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秋节随笔(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20 21:07:03
最新中秋节随笔(优质8篇)
时间:2023-12-20 21:07:03     小编:XY字客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秋节随笔篇一

窗台上散布着月光透过树枝的残晖,虽然有些斑驳,但是很亮、很干净,我情不自禁的想看清月亮的样貌,抬头之后才发现视线里全是交错的树影,我索性披上衣服,走出了屋子。

已经是凌晨,马路上没有行人,在这个城市,中秋的夜晚本来就应很凉了,只是今晚没有起风,也就不觉得冷。此时,没有了树枝的遮盖,皎洁的月光肆无忌惮的投照在我身上,让我有种沐浴的感觉,身边的路灯在明亮的月光下也变得有些暗淡了,我凝望着浑圆的月亮,从那抹银光里,我看出了一点家的影子,可能漂泊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吧,眼睛忽然有些发涩,我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头后却发现,脚下是那分外清晰的孤影。

我踩着自我的影子,开始漫无目的的行走。

庆幸的是,外婆的面容在我的脑海里慢慢清晰起来,我的中秋记忆似乎一向停留在与外婆一齐度过的童年时代。虽然有些模糊,但总还记得,外婆在过节的时候,会提前准备很多我爱吃的零食和水果,并且一改平时放任我玩耍的态度,整天都陪在我身边,寸步不离,可能是父母不在身边,她怕我会感到孤单吧。等到了晚上,外婆就会和我边吃月饼,边看月亮,还会跟我讲一些外公在世时,妈妈小时候的事情,我也是那时从外婆口中明白,妈妈14岁就开始分担养家的职责了。那些年,因为有外婆无微不至的呵护,所以我从未感到孤单。我想,外婆就是我心中的那一轮明月。

在离开外婆以后的中秋节里,我都会在屋顶上,一个人静静的看着月亮,怀念着与外婆一齐的生活。

因为我出生在80年代中期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而且又是独子,父母千方百计的想让我过上舒适的生活,所以,他们选取了南下打工。数十载的奔波与漂泊,数十载的思念与牵挂,岁月蚀刻了他们的身体与面容,我想,他们就应是把对我的爱化作了在外漂泊的动力吧,数年如一日的艰辛为我铺就的成长中舒适的人生轨道,可他们却已经耗费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此刻时过境迁,我工作了,能够养活自我了,但是还不能完全担负起家的职责,于是,愧疚之心开始折磨我了。

这天上午和父母透过了电话,母亲说了很多牵挂的话,让我过年的时候无论如何要回去,还叮嘱我必须要带女朋友回家,说是想看看儿媳妇了;父亲还是重复着那句跟我说了很多年的话“一个人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惹事生非”,听着他们渐趋苍老的声音,我哽咽着的一句话始终没能说出口:“我该拿什么来报答你们,我的父亲母亲。”

我忽然感觉到一束强烈的光线照射在身上,原先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街口,右边一处还未建好的楼房顶上亮着一盏很大的探照灯,自我正走到了灯光的焦点处,灯光伴着很浓烈的水泥味扑面而来,让人反胃,我停下了行走的脚步,思绪也伴着脚步暂时停顿下来,背后的月光毫不吝啬的充满着整个夜空,只是同时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我的影子已经被冲得很淡了,那明亮干净的气息也已经被浓烈的水泥味代替,我赶紧转身往回走,想快点逃离这个被钢筋水泥味充斥的地方,直到影子又渐渐清晰起来,空气中没了刺鼻的气味,我才停下脚步。冰冷的钢筋水泥和明亮干净的月光实在是很不协调;陌生的城市和温暖的家乡也一样,感觉冲突了,人就容易矛盾。

回到屋里,月光依然斑驳的散布在窗台上,但是我已经没有了赏月的情绪,思念之情开始强烈起来,和衣躺在床上,却无法安睡,我索性起身,写下了这篇随笔。

中秋节随笔篇二

睁开眼,阳光明媚,一看今天就是个好日子!穿上一身新衣裳,陪着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菜。

超市可热闹了!人山人海,车流滚滚。放眼一望,还以为是一片花的海洋,但仔细一看,却是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的人们簇拥在了一起;门外的车排成了长龙,不停的`按着喇叭,人们都急躁极了,恨不得能张双翅膀,飞进去……我们也急死了,唉,这真苦呀!

超市里的菜都卖完了,也只剩下几根“烂菜叶”,鱼和虾也卖得差不多了,正当我们垂头丧气,准备离开时,“意外”发生了!工作人员运来了好多菜、海鲜,我们赶快去抢。哈,有了!

回到家,我们便开始一刻不停地忙碌起来!妈妈把冰箱里所有好吃的全都翻了出来,他一会儿包饺子,一会儿擦地,全身顿时大汗淋漓;爸爸在洗菜、杀鱼,此时的爸爸一定十分想念那沙发,想在上面躺着看看电视;而我――在理东西,这些要扔掉,那些要收起来……好烦呀!“啊呼――”我打了个打哈欠,想睡觉了!这可真是“辣味”十足啊!

忙了一天,终于有收获了,满满一桌子菜摆了上来,五颜六色的,螃蟹、鸭子、腰花、黄鳝,应有尽有!

“砰砰”,呀,客人来了!原来是奶奶和大姐姐他们来了;“砰砰”,又有人来了,哈,外公外婆来了!

走上平台,阵阵凉风向我拂面而来,隐约还带来一阵桂花香。抬头望去,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月亮好似一个白玉盘高高地挂在西方。我不禁吟诵起了小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早晨起床,我还久久不能忘那柔柔的月色,那时,是多么甜美呀!

中秋节随笔篇三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

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这个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北宋太宗(97——997)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就是公历九月至十月,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人们也会谈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在中秋节这一天,如果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在现代,中秋节夜晚,人们通常是一边吃着月饼和柚子,一边赏月。孩子们大都是提着灯笼,以大红纸灯笼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着五颜六色的卡通灯笼、塑料灯笼,种类繁多,多不胜数。民间的习俗还有送给孩子“兔儿爷”以供玩乐,包糖饼,把香扎成龙点燃,用来舞龙等。中秋节晚上,各地都会放烟火,来装饰夜空,更带来节日气氛。

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我去年过中秋节的时候,因为外婆就要回武汉老家了,所以那天全家都很伤心,连说谎笑的都没有。今年过节,外婆留在这里,还为我们准备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得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黄莲蓉月饼;还有鸡、鸭和汽水,真是吃喝玩乐全都有,我们兴奋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昨天是中秋节,不知怎的,爸爸特别暴躁,一反常态,是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这样的。爷爷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刚刚离开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亲的亲人,可她却远在江苏,连电话都没来几次。亲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给人带来无限的痛苦和快乐。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这中秋佳节,与自己最亲的亲人团圆吧!

啊!中秋节,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中秋圆月,你寄托着多少人罹亲人的心!

中秋节随笔篇四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圆月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

不知不觉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时,小区里的停车位都不够用了,家家户户锅碗瓢盆煎炒烹炸,不时飘来诱人的菜饭香;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里,大人们畅所欲言、小孩们嬉戏玩耍,好一派团圆热闹的景象。我们一大家子也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有说有笑;吃月饼、听故事,有滋有味。

晚上,我们仰望星空,十五的月亮高挂天际,就像一轮玉盘镶嵌在天幕中,皎洁的月光穿过树梢,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影子。月亮周围群星闪烁,众星拱月,“真美啊!……”,正当感叹时,我突然发现有一颗离群星很远的孤星,一闪一闪的.,不知怎的,我有了别样的思绪。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思念之情。看着这颗孤星,我突然想到了丑小鸭、想到了离群的孤雁、更联想到了一年到头很少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为了祖国建设而不能休假的建筑工人、为了保卫祖国边疆而长年不能回家的边防战士,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为了工作、为了祖国很少与家人团聚。在这中秋佳节,我们更应该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我坐在爸爸妈妈身边,吃着香甜的月饼,觉得自己很幸福,更觉得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祝我们所有的人节日快乐!

中秋节随笔篇五

中秋即将来临,借此机会,从不言辞的女儿向爸爸妈妈说声:“中秋节快乐。感谢你们为我付出的一切!”从不说对不起的朋友,向我最挚爱的'朋友赟赟说声:“节日快乐。有你,我真的很开心!”从不放肆的妹妹向哥哥说声:“中秋节快乐。你和我们虽不在一起,但不要紧,只要我们一家开心到老就成!“从不出色的学生向所有好老师说声:”节日快乐。感谢你们,世界上才有更多和你们一样的人才。”

一大堆来自“陌生人的团圆月饼,只不过是外表的修饰罢了,抵不过全家平平安安,实际点好!

一句虚伪的赞赏,只不过是下属对上属的巴结罢了,抵不过一句亲切的问候,温暖点好!

……

中秋节随笔篇六

中秋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的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意蕴和魅力,老师和孩子们,还有家长们用自己的行动红红火火过大节。

做月饼

小朋友当了一回点心师,自己和面、压饼、选馅、包月饼,个个干得热火朝天。孩子们将一只只圆圆的月饼整齐地排放在盘中,亲自送到厨房,请叔叔阿姨帮忙烘烤。当月饼烤熟后散发出诱人香味时,孩子们兴奋得欢呼雀跃。

吃月饼

放飞心愿

孩子们用画笔在长幅画卷上表达了自己对中秋的感悟。月桂树下的玉兔、会飞的嫦娥、月亮的变化、团圆的心愿……所有关于月亮的梦想都跃然纸上。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进行了探索,在分享中体验了人与人交往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和风俗,并接受了中华文化和美德的教育。

中秋节随笔篇七

关于中秋节起源说法较多,一种是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拜月亮,这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古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一种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地里的农作物和各类果实恰逢这个季节成熟,又恰逢秋天的一半,农民为了表达这种喜悦的心情就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作为“秋报”来予以庆祝,并将这一活动方式一直延续下来。还有的一种说法是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这天,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发明了现在咱们所吃的食物“月饼”,以此作为军饷解决了大量反隋义军的粮饷问题,为了纪念这一天一直延续到现在。不管是哪种说法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古人们在这天的活动各式各样,有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各民族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庆祝方式也不尽相同,蒙古族,他们喜欢做追月的游戏,热情奔放的蒙古族人们跨上骏马,在月色皎洁的星空下奔驰在草原上,圆圆的月亮自东而升,自西而下,骑手们就这样执着的追逐着。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之夜各寨的人们相继而出,手执芦笙与各寨寨民赛哥赛舞,彻夜长欢。朝鲜族到了这一天也有他们的方式,中秋节对朝鲜族来说也叫“秋夕节”,在这天他们会祭拜祖先、给祖坟除草扫墓,还会进行其他一些活动,穿上漂亮的朝鲜族服装,戴着象帽,挎着长鼓,尽情的展示本民族的歌舞。

吃月饼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到了如今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形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着天上的明月,品着一壶香茗,吃着手里圆圆的月饼,它象征着一家人的美满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后就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杨光辅写到“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如此看来当时的月饼已和现代的十分相近了。中秋佳节云稀雾少,月明星稀,可对于远在他乡的朋友们来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又到佳节时,在此借助苏大词人的一首千古佳作来表达一下远在他乡他国的朋友们的一种思念。

中秋节随笔篇八

八月十五夜,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中秋之夜来到了。在这团圆的中秋之夜里月亮更是格外秀美。

今天,天空中飘着细细的雨丝,透着一丝丝寒意,我望着天空心里有些失落。妈妈似乎也看透了我的心情,拍拍我的肩膀亲切地安慰我说:“虽然现在天气不好,可晚上也不一定呀,耐心等待吧。”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情好了些,等待着今晚的结果。

到了晚上,爷爷奶奶做好了团圆饭,我们一家人坐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的吃着。这时候东方的天空,渐渐的亮了,亮了。啊!那一轮金环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

我趴在窗头头静静的等待着。月亮越升越高,当它穿过一片云朵,终于放出了如水的白光!那白光是多么柔和呀,为大地铺上了一层皎洁的霜。在地上,雨水更是秀美,月亮来到水中,随着风儿的吹动、雨水的波动,舞了起来。水中的月儿挥舞着优美的线条。

就在这时。月亮旁费来一片云朵,带我飞上了天,来到了广寒宫。嫦娥姐姐正在门口迎接我,玉兔向我招手,她们可热情了,带我参观了广寒宫,还告诉我很多关于月亮的知识。幻想结束了我回到了家里。

月亮啊!你是多么的纯洁、美好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72514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