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建团100周年青春精神心得体会篇一
当帝国主义敲碎了千年的美梦,当封建主义榨干了人民的血汗,大地的胸膛里传来一个民族的呻吟。十月的思潮翻涌而至,于是你率先举起了救国屈辱的旗帜,发出了“还我青岛,还我中华”的呐喊。历史的舞台从此宽阔,民族的命运从此改写。
你以无悔的青春翻开了时代的篇章,你以无悔的青春塑造了不屈的历史,你以无悔的青春传承了闪亮的五四精神。
青春,是一曲动人的旋律。无悔,是因为它歌唱祖国,歌唱信念,歌唱理想,歌唱自由。
五四青年,当你的事迹镌刻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和解放的丰碑上,就注定责任与使命的代代传承。
我以为青春易逝,循望它的踪迹,革命年代,它在战场上的鲜血里流淌,和平年代,它在开拓创新的事业中飞扬。原来青春不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要准备奉献的青春。
是谁在祖国的边疆上坚定的驻守?是谁在雪灾中修路扫雪,维持治安,日以继夜?是谁在汶川地震中不顾生命安全向受灾的同胞伸出援手?在那些晃动的身影中,我看到闪亮的青春。这些,不正是五四精神的缩影吗?不求扬名,只为奉献。
成长的道路或许曲折,但我们用博大来释怀忧愁,用无私来获取快乐。信念是青春的指路灯,理想是青春的导航标。
没有信念青春是迷茫的,没有理想的青春是空虚的,没有奋斗的青春是毫无意义的,作为当代的青年人,理应承担起振兴兴祖国,繁荣民族的职责,而唯有充实的自己,才能贡献更有价值的青春。所以一腔热血不是纸上空谈,行动,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体现。
人生的五月,我们乘风破浪,人生的五月,我们展翅翱翔。我用青春描绘时代的画卷,我用青春唱响时代的旋律,我用青春扬起时代的风帆。奉献,是我无悔的青春。
建团100周年青春精神心得体会篇二
领悟”五四”精神,微笑中迎接成长中的蜕变。
太阳出来了,湛蓝的天空纯净得像一块水晶。偌大的操场上,同学们互相追逐打闹,洋溢着欢声笑语。有一个女生,与众不同,她拍打着篮球,专注地看着篮框,把球一投,可是事与愿违,球连篮框都触不到,她挠挠头,扬起了尴尬的笑容,连忙跑去捡球。继续不断地练习着。
天,越来越暗,操场上空无一人,她仍然在那里练习投篮,反反复复的动作,当最后一球落下时,她全身已经完全湿透。
繁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像落汤鸡一样狼狈的女孩子,在街道上一边跑着一边喘着粗气。一个篮球在她的身旁上蹿下跳,忽左忽右,极不听话,还会挣脱她的手,滚到水沟里去。她无所谓地耸耸肩膀,俯下身轻轻探到水沟里。水沟里的嗅味让她轻轻皱了一下眉,球已被污泥染黑,但不一会儿,又舒展开了,因为她已经拿到篮球了,可以继续练球。
就这样,在咸咸的汗水中,她度过了几十个日日夜夜。每一天回到家她都能感到胳膊无比的疼痛,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但同时她也感到无比的满足与充实。“人生只有奋斗才有意义。”她这样想。
即使是群星隐曜的夜晚,她也会一如继往地训练。此时你会发现校门外突然冒出一个小脑袋,左看右看,确定没人后,就猫着身体,放轻脚步,偷偷摸摸地走到了篮球场上。在她怀里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个篮球。在这些天里,她已经可以很熟练地打球了,她希望可以更突破下一步――灌篮。以前看到那些篮球明星出色的控球,迅速的反攻,勇猛的灌篮时,她就觉得很羡慕,他们的身体像是会飞一般,悬挂在空中,篮球从有力的手中落出,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落入篮框。顿时,观众的欢呼声如同声势浩大的海浪,冲击着整个篮球场。
紧接着她开始控球,跑到篮框下跳了起来,双手把球扣到篮框中。身体落下后,手腕的痛楚朝她袭来,也许是刚刚太用力,不小心把手腕碰到了篮框。没关系,再来,她的身影一次又一次地与篮框重叠在一起,直到看门的大叔发现了她,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个女孩,就是我。现在的我,已经从一个篮球新手完全蜕变成了篮球高手,成功的道路,有平坦的,但更多的是崎岖的。盛开在荆棘里的花是最美丽的,只有战胜困难,此时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胜利。
坚持不懈,时刻保持斗志与活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害怕,此时不退缩,或许这就是”五四”精神的深刻内涵吧。我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牢记我是中国少年的一份子,我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五四”精神,用火热的心发扬”五四”精神,并成全了自己的蜕变。
建团100周年青春精神心得体会篇三
或许到了我们这一代可以称之为“垮掉了的一代”,漫无目的地追寻梦想而终不得其果。
然后绝望,渐次颓废。倘如预言家所说的那样,我们是新生的一代,但同时也避免不了面临垮掉的危机。起初觉得青年人应该是自强不息,而今顿然失真,愧于言语。青年人所需要的一股活力好比是河流的源头,浑浊肮脏虽不是他们的本性,但也不见其清澈见底之貌。
爱国,天天谈爱国。何为爱国?纵不知其标准定义,但也绝对不是现在人人所谓的“爱国”。
爱国不是在虚拟的网络中传播诸如“不吃外国的肯德基、麦当劳”此类的言论,回想就是你自己一星期去几次肯德基、麦当劳,虽嫌昂贵也从不吝啬。比起当初在网络上的壮志豪言就逊言失色了,问其原因,无人认为这事牵扯到爱国,不甚惭愧。
也许“严重性”在他们眼中,最关注的只不过是后一个字,如此取舍,绝妙之极。“五四”中的青年人是值得大家所称赞的,说他们是适应国家建设的新一代,我不能说他们都是爱国的,因为“五四”精神中最重要的是“追求民主与自由”。可如今还有谁能勇敢地站出来:我们要民主,我们要自由!有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00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