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读后感论文3000字 古都读后感800字高中大全(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22:20
《古都》读后感论文3000字 古都读后感800字高中大全(4篇)
时间:2023-06-06 15:22:20     小编:zdfb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都读后感篇一

;

殷墟,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25公里小屯村一带,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或“殷”。商王室在此共传八代十王,史称“殷朝”。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将都城从今天曲阜附近的“奄”迁到“殷”。此后将近三百年,殷一直作为商朝的都城,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11世纪时,商纣王昏庸无道,众叛亲离,周武王起兵伐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商朝灭亡后,小屯一带的繁华不再,逐渐荒芜,后人称“殷墟”。

有关这一古都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还有一段传奇故事。1899年,著名金石家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身患疟疾,太医诊断后开了一张药方。他按药方购回药材后进行检查时,忽然发现里面的龙骨似乎与往常有异,拣起来仔细一看,只见上面有许许多多的刻划痕迹。这一发现让他惊奇不已,立即戴上老花眼镜,坐在几案前仔细地审视起来。他发现这些排列有序、刚健遒劲的刻划不像是自然生成的,很类似于他长年研究的金石铭文。后来经他仔细研究考证,此系远古图形文字,多记载商代帝王之名,“始知为商代卜骨”。他追踪寻源,找到贩卖龙骨的古董商人,其人为获得暴利,故意含糊其辞,隐瞒龙骨的真实产地,乘机连贩近千块甲骨,从王懿荣那里捞了不少好处。后来古文字家罗振玉用高价买知龙骨的真实产地为安阳小屯,从而揭开了殷墟发掘的序幕。甲骨文的发现轰动海内外,对中国考古和文化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殷墟规模宏大、遗存丰富、分布密集,其总体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形放射状分布。雄伟壮阔的宫殿宗庙基址、等级森严的王陵大墓、星罗棋布的居住遗址和家族墓地群,密布其间的手工业作坊和以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构成了殷墟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殷商王都的宏大规模和王者气派。

殷墟宫殿宗庙区位于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东北,是殷墟最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发现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雄伟,按照一定的格局由南向北依次排列,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殷墟宫殿宗庙区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规划有序,是殷墟都城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中心,体现了中国青铜时代都城建设的水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著名的妇好墓位于宫殿宗庙区丙组基址西南。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女将军,他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文武双全深受商王的宠爱。据甲骨文记载,她多次带兵打仗,取得赫赫战功,为商王朝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后来积劳成疾,不幸病逝,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妇好墓中陪葬的各类文物共1928件,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墓葬。它的发现为研究殷商文化、艺术、礼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探讨商代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遗迹。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6万片,震惊了世界。这些甲骨文字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档案库”和“百科全书”。

在以小屯为中心的殷王都周围,密布着许多手工业作坊和家族墓葬群遗址。这些遗址群,围绕宫殿宗庙区呈环状放射性分布,构成了以宫殿宗庙区为中心,轮廓完整、规模宏大、分布密集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遗址出土的遗物以青铜器最为典型,而陶器数量最多,除夹沙灰陶、红陶和泥质灰陶之外,还有白陶、硬陶和原始瓷器等。白陶、硬陶及原始瓷器为数较少,大概是供贵族使用的。出土的青铜器有礼器、武器、工具和车马器等,为数较多,特别是礼器,素为中外学者所瞩目。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知的时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青铜器。成批器物的发现,首推妇好墓,墓中出土青铜器四百六十多件,几乎囊括了殷墟出土青铜器的所有类别。

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和殷墟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发现的大量都城建筑遗迹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殷商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奠定了殷墟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古代都城的地位。

今年7月13日,在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不仅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还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相关热词搜索:;

古都读后感篇二

《古都》是川端康成一九六八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它描写了一对孪生姐妹悲欢离合的际遇。

姐姐千重子出生后,由于家境贫寒,无力抚养,即遭遗弃,幸而为一家绸缎批发商所收养,成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姐。而妹妹苗子,虽未见弃于父母,却在襁褓中便成了孤儿,孑立伶仃,长大后自食其力,到山里种植北山杉。

《古都》的故事由紫花地丁娓娓道来。古都里的一切都在静谧中进行的,就算是在一开始千重子与真一在人山人海的平安神宫赏樱花,场景里却仿佛只有千重子和真一两个人,婉婉地却掷地有声地道出各自的台词,纹丝不乱,这种与年龄不符合的沉寂的心,在这儿却比比皆是。年轻俊美的千重子喜欢那些清素的图案,喜欢在闲暇时参观一座座参观古老的寺庙、神宫,一次次赏析古都里的自然风光。而这些想必都是川端康成所推崇的,因为整篇的笔法也都如此,清透无华,澄静质朴。

而《古都》的结尾却是最令人心醉的。苗子的离去就好像细雪消融一样,无声无息。一切都会继续。淡淡的忧愁,隐隐的无奈,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结束全文。

从《古都》中,可以读到千重子父亲太吉郎江郎才尽的哀怨、母亲阿繁想放手女儿去追寻自身却又依恋不舍的矛盾的哀怨、千重子得知自己是弃儿的哀怨、苗子找到自己亲姐姐却不能与她亲近的哀怨,真一因为门第而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哀怨……所以《古都》上空的天气是清新的却总有挥之不去的阴霾感,看不见惊喜的太阳。所以他才会在文中隐隐地透露出过“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不觉得道出“幸福是短暂的,而孤独却是永久的”的念头。

古都读后感篇三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趁着春节长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了十三朝古都西安感受一下中国的古老文化,过了一个最具年味的中国年。

去西安之前,我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就是“悠久的文化”和“特色美食”,去了以后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我们去了兵马俑、法门寺、钟楼、鼓楼、大雁塔等景点,其中兵马俑应该是最著名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当天景区人山人海,到处都排起了长队,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兴致,我们一群人兴致勃勃的跟随景区讲解员进入了一号坑,里面的兵佣各个高大魁梧,却神态表情各不相同,做工精细却又气势磅礴。接着我们又参观了二号坑、三号坑,讲解员告诉我们三号坑是唯一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还有未出土彩色的兵马俑,真希望下次再来时可以看到彩色的兵马俑。

西安的夜景也非常迷人,到了晚上灯火通明,城墙上展出的灯展十分耀眼,热闹繁华,非常有中国传统的年味。

这次旅行我们边玩边吃,尝到了正宗陕西美食“牛羊肉泡馍”“biangbiang面”“凉皮”“肉夹馍……”其中我最喜欢“biangbiang面”,这个面比我们这的宽面还要宽上好多倍,一般人只要吃上两根就饱了,因为它很宽像个裤带一样,所以又名裤带面,这个biangbiang面吃起来咬劲十足,十分劲道。

这次旅行,我对西安的认识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安不仅仅是古都也是灯火通明的的国际大都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后我还要多出去走走,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古都读后感篇四

这些天,正直阳春三月,西安街头飘起了柳絮,为西安添了一份春意。

人们都说,西安市十三朝古都,是一座历史名城。这可真不假,西安处处都有几分历史的气息。城市的中心是钟楼,繁华的商业街区环绕着这座古老建筑,让你在享受现代化生活时也能感受这座城市的暮鼓晨钟。

西安的老城墙环绕着市区,城墙下有护城河。一墙一河守护着这座古都。城墙根下,古树旁常能看到一群老人围坐在树阴下,拉着二胡唱秦腔;三五人一桌,围在一起下棋。环城公园让整日奔忙的人们有了亲近自然的机会,早春时节,迎春花提前来报到了。樱花、桃花争先恐后地开了。赏花的人只要站在树下,便可嗅到这花香。若是肯花时间,还可以在护城河边垂钓,享受一下午的阳光,更有“怕得鱼惊不应人”的趣味。

作为一座古城,小巷是必不可少的。回民街里,尝一块玫瑰镜糕,品特色粉蒸肉,逛卖工艺品的小店是最悠闲的事。在书院门则可以欣赏到漂亮的字画。小牌坊里,店主手持一杆笔,伏案创作是常可以看到的。还有许多出售各种型号的毛笔、宣纸的店铺。还可以看到各种玉石,翠绿的、雪白的、透亮的,即使不买,看一看也满足了。

西安的小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碗羊肉泡馍,细细地掰好馍,再让师傅淋上香浓的羊肉汤,配上青菜,再加上辣子、醋、糖蒜,老米家的最好吃。肉夹馍也是西安一大特色,馍皮烤得脆脆的,夹上肥瘦想到的卤肉,嘴还是和凉皮一起吃。岐山臊子面是酸懒的,面甩得筋道,臊子的制作也很讲究,炒的时候要放豆腐、胡萝卜、肉丁、土豆丁、黄花、鸡蛋片等,做好后最撒上葱花、香菜,就色香味俱全了。除此之外,西安小吃还有很多,如:胡辣汤、锅贴、凉粉、酸菜饺子、灌汤包子、粗粉、油泼面、菠菜面、韭菜盒、油炸馍、桂花稠酒、柿子饼……真是数也数不尽。

西安的魅力,游走在城市的街头最能感受得到。一种美好的气氛从店铺里,从路灯边,从街上人们的笑脸中漫延,于是心也跟着暖起来。

我爱我的故乡西安,它是我成长的地方。大街小巷里留着我的足迹,草野间藏着我的微笑,无论走到哪里我也忘不了它。因为,它早已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495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