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28 07:55:05
2023年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优质8篇)
时间:2023-12-28 07:55:05     小编:紫衣梦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一

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二

§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因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3.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24页图)

4.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内吞和外排

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质:包括细胞基质和细胞器

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线粒体的结构(26页图2-7)。线粒体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在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含量比较多。

4.叶绿体的结构(27页图2-9,30页识图题)。存在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的酶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光合作用可以生成淀粉等有机物,因此,叶绿体被称之为“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5.内质网(28页形态图)分粗面(上有核糖体附着)和滑面两种,单层膜的细胞器,膜上有多种酶。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合成有关,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内质网又被称之为“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6.核糖体无膜结构,可分为游离在细胞基质中和固着在内质网上两种类型。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喻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7.高尔基体(28页形态图):单层膜,呈扁平囊状。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是蛋白质的“加工厂”。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8.中心体无膜结构,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在有丝时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9.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单层膜,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液泡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10.溶酶体具有单层膜,含有多种水解酶类。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三

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什么是丰富度?

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什么是种间关系?

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互利共栖、寄生、竞争、捕食。

4、什么是捕食?

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5、什么是竞争?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互相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现象。

6、什么是寄生?

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维持生活。

7、什么是互利共生?

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存,彼此有利。

8、什么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是指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9、什么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带现象。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四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协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1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5、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1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17、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清除和监控。

20、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五

1、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2、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

4、全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六

一、糖类化学通式:(ch2o)n(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2、分类

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

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

3、多糖+脂质=糖脂

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二、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

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注:组成元素c、h、o

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

注:组成元素c、h、o、n、p

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七

记诵。首先记诵还是必要的,生物中的好多知识,你不记住是没有用的,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课本上的知识还是要背诵的。

做简单的习题。我举个例子,就是基因问题,基因题目一般都是大题目,有一个很复杂的题目假设,然后会问你一些问题。其实这个你要是拆分来一点一点分析,你就发现其实很简单,只要把最基础的记住就好。

弄清知识内在联系。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实验。不要觉得生物实验没什么做的,其实生物实验很重要,也很有意思。看看洋葱表皮的细胞,观察一下显微镜下的单细胞等等,这都是个新奇的过程。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八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生态系统类型:

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结构

(1)成分:

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热能、水、空气等

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75942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