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河散文朗诵 经典散文故乡(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13:03:10
故乡的河散文朗诵 经典散文故乡(优质8篇)
时间:2023-12-14 13:03:10     小编:笔尘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故乡的河散文朗诵篇一

“滴嗒、滴嗒”,下雨了,可是,在蓝石头故乡的小镇上,还有一个人在卖报……那是一个多大年纪的老奶奶,她那一双看不见世界的眼睛,她不敢动,没有带雨伞,孤零零站立在那雨水当中,一边喊着:“卖报,星期天的报纸!”没人理睬她。

她的老伴撑着雨伞来找她,呼唤着她的名字,终于,她用她那沙哑的声音喊道:“我在这里!”老伴把雨伞递给了她,想让她回去休息,谁知,她不但不走,还说:“蓝石头是我的故乡,我不能走,更何况我马上要离开你了。”原来,这是一位在别的城镇来的一位老奶奶,她忧伤地看着他,老伴心软了,想陪她一起卖报,可是,她再次拒绝了:“不行,卖报是我的责任,你不要管我了,你走吧。”老伴说道:“不行,即使你不想让我卖报,我也不会跟你一起卖报的,但是,你让我走,我是永远不会离开你的。”

雨停了,老奶奶要回去了,因为,她喜欢听到下雨的声音,没有雨,就等于没有她……

蓝石头的故乡—那隐约的微光,老伴的眼泪一滴一滴落下来,熄灭了蜡烛……

故乡的河散文朗诵篇二

水,无色无味,看不清容貌和个体。

一滴水,一碗水,一壶水,一桶水倒入河水江水海水,它们瞬间融合,找不到过去的我。不固执,不拘泥,不自我,不论来自乡村的田野地头,还是长江的激流,还是几千米深的深处,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就是水的和合!

风,无影无形,闻不到,摸不着。

一缕山野的微风,漫无边际的散步,一样可以从遥远的大山云端,飘向都市繁华的写字楼。一路欣赏农人的淳朴和天真,一边鉴赏尘世的光明与阴暗;同时领略都市的繁华与节奏,一样感慨生存的差异,领悟都市人的压力与生活质量。

水比钢铁坚强却懂得温柔,驰骋万里,静守千年,我们不知水的外衣在哪里,却知道波浪是它奔跑的.曼妙身姿,有时也会耍性子,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

一杯脏水倒入干净的水中,干净水慷慨地接纳了,而且均匀的被淡化与净化,从不说三道四。

水如此,风也如此。它们团结,滚雪球似的组成整体,攻击同一个目标,无坚不摧,尽管有时采用迂回曲折的战术,达成目标是天职。

从故乡北上南下好多个日子了,仍然无起色,有时陷入困窘的地步,但仍坚信世界是光明的,我与社会是一体,于是努力拼搏再努力,想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依然在为那个梦而打拼......

不知什么因素,却很难融入都市的行列,只能在边缘地带摩擦。理解,有时是个最好的解释,文化的差异,地域的间隔,语言的生疏,生活习惯的异样,注定人不能如水,似风,完美的融合,毕竟人是会思考的动物。

人总是带着太多的负累上路:亲情的思恋,乡情的牵挂,名利的攀附,金钱的渴望,欲念的贪婪......在尘埃喧嚣中疲惫不堪地渴求着所谓的幸福,追寻着不着边际的爱情,却忽略了生命驿站中的温暖灯光,成长路上的心灵佐餐。

有时,寒风中一件外衣,细雨中一纸油伞,旅途中一句问候,饥荒时一碗泡面......都能激起你对生活美好的回忆。

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人生几何,一切如过眼云烟,得而失之,失而得之只不过是时间空间的转换而发生变化。

春花艳艳,依然会片片凋零;夏花累累,依然为收获奉献;秋叶静美,同样化作秋泥;冬霜凄凄,却温暖了大地,保护着新春的希望.....

乡村,边缘,都市,在慢慢靠近......

你,我,她,在慢慢疏远;

故乡的河散文朗诵篇三

事实上,我只需花一点钱,坐不到四十小时的车,就回到故乡了。

但我一直没有,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倒不是为了所谓的理想在外打拼,而实在是为了生活的需要。这期间从故土到异域,从春天到秋天,我就这样一直在行走,我的生命就像踩踏在一条虹桥之上,维系在故土和异域的两端。

前几天在潘漠华的《离家》中读到一段话,他说:亲情是一张网,一张缜密的网,无论你走到哪里,都逃不过这张网的束缚。事实上也是,一个人心底的故乡总是长满太多牵绊的滕蔓,人一辈子往往就会因这张网而耗费一生的精力。我有时候甚至就在深夜的梦里,很明确的看到故乡那广阔的天空,看到天空上那漂浮的云朵,我还在正在拔节的庄稼的枝头看到唱歌的小鸟,它“唧唧”的叫声如同亲人殷切的呼唤,让我往往在异乡的梦中满面泪痕。

我想任何一个哲人都难以拿出绝好的理由让我信服:在他乡的水土中生活却老是做着故乡的梦。梦里的一山一石总是带着故乡的温度,梦里的一草一木总是带着故乡的色彩,就连在他乡给我恩惠给我感动的人都总是带着故乡亲人的体香。其实我的故乡只不过如一片绿色的叶子静静的躺在季节的深处,没有我所在城市的繁华和喧嚣,但故乡的山水却赐予了我安身立命的好修养和好性情,让我在绚丽和繁华中始终保持笃定和朴实的.情怀。因为我的心中永远铺展着一幅完美的田园山水画卷:柳树发芽的“咝咝”声顺着我童年的足迹延伸,秧垅间“呱呱”的蛙声在深夜敲醒我少年的忧郁,“哞哞”的牛叫在黄昏驮起我青春的遐想。远处朦朦的山野传来的“杭育杭育”声想必是父亲挑着收获的庄稼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而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呢?站在门口撒米喂鸡的情景还重复着她那几十年不变的动作吗——将撒完鸡食的手捋起腰间的围布轻轻搓揉。

这些情景都成为滋养我心灵的养分,让我在他乡漂泊的心永远保持水淋林的状态。故此使我有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因为在我心中有一个用不干涸的梦想:我要努力工作,积聚更多的财富去改变故乡的模样。其实这些年走出故乡的人太多,但我想每个人大致都会做着相同的梦的,同时在每个人心中都怀着相同的梦想。而这样一来故乡是不是承载了太多的牵挂,原本平静的故乡是不是就有些不安宁了。就像我在深夜了还依然以一段文字来陈述对故乡的依恋,若如此,我也就不写了,就以一颗虔诚的心对故乡的打扰致以深深的歉意。

故乡的河散文朗诵篇四

抬头,用手扶了扶眼镜,微眯,枯叶枝枝成扇状,直插云霄,好像与浮云融为一体。好似这刺眼的太阳也收回了光芒,变成圈圈光球,云儿也更加绚丽多彩,随微风显摆着姿态,似小狗,似花儿……不远处的池塘上泛着点点微光,低头,碎瓦,泥路,小狗,还有正在忙活的老人家,不觉这夕晖也是如此的舒服。

我拿起手中的手机,不屑一顾的对忙活的外婆说:“外婆啊杀鸡干嘛噢。”

“过年要吃哇。”外婆头也没抬的答道。哎,要过年了咧,一晃回家快20天了,感觉却是什么事都没干,连时钟的拨转也恍若不知。突然想起之前看到一句话:你必须培养一些爱好,甚至庸俗的吃喝拉撒,必须一觉醒来很清楚至少今天还能干什么,去追一集刚刚更新的新番或电视剧,去找一个知心老友说说话你必须积攒这些微小的期待和快乐才不会被空洞无为给拖垮。整天睡醒了即可吃,吃了即可玩,看似无忧的生活,倒也迷茫罢了。“外婆我来跟你帮忙吧!”“哎哟,你个姑儿”我静静的看着外婆头上的白发等着外婆的命令。

晚上听说外地的表哥要回家过年了,好像已有一年未见了,嫂嫂好像又怀了二胎。这些记忆如尘如烟飘零而清晰。“舅舅,哥哥欺负我”,一个半大小屁孩正在告状,而身后的十岁少年正在做鬼脸。最后结局无非好少年被臭骂。记忆中的哥哥在不断的变化着,记忆被拉回到舅舅家,暗暗忍着,心中的窃喜。看着眼前的少年。体型宽硕,修长的风衣遮不住其浑圆的小肚腩。最悲的大概是他的脸整整圆了一圈,好像蜜蜂蛰了般肿胀。我的哥哥哇,是什么让你发福成这样?是岁月?是应酬?还是你的无所畏惧,简直是惨不忍睹啊!

在笑声中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新年,除夕,当天早上我早早的起床,看着架梯上的老爸和已经平铺好的春联。“我还准备帮忙贴的噢”我向一旁的妈妈抱怨着。春联余角上的狗狗温和而喜庆,“妈妈,今年是狗狗的本命年吧!”“是的噢”看着跑来跑去的小花狗,“那小花是不是要穿红内裤啊?”话音刚落,一阵笑声传来,内裤**暂告一段。看着桌子上的团圆饭,鸡汤的清香传入鼻中不觉深吸了一口气,煎的红灿灿的鲤鱼,各种各样的辣菜,当然还有清炒藕片,木耳炒麻花等时令小菜……一桌的满汉全席,其乐融融啊!

阳光,白云,树林,绿荫,躺椅,舒服的人儿在一顿吃饱喝足后开始了浑圆的晒太阳生活!果真人生处处有风景,比如眼前正在打架的小花和小白狗,在暖阳饱腹一餐暂得宁静的我们,和旁人扯八卦的外婆,真是一阵逍遥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此为二三纪事!只为团圆,只为记怀!

故乡的河散文朗诵篇五

前几天,微信圈里忽然收到一条信息,说是故乡要拆迁了。

我和老头第二天就赶急赶忙回到故乡,不用我打听,邻居就告诉了我这事,通知我到上面办理各种拆迁的协议。

故乡的老屋,留在那里其实早己失去了它的居住功能。好几次人们要向我租借,但我总是舍不得。我会抽时间回到老屋打理,虽说这是很费神费力的活,但心中还是念念不忘老屋的好。这里有我童年的`梦,这里见证了我坎坷的爱情,在外拚博身心俱疲时,也只有这窝让我倦鸟归巢疗伤。

晚年虽然成了大城市的居民,但每年的祭祖我总是要在这里举行。

每逢这种日子,七大姑八大姨,平时不来往的亲戚,自会在这个时候来了。乡下的小楼里那天会多出好多人来,人们巴巴地等着我张罗操持一切祭祖仪式。

我每次祭祖的菜肴总会弄十八样,亲戚有告诉我只要四样就可以了,我说:老祖宗一年才来吃一顿饭,这顿饭我就必须尽量弄好点。

十八碗大菜被装在高脚盆子低脚碗中,层层叠叠,摆好菜,给各位老祖斟酒,酒过三巡,后面就是给老祖宗们添饭,过了会儿,是磕头的仪式,磕头自然是按照辈分次序来的。

熊熊的火苗,袅袅的青烟中,我的心里满是祈祷,祈愿各位老祖在天安好!

今年的祭祖时,我手里重复做着以往的一切,但心里想,明年的祭祖我让老祖宗们到那里呢?祖宗们,故乡要拆迁了,等一切安定好以后我会在爹爹的坟上通知你们再到那里聚会。

呜呼!虽然深知一切皆属虚无,但这样一告,心念己了。

以后要见故乡,只能是梦里重游了!

望一眼故乡的云,心中满是酸涩。

看一眼故乡的人,明年何处找你们?

我只觉得心好疼,好疼……

故乡的河散文朗诵篇六

从故乡走出去的是肉体,留下的是灵魂。——题记

作者:冬天小雨

故乡的风,如同母亲温暖、温柔的手,一下一下轻轻地、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颊,拂去了我们心中的不快、孤苦、无奈,抚慰了我们幼小的心灵,抚慰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抚慰着我们在小村里逍遥自在地长大。

故乡的风是温柔的。阳春三月里,吹面不寒,催促百花吐艳,催促万物蓬勃,迎来了春天,更吹进了人们的心里。“杨花落尽秭归啼”。春天里的杨絮、柳絮被风吹得如蝶、如雪,伴随着布谷鸟的声声啼叫,满天灵性地飞舞着,飘飘洒洒,就是不肯落在大地上。榆钱挂满在枝头上,招摇地俏丽着,诱惑着不懂风情的春天,摇动着一串串的幸福,引得孩子大人们投去渴望的目光。草芽率先顶破了冻土,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就漫绿了我们的眼睛,向人们郑重地昭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伟大。“玫瑰一笑暗香来”、“丁香吐蕊十里香”。那一簇簇的玫瑰花、丁香花也不甘落后,次第打开花苞,鲜艳艳地开放了。花开了,在小暖风的微微吹拂下,花香就长了翅膀、长了灵动的眼睛,窈窕地飞腾了,漫步在农户房屋的里外,院子的里外,还有村庄的里外。来到村庄,我们就走进了翠绿的.世界,就走进了馨香的世界,完全浸泡在故乡的馨香里。此刻,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我那乡村啊,真的是香村、香村啊!”

故乡的风是亲和的。透过那风的吹拂,我们欣慰地看到,在小村里,老少爷们你帮我扶,大事小情有人张罗,红白喜事办得周全,盖房上梁人声鼎沸,大伯、大娘、老婶子、小哥、老妹子、大侄子叫得特殊亲切,真是家家互相帮助,户户亲如一家,人人热情相待,一家有难大家帮,一家有喜大家欢,大团结的乡情氛围相当浓厚,弥漫着整个乡村。所有这些,都是和谐和睦的民风,都是朴善敦厚的民风。

故乡的风有时也是疯狂的。那时,我们多想停止狂风的脚步,却被狂风嬉笑着无情地拽走了,拽得东倒西晃,就是不肯停下脚步。呼呼作响的大北风、大南风,扯天连地凶猛地刮着,刮黄澄了天,刮混沌了地,也刮出了故乡的大气、粗犷、豪放的性格,有时还让我们听到了小村贫困、落后等等沉重的喘息,以及艰辛、苦熬、无奈的低吟。尽管如此,可那风啊,就是没有刮歪故乡人们的身子、没有刮垮人们的美好向往……这些,都是时代的烙印,躲不过,绕不开,我们就得无谓地、勇敢地面对。

故乡的风,是苍天恩赐的美酒,我们就应该坦然地、欣喜地跪地接受。

故乡的河散文朗诵篇七

梦回故乡。离开故乡多年了。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梦里花落知多少,梦里频频回故乡。

梦回故乡,古风悠悠。我的故乡是一个古村落。一曲悠久的叙事曲古老而年轻:数百年间,魏氏耕读的土地,古老的故事与缠绵的曲子相应和,锅碗瓢盆交响曲回响在家家户户。古老的街道悠长,从家谱的字里行间时不时走出乡贤,一路走来,跫音悦耳。翻开家谱,那古老厚重的历史经卷,如椽如柱,时光的纬编悠长,岁月的链扣闪光。

梦回故乡,寻根问祖,被一缕源头的风唤醒本真。梦见故乡的亲人,走过四季轮回、大地循环;从那镌刻在心中的家谱上读懂乾坤:太阳的源头垂爱,在植物上落脚,最后,收束在农人的锄头上;从节气里寻到大自然的规律和秘密,用这把金钥匙打开农耕岁月的田园诗篇。她承载着麦香谷黄,引导着蛙鸣蝉唱;她演示着叶落花黄,沉淀出蜜甜酒香;她浸润着淳朴农人的丰收之梦,也润泽着知性文人的华美诗章。

梦回故乡。故乡是流香的宴,是酣醇的酒。故乡是朴素的,大地袒露着顺应四季而蓬勃或凋敝,谷仓张开着等待节气来填满粮食;故乡是浪漫的,谚语音韵婉转,仄起平收,是一首首民间的诗歌,在传唱中将美和善传递。故乡是柴米饱满琼浆溢芳,滋润着绵长而实在的日子;故乡是芬芳的花朵,被人们过成节日,装扮着有梦的日子。故乡是严肃谨慎的家史,在魏氏族谱的血脉中传承;故乡是平平仄仄的诗行,在大地上蓬勃生长,随着季风四野吟唱。

梦回故乡,春风又回头。故乡是时光的碑刻,心中的花朵。并肩毗连的老房子,在古老土地的怀抱里沉静地矗立。那些洁净如洗的砖瓦,在日月俯视下传响着诗的韵律。多么令人高兴啊,纷至沓来的游人的脚步声和谈笑声。这是人们发自心灵的对于人类文明的赞美与呼唤。眼前的风景摇曳生姿,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创造时刻在动人地歌唱。

梦回故乡,会发现故乡的美。故乡有旖旎之美,它是一把折扇,竹骨纱面,掩映着一折一折的流光,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绿了杨柳红了芙蓉;故乡有韵律之美,民间小调,悠远轻快喜庆淡薄,四季交替炎凉对接,世间更迭,年轮往复,斗转星移里,蕴气象万千;故乡有朴素之美,泥土芬芳,那是百姓的烟火日子,那是北雁南飞春红秋黄的'风景。梦回故乡,我的血脉更蓬勃,我的骨头更坚硬,我的精神更昂扬,我的家族、我的基因、我们的灿烂历史,被披上了一身灿烂的霞光。

故乡的河散文朗诵篇八

提及故乡的旧事,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不为什么,就故乡的那些事而已。我的心不再空虚。

好了,我已经准备了一杯浓茶,提醒今夜。

夜凉了。茶凉了,自己续上。这是难得的清静。如诗如画的境界。

时光,在跑道上跑得真快哦!如果我的年龄,一年算一圈的话,那你就在这个世界里,完完整整地跑了三十五圈了。我的记性真差,记不住你的忽悠。在今夜,我点着手指头,拼命地掐,才记忆犹新。

太阳起起落落,在故乡的山头上,仿佛就是在父亲背脊梁爬上滑下。也在跟着季节走。它的温度灼热了那件满是泥土印痕的衣服,汗水淋湿了。庄稼感动得无话可说,一切尽在无言之中,都一个劲地长齐、长高。以一种绿,表达最直接的心意。往后,便镶嵌入秋天的图景,以饱满的情,来回报朴实的故土,老实的父亲。在故乡,能读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版本。

月亮深了,又浅了。那种柔情的月光,和着夜风吹拂,池塘的水也会皱起微波。屋角里的那只蟋蟀,在唱了一段情歌之后,点数着女友姗姗而来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它是最了解我的,总学着我的模样。也代替我,心有灵犀一点通。

故乡的白天与黑夜相连着。我的童年就在其中穿过。

那时,我家不算很穷。一个月能吃上一次猪肉。总比邻居两个月吃一次肉好多了。有肉吃,自然是一件盖住嘴偷笑的事情。有时候,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常常弄几个“三步跳”。或者伸手向着天空,大喊我要飞。现在,想起觉得幼稚。那时那地那种心情是不可比拟的。

那些苦日子里。小孩的我,也爱思考。总想找些能吃的,好吃的。

每当下午放学回来。囫囵吞枣似地喝两碗稀饭。碗筷一放,手拿一把捞鱼具,一个篓子。飞快奔向屋前的那条小河。沿着河边,跟着河水而下,走到那段落差大的山崖为止。匆匆地卷起裤脚,一只手把捞鱼具放在下水口,一只脚在捞鱼具的上方搅动,水中的小鱼,受到惊动,顺水而下,往往就进入了捞鱼具。赶紧把捞鱼具往上提,哗啦哗啦的流出了水。小鱼聚集在渔具的底部。小鱼就在捞鱼具里蹦跳,最后,精疲力竭,也懒得跳了。等待着被放进鱼篓里。

太阳渐渐地西下。照着小鱼白白的肚子,它们想哭。我却想笑。在那饥饿的日子里,我也没有那种放生的欲望。

我依然继续打捞。争取时间,打捞更长的河段。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回家。我逆水而上,抛下一条长长的河流,和一河流的.浊水。在料定的时间内,能够赶到约定的位置,一般也有一大碗的小鱼了。

一股劲往家里冲。因为家里的烟囱冒烟了。大概,饭已经做好了。就等做下饭的菜了。往往也是亲自下厨,煎出香香的小鱼干。晚饭,其乐无穷。

另一条菜篮子的途径。便是捕山里的白肚鼠。那时,故乡的山上有很多白肚子的老鼠。身体的毛是黑色的,肚子的毛是白色的。因而取名“白肚鼠”。每逢周五,我就和邻居带着夹鼠器一起上山,寻找老鼠的路。说来,也真是的,“蛇有蛇道,鼠有鼠路”。这一点真不错。找到烂熟的鼠路,是它经常出入的路。在那下坡转平处,安装夹鼠器。老鼠这个精灵,也不是吃素的家伙。也很懂的行家。遇到陌生的景象或现象。便三思而后行。或者,干脆绕道而行。终会避过一劫。让人落空一场。

生活之中,群争群斗,斗智斗勇,适者生存。伤心总是难免的。喜悦也总是难免的。

每当装下夹鼠器,就轻轻地敷上一层干幼土,用一把生树叶轻轻地扫平整。使夹鼠器上的泥土与周边的泥土一致,很难识别出来。就放心回家了。

第二天,天亮了。赶紧进山,取猎物。因为,夜里老鼠一旦踩上了夹鼠器,腿被夹住了,是很痛的。一到天亮,没有了夜的掩护。心里更加害怕,老鼠会拼命地挣扎。扭断了腿,走了。去迟了,往往就让它跑了。捕猎物时,一定要将它击晕,否则会咬人伤人。带回家,烧烤美味啊!你别觉得吃老鼠肉很恶心。山上的野味,是很干净的。与城里的老鼠不一样,是没有经过污染的。放足姜蒜,炒焖,很好吃的咧,可香得很。相信你吃过一次,想起来也会流馋水。

童年也爱玩。

自制独轮木车。那时没有钱买轴承。就在木轮子中间凿一个圆心,穿一根较硬的木,当作轮轴。再用木条钉一个车架,两条扶手。便成了所谓的木车。推着弟弟妹妹到处跑的感觉就是好。有时候,也吸引来很多邻居。他们也想坐车,但他们先得推推我。在村头村尾尽情地奔跑,玩得很开心。

时光匆匆。如梭如箭。不知不觉中,人也渐渐地老了。

回忆起故乡的旧事,苦乐其中。

今天的生活,苦吧?!好了百倍!真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47187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