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04 05:05:02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优秀13篇)
时间:2024-03-04 05:05:02     小编:XY字客

心得体会不仅是对我们个人成长的记录,也可以分享给他人,共同成长。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但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表达方式。这些心得体会是我认真整理的,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启发。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一

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与环境的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十九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足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中国禁止进口24种“洋垃圾”这条新闻就可以看出我国将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之前由于人们不加节制的破坏大自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果再这样下去,资源就会渐渐变少,小动物们也会失去他们的家园,所以我们要共同保护大自然。

以我自身的所见所闻来说说近几年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家门前的一条河的河水原本是清澈的,河中有很多鱼和虾,但后来因为不加节制的污染,河水渐渐变得浑浊,河中几乎一条鱼都没有。一年前,管理人员加强管制,不允许再往河道里扔垃圾,并且用机器清理河道,小河才又变得干净了起来,河里又有了畅游的鱼虾。

环境的污染大多是人为因素,对于环境的保护,一些人仍然认为这件事跟自己没关系,还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一个随处可见的现象。类似乱扔垃圾、破坏植物等现象并不少见。也许你也能经常看见有人随地吐痰,还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无素质的行为影响到了别人。一个小孩喝完饮料后,拿着剩下的空瓶子,他是刚有意识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的,但是身旁的大人却说:“一直拿着空瓶子干嘛,也不嫌麻烦,直接扔地上不就好了?”小孩懵懵懂懂地把垃圾扔到了地上,最后他再也没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以上两种现象影响了他人的健康,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同时都影响了环境。我们应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当身边的人做出这类不对的行为时,请提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生态是这个国家发展的根本,生态环境的好坏体现了这个国家人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责任感,反应了这个国家能否长远发展。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呼吁: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出处 xUEFEn.COM.cN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二

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与它和谐相处。一位女大学生张欣用自己兼职赚来的350元买下一只被贬卖的省级保护动物豆雁。有人问她这样做值得吗?她回答:值得,钱花了可以再赚,但鸟儿杀了就没有了。

我觉得我们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人与自然环境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系统。人类的活动会改变自然,自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就比如说某地的居民环保意识强,不乱扔垃圾,而且每天都有人及时清扫,所以这个地方的空气非常好,让人感到特别舒服。而另一个地方的居民环保意识薄弱,每天丢的垃圾也不及时清理,让这个地方成了一个垃圾场,算是臭不可闻的了!人与自然就得有个和谐,如果这个和谐被打破时,自然就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我们如果不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去破坏自然,那我们人类将会遭到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社会和谐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无限制的惊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会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

自然灾害不就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吗?就比如说泥石流,就是因为人类看到当前的利益——树可以卖钱。于是,人类的贪念愈来愈热烈了!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树也一天天的减少?渐渐地,惟独剩下棵瘦小的小树苗了。一天,狂风大作,狂风呼呼地吹,雨无情地下着?人们的房子被水淹没,把里面的东西都给冲走了,人类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假若当时人类没有贪婪的砍树卖钱,而是让它们快乐的长大,也就不会造成如今的后果!而且树还会帮我们抵制自然灾害!所以,为了不让自然报复人类,我们就与它和谐相处!我们应该"多种树"来祈求当时人类对自然的过错,取得大自然的原谅!“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做出理性的选择。拯救地球,就要从生活细节做起:

(1)不乱扔垃圾,将垃圾分好类;

(2)多植树造林;

(3)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来养;

(4)拒食野生动物;

(5)尽量做到一水多用;

(6)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三

出处 xUEFEn.COM.cN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不好回答。千百年来,多少人为了这一答案苦苦追寻而求索。为此,人类发明了宗教,妄图以此一言蔽之,挽救后世哲学家可怜的脑细胞。于是人类提出在今天看来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理论。很显然,这些理论在自然科学的成果面前不堪一击,甚至已沦为无神论者的笑柄。

试图解决人的问题,上述问题便不可避免。老子称:“万物本自然。”这是古代思想家朴素的智慧。那么,既然自然生化万物,人生存的资本、衣食住行,都必须靠自然供给。显而易见,人是因为自然的存在而得以发展的。

由此看来,人貌似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那么不妨将人归化于自然中。人的存在,无非是某种独立的物质披着外衣在游走罢了,这种独立的物质叫做灵魂,或精神。显然,人的灵魂需要外衣过活,那么人便脱离不了自然的本质。因此,人隶属自然。

到此,我们还是没有解决人的起源问题,甚至对自然的起源也毫无头绪。因为这个问题的细节太过繁琐,并且解决它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因此我们不需要过于纠结。但这并不说明我在回避这个问题,相反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接下来的论述相当重要。自然,一个宏大的范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们所见的自然,山、水、生物,可以把它们看作表象,一种形态上的自然;而意识上的自然,这是一个伟大的他者,它独立开世界并做着演化的工作,形象上的世界便由此而来。

不难得出结论:自然是自然而生。这个自然的生成也许是计划好的,也许只是偶然为之。同样,人也是自然而生,不过人是在前一个形象自然的大前提下形成的,他们之间具有因果的关系。因此,人是在小自然的条件下,以大自然的形式塑造而成的。

不过,自然塑造的这种形态的物质在某种情况下拥有了意识,于是他们便试着探索并解释他们的父母——自然,这是人因为拥有意识而试图认识自然的过程。起初,人认识自然是依靠经验,靠感知来获取信息并加以归纳。逐渐地,人因为这种主动式的思维训练,又发生了自然的变化,他们开始变得聪明、灵活,当他们发现对大自然的考察因为逐渐深入而变得困难的时候,他们学会了推理,并且得出了许多十分有意思且看似非常正确的理论,为此他们洋洋自得。认识的途径多了起来,人的认识的滞后性逐渐减小,认识的普遍性慢慢增加,而大自然对人的掌控力却是古今一揆。

正因为有了人或肤浅或彻底的认识,人对自然也进行了或粗浅或深入的改造。工具是人因为意识的感知,认定需要,并通过组合其他物质来达到自身目的的第二层次物质。工具的进化描述了人类的进化,而人类的进化阶段亦可以通过工具的改进来反映并概括。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发展从工具的发展开始,工具进行工作能力的质变引发生产力的质变。由此可以将人类史笼统地概括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以及当今的信息时代。

人和自然的矛盾始于人学会使用工具,学会利用自然。与人类并列比较,大自然是一个纯粹的给予体,而人则孜孜不倦地索取,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人们进行掠夺活动。因为人类的发展是否绝对还尚无定论,如果人能够学会无限地发展,可以想象自然的负担是巨大的。

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地位,人只不过是自然的过客罢了。芸芸众生相较于它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前文提到,自然像是一位伟大的他者,一位客体,形态化的自然受他的绝对掌控。人因为有了意识,就能幸免于难吗?当然不能。人也是一颗被设定好的定时炸弹,一旦出生,便是一步步趋向死亡的过程。人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但下一秒却是确定的、的,这是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这时的自然是一个决定论的宇宙,而这个宇宙,可以抽象成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简而言之,广义上的自然就是人的命运,这命运是无法改变,确定的。

人应当恐惧自然,人应当敬畏自然。是自然塑造了人类,就不应该是人去攻击自然。要知道人既有一死,不复生,那么人本身就背负着悲剧色彩。人类可以抽象成一个人,他虽然不断成长,但也会迈入暮年,寿终正寝。人因不可抗力走向灭寂,自然却依然存在,也可能会在另一处继续演化,进行翻版的发展。

由此看来,人的偶然性太大了,人的悲剧性由内而外。这是现代哲学家发掘自身和自然的必然结果。叔本华提出通过灭寂自身的方法来达到天人合一。但从个体视角看,这显然不可取。那么我们人类长达数万年的发展历程从何而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人的的确确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人难以抵抗小自然力,更不用说是大自然力。虽然人整体具有悲剧性质,但人不总是悲观的,相反,他们积极、乐观。这种自信式的积极,来源于人的向往、追求和预期的感受;若人是悲观的,他们便不拥有此种感受,他们会逃避、哭泣,伤害自己来灭寂自身,归于自然。但这种回归的方式未免代价太大,在把身体搞垮之前,先把意志摧毁,让身体成为一副皮囊,这皮囊终会衰竭,这当然也是完成了人一生的任务。但人既然拥有了意识,他就不再为目的生活。意识的作用就是享受过程。这里借用叔本华的理论:动物比人更满足的只是存在,而人因为能够储存记忆并联想未来,而能人为地制定小目的。叔本华把它看作是痛苦的源泉。其实,分段式的目的更能够激起人的争取欲望,达到目的便是达到享受的目的,而未达到目的诚然痛苦,却可以因为争取欲望得以生活。而痛苦相对于生活是阻力,阻力过大可能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而未达到一定程度的阻力,都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冲淡,即使后来想起也不会像经历时那样令人反感。这是人的自然性的体现,叔本华理论在这里被人的自然性彻底打破。

叔本华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结论,归根结底,是叔本华将人与其他生物、非生物彻底决裂,以致最后没有办法能够统一的原因。指导人如何生活,首先要弄清楚人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既然人不可能,也不应该做到绝对悲观,那么人与大自然——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命运的关系又值得商榷。因为这个力的作用太过客观,并且我们对它仍是一无所知,也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我们难以改变命运。一个人的相貌、性格、能力都是出生即决定的,即使改变,也无法改变到骨子里,这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那么人是否就失去了改变的能力?其实不然。尼采说:“我们人是这样的造物,当我们被造得不成功时,能够把自己涂掉,就像涂掉一个病句。”这个“涂掉”所用的工具是什么?是人的自身价值定向,这是人发展的小量变,需要人愚公移山式的过程积累。这是人超越自己的方法,达到更高层次是人的根本目的。这个目的论可以运用到人类个体。因为有了追求、有了更高的目标,人才能冲出小自然,与大自然同步,这才是人真正回归自然、实现自我的方式。自我灭寂只能归于小自然,积极乐观方能实现大我。

人需要乐观来生活,这也是人的自然性。人的身上处处是自然,人也无法逃脱自然的干预。回归自身、自我超越才是真自然!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四

出处 xUEFEn.COM.cN

自然是美丽的,美的像画,美得如诗;自然是可爱的,像温驯的小猫,像在撒娇的小狗。多年来,人与自然一直保持着一种好朋友的关系,维持着一种良好的生物链。可近年来,竟然有人想离间这份友谊,撬开这条链子的锁!

在从前,人类与自然是多么友好,自然界也以美好的礼物相赠:茂盛的树林,潺潺的流水,清新的空气……多么美丽的环境啊!现在,人类都去破坏自然,自然界也以“厚礼”回报:金色的沙漠,混浊的水流,灰黑的废气……多么不雅观的现象啊!可人类毫无悔意。看吧,过不了多久,人类将会自食其果!

很久以前,人类和自然界曾经有过一次对话:

人类:“自然界,我们人类的好姐姐,你比我们早在地球生根,以后得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建造一座友谊之桥吧。”

自然界:“放心吧,我们一定会。但是,友谊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建立的,只要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的。”

人类:“我很清楚。如果你又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自然界:“你能做到的。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你能确保地球上有一定的绿色植物,你需要什么,就尽管取吧。”

……。

地球母亲看见了,露出欣慰的笑容。

几万年过去了,人类和自然界一直遵守着他们的诺言,做着一对快乐的姐妹。可是,他们的后代却有另一番对话:

人类:“自然界,你们怎么繁殖如此地慢?我根本无法得到充足的木头为我们效命!”

自然界:“哼,可耻的人类!亏你们还好意思说出口,你们的大量砍伐,已导致我失去了大量亲友,你还有脸责怪我们?”

人类:“哼!我们人类才是地球上的主宰,你们只不过是背景,我们的奴隶!”

自然界:“你们如此傲慢,我会让你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地球母亲看见了,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人类啊,快清醒吧!难道你真的愿意你们的家园成为废墟吗?快改过自新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地球母亲不会责怪你的,快重新开始,保护自然吧!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五

出处 xUEFEn.COM.cN

一个富强的国家必定是生态环境富饶,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生态文明兴盛。8月19日,在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开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生态保护刻不容缓。据联合国5月6日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显示,如今在全世界800万个物种中,有100万个正因人类活动而遭受灭绝威胁。8月18日,冰岛为国内因气候变暖消失的第一座冰川举行追悼会,冰岛另有400多座冰川也面临着同样危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自然保护地不仅是守护全球物种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大创新,是基于中国实际的生态建设有益探索。

让生态回归自然。生态建设要以自然为基,依自然而兴。自然生态是一个有序循环的系统,由于不当、过度的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生态“产出失衡”,破坏了其规律性。我们推进生态建设,根本上是要激活自然生态系统的内生动力,恢复强大的自我功能,必须充分尊重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我国一直坚持和践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新中国成立初期,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并于1979年通过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未来,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减少荒漠化、森林更茂盛、冰川不再消融,在原原本本的保护中将自然保护地建设成绿色家园、生命家园。

让生态保护有序。目前,我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已经达到2750处,其中国家级474个,各类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已达170多万平方公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发挥着积极作用,管理上的权责矛盾和模糊问题不容小觑。青海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从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功能布局、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将原来各部门各地区分头设立各类自然保护地“一张平面”布局,整合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一个中心”自然保护地体系,在统一领导、权责明晰、分类管控的体制下,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实现“公园国家”的梦想。

让生态和谐发展。生态建设,靠的不是一己之力,是人类与自然同心同向、和谐共生的结果。实行国家公园体制,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本心,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信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推动开创世界生态美好未来的中国心。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要着力在“和”字上谋篇布局,才能实现“和”的良好成效。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建、鼓励广大群众共商。同时,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办好国家公园论坛,吸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打开生态文明的“中国之窗”。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生态建设是千秋万代、久久为功的事业。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的最新指示精神,立足中国国情,博采世界智慧,让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道路越走越宽广。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六

出处 xUEFEn.COM.cN

人是自然界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也是大自然的得意杰作之一,但是人类自以为是地球的主人,空气、水、动植物、石油、矿藏这些自然馈赠的资源,人类认为是理所应当,如红蚂蚁,在接受馈赠之后,以怨报德,忘恩负义,肆意破坏自然,殊不知,生态平衡也有忍受的限度。

生物书上说“在那么多生物中,只有人类能在生物圈各个圈层内活动,并能改造生物圈”。力量在人的手中,但是由于滥用力量,一次又一次的激怒自然,慈爱的自然母亲虽然可以轻易的毁灭人类,但她下不去手,去惩治胡作非为的儿女。要知道虽然人类的历史有几万年之久,但在46亿年的地球眼中,不过是一群蹒跚学步的娃娃而已。

“人之初,性本善”,从古到今,有数不清的人说出了人性的黑暗面,有人说乌鸦羊羔也知报恩,可人不知如果自然崩溃了,人类也要灭亡。各个物种之间,互相影响,不能让生态平衡倾斜。美国曾有一个叫西雅图的印第安酋长,发表过《只有一个地球》的演讲,向人们深刻阐述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人性是极其顽固而现实的,面对恶化的环境,已经有人思考,如果有一天地球被破坏的千疮百孔,不再适合居住,人类可以乘着飞船逃离太阳系,转移到其他宜居星球,但是茫茫星海再找一个地球谈何容易,不知收敛,即便找到了也不过又一个星球被破坏,所以我倡议以下几点:

一是做到低碳出行,有助于保护臭氧层,防止阳光直射南极冰山,冰山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二是控制人口,过多的人口会加重地球的负担,人人都要吃饭,人多需求的粮食就多,土地会不堪重负,所以与其低质量繁衍,不如高质量生活;第三不要滥伐林木、猎杀动物,动植物和人类相辅相成,如果动物灭绝,人类的生活会受很大影响,加拿大曾因猎杀狼,破坏了平衡,兔子繁殖过多,草原被破坏,最后不得不花大价钱进口狼去抓兔子。

人与自然,如寄生虫和宿主,宿主死了,寄生虫必死无疑,现在地球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这是自然对人类无知、贪婪的反击,人不能鼠目寸光,要早日醒悟,爱护这唯一的家,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七

出处 xUEFEn.COM.cN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是母亲得以生存的关键,如果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就会使我们的地球母亲生病,并且是一种不治之症,只会越来越虚弱,最后直至死亡。如果地球母亲没有了,人类将不复存在。保护地球母亲,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历史地看,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不计其数,二氧化硫的排放导致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塑料包装物和农膜污染导致的白色污染蔓延全国各地,土地荒漠化问题每年增加,曾使得我国每年遭受的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90年代的23次,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上千万亩,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很多野生动物成了世界濒危物种。

现实地看,因为保护自然和生态而受益的地方创造了无数价值。中国的旅游胜地桂林山水、黄山、九寨沟、三亚、云南丽江、杭州西湖……哪一个不是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哪一个不是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让本地居民舒适安逸,还能创造无数的旅游收入,同时也为后人创造无数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生态环境保护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更加突出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是美丽中国基本建成的前提与重要特征。

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永远在路上,让我们地球上的每个人携起手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八

出处 xUEFEn.COM.cN

今年放暑假的时候,我在外婆家一本相册里,看到了一张我四岁时候的照片,照片中的我,穿着小裙子,光着脚丫站在绿草如茵草地上,笑眯眯地望着小溪清澈的流水,天是蔚蓝色的,身后的稻穗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金黄......

外婆家前面有条小溪,记得我十岁那年夏天,妈妈陪我去小溪洗澡,那条小溪是她小时候经常游泳玩耍的地方,每到夏天,妈妈都会和她的小朋友去那里洗澡,那里水很清,鱼儿成群接队的都能看得见,我被妈妈说了好心动啊!赶紧叫妈妈陪我去,和妈妈走在小溪的路上,远远看去,有人正在小溪边扔垃圾,我不由自主得皱起眉头对妈妈说:”妈妈这个人素质好差啊!”妈妈也很气愤地跟我说:“是啊!这个人真差劲,我们心怡可不能学她”。妈妈刚刚想上去说那个扔垃圾的人,那个人看见我们过来,可能意识到不好意思了,马上跑开了。走进小溪边,鸭子在溪中的草丛中穿来穿去,水面上不时漂来一些动物的尸体,各色的塑料袋,树叶,饮料罐等漂浮在水面上,水发出阵阵恶臭。这幅画面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什么?在我看来,他好像在说:“救救我吧!,还我一个干净的环境。”是啊!蓝天娈成了暗淡无光灰蒙蒙的天,清澈的小溪变成了黑水,空气也变得不再新鲜。地球妈妈已经伤心落泪了。

工厂啊!请你看一看,天空已被你染成了灰色,空中那本来抬头可见自由飞翔的鸟儿们,现在还有吗?你已经让它们无家可归了,天空是鸟儿们的家,让我们环境保护环境,用双手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车子啊!请你闻一闻,空气中浓浓的尾气味,真让人受不了。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我看到马路边的小花小草都已经受不了了。谁能忍受每天戴着口罩过日子啊!尾气请你歇歇脚吧!还大自然一个清新的空气吧!

排污管道啊!请你听听小溪里的鱼儿们的声音,你把污水带进了鱼儿们的家,小溪水不在清澈透亮,鱼儿们只能顾守着自己随时可以侵犯到的家,不能自由游来游去的窜门了,排污管道啊!请你挪挪身体,小溪是鱼儿们的家,让水更清,环境从你我做起。

地球是我们的妈妈,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环境,快快行动起来吧!做地球妈妈的好孩子,保护她!不要再让她伤心和失望,保护环境责任在于你我他。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九

北京》,熟悉的歌调,却唱出了陌生的情景,那个曾经美丽的首都北京啊,如今被大雾迷绕,整座城市,只有环绕着的高楼大厦和人们每日清晨必带的口罩,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城市的能见度大概只有两百多米,就像开发商到监管的距离。所有的一切,在这场大雾中若隐若现。

曾在梦中幻想,那个美丽的.地球,它有着一切美丽的风景,它诠释着大自然最美的一幕。茂密的原始森林,渗透着一种带着雨水的芳香,潮湿却又清新。潺潺流动的小溪,谱写着一首欢乐的曲子,清澈又明亮。蔚蓝无边的大海,携带着一种咸咸的海水味,一呼吸,便尝到了一股属于它的味道。

而如今,由于臭氧空洞、大气层遭到破坏、全球气温变暖等种种原因,竟将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变得面目全非。

“谁在强调发展,只顾眼前利益。谁在疯狂开采,不管遗留问题。谁在标榜幸福,偏又疏于治理。谁在雾里唱歌,提醒人们警惕……”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考虑环境了!人类的文明早已有这种能力,只是需要去面对。在世界,早已成立了一个“世界环保大会”,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会议,大会倡议世界各国向绿色生态发展模式转变,以低碳战略、应用实践、社会价值为基础,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在中国,面对这么多环境污染的事件和数据指标,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学会管理。对于那些排放过多污水的工厂,可以给予警告,要求他们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而我们自己,应该学会低碳环保,尽量的省电省水,对于水,我们可以多次利用,直至不可再用为止。

身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向这个美丽的家园不断的索取,疯狂开采所有的可用资源,而应该将目光放得长远,为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考虑,我们往后的生活考虑。作为新世纪的我们,看着自己的家园在慢慢的衰老,应该行动起来,使这个美丽的家园能够保持好它原先的面貌。

碧水蓝天,青山白云,是我们向往的世界。让我们行动起来,承担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十

他在福州调研的“第一站”就来到了郊野福道。在福山郊野公园,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绿色是大自然的鲜明底色。当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这是千百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战略、成果等共同发展的显著标识,是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卓越象征。我们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继续做下去,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示范样本,寻求绿色发展最大“共”约数,向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追求绿色发展“共荣”,洞见生态文明真谛。“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人民追求“共荣”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需要不仅符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还能有效指引全社会共同践行“两山论”,让生态文明思想成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根本指南,努力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要积极倡导厉行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筑牢统筹保护与发展的绿色价值理念,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实现由“规定动作”到“自觉行为”的转变,像保护眼睛一样、像对待生命一样爱绿护绿增绿,让这笔意义非凡且无比珍贵的“生态财富”能够泽被后世。要清醒认识到无序、粗暴对待自然的巨大危害,必须协调规范好经济活动、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合理合法合规的范围内、生态环境可承受的限度内讲新发展。全社会要携手共同应对生态问题,学会算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把“共抓大保护”落实到一字一句、一步一行中,坚持一棒接着一棒跑,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坚决抵制奢靡浪费思想,反对一切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不合理消费。

坚守绿色生活“共谋”,融入科学治理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为“共谋绿色生活”指明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惟有只争朝夕的拼搏,还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才能实现让生态美景永驻人间的中国梦想。要遵循全方位、全领域、全周期科学治理规律,在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内织密“保障网”,找准经济活动和发展方式共同促进的“切口”,决不能因小失大、偏安一隅。“奉法者强则国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紧盯重要领域、关键行业、重要岗位,决不能在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上打折扣、搞变通。要运用好环境管理“全链条”,特别是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土保持、精准治污、气候治理等方面,着眼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和相关制度,打造出可持续、具有特色的治理样本,让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落实绿色福利“共享”,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环境就是民生,绿色成果“共享”让发展更有力度、温度、厚度,让百姓在家门口尽享绿色福利,必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落实到“民心里”。山水榕城,有福之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也充分彰显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可分割。要守好世代传承的宝贵遗产,挖掘出生态环境各类载体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让既能够“推窗可见的绿”又让人“记得住乡愁”的景成为现实,延续历史文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要抢占新发展格局“风口”,利用好产业“延长链”创新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发挥好“互联网+”工业、农业、服务业的能动优势,在保护和传承、创新和发展中让更多文创产品焕发生机活力,持续释放绿色动力。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取真经、谋机遇、展风采,让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凝聚磅礴合力,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家园生活,让绿色成为每家每户引以为傲的“传家宝”。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取儒家之“礼”,弘扬核心主义价值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礼记·大学》中讲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基层干部修身律己的同时,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全民理想追求,外化于全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大众形成、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价值风尚,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大力宣传身边先进典型人物,培树一批“身边好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硬核大爷”刘增盛;面对170万元巨额遗失财物,渔政监督大队党支部书记支仁帮发扬“贫贱不能移”美德,报警寻找失主并毫不犹豫拒绝失主礼金。

取法家之“改”,倡导富国强兵依法治国,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管仲是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管子·明法》中讲道:“威不两错,政不二门,故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第一次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概念,并在立法、尊君、强国等方面开辟了历史先河。虽然法家所宣扬的“法治”是出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目的,但其“法治”思想中的“刑无等级”“明法去私”“法与时转”“布之于众”“明法律令”等是值得借鉴学习。“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我们基层干部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关键在于依法行政,维护公平正义。要大普法力度,开设“法律讲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指导乡村以宪法为统帅,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探索乡村有效治理之道,完善《村规民约》,张贴“红黑榜”。

取道家之“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老子》中讲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能顺从事物本性,遵循自然法则,尊重他人和动植物的独特价值,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人为的干预和破坏,才能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和谐。简单的理解其“道”为自然法则、自然规律,而天、地、人等宇宙万物正是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基层干部,需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道,对万物没有任何偏私,天地万物基本上是平等的,要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乡村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持走绿色技术创新型、环境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引导大众构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整体和谐观,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4月22日,习近平在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指出,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原有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中国的发展需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必然选择。“长痛不如短痛”,我国以巨大的勇气和决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短期的阵痛换取可持续发展,让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

以必胜的决心推进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从未缺席。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势头,在二十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逐渐放缓,经济由高速发展逐步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两山论”都为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在传统产业发展正盛之时,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污染治理和防治,用“长牙齿”的政策和“不打折扣”执行力,坚持关停一批、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如今的中国正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稳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这颗“蓝色星球”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倡导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以坚定的信念倡导绿色发展。过去五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快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相比2015年下降28.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天更蓝、水更清,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让发展更有温度和厚度。

以果敢的担当践行绿色发展。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长期愿景,首次向全球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也是迄今为止各国中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第一次将碳中和、碳达峰作为我国“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攻目标,这是首次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写入正在编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整体建设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者议定书。从斯里兰卡“绿色”码头、越南“可循环”发电站到肯尼亚的“温柔”铁路,中国始终以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自然是美丽的,美的像画,美得如诗;自然是可爱的,像温驯的小猫,像在撒娇的小狗。多年来,人与自然一直保持着一种好朋友的关系,维持着一种良好的生物链。可近年来,竟然有人想离间这份友谊,撬开这条链子的锁!

在从前,人类与自然是多么友好,自然界也以美好的礼物相赠:茂盛的树林,潺潺的流水,清新的空气……多么美丽的.环境啊!现在,人类都去破坏自然,自然界也以“厚礼”回报:金色的沙漠,混浊的水流,灰黑的废气……多么不雅观的现象啊!可人类毫无悔意。看吧,过不了多久,人类将会自食其果!

很久以前,人类和自然界曾经有过一次对话:

人类:“自然界,我们人类的好姐姐,你比我们早在地球生根,以后得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建造一座友谊之桥吧。”

自然界:“放心吧,我们一定会。但是,友谊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建立的,只要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的。”人类:“我很清楚。如果你又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自然界:“你能做到的。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你能确保地球上有一定的绿色植物,你需要什么,就尽管取吧。”

……。

地球母亲看见了,露出欣慰的笑容。

几万年过去了,人类和自然界一直遵守着他们的诺言,做着一对快乐的姐妹。可是,他们的后代却有另一番对话:

人类:“自然界,你们怎么繁殖如此地慢?我根本无法得到充足的木头为我们效命!”

自然界:“哼,可耻的人类!亏你们还好意思说出口,你们的大量砍伐,已导致我失去了大量亲友,你还有脸责怪我们?”

人类:“哼!我们人类才是地球上的主宰,你们只不过是背景,我们的奴隶!”

自然界:“你们如此傲慢,我会让你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地球母亲看见了,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人类果然得到了警戒:由于过多的砍伐,沙尘暴接踵而来,由于人类经常乱扔垃圾,城市的臭气扑鼻而来,由于人类不珍惜水源,常常有停水现象……人类啊,快清醒吧!难道你真的愿意你们的家园成为废墟吗?快改过自新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地球母亲不会责怪你的,快重新开始,保护自然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8799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