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片并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测和讲述故事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种子的必要性。
3、利用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4、乐意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种子的必要性。
2、利用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角色表演道具:角色头饰若干个,蘑菇、小豆子、红枣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出故事。
——秋天到了,小动物们收获了许多东西,小兔子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玉米棒,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爱。小动物们也很喜欢,有好些小动物都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兔子会不会借给他们呢?那我们就来听一听金色玉米棒的故事吧。
二、倾听故事“冬天——一把干蘑菇”
冬天,冷飕飕的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小松鼠想,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去向他借一个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鼠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松鼠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鼠一把干蘑菇。
谁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了,小兔子有没有借给他?小兔子是怎么对小松鼠说的?(跟读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小兔子没有借玉米棒给小松鼠,送给小松鼠什么东西?(连起来讲一讲)
三、倾听故事“雪花飘落————一碗豆子”
雪花飘落了,大雪盖住了森林里的小路和山坡。有一只小松鸡抖抖口袋,剩下的粮食不多了。她想,小兔子是好邻居,去向他借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鸡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松鸡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鸡一碗小豆子。
四、倾听故事“小溪的冰融化——几颗红枣”
小溪的冰融化了,泥洞里的小刺猬一觉睡醒,肚子饿极了。他想,我帮小兔子干过活,找他借个玉米棒准行。
“咚咚咚!”小刺猬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刺猬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刺猬几颗红枣。
五、倾听故事“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到最后”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门前挖了一个个小坑,他剥下黄澄澄的玉米粒,一颗颗种下了。
秋后,小兔子收获了好多好多金色的玉米棒。他送一筐给小松鼠,送一筐给小松鸡,送一筐给小刺猬。大家过了一个快快活活的冬天。
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吧?
教师小结:原来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给他的好朋友,是把玉米棒留下来当种子呢!留下种子以后,来年才可以大丰收呢!
六、借助教学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1、图片讲完了,下面完整的欣赏一下吧!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根据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七、情景表演:借助头饰和实物表演故事。
运用头饰等材料在区角活动时表演金色玉米棒的故事
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病、扔、丢、变、黑、仔、细、串、己”10个生字;读准带有轻声的词语“清清的、绿绿的、黑黑的、臭臭的”,并积累这些词语。认识笔画“横折折折钩”。能在老师指导下描摹汉字“扔、生、光。”2朗读课文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顿读。3能用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4明白不能随便扔垃圾,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
1正确读准十个生字的音,注意“扔”右边部分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用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词语:生病。学习生字:生、病。
2交流: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生的什么病?
师:生病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今天小溪也生病了。
3揭示课题,读课题。
4质疑。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媒体出示小溪动画。
过渡:你喜欢这条小溪吗?为什么?(清澈见底,清凌凌,清清的,绿绿的)
2出示句子“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指导朗读句子,注意读准轻声。
师:可是有一天,小溪生病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3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思考:小溪怎么会生病的?
4交流,并学习生字。
扔——认识新笔画“横折折钩”,边读边书空。指导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扔——丢(近义词)(做动作、唱近义词儿歌)
变、黑——交流记字方法。
5媒体播放(小溪生病的动画)
出示句子“过了些日子,小溪变了。溪水黑黑的,臭臭的。”
(1)指导朗读:看到小溪生病了,你感到怎样?(难过、不高兴)
(2)你能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这句句子吗?
(3)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6师引读第四、第五小节。
(1)思考:现在你们知道了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小溪治病的吗?指名说。
引读:难怪小鸟说——你们自己就是医生。大家听了,仔细想想——都不好意思了。
(2)学生字:己、仔、细。
7媒体播放(小溪病好的动画)。——跟着背景音乐师口述第六节。
(2)学习生字:串(你还知道“一串什么”?)
(3)指明读,找伙伴读,挑战读。
三朗读全文,练习说话
练习想象说话。
师:小溪病好了,边跑边笑,笑出了串串酒窝窝,它遇到了小动物,会对它们说什么呢?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老师指导。评一评:谁说得清楚、连贯。
3老师小结。
四巩固练习,指导写字
1朗读生字、词语。(媒体出示身上带有词语的小鱼游溪水的动画)
2用“生、细”一字开花。
3写字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描摹“扔、生、光”
《太阳,你是粉刷匠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着重指导学生写带口字旁的字。2、帮助学生能初步将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并能背诵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2、学写带有口字旁的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请小朋友们猜个谜语:清晨出东海,傍晚下西山。照亮了大地,送来了温暖。(谜底:太阳)
2、出示课题: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质疑:告诉大家,你在读书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3、小组合作读书。在都读不好的地方画上一条曲线。
4、教师指导都读不好的地方。
5、指名读课文。
三、随文识字。
1、认识词语。
1)在课文中你认识了哪些新词语?2)学生汇报。师出示生词卡片。3)齐读词语卡片。开火车读。
2、自学生字。
小组合作学习:看看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字宝宝。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小朋友,这课的生字真多,你们想不想与他们都交上朋友?
2、小组合作识字。
3、汇报自学情况:说一说,你们记住哪些字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字。
4、质疑: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
5、针对学生质疑,进行教学:师生共同想办法解疑。
二、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
2、“火眼金睛”游戏。
3、送字宝宝回家。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
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篇三
《下雨啦》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清新的笔触、优美生动的语句,把下雨前的特征、雨后的景物以及雨中儿童尽情嬉戏玩耍的情景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课文先以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和喜爱的小动物的特殊表现来展开的,用“躲”“交头接耳”等字词以拟人的手法让文章生动起来,接着由“嘀嗒、嘀嗒”到“哗啦、哗啦”的声音变化赋予了雨的灵气,让雨点如调皮的孩子般来到人间,营造了欢乐的气氛。文中最亮丽的风景是最后以自然段,孩子们光着头、光着脚在雨中玩耍,上学去的情景让人神往,细细聆听雨声、人声如同天籁。整篇文章中作者始终站在孩子的立场,关注孩子的感受,以孩子的眼光展开了一幅人衬雨景,雨托人趣的“雨趣图”。
一、说学情
1、关于朗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所以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难的是边读边想象,让文字与情景结合起来,读出感情,读出趣味,这方面教师将运用配乐范读、音频、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创设情境。
2、关于写作:雨景之美,雨中孩子的自由和快乐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但是要让二年级的孩子真正理解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以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方式,并通过补白、仿说来为迁移写作练习打好基础。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书写本课“蚂、蚁、搬”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渎的方式,小组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主要些什么,是怎样写的;通过学生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进行情感朗读;通过补白、仿说,让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图书推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三、说重难点
1、理解写什么易,怎样写难;
2、根据已有生活体验想象快乐的情景易,读出快乐的体验难;
3、积累词句易,运用难;
4、课上教学易,课下拓展难
教师将通过重点词语点拨、教师范读引领、课上读写结合、课外图书推荐等方式尝试突破。
四、说过程
1、课前活动,激发兴趣,师生共唱儿歌《下雨啦》。通过活泼的歌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烘托课堂气氛。
2、复习导入,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1课生字词,小组检查,再认生字,起到巩固复习,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教师配乐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把孩子们带入课文情境之中,让学生边听边回忆,既可以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的美,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初步学习概括文章的大意。范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总结、板书。
3、文本解析,读中感悟。首先是“例中学”环节,学生默读课文1、2自然段,感受雨前自然的变化,抓住“躲”、“略过”、“交头接耳”等词,体会拟人的妙用,学习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第二是“实践悟”环节,个性品读,感受雨之美。针对三、四自然段给出阅读提示: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并在书上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自学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深入学生中间,细致指导学生勾画语句、做批注。集体交流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采用抓重点词语、朗读、想象、补白、仿说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本环节从学生喜欢的段落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利用课件的直观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读中思考,乐与交流的好习惯。因为本环节中教师起到的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主动权都掌握在学生手中,可见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表达个性感受,教师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即可。第三是趣读第五自然段,感受雨中之乐。播放课件,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想象,个性表达,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来说一说雨中自己和小伙伴在干什么,再次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最后,回归文本,回归整体,感受雨之美,品味雨中趣,师生共同配乐读文,使师生的情感体验达到高潮。
4、总结提升,迁移练笔。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总结写法,并通过迁移练习让学生尝试将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过程中,试着运用这样的手法来写一写风带来的快乐和烦恼。让学生有章有法的进行习作练习。
5、美文推荐,拓展阅读。每堂课我都要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这堂课也不例外,将一本《七彩下雨天》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一样可以感受到雨给人们带来的生机与遐想。
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篇四
第1课金色的秋天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欣赏与活动
教学内容欣赏《我是人民的小骑兵》
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小动物的基本形态。
2、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
表现小动物们的不同形态,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学做小动物引导幼儿听着音乐和老师的提示语言,边念儿歌边自由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的不同形态。
1、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跳、跳、跳;小小鸡,叽叽叽,找到虫儿叽叽叽……小花猫,喵喵喵,走起路来静悄悄,抓到老鼠喵喵喵,啊呜!谁会飞?鸟会飞!小鸟怎样飞?扑扑翅膀飞呀飞,飞到东,飞到西,转个圆圈飞呀飞。
(二)找家、自由选择不同的动物角色
1、师:哎呀,你们看!这么漂亮的小房子,这是谁的`家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小结:黄色的房子是小兔的家……小动物家的房子真漂亮!
2、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呢?
师:找一个好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
师:现在宝宝想好了,你想做哪个动物宝宝,等会儿你到它的家里找一样好东西戴在身上。
(三)分角色表演和游戏
1、音乐游戏:什么动物出来玩?
引导幼儿:这么多的好朋友在一起玩,真开心。我们来和好朋友问声好,说说好听的话吧!
(3)最爱吃的食物
师:宝宝玩得真开心,你们的肚子一定也饿了吧?说说看你最喜欢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能完整连贯地说出:我是小白兔,我最喜欢吃萝卜……)
师:快来看!这里有好多好吃的东西,找一找有没有你最喜欢吃的东西呀?
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一边找,一边说说:我是小白兔,我最喜欢吃萝卜……
(四)回家
1、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哎呀!天黑了,宝宝们都要回家啦!大家一定要先看仔细,你的家到底在哪里,千万别走错了!
2、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小动物的样子回家去(小兔小兔跳回家,小鸡小鸡跑回家,小猫小猫走回家,小鸟小鸟飞回家)
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篇五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北师大”,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下面是由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教案
,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比本领
一、以图画激趣,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小朋友。(出示梅花鹿、金丝猴的图画)
生指认两个小动物的名称。
师:他们各有各的本领。那么,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本领呢?
生说出两个小动物的本领。
师出示词卡:爬树、跑。并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把这两个词卡分别贴到相应的动物下面。
师:到底谁的本领大呢?梅花鹿和金丝猴谁也不服气。他们正在举行一场比赛呢!
师板书课题:比本领
(以图画的演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得生动,同时又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进来,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听故事,并且和自己平时的朗读比一比,你认为磁带里读得怎么样?(放课文录音)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试着像磁带里读的一样,也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次,不会的小组一起讨论。
生小组学习,互相帮助。
2.开展"摘果子"游戏,主动识字。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生字卡,自由认字。生独立识字。
请同学们拿着自己的生字卡离开座位去考考同学。
师:老师想请小朋友像梅花鹿和金丝猴一样,同学一起合作"摘果子"。黑板上的"大树"上有许多"果子",每个"果子"后面都有一个本课的生字词。谁摘到"果子"就要把后面的词语读出来。两、三个学生合作"摘果子"。
三、读好课文,感悟品味。
师范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四人一组,把课文读一读,评一评,看谁读得最好。
现在,请三个同学分别当梅花鹿、金丝猴、大象伯伯把第一段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第一段。
生自由读
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朗读。
师:比赛开始了,它们各自使出了自己的本领,梅花鹿和金丝猴又是怎样做的呢?(生读课文,小组讨论问题)
引导说出"得意洋洋"、"垂头丧气"并贴在黑板上,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进行模拟朗读,注意读出"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的感觉。
师:接下来看看金丝猴摘到了吗?(生读课文)
学生试着表演金丝猴急得团团转的样子。
(表演,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义,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并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体验了人物的情感。)
师:他们俩都以为自己了不起,结果梅花鹿上不了树,金丝猴过不了河,最后它们终于想出了办法摘到了果子。它们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表示它们办法的语句。
生读课文,同桌交流。
师:它们终于摘到了果子,靠的是什么?
生:合作
师:板书:合作
四、合作读书
课文讲完了,你们还想再读这个比本领的故事吗?怎样读才能更生动,更有趣呢?
分角色朗读
五、书写生字,结合"语文天地"的描一描,写一写。
小马过河 一、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读准读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二、逐段读讲,具体理解课文内容。
1.第1段(1、2节)
(1)什么事使小马高兴得连蹦带跳?
(2)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小马当时的心情?
(应以天真、活泼、高兴而又肯定的语气读。)
2.第2段(3、4、5、6节)
(1)一条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什么事使小马为难了?理解“为难”的意思。
用“为难”的语气读小马心里想的话。
(2)小马问牛伯伯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
(有礼貌、询问)
(3)老牛的回答用什么语气?(平静,因为他认为河水很浅。)
(4)小松鼠拦住小马喊什么?要用什么口气?(急促,声音要高,速度要快,尤其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还要加重。)
(5)小马轻信别人的话,不动脑筋,连忙收住脚步,理解“连忙”。
3.第3段(第7小节)
(1)小马回家后,怎样回答问话的?
理解“难为情”(害差、难过或惭愧的意思)。
(2)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
(3)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要读出既严肃又亲切的语气。)
4.第4段(第8小节)
小马听了老马的话后小心地趟过了河,要注意读出小马自信、不怕困难的语气。
三、抓住重点段落,读段识篇。
《小马过河》的第7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段中妈妈教育小马的一句话是这篇童话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学本段可采用以下方法:
1.突出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思维。
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如:小马和妈妈说话时的神态怎样?有什么动作?(难为情,低下了头)妈妈用什么态度对小马说话?(亲切)妈妈说了些什么?(“光听……是不行的。”“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找出这些词句后,不仅要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一般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理解这些词句所包含的意思。如:小马所以“难为情”,是因为没完成任务,“低下头”是因为“不动脑筋”,没“试试”,而感到惭愧。“不动脑筋”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实指小马没有“仔细想过”老牛和松鼠说的话。
老牛和松鼠说过哪些话呢?这就需要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小马“不动脑筋”的句子。引导学生把思路转到前面学过的段落,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老牛说水很浅,小马就“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立刻”这个词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松鼠说水很深,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连忙”这个词也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一步了。
2.联系全文,明白道理。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对这一重点句子,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逐步加深体会。可提出以下问题来帮助理解。
(1)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它们说得都对。它们所以说得不同,是因为它们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并不是瞎说。)
(2)光听别人说为什么不对?
(因为别人的话,是根据别人的感受来讲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光听不想,就无法了解实际情况,就不能把事情办好。像小马光听不想,就不知道水到底是深还是浅,自己到底能不能过河。)
(3)应该怎样做才对?
(动脑筋,亲自试试。)
(4)小马听了话,懂得了什么?
(三)
精卫填海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积累带有生字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3、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课件
、大海和精卫的头饰一、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说说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我喜欢看七龙珠)(我喜欢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节课,支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这茫茫的大海上,一只小鸟弃而不舍地向大海投石子,扔树枝。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教学评析:为了能够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中,通过课件演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很快地走进课文情境中去,教学效果较好。大家齐读课题(生:精卫填海)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我想知道精卫是谁呀?精卫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小学生吗?精卫从哪里来呀?精卫要填哪里的海呀?它把大海填平了吗?精卫用什么填海呀?……)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真聪明!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生字的?(有不会的生字我们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我有不会的生字就查
字典
我们小组的学习组长学习好,有不会的生字我就问他不会的生字还可以到书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呀!选择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识字、记字的方法,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一会汇报,看哪一小组汇报的生字最多。(生以组为单位自学生字)教学评析:通过分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发现难认字小组同学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扩大了学习的参与面。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把你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吧!(生汇报:我学会了"精"字,请大家跟我一起读"精精精""精卫" 我学会了*字,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生字都汇报完了,支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到前边领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谁愿意来试试?(一名小老师到前边领读)现在我们做好。看看大屏幕中田字格里的这些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它们的?(课件:屏幕流动示范"夜""与"字,学生在下面练习写两了)(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生字都学会了,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刚才提了那么多的问题,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解答这些问题?(小组学习)你们都解答了哪些问题?(生汇报:我知道精卫是一只小鸟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变成的一只小鸟精卫原先是炎帝的小女儿,它爱在海边游玩,有一天它游玩时不幸被海水淹死了。)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自然段,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天哪!大海真的有这么凶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洪水泛滥淹没村庄、冲毁房屋] 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大马都被淹死了我看到许多房屋都被冲毁了,人们失去了家园我还看到……)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大海生气发怒了真是波涛汹涌。如果你是精卫,你会对大海说些什么?(大海,大海,你也太残忍了,淹没了我们的房屋,让我们住哪里呀?大海,大海,你太坏了,你破坏了我们美好的世界大海,大海,请你以后不要这么做了,如果换做是你,你不伤心吗?……)大海如此凶猛,精卫害怕了吗?我们看看课文中精卫是怎么做的?(生读评)正是因为精卫被大海淹死了,所以精卫下定决心要把大海填平。精卫天天西山衔来小石子和小树枝扔进大海里。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我们接着往下读。你都读懂了什么?(生读评)刚才这一段大家读得都不错,现在可以找你最好的朋友再读读这一段,读的时候要把大海愤怒的语气以及精卫填海坚定的心情表达出来!还可以把自己的表情、动作加进去。最好还能有一些自己的想象在里面。赶快行动吧!(生找伙伴表演读)先找一组同学分角色读一读,再到前边表演读。教学评析:让学生佩带大海、精卫的头饰,以表演的形式继续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学生对精卫填海坚定的信念就会理解的更为透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篇六
第一单元好朋友
第四课时
第二单元:生日快乐
第三单元时钟滴答
本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第六单元夏天的雷雨
第二课时:包子、剪子、锤
第五课时:老鹰捉小鸡
第七单元:郊游
第三课时:快乐的小熊猫
第四课时:秋虫音乐会教案
第四课时:乘雪橇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乘雪橇》
教学目的:
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要素的变化所调打的不同情绪
作品简介:
1、《乘雪橇》是一首美国乐曲,由安德森作曲。形象生动,风格鲜明,有声有色的描绘了雪橇飞驰、人欢马叫的情景。
2、安德森:(1908―1975年)美国作曲家,他致力于将流行音乐引进管弦乐,作品都有形象的标题和鲜明的节奏特点,如《切分音的钟》、《打字机》、《动感小提琴》等等,都是世界人民所熟悉的.优秀作品。
3、欣赏另一首管弦乐作品《打字机》。
4、打击乐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打字机声音活灵活现。
欣赏资料介绍:《安德森管弦乐作品集》是一盘难得的好cd!他的作品能使全世界的人民都接受,就算是不懂音乐的人,只要听到他的音乐也会觉得心情非常的轻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本单元已学歌曲,导入新知。
二、作曲者介绍:
安德森:(1908―1975年)美国作曲家,他致力于将流行音乐引进管弦乐,作品都有形象的标题和鲜明的节奏特点,如《切分音的钟》、《打字机》、《动感小提琴》等等,都是世界人民所熟悉的优秀作品。
三、欣赏作品
1、初听乐曲
2、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要素的变化。
3、分段欣赏,并在节奏欢快处举手向老师示意。
4、完整聆听。
四、课堂小结
本单元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篇七
2、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益鸟能保护庄稼,要自觉爱护益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鹰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1、 对子歌游戏,导入新课
(1)师生进行对子歌游戏
如:晴对雨,暖对凉,热闹对冷清;
哭对笑,苦对甜,光明对黑暗;
美对丑,卖对买(板书:买)
(2)买,可以买什么呢?(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并读准“鹰”)
教学“鹰”(放大出示,分析识记字形,并书空)
(3)根据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如:谁买猫头鹰?在哪里买猫头鹰?为什么买猫头鹰?怎样买猫头鹰?)
2、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用自己的方法读课文
出示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b、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2)指名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注意倾听,及时正音;
出示:商量、便宜、庄稼、好玩哪;
找特点,把轻声词读准确。
(3)再读课文,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
3、紧抓问题,理解课文
通过读课文,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呢?(根据学生回答,分析讲解)
(1)谁买猫头鹰?在什么地方买?
句式练习:谁在什么地方买猫头鹰?
(2)他们为什么要买猫头鹰?
a、 品词:能手。
拓展课外资料:猫头鹰是捕鼠能手的介绍。(课件出示)
猫头鹰捉鼠的水平真高啊,所以称它为能手,谁用“能手”说一句话。
b、 品词:七嘴八舌。
猫头鹰能保护猫头鹰,是益鸟,当看到有人卖猫头鹰,你会怎么说呢?
适时理解七嘴八舌。(像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就是七嘴八舌地议论。)
指导朗读他们议论的话。
c、 指导朗读。
语气分析,自由读,分角色朗读。
(3)怎样买猫头鹰?
a、 为了买猫头鹰,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找出来读一读。
b、 最令你佩服的什么?
从“零用钱、小人书”及一些动词中体会小朋友们爱猫头鹰的精神。
c、还从哪里看出小朋友爱猫头鹰?体会“小心地解开”。
(4)放了猫头鹰后……(学习第5段)
a、看着猫头鹰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都在想些什么呢?
b、叔叔是怎么做的?(出示第五段)
c、指导朗读,抓住动词教学。
4、小结
a、爱护鸟类,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行动吧,去保护小动物们!
b、如果你想更多更好地了解猫头鹰,建议看看《静悄悄的猎人》。
(幻灯片出示建议)
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篇八
1、认识和书写本课要求认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生字、积累语言。
师:生字卡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字或音像资料。
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方式,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诗文。
1~2课时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文题目
2、像这种重大的农历传统节日还有许多,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在哪一天,人们又是用什么方式来庆祝的吗?学习了今天这一课“传统佳节”你就会明白。(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指导预习,出示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勾出生字,想办法认识。
(2)文中有哪些节日?在农历哪一天?是怎样庆祝的?
2、自主识字。
(1)学生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加一加……顺口溜……)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3)教师用生字卡片抽查。
重点指导:平翘舌音、前后鼻韵,上声去声的区分和“墓”的读音。
(4)让学生选择生字,练习口头组词、造句。
3、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你读懂了什么?请把你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2)同学们很会读书。你们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3)教师梳理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领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并练习积累,完成课后第二题。
4、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5、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采用多种方式促读:自读、合作读、选择读、引读、赛读、默读等,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
三、赏读内化,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各种资料,学生整体回顾之后赏读课文。
2、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请结合你们的所得,大家来一起交流交流吧。
(1)各种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传说。(如“年的传说”、“粽子的来历”等。)
(2)各种与佳节有关的诗文。(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等。)
3、课外作业:以“传统佳节”为题每小组合办一张小报。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巩固。
(1)互查字音。
(2)交流自己最拿手的识记方法。
2、集体巩固。
齐读、抽查。
3、指导写字。
(1)小组交流。
让学生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放位置。
让学生找出其特殊笔画。
让学生交流其结构特点。(如左窄右宽等。)
(2)教师指导。
小结学生所得;指导书写“登”;在对比中指导书写“初”和“祥”,完成课后第三题。
4、学生描红书空,展示交流。
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篇九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读好书,写好字。
感悟学习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多媒体课件。
1.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些名人,有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安培,还有举世闻名的美国的电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这两位都是外国鼎鼎大名的科学家。
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徐虎!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水电维修工。他在管辖的居民区挂起了“特约服务箱”,日夜为人民服务,从此居民不再为发生水电事故发愁。(出示徐虎的资料)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徐虎的课文,题目就很特别,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4、谁来读好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
5、你发现文中的课题和老师写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徐虎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人们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请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徐虎,看看在他的身上发生了怎样感人的故事。(师范读)
1、听了老师的朗读,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被徐虎的事迹感动了呢,你们想不想读呢?那就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的去读课文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1)指名读,同学们仔细看看他们的拼音,你发现什么了吗?
(2)指导理解词语。你能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吗?
a.平凡:找一个近义词。(普通)
b.千家万户和挨家挨户这两个四字词语中都有家和户,那他们的意思一样吗?你怎么理解的呢?这里的千和万是不是指正好一千和一万呢?(是表示多)
(3)理解了这两个词语,那老师这有个填空,能把这两个词语准确地送回家吗?(出示填空)
3、词语读准了,那就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认真听,一个同学读完了,要请小评委们提出自己的评价,好不好?(分别请学生读每一段。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a。凡附近居民水电出现故障,急需当天夜晚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及时提供热情服务。(“故障”就是毛病的意思,从“急需”这个词我们看出事情不能等,很急)
b.可徐虎看到抽水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着急,便说:“这是总管道堵塞了,不能再耽搁。”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5、刚刚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现在徐虎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啊:(出示填空)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徐虎是。许多年来,徐虎利用,走遍了,给大家。人们都说他的像。
2、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普通”就是“平凡”的意思,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水电修理工,而人们却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这六个生字吧!(出示六个生字):徐修供取务凡
2、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行,他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啊?
3、你是怎么来记住这些字的呢?
修:记住了“徐”,我们来看看“修”字,你怎么来记,或者你想来提醒大家什么?这个字的笔顺比较多,老师也送给大家一个儿歌,“修”字单人靠一竖,右边折文三撇住。跟在老师后面说一遍,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师范写)
取:一起来看看“取”,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他?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耳朵的“耳”这儿上面一横要长些。
务:学习“务”你怎么记住它呢?折文在上力在下,这字读“务“整五画。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上面的折文要写得舒展一些。
凡:学习“凡”。几个人的几,在里面加一点,就是凡。
4、我们讲了注意点,又讲了记住的方法,那写起来就更加的简单了,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习写一遍。
a.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纠错。每个生字写一遍
b.拿到投影上展示,找出不足点!(重点评讲“修”)
c.生再次练写!
d.再次投影进行讲评。
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将六个生字写两遍,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篇十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多媒体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 凶恶 诚心 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5)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学第3自然段
(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齐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 一针针 一个个 一线线 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 )( )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 )血痕。
我把玩具( )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 )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多媒体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指导造句
1、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句吗?
3、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
4、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
四、作业
1、造句(两个位置不同的句子)
帮助……
帮助……
3、把两课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说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22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