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十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3 22:00:02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十四篇)
时间:2023-04-03 22:00:02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一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三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

完成课后作业 第二题(1)小题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书空。

龟: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书空。

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二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看图学文1)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三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书空。

龟: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书空。

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三

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小班)

执教:谢立文

活动目标:1、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2、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活动准备: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重难点:  重点:体验表演的乐趣。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学说各角色的话。

活动过程:一、欣赏音乐,学蝌蚪游。

1、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你们想听吗?(弹奏唱)

2、  。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

3、  教师示范游。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乐伴奏下学蝌蚪游,吃食。

(1)小节:在音乐伴奏下重复三遍。师:蝌蚪姐姐请蝌蚪弟弟妹妹一块儿来水里游。

(2)小节:老师带领在 x处咂嘴表示吃东西。师: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饿了,我们来吃点东西吧。

(3)重复小节两遍:师:吃饱了,小蝌蚪一起游来游去做游戏吧。

(4)小节:师:吃饱了,姐姐带你们去找妈妈吧。(音乐上)

三、蝌蚪姐姐带小蝌蚪找妈妈。

(1) 音乐结束,鸭妈妈出现,蝌蚪姐姐带小蝌蚪上前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配班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 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 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答,同上。

(4) 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青蛙妈妈出现,叫“呱呱,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快速游到妈妈身边,一起拍手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四、学说角色的话。

1、  学说蝌蚪的话及其他角色的话。提问:刚才去找妈妈时第一个遇到谁?小蝌蚪是怎么问的?(学说小蝌蚪的话)它是怎么回答的?(学说鸭妈妈的话)

2、  学说鲤鱼、乌龟的话同上。

五、游戏重新开始。

请四位幼儿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幼儿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六、结束。

师:小蝌蚪们,我们在小河里快乐地游泳、找东西吃、做游戏,还找到了妈妈,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下次再来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四

24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 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能说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3、 看图画照样子说一二句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 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1、听录音读通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理解蝌蚪的生活习性及生长特点

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 猜谜语

“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这是什么?

2. 板书:小蝌蚪

完成板书:找妈妈   (学生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 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根据提示记住课文有关内容。

学生交流,师板书:小蝌蚪长着(      ),(      ),甩着(      )。

2. 自学生字

(1)师提出自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读课后的生字、词语。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办法。

披、摆:为什么都用提手旁。

追:书空。

睛:可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识记。

3. 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指导读句

1. 轻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

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

交流板书:   鲤鱼       乌龟        妈妈

2. 分节学习课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

a、鲤鱼妈妈在干什么?小蝌蚪看见了会怎么想?指导朗读,小蝌蚪的话,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b、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什么?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指导朗读,鲤鱼妈妈的话用亲切的语气读。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节。

a、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妈妈?

b、指导朗读第三小节,抓重点词语:“连忙、追、叫”等,读出小蝌蚪即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3)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学习最后一节课文。指导读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

3. 再读课文,指导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生长过程图)。

4. 分角色朗读全文。

5. 指导背诵最后两节。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 猜字谜。

2. 给部首妈妈找孩子。

3. 给词语找朋友。

4. 指导书写。

连、忙、睛、追

教学效果反馈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五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看图学文1)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四、教学地点: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 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

完成课后作业 第二题(1)小题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

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   ”不要多写一撇。书空。

龟:共7笔,上边是“  ”,下边是“  ”不是“电”。书空。

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是“   ”也不是“   ”,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把各段连起来,理解课文内容。 

3.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5.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弄懂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教学准备 

1.“小蝌蚪、长出前腿的蝌蚪、长出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蝌蚪、青蛙”小图片。 

2.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二)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三)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课题。 

1.一只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产下了许多卵,卵一天天地长大,长出来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蝌蚪) 

对: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课题: 

1小蝌蚪找妈妈 

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设教学目标 。 

问:从课题你知道什么? 

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3.师归纳教学目标 。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们的妈妈去。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在找的过程中它的形体有什么变化。学习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同学们还要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思考: 

1.小蝌蚪找了几次才找到妈妈? 

2.它们都找到了谁? 

读后学生回答: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妈妈。它们找到了:鲤鱼、乌龟、青蛙。过渡: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段)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三)看图逐段学习理解。 

1.观察第一幅图,说图意。 

这幅图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这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玩。) 

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 

贴出小蝌蚪的图片。 

板书:大、黑、长长 

它们在水里怎么游呀? 

快活、高兴。 

你觉得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我觉得小蝌蚪长得很可爱。) 

(3)指导朗读。 

小蝌蚪长得这么可爱,在水里那么快乐活泼,我们读这一段就应该读出它们可爱、活泼的语气来。 

试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它们都在想:我们的妈妈在哪?要跟妈妈学点本领那该多好啊!于是它们下决心找到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妈妈的呢?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自己有什么变化?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学习方法:读,想,说。 

想: 

1.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2.小蝌蚪看见谁?告诉了它们什么? 

说: 

什么样的小蝌蚪?看见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小声读第2自然段。 

贴出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图。 

(3)投影: 

①看清小蝌蚪长出的两条后腿在什么位置。 

②迎上去:面对面过去。 

③观察小蝌蚪,迎上去时是什么心情?(着急的心情) 

④我们读小蝌蚪说的话就应该读出它们着急的心情。 

指名读、女生读。 

⑤我们再观察鲤鱼妈妈回答它们的话是什么语气?(和蔼、可亲)那么我们就用和蔼的语气来读鲤鱼妈妈说的话。分小组分角色试读,请两组分角色朗读。 

⑥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是先读再想这两步来理解内容,最后说出了这段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 

4.学习第3自然段。 

(1)小声读第3自然段。 

边读、边想。 

(2)看投影,观察小蝌蚪前腿的位置。 

贴出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图。 

演示:追上去。 

(3)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什么心情?(高兴。)他们怎么叫的?谁试着读一读。 

(4)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那为什么叫它妈妈? 

(5)乌龟怎样回答小蝌蚪的?(笑着说。) 

(6)有语气地读第3自然段。 

(7)这段主要讲什么? 

(又长出了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以乌龟为妈妈,从乌龟的话中,小蝌蚪又知道了它妈妈长得什么样。) 

过渡:小蝌蚪知道妈妈长得什么样,他们又继续往前找,这回找到妈妈没有?我们学习第4自然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这段,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2)指名汇报。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从它的话里,你们知道了什么? 

做书后练习题2。(投影) 

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3)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 

这段主要写什么?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过渡: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又会怎样呢?我们齐读第五自然段。 

贴青蛙图。 

指图问:我们现在应该叫它们什么呢? 

(小青蛙) 

追问:小青蛙怎样到了荷叶上?用了哪些动词? 

(蹬、跳、蹦) 

这三个动词用的非常恰当,生动、具体写出了青蛙具有跳跃的本领。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他们要做些什么呢? 

(跟妈妈一起捉害虫。) 

青蛙一天捉70个害虫,一个月捉2100个,一年捉15000个害虫,所以人们都称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向小蝌蚪学习什么? 

(做事不灰心,坚持到底,直到取得成功。) 

(四)朗读全文。 

朗读这篇课文,我们应该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总结:你们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开始是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不久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了,就变成了青蛙。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他们。今后我们做事,一定要像小蝌蚪那样:遇到困难,不灰心,直到取得成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二)结合语句,理解词义。 

(三)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清“塘、迎、龟、裳、鼓”的字形。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部首。 

、羊、扌、辶、石、支。 

2.熟字。 

火、柳、电、党、王、白、豆。 

(二)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1)出示学法: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②根据汉字的特点分析字形。 

③看看生字在课文什么词中?想想词的意思。 

④组词。 

(2)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3组看拼音读生字。 

(2)指3组不看拼音读生字。 

(3)指名打乱次序读。 

(4)分析字形,老师重点指导。 

塘:共13笔,第8笔的横右边要出头,第10笔的竖要上下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里边的“ ”不要多写一撇。与“柳”字的右半边不同。 

龟:共7笔,下半部不要写成“电”。 

裳:共  14笔,下部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要写成“攵”。 

(5)说词义。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 

捕食:捉取食物。 

碧绿:青绿色。 

(三)巩固生字。 

1.把下面的字换一部分,变成本课生字。 

糖(  )  伙(  )  堂(  ) 

2.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欢迎(y0ng  y6ng)  衣裳(sh1ng shang) 

捕捉(b(  p()  一群(qu6n  q*n) 

(四)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 。 

写生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复习巩固。 

(二)指导做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做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 

1.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2.青蛙长得什么样? 

(二)抽读词语卡片,订正出现错的地方。 

池塘 羊群 脑袋 尾巴 捕食 

乌龟 衣裳 碧绿 迎上去 鼓着 

(三)指导做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2.比一比,组词语。 

抖(  )  灰(  )  用(  ) 

蚪(  )  友(  )  甩(  ) 

电(  )  塘(  )  科(  ) 

龟(  )  糖(  )  蝌(  ) 

3.填写量词。 

一(  )腿 一(  )眼睛 

一(  )鲤鱼 一(  )青蛙 

一(  )尾巴 一(  )蝌蚪 

一(  )嘴巴 一(  )乌龟 

一(  )衣裳 一(  )荷花 

4.布置作业 。 

写课堂练习。 

抄写词语。 

作者:丽娜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七

34 小蝌蚪找妈妈(a、b案)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5.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或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看动画课件)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

(2)组织学生借助小组互助学习,达到初读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3.课件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

4.巩固识字,找朋友。

阝 辶 女 丁 扌 支 夷 可页

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

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

3.教师范写。(课文中没有口或带口字旁的字)

4.学生描写、临写。

课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播放课件,多种形式读好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a.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以说说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指导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b.理解“一群”的意思,通过“一只”、“一群”进行比较,知道“一群”数量多,并用“一群”说话。

2.看图读二、三自然段。

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与乌龟的对话。

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第二次很热情,但有点着急。

鲤鱼:亲切。

乌龟:和蔼。

学生分角朗读,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3.指导朗读第四、五段。

a.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

b.青蛙话应该怎么读?(亲切、慈爱)

4.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他们一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到多少害虫呢?我们也去探究一下,好吗?

蒋建英 李建琼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1.生字卡,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和有关青蛙的知识。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生齐读课题。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2.学习小组内互相教读,说说怎样记字形。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2.小老师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4.组词练习。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1.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用手势帮助理解“甩着”。口头填空:小蝌蚪,大(),()的身子,()的尾巴,()地游来游去。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动作)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a.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与小蝌蚪最先的样子相比较,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b.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长出两条后腿。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或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c.分角色读。(同桌对读,组内互读,指名读)d.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板书:四条腿宽嘴巴。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a.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b.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c.分角色读。1.自读第4、5自然段。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3.课件出示青蛙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教师板书:尾巴消失捉害虫。5.教师归纳:小蝌蚪找过程也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出示字卡,检查识字情况。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读一读。2.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该怎么写。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4.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书写情况。1.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2.评出表演得好的小组予以奖励。1.课后通过课外读物或网络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二)学习生字词1.借助图画读课文,自学不认识的字。2.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小组互助学习,交流自己认识了什么字,读懂了什么。4.指导初读课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5.指导写字。(三)朗读感悟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看图观察,说出蝌蚪的变化。(2)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段落,认真朗读。(3)重点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与乌龟的对话。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第二次很热情,但有点着急。鲤鱼:亲切。乌龟:和蔼。3.指导朗读第四、五段。(1)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2)青蛙话应该怎么读?(亲切、慈爱)4.分角色朗读。 

贵州省遵义市忠庄中心小学 汪宜江 周光吉

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课)一课时,我们在引导学生了解青蛙生长的自然科学知识后,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掌握小蝌蚪身上所表现出来人文知识。1.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主动的而且很有礼貌的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小蝌蚪们不知道妈妈在哪里,它们想找到妈妈,它们就主动而且很有礼貌地去问鲤鱼阿姨,希望得到鲤鱼阿姨的帮助。2.在失败面前不气馁。为了寻找到妈妈,小蝌蚪经历了失败,但它们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自己寻找信念,继续为寻找妈妈想方设法,最后终于战胜了困难和失败,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为了找到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们从开始到结尾都是团结在一起的(从插图中可以看出,五只小蝌蚪从蝌蚪长成青蛙始终都是在一块的)。在找过程中,即使在没找到妈妈时,也没有一个退却,它们一起生活一起想方设法寻找妈妈,直到找到了妈妈,它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在一起。小蝌蚪在找到妈妈失败后,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策略,把鲤鱼阿姨和乌龟说的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再结合了自己现在的体态特征,终于找到了妈妈。第一次找妈妈:小蝌蚪逻辑思维发生错误,没能找着妈妈。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因为:乌龟有四条腿,所以:乌龟就是我们的妈妈。结果:判断错误,乌龟不是我们的妈妈。原因:青蛙妈妈不光有四条腿、宽嘴巴,还有碧绿的衣裳、头顶上还有一对大眼睛、第二次找妈妈:小蝌蚪在找到妈妈失败后,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策略,把鲤鱼阿姨和乌龟说的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再结合了自己现在的体态特征,终于找到了妈妈。“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鲤鱼阿姨说的,“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乌龟说的,荷叶上蹲着的那只大青蛙就和鲤鱼阿姨、乌龟说的差不多,只不过它还有雪白的肚皮呢──小蝌蚪观察到的。不过,我们现在也是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也有白白的肚皮,我们和荷叶上的那只青蛙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小蝌蚪们自己观察到的。荷叶上蹲着的那只大青蛙就是我们的妈妈!──小蝌蚪的判断。结果:判断正确──大青蛙就是我们的妈妈。你看:小鲤鱼有妈妈,真幸福!鲤鱼妈妈还在教小鲤鱼捕食,让小鲤鱼学会生活的本领呢!那我们的妈妈呢?我们不应该自个儿在这里游来游去,尽管我们十分自由和快活。我们也应该找妈妈去,让我们的妈妈也教我们捕食,我们也要学会生活的本领,否则,我们长大以后就无法生存。于是,小蝌蚪们费尽了千心万苦,终于找到了妈妈,并跟着妈妈开始了学习捕食(最后一幅插图上,三只小青蛙在看着妈妈捕食──在领会捕食要领;另外两只小青蛙,一只也学到了捕食本领──正捕到一只小昆虫,而另一只小青蛙则正准备试用自己学到的本领──试着捕捉一条飞着的小昆虫)。 

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一小  王倩【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及青蛙的成长过程。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汇报   1.我会认:认读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先在小组内汇报,然后指名汇报。)   2.我会读: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读课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   小组学习活动:   (1)将描写青蛙和小蝌蚪外形特点的词句混在一起,请学生认读。   (2)观察并发现这些词句与什么有关,接着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整理、排列这些句子。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蝌蚪和青蛙外形特点的句子。   2.看动画,给动画配音,了解小蝌蚪怎样找妈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交流(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交流。)   (3)汇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小组学习活动——我会摆。 让学生将3张小图按照青蛙的成长过程重新排列,然后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5.谈一谈:你喜欢小蝌蚪和它的妈妈吗?为什么?   6.朗读全文。   三、拓展   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关青蛙的资料进行交流。    执教:厦门市杏林区曾营小学 高玉梅生:老师,有个问题我不明白。鲤鱼阿姨、乌龟阿姨为什么不把青蛙样子说清楚,害得小蝌蚪不断地寻找妈妈呢?师: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没说清楚呢?咱们先把他们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吧。(学生读书、划线。)生:鲤鱼阿姨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结果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生:乌龟阿姨只是说:“你们的妈妈头顶上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还是没说完整。师:如果要把青蛙样子说清楚,你有什么好办法呢?生:把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的话合起来说。生:编个青蛙的谜语让小蝌蚪猜一猜。生:把青蛙相片直接拿给小蝌蚪看!(学生们吃吃地笑了。)师:你们的办法真不错。假设你的同桌就是正在寻找小蝌蚪,你把你的想法跟他(她)说一说。(学生积极地讨论,交流。)生:告诉你,小蝌蚪。你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生:你们的妈妈不是鲤鱼,也不是乌龟,是可爱的大青蛙。她鼓着大肚皮,张着大嘴巴,头顶上两只大眼睛,被着绿色的外衣。她是庄稼的好朋友,名字叫青蛙。生:小蝌蚪,荷叶是你歌台,她最喜欢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她是谁?你到荷花池边去找吧。(教室里一片掌声。)师:你真了不起,灵活运用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说得多棒呀!小蝌蚪碰到你们这群热心又聪明的孩子,不愁找不到妈妈了。生:(一生举手)其实,不能怪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是小蝌蚪找妈妈找得很心急,等不及听明白就游走了。生:(举手又放下,有些犹豫)我认为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是故意不向小蝌蚪说完整的。(师生均感诧异。)师:为什么?生:鲤鱼、乌龟和青蛙都住在一个池塘里,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不可能说不清楚青蛙样子,他们是想让小蝌蚪自己去找妈妈。师:是呀,小蝌蚪找妈妈确实遇到不少困难,但是在这过程中渐渐地长大了。让我们为小蝌蚪加油吧!(全班鼓掌,师生情绪激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的问题。本课例中,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授课方式,及时把握住一学生突发的疑难:“鲤鱼阿姨和乌龟叔叔为什么不跟小蝌蚪说清楚青蛙长相”这一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文、讨论、角色表演等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并不停留于学生阅读课文,寻找现成答案的层面上,而是通过“如果要把青蛙样子说清楚,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的启发性语言,并运用角色换位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像,让学生也当一当乌龟、鲤鱼阿姨,试着向同桌介绍青蛙外貌特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大胆想像,敢于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的精神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同时学生的动口、动脑能力和发散思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厦门市杏林区教研室 陈仲彪)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八

活动一:可爱的蝌蚪

目标:

1.乐于观察,体验发现的乐趣。

2.观察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3.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准备:

自然角里饲养蝌蚪,蝌蚪生长过程小图片若干套,记录用的笔、纸,订书机。

过程:

一、班里来了“小客人”

1.班里来了“小客人”,你们猜是谁?

2.观察讨论,交流有关知识经验,如,蝌蚪的外形特点,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等等。

3.猜一猜,它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

1.每天观察蝌蚪的变化并和同伴交流。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蝌蚪的生长变化(可用绘画、给图片排序等方式)。

三、交流自制小书

1.将自己的观察记录按前后顺序装订成小书。

2.翻看自制小书,互相讲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3.小结: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小尾巴消失,变成青蛙。

活动二:青蛙妈妈本领大

目标:

1.观察认识青蛙的基本特征。

2.知道青蛙的益处,产生爱护青蛙的情感。

准备:

1.自然角里饲养蝌蚪和青蛙。

2.有关青蛙的图书、课件。

过程:

一、认识青蛙的基本特征

1.观察青蛙,说说青蛙的基本特征。

2.师幼总结:青蛙有四条腿,大眼睛,宽嘴巴,唱起歌来呱呱呱。

二、青蛙妈妈本领大

1.观看有关青蛙的图书。

2.欣赏青蛙捉害虫的课件。

3.小结:青蛙捉害虫本领大,是庄稼的好帮手,我们要爱护青蛙。

延伸活动:师幼共同将青蛙放生,以激发幼儿热爱青蛙,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三:小蝌蚪找妈妈

目标:

1.能简单描述蝌蚪的生长过程和青蛙的基本特征。

2.体验游戏的乐趣,感受亲情的美好。

3.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

准备:

1.布置池塘、荷叶等春天景物。

2.青蛙妈妈头饰一个,与人数相等的双面蝌蚪和青蛙头饰。

过程:

一、小蝌蚪找妈妈

师幼一起扮演蝌蚪,边做蝌蚪游的动作边念儿歌:小蝌蚪,游呀游,圆圆脑袋黑油油,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游呀游,游来游去想一想,妈妈妈妈你在哪?

二、小蝌蚪变青蛙

1.我知道妈妈在哪里,她正在田里捉害虫呢!我们快快长吧!长大了就能见到妈妈了!

2.师幼戴蝌蚪头饰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游呀游,长呀长,长出后腿长又长。游呀游使使劲,两条前腿往前伸。游呀游,扭呀扭,小小尾巴也溜走。嘻嘻嘻,哈哈哈,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

3.念完儿歌,幼儿将蝌蚪头饰换个面,变成青蛙头饰。

三、小青蛙学本领

1.现在我们都变成了小青蛙,高兴吗?瞧!妈妈来了。

2.另一教师扮演青蛙妈妈,引导幼儿说一说青蛙的样子,并一一拥抱幼儿。

3.跟青蛙妈妈学本领,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

4.在捉虫、过河、追逃游戏等多种情境中进一步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的动作。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并能看图复述故事。

2、感受妈妈们的热情和关怀。

2、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头饰:青蛙 小蝌蚪 鸭 鱼 乌龟的头饰

2、池塘(提供绿色彩带)

3、幼儿操作用图片2幅

4、教学软件一片、幻灯片、故事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引导语:小朋友们都见过小蝌蚪吧,现在小蝌蚪长大了,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

二、 教师展示幻灯图,引导幼儿谈谈小蝌蚪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

三、 提供材料,让幼儿看图编故事

1按照图书顺序编故事

2按照幻灯片顺序编故事对话

3 提供图片,让幼儿在操作板上进行排图讲述

四、 集中幼儿,请1"2名幼儿介绍自己编的故事。

五、 组织幼儿看vcd,与一起倾听故事。

六、 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教师设

1、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

2、小蝌蚪看到鸭妈妈,是怎么询问?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的对话时都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这有什么好处?

3、动物妈妈们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

4、鸭妈妈是怎么描述青蛙的样子的?她说的完整吗?

5、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

七、集体边看vcd边学习复述故事,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幼儿复述时要启发幼儿通过不同语调\速度\音色和节奏来表现妈妈们的不同形象。(如乌龟妈妈比较憨厚;大白鹅速度较快,嗓门大,表现出热情)

八、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

九、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组织幼儿看教学课件。

十、分组活动1、边听故事录音磁带边表演故事

2、看图讲故事

3、看vcd讲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十

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范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 dǒu))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鲤鱼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披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碧绿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 小蝌蚪找妈妈。

3.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一张画有水草的图,然后贴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纸。)

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帮助学生理解“一群”。)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在远处贴上数群小蝌蚪的剪纸),这叫多少蝌蚪呢?

(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

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训练说一句话:小蝌蚪。)

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

5.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6.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边说边揭示长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来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让学生比较。)

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取下先贴上的鲤鱼剪纸和才长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再贴上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剪纸),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贴上脱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纸)

2、(取下原先长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话。

分角色朗读。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披露 鼓 )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小蝌蚪怎么找,我们知道了,在找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青蛙长尾巴 

两条后腿披 碧绿的

两条前腿露 雪白的

尾巴变短鼓

尾巴不见了。蹲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十一

教案示例一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感受合作的快乐。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

一、谈话导入  :

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

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第5课。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五)、布置作业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 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第二课时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一、观看动画片: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中带着问题去:(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 “追” “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     )变短了,渐渐地,(    )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 →长出前腿 →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今天我们一起了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板书:

教案点评:

是一篇看图学文。以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教案设计上鼓励学生自主,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研讨突破。教学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版书设计合理,条理清晰。

教案示例二

教学要求

1.学会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3个新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

小朋友们,老师先说一个谜语给你们猜: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蝌蚪)你们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怎样长大的?今天,我们看图学文,看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二、引导看图

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 一群黑灰色

2.谁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青蛙)青蛙长得什么样?(青蛙四条腿,宽嘴巴,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教师相机板书:碧绿 衣裳鼓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 乌龟)教师相机板书:乌龟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蝌蚪,kē dǒ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ún,13笔,左右结构。灰,huī,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腿,tuǐ,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í,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ān,三拼音,10笔。嘴,zuǐ,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ī,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摆,bǎi,左右结构,13笔,追,zhuī,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ù,左右结构,7笔。鼓,gǔ,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课堂练习

1.认记生字新词。

2.猜谜语。

碧绿的衣裳披身上,大大的眼睛头顶长。

宽宽的嘴巴呱呱唱,捉虫的本领高又强。

(谜底:青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 一群灰色 乌龟宽嘴巴 鼓眼睛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齐读第1自然段。

教师提问:作者在这一段里写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从头写到尾巴)

把“一群”“几群”“一群群”作比较。

2.导读第2自然段。

学生看图说第一幅图的意思。

作者是怎样写这一段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作者写了4层意思:先写了小蝌蚪的变化,接着写它看见了谁,再写小蝌蚪是怎样问的?最后写鲤鱼是怎样回答的?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面对面主动打招呼)示范表演“迎上去”的动作。

3.导读第3自然段。

学生看图练习说第二幅图的意思。

这一段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这一段先写小蝌蚪的变化,接着写他们看见了乌龟,再写小蝌蚪叫妈妈,最后写乌龟的回答)

看图理解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4.导读第4自然段。

指名朗读本段。学生看图练习说第三幅图的意思。

启发思考:这一段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接着写他们看见了谁,再写小蝌蚪叫妈妈,最后写青蛙妈妈说的话和动作)

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 宽嘴巴 大眼睛(鼓) 绿衣裳(披)白肚皮(露)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5.齐读第5自然段。

教师提问:这时候,小青蛙又有什么变化?小青蛙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

小结: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

有什么

样子

干什么

池塘里

有一群小蝌蚪

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

有一群小鸡

有一只猴子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īng wā mā ma yǒu sì tiáo tuǐ,kuān kuān de zuǐ ba,gǔ zhe dà yǎn jing,pī zhe bì lǜ de yī shang,lòu zhe xuě bái de dù pī。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

大脑袋 黑灰色 长尾巴→长两条后腿 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课文里通过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参考答案:(结合表演动作)

迎上去是面对面主动打招呼。追上去是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游过去是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欢快地游了过去。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小河、池塘、稻田边观察蝌蚪,亲眼看看小青蛙的外形特点,听听他们的叫声。

充分利用班级的角,教师组织学生养几只小蝌蚪,定期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当小蝌蚪变成青蛙后,把它放回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组织学生小组之间自愿结合,结合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配上富有情趣的音乐,进行表演,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制作相关的道具:水草、荷叶、稻田等。

结合课文内容动笔画画,根据画面内容开展讲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十二

教学目标 :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把各段连起来,理解课文内容。 

3.从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5.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教学难点 :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小蝌蚪、长出前腿的蝌蚪、长出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蝌蚪、青蛙”小图片。 

2.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从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二)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三)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课题。 

1.一只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产下了许多卵,卵一天天地长大,长出来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蝌蚪) 

对: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设教学目标 。 

问:从课题你知道什么? 

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3.师归纳教学目标 。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们的妈妈去。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在找的过程中它的形体有什么变化。学习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同学们还要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思考: 

1.小蝌蚪找了几次才找到妈妈? 

2.它们都找到了谁? 

读后学生回答: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妈妈。它们找到了:鲤鱼、乌龟、青蛙。过渡: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段)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三)看图逐段学习理解。 

1.观察第一幅图,说图意。 

这幅图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这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玩。) 

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 

贴出小蝌蚪的图片。 

板书:大、黑、长长 

它们在水里怎么游呀? 

快活、高兴。 

你觉得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我觉得小蝌蚪长得很可爱。) 

(3)指导朗读。 

小蝌蚪长得这么可爱,在水里那么快乐活泼,我们读这一段就应该读出它们可爱、活泼的语气来。 

试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它们都在想:我们的妈妈在哪?要跟妈妈学点本领那该多好啊!于是它们下决心找到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妈妈的呢?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自己有什么变化?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学习方法:读,想,说。 

想: 

1.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2.小蝌蚪看见谁?告诉了它们什么? 

说: 

什么样的小蝌蚪?看见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小声读第2自然段。 

贴出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图。 

(3)投影: 

①看清小蝌蚪长出的两条后腿在什么位置。 

②迎上去:面对面过去。 

③观察小蝌蚪,迎上去时是什么心情?(着急的心情) 

④我们读小蝌蚪说的话就应该读出它们着急的心情。 

指名读、女生读。 

⑤我们再观察鲤鱼妈妈回答它们的话是什么语气?(和蔼、可亲)那么我们就用和蔼的语气来读鲤鱼妈妈说的话。分小组分角色试读,请两组分角色朗读。 

⑥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是先读再想这两步来理解内容,最后说出了这段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 

4.学习第3自然段。 

(1)小声读第3自然段。 

边读、边想。 

(2)看投影,观察小蝌蚪前腿的位置。 

贴出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图。 

演示:追上去。 

(3)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什么心情?(高兴。)他们怎么叫的?谁试着读一读。 

(4)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那为什么叫它妈妈? 

(5)乌龟怎样回答小蝌蚪的?(笑着说。) 

(6)有语气地读第3自然段。 

(7)这段主要讲什么? 

(又长出了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以乌龟为妈妈,从乌龟的话中,小蝌蚪又知道了它妈妈长得什么样。) 

过渡:小蝌蚪知道妈妈长得什么样,他们又继续往前找,这回找到妈妈没有?我们学习第4自然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这段,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2)指名汇报。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从它的话里,你们知道了什么? 

做书后练习题2。(投影) 

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3)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 

这段主要写什么?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过渡: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又会怎样呢?我们齐读第五自然段。 

贴青蛙图。 

指图问:我们现在应该叫它们什么呢? 

(小青蛙) 

追问:小青蛙怎样到了荷叶上?用了哪些动词? 

(蹬、跳、蹦) 

这三个动词用的非常恰当,生动、具体写出了青蛙具有跳跃的本领。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他们要做些什么呢? 

(跟妈妈一起捉害虫。) 

青蛙一天捉70个害虫,一个月捉2100个,一年捉15000个害虫,所以人们都称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向小蝌蚪学习什么? 

(做事不灰心,坚持到底,直到取得成功。) 

(四)朗读全文。 

朗读这篇课文,我们应该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总结:你们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开始是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不久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了,就变成了青蛙。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他们。今后我们做事,一定要像小蝌蚪那样:遇到困难,不灰心,直到取得成功。  

{板书}: 

13、 

小蝌蚪 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青蛙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十三

[教学要求]

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范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 dǒu))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鲤鱼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 ”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 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披 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碧绿 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 “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 。

3.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一张画有水草的图,然后贴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纸。)

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帮助学生理解“一群”。)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在远处贴上数群小蝌蚪的剪纸),这叫多少蝌蚪呢?

(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

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训练说一句话:小蝌蚪 。)

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

5.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 快活地 ”的句式)

6.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边说边揭示长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来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妈妈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让学生比较。)

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取下先贴上的鲤鱼剪纸和才长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再贴上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剪纸),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贴上脱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纸)

2、(取下原先长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分角色朗读。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 披 露 鼓 )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 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

——青蛙长尾巴

两条后腿 披 碧绿的

两条前腿 露 雪白的

尾巴变短 鼓

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睡前故事篇十四

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范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一、导语 ,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 dǒu))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鲤鱼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 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披 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碧绿 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 “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 小蝌蚪找妈妈。

3.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一张画有水草的图,然后贴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纸。)

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帮助学生理解“一群”。)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在远处贴上数群小蝌蚪的剪纸),这叫多少蝌蚪呢?

(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

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训练说一句话:小蝌蚪。)

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

5.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6.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边说边揭示长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来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妈妈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让学生比较。)

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取下先贴上的鲤鱼剪纸和才长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再贴上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剪纸),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贴上脱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纸)

2、(取下原先长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分角色朗读。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 披 露 鼓 )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 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青蛙长尾巴

两条后腿 披 碧绿的

两条前腿 露 雪白的

尾巴变短 鼓

尾巴不见了。 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22006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