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5:47:13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汇总17篇)
时间:2023-12-13 15:47:13     小编:GZ才子

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情和兴趣,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这些教案范例,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编写要求和原则。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读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景物与老渔翁垂钓的经过。

4、理解古诗内容。对古诗能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充分朗读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诗意,再来学习古诗,以读促讲,做到水到渠成。诗文对照,感受诗歌的精炼与绝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美景,体会纪晓岚的机智。

第一课时。

一、从题入手,解题质疑:

1、师板书“纪晓岚”:知道纪晓岚吗?

师介绍人物资料。(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宠臣,才华横溢……)。

2、师:有关他的故事民间流传了许多,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其中之一。

师补充课题:“吟诗”。

3、指生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纪晓岚做诗,不是念诗、诵诗)。

4、读出题意。指读、齐读。

5、读了课题,还想知道什么?

6、师相机归纳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7、小结: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帮我们很好的了解课文内容。翻书,让我们从书本中去寻求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答疑解惑:

1、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

生读书。

2、读词。(课件1)。

纪晓岚光芒乾隆皇帝江畔。

老渔翁垂钓重复一遍。

悠然一篙一橹嵌入沉静。

(注意读音:畔、翁、沉、嵌,反复读)。

3、开火车读课文段落。

师评: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句子通顺……。

4、解疑:这六要素你解决了哪几个?生说,互相补充。

5、师教方法:把他们连起来说就是主要内容。指生说。

6、师教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就是事情的主要内容。

三、以读促讲,感受诗意:

(一)第一自然段:

1、乾隆皇帝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觉得有诗意呢?(师板:诗意)。

2、练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秋日的江畔有哪些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哪些景物给你印象深刻?把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

3、生说江畔的景物。

(师板:落日、波浪、芦花、水鸭、钟声)。

4、把你喜欢的句子会说的说一说,想读的读一读。

5、指生读。

师引导:

问:“红红的落日,洒下金色的光芒。”为什么重读“红红”、“金色”?

评:抓重点词语想象画面,再把感受读出来。真是好方法。

6、师小结:亮丽的色彩,活泼的动态,在古庙的钟声里构成了一幅江畔落日图。难怪乾隆皇帝会觉得有诗意。指读,齐读。(课件2:第一自然段)。

(二)第2自然段。

1、一位老渔翁正独览这一江美景,静静地垂钓呢!(师板:老渔翁垂钓)。

把描写老渔翁的句子勾画下来,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生练读,指读。看谁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更生动更丰富。

3、指两生分读老渔翁钓到鱼前的部分和钓到鱼时的部分。

要求:要读出老渔翁的变化。(课件3:第二自然段)。

听出了什么变化?(老渔翁动作的变化,老渔翁心情的变化)。

4、师评:通过轻重、快慢、高低的不同,把老渔翁由静到动,由平静到愉悦的变化读了出来。

5、指生富于变化的读一读。男女生分读。

6、可这江景中的主人翁不是老渔翁吗?为什么最后要写水鸟呢?

7、小结:老渔翁置身于夕阳的金色光芒之中,心情愉快地钓鱼,这情景真是富有诗意呀!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这优美的意境吧!配乐朗读1、2自然段。

四、诗文对照,体会精妙:

1、过渡:看了这样的情景,难怪乾隆皇帝想听纪晓岚吟诗,也难怪纪晓岚会吟出这么美妙的诗句。(课件4:古诗《秋江独钓》)。

2、指生读古诗。

3、这首诗有什么特点?(七言绝句,嵌入十个一)。

4、你能把它读准确吗?指读,要求:能读出诗意来吗?能读出老渔翁的变化来吗?

5、将景色与诗句联系起来想一想,1、2自然段哪些景象正是诗中所写的呀?与同座交流。

6、生交流。

7、反馈:文中哪些景象被聪明的纪晓岚写入诗中的呢?生说。(分别读句子,或是说出第二自然段都可以。)。

8、“一人独占一江秋”理解。

“一人”指谁?(老渔翁)。

“占”呢?(占领、占据……)再点拨:联系1、2自然段,他独览一江美景心情愉快地钓鱼,这可真是一种——“享受”啊!

9、理解第四行诗。对应了哪部分内容?(1、2两个自然段)。

10、小结:纪晓岚仅仅用了28个字,可谓字字精妙,字字都是他渊博学识的沉淀与迸发。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用优美的朗读把诗中的意境表现出来吧!

11、配乐齐读。(课件5:音乐《春江花月夜》)。

五、小结所学,铺垫下文:

纪晓岚不愧为一代文学泰斗,真是才华横溢,机智过人啊!乾隆皇帝对他和他的诗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六、自设练习,巩固拓展:

又到了“我的练习我设计”的时间:

你打算针对这首古诗和1、2两个自然段设计哪些精彩的作业呢?

预设:

1、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写下来或画下来。

2、背诵古诗并默写。

3、针对第一自然段填空。

4、问答题:明明有钟声,为何还显得沉静?

5、问答题:明明写老渔翁,为何还要写水鸟?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二、检查读书(2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各小组读书5分钟准备赛读。

师:各小组准备5分钟,看谁能像老师那样读书。等会各小组要进行读书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展示:小组之间比赛读书,力争人人正确、流利(一般让5、6号读)。

4、认识字词:拿出学案,读学案上的字词。小组比赛读词语。

闷热旷地附近纤弱雷声大作大雨如注。

5、再读书。

师:这次相信同学们会读得更好!

自己读。小组之间比赛读。互相挑战。学生要互相评价。

三、写字。

1、仔细观察红字。

2、教师范写2——3个。

老师要在田字格里写。要分析起笔、顿笔,间架结构。

既:要注意左右两遍等宽。

痛:要注意病字框的写法。

除了既要注意左右两遍等宽,“孙、挑、该、统”要注意左窄右宽,左边的偏旁不能超过字的三分之一宽度。

学生描红。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临写。

3、再临写两遍。

4、教师检测。

5、学生互改:1号改2、3、6号。

2号改4、1、5号。

老师给写错的纠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讲讲这个故事。

2、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3、写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课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课题)。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感悟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1、体会萨沙的美好品质。

(1)教师参与欣赏句子。(板书:萨沙说)。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说说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板书: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欣赏这个句子?

a从这句话的意思看,萨沙人小志气高,不想当最弱小的,他能保护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现在”引导学习第7自然段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蔷薇。抓“朝着……掀起……盖在……”引导体会、朗读。

萨沙的态度很坚决,毫不犹豫地掀起雨衣盖在正受风雨摧残的娇嫩纤弱的蔷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证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做)。

c我们能不能从萨沙所说的、做的来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朗读第3、5自然段中萨沙的语言,从中体会萨沙根本没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萨沙所想的、做的、说的都证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说——“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抓“该……不是……吧”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3)假如你是妈妈的话你会怎么说?

师小结:细细读来,我们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一个要强、心地善良、懂得保护弱小者的好孩子。你们说,这是不是个值得欣赏的句子?当然欣赏也得有方法,抓住关键的词语联系前文细细欣赏,你的收获会更大。

2、体会萨沙家人的美好品质,表达内心感受。

(1)看图,听风雨声,说说图上情景。

让学生分别说说爸爸妈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懂得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人道主义精神。

猜想假如妈妈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亚身上,她会怎么做?

(3)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对萨沙,对妈妈说些什么,或是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4)看来“我不是最弱小的”不仅仅是萨沙所说的做的,也是我们的心声,一起自信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三、小练笔。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们想对萨沙说些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写一写。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说、做、想)。

妈妈。

爸爸每个人都要保护。

托利亚比自己弱小的人。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_第22课。

2、学生朗读课题。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

2、学生交流。

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

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

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

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

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

3、朗读。

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

5、是的,作者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_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但是,这一方菜园他得来容易吗?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再来说说。

6、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交流(多年来,一直拒绝,但是最终)。

7、你从中又觉得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呢?

8、板书:坚持不懈。

(二)。

1、对这来之不易的菜园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爱护。他为菜园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四、五、七按节,边读边做做记号!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谈谈自己的体会,抓住红色的字;朗读体会)。

b)首先选种了---。

(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从产量增长中,你有什么感想)。

c)订阅书籍,学_耕种,了解方法,更加可贵的是作者不怕失败。

3、在曼德拉的辛勤劳作下,作者的菜园一片生机盎然,收获的季节到了,曼德拉来到了他的一方菜园。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图画,学生练_说话)。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这一方菜园,收获的不仅是硕果累累,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读读第八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丝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读第八节。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获的不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获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录象。

4.四人小组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们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课文。

1.让我们一起记着这位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穷尽毕生心血,坚忍不拔的伟大领袖曼德拉,记着在菜园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2.记着他的这段响亮世界的话语:"斗争就是我的生活,我会继续为自由而战,直至我死。"。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四

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国家。当时,晋国的_事力量比较强大,由祁黄羊担任中_。

尉,负责训练_。

队。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

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认读、理解生字词,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标出不懂的内容,准备质疑。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读书吗?说说你曾读过了哪些有趣的书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自己童年读浒传》的文章。

(板书课题:童年读《水浒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1)生字词:读一读下列词语。

水浒传特别搬秦叔宝身材魁梧赤手空拳破涕为笑毕竟生辰纲。

(2)读准下列多音字:。

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

(3)理解下列词语:。

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毕竟赤手空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天分观摩。

(4)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更好。

2、想一想,从这些内容中,你明白了什么?

3、学生默读。边读边做笔记或批注,以备交流。

四、熟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本课生字,抄写生词。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

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精致”“情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爷爷的敬佩和赞叹的思想感情。

2、启迪教育学生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反民事情做得完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读课题。

2、教师导读:同学们,这篇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又将给我们是什么启示呢?请大家自读课文。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乌斯曼老爹说的话,并读一读。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读,其他正音,教师再强调。字音:“曼”是前鼻音;“瓷”是平舌音;“拢”的声母址“|”字形:注意“陶”字的右边里面足“伍”;“傻”下中部分的撇和点不能丢,注意区别“意”和“竞”。

(2)教师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在读中巩固。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

3、指名说一说课文国王的宝碗讲厂—件什么事?(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爹用了—年时间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样的碗,但却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国王和陶工们)。

(反馈白读的情况,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多边互动作用,交流学生的情况。重点认读生字,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要点语,说一说,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整体温表感知课文内容。

四、理清条理,讲故事。

1、引导学生想—想事情的起因。

2、指名反馈。

起因: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

经过: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答应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试。

结果:一年后,乌斯曼老爹研制出—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却不肯把方法告诉大家。加法尔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3、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说—说。

4、指名说一说这个故事。(在讲故事,让学生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斯曼老爹话的含义,从中悟出道理。

2、总结全文,明白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

精致观赏陶工浑身裂缝奇妙情愿沉默笑眯眯。

2、师导:今天,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二、理解句子、感悟道理。

1、师导:同学们,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2、指名反馈,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换给国王的宝碗并不是原来的那个,而是他自己重新做的)。

3.教师质疑:是呀,这只宝碗并不是补好的,而是重新做的。同学们,这只宝碗能修补的没有一点儿裂缝吗?(不可能)那乌斯曼老爹为什么要答应帮助陶工们呢?(指名反馈:因为如果他不答应,陶工们就必死无疑)。

4.教师出示句子,引导读一读。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当初是怎么答应陶工的请求的。乌斯曼老爹想了想说:“到你们国王那儿去,让他给我一年期限,也许我能想出办法来。”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真的是要用一年的时间去想修补宝碗的办法吗?(不是)。

(2)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你能想像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个宝碗肯定是修不好的,可是如果我不答应,这些陶工就都会被绞死。如果我用一年的时间试着去重新研制一个和这个宝碗一样的瓷碗,成功的话,他们才有可能获救„„)。

6.教师导读:乌斯曼老爹想保住大家的性命,所以没有把自己的办法告诉大家,可是大家就是好奇,把乌斯曼老爹围起来,想问个明白。这时老爹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教师出示句子)我和你们做的一样,没有什么秘密。我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把它做得精致完美。

(1)指名说说乌斯曼老爹的秘密是什么?(认真、努力)。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能事情做得完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7.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说的话中还有哪一句和这一句的意思差不多?(指名反馈)热爱自己的工作吧,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就没有做不到韵事。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乌斯曼老爹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本来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用自已的认真和努力做到了)。

(2)从乌斯曼老侈说的这句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3)教师出示下列句子,学生读一读,加深学生对这个道理的感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乌斯曼老爹说的话,进行深入的探究,在理解句子意思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道理,使学生受到启发)。

三、总结全文,谈感想。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用自己的认真和努力,研制出一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模一样的瓷碗,挽救了所有陶工的生命。这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经过乌斯曼老爹的努力,这件事情成了可能。你们想对乌斯曼老爹说什么呢?(学生抒发自己的感要卢)。

2、教师:这个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努力地去把这件事情做好,你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七

(2)汇报交流:量角器上最小的读数是0°,的是180°,说明使用量角器可以测量出从0°—180°的角。

2、完成书上第84页的量角,并总结出量角三要点。

3、请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尺的角,并记录下来。

4、交流评议。

说明:通过学生自学,初步了解如何用量角器量角,再通过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口述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正确过程,最后请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总结出量角的三要点,这样学生对使用权用量角器量角的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经历了自主尝试,亲历学习过程,老师又能够及时巡视,点评纠正,这样学生就能少走弯路。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八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地的话》,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写课题。

二、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是(请看大屏幕,指名读)。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2.能够仿照诗歌续写,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检查预习,交流前置性作业单。(第二大题)。

出示自学指导(师读)。

自学指导:

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

3.背诵课文。

四、自学交流,展示点拨。

1.学生自学解决第一题。

指读答案。

2.生自读并解决第二个问题。

自说——同桌说——小组说——集体交流。

3.解决第三题。

自背——同桌背——小组背——男女赛背——指名背——集体背。

五、以说促写。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亲,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语倾诉,你还想对谁说什么?请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来吧!(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2.(课件出示)仿照诗歌前四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将自己要倾诉的话语写一节小诗。全班展示交流。

六、学情检测(课件出示)课后继续修改自己写的小诗,准备活动课上评比展示。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九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1)班,共有学生 58  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本班学困生较多。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四年级第一学期是第二学段的开端,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学期。四年级上册教材在第一学段教学的基础上,既注意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更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女里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把便教利学落实到实处。教材仍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和综合应用四个领域,还有十多篇“你知道吗”和一些思考题,主要让学生接触数学发展与人类进步联系的一些简单知识,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教材有计划地在每一册中安排了“找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主要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相互间隔出现的两类事物数量之间的联系,总结、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从而发展推理、判断能力,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除法和两步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亿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角,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列综合算式和用表格整理信息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及调商的方法,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间隔现象规律的体会,角的度量,点到直线知识的实际运用,根据三视图想象和摆放物体,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数的改写和取近似值,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和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较大的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探索并发现简单的规律。

2、经历研究有关物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有关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能。

数学思考方面:

1、在理解大数目的意义,利用大数目进行表达和交流,把大数目改写程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发展初步的数感。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运算顺序、运算律、以及用字母表达运算律的活动过程,发展初步的符号感。

3、进一步发展数感、演绎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间观念、统计观念。

解决问题方面:

1、能在现实情景中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运用掌握的知识或规律解决问题。

2、能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数学表达水平,进一步学习反思评价。

情感态度方面:

1、有学好数学的兴趣与愿望,能积极克服困难,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具有质疑问难的意识,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活新教材,深入开发例题资源,充分挖掘问题资源,合理利用习题资源。

2、紧密结合现实环境,努力创设现实情境,认真组织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

3、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愿意并学会合作。

4、优化教学策略,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5、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

6、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尊重学生,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8、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9、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十

1、出示情境图:

月星小区,多层楼每幢住48户,小高层楼每幢住128户,高层楼每幢住236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出示表格。

5幢高层楼共可住()户。

16幢多层楼共可住()户。

16幢小高层楼共可住()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道算式。

(1)请学生列出算式,并比较三个算式的相同之处(都要用每幢楼住的户数乘幢数,算出一共能住的户数)。

(2)学生用竖式计算236×5和48×16。

2、揭示课题。

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128×16和刚才的两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十一

是啊,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揭示事物之间联系的科学小品文,题目就是——《人类的老师》板书课题,男女生对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过渡:这是一个特别能激发阅读兴趣的题目,看了他,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生:人类的老师指的是什么?

(1)听朗读录音,解决问题。

生:人类的老师指自然界中的生物。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

生:生物真的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板书:生物。

介绍这是文章的中心句。

(2)回顾文章,说事物。

(3)回想一下,课文中都提到了哪些生物,记住哪个就说哪个!

学生汇报,教师依次张贴事物图片(鸟类、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

过渡:瞧!为什么我们把这些生物都称为人类的老师?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4)检查字词,读通句子。

男女pk赛男女生抽卡片,其他同学跟读。

三、学会表达,感知内容。

(一)出示游戏攻略。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存在联系的事物,画出相关语句,理清他们之间的联系。

(2)和同桌交流,轮流发言,每次选出一种事物,注意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

注:交流时,老师要随时点拨、指导。

(二)学生汇报,文字连连看的成果。

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机翼:文中带这个词的句子很长,谁能给大家读准确?读长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句子中的停顿,怎样找准停顿呢,就是要理解句子的意思,你再读一读,找学生读,齐读!

流线型:像鲸这样前圆后尖,非常光滑的外形就叫“流线型”

小结:看来,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有一门学科就是专门研究生物与人类之间联系的,它就叫仿生学。

(三)介绍仿生学。

仿生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这门科学就叫仿生学。

四、拓展延伸。

像这样,人类模仿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文中的作者不可能一一介绍,你还知道哪些仿生学的例子,说说看!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仿生学的例子,展示资料。

五、总结全文。

看来自然界真是太奇妙了,它给予了我们那么多的启发,我们发明创造出这么多的新事物。我想,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积极探索,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

六、作业。

1、以“——的自述”为题目,介绍一种文中的生物。

2、收集更多的有关人来以生物为老师的资料,同学之间交流。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十二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十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2、熟练使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灵活使用工具。

情感目标。

通过主动操作,使学生感受到量角器的作用,体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善于使用工具,善于找到趁手的工具。

教学重点:

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

量角器上有两组“零刻度线及其读数”,学生应正确寻找与使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经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认识量角器。

2.会使用量角器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

1.灵活使用量角器。

2.能根据测量的情况,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张练习纸,两种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量角工具),量角器。

教学过程: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十五

1.请你仔细地观察量角器,然后做一个介绍。

2.罗列量角器的相关知识:(请学生介绍)。

(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这个半圆被分成180等份;。

(2)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叫做“中心”;。

(3)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条直线,都叫做“零刻度线”;。

(4)两条零刻度线分别对应两组读数;。

(5)读一读量角器上的刻度。

说明:通过对量角器的认识,让学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构成,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准备,并且由学生自主观察,获得新知,这样对于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会有所帮助。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十六

(出示两个角,角一和角二)课前纪翔和李毅画了两个角,让我帮忙比较大小,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帮他俩比较一下,哪一个角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度量。

(此处更改为直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目的是更贴近生活,引出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教案篇十七

1、会认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21113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