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7:18:03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实用14篇)
时间:2023-12-13 17:18:03     小编:文锋

教案中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的详细说明。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对学习资源的合理运用和评估。以下是一些热门教学主题的教案,希望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一

(相机出示“金风送爽”“凉”)。

2、读第一句。指导朗读“渐渐”

3、在秋色宜人的季节里,最适合去哪里游玩呢?(出示词语“郊外”)。

4、什么是郊外,看图说说你的理解。(城市外面的地方)。

5、读第一段。

第二段。

1、看图,郊外的天空是怎样的?

除了可以用蓝蓝的,还能用什么词语来表示很蓝很蓝?(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在于让学生积累词汇。)师:是呀,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所以我们一眼望出去都望不到边了!谁能用一个词来说明天空的大和无边。指导朗读“一望无边”,让生通过朗读表现出天空的广阔。

在读的基础上提问:课文用“一望无边”这个词写出了天的广阔,你们能不能换个词也能表示天的大呢?然后把这两个词换到句子中去读读。(生读)。

一望无边可以用来说天空,还可以说什么也是一望无边的呢?不光要说出什么一望无边,还要说出怎样的什么一望无边。

(出示小练习题)。

师:说得真好!蓝蓝的天空有什么呢?白云又是怎样的呢?读读书上的句子是怎么写的。(生读句子)我重点抓住“一望无边和多变的白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通过品读、赛读来感受秋天天空的美。

师:为什么这儿用的是“有时···有时···”呢?

出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设计意图:课文文字优美,并且能够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抓住“一望无边”、“有的···有的.···有的···”、“有时···有时···有时···”进行说话训练,让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想象表达出来,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这么美的天空,这么美的白云,你怎样来读?

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秋天的天空是这样美,让我们把目光望向远处的农田,去看看,庄稼长得怎么样?

第三段。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二

2、出示课文,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的。

读一读右边的词语,读出不同的语气(选择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再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拓展:

师:说得真好!相信下面几句也难不倒你们。出示小练习。

4、今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秋色,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愉快地秋游,请大家拿起语文书用你们最好听的声音齐读课文。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三

1、通过鲁迅小时侯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鲁迅的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

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找出课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2、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符号,画出课文中能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语句。

3、小组交流读书体会,说一说这些语句你能体会什么。

4、汇报交流,互谈读书体会。

四、复述课文。

1、谈谈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2、复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

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同学朗读全文,读出感情。

二、积累内化。

1、学生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2、完成课后第三项练习。

三、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巩固识字。用同学互读、小组赛读等游戏方式巩固识字。

2、写字教学。

(1)学习新偏旁部首,指导书写生字。

(2)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的字形特点,说说写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3)学生练写。

四、实践活动。

1、在班级里开展爱护书籍及作业本的活动,比一比,一个月后谁的书本依旧保持崭新。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鲁迅先生的其他故事。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四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真正的孩子。

2、认识10个生字。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的爱》,了解到了妈妈对我们浓浓的爱。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儿子们》。

(板书课题:儿子们)。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

学生: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

(1)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一提建议,说说应该读。

出什么样的语气。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其他同学评一评。

(当评到两个比喻句时,教师及时请同学们谈谈比喻句的概念,并且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齐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见一个儿子?

4、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全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内容:

1、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井水、歇着、灵巧、黄莺、嗓子、有啥、很痛、沉甸甸、)。

2、生生合作,一起学习生字,讨论记字方法。

3、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生生教认生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像、痛”的书写。

教学准备:板书用贴图、写字本。

教学过程:

一、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班内进行小组间的朗读竞赛。

3、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进行评读。

二、进行重点字的书写指导。

1、出示需要书写的几个字,请同学仔细观察。

(井、歇、呢、提、桶、痛、累、像、吧)。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3、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五

教学要求:

1、认识16生字,其中会写“照、路、旁、嫩、坛、搂、响、裙”8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尝试概括内容。

3、了解梦梦善于观察,富于想象的特点,学做聪明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2、了解梦梦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谜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谜语,看哪个聪明的孩子猜得又快又准。

2、出示谜面,指名猜。(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招手……)。

3、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名字叫梦梦,她能给够给看不到、摸不着的风姑姑拍照,她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习《风姑姑的照片》这篇课文。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分小组开火车读。

(3)重点指导:“腮”是平舌音,“照、驶、察”是翘舌音。“嫩、坛、帆、吻”是前鼻音。“旁、响”是后鼻音。“路”与“搂”的读音要注意区分。

3、识记生字。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搂”与“楼”比较记忆。“嫩”字是左中右结构。“裙”字是衣字旁。

4、给生字组词。

指名自由组词,小老师领读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在回归文本中识记生字,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生字的印象。

5、写生字。

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指导。

三、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1、教师讲解默读课文的方法。

2、提出问题:

(1)谁给风姑姑拍照?

(2)梦梦给风姑姑拍了哪些照片?

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回答问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梦梦给风姑姑拍了4张照片的故事,那么梦梦给风姑姑拍了4张什么样的照片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一、二自然段,读后评议。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三、指导学法,自学课文。

1、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讨论:每句话写了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总结学习步骤:

(1)梦梦来到了哪里?

(2)她看到了什么?

(3)她是怎样想的?

(4)她是怎样做的?

3、按步骤分组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完成板书。

4、学生自学、讨论。

5、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梦梦来到花坛边,看到了花儿轻轻摇,为什么说是“风姑姑搂着花儿跳舞”?

(4)梦梦来到大河边,看到了船儿驶向远方,她是怎么想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6、梦梦还给风姑姑拍了什么照片?请你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7、学习第7自然段。

风姑姑看了自己的照片,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课文,

五、总结、延伸。

你喜欢梦梦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六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学生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象。作者按照从天上到地面的顺序,抓住秋天季节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学生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课文具有以下特色:

(1)抓住特征,绘色绘形。作者抓住秋天季节里天空里的白云的形状特点,以及农田里稻子、高粱、棉花的色彩特点,绘形绘色。

(2)情景交融,语言细腻。本文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备,真切细腻。写秋景处处关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喜悦;写秋游处处涉景,由远而近,由景及人,丝丝入扣。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意境优美生动。

(3)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第二、第三、四自然段多排比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简约灵动,富有韵律,适合学生感情诵读。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听写词语:跳舞,装扮。

抽两名学生的听写本拿到展示台评。教师指导书写规则。

师:你能用“装扮”造句吗?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花孩子们说了些什么呢?

2.指导读好问句。

(二)学习第二——十自然段。

引渡:花孩子想装扮世界,它们是怎么找到颜色的呢?

1.自由读第二——十自然段,找找课文中写了几个花孩子?

抽生说,教师板书:迎春花杏花、桃花石榴花。

2.分小组边读边讨论:这些花孩子找到了什么样的颜色?

他们是怎样找到的?

3.汇报:

(1)生:迎春花迎春花找到了金黄的颜色板书:金黄色。

师:它是怎么找到的呢?,

生:是星星姑娘送给它的。

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迎春花的图)。

出示课件:

金灿灿的迎春花细声细气地说。

()的()()地说。

金灿灿的迎春花细声细气地说。

()的()()地说。

想想可以怎样填,同桌的孩子说,全班的孩子交流。

(2)生:石榴花找到的是红颜色。板书:红色。

师:它是怎么找到的?

生:是朝霞送给它的。

出示课件:石榴花的图。

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朝霞和石榴花说的话,体会它们是什么样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

出示课件:石榴花的图。

(3)生:桃花、杏花找到的是粉红色。板书:粉红色。

齐读课文第十自然段,体会石榴花是什么样的孩子?

出示课件:桃花、杏花的图。

三.拓展。

孩子们,在生活中你们看到过许许多多的花,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花孩子,出示课件,这些花孩子也找到了各自的颜色,开出美丽的花装扮世界呢!

你能说说梨花是什么颜色的?想想它是怎么找到颜色的呢?会说些什么呢?(让孩子自由说)。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八

我们地处四季分明的江南,学生对秋景本身就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也了解秋天景色及天气的特点,因此我选用一些典型图片再现秋色,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快地走进文本,欣赏美丽的秋景,感悟快乐的心情。

2、以读代讲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文语言文字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多种读的方式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以受到美的熏陶。

3、拓展训练法。

陶行知说: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如果将知识的传授仅限于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这篇课文文辞优美,语句凝练,并能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这篇课文中我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拓展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且由词到句层层深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渐渐”、“有时……有时……”、“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细读课文,并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朗读,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体会学生们面对秋天美丽变化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田野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季节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美读课文中让学生去感受秋天季节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流利正确地说话。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九

1、生字卡片、幻灯或多媒体、小黑板。

2、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观”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负责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卡,谁的读音不准,由“小老师”纠正。(注意“弄”的声母是“n”,“错”的声母是平舌音)学生没准的字音教师指导。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那两个词语(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找出来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4、请同学把课文中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告诉大家。

5、教师板书。

6、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再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1、提问: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读课文,找出答案。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3、教师板书:“天上”、“井里”

4、指板书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

5、同学们讨论一下,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井底之蛙)。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有条件可用多媒体)。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3、你最喜欢读哪几段,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自由选读,教师以参与的身份进行朗读指导)。

4、同桌分角色读、交换角色读,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练习、学习生字。

一、齐读课文。

二、表演“坐井观天”,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自己练一练)。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指导表演,然后上台带头饰表演)。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

5、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坐井观天”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做课后练习题。

1、读课后第4题的两个句子,让学生体会到句子中两个动作连得很紧。

2、同桌按“一......就......”的句式来仿说句子。

3、指名按这样的句式说话。

四、识记生字,练习写生字。

1、齐读生字卡片。

2、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渴、喝字形相近)。

(2)你学这两个字的小窍门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字形的?(“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3)你认为写“沿”字时,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第五笔“”是横折弯)。

(4)写“答”字时,注意上边的竹字头约占三分之一位置。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沿”、“答”、“弄”、“错”等字。

4、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练写生字。

五、比较形近字,用形近字组词。

(1)教师出示小黑板,比较课后第3题的3组形近字。

(2)学生自己组词,同桌互相批改纠错。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十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认识11个生字,认识部首“走字底”,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居然”等8个词语;能在语言环境中区别“修补”和“修理”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根据“句号、感叹号、问号”等不同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

3.在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找到有关修理工在为人们修补“缺口”时所做事情的句子,并能圈出其中表示动作的词。

4.知道血液中血小板的作用,了解生命科学的有关知识,激发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部首“走字底”,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居然”等8个词语;能在语言环境中区别“修补”和“修理”的含义。

2.能找到有关修理工在为人们修补“缺口”时所做事情的句子,并能圈出其中表示动作的词。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句号、感叹号、问号”等不同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词语:修理工,抽生读。

2.小朋友,你们知道修理工吗?能不能谈谈你对他们的了解?交流。

3.知道吗?我们人体内也有修理工。

补全课题:32.人体内的修理工,读题。

学习生字“体”、“内”、“修”。

4.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

过渡:真有意思啊,我们人体内也有修理工,这位修理工到底是谁呢?认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听录音,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我们人体内的修理工是指谁”来听录音。

(2)指名回答。你是从课文哪一小节直接知道的?

(3)出示句子:它的名字叫血小板,就住在我们身体的血液中。学习生字“血、液”(血:多音字,书写;液:找朋友,笔顺。),板书:血小板。人体内的“修理工”是给血小板的特定称谓,所以用了双引号。(补双引号)。

(4)指名读句,齐读。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人体内的修理工吧!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可画出不会读的字词。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三、再度课文,感悟内容。

1.学习第8节。

(1)自读课文,找找这位人体内的修理工——血小板有些什么本领?用直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学习生字“赴”、“务”(赴:学习“走字底”,区分“走之底”,积累“走字底”的字,书写;务:整体认读,书空。)。

(3)指名读句,男女赛读。

(4)请你再用小圆圈圈出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迅速奔赴”、“三分钟”感受速度之快,“现场”指的就是(流血的地方)板书:凝固血液。

(5)出示:血小板的本领可大呢!读好感叹句,齐读第八节。

2.学习3-5节。

(1)自读课文,寻找有关例子。

(2)交流例子内容。(3-5节)。

(3)学习生字“划”、“缺”(划:多音字,书空;缺:找朋友,笔顺)。区别“修理”和“修补”。板书:修补缺口。

(4)再读3-5节,读出相关语气。(怎么办?居然好了!等)。

(5)指名读,小组赛读。

(7)看来我们人体内的修理工真是了不起,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这位修理工。

四、复习巩固及拓展。

1.游戏“小小修理工”,巩固字词。

读句子,根据“句号,感叹号,问号”等不同标点符号,读出不同语气。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十一

教学要求:

1、学会认识20个生字、会书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书写8个生字。

2、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口袋,说说口袋可以装什么?

2、在明朝的时候,倭寇经常入侵东部,倭寇是指日本还盗,他们杀人放火,抢劫购物,威继光奉命去平定他们,在一次战域中威继光身边只剩下一千多人,他就利用口袋可以装东西的原理,布了一个口袋阵,让倭寇们自投罗网,取得了胜利。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同桌互读认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3、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前鼻音:侵、军、战、隐。

后鼻音:奉、将、令、蒙、降。

多音字:蒙将降。

4、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5、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试。

6、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7、指名学生朗读,把课文读正确。

三、学习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去、均、纪、律、备、令、杀、投。

学生认读。

2、给这些生字组词。

3、学生识记生字(多种方法识记)。

4、教师指导书写。

5、学生作业。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威继光是一个沉着冷静,智勇双全的将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读生字词。

2、出示有生字的句子读。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威继光的军队被人们称为“威家军”?

(3)什么叫爱戴?你能用爱戴说一句话吗?

(4)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2—4自然段。

(1)学生读2自然段。

教师提问:

——你知道了什么?

(生:时间、地点、谁和谁打仗)。

——什么叫决一死战?双方的人数分别是多少?

——这种情况下,威继光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在书上找一找。读出来。

——他以少胜多的妙计是什么?为什么让每个人的手上都举着松树枝呢?

(2)师范读、学生读。

(3)学习3—4自然段。

—倭寇怎么想?怎么表现?

—为什么要用“涌”字?

—那句话写隐蔽工作好?读一读。

—为什么要在“口袋”上加引号。

—这次战斗结果如何?

(4)学生读3——4段。

出示重点句:

将士们纷纷仍掉松树枝,像下山猛虎,一齐冲下敌人。

学生读。

用"像"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内、修、例、血、划、补、缺、液、务”等9个生字。积累“例子、娇嫩、皮肤、鲜血、居然、修补、缺口、任务”等8个词语,在语言环境中区别“修理”和“修补”的含义。会正确描写“内、例、血、划、缺、务”等6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尝试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

3、在阅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找出描写血小板帮助人们修补“缺口”的句子,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

4、知道血液中血小板的作用,了解生命科学的有关常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会正确描写6个汉字。

2、在语言环境中区别“修理”和“修补”的含义。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词语:修理工,请学生齐读。

2、小朋友,你们知道修理工吗?能不能谈谈你对他们的了解?(修理工:做修理工作的工人)。

3、你们知道吗?我们人体内也有修理工。

(1)补全课题:32、人体内的“修理工”

(2)请个别学生读课题。(注意“的”要读得轻而短,在“的”后面稍作停顿)。

(3)学习生字“内”、“修”。

内:“内”的意思是“里面”,它的反义词是“外”。

修:书空右边的笔顺。

(4)请全班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教师将提问归类:我们的身体里怎么会有“修理工”呢?它是干什么的?作用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一)听录音。

1、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录音,边听边想:人体内的修理工是谁?

(学生听课文录音)。

(请1个学生回答问题)。

2、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指名读,齐读)。

3、学习生字“血”。

(“血”是多音字,注意它的读音)。

(1)请学生找到课文中带有“血”字的词语,看看在这些词语中,“血”字怎么念。

(2)同桌合作,读读这些词语。

(3)看着媒体一起读。(拼音读1遍,词语读2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说说这位修理工有什么本领?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第八小节。

1、找找这位人体内的修理工——血小板有些什么本领?用直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边读课文边划出相关句子,教师巡视)。

2、讨论交流。

(1)交流找到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句子。

(3)男女生比赛读句子。

(要求:字音读正确,不加字、不漏字)。

3、用直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4、学生交流,并齐读动词,每个词2遍。

5、学习生字“赴、务”。

句子中有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务——雾:用去部首的方法记住生字)。

小结:奔赴“现场”凝固血液速度很快。

6、再自由读句子。

过渡:血小板的本领可真不小!课文还给我们举了个例子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

2、学会运用叠词表达焦急和激动的心情。

3、了解保温原理并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一、引入。

1、再过一个月,就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节日——圣诞节了。到那天,圣诞老人将驾着雪橇,给小朋友们送礼物来了。

出示:圣诞老人。

2、圣诞节,你想得到什么礼物呢?

板书:小冰熊。

4、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的课题,一起读课题。

二、1、2、3自然段。

1、小熊得到了这个特别的礼物,心里可高兴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请生读课文1、2、3自然段。

出示:小熊得到了妈妈送的小冰熊,可高兴了,他。(怎么做?)。

2、看到小熊那么喜欢小冰熊,熊妈妈又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课文的一二三自然段,用曲线划出熊妈妈说的话。

出示:熊妈妈看见了,忙拦住说:“使不得,使不得,你嘴里的热气会把小冰熊弄伤的。”

妈妈发现了,连忙说:“不行,不行,他同你睡,会热坏的。”

3、学习生字:拦伤。

4、用一个字来形容熊妈妈说这两句时候的心情!

那好,你来听听,张老师的朗读急不急?(去掉一个“使不得”和“不行”。)。

心里特别急的时候,可以把一个词连着说两遍。

请生读。

5、刚才只是熊妈妈很着急,其实小冰熊更着急呢!如果,你就是那只小冰熊。现在,小熊要来亲亲你,还要抱着你一起睡,你会说些什么呀?同桌之间说说看。

出示:小熊:冰熊冰熊让我亲亲你!

小冰熊:(),(),。

小熊:冰熊冰熊跟我一起睡觉吧。

小冰熊:(),(),。

6、同桌表演说。

三、4、5、6自然段。

1、不能跟小冰熊一起睡,小熊感到很难过。不过,还是妈妈有办法。我们一起读课文的4、5、6自然段,看看妈妈想出了什么办法。

2、拿起笔,用曲线划出妈妈怎么做的句子,用直线划出妈妈为什么这么做的句子。

出示:熊妈妈另外拿来了一条小棉被,严严实实地把小熊裹在里边。

妈妈说:“小冰熊跟你睡在一起,你身上的热量传给它,小冰熊受热后会冒汗融化。让他单独睡在棉被里,棉被会隔开外边的暖空气,替小冰熊保持原来的温度。”

3、选字填字学习“严”“裹”“融”“隔”“独”“持”“度”。

4、男生读划曲线的句子;女生读划直线的句子。

出示:妈妈用(),因为()能够。

哦,原来是这样,好,我来试试看,(师拿个布胡乱包一下小冰熊。)这样行不行?

6、出示第六自然段,师读。

熊妈妈的方法好不好?你从哪里看出来?“果然”。一起读。

四、旅游。

1、第三天,小熊一家要到海南去旅游,小熊还想带上小冰熊。可是,海南天气热,小冰熊冒汗融化了可怎么办呢?小熊伤透了脑筋。小朋友,你们能不能开动脑筋,帮帮小冰熊?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办法,然后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我想用(),因为()能够。

2、——谢谢你,谢谢你,你的办法真好,这样我就能带上小冰熊游玩海南岛了。

——太棒了,太棒了,真是一个好办法。

——好极了,好极了,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小朋友。

二年级语文教案经典参考案例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梳、胳、玻、刷、良”五个生字;积累“聪明伶俐、自言自语、不知不觉”等词语;写出“要是、漂亮、赞美”三个词语的近义词。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小姑娘爱妈妈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家人做事是爱妈妈、爱家的表现。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掌握三个词语的近义词。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流利地朗读写做几件事情的句子,并加以积累。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的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你们想不想长大?

过渡:有一个小姑娘开始也不愿长大,可后来她又希望自己快快长大,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题:16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逐节试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的生字。

2、读生字、新词。

“缠、梳、粥、刷、厨”都是翘舌音;“擦”是平舌音。

动作演示理解“缠”的意思。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主要内容,并结合学生回答理解词义:缠、自言自语、不知不觉。

3、学习重点部分:“但是,小姑娘心疼妈妈呀!”——“她每天都这样想,果然又长高了一些。”

(1)读读这一部分,看看课文几次写小姑娘“想长大”,用“——”划出她想的句子。

(2)根据交流,出示句子。

她想:要是我能长大一点就好了!

她想:要是我能再长大一点就好了!

小姑娘自言自语:“唉!没有办法,我还得再长大一些,这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妈妈。”

(3)读读句子,看看课文,完成填空。

a.出示填空:当她时,她希望自己;。

当她时,她希望自己;。

最后为了,她希望自己。

b.交流。

c.读读想想:这三次想法有什么不同?

(4)读到这儿,你觉得这个小姑娘怎样?

(5)小结:小姑娘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懂事。

(6)再读这一部分,找找写小姑娘能干的句子。

(7)出示句子。

小姑娘每天早晨自己洗脸、叠被、吃早饭。

她买菜,洗碗,做粥。

她擦玻璃、刷厨房、收拾衣柜,还帮助妈妈送奶。

a.指导读句子。

b.找出句子的相同点。

c.教师小结:这些句子的特点是用一句话写一个人做几件事。

(8)分角色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引读最后一节。

2、启发想象:大家是怎么赞美她?

提供语言材料:大家翘起大拇指,称赞她说:“”

3、小姑娘的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吗?你想对小姑娘说什么?

出示语言材料:小姑娘啊,我。

(五)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梳”。

3、写字练习。

4、根据句子,写出“要是”、“漂亮”、“赞美”三个词的近义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23331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