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节课的教案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教案应该体现出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教学理念。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教案案例,希望对大家在编写教案时有所启发。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美,了解它的特点。
2?积累好词句,体会作者对黄山松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黄山松的资料。
学生:了解丰子恺其人,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设计。
一、直观感知,读题解意。
1?介绍黄山的景色,回忆从前学过的写黄山风景的课文。
2?读课题,看看黄山松的图片,谈谈自己对黄山松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文章讲了什么。
2?完成课后第一题,说说黄山松有哪三个特点。
3?给三个段加上小标题。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黄山松为什么有顽强的生命力?读课文,勾画出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交流感受,美读课文。
四、整体感悟,回顾全文。
板书:
生命力顽强。
一心向阳光。
强大团结力黄山松。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二
1、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理解算理。
2、初步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珠子。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珠子。
师:这里有几种颜色的珠子?
生:两种,红色和黄色。
师:猜,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学生猜。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到底是谁多?
生:数一数。
生:摆一摆。
师:怎么摆?
(指名演示)――“同样多”
二、探究新知。
1、12个红的,8个黄的。
师:现在呢?(红的多)。
那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
生:多4个。
师:你怎么知道?
生:用一小棒分开(指名演示)。
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来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吗?
生:能。
师:怎么看出来的?生说。
师:你看,这个时候红色的分成了几部分?
哪两部分?
(和黄色一样多的这部分及多出来的这部分)。
师:谁听明白了?
生重复说。
师:那你看,把这些一样多的拿走,剩下来就是比黄色的`多的几个。
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老师板书算式)。
通过刚才的摆一摆,我们知道了:从红色珠子里拿走和黄色一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黄色多的部分,就可以用减法计算。
2、下面我们来摆一摆,小朋友袋子里的珠子,哪种颜色的多。
学生操作。
展示反馈:你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哪种颜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3、比较。
求……比……多几与求……比……少几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只是问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样。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计算。
4、揭题。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三、巩固深化。
1、松鼠弟弟说我有20个松果,松鼠哥哥说我有25个,松鼠哥哥的松果比弟弟多几个呢?谁能把式子列一列。
2、小女孩有34本连环画,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几本?
还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3、p74t1。
4、这是一个班里4个小朋友的作业情况,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我们身边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例子?想一想,说一说。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力目标: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策略合作探究。
前置作业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如果有22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立思考: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说图。
独立探究,小组交流方法。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2.试一试,有30元,租1条船最多可以划几小时?想一想,说一说。
你能列式解决吗?
1.完成练一练的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3、4题。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学生总结。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四
8.为民旅社有床位840张,比扩建前增加了20%,扩建前比扩建后少多少张床位?
(2)菜场运来6000千克青菜,运来的大白菜比青菜多15%,运来大白菜多少千克?
(3)菜场运来6000千克青菜,比运来的大白菜多20%,比运来的大白菜多多少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五
二、教学目标。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三、具体编排。
1.例1。
例1说明从信息表达比较模糊的统计图中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结论。
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图中“其他”部分的具体含义,使学生明确:“其他”占彩电市场份额的47%,其中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作统计图时,一定要客观准确地反映信息;在分析统计图时,不要被数据模糊的统计图误导。
2.例2。
例2说明利用统计图进行统计分析时,不能仅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还应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的统计信息,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教学时,可先呈现这两幅统计图,让学生说说:“a、b两人绘制的是同一个公司员工的月薪统计图,为什么看起来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认识到:在运用统计图进行比较和判断时,一定要注意统一标准,才不致发生误判。
四、教学建议。
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应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对统计结果做出正确解释,并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准确的判断、预测。
2.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单元教学时应注意向学生阐明以下两点:
(1)统计图在表述统计结果时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故统计活动中常用统计图来描述统计信息,展示统计结果。(2)不要被统计图表面的信息迷惑、误导,要保证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实际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谈谈直观感受和看法,再引导学生分析统计图表达和包含的数据信息,得出正确结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白洋淀的资料,生字卡片、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交流空间。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3课《华北明珠白洋淀》,看着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问。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吧。
引导针对题目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动机,使学生产生可以利用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
3、教师指名读课文。
4、全班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寻求到的答案。
5、教师检查学生生字的自学情况。
交流的过程变成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过程。学生通过读书,基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为更好的学习课文打基础。同时要求学生用通顺的话来表述,这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白洋淀的资料来理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读中悟情。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第三四自然段,并随机指导朗读。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课前搜集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五、拓展延伸、课外积累。
回家阅读孙黎先生描写白洋淀的其他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七
1.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播放光盘:斗兽场里奴隶们相互角斗或是同野兽搏斗,供奴隶主娱乐。)。
2.看了影片你们想说点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看看电视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播放光盘)。
4.简介背景,导入新课。(播放光盘)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的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自己的奴隶而不犯罪。在罗马城里有斗兽场,所谓“斗兽场”是一种专供奴隶角斗手或野兽角斗的特种竞技场。奴隶主让奴隶带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手”,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相互角斗或是同野兽搏斗,供奴隶主娱乐。这种角斗极其野蛮残酷,角斗结果“角斗手”全部死亡或留下最后一个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八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真是色彩斑斓,奇妙无穷啊!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图片,照片,介绍自己了解的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二、提示课题,范读课文。
1、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
2、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4、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大家希望先探究什么?为什么?
2、四人小组研究描写爬山虎脚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
a、作者是如何具体生动的描写的?
b、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展示。
3、学生自由学习。
四、汇报交流。
1、一组学生竞赛读写“脚”样子的句子,并交流圈出认为重要的词。
(反面、枝状六七根细丝、嫩红)。
可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三方面来观察、描写的。
2、学生上台板画爬山虎的脚,并口述为什么这样画。可趁机让全班跟着他画,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3、三生依次上台(师给带上他自己画的爬山虎的头饰)作“自我介绍”,师鼓励灵活表述。
4、同桌介绍。
5、四生开火车读具体写脚怎么爬的句子,并交流“爬”有关的重要动词。(爬:触一巴+拉+贴)。
6、多媒体动画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7、指导朗读。
8、点击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质疑:“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
9、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落实人文性)。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例如:往上爬、蚊龙的爪子、相当牢固、休想拉下等。
10、小组比赛朗读。
11、一生扮演爬山虎的角色,演一演,说一说怎样爬。
五、积累语言。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九
枕着书香,闻着油墨,我回到了大唐,见到了才华横溢、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日。”是李白,他正在桌前与好友对酒吟诗,又一杯美酒入肠,听他那得意之作。驿外断桥,野渡舟横,江边酒楼外,面朝江水,白袍加身,且看他仰头畅饮,大作“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举手投足间大气凛然,好一位豁达的诗人。人生路漫漫,总有悲欢离合,行路何其难,且看李白如何走他的人生路“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醉酒邀明月,他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不知影响了多少后世文人,就连乾隆皇帝也为他折服。
现实的笔触更发人深省。那一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也是对唐王朝的期盼;那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又是多少个同道中人的香花安慰!
吟诵中,欣赏中,慢慢了解了唐诗和诗人的情感……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十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直线是()长的,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它的(),这两条射线叫做它的()。
3.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是()度。
4.107°的角是()角,57°的角是()角。
5.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应是()度。
6.1周角=()平角=()直角。
7.直线、线段和射线中,可以量出长度的.是(),没有端点的是(),只有一个端点的是()。
8.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走1大格是()度,1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小角是()度,4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大角是()度。
9.锐角()90°,钝角()90°而小于(),直角()90°。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同一平面内,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三点可以画()条线段。
a.2b.3c.无数。
2.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a.1b.2c.无数。
3.度量角的大小要用()。
a.三角尺b.直尺c.量角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十一
在我读五年级时,就已经是学校的乒乓球队员了,在打乒乓球中,我和队员之间建立了很深的友谊,也在教练的教导下一点点的提高球技。转眼间,我读六年级了,教练说六年级应该以学业为重,要在我们几人当中淘汰2人。尽管我多么不希望有人离开,可那天还是来了。
第一轮比赛中,我发挥的还不错,前几位队员都以2:0败下阵来。到第二轮时,我打的并不是那么轻松了,还险些输了。我的最后一个对手,也是最强劲的对手_丁泓月,终于和我碰面了。
比赛开始了,先是我发球。我发了个很快的冲球在她右边,她轻轻一挡,球又回来了。我猛地一推,球飞了过去,她又不慌不忙的来个平拉球。这球可真厉害。我想:只能碰碰运气啦!”我把全身力量集中在腕上,打了回去。正当我得意时,她把腕子一翻,来一个反抽,球像离弦之箭向我的心窝飞来。啊!不好,这可是一个窝心球。我只好眼巴巴的看着,毫无还手之法,输了一球。在不知不觉中比分已变成5:6,我虽然落后,不过心里暗暗为自己加油、鼓气。她接着发了一个快球。我立刻防守,轻轻把球往左一推,球又沿着直线飞了过去。她一拦,球又飞了回来。我急忙往后一拉,她没接着,哈哈!我赢了一分。
后面比分慢慢拉平从8:9到10:10······到了最后关头,这可是决定我命运的一球。我拿着球发了出去,“嗖”的一声,球飞向丁泓月,只见她一拉,球又向我飞来。我马上侧身接球,她没接着,球落在地上。我心里高兴极了。丁泓月不服气的说“下次我一定会加油,赢过你!”
这次比赛我虽然赢了,不过我还要不断的练,再接再厉,一句俗话说的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乒乓球这项运动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收获了快乐、友谊,还让我懂得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未来的赛场上一定会有我的英姿,我相信只要我努力过,就一定能实现我的奥运之梦!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十二
第一节最大公因数。
本节知识点:
如果数a能被数b(b不能为0)整除,a就叫做b的。
(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3.最大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总结:
a.列举法:1.先找各个数的因数。
2.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因数。
3.确定最大公因数。
b.用倍数关系找: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c.用互质数找:两个不相等的质数,最大的公因数是1。
d.用相邻两个自然数找: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1。
第二节最小公倍数。
本节知识点:
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解法二:短除法。
所以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求最小公倍数方法总结:
2.如果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
例如:9和27的最小公倍就是27;。
27和54的最小公倍数就是54。
3.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9和5的最小公倍数就是45;。
27和8的最大公约数也是216。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十三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爬山虎的交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兴趣。
德育目标:
通过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仔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语,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动词,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方法:
研究发现式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动画。
二、课前准备。
1、在课前教师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这节课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研究发现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并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准备多媒体课件。
3、学生准备彩笔、纸。
三、导引目标与内容。
师:这节语文课我们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我们通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谁见过爬山虎这种植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简单介绍)。
师:说的不错,假期时,老师去了南山路在沿途看到住户的房子上、公路大桥的墙上、山壁上,到处是一片片绿绿的爬山虎,就像一匹匹绿色的绸缎一样,老师告诉你们,它小的时候,也只是一根小茎,有了充足的水分,适合的温度,它就爬呀爬呀,爬的满墙都是,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我们就在课文中去看看叶圣陶老先生是怎样解开这个迷的。
四、提出目标点拨指导。
师:请同学们把书轻轻打开到6课,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爬山虎的哪些特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边读边作上记号,开始吧!(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研究发现。
师:现在请仔细结合课文内容在小组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你解决,如果在小组内不能解决年在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好不好?(学生研究讨论)。
六、合作成功。
师:刚才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讨论的也很激烈。现在请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注意抓住重点词来说。
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的收获,包括:(1)爬山虎生长在墙上。(2)“满是”看出长得很多、很茂盛。(3)“占了一大片”看出生长的快。(4)爬山虎的生长离不开墙等等。
师:这部分还有问题吗?
那好,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真高,收获也很大,我们就按这种方法继续汇报。
(学生汇报1、叶子杂成长中的变化。2、叶子的颜色、形状分布情况。3、理解“漾起波纹”这句话体会作者用比喻写出叶子的好看。)。
指导朗读。
师:请一名同学带有感情地朗读大家看画面。(多媒体:叶子随风浮动的画面)。
这部分描写你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后继续汇报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抓住:“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生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及“颜色是嫩红色的”来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师: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你怎样理解的就怎样画,谁愿意到前面来画?(一生板演)。
(大家评议脚的位置对不对)。
出示多媒体画面,谁愿意说说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看画面边说爬山虎的脚样子)。
师:你除了读懂了脚还读懂了什么?(生继续汇报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门看这一自然段把表示爬山虎爬墙的动词画出来。
(生边读边画)。
师:说说看,(动词有:触、巴、拉、贴、爬教师点出)。
谁能理解一下这些词?(就是说爬山虎的脚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茎相上拉一把,让它紧紧地挨着墙。)指名几个同学说。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把你们的手当做爬山虎的脚,手掌当做小圆片,在桌子上试着做一做爬山虎爬墙的动作。谁愿意到黑板来演示一下。
(请一名同学来边演示边说)。
师:这部分还有一句话你读懂了吗?说说看。
(“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就会想起它像蛟龙的爪子”这是说,爬山虎的脚……有力量,像蛟龙的爪子一牢牢巴住墙。)。
师:刚才大家共同研究的这部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了请大家继续汇报。
(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墙”对于爬山虎的重要)。
七、小结与反思。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个片段描写的最精彩?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现在就带着感情把你喜欢的段落美读给同学听,并试着背下来。
总结:这篇课文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这一事物展开描写,这一片段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有关爬山虎的脚的知识,而且好象亲眼看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是怎样巴住墙,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我们同学在今后的文章中也要学习作者这样的写作方法,通过细致的观察,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段。
下面,把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概括性的写在纸上,讨论把一下板书写完。
(学生把爬山虎的叶子及爬墙动词填上)。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十四
(一)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3、品读重点句子,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二)过程与方法:
1、自渎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2、交流讨论,感受乡村月夜美好,体会师生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山村生活的恬淡幽静和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感受师生间深厚情谊。
第一课时。
一、引入猜想,激发阅读兴趣。
“晚上”是静谧的,“月光”会给人清爽的感觉。《有月亮的晚上》向我们展示了山村的秋夜,一片纯净的长天,一轮皎洁的圆月。这迷人的夜晚,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下面请同学们自渎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1、师:读完课文,说一说:《有月亮的晚上》这篇课文记述了怎样的故事呢?(有月亮的晚上,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我这个乡村教师牺牲了仅有的一点自学时间,陪伴他们读书的故事。)。
2、通过自读课文,你觉得乡村孩子快乐吗?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呢?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本文写作思路。
(月夜相约—踏月上学—教师伴学—高歌散学)。
第二课时。
1、出示中心话题:师:“有月亮的.晚上,真美“是作者的切身体会。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你感受到了月夜里的哪些美。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拔。
学生:
老师:月亮、小河、杨柳、长堤,多么美丽的景色,同学们就美美的读一读吧。
老师:月夜宁静,月光柔和,夜风轻轻。教室里师生无言的相互守着,无言早已胜过了千言万语,因为他们彼此热爱,相互依恋。我们怎样体会这读一读呢?指导朗读。
老师:明亮的月光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流淌到师生相伴的岁月。的确,有月亮的晚上,真美!大家再读一读。指导朗读。
老师:有月亮的晚上,真美,那么这个美丽单指景色美丽吗?
(月夜里的美不仅在月色,还美在有月亮的夜晚发生的事情留给人的美的享受。也就是师生之间相伴的岁月,那师生间的深情厚谊。)。
再次品读全文,在感受“踏月上学景色美”,“教室伴学意境美”,“高歌散学情趣美”的同时,感受自始至终流淌在师生心间的美好情谊。
表达师生情谊,人与人之间美好情谊的作品不计其数,课下搜集有关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31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