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5 07:06:11
2023年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精选16篇)
时间:2023-12-15 07:06:11     小编:FS文字使者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的一份详细教学计划。教案的编写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安排。以下是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教案编写技巧。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代数与几何问题的相互转换。体会品面直角坐标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难点: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以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教师准备四张大的纸质坐标格子。

游戏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序数对,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今天老师先考考你们,看你们掌握了多少。

我们将教室里的座位分为八列七排。a排b号记做有序数对(a,b),同学们先找准自己的数对号。听老师报数对,若是你自己的数对号,就快速站起来。反应太慢和站错了都算失败,扣一分;反之加一分。最后以组为单位,比比哪组得分最高。

我们可以发现,通过教室平面内的有序数对,可以唯一的确定与之对应的同学。

课本例子: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例如点a数轴上的坐标是—4,点b数轴上的坐标是2;我们说坐标是3。5的点,也可以在数轴上唯一确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才能用同一标准,方便的确定每一点的位置?

结合横纵排编号以及数轴,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引出一个横纵的数轴?

得出结论: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相互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那有了这样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之前学的有序数对来表示了。例如:由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4,我们说a的坐标是3,纵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做a的坐标,记作a(3,4)。

教师提问2:同学们按照这种做法,在坐标纸上标出b、c、d的坐标。

教师活动: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汇坐标过程方法,指出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并予以改正。

教师提问3:在横纵坐标轴上各标一点e、f,问:坐标原点以及这两点的坐标是什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得出结论:原点的坐标是(0,0),x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坐标的横坐标为0。

师生互动:与学生一起回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各部分的意义,平面内的点怎么对应坐标,以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练一练”:

在黑板上贴出四张事先准备好的纸质坐标格子,在上面标出任意的abcdefg等点,每组我点一个按坐标序列对,对应的同学上黑板,来描出各点的坐标。对一个加一分,错一个扣一分,得分相同的看用时,时间短者胜,过程中下面的学生不能提示,提示一次扣2分。比赛看哪组学生代表得分最多。

(1,2)、(3,4)、(5,6)、(7,8)四位同学上黑板来描点。

教师活动:规范课堂气氛,公平的评判,对于表现好的小组代表予以表扬,表现稍逊的学生不要气馁,给予鼓励,争取下一次可以获胜。

思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与点的对应关系,如何由坐标值确定点的位置。下节课我们会探讨这个问题。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2、掌握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模式:

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2、确定点的位置就是求出这个点在设定的坐标系中的坐标。

四、数学运用。

例1选择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的顶点。

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

2在面积为1的中,,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以m,n为焦点并过点p的椭圆方程。

例3已知q(a,b),分别按下列条件求出p的坐标。

(1)p是点q关于点m(m,n)的对称点。

(2)p是点q关于直线l:x—y+4=0的对称点(q不在直线1上)。

变式训练。

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思考。

通过平面变换可以把曲线变为中心在原点的单位圆,请求出该复合变换?

五、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六、课后作业: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三

1.知道利用数轴上确定直线上一个点的位置用一个数就可以了.

3.理解坐标的概念.

4.能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也能根据坐标找到坐标平面上它所表示的点.

【过程与方法】。

先利用数轴确定直线上一点的位置,进而利用两条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确定平面点的位置,再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最后用坐标表示平面上的点或根据坐标找到坐标平面上它所表示的点.

【情感态度】。

体验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数学探究过程,提高举一反三的数学能力,增强数学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平面上点的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四

2、渗透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正确画坐标和找对应点。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一、利用已有知识,引入。

1.如图,怎样说明数轴上点a和点b的位置,

2.根据下图,你能正确说出各个象棋子的位置吗?

二、明确概念。

由数轴的表示引入,到两个数轴和有序数对。

点的坐标:我们用一对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坐标。表示方法为(a,b)。a是点对应横轴上的数值,b是点在纵轴上对应的数值。

例1写出图中a、b、c、d点的坐标。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你能说出例1中各点在第几象限吗?

a(3,4);b(—1,2);c(—3,—2);d(2,—2)。

问题1:各象限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

练习:教材49页:练习1,2、

三。深入探索。

教材48页:探索:

识别坐标和点的位置关系,以及由坐标判断两点的关系以及两点所确定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巩固练习]。

1.教材49页习题6。1——第1题。

2.教材50页——第2,4,5,6。

[小结]。

2.点的坐标及其表示。

3.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4.坐标的简单应用。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50页:3题。

(教材51页综合运用7,8,9,10为练习课内容)。

明确点的坐标的表示法。

仿照例题,画坐标轴,描点,要求能正确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通过探究,发现坐标不但能代表点的位置,而且能反映他所在的直线的特征。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五

复习各个知识点及平时解题应注意的地方,进行巩固各知识点的'基础题训练。

2、能力提高

把本章内容和以前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3应用拓展(合作探究)

春天到了,七年级二班组织同学们到公园春游,张明王丽李华三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走散了,同学们已经到了中心广场,而他们仍在牡丹园赏花,他们对着景区示意图在电话中向老师说明了他们的位置。

游戏环节(快乐之旅)

7个金蛋你可以任选一个,如果出现“恭喜你”的字样,你将直接过关;否则将有考验你的数学问题,当然你可以自己作答,也可以求助你周围的老师或同学.

通过本节复习课,你对本章知识是否有了更深的认识呢?谈谈你的体会。

1、必做题:p96—3、4、7

2、选做题:p97—9、10

3、探究题

利用本章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先读题独立思考,再通过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利用已学的知识分析问题,阐述解题的思路,进而完善问题的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六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角平分线问题。

若点(x,y)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若点(x,y)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7、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由一维到二维的过渡,同时它又是学习函数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平面内的点与数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本节内容对以后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七

要求熟记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数据公式、原理,复习时要特别细心,注意记熟,做到临考前能准确无误、清晰回忆。

对那些起关键作用的,或最容易混淆记错的概念、符号或图形要特别注意,因为考查的往往就是它们。如区间的端点开还是闭、定义域和值域要用区间或集合表示、单调区间误写成不等式或把两个单调区间取了并集等等。

(1)仔细审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准确理解考题要求。

(2)规范表述。分清层次,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简约性、逻辑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3)给出结论。注意分类讨论的问题,最后要归纳结论。

(4)讲求效率。合理有序的书写试卷和使用草稿纸,节省验算时间。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八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的概念。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以及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2、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几个象限,清楚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

3、给出坐标能判断所在象限。

学习重点:

1、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会根据坐标确定点,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2、知道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的特点,根据点的坐标判断其所在象限。

学习难点: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画一条数轴,在数轴上标出3,-3,0,2。

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个实数来表示,这个实数叫做___________。

2、思考:直线上的一个点可以用数轴上一个实数来表示点的位置,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呢?(例如图7.1-3中a、b、c、d各点)。

(1)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_____、_____重合的数轴,组成________________,水平的数轴称为_____轴或_____轴,习惯上取向____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____轴或____轴,取向___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________。

(2)如何确定点的坐标。(阅读课本第66页最后一段)如图7.1-4写出点b、c、d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九

课后有几点感受:

一、要上好一节课,首先在透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吃透教材和深挖教材,结合实际,确定出重点与难点。

为突破重点和难点来确定教法,大致思路是:

1、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回顾数轴的应用,学习数轴坐标的概念,引出新问题。

2、找准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找点a相对于点o的位置,体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同时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讲解点坐标的确定方法。

4、练一练:由点写坐标和由坐标找点。

5、解决前面提出的引入问题:

本节主要完成了三个目标:

2、能力目标:能由点写坐标和由坐标找点。

3、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新课程下教学法的主要宗旨是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有血有肉的;是有用的。正是目标铺就道路,细节成就完美。

二、由点写坐标,由坐标找点这两个重点、与体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这一难点处理是比较到位的。

不足之处:一是数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强化的不是很到位,二是课容量大了一点,有点前紧后松。

三、要上好课就要备好课,精心准备才会提高质量。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今后学习函数的基础,是数形结合的真正体现。尽管课本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介绍,但真的弄懂学会还是要下点功夫的.。

我们对这部分内容由两课时改为三课时:第一课时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会由点写出点的坐标,或由坐标确定点的位置;第二课时掌握点在不同位置时的坐标特征,如各象限内、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的关系,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它们的应用;第三课时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些图形的面积的计算等。

从安排可以看出内容比较丰富,但凭记忆肯定是不行的。因此需要学生紧紧抓住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工具,在图形中理解,即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在培养学生迅速画图上下功夫,围绕图形分析、讲解。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做、说,暴露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完善自己的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十

各轴之间的顺序要求符合右手法则,即以右手握住z轴,让右手的四指从x轴的正向以90度的直角转向y轴的正向,这时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z轴的.正向.这样的三个坐标轴构成的坐标系称为右手空间直角坐标系.与之相对应的是左手空间直角坐标系.一般在数学中更常用右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其他学科方面因应用方便而异。三条坐标轴中的任意两条都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称为坐标面.它们是:由x轴及y轴所确定的xoy平面;y轴与z轴所确定的yoz平面;z轴与x轴所确定的yox平面.这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面把空间分成八个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卦限.位于x,y,z轴的正半轴的卦限称为第一卦限,从第一卦限开始,在xoy平面上方的卦限,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称为第二,三,四卦限;第一,二,三,四卦限下方的卦限依次称为第五,六,七,八卦限.

2具体概念。

以空间一点o为原点,建立三条两两垂直的数轴;x轴,y轴,z轴,这时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点o叫做坐标原点,三条轴统称为坐标轴,由坐标轴确定的平面叫坐标平面。

3点公式。

4距离公式。

在空间中:。

设a(x1,y1,z1),b(x2,y2,z2)。

|ab|=[(x1-x2)2+(y1-y2)2+(z1-z2)2]。

表示方法。

设点m为空间的一个定点,过点m分别作垂直于x、y、z轴的平面,依次交x、y、z轴于点p、q、r设点p、q、r在x、y、z轴上的坐标分别为x、y、z,那么就得到与点m对应惟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x,y,z),有序实数组(x,y,z)叫做点m的坐标,记作m(x,y,z),这样就确定了m点的空间坐标了,其中x、y、z分别叫做点m的横坐标、纵坐标、竖坐标。

运动空间和时间知识点。

1.物质与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3.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十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为高中一年级第四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第三节第一,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二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的推广。

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已经画过长方体的直观图,在高一第一章中又画过棱柱与棱锥的直观图,在此基础上,我只作了适当的点拨,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画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在求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时,学生不仅会很自然地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这节课是为以后的《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打基础的。同时,在第二章《空间中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第一节《异面直线》学习时,有些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借助于空间向量来解答,要容易得多,所以,本节课为沟通高中各部分知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1,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坐标找相应的点,会写一些简单几何体的有关坐标。

2,掌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会应用距离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b在能力上:通过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空间两点距离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初步意识到: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化归的能力。

c在情感上: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解决几何问题的一问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和对立统一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2)一些简单几何题顶点坐标的写法;

(3)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积累(如数轴上一点坐标用实数表示;直角坐标平面上一点坐标用有序实数(x,y)表示;及其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今天来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就容易的多。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类比思想的应用以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的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

对于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积累。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总结和归纳,把类比思想,化归思想贯穿始终以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的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流程图:

(一)基础回顾。

数轴上的点集实数集。

若数轴有两点:

则:(向量)。

中点。

平面:

平面上的点集有序实数对。

若点p与实数对对应,则叫做p点的坐标。

其中,是如何确定的?

平面内两点的距离公式:

中点公式:

则中点m的坐标为。

(二)新课导入。

大家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天上的飞机,飞机的速度非常的快,即使民航飞机速度也非常快,有很多飞机时速都在1000km以上,而全世界又这么多,这些飞机在空中风驰电掣,速度是如此的快,岂不是很容易撞机吗?但事实上,飞机的失事率是极低的,比火车,汽车要低得多,原因是,飞机都是沿着国际统一划定的航线飞行,而在划定某条航线时,不仅要指出航线在地面上的经度和纬度,还要指出航线距离地面的高度。

确定空间点的位置需要几个量?三个。

一,填充下面的表格:

数轴上的点。

平面上的点。

空间中的点。

借助的工具。

数轴。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十二

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数轴一样,是研究数形结合的一个有效工具,有了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对图形的位置、图形间的关系等进行定量研究,实现了有机结合,――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飞跃。因此,学好本章,对今后的数学学习、研究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现今的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出场次序是合理的、科学的:在经历了“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之后,紧接着安排了本部分内容,这就使得知识的提升过渡自然,便于学习者对比、接受,也易于形成知识体系,不至于显得零碎。

从内容的编排上来看,是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的――从有序数对开始,发现数学中的问题:数轴上的点可以用实数与之对应,那么数轴以外的点呢?这就产生了问题,自然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诞生开启了大门。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应当紧紧贴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研究得以有效地运行。

完成直角坐标系后,围绕它的工用性,教材安排了两个简单应用:

(1)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

(2)还有中心对称,也是如此处理(p8611题);

(3)关于不等式的解集,在本章中亦有所体现,见课本复习题7题(p85):通过对阅读时间、看电视时间的有序数对分区,灌输了不等式解集在坐标平面内的形象表示,同时也对学生“用图形解决不等式问题”的意识有一个潜移默化作用,值得认真对待,不容忽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课程的有些内容在此也有一些渗透:如。

(2)坐标平面内的中点公式的探索(p8610题),通过描点、连线、找中点、观察中点坐标、发现规律等实践操作,给出中点坐标公式。这对后期学习是一个有力保障,所以本章的教学应不惜花费一些气力,为将来的深度学习打一个好的基础。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十三

(1)求点的坐标时,容易将横、纵坐标弄反,还容易忽略坐标符号;(2)思考问题不周,容易出现漏解。(如点p到x轴的距离为1,这里点p的纵坐标应当是,而不是1)。

(1)由点的位置确定点的坐标,由点的坐标确定点的位置;(2)求某些特殊点的坐标。

1、有序数对: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队,叫做有序数对。

2、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3、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第一象限:x0,y0。

第二象限:x0。

第三象限:x0,y。

纵坐标轴上的点:(0,y)。

4、距离问题:点(x,y)距x轴的距离为y的绝对值。

距y轴的距离为x的绝对值。

点a(0,y1)点b(0,y2),则ab距离为y1-y2的绝对值。

5、绝对值相等的代数问题:a与b的绝对值相等,可推出。

1)a=b或者。

2)a=-b。

6、角平分线问题。

若点(x,y)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若点(x,y)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7、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初中数学常见知识点。

(1)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结果仍然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3)计算时要注意符号问题,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同时还要注意单项式的符号。

(4)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展开式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5)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

初一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1数学各类题型。

1.选择题是所占比例较大(40%)的客观性试题,考察的内容具体,知识点多,“双基”与能力并重。对选择题的审题,要搞清楚是选择正确陈述还是选择错误陈述,采用特殊什么方法求解等。

2.填空题属于客观性试题。一般是中档题,但是由于没有中间解题过程,也就没有过程分,稍微出现点错误就和一点不会做结果相同,“后果严重”。审题时注意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方法和此类问题的易错点等。

3.解答题在试卷中所占分数较多(74分),不仅需要解出结果还要列出解题过程。解答这种题目时,审题显得极其重要。只有了解题目提供的条件和隐含信息,联想相关题型的通性通法,寻找和确定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步骤,问题才能解决。

2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掌握选择题应试的基本方法:要抓住选择题的特点,充分地利用选择支提供的信息,决不能把所有的选择题都当作解答题来做。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十四

复习各个知识点及平时解题应注意的地方,进行巩固各知识点的基础题训练。

2、能力提高

把本章内容和以前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3应用拓展(合作探究)

春天到了,七年级二班组织同学们到公园春游,张明王丽李华三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走散了,同学们已经到了中心广场,而他们仍在牡丹园赏花,他们对着景区示意图在电话中向老师说明了他们的位置。

游戏环节(快乐之旅)

7个金蛋你可以任选一个,如果出现“恭喜你”的字样,你将直接过关;否则将有考验你的数学问题,当然你可以自己作答,也可以求助你周围的老师或同学.

通过本节复习课,你对本章知识是否有了更深的认识呢?谈谈你的体会。

1、必做题:p96—3、4、7

2、选做题:p97—9、10

3、探究题

利用本章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先读题独立思考,再通过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利用已学的知识分析问题,阐述解题的思路,进而完善问题的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十五

【投影】合作探究:

有了空间直角坐标系,那空间中的任意一点a怎样来表示它的坐标呢?

(设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坐标有着一一对应关系,那么在空。

间直角坐标系中点与三维有序实数组之间也有一一对应关系。

吗?(学生自行阅读教材p134)。

【点拨】是一一对应关系。

3、坐标平面及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师生共同完成后,投影幻灯片)。

【投影】想一想?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y、z坐标轴上的点、xoy、xoz、yoz坐标平面。

内的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总结)。

(三)典型例题、解释应用。

坐标及bb1的中点m的坐标和a1aoo1的对角线的交点n的坐标..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加深对点的坐标的理解.

(解的分析和过程见投影)。

原子.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试写出全部钠原子所在的位置的坐标.

点的坐标.

(解的分析和过程见投影)。

(四)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1、教材p136练习第2小题。

(五)课堂小结、温故知新。

3、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及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

(六)布置作业。

教材p136练习第1、3小题。

(七)板书设计:

1、建立过程。

三、坐标系中特殊点的坐标特征。

1、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2、坐标平面上点的坐标特点。

四、例题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二教案篇十六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2、掌握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新授课。

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2、确定点的位置就是求出这个点在设定的坐标系中的坐标。

四、数学运用。

例1选择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的顶点。

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

2在面积为1的中,,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以m,n为焦点并过点p的椭圆方程。

例3已知q(a,b),分别按下列条件求出p的坐标。

(1)p是点q关于点m(m,n)的对称点。

(2)p是点q关于直线l:x—y+4=0的对称点(q不在直线1上)。

变式训练。

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思考。

通过平面变换可以把曲线变为中心在原点的单位圆,请求出该复合变换?

五、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六、课后作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61064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