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立秋散文诗歌(精选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27 01:43:02
最新立秋散文诗歌(精选14篇)
时间:2023-12-27 01:43:02     小编:碧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立秋散文诗歌篇一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场虚妄。其实,经年过往,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这场虚妄里跋涉?在真实的笑里哭着,在真实的哭里笑着,一笺烟雨,半帘幽梦,有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不是不寂寞,只是不想说。

渐渐明白:人生,总会有许多无奈,希望、失望、憧憬、彷徨,苦过了,才知甜蜜;痛过了,才懂坚强;傻过了,才会成长。生命中,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

有时候,失望,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幸福,其实很简单。平静的呼吸,仔细的聆听,微笑着生活;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不慌乱,不迷茫,无悔人生。

幸福,其实就在路上。

给生命一个微笑的理由,别让心承载太多的负重;给自己一个取暖的方式,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

立秋散文诗歌篇二

昨日午后的暴雨,一度浇灭了盛夏的猖狂,地上泛起的朵朵水花,把夏秋交替的消息欣喜地告诉了时节。

岁月总是太过匆忙,瓦檐下滴答滴答的雨声,一路送着掉落的光阴, 立秋一过,便快到了落叶纷飞的时候。最怕那种秋意深浓的景象,片片缤纷在萧瑟的秋风中凌乱的飘舞,徒留枝桠在聆听败落的沧桑,那也有我曾经葱郁的一抹青绿,在暮云淡去,秋光老尽中无可奈何。

将万千心事寄放天涯的年龄早已过去,真的已经到了淡看风云的时候。青梅时的青涩虽已渐渐成熟,心怀的万丈豪情却也被流年腐蚀得荡然无存。梦,依然美丽,像是融入天边的一抹晚霞斑斓多彩,仿佛伸手便得,却又遥遥难及。当镰刀割倒陇上一片金黄,收获的不只是成熟,还有陌上空旷的寂寥。这种寂寥是秋意渲染成的忧伤,是金黄未曾割倒之前那些等待的时光,是鸟语婉转唱过的一曲花事。

花事已过,象立秋后的莲褪去荷衣,一如我无数次无端错过的花期。总以为那些折采过后不再回头的缤纷,是流转在爱中最美的遗憾,是对走过年华最深的铭记。直到立秋之后,倦累爬满了枯叶堆积的心窗,再也找不出残存的一丝青绿痕迹,方才悟明了,那些爱恨,那些情仇,那些脸庞,那些誓言,都一一还给了流光。

看那楼下巷子里走来打着花纸伞长发飘逸的女子,只觉得离我如此之远,心倦累到不再有如少年的冲动,甚至懒得去奢望会有一场美丽的邂逅。我清楚地明白,那只是走过我眼前的一道风景,任这风景如何秀丽,终究不是我可以驻留的地方,只是视觉上短暂的一瞬,只是曾经遭遇过然后便模糊不清,哪怕曾经回头,也就如此而已,时间终会带走一切,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渐远的故事,注定要离去之时,谁也不必给谁一个交代,我走我的山道,你行你的水路,山水之外不再相逢,红尘旅途,各自安好。

又立秋了,爹娘再度老去。娘用木梳慢悠悠的梳理着满头白发,那丝丝掉落在地上的银发,是娘寸寸走过的时光,娘说老了,以前的日子都回不去了。几十年的四季交替,娘该遭遇多少个立秋的日子,可娘又还能再过几个立秋?爹却把渐渐老去的炊烟,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熏黄了季节的颜色,装点立秋的日子。爹的目光有些呆滞,迎着那门前往来的行人,爹的眼里还很深邃,笑看到树上落下的光阴。那是洞悉世情之后凝聚的光芒,不慌不忙,不惊不异,似乎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包括悲欢,包括生死,无不淡定从容。

爹娘就这样搀扶着走过岁岁立秋,每一片落下的叶儿都是他们相爱的故事,平平淡淡从从容容,这一世也未分开过。看他们有时相互叮咛,天凉加衣了,该吃药了,有时候也吵闹几句,象小孩一样发脾气,过后又哄着对方,真的是百感交集。什么是爱,什么是相濡以沫,什么是白首到老?爹娘用他们一生的时光诠释了答案。

立秋,是赴一场与时节的盟约。往事就像山峦上的点点秋红,终将伴随落叶匆匆的落地,灿烂拥有之后,如果可以洁净相忘,那也是一种领悟。四季的更替,是自然循环的规律,我们无法阻止也无法挽留,阻止不了时光且住,还我们一个如夏的灿烂年华,挽留不住行将老去的父母以及那些走着走着就不见了的故人。如何才能从容的笑看立秋之后凋谢的落花,如何才能淡定这秋光老尽?就做一株草木,生长于自然,懂得去遵从宿命,方可以离合不惊,枯荣随缘,就那么随性随意的踏上旅程,不辜负一世韶光。

立秋散文诗歌篇三

秋雨沙沙地下着,这是她在演奏。奏黄了一片片稻田,又奏黄了一串串香蕉,奏黄了遍地金黄。秋雨,愿你奏出更婉转的节奏,奏出新的乐曲!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君本寂寞谁需记,我是相思自断肠。

冷冷请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岂岂

怜悯你的人不是朋友,帮助你的人才可能是朋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遥,心漫漫,伤离别,何感叹;风潇潇,夜长长,盼君至,不觉眠。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李凭箜篌引【唐五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栾家濑》【唐五代】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

减字木兰花【清】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声声慢》【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9、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10、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3、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16、宴罢兰堂肠断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立秋散文诗歌篇四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2015年什么时候立秋,2015年几月几日立秋

2015年立秋时间:2015年8月8日星期六(农历六月廿四)

立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通过日历网的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立秋节气是8月8日。

立秋是什么意思

我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预示着暑去凉来。公历每年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返回期间到达视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立秋吃什么

秋季的饮食原则应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原则,最好远离那些辛辣、燥热的食物,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此外,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以防止燥邪伤害人体的阴液。如梨、番茄、蜂蜜以及乳品等都是最好的养阴食物。

日期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5,20世纪=8.35。

例外:的计算结果加1日。

[今天什么时候立秋]

立秋散文诗歌篇五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秋词》。表达诗人对秋天的豪情。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还有许多民间习俗,例如“啃秋”“咬秋”,天津吃西瓜、香瓜;江苏吃西瓜,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浙江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放疟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也将它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宋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至今仍流传百姓在这天,“做社、敬社神、煮社粥……”但在这众多习俗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晒秋”与“养生之秋”。

“晒秋”:秋季果蔬成熟,农民开始晒秋。始于汉代,后世将它定在立秋,是重要农俗。江西婺源县“篁岭晒秋”最有名。

立秋养生也十分的重要。

1、防治感冒。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开始变得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繁感冒。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更应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护室内空气新鲜。

2、调养起居。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

3、适量运动。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不可过于剧烈。最好选择早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能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容易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都不宜运动过于剧烈。

4、健康饮食。多食用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润肺生津。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这就是繁闹的立秋。

立秋散文诗歌篇六

惊落树叶一片,

别离的清苦,

化作相思雨漫天。

你款款而来,

轻歌曼舞衣袂翩,

为赴大地之约,

催离酷暑伤情断。

你随风而来,

掀开氤氲之帘,

让清凉回归,

风清云淡人悠然。

你踏雨而来,

润物无声溢清泉,

为践前世约,

玉蕊香来月满天。

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

换来的只是与你擦肩,

就在你转身的那一刻,

思念又开始漫延……

立秋散文诗歌篇七

立秋后第二天。望望天空,开始高远。那种天高云淡的感觉,那种早晚微凉的感觉,都在告诉我,秋天来了。

尽管还留恋,还在淘宝看夏装。还喜欢穿裙子或短裤,喜欢阳光打在赤裸的腿上。喜欢晒得黑黑的,仿佛这样才够夏天。

然而秋天还是来了。带着大量的西瓜,带着马上要上市的老玉米。都是收获的香气。

其实,我是怕隆冬。怕那很多个月里的足不出户。

于是觉得时光飞快,还没来得及畅饮扎啤。还没来得及出游。还没有热烈的相爱。

还没有买更多更漂亮的裙子。

还没有盛开。

就像很多女人,在如花的年纪里,懵懂走过。匆忙间就三十岁了,反而开始妖娆。

我身上是蚊子叮过的痕迹,大片的红肿。无法安睡,只好起床吃过敏药。后遗症是,第二天仍旧困倦不堪。如此渴睡,一沾枕头,就不想再醒来。

睡得好象死亡。

这也是夏天的赐予。

夏天总是让人非爱即恨,不可能存在温吞的感情。

而秋天……在我心里,只是一个过渡。属于它的特质很模糊。还残留着夏天的热。还未完全开始冬日的寒。

然而,我所有的印象都来自于东北。知道还有一些地方,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分,四季是很模糊的。在冬天仍旧绿草如茵。在春天,百花早已绽放。没有雪来覆盖一切。没有冰来凝固所有。

日子如水逝去,貌似平淡。我数着岁月,貌似安静。

然而这一年年,一岁岁,有多少激烈冲突着的愿望啊。有多少强烈迸发的冲突?

然而终将被掩埋。如同,新的生命终究会诞生。万物都在繁衍。

听到大我一岁的女同学得癌症了。听到一个新出生的生命,只存活了几天,就消失了。

听到这世间的很多消息。与已有关的,无关的。

听到这存在,这消逝。这些模糊与清晰。

有时候留不住什么。如同留不下天边的那一缕云。

我能够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心情。

我能够收获的,就是这些点滴的感受。

立秋散文诗歌篇八

立秋是个可爱的节气,好像一杯可口的冷饮,让酷暑中的人们猛地打个激灵,让大家从心里到身体都感到凉爽和惬意。

但是,夏天是一个车技不好的司机,它总是刹不住车,带着炎热闯进秋天的领地。这个莽撞司机是个红脸膛的汉子,就像一位淳朴村民,脖子上挂着旧毛巾,不时地擦一下满脸的汗水。夏天的汗水混杂着雨水和尘土的味道,为树木庄稼所喜爱,成为它们蓬勃生长的养分,所以夏天的树木,也有一副淳朴老农的模样。夏天的汗水滴进水里,被河水运走,被池塘吸纳,被鱼虾当成醇酒,但是你想不到,滴落了汗水的池塘,竟然会开出清幽淡雅的荷花,展示着粗犷之中的细腻,展示着这个季节特有的美丽的一面。

阳光是逐渐逐渐羞涩的。这也难怪,沉浸在如火激情之中,很难发现季节的细微变化,尽管夏天的阳光明亮热烈,但似乎眼神不好,不会去注意日历一天天撕去,没有看到已经来临的立秋。但是,阳光总是敏感的,在恍然大悟之后,便渐渐红了脸蛋,露出羞涩之态,有了真正的秋天模样。人们喜欢秋天的阳光,喜欢它知错就改的谦逊,喜欢它迎接丰收的喜悦,喜欢它面对秋风的沉稳,喜欢它催促大雁南归的知性。秋天的阳光就像父母的目光,照耀万物,饱含着慈爱。在秋天里,不管是早晨还是黄昏,你可以在阳光里尽情呼喊,可以在阳光中尽情奔跑,阳光会给你所喜欢的一切,包括凉爽舒适的天气,包括安静祥和的心情,包括乐观向上的心态。

一叶知秋,立秋时节的树叶最有智慧,它像一枚季节的书签,记载着天下的大事小情,记载着季节的喜怒哀乐。立秋时节的树叶,是夏给秋的明信片,有留恋不舍,有美好祝福,有谆谆叮咛,有绵绵情谊。秋天的树叶,尽管无法改变即将落地的命运,却可以掌握自己飘落的姿态;尽管无法更改最终化成泥土的结局,却可以在秋风中尽情舞蹈。每个人在秋叶之上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愿望,从春的萌发,到夏的疯长,再到秋的成熟,从嫩到壮再到衰老,每一片叶子在渐渐变薄,慢慢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不管秋叶上的纹路走向如何,每一片叶子都把秋天当成它的归宿,当成生命旅程中的一个节点。

秋天的可爱,只有经历酷暑才能知道;秋天的澄明,只有经历闷热才能体会。立秋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也带来新的生命体验,它为草木庄稼,为南归候鸟,为芸芸众生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努力。在立秋时节,只要心中淡然从容,只要对天地心怀感恩,过去的每一年每一天都会紧随你的身后,好像永远听命于你的千军万马。

立秋散文诗歌篇九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

【立秋的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啃秋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今天什么时间立秋]

立秋散文诗歌篇十

已经到了深秋,天凉的厉害。一场秋雨来了,未来的及枯黄的叶子,都带着深重绿色落下。秋风一天凉更胜一天;万物都沉寂。远山早落叶的树光的像一条残剩的鱼骨。山上草坡下只留下一片片深重的颜色,大片的紫色、黄色、浅浅的绿色。像毕加索的画作,色彩显得那样的突兀。但我更觉像梵高,不只是像他钟爱黄的画,更像他。一个只有秋天没有冬天终结生命的人。

秋是那样落寞,沉默,让人如此觉的歇斯底里的反抗。它用这样凄冷的色彩来彰显它繁华过后的异样美丽,是淡漠与凝重。那泛黄纸上浓重的一笔是那样的触目惊心。枯黄的野草随着风摇动,大地附着着冰霜,落叶穿带着薄玉,是阳光下的泪滴。是那样的美,美的心碎,美的彻骨。一触让人透骨的凉。是冰里的景色,通透却不可及。更是冬日里的窗花、不禁让谁去靠近。

秋像是一个迟暮的美人,脸带着残妆,残黄的面容夹着美丽的胭粉。眼中带着不屑,心中留有不甘。万般绚丽过后,她尽力的延续繁华,抓住所有遗留的色彩,她想握住所有美丽的痕迹,那怕是一点也不肯遗失。因为她曾经那样的张扬,那样的傲气。不愿只剩下那残存的记忆和现实的苍凉,虽然只是徒劳。因为没有谁改变着命运。所以她更无奈,无力,那样的不堪一击。

秋日中衰落寂寞的红颜,是命运。也许更应该放手、更应该洒脱,用一颗毫无眷恋的心去迎接、去拥抱那可怕的宁静。允许一切尘埃落定,纵然是沧海难为,心更该随境境迁。四季循环往复,命运永无轮回。就此改过,但愿释然。

立秋散文诗歌篇十一

夏,告别了天与地火辣辣的对白,冲动的阳光躲进了开裂的瞳孔。

不再挚热了吗?这是大地的呼唤。

收敛起那锋芒毕露的言词吧,容易将世俗的`眼睛灼伤。

因为,秋,正以雨的方式款款而来,柔情万种。

风不再狂躁,微尘不再飘渺,小草不再低吟;天空变得清澈而高远,河流变得绵长而留情,心归于平静。

风,柔软了骨骼,瘦身的誓言诅咒着发黄的梧桐叶片。叶落知秋,是季节变换了底色,是风改变了情调,是雨的多情淡化了血液的狂奔。来一曲充满凉意的歌谣吧,是蝉盼得太久的心声。

因为,秋,正以丰满的芳容翩翩而至,情意绵绵。

云朵不再苦恼,石头不再报怨,鸭子不再呻吟;玉米变得金黄而饱满,苍松变得青翠而欲流;心收获了希望。

秋来了,脚步开始变得轻盈。

秋来了,夜莺是否展翅高飞?

秋来了,荷塘的水对映着天上的月,鱼儿的梦开始变得纯粹。

秋来了,我想变成你,收获你在生活中种下的烦恼根喜悦。

立秋,啃着成熟的玉米棒棒,每走一步都脚踏实地。

立秋,我以立正的姿势站立于大地,盼你时,也只能是望穿秋水。

立秋散文诗歌篇十二

古往今来,焚香请愿,祈祷神灵,是一种被国人普遍接受的方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国人的礼佛思想古而有之。古代的香客们有着一颗虔诚的心,祈求平安和五谷丰登,现在的香客也带着一份红尘夙愿,祈求一生好运和盛世太平。

有庙宇的山,那如丝如缕升腾着的袅袅的香雾,和着山间清松之香,仿佛五脏六腑被重新洗涤一番。专门的香室里有罗汉榻、四仙桌、条案、坐椅等,取火罐、香炭盒、香盒、香渣碟放在于桌上,以供信徒和游人燃拜。

人类是天生喜欢好味道的灵物,犹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在中国,古人就懂得采集香气花草佩戴在身上,屈原的香草美人的文化意象,选择的是一种美的凝缩。它不仅代表着身份高贵,更代表着精神的无上享受。人们每当端午节都要带上香囊等各种的小玩意,释放的不仅仅是怡人的馨香,更惬意地表达了一种雅致的情趣。“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暗香浮盈,不绝如缕,闻之思之,令人心神荡漾。

“香文化”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之举。在许多曲径通幽的高档精舍和私人会所里,衣着精致的雅士们,或席地而坐,或悠然踱步,在一片沉香浓郁、琴箫悠扬的氛围中,享受着香文化带来的静然。宋人朱熹《香界》诗云:“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在古代,香道是上流社会人士推崇的文化和交往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更多人参与中来。在现代都市人的客厅里,几块香料,放于铜制香炉之中,一缕青烟袅袅,不绝如缕,香气四溢,芬芳清新,沁人心脾。

香道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帝王将相、文人府宅中,家里都会焚香,用来安神静气。后来,燃香熏香便形成一种流行的文化样式和礼仪形式。古人喜欢将香囊挟带于肋下和腋下,还有人将香料涂在靴子上,就如现代多人给皮鞋打上高级而有香味的鞋油一样。熏衣从魏晋时期开始流行,文人雅士的美名相伴随。师学艺,开业行刑,迎来送往,传旨科考,都要专设香案。

焚香、闻香,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高雅之事。香,不仅仅是靠焚香来表达人们对香的钟情。比如古人所说的“兰汤熏衣”,就是用熏蒸的方法,将水和香料一起放入容器中,将衣物等需要熏香的物品置于容器上方,给容器逐渐加热,温度适度,最好选择一个空间狭小的大容器,罩于帷帐中,防止香气逸散。香大多时候是为寺庙而制,为焚香而设的。作为参拜者的人类,必须心怀虔诚和敬畏走向代表着神灵的供案,点燃一炷香,那香便袅袅地焚起来,然后将它插在香炉里,接着跪在蒲团上参拜礼佛或诵经祈福。

人类以鼻闻香,能通七窍,以心领会,能怡性情,杯盏通透,五心澄明,凝气安神,妙不可言。上大学时候,有一个知识渊博、知性优雅的女老师,脸上永远带着天光微泻的恬然之笑。她的母亲信奉佛教,总要隔三岔五去庙里烧香,她很小就迷上了上香。能迷上香道,那是一种前身今世的缘分。据她说,香,就是一个人的味道,一个人灵魂的形式。得道高僧圆寂的时候,法师做道场的时候,燃香无数。香,就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无处不在,浸散在你的意识里,在你每一根细小的血脉。一支沉香在青烟袅娜中,慢慢香消玉殒,催人禅思不断、浮想千古。

品香也是一种礼仪。左手拇指扣住炉的上沿,四指拖住香炉底座,右手呈虎口状。一手微微地罩住,用来聚敛香气,一手轻轻拢一拢,慢慢地扇动。双肩抬起,轻呼慢吸。香客云集,香雾氤氲,把香炉顺时针逐一传香三周,复归香案。这是一种追慕古典的时尚。唐代香文化已经流行,此有李商隐《无题》为证: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金蟾是用铜制成蛤蟆状的香炉,专门用来烧线香,延长香料燃烧的时间,避免香味过浓。古人不但在寺庙居室里焚香,女子也在闺阁中焚香。“贾氏窥帘韩掾少”其实就是写一个女子用香熏衣或佩戴的故事。汉朝贾充手下有一个姓韩的幕僚,才貌非凡。韩到贾家,贾女帘后边偷窥了,一窥倾心,于是偷偷相恋了。有人来给贾充送礼,礼品是一种叫龙涎香的名贵香料。贾充送给了女儿,女儿送给了情人。韩挟在身上到贾充家里,贾充一闻,不好言明,很快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记得唐玄宗曾有一名叫鸾儿的爱妾,常和董贵人微服出行。她用轻罗制成梨花散蕊的样子,裹以月麟香,称之为“袖里春”,所经之处,留香不留痕,来去无影踪。“袖里香”香味独特,制法精奇,暗香回旋于有无之间。暗香之妙,妙在美人天生一段风流,美上生香,红袖添香。

香文化,是滋养心灵的一种美好的'方式。古人焚香,是把高雅的精神生活张扬到极致的一种形式。今人闻香,大都是为了在喧闹的世俗生活中寻一份心灵的安慰与宁静。电视剧《活色生香》里说,制香先要选择上乘的花。乐颜说,香就和刀一样,它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善与恶,全在于使用之人的一念之间。安秋声的蝶恋花是用若欢的体香调制出的,也是另一种香的传奇吧?《圣经·出埃及记》中也有上帝指导摩西制作圣香,吩咐他要把香制成纯洁和神圣之物,将它当成圣物看待。可见,中国的香文化其实都源远流长,香已经超越俗世感官享受的层面,成为一种高贵圣洁的精神象征。

总之,不论香道文化、香道生活,其实,时刻都蕴含着一种超越的自在,有着一种超越感官的审美体验,是灵魂的一种安静形式。点燃心中一簇香,点燃云水禅心,其实也是点燃人生的一种雅致方式。

立秋散文诗歌篇十三

昨日午后的暴雨,一度浇灭了盛夏的猖狂,地上泛起的朵朵水花,把夏秋交替的消息欣喜地告诉了时节。

岁月总是太过匆忙,瓦檐下滴答滴答的雨声,一路送着掉落的光阴,立秋一过,便快到了落叶纷飞的时候。最怕那种秋意深浓的景象,片片缤纷在萧瑟的秋风中凌乱的飘舞,徒留枝桠在聆听败落的沧桑,那也有我曾经葱郁的一抹青绿,在暮云淡去,秋光老尽中无可奈何。

将万千心事寄放天涯的年龄早已过去,真的已经到了淡看风云的时候。青梅时的青涩虽已渐渐成熟,心怀的万丈豪情却也被流年腐蚀得荡然无存。梦,依然美丽,像是融入天边的一抹晚霞斑斓多彩,仿佛伸手便得,却又遥遥难及。当镰刀割倒陇上一片金黄,收获的不只是成熟,还有陌上空旷的寂寥。这种寂寥是秋意渲染成的忧伤,是金黄未曾割倒之前那些等待的时光,是鸟语婉转唱过的一曲花事。

花事已过,象立秋后的莲褪去荷衣,一如我无数次无端错过的花期。总以为那些折采过后不再回头的缤纷,是流转在爱中最美的遗憾,是对走过年华最深的铭记。直到立秋之后,倦累爬满了枯叶堆积的心窗,再也找不出残存的一丝青绿痕迹,方才悟明了,那些爱恨,那些情仇,那些脸庞,那些誓言,都一一还给了流光。

看那楼下巷子里走来打着花纸伞长发飘逸的女子,只觉得离我如此之远,心倦累到不再有如少年的冲动,甚至懒得去奢望会有一场美丽的邂逅。我清楚地明白,那只是走过我眼前的一道风景,任这风景如何秀丽,终究不是我可以驻留的地方,只是视觉上短暂的一瞬,只是曾经遭遇过然后便模糊不清,哪怕曾经回头,也就如此而已,时间终会带走一切,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渐远的故事,注定要离去之时,谁也不必给谁一个交代,我走我的山道,你行你的水路,山水之外不再相逢,红尘旅途,各自安好。

又立秋了,爹娘再度老去。娘用木梳慢悠悠的梳理着满头白发,那丝丝掉落在地上的银发,是娘寸寸走过的时光,娘说老了,以前的日子都回不去了。几十年的四季交替,娘该遭遇多少个立秋的日子,可娘又还能再过几个立秋?爹却把渐渐老去的炊烟,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熏黄了季节的颜色,装点立秋的日子。爹的目光有些呆滞,迎着那门前往来的行人,爹的眼里还很深邃,笑看到树上落下的光阴。那是洞悉世情之后凝聚的光芒,不慌不忙,不惊不异,似乎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包括悲欢,包括生死,无不淡定从容。

爹娘就这样搀扶着走过岁岁立秋,每一片落下的叶儿都是他们相爱的故事,平平淡淡从从容容,这一世也未分开过。看他们有时相互叮咛,天凉加衣了,该吃药了,有时候也吵闹几句,象小孩一样发脾气,过后又哄着对方,真的是百感交集。什么是爱,什么是相濡以沫,什么是白首到老?爹娘用他们一生的时光诠释了答案。

立秋,是赴一场与时节的盟约。往事就像山峦上的点点秋红,终将伴随落叶匆匆的落地,灿烂拥有之后,如果可以洁净相忘,那也是一种领悟。四季的更替,是自然循环的规律,我们无法阻止也无法挽留,阻止不了时光且住,还我们一个如夏的灿烂年华,挽留不住行将老去的父母以及那些走着走着就不见了的故人。如何才能从容的笑看立秋之后凋谢的落花,如何才能淡定这秋光老尽?就做一株草木,生长于自然,懂得去遵从宿命,方可以离合不惊,枯荣随缘,就那么随性随意的踏上旅程,不辜负一世韶光。

立秋散文诗歌篇十四

清晨不到五点,手机的”嘟嘟”声此起彼伏,朦胧中摸到手机,细看,关于立秋的话题,祝福微信短信已经刷屏,介绍立秋来历的,立秋吃秋膘的,祝福的……林林总总,这个年头,人们生活好了,信息也发达了,无论是节气还是节日,大家都很重视,家人或朋友小聚,说说话,聊聊天,侃侃大山,关心关心彼此,憧憬一下秋天的丰收美景,倒也是非常快乐,欣喜,开心。

挚友加同学雨盛平时喜欢作诗填词,每当节日或节气的到来,他总要发个祝福微信或短信来让大家愉快一下,比如这个立秋,他用“秋”字的笔画给大家发来祝福:“今日立秋了!

“秋”字共九笔,一笔代表财富,一笔代表收获,一笔代表开心,一笔代表快乐,一笔代表健康,一笔代表舒畅,一笔代表平安,一笔代表顺利,一笔代表如意。夏去秋来,祝亲笔笔都是潇洒,笔笔都是满意。”读着他的祝语,无论是否原创,表达的是他的一份心意,心情豁然爽朗起来。

联想到古代骚人墨客描写立秋的诗词歌赋,有的练达,有的昂扬,有的凄婉,有的悲凉,无论什么意境,但都表达的是对秋的心情及感受。

尤其喜欢宋代诗人刘翰描写立秋的诗: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刘翰在中国诗词的瀚海中并不算是很出名的诗人,但他描写立秋的诗带给人清净舒适,闲暇,空明的意境。

王维是唐代大诗人,读他的《秋夜独坐》,总感到悲悲戚戚,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在诗人笔下,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陷于人生的悲哀。感慨自己两鬓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不能长生;此夜又将二更,时光一点点消逝,无法挽留。一个人就是这样地在岁月无情流逝中走向老病……越读越凄凉,我真为诗人的凄楚,凄凉而万分伤感啊。

不联想那些古词古诗对立秋的描写了,人生苦短,何必为杂事苦恼?

立秋之日凉风至,秋雨急,暑气消,“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红凝艳数千枝”,这些诗句我都不知出自哪里啦,反正我感受颇深,于是我想起曹植的诗句:

踟蹰亦何留,

相思无终极。

秋风发微凉,

寒蝉鸣我侧。”

还是自己去想吧!

反正想不想都在你自己!

与我没关系!

我爱如饮甘饴的秋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75039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