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31 07:51:37
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篇)
时间:2023-03-31 07:51:37     小编:zdfb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和手段,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二、具体目标

1、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2、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做好个案辅导、登记工作。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工作。

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4、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教学水平。

5、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主要工作措施

1、以课堂为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挖掘各教材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2、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联系,通过大队部的系列活动、以社会实践、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通过宣传窗、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

3、专题的心理讲座

结合学校的教育主题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题心理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试的方法的运用,增进学生对自我心理健康的关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学生不仅要成才而且要成人。

4、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加快心理档案建立

通过观察和一系列地心理测试,帮助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这不仅有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各科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还有助于家长的家庭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化解心理疑惑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场所,要鼓励学生有问题和困惑的要向心理老师请求帮助,要知道“走进‘心理咨询师’不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种难得的享受”。

5、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1)团体辅导:本学期将邀请校外心理专家来校为高年级的学生做青春期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能在青春期到来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平稳地过渡。

(2)个别辅导:继续完善与维护心理咨询室“阳光屋”。每周一到周五中午的12:00——13:00为“阳光屋”开放时间,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作好情况记载并作资料保存。心理辅导员每月定期进行心理辅导的交流与分析,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6、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帮助学生家长掌握正确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中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及时的保护和干预。

7、在教师中开展心理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

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将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篇二

幼儿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目标,以卫生科学、体育科学为内容的教育,也是向幼儿进行保护自己身体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

小班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柔嫩,其身体素质还相当薄弱;同时,他们又处于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这有利于幼儿培养发展良好的身体素质。教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

首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给幼儿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

可以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为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

其次: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健康教育的各种功能。

1、结合日常生活进行

日常生活每一个环节都有可以用来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例如:怎样上厕所,就可以随机进行;又例如: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可通过户外游戏时进行渗透。体格锻炼通过早操、体游、运动器材等进行……

2、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

使其变得生动活泼,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例如:将健康知识用儿歌形式传授等……

最后: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过程中,要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卫生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全面的健康教育。

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随着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一个需要普遍重视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学校心理健康成长项目应达到以下标准

1、要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班级工作计划。

2、要有课时计划(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班团队会活动等)。

3、要设有心理咨询室及相关设施,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坚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团辅与个辅相结合、面对面辅导与通讯工具辅导相结合)。

4、要以能力建设为导向,通过逐步完善青爱小屋的“十个一”功能,实现青爱教育的总体目标。

5、要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生命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提升生命质量。

6、要有专项经费,要有专人负责,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德育干部等有系统的培训和进修计划。

7、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考评方法。

三、学校心理健康成长项目的组织领导

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突破口。

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本校的发展规划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成长项目指导组,研讨、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分管领导,有专兼职辅导教师。

四、学校心理健康成长项目的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成长项目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了解心理异常现象,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并初步掌握一些心理保健常识和心理调节技巧等。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心理健康成长项目指导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好以下教育重点:

1、学习心理。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2、人际关系调适。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

3、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4、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等。

5、生活和社会适应(包括职业指导)。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五、实施心理健康成长项目的具体安排

(一)常规工作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组织心理辅导老师认真学习中央和教育部有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精神,积极开展对本校的调查研究,制定计划,重点推进,分层实施。

2、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班团队会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和培养。

3、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1)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口,每周上一节。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共同备课,资源共享,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心理体验。

(2)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班(团队)会活动课进行,做到心理活动与行为指导同步。

4、科学开展咨询和辅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1)根据每一个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倾向,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2)建设和完善心理辅导室,心理老师定期值班,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有完整的心理辅导台账记录。

5、努力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沟通的渠道。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利用村、社区资源和家长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普及,发挥家长的作用,共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6、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辅导,总结“心情之约”工作,让班主任和认可教师追踪每一位心理特困生的现状。

7.争创无锡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8.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沙盘做好个案和团体辅导。

(二)其它工作

4月份、5月份

心理健康月

9月份

初一年级参观“青春港湾”

10月份

初二年级青春期教育

11月份

初三年级励志教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01688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