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对于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的必备准备工作。教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各位老师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教案范本,看看如何设计一堂风趣有趣的课。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一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同学已经承担了不少责任,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这些行为是无意识的,甚至的被动的。通过引导学生的总结和反思,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承担责任的实际情况,体验承担责任的感觉,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从而负责任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2.过程与方法:a、通过了解责任的来源,调整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b、比较负责任的意义与不负责任的后果,能够主动承担责任。
重点:责任的来源;责任的分类。
难点:引导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意识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二
1、使学生知道好的、健康的兴趣爱好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
3、教育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
正确处理健康的兴趣爱好。
列举法、讲解法、分析法
灯片
一、谈话导入
1、大家谈:说说自己有哪些健康的兴趣爱好,这些兴趣爱好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处?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3、揭题并板书。
二、学文明理
1、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a、万晓晓同学有哪些兴趣和爱好?
b、他的兴趣和爱好都健康吗?
c、文章结尾万晓晓说的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2、出示灯片
(咱们来参观万晓晓的房间)
3、联系实际:列举自己两、三个健康的兴趣爱好。
4、教师小结: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应该广泛一点,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增长才智,有益于身心。
三、辨析明理
a、说一说
1、举例说说健康的兴趣爱好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2、你的`兴趣爱好有哪些?你能分清健康的兴趣爱好和不良兴趣爱好吗?
b、想一想
很多名人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伟大领袖毛泽东酷爱游泳,本领高超,乒乓球也打得有板有眼。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爱好游泳,打桥牌技巧非凡。
3、科学家袁隆平爱好音乐,工作之余常拉小提琴。
c、评一评 (灯片出示)
周兴涛说得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d、辨一辨 (灯片出示)
这种做法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吗?
四、教师总结
健康的兴趣爱好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三
认知:
1.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2.知道在失败面前应当不灰心,不气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情感:佩服那些在失败面前不灰心、不气馁的人。
行为:
1.在失败面前不灰心、不气馁。
2.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而设置的。当前独生子女多,他们在家庭中受到娇惯、宠爱,在顺境中长大,娇、骄二气比较严重,往往承受不了挫折和失败。但是,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学习任务加重,免不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因此对他们进行败不馁的教育非常必要。从小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勇敢、更坚强、更开朗,对他们将来在事业上做出成就是很有意义的。这一课与上一课相辅相成,在教育上形成一个整体。
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要让学生懂得三点: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失败面前应当做到不灰心,不气馁;要学会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向着目标继续前进。
2.本课教学要努力通过爱迪生在失败面前不气馁的事例来感染学生,使他们知道在失败面前不能发心气馁,要从失败中奋起,最终转败为胜。
3.在引导学生联系思想实际时,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产生畏惧心理,就失去信心,从此消沉。只要冷静分析原因,奋起直追,是可以转败为胜的。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四
1.师生共同说一说、数一数六年来教过我们的各个学科的老师。
2.师:如果说六年的学习生活就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那老师,就是手执画笔的艺术家。从进入校门,牵着妈妈衣角不肯放手那一刻开始,小学老师从此走进我们,影响我们,改变我们。这其中的点点滴滴,我们都铭刻在心,说出我和老师的`故事,说出我们感受到的博爱与感动,说出我们感受到的尊重与呵护!交流之前,大家可以阅读教材p84《我的老师》,可能会给你启示。
3.学生交流。
4.师:把你的发言内容,把你还没有来得及交流的话语,把你埋在心里,因为含蓄内敛,从没和老师说过的心声,把我们感受到的浓浓师恩写下来,记得署上自己的名字。
5.学生在发下的即时贴上写感言。
6.小结:学生写完心存的感激后,下课交给指定同学,收集后按老师姓名分类,粘贴,整体修饰,最后由同学代表交给各位老师。
活动二学校和我――――难忘母校
1.师: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学校,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学校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
3.师:我们临近毕业,可以为学校和学弟学妹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4.学生思考后在p85留白处填写。
5.班级交流。有相同想法的,可以约着携手完成;也可以综合同学们的想法,结合班队主题活动,确定为学校做的一件事情,全班共同完成;还可以因人而宜,独自完成。
6.小结:让我们把过去的美好和未来的希望,把离别的忧伤和重逢的期待,都深情地融入心田,融入在这首《告别母校》诗中。(学生齐读)
板书设计
12、依依不舍情
老师和我――――难忘师恩谆谆教诲无私博爱
学校和我――――难忘母校亲近母校心系母校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五
2、在与大自然共在中成长,领悟大自然的博大,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大自然的礼物
2、由于人类的积极活动,使得大自然更加有生机与活力。
3、让学生感受丰富、博大的'大自然用空气、阳光、水、土地等诸多资源养育了人类。同时感知“大自然只对勤劳的人们赋予丰厚的回报”,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使用者要倍加珍惜。
4、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智慧启迪。
(1)、天上的白云飘得高,明天可能是晴天;
(2)、地上的蚂蚁忙着搬家,可能要下雨,出门要带雨伞。
(3)水里的蝌蚪,就像黑色的“逗点”。在水面上写着:春天已到人间。
(4)大雁集队南飞,就像“人”字一般。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已在眼前。
(二)大自然中的快乐
1、在大自然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了很多快乐。大家一起谈一谈自己在大自然中活动时感受到的快乐吧。
2、齐诵教材33页。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关注小诗中的细节,感受与自然亲密接触时美好愉快的心情。
3、引导学生结合春游、假期交游以及前期活动进行回忆畅谈,让学生细品一年四季中与大自然相处时的快乐,交流自己的独特体验,感受大自然对人类慷慨赠与的美好,并以大家喜爱的小诗做小结。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六
1、故事导入—引出“小马虎”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他是谁呢?(课件出示马小虎),向马小虎打个招呼吧!
师:马小虎今天要去种树,愿意跟他一起去吗?(课件出示马小虎种树的故事情境图)。
师:仔细看图,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师:你们认为马小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引导学生回答马虎、粗心等)师: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马虎。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因为马小虎做事情太马虎了,所以人家都叫他小马虎。(课件出示名字:小马虎)。
1、探究活动。
(1)找学习上的小马虎。
师:小朋友,其实小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在学习上有没有像小马虎一样不认真、马马虎虎的`?(教师引导学生找马虎)。
师:我们先来做小老师,给别人找找作业上的小马虎吧。
(学生批改拼音作业,找出错误的地方,上台来请同学订正)。
师:请作业正确的学生举手,你是怎么做的呢?
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不马虎?
师:刚才我发现我们小朋友又找出了很多作业本上的小毛病,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平时的作业,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你能捉出其中的马虎吗?(课件出示学生错误作业,学生找马虎)。
作业本上的错误都是我们马虎造成的,我们以后做作业可不能再马虎了,一定要认真检查呀。
师:马虎这个小毛病有时很狡猾,有时候要别人提醒或要用时才会发现呢!仔细。
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有没有忘记过带文具?忘带过课本来上学?
(引导学生说出认真、不粗心)。
师: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马虎做朋友,都想做个细心的小朋友,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师:小朋友,嘴上说说做事不马虎是很容易的,但真的要改掉马虎这个小毛病却很难,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传悄悄话”,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不马虎了。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七
小结:对,他很整洁。整洁顾名思义就是整齐、清洁。(板书:整齐清洁)保持手、脸、口腔、头发等部位的清洁,衣服穿戴整齐,扣齐纽扣。看来,我们可以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所穿的服装观察一个人是否整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整洁》。(板书课题)
同学们,老师昨天让每一个同学带一面小镜子,你们都带了吗?请大家拿出来。出示任务:
1.拿出小镜子,看看镜子里的我什么样?我的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2.同桌同学两人一组互相“照镜子”,看看别人的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再次照镜子,帮助同学整理仪表,想一想,看到不整洁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1.刚才,同学们通过照镜子,进行了自我检查,谁来说说?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2.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检查了对方整洁和不整洁的地方。如果有问题,请帮他改正。
学生根据自己所见,谈感受。
3.第二次照镜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认真的做了对方的“镜子”,帮助同学整理好衣服,翻好衣领、扣好扣子等。大家都能互相帮助。谈谈你的感受。
能够显示出这个人很有礼貌、很有修养呢!整洁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活动三:分析讨论,判断正误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幅图,看看他们这样做好不好呢?
1.学生思考:对三幅的内容做出正确判断。
2.想一想,他们这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试着分析一下。
3.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呢?
反馈指导:
1.学生汇报:小男孩边吃水果边玩玩具,吃过的香蕉皮随处乱扔;小女孩穿得整整齐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小男孩边看书边啃手指,书桌上非常凌乱。
2.分析原因:
两个男生:贪玩,嫌麻烦、想偷懒,认为脏点乱点没关系、反正有妈妈来收拾;不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没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女生:讲究个人卫生,干净整洁――有良好的整洁、文明的卫生习惯。
小结:一个人的外表整洁很重要。只有干干净净地出现在别人面前,才能给别人一个好印象,这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如果经常这样不整洁,你就会和小猪皮皮一样啦。
活动四:品读故事,理解
1.请学生自由组合,说一说故事的内容,谈谈读后的感受。2.发挥想象,故事创编:皮皮到小牛家做客如何;皮皮到小马家做客如何。
3.皮皮后来怎样了?
2.很多同学都开动了脑筋,发挥了想象,创编了故事。学生说出自己的补充内容。
3.皮皮后来变得勤梳洗,干净、帅气了。追问:它仅仅是这一天这样吗?引出要保持整洁、坚持不懈。
小结:这只不爱干净、仪表不整洁的皮皮,在受到一系列的打击之后,终于明白了要讲卫生,爱整洁,改正缺点之后,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八
1、为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并初步感受到在校园生活中与师生分享的快乐。
2、能够文明、有秩序地参观校园,学会与同学、老师有礼貌地交往。
3、知道自己成长为一名小学生了,体会到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初步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关系。
4、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入小学,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和对小学生这样陌生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也不免有一些担忧、不安甚至惶恐。这本的设计就是要通过感知周围具体事物与环境的变化的美好来引导学生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激发学生求学的好奇心与兴趣,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
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到小学生角色的变化,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全面了解学生入学前、后的不同生活情况;准备歌曲《上学歌》。
2、欢迎新同学图片放大的课程表校园实景图。
3、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准备一张自己在幼儿园时的活动照片;彩笔;画纸;书包文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我背上了新书包”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的校园”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我背上了新书包。
1、听歌激趣,揭题导入。
(1)、播放歌曲: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动画:上学歌]。
(2).交流:上学了,最让你高兴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见。板书:我背上了新书包。
(3).过渡:背上新书包,上学了,大家终于是真正的小学生了!9月1日真是个难忘的日子。
2、出示欢迎新同学图片,仔细观察图片。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吗?谈谈自己成为小学生的感受吧。
学生交流,教师追问:
(1)开学第一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当时你是什么心情?(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
(2)学校的哥哥姐姐是怎样欢迎我们的?(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汇报。)。
小结: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非常高兴,热情地迎接我们。
(3)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上学前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小结:看来,爸爸妈妈也对我们上学感到特别高兴,为我们准备了上学需要用的铅笔、本子、笔盒等学习用品。
3.播放课件,谈心情:看一看,选一选,说一说,现在你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播放课件:心情图]。
小结:同学们刚刚进入学校,会有不一样的心情,有的高兴、快乐;也有的同学会觉得紧张、害怕,还有些担心。老师刚上学的时候也有和你们一样的心情,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什么都不了解,还需要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不过,老师相信通过对学校生活的熟悉,你们会很快喜欢学校生活的。
活动二新生活开始了。
1.对比照片找不同: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看照片,找不同]。
学生交流,从模样、衣着、生活环境等方面比较不同。
小结:看来,我们小朋友在学校的生活与在家里或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2.提问,谈感受:谁来讲一讲自己在幼儿园或者在家里的生活和小学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让学生大胆地讲这方面的故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细节发现不同,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
4、观察教室里,摸摸课桌椅,发现自己使用的物品的变化。
小结:告别玩具,背上新书包,走进新教室,我们不再是幼儿园的以玩乐为主的小孩子,而要开始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早日适应我们学校的学习生活,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的学好各门功课,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
活动三我的愿望。
过度:我们背上书包上学,来到学校,爸爸妈妈、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你们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想法和愿望吗?
2.老师讲述自己小时候的美好心愿。
3.与同桌说说自己的心愿。
4.将自己的愿望以写或画的形式全班展示,可贴上左侧墙的“心愿小屋”中。
小结:同学们回家后,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学校生活的喜悦吧!我们一起再唱《上学歌》,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吧!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九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期,好习惯一旦养成,终身受益。好习惯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由于生活在大城市里,我们现在的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优越的,家长们尽自己的可能,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我们看到的孩子几乎个个干净漂亮,几乎每天都有新衣服。但孩子们年龄小,刚刚脱离幼儿园保姆式的环境,有很多孩子不会照顾自己,管理自己,于是放学时,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小花猫”。本课的教学内容有着很强的生活性,因而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现状。应在适应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自觉地认识不足,产生养成好习惯的愿望。
二、教学目标:
1、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种的重要性。愿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2、能表现清洁手、脸、牙、头发等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
3、能保持身体的整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种的重要性。愿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2、能表现清洁手、脸、牙、头发等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
难点:
能保持身体的整洁。
四、活动准备:
1、课件;
2、脸盆、毛巾一套;
3、课前引导学生观察不整洁的孩子,了解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2、生找原因。
3、他们没有朋友是因为不爱干净、不整洁。看来讲卫生爱整洁还挺重要。
4、今天我们一起说一说“整洁”。(板书课题:整洁)。
(二)活动一会说话的镜子。
2、我们今天谈“整洁”肯定也离不开镜子。所以老师请来一面神奇的镜子,他要跟我们一起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课件出示:活动一会说话的镜子)。
3、(出示一个镜框,老师扮演镜子)同学们,我是一面会说话的镜子。我来找整洁的孩子做朋友。谁愿意照镜子?师生合作“照镜子”(老师随机评价学生)生生互动“照镜子”(指名一组学生活动)全体学生开展“照镜子”活动,老师巡视评价。
(三)活动二你做了吗?
1、照了镜子,我们发现身边整洁的孩子有不少,都是谁呀!(生举手)。
2、那你们可得告诉我,你们这么干净整洁,是怎么做到的呢?(生交流后,出示八幅和整洁有关的图)。
3、(分辨)这些事是每天都要做的吗?生讨论后交流。
4、这些事(课件出示:活动二你做到了吗?)你都会做了吗?老师要考考大家:a(出示脸盆、毛巾)你们能把脸洗干净吗?学会交流;指名演示(现场洗脸);评议:洗干净了吗?小结:只有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这些部位都洗到,脸才真正的干净了,这可是洗脸的小窍门。b、活动:我的小窍门c、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小窍门,藏在这首儿歌里了,唱一唱,找一找。(律动:洗手歌)交流:什么时候要洗手?小结:手洗干净不仅整洁,还保持身体健康。
(四)活动三为什么会这样?
1、过渡:正式掌握了这么多小窍门,所以你们都是整洁的好学生。
2、不过老师经常在校园里看到这样的孩子。(出示一个孩子干净整洁与不整洁的对比图)早上背着书包来上学的时候,干干净净;可放学时变成这样,看到你们惊讶的表情,我猜你们一定在想:(课件出示活动三为什么会这样?)。
3、猜一猜。
4、你们看,像这样的孩子还真不少。(出示一段视频:学生在游戏、活动、调皮)看到他们这样,谁有好办法?让他们保持整洁呢?(交流)。
5、大家想了这么多好主意,有俩这些好主意,相信我们身边干净整洁的同学会越来越多。
(五)结束。
1、今天,跟大家做游戏、聊天,老师学到很多很多。我还知道,大家不仅爱整洁会整洁,而且还会保持整洁。
2、老师送礼物。(简介要求)。
3、相信大家按照要求认真地做,当我们再一次看到我们的镜子朋友时,你一定能自豪的说:“我很整洁”(补充板书课题:我很)。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十
能分辨铃声的不同含义,学习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
在活动体验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几个课间十分钟游戏活动的方法。
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能分辨校园铃声的不同含义,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上下课铃声的录音,准备上课和课间活动的有关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
活动一我会听。
1、谈话: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校园里的铃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板书:校园铃声)。
2、提问:校园的铃声表示什么意思?
[播放视频:上课铃响或者动画:上课铃响]。
3、学生讨论,教师随机追问:
(1)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铃声告诉我们什么?(板书:上课了)。
步走进教室,拿出书本,摆放在课桌上,坐得端端正正,眼睛看着老师,专心听老师上课。
(4)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而感染: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本摆整齐,专心把课上。)。
小结:上课铃响后,我们要赶快走进教室,把书本整齐地摆放在桌上,专心上课。
活动二我会做。
1、老师讲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1)过渡:现在,正式上课的铃声响了,老师要讲课了。老师讲课时我们该怎么做?
(2)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眼睛仔细看,耳朵注意听。
(3)小结:老师讲课时,我们要眼睛仔细看书或看黑板,耳朵注意听老师讲或同学发言。
2、老师提问时,应该怎么做。
(1)提问:老师提出问题时,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老师提问时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发言时声音要响亮)教师进行板书:脑子认真想,发言声响亮。
(2)提问: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看看。
[播放ppt:上课发言]。
(3)提问:你愿意向哪位小朋友学习呢,说说为什么?
(4)学生模拟演练。教师请举手规范不喊叫的同学回答问题,
并提醒声音较小的同学大声回答。
3、同学发言时,应该怎么做。
(1)过渡:刚才这些同学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声音很响亮,可真棒!
(2)提问:在这些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同学该干什么呢?(认真听同学发言,思考别人说得对不对。)。
(3)谈话:老师发现在同学回答问题时有这样一些现象:
[出示图片:上课]。
(4)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你要提醒照片中同学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5)小结:老师看到刚才这几个同学发言时大家都能做到认真倾听,不插嘴,不分心,多么会听讲啊!
活动三我会想。
教师:每当结束一节课的学习,校园里又会响起铃声,这时的铃声告诉我们什么?(下课铃声)。
(1)下课铃响后,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为什么?
(2)课间的时候,你们常做些什么?
(3)你觉得哪些同学做得好,哪些同学做得不好?为什么?
(4)课间我们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活动四我会玩。
师: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干什么呀?你们会玩哪些游戏呢?生:跳绳看书。
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游戏,一起玩的时候怎样才会玩得很开心呢?
活动五升国旗了。
师:每当我们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同学们,你们会唱国歌吗?
生齐唱国歌。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十一
《校园里的号令》是小学《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的第二课,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身心健康的成长。
学情分析: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富有个性特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集体是他们成长的摇篮,班级是他们最初的集体。刚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初步意识到集体的含义,有了初步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能够遵守集体的规范,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共同开展各种活动,愿意为集体做好事。
情感与态度:
1、在班集体中,愿意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劳动成果,有集体荣誉感。
2、感受和体会自己的进步,并且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行为与习惯:
1、初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热爱集体,关注集体的意识。
2、乐于为集体做好事。
1、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在集体生活中成长了并且进步了。
2、能够体会到遵守纪律,就是为集体做了好事。
1、通过展示交流,小组活动知道是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进步与集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
3、熟悉与了解学校各种铃声的含义与要求以及基本礼仪。教学重难点:
制度化的校园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之间的有效融合,如何让学生在零压力的基础上接受硬邦邦的制度。
安全有序的在校园中行走,有效的保护自己。
1、眼保健操、运动员进行曲、广播操铃声、防空警报。
2、准备口哨。
3、印刷好的板书《校园里的号令》。
4、《请用你的目光追随老师》(微视频)。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十二
1、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2、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3、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2、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4、认识到牙齿健康对身体的重要性。
教育目标:
1、与大家一起分享换牙所带来的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2、能努力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表现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的意愿。
3、坚持正确刷牙,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场景,达到体验牙齿保健的目的。
2、让学生自己讲讲牙齿的故事。
3、课前了解学生换牙情况。
4、模拟教具调动学生情趣。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自带牙刷。
2、教学器材:牙具模型;牙齿卫生宣传资料、图片;刷牙记录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请大家张开嘴互相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2、牙齿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二、观察调查:
1、调动学习兴趣:请同学数一数自己小伙伴有多少颗牙齿,画一画小伙伴牙齿的形状。
2、引出换牙概念:教师抓住学生图画中表现的“换牙画面”提问:“这是怎么回事?”
3、学生统计换牙人数。
4、教师小结:换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它标志着我们长大了。
三、交流感受:
1、请换牙的同学说一说换牙时曾有的难忘经历。
2、回忆自己是如何处理由换牙带来的不舒服感受。
3、讨论:换牙时应该注意什么?
(1)牙齿刚刚松动时……。
(2)掉牙时……。
(3)刚长出新牙时……。
(4)……。
4、教师小结:不要摇动自己已松动的牙齿;不要舔自己新长出来的牙;乳牙没掉就长出新牙时应该到医院看牙医;经常吃一些含钙质多的食物等。
四、经验积累:
1、现场表演:一个小女孩在哭,请同学们猜一猜她为什么哭?
2、学生自由猜测。
3、继续表演:小女孩边哭边说:“我的牙掉了,长不出来可怎么办呀?”老师请同学们帮帮她。
4、看图讨论:出示书34页奶奶与孙女的对话图,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讨论。
(1)为什么有的人牙掉了能再长出来,而有的人的牙掉了就不能再长出来?
(2)哪些人的牙掉了能再长出来,哪些人的牙齿掉了就不能再长出来了?
板书设计。
9.我换牙了。
作业:以后经常刷牙。
第二课时。
一、探究活动:
1、健康的牙齿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2、学生举例说明:
(1)帮助咀嚼食物。
(2)帮助我们发言。
(3)健康整洁的牙齿能使我们看上去很健康精神。
(4)……。
3、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呢?
(1)多吃蔬菜。
(2)定期到医院检查。
(3)早晚刷牙。
(4)不咬硬的东西。
(5)……。
二、练习活动:
1、个人演示:刚才同学提到了要好好刷牙,你是怎样刷牙的呢?
2、同学评议:
3、课件三:我们一起来听听牙科大夫是怎样说的?(边看边跟着学)。
4、教师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5、听《刷牙歌》集体拿出自带的牙刷进行练习。
6、刷牙的时候我们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1)先往杯子里倒半杯水;
(2)挤上适量牙膏;
(3)喝一口水,先漱一下,把牙膏在杯中浸泡;
(4)开始刷牙;
(5)最后刷牙刷、牙杯,把牙刷放在杯子里;
(6)把嘴涮干净,用毛巾将嘴擦干净。
7、小组互相检查刷牙过程。
8、教师巡视纠正出现的问题。
9、课件四、小兔贝贝也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了,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知识?
三、分析判断:
1、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牙齿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兰兰的故事(书38页图)。
4、课件五,判断正误:这几位同学做的对么?
(1)同学定时到医院检查牙齿;(对)。
(2)小同学牙疼不到医院救治;(错,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3)一位小哥哥用牙齿咬瓶盖;(错,不该用牙齿咬硬物)。
(4)晚上,一个小同学躺在床上吃糖;(错,睡觉前不刷牙还吃糖国会形成蛀牙)。
(5)一个小女孩吃晚饭在漱口;(对)。
(6)一位小姐姐早晚都刷牙。(对)。
5、教师小结:保护牙齿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保护牙齿,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刷牙记录卡。一周后把记录卡带来,评选谁是“爱牙小标兵”。
板书设计。
9.我换牙了。
健康的牙齿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作业:用正确的方法来刷牙。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探究活动。
关于“保护牙齿”的探究活动。
1、记录从周一到周六早晚、饭前饭后的刷牙情况把自己刷牙的情况记录下来,每做到一次画一个。
2、观察周围人的牙齿情况,给他们提一条建议。
3、做家庭监督员,争做《护牙小卫士》。
4、搜集牙齿保健的资料。
参考意见:
1、用表格来提醒、监督学生坚持刷牙来保护牙齿。此表比书上多一个要求,希望学生能时刻保持牙齿的清洁。
2、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通过看图、看动画、学生刷牙的录像来学习、互评。
3、学生知道什么样的牙齿情况才是健康的,这样能将课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提的建议要切合实际,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看牙医。
4、鼓励学生正确刷牙有持续性,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提醒身边的人,学生有成就感,进而自己努力坚持保护好牙齿。
5、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十三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珍爱自己生命的情感。
2、知道在上学的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路上玩耍,不要吃地摊上不洁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上学不迟到的好习惯。
3、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1、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投影仪。
(3)道具:人行横道。
(4)交通安全棋(40份)。
2、学生。
(1)每人准备一个骰子。
(2)调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围同学在上学路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一)以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副关于上学路上的棋,(课件出示课题:5,上学路上),想玩吗?(课件出示棋谱)好好看看,应该怎样下?想想这些问题。(课件出示:(1),哪些地方要进?(2),哪些地方要退?(3),哪些地方要停?)。
2、学生观察。
3、学生交流。
4、你知道这些地方为什么要被罚停和后退吗?这些做法有什么后果?
5、学生评述这些行为。
(游戏是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游戏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同时,整堂课也可以看成是让学生完成一个活动任务——下棋,从知道游戏规则到深入地理解游戏内容再到从玩游戏中进行体会,让学生在“玩中学”。)。
(二)与生活联系,深化感悟。
1、说一说。
(1)在我们的上学路上,你还见过哪些不恰当的行为?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2)学生回答。
2、劝一劝。
(1)(课件出示三组图片:路上玩耍、买零食、不遵守交通规则)遇到这些行为,你该怎样劝他们?选出一组劝一劝。
(2)学生练习。
(3)学生发言。
3、画一画。
(1)我们每个同学的家住在不同的地方,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也不同,那么你家到学校会经过哪些地方呢?能画下来吗?你们可以照图样画,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如果你们觉得这些图示还不全,还可以另外补充。
(2)学生动笔画,教师巡视帮助。
(3)小组之间说一说(要求:1,说清路线,2,在经过那些地方时要注意些什么。)。
(4)各组推选一名学生上台在实物投影上指着说。
4、看一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镇的几个岔道口的录象(高峰期的景象),提醒学生这儿是事故易发点,要注意安全。(注:这些岔道都没有设置红绿灯。)。
5、演一演。
让学生演练如何过马路。
(1)先指名说一说。(要走人行横道,在马路的这头要向左看,走到马路的那头要向右看。
(2)布置道具(人行横道),指名表演。(2-3名)。
6、议一议。
在上学路上,我们究竟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一组知道得最多。
(1)分小组讨论。
(2)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交流。
(3)教师简单点评。
7、学一学。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案篇十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秋游,学生的积极性比较容易调动。但如何才能玩得好而又不出现安全等其它问题,就是本课的关键着眼之处了。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因此本课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讨论秋游去哪里,秋游带什么等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空间。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的资源共享。
教材分析: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适合让家长带领学生进行秋游活动,但是教师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在教学中利用秋游知识的“闯关游戏”,使学生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体会认识到秋游的注意事项及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培养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不盲从。
2、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培养守秩序,爱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不盲从。
2、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按顺序上下车,游玩时不单独行动,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3、培养守秩序,爱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
教学设想:
1、秋天景色录像,激发学生秋游的欲望。
2、小组全体学习,讨论秋游应该带些什么更合理。
3、学生讲讲自己以前游玩的故事。
4、设计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明白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寓教于乐。
课前准备:
1、秋天景色录像。
2、闯关游戏课件。
3、奖章。
4、纪录纸和笔每组学生一份,教师准备一份小奖品,卡片30份。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让同学回忆以前都到哪里去游玩过,并给大家讲讲。
2、引导学生思考今年的秋游想去哪里,小组的同学可以商量一下。
二、秋游带什么:
三、闯关游戏(怎样秋游)。
1、出示课件(闯关游戏)。
a、秋游出发前要检查什么?
b、乘车时注意什么?
c、游玩时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d、大家在一起游玩时,怎样做到互相关心和帮助?
e、怎样保护旅游景点的环境?
f、秋游完,回家的路上,应注意那些交通安全?
3、请每个小组推荐3-4个同学闯关,其他同学把守本组负责的关口。把守的同学可先到电脑课件中查找本关的全部答案。闯关的同学要全部答对才可以进入下一关问题。没能答对时,该组这名同学被罚下,其他成员继续闯关。最后看那组闯关同学全部过关,安全回家,则获得“小小旅行家”奖。被罚下的同学可以在其他组同学未能答对时,补充正确答案,再加入闯关(活动开始,教师指导)。
4、用赞美的话语祝贺那些在本课中获得奖章及奖品的同学。
5、请没有得到奖章或奖品的同学把自己对秋游的其他建议写在“我来支招”的小卡片上。也给他们获得惊喜的机会。
四、歌唱。
教师播放课件,显示歌词,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五、教师总结:(从“安全”和“环保”两个方面总结)。
六、课后延伸。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28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