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15:40:06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范文(15篇)
时间:2023-12-14 15:40:06     小编:雁落霞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所做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怎样理解一篇文章是每个阅读者都需掌握的能力,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希望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一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里还有一个颇为浪漫唯美的故事唐玄宗神游月宫’。

开元初年,一次中秋佳节,唐玄宗与众大臣一起赏月,饮桂花酒,吃月饼,兴致非常好。唐玄宗望着天上那轮又大又明亮的月亮,皎洁的月光洒向人间。忍不住浮想联翩,心想:“如果我能到美丽的月宫里游玩一趟该多好啊。”

玄宗对旁边的.国师说:“朕早就听说广寒宫的景色美不胜收,真想亲眼见识见识,您能做法带朕去月宫走走吗?”国师说:“这有何难。”只见他折了一根桂树枝,往空中抛去,树枝立刻变成了一座银光闪闪的大桥,直通云霄。

国师和玄宗一起踏上银桥,往天上走去,大约走了几十里,眼前出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空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国师说:“陛下,这就是月宫了。”此时,一阵悠扬的乐曲声传来,数百名仙女身穿素衣,轻舒广袖,在月宫的大厅里翩翩起舞。她们舞姿曼妙,真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整个大厅有五色祥云缭绕,阵阵异香扑鼻。那音乐声悠悠扬扬,百转千回,听得唐玄宗如醉如痴。唐玄宗对音乐很感兴趣,听过得好听的曲子不少,可是还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美妙的乐曲呢。这曲子每一个音都那么和谐悦耳,浑然天成。哪怕是师旷在世,伯牙复出也弹不出那么完美的乐曲。

唐玄宗问身边的国师:“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啊?”国师回答:“叫做《霓裳羽衣曲》”。唐玄宗仔仔细细地听着曲子,一边听一边默默地把曲谱记在心里。一曲终了,唐玄宗觉得余音绕梁,他和国师一起从桥上往回走。等他们到了地面,银桥消失不见了。这段神游月宫的经历让唐玄宗犹如做了一场美梦,一直沉浸在仙境的美好中,流连忘返。

唐玄宗想让自己能随时都看到月宫中那样奇幻唯美的景象。于是他根据自己记下来的曲谱,再加上一些创作,写成了一首《霓裳羽衣曲》。让梨园弟子们演奏,宫女们伴舞,杨贵妃领舞。每次演出的时候,宫女们随着悠扬的乐曲翩翩起舞。杨贵妃在中间犹如天女下凡,仿佛在月宫里看到了景象又重现了,唐玄宗经常看的如痴如醉。

从此,霓裳羽衣曲成了唐朝最有名的大型宫廷乐舞。唐玄宗年老了以后,不理朝政,成天沉迷于奢侈享乐,歌舞升平。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杨贵妃被赐死在马嵬坡,《霓裳羽衣曲》竟然成了亡国的靡靡之音,这些是后话。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二

中秋节中秋节又名仲秋节,也叫团圆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二大节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又到了中秋节的日子,月亮圆圆的,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声笑语,而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我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家,和亲人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在阳台上赏月,谈笑风生,小小的石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圆的,方的,应有尽有,乍一看,就足够让人垂涎三尺!天上的圆月,小小的圆石桌,还有圆圆的月饼,映照着这圆圆满满的一家人。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而今年的中秋节,却格外不一样。今年的中秋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相遇了。这样的相遇机会可不多,大约每十九年才有机会遇到一次,所以要格外珍惜。

昨天,也就是中秋和国庆的日子中,我和两个朋友先是互相祝福,再是一起玩关于中秋的游戏。我们选定了关于“月亮”的古诗词接龙。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一马当先”来了一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个朋友回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另一个朋友答道。

“风摧寒棕响,月是霜…额…月是霜…什么来着?”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只听他们哈哈的笑了起来,边笑边说:“你看你,这都忘了,是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闰悲。”

我也笑了,说:“行了行了,别笑了。算我输,再来!”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在我们玩的正起劲的时候,老妈端过来了一盘月饼。我立刻拿出两个月饼递给他们,可他们却说不太喜欢吃。说实话,我真没感觉到月饼有什么好吃的。老妈一看我们对月饼丝毫不感兴趣,便给我们科普关于月饼的知识,说的我们是连连点头。可不管怎样,吃月饼我看还是算了吧。老妈无奈,只好作罢。

我们一直玩到晚上八点多才分开,看到桌上的月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拿起来咬了一口。还挺香,就是有点腻。总的来说,还挺好吃。这个中秋就是不一样,我爱中秋节!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三

在这丹桂飘香的中秋时节,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举家团圆的日子——中秋节。

来到震旦教育的时间是14:30,看了一会电视就到了14:40。做月饼的时间到啦!我来到教室2开始做月饼。我拿了紫色的冰皮揉成球形,加了凤梨馅,把月饼放进模具里,放入礼盒中。

我来到学校,忽然一个声音把我吓了一跳,一听是王子轩的声音,一进教室把我乐开了花。大家都在做月饼还有一些材料,有凤梨馅、巧克力馅、豆沙馅等。冰皮有紫色的,巧克力色的,蓝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闻着冰皮好像在说:“来选我,来选我!”我把每一种冰皮和每一种馅合起来一共做了六个,我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大家知道中秋节的故事吗?传说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之后,他变成了大英雄,并和嫦娥结为夫妻,他有一个朋友叫逢蒙。一天他外出打猎,遇到了西王母,西王母因为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给他不死药。逢蒙知道后,装病不去打猎,之后逢蒙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一口吞下了不死药飞上了天。

学生关于中秋节演讲稿(精选)。

关于经典的中秋节对联。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四

八月十五中秋节流传至今的六大神话故事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玄宗故事,月饼的故事,为你剪短描述这6个传说。

嫦娥奔月的故事无人不知晓,讲的就是后羿与嫦娥的故事,很久后羿求得一包不死药,一次后羿逼妻子嫦娥拿出不死药,而此时嫦娥自己却吞下去,这样嫦娥就飞向天去,然后后羿与嫦娥天各一方,之后就有了后羿思念妻子,拜月的故事。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吃月饼起源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联合抗元,为了避免搜查严密,刘伯温献计策,将“八月十五夜起义”几个字写进饼子里,这样通过中秋节这样一个饼子传递信息,赏赐给群臣子。之后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流传下来。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位经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形成了。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五

唐玄宗李隆基借“天师”之力登上月亮,这只是人们的想象。不过,唐代张读所撰的《宣室志》却记载了有人不仅能攀上月宫,还可以把月亮摘下来。据其记载,太和年间有一位周生,学成道术,中秋之夜与客人饮酒赏月。当时月色晶莹,他对客人说,我能摘月置于怀中。说罢,周生取了两条绳子,拴上几百根筷子做梯子,登梯取月。一霎间天昏地暗,空中一片漆黑。他回室后说月在衣襟中,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块直径寸余的小月亮,“一室尽明,寒入肌骨”。

更离奇的'还有元代林坤撰《诚斋杂记》中仙女下嫁的故事。说钟陵西山,每到中秋节,车马喧嚣,声闻十里,贵族豪俊之士,多召名姝善歌舞者,在月光下歌舞赏月。有一位书生名文箫,观睹时看见一位歌女美貌无双,所唱之歌也十分独特:“若能相伴步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霜雪寒。”文箫突然悟到此女可能是月宫仙女下凡,二人眉目传情,流眸顾盼。歌罢,此女穿过松林登山而去,文箫紧随其后也登上山顶。突然风雨骤起,有一位仙童持天书至,判仙女吴彩鸾以私欲泄天机,贬为民妻。于是,仙女彩鸾便与文箫结为夫妻,居于钟陵山侧。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六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七

今年中秋节,是在10月的第六天,好像来迟了一写,但并不影响那美丽的黄昏的傍晚。玉兔东升,皎洁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云彩飘荡在云朵中间,微风飒飒,徐徐地吹着小风,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几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挂在葡萄架上,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又飞去飞来,是那么的有情调,这情调又是那么的迷人。

妈妈拿出月饼,我和姐姐刚刚准备动手吃,爸爸突然把月饼拿走说:\"大家别光顾着吃,我们来个游戏,谁赢了谁吃。\"我和姐姐答应了。

\"首先我们来背关于月亮的古诗。\"爸爸出了题目。

\"好\"我和姐姐一口答应。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姐姐先说了一个。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当然不甘落后。

\"真棒!来吃月饼。\"爸爸笑眯眯地递给我和姐姐月饼。

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哇!好大好圆的月亮啊,它即象一轮明月,又象一轮圆月,正在升起来!

我们在院子里高兴的简直就是高兴,没有人能说出这不是高兴,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美丽而又美观的中秋节,尤其是在八月十五这天,正巧又赶上中秋节,真是双喜临门呐!

月有悲欢离合,人有阴晴圆缺,此时此刻,正是全国各地的全国各族人民全家在一起合家团圆的好日子,让我们一起高高举起月饼,共同畅饮这一杯高兴的月饼吧!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八

8月15是我期盼已久的节日——中秋节,它终于来了。因为今天不但可以吃月饼还可以大家在一起,团团圆圆的。

下午,奶奶和妈妈包饺子,爸爸负责炒菜,大家都在忙碌中,只有我闲着没事,我便说:“妈妈我来帮您包饺子吧。”妈妈说:“好呀,但你不会,我来教你吧。”我说:“好呀。”开始,我把馅子放到一个面皮里,把面皮弄得圆圆鼓鼓的,像一个胖娃娃似的在开心微笑,可是,把面皮弄鼓了面皮却包不住了,我说:“妈妈你看,真难看!”妈妈说:“还你看呢,把饺子包成这样馅子露出来了不说,这长相更不好了。”我说:“妈妈,我是第一次包吗?包成这样就不错了,你应该鼓励我。”妈妈听后,说:“好!好!好!不错,跟着我学,边说边手把手地教我,在妈妈的耐心传授下,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看来,学习任何东西,都得有耐心才行呀。

一会儿饭就做好了,一顿美味又可口的饭便做完了,我们吃完了饭便去赏月了。

在院子里,我们全家人把桌子搬了出去,我们边吃月饼边赏月,月亮像玉盘一样镶嵌在天空中。妈妈说:“这中秋也有很多故事呢。让爸爸给你讲一讲吧。”

我说:“关于中秋的故事有什么呀?”爸爸说:“有很多呢?以前的时候,蒙古人来侵犯我们的家园,这一天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的官非常大,他假借发月饼的名义,把月饼里面放入纸条,纸条的内容是:今天月圆之时,杀蒙古人。他们大战两天两夜,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终于胜利了。”我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爸爸又说:“中秋节还有很多别名呢。有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拜女节、女儿节等。”我说:“拜女节是不是就是求女儿平安呀。”爸爸说:“不是,拜女节的意思是说:在古代的时候一般没有什么事是不会出来的,一年也就出来两会,一回是中秋节出来一回是新年出来,出来是为了找自己心仪的另一半。”哦,原来中秋节这么多别名呀。

今年的中秋节特别有意义,我不仅学会了包饺子,还知道了许多,真是收获多多。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九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二、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四、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五、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这些故事不仅仅教育了一代代人,而且也给我们中华的文化增添了一份博大的意涵。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十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妈妈为了让我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特别在绘本馆为我借了《中秋节的故事》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老百姓热的活不下去了。有个人叫羿,他的力气特别大,就用足力气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为百姓多做好事。后来,羿娶了嫦娥姑娘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天,羿上山打猎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说:“你为百姓除害,立下了功劳,我送一包神药,吃上半包就会长生不老,要是全吃了就会成仙升天”。羿的一个徒弟叫逢蒙,是个坏家伙,他想得到神药,就趁羿不在家的时候逼嫦娥交出神药。嫦娥为了不让神药落到逢蒙手里就把药全部吞下。然后嫦娥向天空飞去,从此住在了月亮的广寒宫里。以后的每年八月十五,羿拿出嫦娥最爱吃的.水果,做了圆圆的月饼,盼望嫦娥回家。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是以后的八月十五都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今年我和爸爸妈妈是在三亚过的中秋节。那天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我们在沙滩上一边观赏一边捡贝壳,远处的天空还放起了烟花,非常漂亮。当我们开心的走在沙滩上时,圆圆的月亮一直悄悄地跟在我的后面,我在海边度过了一个很特别的中秋节。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十一

(二)月神生日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月神是女性神,相传为日神的配偶神。我国以嫦娥为月神,代表美丽、善良以及一切足以代表女性优美的性格。中秋节为月神生日,台湾并没有专祀月神的庙,都配祀在太阳公庙裡。台北市内湖太阳公庙,八月十五日信徒们前往祭拜月神,一般民众:有在户外院内设香案供鲜花、水果、月饼、焚香烧金,放炮祭月,全家人在团圆的气氛中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就是所谓的「拜月」。

(三)土地公生日八月十五日除了月神生日外,也是土地公生日,土地公庙要演戏酬神,农夫们在田裡插「土地公拐杖」,用竹子一根,上端绑以金纸,这种竹杖是给土地公走路时作拐杖用,并祈求明年会存更好的收成。

(四)推翻元朝相传,元末,中原汉民不甘受其统治,爱国之士纷纷抗元,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要属下扮道士到各县卖符,并称:今年天将降灾,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旗将藏于大月饼中。到了这天,各地民众都切大月饼,将其中所藏的旗都挂起来,元人看了大吃一惊,朱洪武就一击成功,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后来,这种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类似的传说是月饼内藏一条纸,内写「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大家切月饼时看到这一张纸,大家一起把鞑子杀了,元朝就推翻了。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十二

又到了每年的中秋节了,今年小动物们说好在小兔家里聚会。小兔脸上长了大红包也为大家准备这美味可口的食物,到了晚上大家都到了,只有小狼还没有到。等到小狼到的时候,它一边说着小兔准备的食物不好吃,一边说小猴和小狐狸穿的土气,只有自己是最帅气的。

每年的阳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天,动物们都会聚集到一起庆祝中秋节。

中秋节到了,狼先生想,去年大家是在我家过的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上小兔家去过吧!于是,拿起了电话拨通了小兔家:“小兔,今天是中秋节,去年在我家过的,今年叫大家到你家过吧!你请我们吃好吃的`哦!”

“好啊”虽然小兔昨晚脸上长了一个大红包,有点不舒服,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小兔分别给小猴和小狐狸打电话,邀请他们一起吃晚饭过中秋节。

小兔忙了一天,准备了月饼、葡萄和苹果派,还炖了一锅香喷喷的什锦靓汤。

月亮露出笑脸的时候,小猴和小狐狸到了,他们等着小狼来了一起吃好吃的东西。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小狼的影子,“咕噜噜...咕噜噜...”三个小伙伴饿得肚子咕咕叫。

“来,每人先吃一个苹果派,顶顶饿。”小兔说。

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吃苹果派,一边等小狼,一边聊着天……。

又过了半个小时,小狼才大摇大摆地走来了。

“哦,你终于来了,开饭,开饭。”小狐狸说道。

大伙品着什锦靓汤赞不绝口。

小狼猛然看到了小兔脸上的包:“哎哟,你今天好丑呀!”

“长了个包,过几天就消下去了。”小兔说。

“你也太丑了。”小狼咕哝道。

“还有小猴和小狐狸,你们今天穿的怎么这么土气呀?”

“这...”小狐狸和小猴感到很尴尬。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快乐的心情飞走了。

“今天我打扮得这么帅气,本来想过个美美的节日,都让你俩破坏了。”小狼大大咧咧地说道。

小猴、小狐狸和小兔都面面相觑,他们都觉得,虽然小狼今天打扮得很帅气,但是他的言行,好丑!

故事中的小狼不知道感恩小兔准备的食物,还笑话小兔长的大红包。没有向大家道歉自己迟到的事情,还嘲笑其他小动物穿着土气。贬低完所有动物后,说自己是最帅气的那个。即使外表穿的再帅气好看,言行举止不受人尊重,才是最丑陋的那个。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十三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团结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蒙古人,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蒙古人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蒙古人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蒙古人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十四

结婚时正值中秋,家里没钱摆酒,他们就跑到杭州,旅行结婚了。

两人玩了5天,最后一天,男人想,让女人吃点儿好的吧。于是到饭馆吃饭,点了三菜一汤。其中一道菜,是从未吃过的香菇肉片。20世纪80年代,香菇还算昂贵的.菜。男人坚信贵的就是好的,好容易带女人下回馆子,应该吃点儿好的。

女人问男人:"你爱吃香菇?"男人说:"是,你呢?"女人微微一愣,幸福地回答:"我也是。"。

日子静默流淌,他们的生活平淡而温馨。孩子出生后,日子过得更紧巴了。女人的母亲来看她,带了很多鸡蛋和山核桃,愤愤地说:"叫你不要嫁他,你偏不听,孩子也跟着受苦。"女人说:"妈,他对我好着呢,人也活络,会过上好日子的。"。

贫穷的日子里,他们却没有忘记香菇。男人生日、女人生日、孩子生日、春节、中秋......凡是有些意义的日子,女人都尽量找些香菇入菜,没有新鲜的可买,就买干的。她记得他爱吃香菇。

结婚第十年,男人和朋友承包了一个园林建设工程。女人给工地上的工人做饭,香菇炖鸡、香菇肉片、素炒香菇,样样做得很棒。别人夸她厨艺好,女人在心里笑:这都是为我男人学的。

日子慢慢好过了一点儿,然而男人却迷上了赌博。为此,两人争吵不断。结婚的第十三年,男人偷了女人藏的钱去打牌,女人冲到牌场大闹一场。男人追着要打女人,女人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孩子问她:"爸爸怎么了?我要回家。"女人哭着说:"爸爸不要我们了,以后你跟妈妈过。"。

快中秋了,母亲说:"要不你就离婚,要不就回去,中秋节了,这算怎么回事?"然后把她拽回了她和男人的家。男人不在,屋里一片狼藉。母亲把亲家母叫来,要好好谈谈。

谈到中午,女人做好饭菜,男人也回来了。饭桌上气氛凝重,大家都吃得小心翼翼。忽然,男人的母亲惊奇地问他:"哎?你不是总说香菇味道奇怪吗?什么时候开始吃了?"男人不好意思地抓抓头,说:"结婚的时候在杭州,点了个香菇肉片,小英喜欢吃,也经常做,我就喜欢上了。"。

小英是女人的名字。女人的母亲回过头问她:"我记得你也不喜欢香菇的味道。"女人说:"他点了那么贵的菜,我不想浪费,当时是勉强吞下去的。他说他爱吃,我就经常买给他吃,后来吃多了,觉得香菇真的很香。"。

说话的时候,女人微笑着,眼泪却顺着脸颊流下来。原来两个人都傻了这么多年,为了爱人,一直忍受不喜欢的食物。可是,慢慢熟悉了香菇的味道,却在琐碎的生活里淡忘了最初的包容和无尽的爱。

此后,男人戒了赌,努力挣钱,日子越过越好。又一个中秋,他们再游杭州,最后一天又去下馆子,点了三菜一汤,全都是带香菇的。男人说:"如果时间让我们遗忘了爱,就让香菇来温习吧。"。

中秋节我的中秋故事篇十五

兔爷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京城地区爆发一场瘟疫,很多人染上瘟疫,恐惧、绝望的气氛笼罩着整个京城。身居月亮广寒宫的嫦娥目睹百姓的苦难,心中不忍,便派自己身边的玉兔下凡为百姓祛灾除病。

玉兔下界后担心百姓忌讳自己的白色装扮,便在途中借了神像的战袍与铠甲穿上。为更快治愈所有病人,玉兔时而骑虎或鹿,时而骑象或麒麟,长途跋涉为百姓治病。忙中出错,双耳外露。同时,百姓们窥见月亮上终日捣药的玉兔不见了,大家终于明白这个兔面人身的郎中乃是嫦娥派下来的玉兔。

玉兔回宫后,百姓非常感激他,供奉其为祛灾除病之神。并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各种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样子千姿百态非常可爱。

每年八月十五京城百姓都要设供拜月供奉兔儿爷,还亲切地称它“兔儿爷”“兔奶奶”。北京的东岳庙都会按照老北京的风俗摆一座高高的兔爷山,成百上千尊兔爷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承载着老北京几百年的民俗风情,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吉祥生活的无限期盼。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1298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