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教学教案优质(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17:18
最新幼儿园教学教案优质(九篇)
时间:2023-06-06 14:17:18     小编:zdfb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学教案设计方案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篇一

1、知道6可以分成5和1,4和2,3和3,1和5,2和4

2、在操作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3、愿意积极动脑,大胆尝试。

准备:

一、复习1~5的组成

1、师:今天我们来玩上次老师教过的"碰球"游戏,再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2~5的组成。

2、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要玩的数字的碰球师:嗨嗨,我的一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一球碰一球。

1、复习6的组成,知道6的组成有5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根据教师的出示的数熟练的说出能组成6的另一个数。

3、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准备:6个玩具活动过程:

1、请个别幼儿起立玩碰球游戏

(一)猜猜我的手上有多少

(二)开火车回答幼儿按顺序快速回答教师另一手中雪花片的数量(不能快速回答的幼儿由大家帮忙)

1、教师讲明作业做法

2、幼儿独立完成

幼儿教学教案设计方案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篇二

1.熟悉音乐,引起学习兴趣。

2.打招呼,相互认识。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好朋友是吗?现在,给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打个招呼吧!

1.出示动物玩偶,引入找朋友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你们喜欢它吗?

你想不想跟它做朋友啊?那怎样做呢?能不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下?

2.启发幼儿自编动作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玩偶表示喜爱。)

3.播放-找朋友

幼儿初步尝试自编动作表演。

4.教师引导示范,进一步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表演

(1)请幼儿做示范

(2)请幼儿相互交流:你用的是什么动作?

(3)教师表演示范,规范音乐游戏的动作

(4)根据提示,幼儿自由表演,教师跟进指导。

(分组和集体进行表演。)

5.教师引导幼儿拉手转一转,一起成为好朋友。

小结: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都是好朋友,不打不闹。

教师带领幼儿去院子里做游戏。

幼儿教学教案设计方案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篇三

1.通过让幼儿正确说出图片上水果的名称,并用短句“我要买x x”讲述出来。初步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

2.培养幼儿专注倾听别人讲述的良好习惯。

3.通过反复游戏,引导幼儿能初步说完整的短句,大胆进行讲述,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

(一)物质准备

小图片及水果实物若干,(苹果、梨、哈密瓜、西瓜、葡萄、橘子等)(与幼儿人数相等)水果汉字卡片若干。

(二)环境准备

布置成水果专柜,教师扮卖水果的阿姨。

(三)知识经验准备

认识水果,对水果汉字有了初步认识。

2.正确地讲出水果的名称后,阿姨就把水果的图片或实物卖给他,小顾客把水果放在自己的篮子里;如发音不正确,其他幼儿可帮助纠正。

3.买到“水果”的小顾客要说:“谢谢阿姨,再见!”然后再换另一幼儿买水果。引导幼儿买与别人不同的水果。幼儿熟悉玩法后,售货员阿姨的角色可由幼儿自己扮演。

4.在此基础上,教师把水果汉字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根据汉字买相应的水果。

幼儿教学教案设计方案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篇四

1. 欣赏中国和世界各地有特色的建筑,感受中外建筑风格的不同特点。

2. 了解不同环境气候与建筑的关系。

3. 运用绘画、制作等方式自主设计喜欢的房子。

1. 教师教学资源《房子大观》ppt,各种各样的房子资料。

2. 四种交通工具挂图,简笔房子挂图。

3. 教师手工作品一份

4. 彩色笔、绘画纸、手工材料(太空泥,彩纸)人手一份。

1. 《粉刷匠》律动操,组织幼儿入座。

2. 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都是很棒的小小粉刷匠,你们把房子刷的真漂亮。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下其它漂亮的房子啊。好,现在老师作导游,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3. (出示火车图片)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坐着火车向我们的第一站北京出发。(欣赏中国古代和现代建筑的图片,了解中国建筑的特点。)

(1) 出示故宫图片,提问: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古建筑大气、端庄、对称的特点。

让幼儿认识梯形房顶,长方形房身。

(2) 出示鸟巢的图片,提问:你看看它像什么?帮助幼儿了解象形建筑设计。

教师小结。

4. (出示飞机图片)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坐上飞机向第二站俄国的圣彼得堡教堂出发。欣赏圣彼得堡教堂图片,感受外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

提问:大家看这个建筑像什么?它跟我们看到的中国建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觉得它漂亮吗?帮助幼儿了解外国古代的建筑。

教师小结。

5. (出示轮船图片)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坐上大游轮向第三站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出发。欣赏悉尼歌剧院图片。感受外国现代建筑的风格特点。

提问:大家看看它的外形像什么?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象形建筑的特点。帮助幼儿掌握三角形房顶的建筑特色。

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建筑和外国的建筑风格不一样,但各有特点,都很漂亮。都体现出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6.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看了这么多中国和外国著名的建筑之后,让我们一起坐着小汽车(出示汽车的图片),去看一种很特别的房子。(出示蒙古包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房子?猜猜看,在哪里会有这样的房子?它与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那里的人们要把房子建成这样?通过讨论了解不同环境、气候与建筑的关系。让幼儿了解认识半圆形房顶的建筑。

教师小结:不同的地方环境和气候不一样,所以房子建得也不一样。

7. 欣赏其他小朋友设计的房子,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老师:今天我们坐火车、坐飞机、坐轮船去了那么多的地方看了那么多的房子,我想大家现在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子了。在设计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其它幼儿园小朋友们设计的房子。

8. 引导幼儿讨论、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子。(播放粉刷匠伴奏曲) 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设计的房子,如可以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来,可以利用太空泥制作房子,还可以利用彩纸拼贴房子。

评价总结:

1.请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

2.教师积极肯定幼儿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1. 可以请幼儿回家或在美工区继续制作或搭建各种各样的房子。

幼儿教学教案设计方案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篇五

夏夜本来就是迷人的,夏夜更是丰富的 。每当一缕夏风伴着和谐美妙的蛙声、蟋蟀声萦绕于耳畔时,便会激发起孩子们对夏夜的探究兴趣。为了让孩子更进一步地发现夏夜的有趣与热闹,我们从夏夜里的声音着手,让幼儿感知夏夜里的各种声音包括(室内、室外),从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我们通过为孩子创设一个美妙有趣夏夜的情境,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让孩子们从感知声音——表演声音——想象声音——营造声音,通过表演、想象、动手动脑等多种游戏活动使孩子感受到夏夜的热闹与有趣。

1. 通过倾听、感知、表现夏夜里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夏夜的热闹。

2. 能通过各种的声音想象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3. 探索各种灭蚊蝇的方法,让幼儿感受灭蚊蝇的快乐与有趣。

1.各种声音资料(蟋蟀声、蛙声、蚊蝇声、知了声、雷声、喝饮料声、电风扇、拍蚊声等)。

2.蟋蟀、青蛙、蚊蝇、知了等图片。

3. 各式蚊蝇拍、硬纸板、皱纹纸、软皮线、废旧饮料罐等。

1. 创设夏夜的草坪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快找它在哪儿?

(让幼儿倾听各种声音,寻找小动物。)

2. 让幼儿感受夏夜的草丛中热闹的声音。

(1) 通过歌表演、创编等活动自由模仿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通过此环节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

(2) 让幼儿交流自己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3) 让幼儿正确处理各种小动物。

(让幼儿凭借以为以往的生活经验来,区分益虫与害虫加深对个各种虫子的认识。)

3. 利用雷声将幼儿引入室内场景。

4. 通过倾听各种声音让幼儿想象、讨论、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通过提供各种室内的声音,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充分想象、表述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能力。)

5. 针对蚊蝇声让幼儿讨论如何来消灭蚊蝇。

(1) 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各种灭蚊蝇的工具。

(给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 幼儿进行灭蚊蝇活动,感受灭蚊蝇的有趣,在劈啪劈啪声中感受灭蚊蝇的热闹。

6. 在灭蚊蝇后,让幼儿随着悠扬的音乐安静的入睡。

(动静交替,使幼儿享受到热闹的灭蚊行动之后那份独特的安宁,体验无比的成就感。)

幼儿教学教案设计方案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篇六

1、懂得一个人在家时要注意安全。

2、知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丰富社会安全知识。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课前听过《小兔乖乖》的动画片,玩过《小兔乖乖》的音乐游戏。

2、物质准备:大灰狼头饰一个,兔妈妈头饰一个,安全常识视频,安全常识图片若干,《小鬼当家》大图表。

三、活动过程:

(一)以音乐游戏进行情境导入

幼儿分角色玩《小兔乖乖》音乐游戏,展开安全话题。

(二)通过观看安全常识视频预测事件情节

1、播放前半段视频

提问:

这个人丢丢认不认识?

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你们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2、播放视频后半段

验证:这个人丢丢认不认识?

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提问:请小朋友们帮丢丢想办法,再遇到这种事应该怎么做?

当有陌生人打来电话时,可以把要说的事情记下来,不能让陌生人知道家里就你自己,不要告诉他自己家的住址,也不要让他到家中来。

(三)寻找家庭中的不安全因素,学习表格、图示的归纳法

师:丢丢问了,如果一个人在家,还有什么危险的事是不能做的?哪个小朋友能告诉他?(幼儿说,老师在图表中进行归纳。)

(四)观察分析图片,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1、观察分析图片

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丢丢终于知道以后一个人在家什么不该做的了,真是要谢谢你们,今天赵老师还带了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那样做对还是不对。然后再给你旁边的小伙伴讲一讲。

2、找个别幼儿讲一讲图片内容,以此丰富孩子的社会安全知识。

(五)延伸环节:认识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幼儿教学教案设计方案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篇七

县东七彩阳光幼儿园

课次 1

文档大全《幼儿园体育》

篮球训练教学课

上课系别

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教师

课的内容 1、篮球运动基本知识

2、篮球运动的基本概述

课的目的与任务

教 学 内 容

一、教学任务

(一)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及其演进(了解内容)

手 段

第一个时期:即初创试行时期

运用多媒

体课件进

行讲解与

第二个时期:即完善传播时期

分析

第三个时期:即普及发展时期

第四个时期:即全面提高时期

第五个时期:即创新、攀登时期

(二)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掌握内容)

1、篮球运动的特点

第一、集体性特点

第二、对抗性特点

第三、转换性特点

第四、时空性特点

第五、增智性特点

第六、综合性特点

第七、智艺性特点

第八、职业性特点

第九、商业性特点

文档大全

(三)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

1、大众篮球运动在全球普及,比赛的人文氛围全面提高。

2、学校篮球运动的健身、教育功能显著,活动形式丰富多

彩。

3、职业篮球运动在全球扩展,商业化气息加强,观赏性加

4、篮球运动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渗透高科技,形成新结构、运用多媒

体课件进

行讲解与

分析

新体系

5、竞技篮球群雄相争激烈,排名出现新格局,技战术风格

呈现新特点:

第一、贵在“理念”

第二、智在“聪颖”

第三、高在“制空”

第四、快在“ 节奏”

第五、悍在“凶狠”

第六、准在“高分”

第七、全在“综合”

第八、变在“瞬时”

第九、星在“奇特”

第十、技在“升华”

第十一、阵在“机动”

第十二、帅在“智谋”

第十三、男、女“并趋”

(四)中国的篮球运动

1、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为 1895--1918 年的初始传播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 1919--1936 年的缓慢推广阶段;

文档大全

第一个阶段为 1949--1965 年的普及、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 1966--1978 年的徘徊、困惑阶段;

3)1996 年至今为第三时期

第二时期(1949----1996)

2、我国篮球运动普及、提高的基础

3、新世纪中国篮球运动面临的任务

(五)篮球课程要求及整体安排

1、上课时必须着运动服装上课,必须按时,遵守课堂组织纪

律,听从教师安排。病、事假必须有假条和老师的允许才行。

2、本课程是两个学期的教学,一年结业并考试。专项内容包

括篮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配合,能力方面包括裁判临场等。

3、每一学期安排一次考试并作为学期成绩。

(六)思考题

1、试述篮球运动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演进的不同时期、不

同阶段的概况。

2、针对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与功能,你有哪些新认识?

3、阐述现代篮球当代化的特征与特点。

4、简要阐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和不同地区、不同

国度的风格、特点。思考中国篮球运动向何处走。

5、从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并结合自身的体会评述

cba

职业联赛对我国篮球事业发展的成效和问题。

文档大全

课次 2

上课系别

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教师

课的内容 1、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课的目的与任务

3、基本掌握原地高、低运球的动作方法、初步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

课的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部分

一、值日生集合整队,报告 出勤人数

二、师生互相问好,登记考 勤

三、提出篮球实践课学习要 求

四、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 务

五、安排见习生

一、集合队形

要求:整队快、静、齐;球有顺序地放在场外指定点。

见习生随堂见习上课,做见习笔记,并协助教师教学

二、准备活动

15 分

(一)学生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

3 圈

六、准备活动 (一)慢跑

(二)原地体操队形,依次活动颈、肩、腰、腕、膝、踝、等身体各关节

(二)活动各关节

8x8拍/节 球练习

练习要求:充分活动开身体的各关节。

(三)原地熟悉球性、控制

(三)原地体操队形,一人一球进行练习

教学任务: 初步掌握熟悉球 性、控制球性的练习方法。

练习要求:

1、按要求认真进行练习

6、前踢腿腿下交接球 次

8x8

2、努力控制好球,减少失误球的次数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次 数

教学内容

一、学习移动技术 (25 分钟)一、教学步骤

组织教法

(一)讲解与示范 1、讲解的基本队形

(一)教学任务: 基本掌握 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二)概念: 移动是篮球运 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 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 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 总称。

(三)动作方法与要点 1、基本站立姿势:

动作方法: 两脚前后或左 右开立,距离约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略 收腹含胸,屈肘,两手放于 体侧前方。防守时站立姿势 稍有不同,两脚开立略比肩 宽。屈肘降低重心,含胸,两臂张开。

动作要点:屈膝、降低重 心,抬头,目光注视全场。2、起动

动作方法:跑动中加速时,上体微前倾,用前脚掌短促 有力蹬地,步频加快,同时 用力摆臂。减速时,步幅适 当增大,上体直起,用前脚 掌用力抵地减缓向前的冲 力,从而降低跑速。

动作要点:加速时,上体前

2、讲解移动的概念、分类、运用

1、基本站立姿势练习。

学生成两列横队进行练习。约

3、讲解基本站立姿势、起动、变速跑、变

4、完整示范基本站立姿势、起动、变速跑、基

3 分钟

分 钟

练习要求:基本姿势自然、正确。

2、起动练习。学生在端线成二列横队,听教师口令统一分别练习向前、侧、后不 同方向起动跑练习。

练习要求:起动时抬头向前看,蹬地有力

起动快。

3、变速跑。在端线成二列横队,听教师口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动作方法:从右向左变向 时,最后一步用

动作方法:在跑动时,头部 和上体转向侧面或有球的 一侧,脚尖朝着跑动方向。跑动时,既要保持奔跑速 度,又要保持身体平衡,双 手自然放在腰侧,密切注意 观察场上情况。

一、二排分别做起动后变速跑练习

练习要求:变速明显,动作正确。习变向跑。

4、在端线后成二列横队站好,分两组练

练习要求:变向突然,蹬地跨步快。一组沿两边线练习侧身跑。

5、侧身跑。在端线后成二路纵队,二人

动作要点:上体自然侧转,部

脚尖朝跑动方向,眼睛平视,随时准备接球。

二、学习运球技术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开 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运球手臂自然弯 曲,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按 拍球的正上方,球的落点在 身体侧前方,球的反弹高度 在腰、胸之间。

练习要求:自然向前跑动;注意观察场上 情况。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根据学生练习和掌握动作的情况,易出现的错误,采用集体和个人纠正方 法。

二、教学步骤: (一)讲解与示范: 1、讲解队形(略)

针对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右手高运球;各 40 次。

练习队形同讲解示范队形。

右手低运球,各 40 次。

练习队形同讲解示范队形。

动作要点: 手按拍球的部 位正确,手脚配合协调。2、原地低运球

动作方法:两膝深屈,降低重心,上体前倾,用上 体和腿保护球。同时,手短 促地按拍球,球的反弹高度 在膝关节以下,以便控制球 和摆脱防守继续运球。低运 球,拍球的部位在球的正上 方。

动作要点:重心降

低,上体前倾,按拍球短促 有力。

三、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20 分钟)(一)教学任务:

初步掌握原地单手肩

上投篮的动作方法。(二)动作方法与要点

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 为例,右手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有指根以上的部 位持球,大拇指与小拇指控 制球体,左手扶在球的左 侧,右臂屈肘,肘关节自然 下垂,置球于右肩前上方,目视篮球。两脚左右或前后 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 两脚掌上。投篮时,下肢蹬 地发力,右臂向前上方抬肘 伸臂,手腕前屈,食、中指 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柔 和地投出。球出手的瞬间,身体随投篮动作向上伸展,脚跟微提起。

动作要点:上下肢协调用 力,抬肘伸臂充分,手腕前 屈和手指柔和的拨球将球 投出,中、食指控制方向。

1、学生两排成体操队形,练习原地左、2、学生两排成体操队形,练习原。地左、练习要求:基本上掌握原地高、低运 球的动作方法。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运球手法不正确。

1、易犯错误:运球低头;运球时重心高;

2、纠正方法:反复模仿正确动作;看教

2、讲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概念、运用

3、讲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

1、原地徒手模仿投篮动作。次数为 / 人。

2、两人一组,相距 3-4 米对投。合。

20 次

练习要求:体会投篮手法和用力过程。

练习要求: 体会投篮手法和身体协调配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3、一人一球在罚球线投篮练习。

练习要求:体会动作方法,基本上掌握原 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

持球手法不正确;肘关节

外展;身体配合不协调。

2、纠正方法:重复讲解、示范投篮动作 要点;反复模仿正确投篮技术动作;语言 信号提示学生“抬肘、伸臂、压腕” 随时根据学生练习和掌握动作的情况,对易出现的错误,采用集体和个人纠正。

一、放松运动 二、小结本课

三、布置课外作业

。并

一、体操队形原地两人一组互相帮助放松 二、成集合队形进行小结

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要求:集合迅速,认真听讲。三、课后练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篮球场地一块,每人一个篮球

所需场 地器材

课后小结

文档大全

课次 3

上课系别 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教师

课的内容: 1、复习运球技术

课的任务: 1、进一步掌握原地运球技术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2、初步掌握急停、转身技术的动作方法和动作要点

3、初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动作要点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一、值日生集合整队,报告出

勤人数

二、师生互相问好,登记考勤

一、集合队形:

三、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四、安排见习生

要求: 集合快、静、齐;球有顺序地放在场外

五、准备活动 (一)慢跑

指定点;

(二)原地徒手操(第一节

4*8)

见习生随堂见习上课并记课堂笔记,协助教师教学。

头部运动;第二节

扩胸运

伸展运动;第三节 动;第四节 运动;第七节 第八节

二、准备活动

体侧运动; 第五(一)练习方法:学生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

节 踢腿运动; 第六节

压腿

腹背 跑 3 圈

(二)练习方法:原地体操队形,听教师口令

练习

原地活动各关节

练习要求:认真,充分活动开身体。

(三)行进间熟悉球性、控制 球练习

1、胸前指拨球 2、单、双手抛接球

(三)练习方法:端线后两列纵队,一人一球慢跑中进行练习

练习要求:手脚协调配合,速度由慢到快。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准 备 部 分

时 间 15 分 钟

次 数

教 学

3、腰、膝绕环交接球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4、胯下 8 字交接球

5、前踢腿腿下交接球

一、复习运球技术(10 分钟)

一、教学步骤

1、原地体操队形,分别练习左、右手高、低运球。

2、看教师手势,报数运球。练习要求:运球手法正确,抬头运球。

(一)教学任务:进一步掌握原地运球 技术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运球手法

(一)练习方法

(二)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根据学生练习和掌握动作的情况,针对易出现运球时手心未空出的错误,采用个别纠正。

二、继续学习移动技术(15 分钟)(一)教学任务:基本掌握急停、转身 技术的动作方法。

(二)动作方法与动作要点 1、跳步急停

动作方法:跑动中用单脚或双脚起

跳,使双脚稍有腾空。上体稍后仰,两 脚平行或前后落地(略宽于肩)形成进 攻基本站立姿势。

动作要点:落地时动作轻盈,身体

动作方法:急停时先向前跨出一大

步,用脚跟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抵 住地面,降低重心,身体稍后仰。第二 步落地的同时,两膝深屈并内扣,身体 稍侧转,两脚尖自然转向前方向,前脚 掌内侧用力抵住地面制动向前的冲力,上体稍后仰,两臂屈肘自然张开,然后 上体迅速自然前倾帮助控制身体平衡。

动作要点: 第一步要用脚步外侧着

地,微屈。第二步落地同时用前脚掌内 侧蹬地制动前冲速度,屈膝降低重心,腰胯用力。

二、教学步骤: (一)讲解与示范 1、讲解的基本队形

2、讲解急停、转身技术的概念、分类和运用。

3、讲解急停、转身技术动作方法。

4、完整示范急停、转身技术的动作方

法。

5、讲解动作要点 (二)练习方法

1、学生两排成体操队形站立于端线,慢跑中练习跳步急停到另一端线返回。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2、学生两排成体操队形站立于端线,慢跑中练习跨步急停到另一端线返回。练习队形同练习一。停稳。

3、学生两排成体操队形,练习原地前、后转身。

练习队形同练习一

练习要求:蹬跨有力,转身时保持重心平衡。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 急停时重心前移;转身 时身体上下起伏,重心不稳。

2、纠正方法;教师正确的示范,学生 练习中语言提示。

3、前转身

动作方法:

移动脚向中枢脚脚尖方向跨

中枢脚前掌用力碾地,移动脚蹬地 并迅速跨步,同时转腰转肩并保持 身体平衡。

出改变身体方向为前转身。转身时,练习要求:动作正确,控制好身体重心

动作要点: 转体蹬跨有力,重心 迅速转移,跨步后降低重心,不要 起伏。

三、继续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 术(20 分钟)

(一)教学任务:进一步掌握原地 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

三、教学步骤 (一)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投篮动作练习。 练习要求:体会正确的投篮动作。2、学生分成两组,一人一球分别在罚 球线后练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学重点:伸臂、压腕、拨

指动作。

四、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20 分钟)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腹之

间,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身体成 基本站立姿势,眼平视传球目标。传球时,后脚蹬地发力,身体重心 前移,两臂前伸,两手腕随之旋内,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拨球 并将球传出,球出手后,练习要求:进一步改进投篮技术动作。

四、教学步骤:

(一)讲解与示范 1、讲解的基本队形

文档大全

课的时 间

次 数

部分

组 织 教 法

两手向下略向外翻。

3、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动作

方法。动作方法。

1、学生原地自抛自接球

练习要求:体会接球的正确手法。2、两人一组一球,相距

3-4 米对传

双手将球握住,两臂顺势屈肘后引 缓冲来球的力量,两手持球于胸腹 之间,成基本站立姿势。

动作要点:伸臂迎球,收臂后引缓 冲 , 握球于胸腹之间,动作连贯一致。

60 分

练习要求:

持球动作不正确;肘关节外展;身体配合不协调。接球时; 两手未成半圆形。

2、纠正方法:

重复讲、示投篮动作要点; 反复练习正确传球技术动作; 针对易出现的错误,采用正误对比进行纠正。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组织教法

一、放松运动

二、小结本课

一、体操队形原地两人一组互相帮助放 松

二、上课队形小结

三、布置课外作业

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要求:集合迅速,认真听讲。

三、课后练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需要

球场一块,球每人一个。

场地 器材

课后 小结

文档大全

课次 4

上课系别

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教师

课的内容: 1、复习移动技术

课的目的与任务: 1、进一步掌握进攻移动技术

课的 部分

次 数

组 织 教 法

一、值日生集合整队,报告出勤

一、集合队形:

人数

二、师生互相问好,登记考勤

三、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四、安排见习生

要求:队伍快、静、齐;球有顺序地放在场外指定地点。

见习生随堂做好笔记,并协助教师教学。

五、准备活动

二、准备活动

(一)慢跑

(二)持球操(4*8)

(一)练习方法:

学生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

3 圈

(二)练习方法:

原地体操队形,听教师口令练习持球操。

练习要求:认真,充分活动开身体。

(三)练习方法:

端线后两列纵队,一人一球慢跑中进行练习。

练习要求:手脚协调配合;速度由慢到快,练习中不掉球。

3、头、腰、膝绕环交接球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 学 内

教 法

一、复习移动技术(

10 分钟)一、教学步骤

(一)练习方法

(一)教学任务:进一步掌握急 停、转身技术的动作方法和动作 要点。

1、学生两排成体操队形站立于端线,慢跑中练习跳步急停到另一端线返 回。

(二)教学重点:

控制身体重心的平衡和变

化。

1、急停:跳步急停

2、学生两排成体操队形站立于端线,慢跑中练习跨步急停到另一端线返 回。练习队形同上。

练习要求:动作正确,控制好身体重 心,停稳。

跨步急停 2、转身:

前转身

后转身

3、移动综合技术 基

3、学生两排成体操队形,练习原地 前、后转身。练习队形同上。

练习要求:蹬跨有力,转身时保持平衡。

(二)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 急停时重心前移; 转身 时身体上下起伏,重心不稳。

2、纠正方法: 学生多练习,学生练习中语言提示。

二、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 术(10 分钟)(一)教学任务:

进一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

球技术的动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传接的手法

二、教学步骤 (一)练习方法

1、学生原地自抛自接球

练习要求:动脑练习,熟练掌握双手 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方法。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 学 内

组织教法

(二)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学生一人一球,相距 3-4 米对投练习

2、学生分成两组,一人一球分别在罚 球线练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三、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10 分钟

(一)教学任务:

进一步掌握原地单手肩上

投篮技术的动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投篮手法和全身协调用力。

练习要求: 进一步改进投篮技术动

四、四、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行进 间高、低运球)(30 分钟)

作。

四、教学步骤 (一)讲解与示范

(一)教学任务 :基本掌握行 进间运球技术。

1、讲解的基本队形

分 钟

(二)教学重点:

拍按球的部位和身体的协

调配合。

2、讲解行进间高、低运球技术的运用。 3、讲解行进间高、低运球技术动作方 法。

4、完整示范行进间高、低运球技术的 动作方法。

5、讲解行进间高、低运球动作要点。 分

1、行进间高运球

(二)练习方法

1、学生一人一球,原地练习高、低运 球

2、行进间低运球

练习要求:提高原地控制球的能力

练习二:学生分成两组,一人一球分 别站在端线上,听教师口令向前慢跑 分别练习行进间高、低运球。

文档大全

练习要求:

抬头运球,拍按球的部位正确,全身配合协调。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根据学生练习和掌握动作的情

况,针对易出现拍按球部位不正确的 错误,采用集体或个别纠正。

5 分

一、放松运动 二、本课小结

一、两人一组原地互相帮助放松 二、上课队形小结

要求:集合迅速,认真听讲。

三、布置课外作业

三、课后练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部 分

需要 场地 器材

篮球场一块,篮球每人一个。

课后 小结

文档大全

课次 5

上课系别 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教师

授课内容: 1、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2、学习移动技术(滑步、撤步)3、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4、学习单手肩上传球、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技术

课的任务: 1、提高行进间运球技术;

4、基本上掌握单手肩上传球、双手胸前反弹传球动作方法; 5、进行集体主义和勤学苦练的学风教育。

课的时 间

次 数

人数

部分

一、值日生集合整队,报告出勤 一、集合队形

二、师生互相问好,登记考勤

三、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四、安排见习生

要求:队伍快、静、齐;球有顺序地放在场 外指定点。

见习生随堂记笔记,并协助教师教学。二、准备活动

(一)学生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

3 圈。

(二)原地体操队形,分别活动身体的各关 节。

五、准备活动 (一)慢跑

(二)活动各关节

(三)练习队形:体操队形

练习要求:认真,充分活动开身体。

练习方法:两列横队,学生 练习。

练习中不掉球。

1人1球进行

练习要求:手脚协调配合;速度由慢到快,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学内容

一、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钟)技术。

组织教法

10 分

一、教学步骤 (一)练习方法

1、学生一人一球,两排站立于端线,慢速中练习行进间高运球。

2、学生一人一球,两排站立于端线,慢速中练习行进间低运球。

3、学生一人一球,两排站立于端线,中速练习行进间高、低运球。左右 手交替进行。

练习要求:控制好球,全身配合协 调。

(二)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根据学生练习和掌握动作的情

(一)教学任务: 提高行进间运球

(二)教学重点:球的控制,全身 配合协调。

1、行进间高运球 2、行进间低运球 3、行进间高、低运球

二、学习移动技术(滑步、撤步)(10 分钟)(一)教学任务: 法。

基本上掌握滑步、撤步的动作方

滑步分为侧滑步、前滑步、后 基

(二)概念、动作方法与动作要点 滑步三种。

1、侧滑步动作方法 :

两脚平行站立,两膝较深弯 曲,上体略前倾,两臂侧伸。向左 侧滑步时,左脚向左迈出同时,右 脚蹬地滑动,向左脚靠近,两脚保 持一定距离,左脚继续跨出。

动作要点: 侧滑步时,要保持

屈膝低重心的姿势,身体不要上下 起伏,两腿不要交叉,重心保持在 两腿之间,两眼注视对手。

2、讲解滑步、撤步技术的概念、分类和

运用

3、讲解滑步、撤步技术动作方法

4、完整示范滑步、撤步技术的动作方 法

5、讲解滑步、撤步动作要点

(二)练习方法

1、侧滑步学生分两排,成体操队形 站立于端线,听教师口令练习。

2、前滑步动作方法 :

两脚前后站立,向前滑步时,前脚向前迈出一步,着地的同时,后脚紧随着向前滑动,保持前后开 立姿势,注意屈膝降低重心。

动作要点: 前滑步时,保持屈

做后撤步时,用前脚的脚前掌 内侧蹬地,同时腰部用力向后转 动,后脚碾蹬地面,前脚快速后撤,练习要求:低重心,滑步时身体不 起伏。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学内容

紧接滑步调整防守位置。快,后脚碾地扭腰转髋要猛,组织教法

2、前滑步。学生分两排,成体操队 形站立于端线,听教师口令练习前 滑步。练习队形同上。

练习要求:屈膝降重心,滑步时身

体不起伏。

3、学生分两排,成体操队形站立于 端线,听教师口令练习后滑步。练习队形同上。

体不起伏。

4、后撤步

学生分两排,成体操队形站立

于端线,听教师口令练习。

动作要点:前脚蹬地后撤要

后撤

角度不宜过大,身体不要起伏。

4、后撤步动作方法 :

做后撤步时,用前脚的脚前掌 内侧蹬地,同时腰部用力向后转

动作要点:前脚蹬地后撤要

后撤

角度不宜过大,身体不要起伏。

三、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20 分钟)

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二)动作方法与要点

右脚向前跨一大步的同时接球,练习要求:前脚蹬地后撤要快,后

脚碾地扭腰转髋要猛。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 体上下起伏。

滑步时重心高;身

(一)教学任务: 初步掌握行进间

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接

端将球投出。

2、纠正方法;学生多练习,学生练习中教师语言提示。三、教学步骤:

(一)讲解与示范

1、讲解的基本队形

动作要点: 节奏清楚,起跳

充分,举球、伸臂、屈腕、拨球动 作连贯,用力适度。

2、讲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 概念、和运用

3、讲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 方法

4、完整示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学内容

动作方法 要点

织 教 法

5、讲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

(二)练习方法

1、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脚步动作练习

起跳举球动作

(1)小碎步走,徒手体会跨步接球

(4)慢速中运球完成跨步、起跳和

练习要求:初步学会行进间单手肩 上投篮脚步动作。

2、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手法练习(1)徒手模仿投篮练习

(2)持球距篮 3 米,上左脚起跳举球 投篮

基本上掌握单手肩上传球、双

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平行开

立,右手传球时,左脚向传球方向 跨出半步,右手靠左手指拨送球的 力量将球引至右肩侧上方,右肩关 节引展,大小臂自然弯曲,手腕稍 后屈,持球的后下方,左肩对着传 球方向,重心落至右脚上。传球时,右脚蹬地发力同时转体带动上臂,无名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

(3)慢跑徒手模仿行进间单手肩上 投篮动作

练习要求:体会行进间单手肩上 投篮的动作方法

(4)接固定球上篮

练习要求:跨步接球和举球的动作 正确

练习五:运球上篮

练习要求:运好球,不走步,初步 法

1、易犯错误:

以肘领先前臂,手腕前屈,食、中、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上篮时,上下肢配

合不协调,控制球能力差。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一地方。

组 织 教 法

(一)讲解与示范 1、讲解的基本队形;

2、讲解单手肩上传球、双手反弹传

球技术的名称、分类和运用;

3、讲解单手肩上传球、双手反弹传 球技术动作方法

4、完整示范单手肩上传球、弹传球技术动作方法

5、讲解单手肩上传球、双手反弹传球 技术动作要点(二)练习方法

1、两人一组一球,相距 5-6 米进行 单手肩上传球。

双手反

练习要求:引球动作正确,蹬地用 力,挥臂扣腕动作连贯。

2、两人一组一球,相距 5-6 米进行 双手胸前反弹传球,练习队形同上 练习要求: 传球用力在球的后上方,球的击地点准确。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传球时没有蹬地、扭 转肩、挥臂扣腕动作。

2、纠正方法;学生两人一组,一 人对墙传球,另一人纠正动作。

一、放松运动

一、沿篮球场慢跑放松 二、按上课队形进行小结

二、小结本课 三、布置课外作业

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结 束 部 分

5 分 钟

要求:集合迅速,认真听讲。三、课后练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需要

篮球场一块,篮球每人一个。

场地 器材 课后

小结

文档大全

第6次课

课的内容: 1、复习移动技术和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2、学习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技术; 3、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课的目的与任务: 1、提高移动技术和改进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2、基本上掌握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的动作方法;3、初步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4、初步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课的时 间

次 数

勤人数

部分

一、集合队形

要求:队伍快、静、齐;球有顺序地放 在场外指定点。

见习生随堂记好笔记,并协助教师教学。

五、准备活动

二、准备活动

(一)学生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

5 圈

(一)慢跑

(二)活动各关节

20 分

(二)原地体操队形,分别活动腕、膝、踝、颈、肩、腰等身体各关节。

练习要求:认真,充分活动开身体。

(三)游戏方法: 学生一人一球,分散站

(三)游戏:沿线运球追逐

(四)四角传接球练习

换。

规则:只准沿线运球

(四)学生分四组站在四角进行练习。 要求:充分活动开身体。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 学 内

组 织

一、复习移动技术 (10 分钟)一、教学步骤(一)教学任务:

(一)练习方法

口令练习前、侧滑步。

提高移动技术。

1、滑步,学生分两组站立于端线,听教师

(二)教学重点: 重心控制,全身配合协调。

练习要求:重心低,滑步快。

2、侧身跑,学生两排站立于端线,两人一组 中速练习。

基 本55

练习要求:上体侧转,脚尖向跑动方向,两眼观察,随时准备接球。

篮技术(20 分钟)握动作方法

学生分两组,半场运球上篮。

练习要求:控制好球,投篮动作正确。(二)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根据学生练习和掌握动作的情况,正。

三、教学步骤 (一)讲解与示范

二、复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 (一)教学任务:进一步掌

练习要求:蹬跨有力,转身时保持重心平衡。

针对易

(二)教学重点;控制球能

力,投篮手法,手脚配合。

三、学习行进间变向运球和 运球急停急起技术(20 钟)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一)教学任务:初步掌握

针对

易出现投篮动作不正确等错误,采用个别纠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 学 内

组织教法

1、讲解的基本队形:

(二)动作方法与要点

1、变向运球动作方法

运球队员从对手右侧突

破时,先向对手左侧运球,当 对手向左侧移动时,突然向右 侧变向,用右手按拍球的右侧 上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 出,用肩、腿、上体挡住对手,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 上方,从对方的右侧运球超越 对手。换手时,球要低,动作 要快。

2、讲解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 的运用。

3、讲解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 的动作方法。

4、完整示范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 起的动作方法。

5、讲解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的 动作要点。

(二)练习方法

1、变向换手运球学生分成两组,站立于端 线,练习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要点:变向时重心降低,转体探肩,蹬跨突然,快速用 力,换手变向后加速要快。

55 分

2、运球急停急起动作方法:

利用跨步急停动作,用手

按拍球的前上方,变为暂时的 原地运球,用臂、身体和腿部 保护球; 急起时,身体重心迅 速前移,后脚用力蹬地跨出,同时用手按拍球的后上方,推 球前进。

练习要求: 重心低,转体探肩,蹬地有力,变向换手后加速。

2、学生分两组,站立于端线,练习运球 急停急起。练习队形同上

练习要求:按照动作方法体会,停要稳,起动要快。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运球时低头;拍按球的部 位不正确。

四、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 球技术(15 分钟)

(一)教学任务: 初步学会行 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1、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动作方 法:

手上动作基本同原地双手

胸前传接球。脚步动作是在跑动 中,跨步接球,上步传球,球的 落点在接球同伴前一步远。

2、讲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的分类和运用。

3、讲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 动作方法。

4、完整示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 术的动作方法。

5、讲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 动作要点。(二)练习方法

1、迎面上步传接球练习,学生分成两 组,相距 5—7 米面对站立,在慢跑中 练习上步传接球。

动作要点:

侧身移动,跨步接球,上

步传球,动作协调。

2、行进间双手胸前接球动作方 法:

基本同原地双手胸前接接

球的动作方法。

55 分

动作要点:

迎——迎球伸臂;

引——手触球后引,缓冲球的力量;

收——收球于胸前。

练习要求:体会移动中传球时的脚步动 作。

练习要求:传球手脚配合协调,不走步。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传球时未侧身跑、动作 不协调,走步。

2、纠正方法;学生多进行正确动作的模 仿练习。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 学

组 织 教

一、放松运动 二、小结本课

一、原地放松练习二、上课队形小结

三、布置课外作业

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要求:集合迅速,认真听讲。

三、课后练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需要 场地 器材 篮球场一块,学生每人一个球。

课后 小结

文档大全

第7次课

上课系别 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教师

课的内容: 1、复习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技术;

2、复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3、学习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4、学习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3、初步掌握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次 数

勤人数

教 学 内

课的 部分

时 间

组织教法

一、值日生集合整队,报告出

一、集合队形

二、师生互相问好,登记考勤 三、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要求:队伍快、静、齐;球有顺序地放 在场外指定点。

见习生随堂记好笔记,并协助教师 教学。

二、准备活动

(一)练习方法:学生一路纵队绕篮球 场慢跑 5圈

(二)练习方法:原地体操队形,分别 活动腕、膝、踝、颈、肩、腰等身体各 关节。

四、安排见习生

五、准备活动 (一)慢跑

(二)活动各关节

(三)游戏:传球比赛

目的:提高快速移动中的传接球能力和视野。

游戏方法:半个篮球场,方在场内运用各种传球移动。守方可以断球后转进攻。在规 定时间内以每队传球次数多 一方为胜。

练习要求:认真,充分活动开身体。

(三)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后进行练习游戏规则:

只许传球不许运球;不能用球掷打对 罚则:输方完成对方规定的题目

练习要求:积极认真,充分将身体活动开。

全班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方攻;不许违例。否则判给对方球权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 学 内

组织教法

一、教学步骤

一、复习行进间变向运球和

运球急停急起技术(8 分钟)(一)练习方法

1、之字形变向运球,,学生分两组,一人一 球站立于端线,中速跑练习体前变向换手运 球。

(一)教学任务:

进一步掌握行进间变

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动 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球和重心的控制,变 练习要求:变向时重心低,蹬地转体。

向时蹬地转体,急停时停的 稳,起动快。

2、直线运球急停急起,学生分两组,一人

一球站立于端线,中速跑练习运球急停急 起。

基 本

55 分

练习要求:停稳,起动快。(二)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根据学生练习和掌握动作的情况,部

针对

易出现的控制不好球和重心,变向时蹬地转 体不够,急停时停的不稳等错误,采用个别 纠正。

二、教学步骤 (一)练习方法

学生两人一组一球,全场直线传球上篮。练习要求:传球准确、到位,不走步。

二、复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 接球技术(7 分钟)

(一)教学任务: 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行进间双

传球准确,不走步。

三、学习原地交叉步持球突 破技术(20 分钟)

(一)教学任务:初步掌握 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 方法。

(二)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根据学生练习和掌握动作的情况,针对易

出现传球不准,走步等错误,采用个别纠正。

三、教学步骤: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一)讲解与示范 1、讲解的基本队形:

(二)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 动作方法 :以右脚做中枢脚 为例。突破时,左脚向左前 方跨出半步,做向左突破的 假动作,当对手重心向右移 动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迅速 蹬地,向对手左侧跨出一大 步,同时上体右转探肩,贴近对手;球移至右手,向左 脚右斜前方推放球,右脚迅 速蹬地跨步,加速超越对 手。

(三)动作要点:假动作要 逼真,后蹬有力,起动迅速 突然,动作连贯。

2、讲解持球突破技术概念、分类和运用。 3、讲解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的动作方 法。

4、完整示范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的动 作方法。

5、讲解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要点。(二)练习方法

1、原地徒手蹬、转、探、迈练习,学生站 成两排体操队形,听教师的口令统一练习突 破技术的四个环节。

练习要求:体会突破技术的动作方法

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在两个半场练习原

地持球突破技术。

练习要求:按动作方法和要领做。接球急(三)易犯错误与纠正:

易犯错误:突破时中枢脚易走步。

纠正方法:反复讲示,明确中枢脚,多练习和体会正确动作。基

55 分

练习要求: 体会突破技术的四个环节,要正

停步法要清楚、突破时中枢脚明确,不走步。

四、教学步骤: (一)讲解与示范 1、讲解的基本队形: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二)动作方法:

持球于胸前,两脚左右或前 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 在两脚之间。起跳时,迅速 屈膝,脚掌用力蹬地向上起 跳,同时双手举球到右肩上 方,右手持球,左手扶球的 左侧方,当身体接近最高点 时,左手离球,右臂向前上 方伸展,手腕前屈,食、中 指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 出。落地时屈膝缓冲。

以右手投篮为例。两手

2、讲解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运用。

3、讲解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动作 方法。

4、完整示范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 作方法。

5、讲解行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 要点

(二)练习方法

1、原地徒手模仿跳投动作,学生站两排体 操队形练习。

动作要点:

起跳垂直向上,起跳与

举球、出手动作应协调一

致,在接近最高点时出手。

练习要求: 初步掌握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 动作方法。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跳起投篮时身体前冲,出手 时间或早或晚,上下肢配合不协调。2、纠正方法;多做徒手练习,体会协调用 力。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 学 内

一、放松运动

二、小结本课

三、布置课外作业

一、原地放松练习

二、上课队形小结

四、归还器材、宣布下

要求:集合迅速,认真听讲。

三、课后练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篮球场地一块,每人一个篮球

需要 场地 器材

课后 小结

文档大全

课次 8

上课系别

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教师

课的内容: 1、复习攻守技术

2、学习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 , 突分配合)

课的目的与任务: 1、复习巩固攻守技术;

2、初步掌握传切配合的方法;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一、值日生集合整队 , 报告出勤人数。

一、集合队形

二、要求:

(一)集合速度快 , 精神饱满。(二)球有顺序地放到场外 课使用。

准, 以便上

(三)见习生要了解课程的内容

加力所能及的练习。四、准备活动

四、准备活动 (一)慢跑, 参

(一)学生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 圈

(二)原地体操队形,分别活动腕、(二)活动各关节

膝、踝、颈、肩、腰等身体各关节。

练习要求:认真,充分活动开身体。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一、复习攻守技术(

目的:基本掌握攻守组织技术。

(二)学生分组练习: 如图所示

方法 : 把学生分成两组, 每人一球 ,)后 , 做滑

篮后抢篮板球,然后排在另一队尾(依次进行)要求:

1.练习方法要清楚

2.练习认真 , 动作规范

3.注意组合技术之间要协调 , 连贯 , 步法清楚

60 分

二、学习进攻战术基本配合(传切配

合 , 突分配合)(30 分钟)(一)传切配合1、目的:初步掌握传切配合的方法。

明确配合的位置,路线。分

2、概念:传切配合是指队员之间利

2、学生分组练习

(1)徒手切入练习(包括纵切和横切)

文档大全

课的时 间

次 数

部分

a.传球到位; b.摆脱后再切入;

c.切入要侧身突然加速。(2)传切上篮练习方法 : 如图所示

⑦传球给④后,摆脱切入接④的回传

球上篮 , ④跟进抢篮板球后,两人交 换位置排到队尾。部

要求

a.传球到位 , 摆脱后突然切入

(二)突分配合(二)突分配合1、老师用沙盘演示配合方法并讲解

1、目的:初步掌握突分配合的方法

突分配合的要求.2、学生分组练习: 如图

2、概念:突分配合是指持球队员突破 对手后,遇到对方的补防或协防时,及时将球传给进攻时机最佳的同伴进 行攻击的一种配合方法。

3、运用:当对方采用人盯人防守或区 域联防时运用突份配合,打乱对方的 防守,给同伴创造最佳的外围投篮或 篮下进攻机会。

4、要点:④突破快速,突然,注意观 察攻守队员位置的变化,及时、准确 的将球传给同伴。(看右图)

方法 : 把学生分成两组 , ⑤组拿球,⑤ 将球传给④,④接球沿底线突破后将 球传给向下摆脱的⑤投篮。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⑤当持球队员突破时,其他队员注意 摆脱防守,寻找机会,准备接球进攻。

④抢篮板球,两人交换位置,依

次进行。要求:

(1)突破的同学要有速度 , 注意观察 同伴的移动及时将球传给同伴。(2)移动接球的同学注意 移动的时机,两人配合要默契。

5 分

一、整理器材

集合队形 :

二、集合队伍

三、小结

部 四、布置作业 :

要求 : 集合迅速安静 , 认真听老师讲

什么是传切配合?要点是什么?

评 , 课下完成作业。

需要 场地 器材 课后 小结

篮球场一块,学生每人一个球。

文档大全

课次 9

上课系别 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教师

课的内容: 1、复习防守移动技术; 2、学习防守有球队员(防投篮、防运球)。

2、通过学习防守有球队员(防投篮、防运球)建立正确概念,了解动作

方法、要领,并初步掌握技术动作;

3、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顽强拼搏精神。 次 数

教 学 内 容

课的 部分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一、集合队形

1、复习防守移动队员

要求: 集合快、静、齐;球有顺序地放 在场外指定点。

2、学习防投篮、防运球

(二)任务:

见习生随堂记好笔记,并协助教师教学。

1、通过复习防守移动技术,进一步掌 握技术动作,提高技术运用能力。

2、通过学习防投篮、防运球; 建立正

四、课的要求

(一)练习认真刻苦,保证质量

(二)互相学习,互相配合五、安排见习生

文档大全

课的 部分

时 间

次 数

六、准备活动

三面转法

(一)队列练习

要求:动作整齐,精气神足

小步跑,前后踢腿,高抬腿,跨步 准

(二)行进间脚步练习

跳等。

20 分

(三)行进间运球练习

要求:动作速度快,幅度大

体前变向,急停急起,运球后转身,胯下运球等。

要求:变向后加速

抬头观察

一、复习防守移动技术(

10 分钟)一、教学步骤

幼儿教学教案设计方案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篇八

1.理解什么是长大,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

2.学习复述小动物们自我介绍的话语。

挂图第1号,幼儿人手一本操作书。

动物图片小熊、小马、小兔、小象

小熊:大家好,我是爱睡懒觉的小熊。

小兔:小朋友们好,大家认识我吗?对啦,我就是爱蹦蹦跳跳的小兔

小象:两只小象河边走,扬起鼻子勾一勾,大家好,我是小象

小马:大家好,我是跑步健将小马

师:小熊他们到底有没有长大呢,听听故事你们就找到答案了。

第1―4段,欣赏、理解故事,并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

师: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暑假过去的一天早晨)

故事里有谁?(小熊、小马、小兔、小象)

小熊在干什么?(小熊在树洞里呼呼睡觉)

小熊的朋友们都来了,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长大了吗?

师:小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有表情地复述小马的话,并加上一定的动作)小兔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复述并做动作)

小象呢?它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要求同上)

小熊做了一个什么动作?说了什么?

小熊穿衣服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穿鞋子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熊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自己长大了呢?小熊长大了吗?我们继续听故事。

小熊到底有没有长大?

小熊长大了吗?你从故事中什么地方听出来的?

师小结: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小熊已经长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帽子都变小了,连原来跳不过去的小河也能轻而易举地跳过了,小动物们是幼儿园中最大的孩子了。

完整倾听一遍故事,学习讲述故事。

分别请四名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1、师:我们班级里最大的孩子

是谁呢?你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你是从哪些方面知道自己长大了呢?

2、幼儿讲述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可引导幼儿从身体的长高、升班、弟弟妹妹的到来等方面来讲述。

教师进行总结讲评,课后到活动室外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长大了。

幼儿教学教案设计方案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篇九

1.按含有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的指令行动。

2.正确区分上下、前后、里外。

正确区分上下、前后、里外。

糖果若干,布置室内场景作为藏糖果的地方(柜子,桌子,箱子,沙发,帐篷,凳子,床,被子,凳子),教师将糖果藏在不同位置(如:桌子上面,凳子下面),垫子若干,帐篷,布,一段音乐。

一、导入:通过游戏复习方位“上下”,“前后”,“里外”。

幼:在桌子上,在布里面。

幼:在盒子前面,在盒子后面。

(指着后面的糖果说)糖果在盒子的后面。

(二)、教师创设魔法情景,鼓励幼儿说出糖果的不同位置。

师:接下来,糖女巫要变魔法了,我要变出更多糖果,你们来看一看你们最喜欢的糖果在哪里呢?(将糖果放到盒子的上面,下面,里面,外面)。

幼:糖果在盒子的上面,在盒子的下面,在盒子的里面,在盒子的外面。

师:哇!小朋友们都表达得很准确哦!你们最喜欢的糖果在盒子的上面,糖果在盒子的下面,糖果在盒子的里面,糖果在盒子的外面。(边指边说)

二、通过情景化的过程,让幼儿按含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的指令行动。

1.师:我们刚刚找到了一些糖果,那现在你们想去有更多糖果的地方吗?

幼:想去!

师:你们想知道那是哪里嘛?

幼:想!

幼:愿意!

2.师:我有一个神奇的东西,它能飞得特别快,(出示魔法毯),这是我的魔法毯,你们坐上去就可以飞很快了。现在我请你们坐到魔法毯的上面吧,(请几个小朋友换换座位),哦,有些小朋友太高了,挡住后面的小朋友了,看不到的话会从魔法毯上摔下去,请妍妍坐到萌萌后面的垫子上,请果果坐到牙牙前面的垫子上。都做好了吗?我们要起飞了!

幼:坐好了!

3.师:哎呀,前面有座山,我们侧着飞,哦,现在我们可以飞快点了,加速,下雨了,我们快从魔法毯上面下来,把魔法毯举起来放在我们头的上面,糖女巫要来变魔术了,布灵布灵变,魔法毯变雨伞,现在我们躲在雨伞的下面去。

4.师:好了,天晴了,我们快到魔法毯上面去坐好吧,又要起飞啦。太累了,那里有帐篷,我们去帐篷里面休息一会吧。好了,我不累了,我们一起到魔法毯上面去吧,好了,起飞。

5.终于到了我的家了,请进吧!

三、幼儿在情景中(家)中找到隐藏的糖果,并用正确的方位词表达隐藏糖果的位置。

1.师:我的家里有许多魔法糖果,你们找到后摸了就会被冻住,不可以动了,只有告诉了糖女巫在哪里找到的糖果,魔法才会消失,你才可以动哦!

2.幼儿自行找糖果。

3.一个幼儿找到糖果后,教师提问幼儿,在哪里找到的糖果,幼儿回答正确后,可以请他们带着糖果回到座位。

4.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藏糖果,一组找糖果。四、结束部分

师:那糖女巫就把糖果送给你们吧,你们可以带回家吃。

2.师:吃了糖果要干嘛呀?幼:刷牙、漱口。

师:哇,你们真是一群爱干净,讲卫生的小朋友呢!

第一环节:我用糖女巫为切入点,复习我们学过的方位词,并且在情景化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听指令行动。

第二部分:以游戏找糖果来开展,引起幼儿兴趣,并且正确说出糖果的方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05775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