告篇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xx发【20xx】1号“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任务,努力推动我镇乡村振兴工作。
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分管,镇农业、农经、水利、农机、财政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联合办公。
今年以来,全镇新成立农村经营主体11家;
产业扶贫持续发力,产业带动1105户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271万元;
农技部门积极宣传农技知识,提升农民秋种积极性。
加强新型农民、返乡农民的职业培训,努力培养照就一批致富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今年返乡创业农民39人,到9月底全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达63人次。
与扶贫广场、文化活动中心高度融合,打照精品公庄中心村。
近年来,随着堰东村、周岗村、公庄村等省级文化广场的建成,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在我镇蓬勃兴起,共有腰鼓队、锣鼓队4支,龙狮队1支,广场健身舞队10余支,群众业余生活极为丰富,篮球队、乒乓球队相继组成,锣鼓队、篮球队还参加县级组织的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移风易俗落到实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制定村规民约;
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8个村已经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建立台账,搭建集体资产管理平台,适时开展股权设置、成员身份界定工作。
乡村规划评审报告篇三
20xx年发展村、村蔬菜种植300余亩,推广良种小麦种植100亩,村、村发展蚯蚓养殖120亩,积金村稻田养鱼300亩,富裕村果粮种植200亩,华泉村稻菇种植70亩。发展花椒套种南瓜300余亩,水果套种粮食200余亩。
20xx年落实、村道交通项目5个,共计公里。村提灌站1个。蓄水池4个。
一是打好了村落建设战,实现了以点助面,建点引源的发展模式。二是做好了四季果园的种养循环发展模式推广。
积金火龙文化是我县的非遗文化,20xx年继续打好了这张文化牌。
20xx年,召开人才座谈会3次,回引本地和外地优秀种植、养殖人才9名。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加快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项目少,培育扶持能力弱;二是乡村建设管理、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与发展的需求有相当差距;三是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匮乏。
1、整合资源下功夫,跑步争取,引源扩流,把项目落地落实。
2、致力环境建设,美丽宜居落实,共建共享,扩点扩面。继续保护好已有生态环境。
3、脱贫监测常抓不懈,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4、“农村三变”为引领,动起来,建起来,用起来,赚起来。
5、千方百计招人才,尤其是致力乡村振兴的有志有能力的人才。
6、把积金文化中的元素点亮,点燃,积金火龙,重石道家,金镶玉农俗。
乡村规划评审报告篇四
20xx年,县人社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紧紧立足部门职能,突出乡村就业创业、乡村社会保障、乡村人才振兴、农民工权益保障等工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6月,我局“三农”工作获“县先进集体”称号。
大力推荐外出就业。先后举办“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会12(场)次,组织企业1836余家,提供就业岗位万个,达成意向性协议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6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满足了农村不同群体的就业意愿。积极推动回引就业。充分利用同城化、双城经济圈等契机,大力推进区域劳务合作,扎实开展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春风行动”,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万人,帮助技能人才本地回引就业,促进农民工县内就业万人,支持大学生、返乡人员回乡创业653人,协助园区鸿星尔克、三宝、季茜等企业招聘员工4000余人,顺利复工复产。全面落实就业扶贫任务。创建就业扶贫基地3个、就业扶贫车间10个,安置贫困劳动力369名;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514个。今年6月,县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获省委、省政府表彰。
有效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目前,我县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累计参保约万人,按时足额为万养老人员发放养老待遇,月发放金额为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万人。积极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为665家企业减负近20xx余万元,预计全年减负2160余万元,为19500名灵活就业人员减少社保缴费1800余万元。切实发挥失业保险在稳就业中的作用。截止目前,为159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涉及职工人数9122人,补贴金额万元,为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为102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补贴金额万元;为10696人/次发放失业人员临时价格补贴,金额万元。有序开展社会保险扶贫工作。与扶贫办、民政局建立“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三类困难群体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所有扶贫对象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截止目前,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26573人代缴保费万元,参保率、代缴率均达到100%。
建强培训阵地。开展农业技能培训项目,依托全县9所公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采取集中授课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柑橘栽培、水产养殖等多项农业产业技能培训项目,同时开展农村转移劳动能力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5000余人。实施人才保障。为乡镇(街道)服务所、原区所在地10个中心镇以及人口较多的镇所辖社区专项配置一类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87名,招募3个“三支一扶”大学生,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基层水平,提高了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强人才培育。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赛区选拔赛暨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选手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不断壮大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招聘乡村教师341名、乡镇涉农岗位30名、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21名。
强力推进农民工根治欠薪工作。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500余份,主动检查各类用人单位85户,督促补签劳动合同510份;下达问询通知书6份,为720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万元;建立农民工工资专户企业16家,涉及7460人次,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亿元。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坚持公平公正调裁,截止目前,受理各类劳动仲裁案件61件,涉及企业、事业单位41家、劳动者61人,涉及金额余万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组织工作专班远赴云南、福建等地,切实维护因工伤亡贫困农民工合法权益,争取抚恤金、赔偿费等282余万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28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