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09:53:14
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优秀16篇)
时间:2023-12-14 09:53:14     小编:QJ墨客

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种指导性文件,它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编写教案时,要考虑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衔接性,确保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教案的撰写是一项需要积极思考和不断实践的工作。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一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巩固上节课知识,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

2、使学生能对较大数产生兴趣。

3、为以后数的读写与比较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习重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10个一是(),10个十是(),十个百是(),

10个千是()。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二、合作探究。

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是()。

思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4、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题。

(1)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

是()。

三、达标检测。

1、13819000中的8在()位上,表示8个();3在()位上,表示()。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万位、()、()、()在万级上。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96万、()、()、()、()。

4、十万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70万、()、()、()、()、()、()。

四、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并能正确读亿以上的数。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含“0”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先告诉老师你读数的步骤(分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那你是怎么分级的呢?(从右往左,每4位分为一级)。

师:为什么这里这么多零你都没读出来?(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数变一下70000060现在这个数怎么读呢?生1.。。。

大家同意他的读法吗?大家一起把这个数读一遍。

怎么只是把其中的一个0变成6,读的时候就出现了零呢?刚刚这几个零都没有读啊?(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其他数位上的零,不管连续出现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所以那几个0读了?那几个0没读呢?

现在数能说说亿以内的数要怎么读?读的步骤是什么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的数学习的很扎实。

二、新课教学。

看来有的同学已经会读了,有些同学还有些犹豫,没关系,学完今天的课,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会读这个数。大家看看,这个数跟刚才老师给大家的70000000相比,在数位上有什么变化吗?那他还是亿以内的数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样的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板书)出示ppt,这个数还是我们20xx年全球的人口总数,看我们的地球都快背不动。大家觉得我们地球上的人多不多啊?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将要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刚给有同学已经吧这个数读出来了,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对照顺序表看看。

1、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读出7000000000。

那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数位顺序表(板书:个位、十位。。。。。。。。亿位)这是我们学习亿以内的数的数位顺序表,现在我们要学亿以上的数,够吗?这张表不够了,那怎么办呢?10个一亿该是多少呢?(十亿)10个十亿该是多少呢?(百亿)那往后呢?(亿,十亿,百亿,千亿)接着相应的数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现在用数位顺序表大家在读看看是多少呢?大家一起吧这个数读一下有没有同学愿意来说说你读这个数的步骤是什么样的(读亿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分别请两位学生来读这两个数,在全班一起读。400305000000。

4、读法练习:学生读出四条信息。

(1)做一做。

请2位同学进行板演(1.读法不能写阿拉伯数字2.零的读法)。

(2)今天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自己来出数,其他同学快速的读出数。

三、课堂小结。

请你们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学会了读亿以上的数,还了解了不少知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

板书设计:

数位顺序表。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三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70页至7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讨论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通过活动,在对各种四边形分类整理中,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3、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讨论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直尺,三角板,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三角板,白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通过观察,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特点的了解。

1、用课件出示一组(三角形和四边形)平面图形,让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点。

(1)(2)(3)。

(4)(5)(6)。

师:请同学们看电脑,上面有6个图形,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图形吗?

生:(1)、(4)、(5)是三角形(同学们很熟悉),(2)、(3)(6)是四边形(部分学生回答不出来,原因是对四边形的概念不怎么理解)。

师:你知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吗?

生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生2: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对,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种特殊的四边形。

二、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认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定义。

出示课件:在电脑上出示一组四边形。

(1)(2)(3)。

(4)(5)(6)。

师:电脑上的这组图形都是什么图形?

生:四边形。(有前面的知识作铺垫,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

师: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生: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生1:我觉得图(1)、(3)、(6)可以分为一组,图(2)、(4)、(5)可以分为一组。

师:你能说说把图(1)、(3)、(6)分为一组道理吗?

生1:因为图(1)、(3)、(6)有两组平行线。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用你学过的方法验证图(1)、(3)、(6)这三个图形有两组平行线吗?(通过学生发现、验证、得出结论这三个步聚,使学生探索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复习了平行线的画法。)。

生:确实有两组平行线。

师:回答得好,我们把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揭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板书)。

师:谁能说说把图(2)、(4)、(5)分为一组的道理?

生2:它们只有一组平行线。

师:对,我们把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揭示梯形的定义,并板书)。

2、通过学生讨论,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生1:我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因为我觉得平行四边形应该是斜的。

生2:我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因为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大小应该是不一样的。

师:赞成第一位同学的举手,赞成第二位同学的举手,赞成第三位同学的举手。看来赞成第三个同学的人比较多。

师:只要符合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这个条件就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符合了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这个条件,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只是它有点特殊吧了。我们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叫做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们能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特殊的地方吗?

生: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对,这说是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地方。

(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同时更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3、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师:请大家看一看这几个平行四边形,它们还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可留意它的边和角。(老师提示,让学生进一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生1:我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边是相等的。

师: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

生2: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一量。

师:这两位同学的发现正确吗?

生:完全正确。

师:梯形有这些特点吗?请同学们量一量。

生:没有,梯形的对边不相等,对角也不相等。

(通过学生的操作,进一点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师:下面我们可以用图表表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图形对边平行对边对角。

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相等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不相等不相等。

(用图表表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和联系。)。

三、认识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不是四边形?

生:是。

师:我们可以用这个图来表示:

平行四边形。

梯形。

四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应怎样表示呢?

生1:应在平行四边形圈内画圈表示,因为它们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对,应这样表示: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梯形。

正方形。

四边形。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那些图形的平行四边形,那些图形的梯形。

(1)(2)(3)。

(4)(5)(6)。

(7)(8)(7)。

(使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判断那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那些是梯形。增强学生对定义的理解)。

2填空。

1、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且(),所以它们是特别的()。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形,它们都有(),()个角。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特点)。

五、全课小结。

师: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我们今天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并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四

含“0”数的读法。

先告诉老师你读数的步骤(分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那你是怎么分级的呢?(从右往左,每4位分为一级)。

师:为什么这里这么多零你都没读出来?(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数变一下70000060现在这个数怎么读呢?

大家同意他的读法吗?大家一起把这个数读一遍。

怎么只是把其中的一个0变成6,读的时候就出现了零呢?刚刚这几个零都没有读啊?(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其他数位上的零,不管连续出现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所以那几个0读了?那几个0没读呢?

现在数能说说亿以内的数要怎么读?读的步骤是什么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的数学习的很扎实。

看来有的同学已经会读了,有些同学还有些犹豫,没关系,学完今天的课,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会读这个数。大家看看,这个数跟刚才老师给大家的70000000相比,在数位上有什么变化吗?那他还是亿以内的数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样的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板书)出示ppt,这个数还是我们20xx年全球的人口总数,看我们的地球都快背不动。大家觉得我们地球上的人多不多啊?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将要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刚给有同学已经吧这个数读出来了,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对照顺序表看看。

1、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读出7000000000。

那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数位顺序表(板书:个位、十位、亿位)这是我们学习亿以内的数的数位顺序表,现在我们要学亿以上的数,够吗?这张表不够了,那怎么办呢?10个一亿该是多少呢?(十亿)10个十亿该是多少呢?(百亿)那往后呢?(亿,十亿,百亿,千亿)接着相应的数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现在用数位顺序表大家在读看看是多少呢?大家一起吧这个数读一下有没有同学愿意来说说你读这个数的步骤是什么样的(读亿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分别请两位学生来读这两个数,在全班一起读。400305000000。

4、读法练习:学生读出四条信息。

(1)做一做。

请2位同学进行板演(1、读法不能写阿拉伯数字2、零的读法)。

(2)今天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自己来出数,其他同学快速的读出数。

请你们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学会了读亿以上的数,还了解了不少知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

板书设计:

数位顺序表。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在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的同时,了解到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如不控制将要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渗透有关人口知识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及写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写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对照数位顺序,安排了3个亿以上的数让学生试读,先出整亿的数,使学生看出只需按照各级或万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然后出个级、万级不都是0的数,教学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然后由学生自己探索读数的规律,进而进行练习巩固。

本课有两个大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的是二、三教学环节重复运用,即亿以上数的写法用同读法进行教学的。

练习设计了5道题,2道读法题,2道写法题还有一个思考题。最后是回顾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评价。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六

(将两个计数器合并,把3颗珠子放在左边的个位上。)。

2.听明白了吗?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这种方法,请看屏幕。(课件演示)。

大家都来照样子摆一摆。

3.可是有个问题:应该是30000,但这3个珠子都摆在了个位上,那不是3个一了?

应该作怎样的调整?

(电脑演示:个万)。

那么请坐在左边的同学动手改过来。

4.十、百、千又该作怎样的调整呢?

想到了吗?说一说。(电脑出示)。

还是辛苦坐在左边的同学,请你们来作调整,右边的同学看他们写得对不对?

5.其实计数器上,还能找到有趣的一一对应的现象呢。

我们也可以往右看,(电脑演示)千万和千,百万和百,十万和十,最后,万和个,都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6.这四个计数单位到底有多大?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让我们一起看屏幕:(电脑演示)三年级时我们就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好,我们现在一万一万的往下数,一万、两万、三万、八万、九万,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满十进一,现在这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好,我们现在十万十万地往下数,10个十万就是一百万,满十进一,现在一颗珠子表示多少?一百万。现在我们一百万一百万的往下数,10个一百万就是一千万。

新的计数单位之间,也有满十进一的关系。

7.对照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表又该有什么新的发展呢?(电脑出示)。

这边,是我们熟悉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那么这边呢?

对照上面的计数单位,想一想?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这样一共8个数位,每个同学都自己说一遍。

我们一起说一遍,记住了吗?

8.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我们把这里的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称为万级,而这里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称为个级,它们共同组成了数位顺序表的一部分。

让我们来读一读,个级有,,,;万级有,,,。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七

1.(屏幕上出示一个计数器)这是什么?计数器。

在计数器上,我们可以用珠子拨出大小不同的数字,但每个数位上最多能拨出几个珠子?

如果其中一个数位上摆满了十个珠子,就应该怎么样?

也就是满十进一。

拿出手中的简易计数器,用绿色的小纸片来做珠子,准备好了么?

第1个数:3。

第2个数:30。

第3个数:300速度越来越快了,是不是找到了一点规律?

第4个数,我不说,你们自己来拨。是多少?

同样是3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拨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4.假如再要求你拨出第5个数,会是多少?(课件出示30000)。

在这个计数器上,能不能拨出30000这个数?

那么,如果怎样做,就能拨出来了呢?你有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质疑,纠正。)。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八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地按数级读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万级的数的读法,培养迁移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课件。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再读一读信息中的数,想一想,万以内数怎么读。(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都没有就读零)。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

2.师:在生活中,还有比万更大的数,这样的数又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整万数的读法。

1.2496写在个级上。

提问:读出这个数。(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写在万级上,个级补上4个0。

师:这个数你会读吗?读一读。(二千四百九十六万或二千万四百万九十万六万)。

师:这两种读法,哪种简便?再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3.试一试:308000040500000。

师:这两个数怎么读?

4.比较。

(1)师: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读法相同,只是数在万级时后面加一个万字)。

(2)师:万级上的数怎么读?(读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5.练习:读出下面每组数。

(二)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1.出示:54621。

师:这个数怎么读?读一读。(五万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64070001003004065000634000069。

(1)师:这些数怎么读?读一读。(六百四十万七千、一千零三万零四十、六十五万零六、三千四百万零六十九)。

(2)师:这几个数中都有0,有些0我们就读出来了,有些0就没有读出来。我们再读一读,边读边找,哪些0读出来了,哪些0没有读出来。(教师把读出来的0描红:64070001003004065000634000069)。

(3)师:想一想,0什么时候不读?什么时候要读?怎么读?(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师:我们知道万级上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那么个级哪儿的0不读,万级哪儿的0就不读,也就是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而其他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练习:做一做第2题。

师:读出这些数,注意每个数里的'0,要怎么读?

(三)总结读法。

师:再把这些数读一读。

2.小组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读。

3.汇报: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做一做第3题。

(1)师:读一读这些数?

(2)师:你怎么知道32680的最高位是万位?(可以从个位开始数,也可以分级)。

(3)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快?

(4)师:对,通过分级我们可以很快地确定最高位,从而读出这个数,分级时我们一般在个级和万级之间用竖虚线分开。

(5)师:用这种分级的方法,先分级再读出这些数。

2.教材第8页第3题。

(二)提高练习:教材第10页第14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九

2、教材分析:教材在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的同时,了解到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如不控制将要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渗透有关人口知识和环境保护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及写法。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写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三、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对照数位顺序,安排了3个亿以上的数让学生试读,先出整亿的数,使学生看出只需按照各级或万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然后出个级、万级不都是0的数,教学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然后由学生自己探索读数的规律,进而进行练习巩固。

本课有两个大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的是二、三教学环节重复运用,即亿以上数的写法用同读法进行教学的。

练习设计了5道题,2道读法题,2道写法题还有一个思考题。最后是回顾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评价。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十

1、通过学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计算工具,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通过学习,了解算盘的计数方法,认识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计算器的简单使用,了解计算机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十一

指名学生指一指,课件演示。

2、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小组合作,制作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汇报交流(让学生依次在投影上演示,并介绍制作过程)。

2、对比猜测平行四边形特征。

学生猜测,教师板书或板贴(并在后面打“?”)。

3、小组探究,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的猜测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一方面平行四边形角的特点。(教师同时板贴将学生的猜测进行归类)那么就请同学们拿出你们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小组合作,想办法验证黑板上的一点或几点猜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总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内角和是360度。

4、判断巩固:想想做做第1题,并让学生说说第二图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认识底、高。

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提出:你能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间的距离吗?拿出手中的.作业纸,先用虚线画出表示这组对边距离的线段,再测量。

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教师指导明确“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指出这条垂直线段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这是它的底。标出高和底。

2、教师平移此线段,提问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底上的高?有多少条?

3、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什么是它的底呢?打开书44页自学例题中的内容。

指名汇报,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4、出示试一试,你能量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各是多少厘米吗?在书上完成。

师小结:平行四边形有两组相对应的底和高。

5、完成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如果有错误,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然后让学生说说做平行四边形的高需要注意些什么?(底和高要对应,高画成虚线,画上直角标记)。

三、实践体验,深化特性。

1、想想做做4。师:你能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部分,再拼成一个长方形吗?先自己试一试,再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么剪拼的。

指名汇报,你是怎样剪的?谁来看着这个长方形,说说它的特征是什么?

出示想想做做6的几个步骤。让学生一步步操作,最后小组里观察讨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出示集合图,指出: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看做一个整体的话,长方形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小结。

教师:出示平行四边形演示变化过程,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改变了,但是什么没有改变?指出平行四边形不改变边长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请同学看书上p45页“你知道吗?”

提问:说一说,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这种特点在哪些地方有应用?大家课后做个有心人,搜集相关的资料吧。

四、全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十二

了解应用阶段:

(学生介绍)。

师:那位同学愿意出一题大家帮忙算一算?

(二)练习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那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闯关游戏:

(游戏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共闯两关,两关都过即为获胜。2、每关开始以老师口令为准。3、遇到困难可使用求助热线进行帮助。)。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阶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

课下同学们可以从老师制作的网页中继续去了解,或者从互联网中查找资料进行下载,我们来办一个相关的展览。

反思:

计算工具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由被动接受向自主获取知识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来源于教师和书本:教师讲什么,书本中教什么,学生就接受到什么。这大大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了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在本节教学的第一部分安排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汇报,之后根据自身情况继续查阅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之中,网络的信息量大、选择性强等特点体现得尤为突出,它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大了知识的容量,并且为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自身差异,彻底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的地位,掌握学习的绝对主动权,自己驾驭学习的进程,与此同时也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由指令性操作活动向自主探索实践转变。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先由教师来介绍计算器的一些按键功能,在逐步的通过一道一道的题目计算来巩固。然而,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环境注定,学生已不再是、也绝不可能是一张白纸,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对经验现象的逻辑归纳和引申。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更要向学生提供探索、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机会。

而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有使用计算器的经验,就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在游戏的进程中去解决计算器使用的一些重点,如:按顺序的两步计算、不按顺序的两步计算等,并在其中贯穿所谓的求助热线,加强对有困难学生的引导。

整个探究实践活动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只是在自主的运用,其思维也在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被深化。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已不是指令性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而是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

三、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尝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在教学中,通过网页搜集整理资料和计算机设计闯关游戏这两个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价值,特别是后一环节,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加强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的同时,学生将主动承担任务,如:读题、计算、键盘输入等,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可贵的是,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成功的体验。

以上只是自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其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勇于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化为教学行为,特别是要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积极创设有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十三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十四

自主探究阶段:

师:同学们,咱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那从古至今,人类都有哪些计算的工具呢?它们发展的进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初步认识、了解计算工具。(板书: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

师: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计算器、算盘。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老师也搜集制作了一个网页,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去了解计算工具。

(学生4人一组在教师制作的网页上进行浏览,查找有关资料。)。

师:通过在网上学习,你又对计算工具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结合网页内容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师:再给几分钟时间,同学们可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查阅。感兴趣的问题可两人讨论。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十五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将三角形进行组合。

3.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知识点:进行移动、翻转、拼接。

教具准备—视频《三角形的旗子》、课件《三角形变魔术》、直角三角形卡片;

学具准备—直角三角形卡片组。

一、情景“三角形的旗子”导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一天,海里的小动物在一起聚会。突然,他们发现了挂着很多三角形旗子的沉船,他们会用这些三角形的旗子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知道直角三角形可以组合成其他图形,了解三角形之间的组合与变化。

1.欣赏课件《三角形的旗子》,观察三角形与三角形之间的组合变化。

小海马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

2.尝试用直角三角形进行两两构图。(重点讲组合的方法)。

小朋友们能用两个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吗?试一试。(幼儿尝试品长方形)。

两面三角形的旗子还能拼出其它图形吗?请小朋友们试一试。(幼儿尝试用两面三角形拼其他图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你用两面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图形?(个别介绍)。

3.欣赏课件“三角形变魔术”,尝试用四个三角形进行构图。(在两个的基础上直接变化)。

如果用四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幼儿尝试)。

我们看一看小朋友们都用四个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形状?

用四个三角形还可以拼出哪些形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你能用四个三角形变出这些形状吗,试一试。(调整结果)。

你用四个三角形变出了什么图形?(个别介绍)。

4.欣赏课件“三角形变魔术”,尝试用六个三角形进行构图。

用六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幼儿尝试)。

我们看一看小朋友们都用六个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形状?

用六个三角形还可以拼出哪些形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你能用六个三角形变出这些形状吗,试一试。(调整结果)。

你用六个三角形变出了什么图形?(个别介绍)。

三、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将三角形进行组合。(组合情景:船、房子、树)。

除了我们刚才学过的构图方法,你还想用几个三角形拼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分组自由尝试)。

你用几个三角形组合成了什么图形?

如果用所有的三角形一起组合能组合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

观察生活中的物品,看看哪些物品是有三角形组成的,比一比谁找得多。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初步感知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并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1、自学交流:

(1)师:同学们,关于分数,你想要了解它的哪些知识呢?

生:

师:谁能给大伙儿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认识1/2。

(1)出示课件一块月饼。

教师演示课件平均分。

师:每一块月饼该怎么表示呢?

师:1/2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师生共同用手势演示1/2的意思)同座互相说一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4224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