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字通用免费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28 17:09:53
最新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字通用免费
时间:2022-11-28 17:09:53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字篇一

很多家长与教师津津乐道自己对孩子们的“高压政策”,不许这,不许那,并幻想能借此换来一个个满意的成绩,然而压力是这样神奇有用吗?我们从没有在考场得意者的经验之谈里找到过“我感谢学校和家庭给我的压迫”之类的一句话,上述那一条条对此无疑也是一种讽刺。

人们常说“化压力为动力”,然而,怎么化呢?压力是竖直方向的,而动力是水平方向的,哪里有什么“乾坤大挪移”让你化来化去呢?

竞技比赛中的压力同样是一种毒害,奥运会时的中国女排,决赛前被寄予了太多的厚望,队员顶着巨大的压力上场,束手束脚,连输两局,在失败边缘,队员们推开压力,豁出去与对手放手一搏,反而打的畅快淋漓,连扳三局,反败为胜。我们只听说过“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却没有听说过“背起包袱,重装登场”。

罗伯特·巴乔,意大利足球队的灵魂,却在世界杯决赛上射飞了关键性的点球,导致球队饮恨败北,面对来自各界舆论的强大压力,巴乔一度消沉,甚至失去了踢球的自信,但最终巴乔还是站了起来,甩开了缠绕他多年的噩梦,踢自己的球,让别人去说。在自己运动生涯的末尾,放出灿烂的光芒,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一位先哲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果压力是个好东西,人们为什么要反抗呢?(老师评语:偷换概念了吧)

历史也曾证明,中国文化上最高压的清朝,出现了文学作品极度繁荣,政治上最高压的元朝,人民起义却最多。

一个人若要前行,压力只会减慢他的步伐,一个人若要休息,压力只能使他疲惫,反之,一个人不愿前进,压力无法迫使他行动,一个人不想休息,压力也无法阻拦。

压力,除了伤人,别无它用。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字篇二

有人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我认为这是正确的。

鸡蛋很脆弱,用手就可以打碎,但把它放在合适的环境下,它便能孕育出生命,人生亦是如此。

人的压力大部分来自于外界,而不是自己本身,有的来自学业,有的来自工作。诸多的压力使现在的人们始终忙得不可开交,更有不少的人承受不住压力,有的甚至因此失去对生活的希望,选择自杀这种极端而又自私的做法,他们如同脆弱的鸡蛋,被压力打败,丧失了其中蕴含的生命,他们做不到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而让压力不断堆积成为他们心头挂着的一把利刃。

之前看到过一则新闻,写了一个高三的学生,平常的考试成绩很好,却在高考前夕频频失误,最终承受不住那如山一般的压力而选择了自杀,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十分痛心。如果他能承受住这些压力,现在一定能考取一个很不错的大学。真正成功的人不仅能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还能在它的淫威之下奋起反抗,不被它击倒。

人的成长往往在于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加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改变。

“你没有能力改变环境,就改变你自己。”人生也是如此,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改变环境的,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傅立叶提出了在和谐制度中,人民按性格组成协作社即“法朗吉”,人人可按兴趣爱好从事工作,而且可以随时变换工作。法郎吉的产品按劳动、资本和才能分配,人人都可入股成为资本家从而消灭阶级对立,但傅立叶不主张实行社会革命而只是期待富人慷慨解囊,可是在那个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代,谁会愿意无端的去资助那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呢?最终,他的计划泡汤,他也在贫困潦倒中死去。学习是既廉价又较为轻松的改变自己人生的方法,学习不只是为了拿文凭,赚钱,而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才华、知风趣、有温度的人。

压力是成长的动力,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414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