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9篇(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1 10:41:09
最新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9篇(优质)
时间:2023-04-01 10:41:09     小编:admin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篇一

第一轮侯老师讲完后组内找领导进行了评课,回来后又进行了细致的讨论。主要有如下方面需要改进:

1、显示生活中的东南西北与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有所不同,在认识地图上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标准绘制的,需要一个冲突。侯老师准备让学生绘制教室的平面图,但是发现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后东南西北的物品并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讨论在第二轮上课在班级教室内进行,这样在这个环节上效果明显好了许多。

2、第一轮学生对于顺时针排列着东南西北理解的并不到位。往往给一个方向并不能顺利的找到其他三个方向。因此组内讨论将此环节内容充实,加大练习量,将这部分知识夯实。

关于改进的部分在第二轮上课时比较成功,但是又暴露出一些不足,首先学生的方向感没有形成。这主要在于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过于表面化,为了避免学生出错,我在讲述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时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四个表示方向的词语并没有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多少印象,所以导致活动时学生根本找不到教室中东、南、西、北的具体方向。这个教训告诉我,越是这种学生们平时接触少的、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越是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讲解,不能图速度,而不注重效率,那样的结果是“事倍功半”。

其次是地图上东、南、西、北知识的讲解上。急切的想要把更多的内容交代给学生,课堂环节多容量大,导致很多题目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最终的结果是教师不知道学生到底是会还是不会。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先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再个别汇报,效果会更明显!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篇二

方向的认识,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经验和常识,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知识,这一节的目标是经历在室外和室内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能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方向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和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判断、交流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对方向的认识水平。

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我先把学生带到室外,在操场上辨认方向,提出问题:谁能说说我们怎样辨认东、南、西、北?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太阳在南边;太阳从西边落下等。使学生在脑海里建立起有关方向的表象,同时,通过学生的口述活动,把少数人的知识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知识。接下来让学生“找方向”和“判断方向”,以加深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在这里,老师充当的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方向的认识不能完全靠学生死记硬背,在充分借助现实情境让学生辨认方向后,我加入了一个小游戏“抢椅子”,让没有抢到椅子的同学说出他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是谁,这样不仅激发了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方向的认识,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前与后、左与右的对立性和前、后、左、右的相联性,丰富了教学内容。

尽管本课大部分同学都能充分的领会并运用,但仍有极少数同学方向感差,对他们来说辨认方向仍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个别指导来帮助他们。第二个问题就是结束太过匆忙,在一本杂志上我看到这样一道题可以补充在后面做练习:

1、下午放学,小青出校门,太阳在前面,学校大门对着什么方向?

2、坐公交车,小青坐在车里,她看到太阳在她的右边,公共汽车开向什么方向?

3、到了十字路口,公共汽车右转弯,公共汽车开向什么方向?

4、转弯后,小青看到路的左边是医院的大门,医院大门对着什么方向?医院的大门对着公园大门,公园的大门对着什么方向?

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篇三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词,以前初中地理时曾经学过,现在竟然出现在小学三年级就出现这内容了,看来教育改革的步伐还是迈出了一大步。

这是粤教版三年级第一单元的内容,教学目标很明确。

一、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黄老师的教导时候的激趣引入,一开始就落实点题,借考考学生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上、左、前、东、南的相对的词,将零散的知识汇聚在一起,通过梳理后,引申为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认识东南西北。

让学生说出生活常识,知道东方,判断其余三个方向,通过怎么判断,怎么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用儿时学过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这四个方向。

二、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联系生活,结合生活常识,知道太阳升起来的方向就是东方,也知道方向后,其余三个方向都可以逐一道出。

从理解相对性和学会顺时针方法来辨别方向中,我们可以看出钟老师的设计意图是想让学生用四个方向表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每个环节中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黄老师的教学意图,而且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目的性强,环节紧密联系,而且整堂课老师没有过多的强制学生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融洽的一堂有趣的科学课。

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篇四

东南西北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的。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正确辨别生活中的方向,了解地图上的东南西北。这节课在之前我曾经上过一节竞赛课,这次再教,觉得对自己的教学是一次提升。教授完这节课之后,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在本节课教学中,老师注意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积极互动,教态亲切,能够及时运用鼓励,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收获知识,在活动中展开教学,体现低年段数学的活动性和趣味性。

导入部分由前后左右的相对变化性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描述出已经学习了方向,还要再学习东南西北的必要性,目的性强。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巧妙地引入东方, 教学中又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东南西北,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导入部分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数学活动与学生喜欢的游戏有效地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既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方位观念,又能使学生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本次教学,游戏仍然能够既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但是减少了繁复的环节,取而代之的是辨认方向小游戏。

本节课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设计练习时注意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习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中,引领学生从实际入手,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对方向进行辨认,找到其中的一个方向,按照顺时针排列东南西北,学生反复实践,增强了对方向的认识。教学目标落实得更扎实,学生学习效果更好。

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篇五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材不过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情况,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面向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平面图上认方向,还要求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课的活动主题图是一幅学生很熟悉的生活主题图,当中以学校为中心,先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都有些什么主要的建筑物。

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孩子们这份好奇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设疑求新,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认一认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经验。

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很多孩子根本还不认识方向,通过回忆一首儿歌,孩子明确了方向。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为了突破这一个,我首先让孩子顺时针认识这四个方向,然后通过前后左右这四个方位词让孩子知道东西相对、南北相对,接着让孩子在经历中感受,最后通过4道题组练习巩固(面向东面,后面是( ),右面是( ),左面是( )。)

在做想想做做第1题时,我感觉到孩子懂得的很多,同时我的知识就显得匮乏。我是先让孩子自己自习第1题,然后探讨的。在交流时,孩子说了很多我没有听过的知识。王骁说:“北斗七星在大熊星座的二等星”,严褀说了一个关于北斗七星的故事:“唐朝李世民时,来了7个酒量很大的猴子......后来这7个猴子没有了,可能变成了现在的北斗七星。”这些我从不知道。在探讨辨认方向的方法时,孩子们也说出了很多。比如,看风向、影子、苔藓、树皮(南面的比较光滑,北面的比较粗糙,白桦树尤为明显)等等。

我以为我的知识足够应付孩子,但是我错了,他们的课外知识远比想象的要丰富,从这点来说,我准备的不够充分。为了弥补我心中的愧疚,课后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然后给他们讲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孩子很感兴趣,还提了一些他们心中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面对聪明而又渴求知识的孩子,我们老师唯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胸有成竹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才能让数学有人文气息,才能有效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篇六

“东南西北”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的内容,是“方向与位置”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的。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正确辨别生活中的方向,了解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课一开始,我就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太阳的谜语、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儿歌等,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了认识方向的现实情境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东南西北的位置关系,我让学生从辨别自身的方位开始,认识教室的东南西北面,描述操场周围的物体位置。这些活动都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同学们学得亲切、自然,同时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从实际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到平面图上东南西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规定方向标的必要性,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写校园平面图,接着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自己发现问题:平面图上的方向不同,给看地图的人造成很多麻烦,怎么办呢?只好规定一个统一的方向。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篇七

教育,应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现实生活境遇发生关联。本课是认识生活中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和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两方面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经验和常识,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知识。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他们的生活中时常会提到,用到,因此在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已经有所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是比较容易混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是很有帮助的。

教学这节课时前,他布置了一项小调查请他们回家调查: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分辨清南西北吗?写一写,字数不限。

所以,上课一开始,他直奔新知。他问:"有关东南西北你们知道哪些?"一生回答:"他知道上北下南,左东右西。"一生回答:"他知道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他故作惊讶状的说:哇!你们知道这么多,真不简单啊!你们还知道什么?这个时候,有个学生说出还可以利用指南针方向。他及时表扬了这个学生,并说那么指南针又是怎样辨别方向的呢?学生中有人说指南针有一个针总是指着南方,还有一个学生说是四大发明之一。他又问那么你们知道指南针是哪国人发明的吗?学生答不上来,他适时地向他们介绍了关于指南针的知识,孩子们听听津津有味。

这时,他说:"大家了解到东西南北的这么多知识,那他们一小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你们能说一说吗?"一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他们纷纷举起小手,说一小东面有市一中,南面有政府,西南有市医院,北面有学校的操场。他说,大家能把这些画到一张纸上吗请以一小为中心,自己动手画一画。学生画好这样一个示意图后,他就带着他们到操场上,并把他们分为四队,分别朝向东西南北方向中一方,自己动手去画。

孩子们这下可积极,都在认真观察,仔细画,甚至还有人趴在地上画。看到这一场景,他是高兴地,因为他知道他们人人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了。他在旁边适时做指导,并看到孩子们几乎都能准确地这些建筑物画下来。回到教室,他们首先将在操场上所看到的、画的,分别展示在黑板上。并让他们观察,大家画的有什么不同他们都说大家画的建筑物的位置不同。这时他说老师的校友想来咱们学校和大家交朋友,老师是不是把大家描绘的四个结果都拿出来让他看呢你们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

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带着问题完成的本节一半内容的学习,虽然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但是他想念这节课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效果也不错。

老师在课堂中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特别是让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如在教学的最后安排了小小设计师的实践活动,学生能用新学的知识设计我们的校园。学生们的安排不仅合理,而且还能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连我也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想像力,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想法,甚至有时会出乎意料。如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的学生说出用指南车和树上的苹果辨别方向,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这时如果让学生充分的讨论,而不是一带而过,那么教学效果会更好,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既能大胆的放又能及时、恰当的收,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方向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堂上的学习还不够,需要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应用才能真正掌握。

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篇八

本节课是上海市新教材二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实践部分中关于位置方位关系的新知识。学生在一年级时已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和大人交流时,已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一点模糊认识,但是对地图中方位的辨识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立足于学生生活经验,从对生活中东南西北的辨别到引出对地图中的东南西北是如何表示,采用层层铺垫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新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过程逐步的学会了如何识别地图中方位,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下面结合这节课上的部分细节具体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对东南西北的位置方位在生活中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的模糊认识,但还不是特别清晰。因此我创设简单的谈话情景,根据学生大多都有对生活中太阳东升西落得自然现象有过观察经验,指出生活中东和西的方位。通过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好方法?引出指南针的认识;紧接着通过指南针的指示来找出生活中的南和北。这样在轻松愉快的谈话情景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感知到生活中东南西北大致的方位,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地图中的东南西北又是怎么表示的呢?生活中的方位和地图上的是否一样呢?通过提问又慢慢的把学生的思维从具体的生活实际引入到抽象概括的地图中来。自然也就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这节课,课本上所有知识点和练习都是围绕在一副简易地图而展开的。怎样利用书本上的学习材料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呢?我大胆的尝试了重新安排练习的顺序。

首先,以小胖家和出租车公司观察点,找出四周都有哪些场所?来巩固对地图中东南西北方位的识别练习。接着我创设小胖和小亚一起上学的情景,用小胖要先去小亚家该怎么走?引出对路段的认识,了解:东、南、西、北 符号的含义。接着我把书本上的第三题调上来,要求根据前面学习的本领老找一找小亚和小巧按照这样的路线会走到哪里去?两道练习一方面教会了怎样画路线图,另一方面在画的过程学生体会到小亚行走的路线是在绕原路。这也就自然的引出了对最短路线的思考?在学生兴致高涨时,请你为小丁丁设计一条最短的上学路线。通过对练习的重新组合后使教学各个关节紧密相连,同时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高涨。因此起到了很好的课堂实效。

我们都知道一节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能力得到锻炼。在本节的学习过程学生很多次都是在同桌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的过程的共同学习新知的,而自主的探究能力怎么得到体现呢?在最后一个环节,为小丁丁设计最短路线问题中,我提出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完成在地图纸上。学生们兴致都很高涨,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他们张显自己的独立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做好时机,很多小朋友都能够找到一条最短路线,有些能力强的还可以找到更多条,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孩子都得到了展现。也增强了对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篇九

上课伊始,我问孩子:“你知道哪些表示方向的词?”

“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老师,我还知道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来数的”,唐天泽迫不及待的说。嚯,孩子们真不错,对方向有了那么多的了解!看样子今天的课会很顺利。

接下来,按照我精心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首先以孩子们一年级时学过的一首辨认方向的儿歌说起。“早晨起床,登上山岗,面向太阳,辨别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显然,孩子们对这种形式的数学课很感兴趣,绕有兴致的说着,在说儿歌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于方向的理解。随后,请孩子们自编儿歌。

师:“如果到了中午放学的时候,这首儿歌又该怎样说呢”?孩子们在四人小组里经过了短暂的讨论有了结果。“吃过午饭,登上山岗,面向太阳,辨别方向。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边是东,右面是西。”那下午放学呢?这时孩子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习的兴趣高涨,儿歌编的也越发精彩。

通过这样一首不断改变的儿歌,完成了教学内容。我直观感觉孩子们对于方向的认识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我问孩子:“刚才我们是通过什么来辨别方向的”?

“太阳”!孩子异口同声的说着,教学反思《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除了太阳,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指南针、年轮、北极星、树叶……”显然,孩子们是预习过书上的内容了。我们班的小不点王弈森说:“老师,还可以根据青苔来辨别方向,青苔多的地方是北,青苔少的地方是南”。

老师我还有方法,我们班的“小小科学家”刘畅举起了手。“先插个小棒,在影子末端做个标记。等十几分钟,再在后来的影子上也做上标记。左脚踩在第一块石子,右脚踩第二块,面向的方向就是北。”

“真的是这样吗?”我有点疑惑。

“是的”,孩子很坚定的说。“我是在《撒哈拉沙漠求生记》里看到的”。

看来是我孤陋寡闻啦!我大大的表扬了孩子。现在的孩子真不简单,知识

是如此的丰富,看来作为老师也必须加强学习了,要不然怎么为人师呢?

最后请孩子欣赏了一首诗歌:《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孩子们很认真的听,最后从诗中找到了辨别方向的方法。

整节课生机勃勃,孩子们兴趣盎然,这不正是我所期待的课堂吗?那教学的结果怎样呢?

午饭后,在操场护导。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正好趁机检验一下。通过检查,发现孩子们没有想象中掌握的好。对于生活中的方向辨认的不是很清楚,一些孩子不知道哪里是南,哪里是北?完全没有了上课的那种激情。看来,对于方向概念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在生活中踏踏实实的不断练习巩固才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08125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