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怎么发微博 祝护士节快乐文案(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49:03
护士节怎么发微博 祝护士节快乐文案(五篇)
时间:2023-06-06 15:49:03     小编:admin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护士节发微博祝护士节快乐文案篇一

;

〔摘要〕 唐宋文章向来被视为一体,故有所谓“唐宋八大家”之说。但唐宋时代文化迥然不同,唐宋文章也因而有别。唐文乃中古之文,宋文有近世之风;唐文是复古的,宋文是维新的,唐宋文之争的实质是唐宋文化的转型与差异。唐宋文章之别在韩欧之争、韩苏之争、韩朱之争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

〔关键词〕 唐文;宋文;韩欧之争;韩苏之争;韩朱之争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宋代文话与宋代文章学”(09yta751029)

〔作者简介〕马茂军,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广东广州 510631。

世人皆将唐宋文章视为一体,我独常常发起疑问。唐宋时段跨越700年,唐宋文人类型截然不同,文章何以相同?从历史分期来看,日人内藤湖南氏以为唐代属于中古,宋代属于近古。时代精神不同,唐宋文章又怎能一体?窃以为唐文乃中古之文,宋文有近世之风。唐宋文之争的实质是唐宋文化的转型与差异。在2010年武夷山中国古代散文国际研讨会上,我提出了唐宋文之争的看法,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兴趣,本文试图从唐宋文之争的核心韩欧之争、韩苏之争,韩朱之争的角度深化这一问题的探讨。

一、韩欧之争

本文所言的唐宋文之争,首先表现为韩欧之争,具体而言:

1.唐文是以韩愈奇崛风格为代表的唐文范式

2.宋文的范式主要是指欧曾苏文平淡风格的范式

3.时代精神不同:欧阳修的颜子之乐与韩愈的不平则鸣

韩愈的散文,一方面是文以明道理论的诉求,另一方面是近于讽喻诗的讽喻散文,反映了中唐寒士的不平之鸣。 贞元十八年(802)韩愈为寒士孟郊写了《送孟东野序》:“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灸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15〕文学是生命的呼喊,是言志写意,中唐文章只能抒发中唐寒士胸中矫矫不平之气,韩愈独处幻想时是文以明道,接触了现实人生时文学是文人悲剧命运的呐喊,这是韩愈最深切的感受。在此一立场韩愈实现了文以明道向文学为人生、文学抒写个体生命的转化。因此韩愈最有文学性的作品是送中唐寒士的《送孟东野序》《送李愿归盘谷序》、《祭十二郎文》(十二郎亦一极寒之士)。而那些《原道》、《原性》、《原人》的文以明道作品只是哲学、政治论文,只是文章学上的文章,而不是让人感动的文学作品。

二、韩苏之争

文学史上从来就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韩愈是个古典主义者,一心想着恢复传统,回归古典,维护封建王朝统治。而苏轼往往显出与韩愈相反的取向和追求。

1.苏轼试图解构儒术独尊,追求思想自由

苏轼从来就不是一个古典主义者,苏轼是一个酷爱自由,反叛正统的浪漫主义者。当下的教科书和学术界都认定唐宋古文运动成功于苏轼之手,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苏轼恰恰是唐宋古文运动的解构者。他反对儒学独尊,主张思想自由,出入百家。本来古文运动革命的对象是骈文和佛老,朱熹居然宣称:“苏文害正道,甚于老佛。”〔21〕可见苏轼对古文运动的危害多大。在唐宋八大家中,苏轼成就最高,但是朱熹批评东坡文字好,义理不正,以此贬低苏轼。“老苏之文高,只议论乖角。”“老苏文字初亦喜看,后觉得自家意思都不正当。以此知人不可看此等文字,固宜以欧曾文字为正。东坡、子由晚年文字不然,然又皆议论衰了。东坡初进策时,只是老苏议论。” “坡文雄健有余,只下字亦有不贴实处。”“坡文只是大势好,不可逐一字去点检”。朱子对苏文的意见不在于文字,而在于义理,故说“不贴实”,经不起“点检。”“东坡《欧阳公文集叙》只恁地文章尽好。但要说道理,便看不得,首尾皆不相应。起头甚么样大,末后却说诗赋似李白,记事似司马相如。”〔22〕朱熹批评东坡文字好,义理不好的观点被后来的唐宋派、桐城派继承,故在正统的古文界苏轼的地位反而不如曾巩。

苏轼解构儒学独尊的努力首先是他对道统说学理上的挑战。 道统说以孟子为孔子之学的嫡传,而苏轼说孟子是“孔氏之罪人”,不守“孔氏之家法”。 〔23〕苏轼甚至以为儒学内部的纷争也是由孟子始,孔子不谈性命,而孟子的性命说引起了孔门的相攻和内乱。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则提出人性恶,扬雄以为人性善恶相混。“故夫二子之为异论者,皆孟子之过也”(《子思论》)〔24〕。北宋新儒家最得意的理论创新莫过于源于孟子的性命说,苏轼视之为使“大道晦”的徒起纷争之说,对道统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其次是对道统传人的重要环节扬雄、韩愈进行解构:“苏子曰:子胥、种、蠡皆人杰,而扬雄曲士也。欲以区区之学,疵瑕此三人者……此皆儿童之见,无足论者。”(《论伍子胥》) 〔25〕“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与谢民师推官书》)〔26〕对唐代的韩愈,苏轼揭示其学说的内在矛盾,“其(韩愈)言曰:‘今之言性者,皆杂乎佛、老。’愈之说,以为性之无与乎情,而喜怒哀乐皆非性者,是愈流入于佛、老而不自知也。”(《扬雄论》) 〔27〕韩愈排佛最力,而以流入佛老讥之,何等尖刻。《韩愈论》又言:“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然其论至于理而不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28〕批孟子,斥扬雄,讥韩愈,道统人物纷纷落马,失去其道貌岸然的道统地位,儒家道统、文统的链条自然就解构断裂了。

苏轼的离经叛道还在于巧妙地解构了儒家宗经说。 “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其所不然者,虽古之所谓贤人之说,亦有所不取”(《上曾丞相书》)〔29〕,不以圣贤之意为意而“自出己意”,六经也只是为我所用、为我所驱使之材,“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大抵论文,以意为主”〔30〕。苏轼的文化视野不局限于区区六经,早已超越“经传”“子史”,而至小说、杂记、佛经、道书,他站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上,审视更广阔的文化现象,他对六经不盲从,采取斟酌态度 ,苏轼在《中庸论》(上)中批评俗儒人云亦云的毛病:“……则从而和之曰然。相欺以为高,相习以为深,而圣人之道,日以远矣。”〔31〕其间难免有纵横家习气,但苏轼的议论充分体现了个人化,个性化,一家之言,一己之见,有所思有所得的特色。

苏轼的思想自由,具有现代指向性,还不具备现代意义的自由,如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上的个人主义,及世俗情欲的放纵等等。但它确实对思想专制、独尊儒术提出了挑战,他挑战王安石的一家之学,一家之文,“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己,……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答张文潜县丞书》)〔32〕。甚至对君主独裁也提出了挑战,在《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二》中以案件处理为例,希望君主和大臣可以自由议论,在反复辩论中达到公平合理、宽严得宜,这是苏轼所向往的“君臣之间,可否相济”〔33〕,言论自由,防止专制的理想。

在《养士论》一文中他提出包容百家,宽容治世的思想,将思想自由上升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34〕苏轼如此离经叛道,难怪朱熹以为苏文之害,胜于佛老。

2. 解构文以载道,抒写自由的心灵

唐宋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提倡儒家之道。苏轼则极力解构文以载道。苏轼对道学的核心“道”也进行了解构。在对“道”的诠释上,苏轼对儒家具有先验性的道德教化之“道”不以为然,力图更客观、科学,试图从自然规律方面探讨天地之道。苏轼《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有“公曰子来,实获我心,我所谓文,必与道俱”〔35〕,但苏轼的道不是政教道德, 苏轼明确地把道理解为宇宙万物之上(包括儒家)的自然之道。他在《日喻》中说,南方之人天天与水打交道,“则十五而得其道”; 〔36〕在《上曾丞相书》中自述为学15年,“幽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37〕;观万物自然之道,而不迷信“古之所谓贤人之说”;在《与王庠书》中他批评“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38〕,一味迷古,脱离实际;在《中庸论》(上)中他批评儒者“务为不可知之文”吓倒后来者,又自欺欺人,“相欺以为高,相习以为深”〔39〕。苏轼有种以自然为道,努力研求万物自然规律(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反对儒家迷信经典、盲目崇拜圣贤的习惯。

苏轼的宇宙本体论,一方面以自然为道,另一方面又道法自然,从而得出文(美)乃是事物的内在属性和特点,美是自然万物的自然本性的结论。苏轼也有质文自然的思想,肯定文的自然审美特性,他自称为文如“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南行前集叙》)〔40〕。

3.跳出儒家藩篱,铸造庄禅文界

在唐宋八大家中, 苏轼最成功的作品往往不是儒家境界,而是庄禅境界。

金元散文思想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发现了苏文,以坡文为宋文第一。《滹南遗老集》卷36:“邵公济云欧公之文,和气多,英气少;东坡之文,英气多,和气少。其论欧公似矣,若东坡,岂少和气者哉!文至东坡,无复遗恨矣。”〔64〕东坡文是兼具和气、英气的完美之文。“赵周臣云党世杰尝言:‘文当以欧阳子为正,东坡虽出奇,非文之正。’定是谬语,欧文信妙,讵可及坡?坡冠绝古今,吾未见其过正也。”〔65〕东坡文的推举,是唐宋文之争的深化,不仅仅是对韩文的超越,也是对理学文派的超越。朱熹极力批判苏文,苏文在南宋遭到打压。金元时期,理学凋敝,文化环境宽松,文人们可以从纯粹的文学角度肯定苏文。

三、韩朱之争

韩朱本来不是文学意义上的对手,由于在古典时代文学不具有自主性,随着古文运动的发展,古文运动逐步被宋代儒学复兴运动淹没。大力呼吁复兴儒学的是韩愈,彻底摧毁韩愈在古文运动中地位的正是南宋的儒学大家朱熹。

欧阳修从平易流畅的形式瓦解唐文,从精神上彻底摧毁唐文的是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朱熹不承认韩愈在道统中的地位。《朱子语类》卷137:“如韩退之,……它当初只是要讨官职做,始终只是这心。他只是要做得言语似六经,便以为传道。至其每日功夫,只是做诗博弈,酣饮取乐而已”〔66〕,批评韩愈始终只是个放浪文士、求官俗士。在《与孟尚书书》一文的考异中批评说:“而其平生用力深处,终不离乎文字言语之工。”〔67〕朱子发现了北宋五子,从原道、宗经的观念出发建立了南宋人的古文新文统。“寿昌录云:或问《太极》、《西铭》。曰:自孟子以后,方见有此两篇文章” ,“又借刘子澄言:本朝只有四篇文字好,《太极图》、《西铭》、《易传序》、《春秋传序》”。〔68〕朱子将义理与文字合一,将文统归于道统,故认为周敦颐、张载等理学家的文字直接孟子,是最高境界。建立了以宋代新儒学代表的北宋五子直接孔孟的新文统,而韩柳被撇弃在外。

苏轼评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69〕,朱熹对韩愈的道学认可度不高。《朱子语类》卷139云:“韩较有些王道意思,每事较含洪,便不能如此”,“退之要说道理,又要则剧” 〔70〕,认为韩愈的道学比较含混不醇,又要则剧。朱子尤其批判韩愈文以贯道的纲领性说法。《朱子语类》卷139云:“才卿问:‘韩文《李汉序》头一句甚好。’曰:‘公道好,某看来有病。’陈曰:‘文者,贯道之器,且如六经是文,其中所道皆是这道理,如何有病?’曰:‘不然,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可乎?其后作文者皆是如此。’”〔71〕韩愈是政治家、儒家、文人三位一体,作为一个文人,他仍然承认文的独立存在,朱熹则是一个纯粹的道学先生,否定了文的独立性,文只如吃饭下饭耳,是个技巧和过程了,是道的一个细枝末节了。所以朱子狠批韩愈本末倒置,似是名教之罪人了。“古人文章,大率只是平说而意自长,后人文章务意多而酸涩。如《离骚》初无奇字,只恁说将去,自是好。后来如鲁直恁地著力做,却自是不好。”〔72〕“古赋虽熟,看屈宋韩柳所作,乃有进步处。入本朝来,《骚》学殆绝,秦、黄、晁、张之徒不足学也。……荀卿诸赋缜密,盛得水住。……《楚词》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73〕唐人首先是个文人,然后才是儒者,宋人首先是个儒者,然后才是文人。

朱子也不是全盘否定韩愈。朱熹对文气是很重视的,认为韩愈的贡献一是作古文,二是有力量、有气势。朱子曰:“韩文力量不如汉文,汉文不如先秦战国” 〔74〕,虽然如此,却正是汉文承战国文,韩文(唐文)承汉文。“先生方修《韩文考异》,而学者至。因曰:韩退之议论正,规模阔大。”〔75〕在评价韩文风格时,说:“退之要说道理,又要则剧,有平易处极平易,有险奇处极险奇。且教他在潮州时好,止住得一年。柳子厚却得永州力也。”〔76〕朱子指出韩文平易、奇险兼具的特点,当然他是欣赏平易的,觉得韩愈静处江湖(如潮州)沉思的功夫少了,时间短了,柳子厚则好些,平易些。

在文章范式上,朱熹提倡宋文的平淡与枯槁:“道夫因言欧阳公文平淡。曰‘虽平淡,其中却自美丽,有好处有不可及处,却不是阘茸无意思’。” 〔77〕表扬平淡与枯槁之美。“或曰:‘其(梅尧臣)诗亦平淡。’曰:‘他不是平淡,乃是枯槁。’”〔78〕提倡自然平正典重。“曾问某人,前辈四六语孰佳?答云:‘莫如范淳夫,因举作某王加恩制云……自然平正典重,彼工于四六者却不能及。’”〔79〕“后来如汪圣锡制诰,有温润之气” 〔80〕。文章不说破。“或言:‘某人如搏谜子,更不可晓。’ ……曰:‘此好奇之过。’曰:‘……大概是不肯蹈袭前人议论,而务为新奇。惟其好为新奇,而又恐人皆知之也,所以吝惜。’”〔81〕南丰文好在确实、质朴、平易。韩柳文尚奇, 皆非正道,南丰文是正道,这种议论奠定了南丰文在后来宋明理学道统下之文统中的地位。唐宋派,桐城派都极推崇南丰文。这也是韩朱之争。

四、结语

韩欧之争、韩苏之争、韩朱之争表面上是争论,实际上是一个唐宋古文运动辩证发展的过程,韩柳是理想主义者、理论建构者,处于复古期,也是创新期,创新价值大,实验的成分比较多。欧阳修是一个行政操作者,让古文成为时文,成为实用文体,口语化、当代化、通俗化,是必须的。王安石更强调古文务有补于时的实用主义文艺观。苏轼超越了实用主义,让古文文人化、艺术化,从而脱离了儒家古文的轨道。与北宋学术流派纷纭一样,北宋的古文思想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南宋是古文思想的沉淀期,代表人物是朱熹,朱熹并不是一个文学家,但是南宋以后,随着朱熹理学地位成为统治思想,朱熹的古文观也一言九鼎,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古文家。朱熹重新校正了古文运动的发展轨迹,朱熹对四书五经的解释成为官方的解释,成为教科书,成为标准答案,成为唯一正确答案,朱熹倡导的平实文风成为标准文风,说朱熹成了古文运动的灵魂并不为过,而韩愈只不过是古文运动的发起者,古文形式受到批评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53〕马茂军.自由的思想与自由的抒写〔j〕.江淮论坛,2005,(6)

〔56〕大正藏〔z〕.北京: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2.295.

(责任编辑:尹 富)

相关热词搜索:;

护士节发微博祝护士节快乐文案篇二

;

作为概念的国粹,其意义在当下是十分含混的。这100多年来,人们通过形塑“国粹”来表达某种企图,进行思考和实践,赋予其公认的普遍意义,并建立了一套复杂的言说和价值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国粹早已面目全非。我们固然可以把国粹的含混怪罪于观念史演变的不可控,但问题也可能出在:作为概念的国粹,从一开始就暖昧不清。

黄节在《国粹学社发刊辞》中便说:“国粹,日本之名辞也。吾国言之,其名辞已非国粹也。”[1]这其中有两层意思:“国粹”这个词是个舶来词,肇源于日本。即便是在当时国粹派的言说中,从日本西渡中国后国粹便发生了转义现象。沈宗畴编的《国学粹篇》也说:“国粹二字,于古无征。”进一步印证了国粹舶来之事实。

康奈尔大学教授马丁·伯纳尔( martin bernal) 1976年撰写的长文《刘师培与国粹运动》依然是我们考证国粹发端于日本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他认为日本的国粹运动,是发展自明治维新以来,对政府过度西化的不满。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它的中心思想当然是学习西方,力促社会现代化。而且过程极其激进,不仅鼓吹剔除日文,改用罗马字母,更有甚者提倡改换日本人种。甚至日本外相井上馨也说:“要使我国化为欧洲帝国,要使我国人化为欧洲的人民。”[2]经历过德川幕府“锁国政策”的日本,实在是压抑太久了,明治维新理所当然演变成一次火山爆发式的激进主义。正是在此种背景下,日本国内发起了一股国粹思潮,与激进的西化主义相抗衡。1888年,评论家三宅雪岭、志贺重昂、井上丹了成立政教社,并刊行《日本人》杂志,提出“国粹保存”。志贺重昂在论述《日本人》宗旨时说:“长久以来,大和民族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它玄妙地孕育出自己独有的国粹( nationality),此一国粹在日本本土发展,随着环境而有不同的回应。从孕育、出世、成长到发扬,经过不断地传承与琢磨,它已经成为大和民族命脉相系的传国之宝。”[3]马丁·伯纳尔认为这种国粹观实则包含了三种意蕴:其一,国粹是一种无形的民族精神;其二,是日本国特有的遗产;其三,无法被他国所效仿。[4]2特别是第一点,伯纳尔猜得很准,日本的国粹主义从诞生之日起,至后来和军国主义搅在一起朝着相反方向滑落,一直侧重的都是对无形的精神的强调。但有一点似乎伯纳尔没有注意到——国粹意义的滑动性。“对精神的强调”,被后来中国的国粹派变相地使用至炉火纯青。“国粹的意义滑动”,也正是基于此而逐渐变幻莫测。

这段话中,亦未正面论述国粹之价值,其中心依旧放在批判清廷腐朽,决心以新思想冲破旧思想牢笼,以企把维新放置到一个合法、合理的位置中。但身处日本的梁启超显然意识到了国粹在过度欧化上的矫正价值,和国粹背后的保守主义之一面。什么时候用,怎么使用国粹,这些问题应该出现在了梁启超的思考中。

黄节的看法基本和梁启超一致,但在民众的传播上,梁启超的私人密信和《政艺通报》无法同日而语。

章太炎1899年和1902年两次避难日本,并和梁启超、孙中山、冯自由、秦力山等人多有会面。对于出生、成长在余杭,早期和保皇派纠缠的章太炎而言,他的国粹理念,很有可能是从此两次周游中获得,至少,这两次赴日成为其国粹理念及其外延的重要生长期,毕竟国粹成立本身的潜在话语是存在一个异质文化。1899年,由梁启超引荐,章太炎在横滨第一次见到孙中山,“相与谈论排满方略,极为相得。”这时章太炎刚和保皇派分道扬镳,正在寻求新的革命方法,孙中山的排满暴力革命应该和其民族主义的文化观(国粹的外延)产生了共鸣和契合。再如,第二次赴日,和冯自由、秦力山等人举行“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主要目的是鼓吹种族革命和振起民族历史观念——这已经是章氏1906年喊出“用国粹激动种性”的雏形。

这个转变就是——用国粹激动排满革命之思潮。至此,章太炎和“国粹之同人”完成了思想上的汇合,其后国学保存会及其机关刊物《国粹学报》的诞生,都是此思想孕育的结果。日本国粹运动所诞生的国粹思想经由梁启超发现、黄节等人的阐释传播,终于在这里开始生根发芽。

国粹发始之初,便不是一个纯粹的学理概念。在日本,它是明治维新政改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富苏峰平民主义共同推动了现代日本思想进程,为明治时期政治、社会的平稳过渡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样,在中国,国粹也不是一个空洞能指,不能理解为传统的学问,因为那只是其“表”,甚至不是如同日本那般,是一个民族无形的精神。它经由章太炎等人的改造,国粹在中国变成了一种武器,一把直刺满人心窝的尖刀。

至于后来国粹吊诡地转变是伴随着章太炎诡谲、复杂、矛盾的转变而转变的。甚至到最后,它和章太炎的近现代学术承接思想(中国语言文字、中国的文学、中国的思想)一起,演变成一种学理的观念,而影响至今。

可以看到,国粹和国故在此时章太炎笔下,含义是大概一致的,都是指中国的传统学问。辛亥革命前,排满革命是占据章太炎心头的首要任务,这是可以肯定的。但从1900年前后的人事交往、文章和1907年写给孙诒让这封信做比较阅读,大致可见章太炎对于国粹和革命的思考一直在变化。何谓国粹?国粹之于革命的重要性在哪里?国粹与种族、文化保存有何种联系?可以说,对“国粹主义”的思考,在章太炎身上激烈游荡了近十年,既表现为《苏报》《民报》上的革命挥斥方遒,也表现在钻研佛学和刘师培等人辩学的文化思考上。直到1910年《国故论衡》的出现,标志着章太炎国粹观思考的一个节点。

由此可见,章太炎国粹观有两个极其重要的面向:革命和文化保存。

章太炎关于国粹革命性特征最为代表性的诠释,无疑就是1906年在日本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辞。当其时章太炎那支如椽巨笔所写下的雷霆万钧之文章,已为他获得隆隆声誉,导致竟有七千人拥进会场聆听这位革命先师、大学问家的演说。章太炎开篇即讲自己少读《东华录》,受戴明世、曾静、查嗣庭案的影响,遂觉“异种乱华”,是心里第一恨事。章太炎不止一次提到自己青少年时代所受思想影响的问题。还在杭州诂经精舍跟随俞樾读书时期,便自称“刘子骏私淑弟子”,标榜自己古文经学和诸子学的正统源流。1898年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也说自己从17岁起,最重视的便是荀子、司马迁、刘向三人,此外还有盖宽饶、诸葛亮、羊祜和黄宗羲。不应小看这种人格理想和异种乱华事件在这位读书人心中造成的根本影响,而且章太炎的心灵的敏感和坚韧异于常人,以至他自己都说:
“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15]2以前学界对待这一段材料,往往将其作为章太炎思想的背景和衬托,并未做一种心态史的考量,类似竹内好“向心”的思想史研究方法。章太炎之为章太炎恰恰在于他重视人精神层面的气质和精神,他的学术和革命带有鲜明个人烙印的根本原因,也在于他极为珍重这份鲜活的个性精神,这是章氏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依自不依他”的内涵之一。由此,我们也许可以揭开章太炎一生致力排满原因之一角——他是一个汉人,一个不满满人统治的汉人。这种民族主义一旦和个人主体精神结合、一起成长,便会显示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言以蔽之:国粹的进路是感情,目的是革命。

章太炎干革命先是跟随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而后转向孙中山的暴力主义,最后还和吴佩孚、孙传芳纠缠在一起。如此反复,说明这三者都不是章太炎心中革命的理想形式、状态,章太炎仍在寻找实现心中宏愿的方式方法。近有旅日学者林少华提出章太炎的革命是“鼎革以文”,这是有道理的。章太炎的革命有着极强的民族主义色彩,而这个民族主义又和其个人主体性紧密相连。作为传统学问殿军的章太炎,其主体精神的骨干便是古中国学术,不管后面他接收了多少西学资源,环境实现了多少改变,这个主体精神没有变,也无法改变。章太炎从他的武器库里挑来挑去,发现“国粹”最称心称手。

归根结底,章太炎是传统学术浇灌、养育的一代人,他的立身之本也全在其中。就革命功绩而言,章太炎几与孙中山同名,恰如鲁迅所说:“七被追捕,三人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16]但撇开这些笼罩在章太炎身上的革命迷雾,我们看见的亦是一位学术巨擘。他的音韵、小学成就卓然成家,经史、辞章、义理划乎时代,同样并世亦无第二人。

再次引用章太炎1907年7月写给孙诒让的信,其中无不表达对于国粹衰微的忧心忡忡:“方今国故衰微,大雅不作,文武在人,实惟先生是赖。……扶危继绝,非我天台、雁荡之大师,其谁与归。”[14]264这已经明显表达了对国故衰退的担忧,并决心力挽狂澜。1908年6月再复孙诒让确证了这种抱守的决心:“麟以寡味款启之身,荐更忧患,学殖荒芜,无可自憙,内省素心,惟能坚守旧文,不惑时论,期以故训声均,拥护民德,远不负德清师,近不负先生,虽并世目为顽固,所不辞矣。”[14]266言辞恳切。1901年章太炎写了《谢本师》,但如今他却一再强调“不负德清师”,章氏心绪复杂可见。由此顺道一提,《正仇满论》和《谢本师》是否可以绝对互证,是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在这封信中,还有一个细节,便是章太炎请孙诒让劝刘师培“弗争意气,勉治经术”。[14]266这种提携学术同人的宽广的学术心胸同样令人动容。

这种学术提携还体现在章太炎积极地为青年人讲学授业上,先后创办了国学讲习会、国学振兴社。听课者中国留学生居多,分为师范生、法政生,前后有百数十人。据许寿裳记载:“寿裳与周树人、作人兄弟等,亦愿往听。然苦与校课时间冲突,因托龚宝铨(先生的长婿)转达,希望另设一班,蒙先生慨然允许。”[9]168除了周氏兄弟,还有黄侃、朱希祖、朱宗莱、钱玄同、汪东等后来的文化巨擘。章太炎性情怪癖,但面对这些青年学生确是很好,随便谈笑,同家人朋友一般,说章太炎为几年后的新文化运动培养了一众杰出健将应不为过。不管是对青年的授道讲学,还是对待他们的宽容心态,都应是章太炎渴望影响后进、继承保存文化的一种表现。

1922年,章太炎应江苏省教育会之邀,在上海分十次讲授“国学”。省教育会的通告是这样说的:“自欧风东渐,竞尚西学,研究国学者日稀。……同人深惧国学之衰微,又念国学之根柢最深者,无如章太炎先生。”[9]386从这则通告中,我们至少可以读到两个信息:第一,国粹这个时候的含义已经有所蜕变,它从晚清国粹派等人的革命含义转向了对西学乃至新学的抗衡,即“文化复古”面向逐渐展露。而同年早些时候创办的《学衡》杂志及其学衡派同人同是这一风潮的表征。第二,章太炎被认为是这次“文化复古”的代表人物。这时,历史再次展现了它的诡谲,两次“国粹运动”章太炎都不是发起者和组织者,但无一例外成为象征性人物——这和章太炎的文化、学术乃至革命观点真的不无关系?是时,章太炎国粹文化保存主义的标志性事件,当是对柳诒徵“诋诃孔子”辩难的回复。他在《致柳翼谋书》中对十多年前《诸子学略说》所写孔窃取老子藏书表示是“狂妄逆诈之论”:
“今《丛书》中已经刊削,不意浅者犹陈其刍狗。足下痛予针砭,是吾心也。感谢,感谢!”[9]367后人对此多有微词,认为章太炎“粹然成为儒宗”。这实在不应成为责难章太炎的理由,这也许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压力下的另一种极端判断。

回到章太炎民族主义的学术主体性上,他在国粹上所做的努力恰恰不断强化了我们的文化内核。现在我们回过头反思五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割裂了我们“体用”间的联系。历史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滑行推动力,同时需要摩擦力。国粹的文化保存主义,特别作用在章太炎身上的时候,它就不是简单的进步和倒退的问题。而是一种文化的拳拳赤子心和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艰难选择。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章太炎都说:“设有异族人住中夏,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以至用竹内好的思想研究方法论来看,不管是“有迹可寻”抑或“所以迹”的“回心”之轴,国粹都可以贯穿章氏一生的思想轨迹。

注释

[l]参见《政艺通报》,1904年第1号。

[3]《志贺重昂全书》第八册,东京,第1页。转引自martin bernal的《刘师培与国粹运动》,见《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湾《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出版。

[7]冯自由.革命逸史(二集)[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36。

[16]参见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魏建宇)

相关热词搜索:;

护士节发微博祝护士节快乐文案篇三

小寒发微信幽默句子(80句)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相信在寒冷的天气下肯定会约亲朋好友一起相聚吧,这个时候是不是该先发微信送祝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寒发微信幽默句子,希望你喜欢。

1、小寒三九天!脚冷,可跺跺脚;嘴冷,可舔舔嘴;肩冷,可耸耸肩;腰冷,可扭扭腰;手冷,却不能搓搓手,因为我要坚持把这条问候信息发送完毕:小寒快乐。

2、小寒地冻冷风吼,大树小鸟在颤抖;出门衣服要穿厚,手套小帽不离手;体力锻炼经常有,感冒流感必驱走;温暖短信送问候,朋友开心就足够!祝小寒快乐!

3、小寒常常胜大寒,年年常见不稀罕。小寒天气如不寒,三月清明是泥潭。小寒天气如大寒,冬季冰冻冷成团。天气寒冷,记得保暖!小寒快乐!

4、添入快乐的莲子,投入幸福的红枣,放入健康的大麦,撒入平安的花生,用我的牵挂为火焰,用我的问候熬一碗浓浓的爱心粥,在这小寒节气里,给你深深的温暖,最真挚的祝福。

5、雪花散发春天的气息,愿洗尽你心中的阴霾,带给你明媚精彩;北风弥漫思念的心情,拂走你一身的尘埃,带给悠闲自在。小寒到,释放心灵,愿你温暖快乐!

6、亲情需关爱,回家看看就温馨了;爱情需表白,勇敢示爱就甜蜜了;孤独需朋友,谈天说地就舒展了;身体需锻炼,经常运动就健康;小寒需保暖,踩踩祝福就幸福了。小寒来临,愿你踩着祝福的路,生活人人羡慕!

7、小寒到来天气寒,冷冷冷;温馨短信送祝福,暖暖暖;寒流狂风轮番至,防防防;保暖小寒安全度,乐乐乐。小寒到了,祝你小寒快乐,同时提醒你注意保暖,别被寒风闪了腰。

8、小寒最佳运动,和我一起来做吧:把"心情"放飞,和"欢笑"慢跑,同"浪漫"牵手,与"快乐"跳舞,约"开心"溜冰,邀"高兴"打球,把"温暖"拥抱,和"幸福"亲吻!祝你快乐!

9、小寒过后,大寒即到,两寒之间,倍加寒冷,出门穿衣,小心为上,注意防寒,确保温暖,身安体健,喜迎新春!

10、天,寒冷,多穿衣,保重身体;情,友谊,常问候,万事如意;信,字体,写给你,经常联系;我,念你,发信息,心中欢喜;猪,小寒,看信息,转忧为喜。

11、小寒想你,奉诗一首,祝君温暖:小寒时节何时了,温暖知多少,小楼昨夜又风雪,故友可曾添暖衣,情真意切应犹在,只因思念长,问君能有几多寒,恰是一江暖心向你流!

12、最近天气突变,冷热交替,我的朋友要注意身体,保护自己。今天是节气小寒了,气温是愈加寒冷了,多加件袄,多泡热水脚,祝愿你冬天美好!

13、节气到小寒,最寒今天起,大雪盖满屋,冰锥挂屋檐,寒风拼命吹,寒气透人扉,在冷短信到,关怀暖人心,小寒祝福你,快乐暖洋洋!

14、小寒节气到了,送你温暖的祝福,愿你开心,送你温馨的问候,愿你幸福,送你温情的话语:小寒快乐,送你温柔的提醒,天冷了多添衣哟。

15、小寒湖面冰封严,大雪纷飞漫天寒,进补养生有诀窍,羊肉杜仲强肾肝,枸杞肉桂补阳气,核桃煲粥把脾健,雪梨甘蔗最润肺,鹌鹑炖人参驱寒;祝小寒平安。

16、本来是思念,却被风吹乱;想把你牵挂,情意又泛滥;想送你温暖,阳光更灿烂;愿你很幸福,你沉醉听不见;关爱来问安,愿你心遂愿。小寒快乐!

17、雪,是小寒的天使;冰,是小寒的主仆,雾,是小寒的气息,风,是小寒的精灵,冷,是小寒的品质,暖,是小寒的克星,我,是温暖的仆人,送给你温暖的祝福:小寒节气,注意保暖!

18、雪花飘飞舞小寒,气温低下冬季寒。出门注意受风寒,身体不佳不胜寒。炉火炙热来驱寒,谨防煤烟毒气寒。开门通风小心寒,幸福安康度小寒。祝君小心别受寒,愿你体健傲严寒。

19、小寒飘雪天渐寒,远门行车预报看。拐弯上坡前进慢,路口要看绿灯前。路有冰雪装滑链,晚间行驶不安全。保障安全搞春运,为民服务又赚钱。安全运输好!

20、最放不下的就是你,最想关心的`也是你。最想说的话我爱你,最想听的音是你的歌。最关注的事是你健康,最想办的事给你发短信。亲爱的"小寒"到了,别患感冒我担心,愿你有个好心情!

21、小寒降温加衣裳,我的祝福暖心房,开心如火融冰雪,快乐似炉烧郁结,亲爱的朋友,祝幸运之树常青,愿顺利之藤永绕。

22、漫漫小寒到了,你的日子应当这样度过。吹风时有风度,寒冷时有温度,穿着上合尺度,看问题有高度,操劳上不过度,不知不觉间,开心把冬度。祝你小寒健康快乐!

23、有一种冷,是冰天雪地心不寒;有一种情,是雪花飘飘身体暖;有一种爱,是祝福深深在小寒;有一种问候,是远隔千里心相牵;小寒来临,愿你天寒心不寒,暖暖过冬天!

24、风雪无情,减不退友情的温度;冰霜无情,封不住情谊的火热;寒潮来袭,阻不住情感的升温;时时刻刻,挡不住问候的电波。朋友,小寒来临,愿你穿暖穿好,身体无恙!生活幸福,时时开心!

26、风吹尘起迷人眼,黄土高原天气寒。兔皮帽子头上戴,羊毛皮袄穿身暖。警防帽子风刮跑,狐皮围巾随风逃。下班回家坐公交,勿坐黑车大钱掏。安全上班归平安,老婆放心无顾盼。愿你小寒身体康,及时下班举家欢。

27、寒风冷月,抱着下一个美丽的春;隔山隔水,跳着一颗炽热的爱心;名利浮沉,真情的怀抱最感人。小寒了,祝福送给懂爱的你,真心合奏知心的人。

28、小寒的来临之际,__提醒你要添衣,防感冒,攒好钱,好过年。

29、小寒时节,抓上两把陽光,洒在你的胸膛,兑上两碗幸福,倒在你酒壶,请上两位大仙,"快乐"和"开心",炒上两盘小菜,"美满"和"知足",来,干杯,饮了这杯酒,同是小寒风雪人,相敬何必要相逢,喝!

30、冰在寒,封不住情谊的火热;霜在结,挡不住问候的脚步 。

1、小寒天冷了,天冷云为裳,地冷雪盖上,鱼冷水底藏,鸟冷垒窝忙,你冷我牵肠,友情做针线,祝福化棉衣,温情暖心房,祝愿友安康,天天喜洋洋!

2、一进小寒,二目冰现,三神俱抖,四肢僵寒,五体寒颤,六神难安,七魄厌倦,八方霜雪,久(九)久常见,十分祝愿;小寒节到,愿你保暖,健康如愿,祝你快乐,天天相伴!

3、小寒节气悄然到,短信关怀不能少,融融暖语寒意抛,温温祝福烦恼消,冬日保暖须做好,寒冷季节不感冒,愿你:身体健康尽欢笑,开开心心捡钞票!

4、床前明月光,“小寒”结冰霜;举头思朋友,低头按键忙;纵有千万句,不及情意长;轻轻道一声,天冷加衣裳;问候虽平淡,但愿温暖直到你心房!

5、故人西辞黄鹤楼,小寒节气你最牛;烟花三月下扬州,祝你幸福长又久。孤帆远影碧空尽,财运喜运加情运;惟见长江天际流,肥水满满不外流。祝小寒大顺!

6、一朵雪花,凝结的是整个冬天;一片枯叶,垂落的是惦念无限;一抹浮云,流连在湛蓝的天;一缕阳光,温暖着你的心田;一声问候,只愿你幸福平安。小寒节气,愿君保重!

7、小寒降温冷结冰,加衣保暖要慢行,问候祝福收也送,彼此关心暖融融,远在千里家最暖,知冷知热心里甜。祝你小寒快乐迎新年。

8、今日小寒,把“心情”装在棉被中暖暖,把“快乐”放在手心中揉揉,把“烦恼”留在冷气中散散,把“关爱”放在交流中融融,寒寒的天,冷冷的气,请躺在暖暖的被窝中,读我这封情深深的信,小寒快乐!

9、小寒到,我抓了“幸福花”,逮了“快乐草”,捕了“开心叶”,熬成一剂“保温”良药,甜而香,用短信送到,保你小寒不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小寒快乐。

10、悄悄的,悄悄的,关心点燃了,理解明亮了,支持跳跃了,你的心里温暖,你的笑容灿烂,你的幸福增添,我的心愿实现了。朋友小寒快乐哦。

11、雪花飘落的瞬间,我用想念编制了一条美丽的丝线,邮寄到你那里,希望把你梦牵,不论金线银线,风雨阻断不了我的思念,祝你小寒快乐。

12、梅花点点,绽放快乐的容颜;飞雪翩翩,飘散烦恼的云烟;冬阳艳艳,温暖孤寂的心田;祝福款款,带来美好的明天。小寒到了,愿你心如三春暖,幸福永相伴!

13、小寒节天气寒,头等事是保暖;饮食增苦少甘甜,芝麻花生多吃点;锻炼宜在日出后,运动适度莫出汗;精神放松不郁闷,宁静豁达加乐观。祝你生活比蜜甜!

14、祝福是一只利箭,击碎坚硬的寒冰,为你送来温暖;祝福是一阵清凉的爽风,吹散心中的热恼,带给你舒心欢畅;祝福是一壶醉人的美酒,时时品尝,送给你浓醇的友情。小寒节气来到,祝你快乐,平安,幸福。

15、小寒到,北风吹,雪花飞,心中思念在徘徊,暖暖祝福也相随。天气又转寒,保暖是关键;出门加衣裳,健康放心上。愿你幸福生活每一天!

16、快乐心情采摘棉,吉祥如意弹成片,幸福甜蜜缝成衣,平安康健送你穿,升温保暖数棉衣,驱冷卸寒完心愿。祝福朋友小寒节气,快乐无边吉祥如愿,幸福常伴安康永远!

17、小寒送你一件袄,暖暖和和不感冒。小寒送你一瓶醋,杀死细菌健康驻。小寒送你碗姜汤,浑身冒汗睡得香。小寒送你开心果,日子过的红火火。

18、天各一方距离远,牵挂绵绵无断绝;小寒节气温度低,祝福常送可御寒;短信字少语平淡,鹅毛虽轻情意重。祝你快快活活过冬天!

19、小寒节气温度低,嘱咐朋友多添衣;雪花飘落添寒意,注意防寒保身体;常把牵挂记心里,寒冬时节祝福你:好事不断,福运连连,小寒日开心无限!

20、冰霜冻结,冻不住快乐岁月;寒风凛冽,吹不散情意殷切;雪花飘降,阻不断好运路阔;浓雾弥漫,挡不了朋友体贴。小寒时节,愿祝福带给你温暖,幸福连绵不绝!

21、降温了,上下牙齿打架了,少张嘴少说话,防止寒风进入嘴;天冷了,身体爱打颤了,多穿衣少臭美,伸伸胳膊踢踢腿。小寒快乐!

22、小寒来了,你的烦恼被稀释,霉运被瓦解,不快被冬眠,幸福被照耀,快乐被蔓延,好运被复制,健康被坚守。我的问候,你也只有被动的接纳哟。小寒快乐!

23、用霜寒赶苦恼,用冰冷驱烦恼,用雪风散困扰;用努力保健康,用坚持得快乐,用毅力求辉煌,用问候送美好;小寒节悄悄到,祝你健康美好,温暖快乐常绕,幸福安康常保!

24、小寒迎来隆冬天,天寒地冻多保暖,全副“捂”装身着棉,别看笨重抵严寒,多食温热少贪凉,坚持锻炼身强健,冷风吹来送关怀,心情暖暖太阳晒。祝小寒快乐!

25、小寒到了,就让我的问候,化作一轮暖阳,时刻照耀你;化作一盆炉火,时刻温暖你;化作一件棉衣,时刻包裹你;化作一份美好,时刻祝福你。愿你安好,时刻保重!身体健康,一切如意!

26、小寒到达钟点,温度将至冰点,你是我牵挂的重点,祝福达到沸点。愿你衣服多穿一点,营养滋补一点,心情开心一点,笑容甜美一点,幸福更要多一点!

27、有一种节叫“小寒节气”;有一种冷叫“滴水成冰”;有一种幸福叫“雪中送炭”;有一种温暖叫“短信祝福”。愿你修炼成“吉祥暖宝”冬日吉祥,幸福快乐!

28、心意,似雪飞舞,弥漫情谊无数;牵挂,透心彻骨,扯动温暖缕缕;问候,凌波微步,在你心中立足;祝福,挥动战鼓,送上爱意许许。小寒到了,祝你关爱身体健康,幸福平安如故。

29、小寒已至天气凉,寒风肆虐雪花降,真诚友谊常常想,短信祝福不能忘:多做运动勤锻炼,改变冬眠坏习惯,添衣加裳要保暖,身体健康多赚钱。

30、醉卧冬雪看黄昏,小寒来临寒袭人,忧君怎堪寂寞冷,遣送祝福情意深,痴凝以沫送温馨,问候浓浓催花绽,好运萦绕送身边;相知相惜同珍惜,愿你小寒心暖暖。祝君快乐过小寒,幸福每一天!

1、纷纷雪花是我送你欣赏玩耍的礼物,丝丝寒风是我送你扫除烦恼的工具,缕缕阳光是我送你的时尚暖服,条条短信是我送你的祈福祝愿。愿你小寒快乐!

2、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3、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

4、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5、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6、凛冽的寒风卷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顿时,长白山银装素裹,满头皆白。

7、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8、缕缕阳光温暖情,丝丝寒风牵挂心。片片雪花送温柔,条条短信传温馨。喜悦驱走你烦恼,让你高兴天天笑。寒天季节有人惦,喜乐眉梢最骄傲。愿你小寒幸福笑!

9、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10、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11、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12、冬天的小寒是很冷的,天空中下起来鹅毛大雪,到处是一片白色,唯有松树还是那样鲜绿,点点雪片飘落在上面,好像是朵朵白花。

13、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14、小寒到了,一场大雪,路边的树木缀满银花,建筑物象琼楼玉宇似的闪着耀眼的银辉。

15、小寒在冬天里如期而至了,冬天的太阳怕冷似的躲进重重的浓雾,瑟瑟缩缩不敢露出脸来。

16、笔直的水泥路上已经盖上了一条长长的白地毯,那么纯洁,那么晶莹,看起来真叫人不忍心把脚踩上去。

17、狂风肆掠雪舞天,大河冰凌喧声喊。有病冷水不要沾,要用热水洗锅碗。天寒地冻保健康,裘衣毛裤皮靴穿。门窗关好胶带封,炉火通红涮羊汤。愿小寒康健!

18、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19、一阵轻风,雪花静悄悄地洒满大地,给田野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银毯。

20、又到了小寒凛冽的北风发出凄历的尖叫,枯草落叶满天飞扬,天地之间黄尘蒙蒙,混沌一片。

护士节发微博祝护士节快乐文案篇四

1、说大暑,道大暑,望你天天能消暑,大暑快乐!

2、炎炎大暑,祝你天天开心静心每一天。

3、愿你大暑时节快乐无边。

4、愿你大“暑”底下好乘凉,千“暑”万“暑”幸福开。

5、此刻,热火朝天。

6、祝你大暑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7、大暑到,祝福你,幸福快乐永久。

8、大暑前来签到,愿你乐得逍遥!

9、今日大暑,天气却凉快了一些。

10、祝你大暑开心!

11、大暑烈日炎炎,愿你无限清凉!

12、大暑天气,祝你夜夜睡好觉,轻轻松松过大暑。

13、愿你大暑心情快乐,凉爽舒心。

14、愿你大暑开开心,工作顺利步步升!

15、今日大暑,何不效仿古人的“心静则凉。

16、希望你开心凉爽大暑每一天!

17、大暑来的`真快,祝你开心常在,喜出望外!

18、我愿你:快乐过大暑,凉凉爽爽一整夏,大暑快乐。

19、大暑炎炎,愿你快乐依然,幸福绵延!

20、大暑,夏天的最后一个季节,与你分享一份清凉。

21、炎炎大暑,祝你清凉一夏。

22、大暑到了,愿你一切顺利,事事如愿!

23、祝福你大暑清爽,快乐无边。

24、愿你大暑无烦恼。

25、大暑至,愿你一夏无忧!

26、祝你拥有清凉快乐的大暑。

27、今日大暑,"极端的热"来咯,小伙伴们要注意防暑哦!

28、大暑的我给你一声答候:祝安康一夏!

29、我愿使你清凉一夏,幸福快乐,开开心心,过大暑。

30、游戏配瓜,赶走酷暑!

31、梦想和大暑,总有一个值得大汗淋漓。

32、无风烁日暑气浓,恰得知了唱枝头。

33、春去夏来,还有我的祝福伴随你,祝你天天凉爽乐哈哈!

34、现在的天气,自来水可以直接泡方便面!

35、祝福朋友天天好心情、清凉一夏!

36、大暑炎热至极!注意休息!

37、今天,注定是汗水最多的一天。

38、愿你多多注意,快乐一整夏!

39、祝愿你拥有清爽,快乐的大暑。

40、昨晚,庆祝今天大暑,翻台两次,吃到嗨,吃到爆。

41、大暑炎炎蝉蛙鸣,浓浓奶香伴雨晴。

42、大暑来了,送你一丝凉风,祝你凉爽开心夏季每一天。

43、祝大暑吉祥,清爽每一天!

44、大暑节气,一切“热”的开心!

45、愿天天神采飞扬!祝您渡过愉快的大暑!

46、大暑炎炎,祝你大暑清凉愉快!

47、炎热大暑来到,助你天天好心情,事事都如意。

48、暖暖大暑悄来临,愿你有个清凉的`夏日。

49、一院清风销烦暑,闲庭信步自然凉。

50、大暑时节,“暑”你最牛!

护士节发微博祝护士节快乐文案篇五

;

摘 要:魏晋时期,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儒学衰微,玄学兴盛。儒家经世致用之传统在遭遇玄学之风的浸染之后,面临着消解的历史危机。傅玄继承和发扬了先秦两汉儒家经世致用之传统,结合魏晋时期的社会实际提出了分民定业、贵农贱商、平赋役、息欲和明制的治国思想。这些治国思想是基于魏晋时期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法,体现了他对社会民生问题的积极关怀和思考。

关键词:傅玄 治国 《傅子》

傅玄(217—278),字休奕,北地泥阳人,“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性格刚劲亮直,是西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傅玄仕官于魏晋两朝,此时社会动荡,儒学衰微,玄学大行其道。傅玄作为时代清醒的思想家,他以稳定政局、改革时弊、富国安民为己任,从社会实际问题着手,提出了分民定业、贵农贱商、平赋役、息欲和明制的治国思想,试图以儒家经世致用之学解决社会流弊,王沈评价傅玄“足以塞杨、墨之流遁,齐孙、孟于往代”(《晋书·傅玄传》)。

汉末到魏晋,因统治阶级的土地兼并战争,大量农民被迫逃离家园,流散四方。西晋王朝建立后,为了将大规模的流民重新固定在一定的行业里,傅玄提出了分民定业思想。泰始二年(266),傅玄上书晋武帝,他说先王把职业结构分为士农工商,“各一其业而殊其务”。而自汉魏以来,“不定其分”,“农工之业多废”。傅玄认为要“亟定其制”,遵先王之制行“分数之法”。傅玄分民定业的劳动分工伦理,是把众多的流民安置在士农工商的职业结构中,“农以丰其食,工以足其器,商贾以通其货”。一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因社会职业的流动、工作的变迁而带来的社会不安定;二来能培养出高尚的职业伦理精神,“士思其训,农思其务,工思其用,贾思其常”(《傅子·检商贾》,以下凡引《傅子》仅注篇名)。士农工商四个行业的人在劳动中形成的思训、思务、思用、思常的职业伦理精神,使得民众能坚守自己的“本”业而不受商业“末”业的吸引。其分民定业的劳动分工伦理,是继承管子“定居乐业”的伦理观而来,不过二者实际效用却有所不同。首先,管仲反对四民混杂住在一起,“四民者勿使杂处”(《管子·小匡》),禁止任意迁徙,而傅玄只是要求四民“各一其业而殊其务”;其次,管仲在封建领主经济占统治地位时期,要求四民职业必须是世袭的,不允许轻易地变换职业,傅玄主要着眼点在于将大规模的流民重新固定在一定行业里,其职业是否世袭不作为重点考虑;最后,管仲主张根据现有士农工商的人口数量来分乡居住,而傅玄则要求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来安排士农工商的从业人数。管仲和傅玄的职业观,虽实际效用不同,不过,“从本质上而言都是封建主义的组织形式,目的还在于恢复或发展封建生产力,巩固封建生产关系,从而巩固封建地主政权”。

傅玄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一个主张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规定四民从业人数的思想家。他的分民定业思想的实际意义在于:在经济凋敝历史条件下,合理把劳动力分配到士农工商行业中,有利于缓解战争对经济的严重破坏,对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叶世昌先生认为他的分民定业思想带有很大的空想性。叶先生指出,社会的实际分工比傅玄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并不是单纯地由士农工商四种职业的人组成。而且,封建国家也没有能力对各行业劳动力的分配比例做出合乎实际的计算。傅玄分民定业思想仍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景。从分民定业的分工伦理出发,傅玄提出了重农抑商思想。贵农贱商一直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传统,但傅玄与之前狭隘的贵农贱商主张者不同。一方面,傅玄承认商业在社会生活中互通有无、方便民生的突出作用;另一方面,傅玄又认为商人以追逐商业末利破坏了儒家所推崇的淳朴民风,导致了“民财暴贱”“富乎公室”的贫富分化。傅玄把农业的破产归之于商业的过度发展,而商业的畸形发展又在于统治者“上逞无厌之欲,下充无极之求”。鉴于商业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傅玄提出了抑商的主张,要求明君做到“止欲而宽下,急商而缓农,贵本而贱末”(《检商贾》)。此外,傅玄还提出了“夫家足食,为子则孝,为父则慈,为兄则友,为弟则悌”(《傅玄传》)的思想。他认识到,在一定历史时期,人民道德水平的高低是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的,“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安民》)。老百姓掌握必要的物质财富,老百姓有“恒产”,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家族和睦才有了物质基础,无形之中就消灭了犯上作乱的现象。相反,如果民贫,封建道德就失去了其经济基础,人民则犯上作乱。傅玄认为,统治者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可魏晋之际,长期的战争造成了人口的锐减,而封建统治者对老百姓征收的赋役反而在不断地增加。傅玄看到老百姓承受着来自统治阶级施压的超经济剥削,他提出了平赋役的财政思想。自古以来,赋役的轻重缓急关乎国计民生、社会安定,赋役之兴绝不能伤民之财、夺民之时、竭民之利。他对国家的赋役制度提出了道德约束:一则要“安上”,即合理的赋役可以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二则要“济下”,“上不兴非常之赋,下不进非常之贡”,考虑人民的实际负担能力;三则要“至平”,“计民丰约而平均之”,根据财产的多寡来征收不同的额度,让人民有足够的财力来进行农业的简单再生产。

傅玄认为,财政收支要平衡,那么国家要以“定制”征税,百姓按“常事”相对稳定的赋役管理体制。在傅玄看来,治国之道在于取信于民、关爱民生、珍惜农时。在古代,农民、农业问题对于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安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伤农时是取信于民的重要内容。如果赋税政策朝令夕改,统治者横征暴敛,那必然会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因此,赋役的轻重缓急要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國有事则赋重役勤,国无事则赋轻役简”(《平赋役》)。社会相对安定时,可以适当地减少农民的徭役,减免农民的赋税,使老百姓有充足时间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当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时也可以适当加重赋役。

傅玄还第一次明确地把公平作为财政制度的根本内容,“唯公然后可正天下”。如果征税是服务于国家,“俭而有节”,那么老百姓还是欣然接受的。夏禹治水,工程浩大,但为国家的公利而非统治者个人的私利,契合了儒家“俭而有节,所趣公”的公平原则,劳动人民还是“乐尽其力”。同时,傅玄为了论证其治国思想的合理性,试图从人性方面寻找其治国逻辑起点,他认为,“人之性,避害从利”,“人怀好利之心,则善端没矣”,“人含五常之性,有善可因”(《贵教》)。

傅玄对自然人性做了一种道德上的判断:人性是避害从利的,人性是重利的。人性有善有恶,人好利的高扬和善的沉沦促使人人皆好利重利。人好利重利的具体化就是,现实中的人天性以追求物质财富为最高的目标。人好利与性善之间的紧张对立,形成了傅玄息欲与明制的消费伦理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魏晋以降,门阀士族之间争奇斗富的奢侈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这种极端享乐主义与儒家倡导的“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南辕北辙,出现了纵欲主义的极端。傅玄对汉末以来的社会大动荡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从有限物力与无限物欲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息欲和明制的治身理國原则。傅玄继承了儒家黜奢崇俭的消费传统,吸收了道家“祸莫大于不知足”的思想,把节俭、息欲、知足纳入他的治国思想中。他觉察到人类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有限的物质财富和无限的物质欲望之间形成了一种“短缺经济”的矛盾状态。在他看来,秦始皇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筑长城皆是“倾天下之财不足以盈其欲”之故,因而抑制人无穷的欲望只能靠息欲与明制的方法。息欲就是节制人内在的无穷欲望,明制就是彰明法度。

傅玄继承了先秦的人性传统,提出了礼法、赏罚并用的管理方法。儒家的礼教和法家的刑罚是治国不可或缺的手段,“赏者,政之大德也;罚者,政之大威也”(《法刑》)。如果要节制人内在的无尽欲望,礼法、赏罚应该双管齐下,“独任威刑而无德惠,则民不乐生;独任德惠而无威刑,则民不畏死”(《治体》)。人性之善的复归,一方面需要儒家礼乐的教化,这是人道的基础;另一方面法家的刑罚对人性恶的一面起着震慑、警告作用,“礼法殊途而同归,赏刑递用而相济”。傅玄礼法相济的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儒家过于强调以德治国的窠臼,这在当时而言是极大的进步。

傅玄在西晋实现初步统一、国力衰微的历史情况下,积极地思考着如何稳定政局,改革时弊,发展经济。他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人性、德政、民本等思想传统来解决社会民生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傅玄以儒家思想来整治社会问题、改革时弊、发展经济的治国思想。他提出的分民定业、贵农贱商、息欲与明制思想中的新见解和新观念丰富和充实了儒家治国的内容,因而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是他对于西晋社会民生问题的积极思考和关注。

参考文献:

[3]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相关热词搜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10691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