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1:51:08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范文(16篇)
时间:2023-12-13 11:51:08     小编:雅蕊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提高教学效果。教案需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以适应不同教学场合和教学环境。在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教材内容、教研活动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一

1能熟练地运用连加和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运用估算,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可以顺利运算。

1灵活运用连加连减等有关知识,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草稿纸

一.你学到了什么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这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这两副画是对学生学过知识的一个提示,左图是有关认识图形的知识,右表可以利用呈现的数据练习加减法。教师可以通过这幅图,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我的成长足迹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生成长记录的方法,是学生自我评估的一种方式。教科书中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比整理与复习(一)提高了一步。学生可以展示最满意的一次作品,可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并适当加以指导。

三.练一练

1.第1题

练习万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可以列竖式计算,要求学生计算正确,在速度上不要提过高的要求。

2.第2题

教材通过“五一”旅游的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不仅复习了万以内数的感受和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第3题

复习认识图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二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能正确掌握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挂图,课件课时

安排1

一、展示情景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

二、尝试、对话

1、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根据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

(2)学生自由在班级里交流。

(3)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教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书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引导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因为必须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要先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卖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因为必须先算卖1支菊花多少元,要先算8÷4=2,才能算出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三、解释应用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1)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计算。

(3)议一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三

《有多少张贴画》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这课通过创设“有多少张贴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利用迁移,主动编6的乘法口诀,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

二、学情分析。

1、9句口诀中已学过了前5句口诀,在学习2到5的口诀时他们都提前背了所有的乘法口诀。并会用口诀解决简单的问题。也对编口诀有一定的经验。

2、学生不会用已学过的口诀来记忆新知。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

2.过程和方法:能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学会用类推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体验从已有的知识来探索新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编制、记忆6的乘法口诀,并能结合口诀解决问题。

五、教学难点。

口诀中新旧知识的联系,学会在已知的信息中寻求方法。

五、课前准备。

课件,乘法算式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能估计这有多少张青蛙图片呢?

生:54张。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估计的呢?

生:一排一排的数,一共有9个6,用乘法口诀算的。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是不是有54张贴画吧!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兴趣继续学下去。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说一说,试一试。

生:一横排一横排的数。

师:好,我们一排一排地数一数,好吗?(课件出示一排粘贴画)一排有几个?

生:一排6个。

师:1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板书)。

1×6=6一六得六。

2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板书)。

2×6=12二六十二。

3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板书)。

3×6=18三六十二八。

4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板书)。

4×6=24四六二十四。

5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板书)。

5×6=30五六三十。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几句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五句口诀在学2-5的口诀时学过了。

设计意图:让他们很快的联想之前学习的口诀并应用到今天所学的内容中。

师:真棒!那你们知道下一句口诀怎么写吗?

生:知道,一共有六排,每排有六张贴画,一共有36张贴画。

师:很好!你们能说出相应的算式和口诀吗?

生:能,6×6=36六六三十六。(板书)。

师:假如老师忘了六六三十六这句口诀怎么办呢?你有什么方法帮老师记住这句口诀呢?

生:只要记住五六三十,在它的上面多加一个六就是六六三十六了。

设计意图:前面几句口诀都学过,让他们知道是几个几相加,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一个六就可以,对后面找规律做铺垫。

师:恩,同学们真不错。那你们能编出后面的口诀吗?(依次偏出后几句口诀并板书)。

同学们很棒,通过我们大家的合作把口诀编完了,那你们知道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呢?

生:6的乘法口诀(板书)。

师:真棒!请大家齐读口诀。

2、找规律。

生1:每道算式都有6。

生2:一个乘数依次增加1,积依次增加6。

生3:都是六个六个的相加。

生4:积小于10口诀中都有“得”。

师:真棒!老师用一句话来总结这几个同学说的规律,就是一个乘数是6不变,另一个乘数依次增加1,积依次增加6,积小于10都加得。

设计意图:让他们自己找出规律,是能更好的让他们牢记口诀。假如忘记了其中以句口诀,记得规律就能偏出后面的口诀。

3、记忆口诀。

小组之间记忆口诀五分钟。

师:时间到,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提问,一个说口诀的上半句一个说口诀的下半句。(对口令)。

全班一起背诵6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对口令加深口诀在他们心中的映象。

三、巩固应用小游戏。

1、师:大家记住6的乘法口诀了吗?

生:记住了。

师:真的吗,你们能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生:能!

游戏1:把乘法算式补充完整。(拿出做好的乘法算式卡片)。

游戏2:“找朋友”。几位同学拿乘积,另一些同学拿着算式卡片去找他们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游戏让学生更牢固的记住6的乘法口诀,把课堂气氛退到点。

2、出示课件中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记住6的乘法口诀后,会用口诀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生1:6的乘法口诀。

生2:怎样记住六六三十六,只要在五六的基础上多加一个6就可以了。

生3:6的乘法算式每道算式都有6。

生4:一个乘数依次增加1,积依次增加6。都是六个六个的相加。

生5:积小于10口诀中都有“得”。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我们在学习6的乘法中,发现了口诀的许多特点,还找到了乘数和积变化的规律。还学会用口诀解决问题。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了,同学们下课后把口诀熟记哦!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他们对口诀进一步的记忆加深并对以后学习7-9的口诀做铺垫。

教学反思:

《有多少张贴画》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至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在这堂课中,我精心构建口诀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取:

1、我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诣的学习氛围。

2、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成功的愉悦。

3、课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练习的形式丰富多样,体现一定的趣味性,进一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当然本节课,也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如课中,在编口诀时不应该让学生一起说,应该点学生起来说,避免后进生跟不上节奏。另外,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够,应加强奖励机制,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一六得六。

2×6=12二六十二。

3×6=18三六十六。

4×6=24四六二十四。

5×6=30五六三十。

6×6=36六六三十六。

6×7=42六七四十二。

6×8=48六八四十八。

6×9=56六九五十六。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四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大面额真币、主题图。

学生:货币学具。

预习任务:

预习数学书12、13页的内容。

2、在家中认一认面值是100元、50元、20元、10元的人民币。

合作探究:

一、组织活动。(复习小面额的人民币)。

1、“我说你拿”(教师说币值,学生拿相应的小面额的人民币。)。

2“我说你摆”(如:摆7角钱、摆9角钱。)。

二、认识大额人民币。

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

4、我们该怎么付钱呢?你见过大额人民币吗?

(认识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买衣服。

1、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么样付钱?

师: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的上衣,可以怎么付钱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用人民币样张谈论付钱的方式,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后,组织交流汇报。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拓展提升:

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呢?

大家帮他想一想,还有别的拿法吗?

达标反馈:

收获展示: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爱护人民币。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五

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学习目标:

1、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知识.。

2、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主题图.。

教学重点:

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理解几组比喻句,感受大风刮过海面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出示“看望老人”路线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渗透美德教育.。

2、帮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3、学生独立完成填一填.。

4、全班讨论交流,(实物投影仪出示填一填).。

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个小朋友说:尊敬老人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美德.。

5、4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说一说”.。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在集体反馈中,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

二、练一练。

1、(1)读题、看图,了解图意.。

(2)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交流时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游乐场”位置的方法.。

要求:说的时候必须使用方位词.。

如:由谁家向()走()米,再向()走()米.。

算一算,谁家离宝物最近?

3、小兔送信。

(1)说出小兔给每个小动物送信的路线,说时要用准方位词.。

(2)根据自己设定的路线求出结果,注意小兔不能斜穿.。

(3)全班讨论:小兔有几条送信线路?哪条最近?

4、说一说自己放学回家的路线.。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略)。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件”“具”两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秃宝盖。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读中识字,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在病床上的感受。

教学准备:

字卡、学生喜欢的一两件玩具。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被子的大地”的含义。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在读文中初步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每一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标出小节序号,圈出文中生字。

3、试着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文章中的主人公生病了,他把被子看成了大地:被褥能铺成山林,铅制的兵丁在上面行军;床单就像海洋,舰队在上面行驶;枕头可以叠成高山??他是快乐的被子大地的主人。)。

三、学习第一小节,认识、书写两个生字“件、具”。

1、(第一句中的“只好”要读出无可奈何的语气)(出示一件件玩具)指读,齐读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件”“具”。

2、指导书写“件”、“具”。

(1)引导观察“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具:上半部分不要写得过宽,具里面有三横,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要分均匀。

(2)学生练习书写。

四、作业。

1、玩心爱的玩具。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一件玩具被子大地山上。

山谷平原喜爱被子大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七

赠刘景文(宋)代诗人(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这首诗写的是秋季的景色。2、这首诗表示颜色的词有:橙黄、橘绿。

山行(唐)代诗人(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题目是《山行》。2、这首诗写的是秋季的景色。3、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等景物。

《回乡偶书》唐代诗人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这首诗中写到(汪伦)为(李白)送行。

2、这首诗中描写汪伦和李白友谊深厚的句子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写话要求:

1、审清题意。

2、写清楚写话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做了什么事)。

3、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

4、把字写工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5、用准词语,用上好词好句,写通句子。

二年级生语文知识点之近义词。

斜—歪脚—足肥—胖降—落找—寻心惊肉跳—胆战心惊丝毫未动—未动分毫。

祝愿—祝福茁壮—强壮召唤—呼唤嘱咐—叮嘱希望—盼望闪烁—闪耀。

希望—盼望袭击—攻击打扰—打搅暖和—温和拜访—访问艳丽—鲜艳。

节省—节约美丽—漂亮快乐—欢乐时光—时间惊讶—惊奇亲密—亲切。

依然—依旧高明—高超喜欢—喜爱热闹—喧闹开心—快乐举行—进行。

凉爽—凉快广大—广阔永远—永久消失—消灭饥荒—饥饿广阔—宽阔。

飞翔—飞行奇怪—惊奇眨眼—瞬间聚集—聚拢根据—依据诚实—老实。

未来—将来称赞—赞扬发现—发觉赶紧—抓紧快乐—高兴解落—降落。

波纹—波浪颤动—颤抖颤动—抖动破碎—破裂珍珠—珍宝财富—财宝。

锋利—锐利伤心—难过高兴—快乐连忙—赶忙拦住—挡住极小—微小。

漂浮—漂移平时—平常奔跑—奔驰温和—温顺灾害—灾难帮助—关心。

温和—亲切无数—很多愿意—同意立刻—连忙如果—假如仔细—认真。

传说—传奇目录—名目招聘—聘请洁净—干净特殊—特别聆听—倾听。

领袖—首领盼望—希望费力—费劲使劲—用劲救护—抢救挑选—选择。

本事—本领烦恼—苦恼究竟—毕竟拼命—舍命浪费—白费干净—洁净。

录取—录用聊天—谈天盼望—希望耽误—耽搁敞开—放开躲藏—隐藏。

胆量—胆识飞快—飞速比赛—竞赛害怕—可怕亲爱—友爱保护—爱护。

谢谢—感谢清楚—清晰渐渐—慢慢面颊—脸蛋脖子—颈项歌唱—唱歌。

寻找—查找拾起—捡起办法—方法告别—离别准备—预备洁白—雪白。

美丽—秀丽出发—动身观察—观看很多—许多宾客—来宾安宁—安静。

逃窜—逃跑突然—忽然宽阔宽敞热闹—吵闹住所—住宅闪现—出现。

寺庙—寺院卧室—卧房流动—流淌连忙—赶忙忽然—突然好似—好像。

连忙—急忙正要—刚要浮上—浮现辽阔—宽阔昂首—仰头眼力—视力。

故乡—家乡本事—本领劝告—劝说依赖—依靠何必—为必凭着—靠着。

机灵—机智奔走—奔跑秘密—隐秘专心—用心—闻名奇怪—惊奇。

发现—发明好象—仿佛有趣—有味愤怒—气愤坚定—坚决仍旧—照旧。

二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好的方法。

1、留心观察的习惯。

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观察周围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随时随地将生活中富有意义的东西尽收眼底。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从表面上微不足道的现象中,从人们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的现象中,提取出我们作文的素材。

2、勤于修改的习惯。

作文是写出来的,好的作文却是改出来的。要养成勤于修改的习惯这是写作中的重要一环;修改自己的作文要从谴词造句、标点修饰、选材段落、主题提炼等方面认真地进行,精益求精,使作文成为佳作。

3、思索感悟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学与思,学与悟是不能分开的。学与思只有紧密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怀疑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而阅读能力高低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八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6÷3=2(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28÷4=7(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四第9题。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边平均分一边写算式。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抢答,然后思考怎样才能填得又对又快。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九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表示的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所表示的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表示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创设情景:在美丽的地球上,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与我们朝夕相处。瞧!它们来了!(多媒体演示:各种小动物慢慢走来。)。

2.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讲一讲关于它,你在画面上看到些什么。

3.独立思考:提出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教师个别辅导)。

组内交流。

在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并请人或自己解决,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全班交流:将你们组里的问题告诉大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乘法问题上。

教师板书个别问题,并以学生的姓名命名,激发兴趣。

4.讨论:小兔子一共有几个萝卜?

学生可能出现加、乘两种方法,让学生再次感受乘法运算的简便性,并回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质疑:算式3×4=12(根)中,3是从哪里来的?4表示什么?12呢?

5.“连一连”

(1)由学生独立完成,有问题的可与同桌或老师商量。

(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6+3”没有吃到水果。

生2:桃子表示3个6,松果表示6个3,但都可以与3×6,6×3连起来。

生3:桃子和松果同样多。

活动二。

1.“说一说”:学生以看图讲故事的方式理解图意,再试说算式。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生1:四幅图都可以用2×3或3×2来表示。

生2:有的表示2个3,有的表示3个2,还有的既表示3个2,又表示2个3。

师:对!它们都可以用2×3来表示。

2.“摆一摆,说一说”: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实物,再出示算式。

(1)讨论:3×2表示几个几?动手摆出两种摆法。

(2)由“小老师”出题,其他同学动手摆一摆,并与同伴说一说。

3.“接力赛”

(1)出示“练一练”第一题的两个画面。

(2)小组接力完成:一个说图意,一个列算式。

一个说还可以怎样写,一个评价是否可以得到“智多星”。

活动三。

1.出示超市中商品乱放的场面,提问:这样的地方你们喜欢吗?该怎么办?

2.学生口述,多媒体演示。

3.以小组为单位,帮售货员阿姨清点货物。

4.交流评价:老师这里有一张货物清单,看一看,你们点的对吗?

活动四。

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伴说一说。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情说起,如:。

每件衣服用5个扣子,4件衣服用几个扣子?

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就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此题可以在同桌之间进行,互相提问题并检验对方的计算结果。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给这节课起名字。

板书设计:

动物聚会。

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3×4=12(个)或4×3=12(个)。

一共拿了多少个松果?3×6=18(个)或6×3=18(个)。

一共有多少个桃子?3×6=18(个)或6×3=18(个)。

一共有几只小鸟?3×3=9(只)。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十

数一数与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a×b=c读作a乘b等于c。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二、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三、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学写7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学写生字,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是一个神奇的瓶子,只要对它说出心愿,就能想变什么变什么。小老鼠想变成什么呢?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老师读课文,同学们注意听,看看老师把字音读准没有。老师读完后,请你将课文读准确。看看谁能将字音读得最准。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将字音读准。

3、小组内认认课文中的生字,在组长的带领下读课文。比一比谁的字音读得最准。

4、全班集中反馈。

(1)、教师带读生字。

(2)、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读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

(4)、指名读生字。

(5)、全班一起读生字。

(6)、教师重点指导个别字音。

如:“瓶”、“想”、“被”、“累”,注意“瓶”、“想”是后鼻音,“累”是边音。

三、再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准确。

1、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将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利了。

2、以组为单位读课文,过会儿全班进行比赛。

3、全班比赛读课文,看看哪一组读得好。

4、全班齐读课文。

四、感受课文进行体会。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全班交流,学习句子。

(1)、小老鼠觉得做老鼠不快活,它想变成别的东西。

(2)、小老鼠想变成什么?

(3)、小老鼠最后还是不想变了。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生字:“瓶”、“想”、“被”、“累”。

2、观察生字,说说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被”,注意“被”的偏旁是“衣”字旁。

4、教师进行范写。

5、学生观察后临写,并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6、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六、课堂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五个,并组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1)、游戏“变变变”。在游戏中复习生字,进行激趣。

(2)、开火车复习生字,并给生字口头组词。

(3)、齐读生字。

(4)、全班齐读生字。

2、复习课文。

(1)、全班分小节读课文。

(2)、指名代表小组读课文。

(3)、全班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整”、“恶”、“糟”。

2、观察生字,说说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整”,注意“整”的笔画较复杂。

4、教师进行范写。

5、学生观察后临写,并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6、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三、课外拓展。

1、分小组试着完整地讲述《变成什么好》这个故事。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故事擂台。

3、评出擂主、奖励奖章。

4、小老鼠变了半天最后还是觉得自己好,如果是你,你会想变成什么呢?

5、指名说自己想变成什么,并说说原因。

6、自己有什么优点,你发现了吗?

五、课堂作业。

把自己的优点写下来。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二、体验探究。

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100厘米=1米,1米=100厘米,1m=100cm。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十三

根据同学口述:每堆有5个松果,在表格中板书。

堆数1松果的个数5那么两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们能继续将这个表格填完吗?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汇报,填表。

从这张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你能把松果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吗?

板书:1个5是5,1×5=5或5×1=5。

2个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齐读所写的算式。

有谁知道10×4的积是多少?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

大家所说的这些算式都是根据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方便我们应用,我们将这些算式改编成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强调几个编写要注意的问题。

齐读5的乘法口诀。

给3分钟记忆口诀。

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寻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很多,老师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

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

你还能编出其它的儿歌吗?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十四

前天,妈妈带我去买衣服。因为我的表舅要结婚了,妈妈要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做客。

我们走进购物广场,到了5楼。琳琅满目的衣服看的我眼花缭乱。我说:“妈妈我们在这里看看吧,再到那里看看吧!”妈妈说:“你到底要去哪里?你都快把我弄晕了。我到哪里,你就到哪里。知道了吗?”我垂头丧气的说:“知道了,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我想:我又不是你的跟屁虫,老是跟着你。无聊死了。哼!

我一脸埋怨的跟着她,妈妈又到了一个柜台。妈妈说:“这个衣服好不好看呀?”我说:“不好看。妈妈你能不能让我选几件衣服看一看。一直你看,我一点自由都没有。”妈妈说:“好好,只有你有理,我没有理,我斗不过你那张嘴。”我笑了。我挑了一件紫色的上衣,试了试,让妈妈给我提提意见,妈妈说:“这件衣服的颜色太深了,不适合你。”我又选了一件粉红色的半袖,胸前有一些英语字母,还有一个穿这粉红色上衣,棕色小皮鞋的小孩子,这件衣服还有两个半圆形的小口袋,我拿着这件衣服爱不释手,特别喜欢,我说:“妈妈买下它吧!我很喜欢它。”妈妈让我试了试,觉得挺适合我,妈妈说:“好的,今天你来做主就买它。”“妈妈你太好了”,我高兴得说。我们付了钱,高高兴兴地带着新衣服回到了家。我让爸爸看我的新衣服,爸爸以为是妈妈买的。“不是,今天是我做主,是我自己挑选的”。我自豪地说。爸爸说:“你真棒,会给自己挑衣服了,学习如果也能像买衣服一样主动,爸爸妈妈会更喜欢你”。我有些惭愧,心想我一定会努力的,做一个爸爸妈妈的好孩子,不信你们看我的表现吧!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十五

知识与技能: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过程与方法: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图片

练习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等)

你知道怎么辨别这些图形吗?指名回答出图形的特征。

二、新课

(一)欣赏图案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案,请同学们欣赏欣赏。

1、教师出示第一幅图,学生欣赏一分钟。

问:这幅图像什么?

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这些图形是怎样组合的?有什么规律?

这幅图案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2、接着出示第二幅图,学生欣赏一分钟。

问:这幅图像什么?

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这些图形是怎样组合的?有什么规律?

这幅图案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3、接着出示第三、四、五幅图,学生分别予以欣赏并分析。

4、教师小节。

这些图案都是由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所组成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配上丰富的色彩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由此看出,图形也是很美的。

(二)、设计图案

1、刚才我们欣赏了几幅美丽的图案,那你们想自己来设计吗?下面我们就来自己设计。

在设计之前先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图形,什么颜色,怎样来组合,可以仿照着老师的图案来设计,有自己独特设计方法的当然更好。

想好之后再动手来画。

我们要看看谁设计出来的图案最美丽、和谐,最独特,与众不同。

2、学生自己设计图案。

3、展示学生的作品,并予以评价。

三、小节、评价。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设计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下课之后我们可以互相欣赏一下。

作业设计;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欣赏与设计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买衣服教案文案篇十六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出示要求:

(1)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将水倒掉,盖上一块湿布。

(2)待黄豆发芽后,选择一颗豆芽测量长度并记录。

(3)填入下表,并制成统计图。

三、布置任务。

1自己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有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

2我们一周后,看看你的统计图。

可以与同伴说一说,从这个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变化?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1552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