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艰苦奋斗的发言稿汇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1 08:52:22
最新艰苦奋斗的发言稿汇总
时间:2022-12-01 08:52:22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艰苦奋斗的发言稿篇一

用井冈山精神固根守魂,在坚定执着追理想上提升新境界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井冈山斗争时期,正是因为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仰力量,我们党才能无惧“敌军围困万千重”,有力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并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今天,我们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就是要用井冈山精神固根守魂,在坚定执着追理想上提升新境界。

立牢政治之根。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基本功课,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思想方法和科学内涵,并切实用于指导思想和工作实践,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同时,要深入学习党史、国史,自觉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革命精神净化思想灵魂,做到爱党护党兴党。

补足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以井冈山斗争为生动教材,自觉锤炼党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对党的领导、国家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坚定看齐之心。起源于井冈山斗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其精神内核就是“看齐”。每一名党员干部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都要自觉激活红色基因,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不渝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任何时候都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落地生根。

用井冈山精神励志鼓劲,在实事求是闯新路上谱写新篇章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井冈山斗争之所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了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今天,我们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就是要用井冈山精神励志鼓劲,在实事求是闯新路上谱写新篇章。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发展不足仍然是江西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大力倡导“实事求是闯新路”,在党员干部中叫响改革创新关键词,唱响加快发展主旋律,让发展成为时代最强音。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坚定不移地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江西发展全过程,推动江西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要紧紧围绕“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的目标,以提质、增效、升级为中心,以创新、改革、开放为动力,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不断开创江西“绿富美”并进新局面。

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改革开放越是向纵深推进,就越需要开拓创新。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传承“实事求是闯新路”的红色基因,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要始终立足江西实际,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改革方向,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加快实施具有基础性、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当前,要集中力量打好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围绕扩大有效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畅通同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的经济连接,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把江西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内陆腹地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双向开放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撑、“长珠闽”经济板块的重要战略腹地。

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长的活力仍然不足,必须始终保持追赶定力,实现后发先至。这就要用井冈山精神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向创新创业要活力,以创新气魄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以创新方略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以创新举措在脱贫攻坚上领跑,以创新精神在特色产业上实现更大作为。要牢固树立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创新的理念,坚定不移推动全面创新,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真正依靠创新驱动加快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艰苦奋斗的发言稿篇二

毛泽东之所以选择罗霄山脉中段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经过调查研究,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的决断:首先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之交的罗霄山脉中段,是湘赣两省结合部,是敌人统治力量十分薄弱地区,统治势力鞭长莫及且地势十分险要。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不但可以影响湖南、江西两省,还可以影响整个长江中下游;二是大革命时期,边界六县都建立了党的组织;三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四是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武装的存在,这是工农革命军可以依靠的力量;五是边界各县特产十分丰富,可以开展打土豪筹款,解决工农革命军的给养问题。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选择了井冈山,井冈山,这座从前并不为人所知的小山村,从此就和中国革命的命运、人民军队的命运,乃至人民共和国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井冈山被誉称为“天下第一山”的深刻内涵。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独树一帜,从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等方面,开创了一条新的建党之路,成功地解决了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党的发展和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巨大贡献。

1、党的建设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初,党的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一是党的阶级基础的改变。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强大的敌人占据了中心城市,党的队伍的发展面临着由于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山区,党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下要发展,就必须把大批以农民为代表的非无产阶级成员发展到党内,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农民党”现象。

二是浓厚的家族观念。由于边界地处边陲,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的农村环境,社会组织普遍是一姓为一村落,党在村落中的组织,因居住关系,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同时就是家族会议。在党的基层组织中普遍存在浓厚的家族观念。

三是严重的地方主义。地方主义与无产阶级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有了地方主义,各地革命斗争就得不到相互配合,只顾自己地区的局部利益,保守自己的地方,有困难也不互相帮助。

四是激烈的土客籍矛盾。这种矛盾在边界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党的战斗力和党员之间的团结。

面对充斥边界党的建设的困难,毛泽东及前委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独树一帜,积极开展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2、组织建设

三湾改编成功地解决了党在军队中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从组织上、体制上奠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召开湘赣边界党的“一大”,组建湘赣边界特委。根据湖南、江西两省委的指示,1920xx年5月,湘赣边界党的“一大”在茅坪谢氏慎公祠举行。会议讨论了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等问题,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并初步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1920xx年10月,在宁冈茅坪白云寺召开了中共湘赣边界党的“二大”,毛泽东在为大会起草的《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红色政权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问题,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重组井冈山前委。1920xx年11月,根据中央指示,重新组建了井冈山前委作为边界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前委领导特委及军委,由毛泽东、朱德、谭震林、宋乔生、毛科文五人组成,毛泽东为书记。前委的重建,为边界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思想建党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建党思想中最明确、最突出的贡献,是论证了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强调着重从思想上建党。面对充斥边界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特别强调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把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上升成为一种理论,冲破国际教条主义的束缚,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最具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人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要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红色政权的理论,探索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之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920xx年4月,在瑞金给中央回信中还把农村革命根据地看成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1930年1月,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公开发表,标志着毛泽东红色政权理论的形成。

从“工农武装割据”到以农村为中心的红色政权理论,再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创新,探索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正是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把井冈山上的红旗插在了天安门广场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2748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