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编写的一种有关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记录材料。那么,如何编写一份合格的教案呢?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立中心任务;其次,要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此外,教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编写教案时,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教学更加有效。下面是一些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一
学科:数学。
学习目标1、从生活的情景中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在自主与合作中快乐地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小黑钣、扑克牌、小棒等。
教学过程活动。
内容活动方式设计。
意图。
教师学生。
一、创设。
游戏活动,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
二创设活动情景,探索新知。
3、同学们你们还知道生活中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例子吗?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如果像这样一直摆下去,后面的算式你会说吗?口答:见过。
是中央电视台标志。
口答:a表示1、j表示11、q表示12、k表示13。
请一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举例。
观察思考:说出摆3个、4个的算式。
请自己说一说。
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孩子了解生活中有些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
学生通过摆小棒、动脑列算式,发现要表述的内容无穷无尽,通过想办法,发现用字母表。
教学过程。
抽象过程。
接受考验,学习例1。
出示书上的图。
3.介绍乘号的不同表示方法。
同学们,你们真棒,现在老师考考你们?下面每行图中的数,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看看谁最快地发现他们有什么规律?并说一说它们等于多少?
请你们观察上面几题,你发现了什么?
字母除了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还可以表示什么?(板书:具体的数)。
加法交换律:a+b=b+a师:a和b分别表示什么?生:a、b表示两个加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展示交流: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啊!发现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不但简明易记,而且便于应用。其实,在这些含有字母的算式里,还可以进一步简化。
同桌商量。
口答:除0以外的所有自然数。
说说为什么?
这里有几组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学生解答。
同桌合作,完成运算定律。
自学书45页内容,并汇报。示,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亲历了整个概括抽象过程,进一步体验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较简单,但有几个注意点,所以教师通过“读、划、写”的手段,检查自学效果。
教学过程三、实践应用:
1、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2、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3、判断。
出示小黑板。
四、课堂小结。
如果用s表示的面积,c表示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怎样用字母表示呢?
师介绍a2,表示2个a相乘,读a的平方。
y×yc×c1.2×1.2a×xx×x5×x8×51×x1、x+3可以写成3x。
2、1×y可以写成×y()。
3、a×5可以写成a5()。
4、c×c可以写成2c()。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生汇报,s=a×ac=a×4。
请生介绍c=a×4的意思。
生独立完成。
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
自由谈谈收获。
认真倾听。
通过反馈性练习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为个别学困生又一次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
应用练习,富有生活气息和童趣,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积极的意义,
总结本课情况。
(1)图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2)图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3)246m1012m=_。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
3、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4、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感受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生活中,我们都见过哪些字母?它们都代表什么呢?学生自由汇报结合课件出示你们看,字母不仅和生活密切相连,简洁地表示一些特定的名称、场所或标志,而且在数学王国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例1。
(4)比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具有一般性。a+30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5)字母的取值范围:师:根据你的经验,可以是哪些数?
(6)代入求值当彤彤11岁时,老师的年龄是多岁?
(7)小结例1:
2、自学例2。
(1)课件:航天知识。
(2)看书例2,思考问题,自主学习。
(3)课件:
自学提示:
1、说说省略乘号的习惯写法。幻灯片。
2、6x表示什么?
3、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
4、例1中a与例2中x,表示的数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4)课件:为什么人到月球上举重是地面的6倍。
(5)、汇报:
(6)、小结:用字母表示数6x,a+30非常简洁概括,有一般性,含字母的式子即表示一种数量关系,也表示一个量,取值范围由实际情况所决定。这就是代数学。
(7)课件,韦达简介。
三、快乐儿歌,新知延续。
1、数青蛙歌曲填空,说出数量关系,拍手齐说。
2、趣味练习,巩固知识课件:练习判断,填空。
3、拓展知识:感知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自学提高)。
4、作业设计:
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些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字母。
四、谈收获,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简明概括,便于应用。你喜欢用字母表示数吗?(喜欢)如果教师对你们今天的表现打一个分——“a”你认为属于你的a应该表示多少?同学们说得真好。
字母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是密切相关的,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之人,能够发现数学中更多的奥秘!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3、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简写和略写乘号。
4、使学生学会应用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大家对用字母表示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数学中用字母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
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做一组复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1)指名说一说怎样填,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做的。
(2)让学生用语言叙述所使用的运算定律。(课件出示)。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活动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表格一,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选具有代表性的表格在投影仪上展示。
师:这些运算定律可以用数字表示,可以用文字表示,还可以用字母表示,你更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4、教师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5、以乘法交换律为例介绍字母和字母相乘省略乘号的方法(课件出示小精灵说的.话)。
法一:字母和字母相乘,可以省略乘号,写成.,如:ab=a.b法二:字母和字母相乘,可以省略乘号不写。如:ab=ab强调:只有乘号可以省略不写,其他运算符号不能省略。
6、让学生用省略乘号的方法分别表示出运算定律。(师板书简写形式)。
1、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计算公式。(在题目后板书:和计算公式)。
2、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先用文字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2)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用s表示正方形的面积,用c表示正方形的周长,请你用字母分别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3、学生试着在活动单上用字母写出周长和面积公式。
4、生汇报:(师板书)。
s=a.ac=a.4。
5、教师介绍用字母表示正方形和周长的公式及简便写法。
(1)s=a2aa写成a2读作:a的平方。
表示2个a相乘,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一般写成s=a2。
(2)c=a4c=4a。
师:a4表示字母与数字相乘,当字母与数字相乘,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a.4=4a可以写作a4吗?(不能,字母和数字相乘,省略乘号数字写在前面,字母写在后面。
练习:用简便形式表示下列各式。
bbccaamm99。
(3)区分:a2和2a相同吗?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三)学习例3(2),会用代入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1、让学生用以前学习的知识来计算下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2、汇报:面积:66=36(cm2)周长:64=24(cm)。
3、教学代入法。
师: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计算面积和周长的方法。
(1)板演示范正方形面积的代入法计算过程。
s=a2=66=36(cm2)。
(2)小结代入法的步骤:一写出字母公式,二代入数字,三计算结果,注意带上单位名称并写答。
强调:在利用公式求面积或周长时,首先要写出公式,然后把字母表示的数代入公式中,最后进行计算,并带单位,注意等号要对齐。
(3)活动三:让学生按要求独立用代入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活动要求:
按照计算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计算边长为6cm的正方形的周长,再想一想它与我们以前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集体订正并板书:
c=4a=46=24(cm2)。
三、拓展提高,巩固应用。
1、省略乘号简写下面的算式。
cd=xx=b34=5.6f=y1=99=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
52=52=10()。
a+a+a=a+3()。
c2=2c()。
a6.4=a6.4()。
mn=mn()。
3、把结果相同的两个式子连起来。
4、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0px,宽是125px,它的面积和周长是多少?
6、小知识。(课件出示)。
你知道最早有意识地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吗?
我们就来看一下大屏幕吧。你知道最早有意识地系统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是谁吗?他就是法国数学家韦达。韦达一生致力于对数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后,引出了大量的数学发现,解决了很多古代的复杂问题。
四、全课小结。
学生自由回答。
如果老师对你们今天的表现打一个分a,你认为属于你的a应该表示多少?说说原因。
学生自由交流。
老师认为你们今天的表现都应该在90分以上,数学王国的宝箱里还有一个宝贝,同学们看。(课件出示)。
a=x+y+za表示成功。
x表示艰苦的劳动。
y表示正确的方法。
z表示少说空话。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四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二) 儿歌体验。
师:你们真不错,知识面这么广,那谁能告诉我,这些名称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呢?
生轻松的回答:简单呗!
师:的确是,语文可以这么做,我们数学也可以,而且更简单!信不信!听!
(放录音)一首学生非常熟悉稚气的儿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
由于有了刚才的铺垫,有些生发现新大陆似的:用字母!
哪位同学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呢?
生感叹:真的好简单!太妙了!
三 回忆体验。
生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ah,,矩形的面积公式s=ab… 。
生2:运算律:ab=ba, a(b+c)=ab+ac…。
师:太棒了,老师还想问一句,这些公式和运算律是怎样得出的呢?
生:通过大量的事实验证而得。发现规律,找寻关系。
师:可它们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有什么好处呢?
进一步体验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简明和一般化。
四 简单应用中体验(合作学习)。
生1:山上有n棵树,地下有n颗草。
生2:一斤橘子1.5元,n斤橘子1.5n元。
生3:我比弟弟多两岁,我a岁时,我弟弟是(a-2)岁。
………… 。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给下列式子赋予生活的意义(至少两个以上)。
(1) 3x (2)3a+2b。
五 探究中发展体验(试一试)。
(2)搭10个,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你是怎样得到的?
通过操作实践,探究交流,老师也参与其中,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在去发现规律:
1. … 3x+1。
三)教学反思 。
一 . 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二 .学”活知识”,学有“活力”的知识。
三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四) 不足。
五)诠释。
新课堂是活动的课堂,讨论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德育教育的课堂,应用现代技术的课堂,因此新教育理念,新课改下的新课堂 ,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培育,面对新课改惟有主动适应,才能创造新生。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五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他们,会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
一、课前复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数量关系,请同学们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以下题目:(用字母表示课件出示)。
二、新授。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这个寒假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又运来了一些新书,现在这些新书已经上架了并被老师们贴上了精美的标签想不想一起去看看?生:想。
2.自主探索。
师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和咱们数学有关系的信息?生1:科技书有475本。生2:故事书有282。生3:文艺书有225本。
问题1: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2:故事书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3:科技术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4:科技书比故事书多几本?
方法一:(475+225)+282。
方法二:475+(282+225)。
师生共同分析两种方法在计算方法、结果、解题思路上的相同点不同点。
指生回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在加法算式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这个规律在其他算式里是不是也适用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写几个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
第七个问题解决了。咱们来看第一个问题: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做到自己的练习本上。生:它们的加数交换了一下位置,和没变。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规律------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三、总结。
谈谈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六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1:
小东比小华大3岁。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可以得出:
1、观察岁数的变化,思考:
小华10岁时,小东的岁数:( )。
小华20岁时,小东的岁数:( )。
小华a岁时,小东的岁数:( )。
2、分析:
“a+3”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小东比小华大3岁。
也可以表示小华的岁数。
当a=1、2、3、4……时,就可以知道小东是几岁。
3、思考:
如果用字母a表示小东的岁数,那么小华的岁数就是( )。
二、教学例2:
1、观察钱数的变化,思考:
当数量是7.5千克时,总价是多少:( )。
当数量是x千克时,总价是多少:( )。
2、分析:
“2.1×x”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3小结:
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三、试一试: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前后四个同学相互说一说解题思路。
3、抽组说一说解题思路。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校对。
四、课堂练习:
1、2、7。
五、作业 :
1、课本:
3、4、5、6。
2、《作业 本》一页。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七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规范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和省略乘号的写法,认识a,理解a的意义。
2.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笼统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引入新课。
1.出现“杭老师来自d市的h学校。”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事物名称。
2.出现“华南实验学校占地约90000平方米,有宽敞明亮的大礼堂,能容纳800人,还有丹阳市首屈一指的学校图书馆,藏书w万册。”体会字母也可以表示数。
3.引导同学举出生活中见到的用字母表示事物名称或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4.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操作dd做抓小棒的游戏。
1.明确操作要求:同学们每次抓的小棒根数要比老师抓的多2根。
2.教师分别抓1根、3根、7根小棒,同学抓出相应的根数。
在此基础上提问:怎样求出你应抓的根数?
教师板书出师生抓小棒相对应的根数。
3.老师抓一大把时,问:这时每个同学又该抓几根呢?
(1)引导同学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师生抓小棒的根数。
(2)体会用字母不只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3)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当a等于60时,每个同学抓几根?当a等于200时呢?
(二)根据直观图形用字母表示数。
1.摆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
(1)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
(3)当a等于6时,就是摆了几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当a等于20时呢?
2.摆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
(1)摆a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这儿的a表示什么?
(2)出示另一个正方形,用a表示边长,问这时的a表示什么?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
(3)体会同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
(三)教学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1)自学课本p106的最后3行。
(2)师生交流,结合具体例子分别说明字母和数、字母和字母相乘的简写方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的1。
(1)在同学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反馈矫正。
(2)比较2和的不同点,根据的值,分别求出2和的值。
2.做想想做做的3。
出示线段图,理解图意,自主提出问题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3.想想做做的4。
四、师生小结,积极评价。
在师生一起小结的基础上,介绍“用字母表示数”的发明人――韦达,积极评价,激发同学学习热情。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八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系统接触代数知识。这一单元学生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初中代数知识的`学习。因此,我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十分紧张的在一节课内完成了全部教学内容,但从作业反馈来看却差强人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省略乘号写出各式子问题较大。如b×1应该简写成b,而学生却常常会写成1b,没想到1乘任何数还得原数;x×x应该简写成x2,可学生却往往习惯于只省略乘号写成xx;(a+b)×2应该简写为2(a+b),而学生却常常会写成(a+b)2,忘记将数字放在字母的前面。
2、作业格式错误。部分学生求图形周长和面积时列式结果均正确,但却不喜欢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公式求值的格式。看来,这中间还需要一段适应调整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九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已有前面的知识经验,所以本节课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求每天各漂流多少千米也就是用每天漂流的平均速度乘漂流时间。让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逐渐抽象出字母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在数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怎样让刚刚接触这些知识的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在什么情况下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呢?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了“确定用字母表示某一数量”——理解表示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小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及平方的意义及读写法,会根据计算公式用代入法求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与符号化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省略写法以及代入求值。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扑克牌、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汇报交流。
(1)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找一找生活中你见过的字母缩写,找到了吗?快拿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找学生回答)。
(2)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人们要用字母来表示这些名称或标志,也就是用字母表示它们有什么好处呢?(生回答)师:说得非常好,用字母表示它们简明概括,可以方便人们交流。
2、揭示题目。
(出示扑克牌)除了刚才我们所展示的字母缩写之外,扑克牌上也有字母,这几张牌当中谁最大,为什么?(生答)那么这里k表示什么?(13)j呢?(11)q呢?(12)看来,字母不但可以简洁地表示一些特定的名称或标志,还可以用来表示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数)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教学例1。
1、出示例1(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解答例1的(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生: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和c表示几个数,你能不能用字母把这些运算定律表示呢?
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5)小组讨论:用字母和文字记录这些运算定律,哪种方法快?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1)师: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用小圆点代替,也可以省略不写。
比如:a×b=b×a。
可以写成:a·b=b·a或ab=ba。
(2)学生自己完成其余能简便写法的运算定律。(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3)小组讨论: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
(4)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5)师:看来字母还真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继续来看一看字母还有哪些用处?
3、出示挂图2你知道吗?让学生自己学习。
(三)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例3(1):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单位名称,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1)出示正方形卡片。
(2)用s表示面积,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
(3)学生汇报交流。
(3)a2的读法及意义。
小组讨论:a2和a×2表示的意义一样吗?(抽代表汇报结果)。
(4)用c表示周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吗?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学4a的写法。
(7)小组讨论:数字与数字相乘时,乘号能不能省略不写?为什么?(学。
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2、学习例3(2):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后板演交流。师强调书写格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做一做1、2题。
要求:第1题在书上完成。第2题先写出字母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
2、练习十:第1-3题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谈感受。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学到这儿,你对字母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师小结:短短的四十分钟,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字母除了可以表示数、运算定律、图形计算公式以外,还有很多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发现,去探究!
乘法交换律:a×b=b×as=a×ac=a×4。
可以写成:a·b=b·a或ab=bas=a2c=4a。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十一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渗透符号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代数符号表示的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十二
在课前,我深入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为了能让学生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以便于学生有效学习,在课上,力求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用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中经常能够遇见,于是,我便利用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来引入新课,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能初步体验字母给我们带来的简洁与方便。
为了能够让学生亲自体验用字母表示数量、数量关系,我让学生自主提出用字母来表示出摆三角形的个数,并且得到相应的含有字母的式子以及得到字母的范围。接着,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一个计算公式,这里用学生熟悉的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引入,而这个环节不仅是要学生学会用字母来表示计算公式,还要让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乘号的简写和省略。为了能够充分体现数学课堂的自主性,于是这一重点我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获得新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对于新知印象更加深刻。
当然,课堂中还有许多不足,每一次的研讨课都是自己在教学中的基石,正是一块又一块的基石,助我们成长。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十三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与算术的一个重要区别,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有了用字母表示数,使具有相同性质的不一样数学问题都能够用同一个式子表示出来,使数量关系的表示简洁明了,更具有普遍意义了,给研究和计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节教材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掌握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已经渗透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并已开始用字母表示计算法则和公式,所以学生较容易理解。初一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构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的气氛较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期望感到自我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本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为此,我没有利用青岛版教材的情境图,而是利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开学了,每人需要2个本,3个人需要几个本?4个人呢?10个人呢?100个人呢?照此算下去,什么时候能算完呢?这时学生提出问题了,能否用一个简单的式子来代替呢?有的孩子提出用三角符号,有的孩子说用字母,这样自然就产生了用字母来代替数,学生也就顺其自然的明白了在算很多同样的东西时,无法用算式表示完的时候,就产生了用字母来表示。那里的字母能够表示哪些数呢?用字母来表示有什么好处呢?经过刚才一系列的探讨学生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例子篇十四
学情分析:
借助符号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是代数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学生由算术思维飞跃到代数思维一个新开端。本节课字母表示数,首次为学生开启了代数知识这一新的学习领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石,其作用与地位不言而喻。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读儿歌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充分感受到永远也读不完从而产生探究新方法的需求,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真正经历用字母表示数这种方法形成的过程,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发现用字母表示数,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体验探究的乐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3、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即符号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有一首儿歌,我怎么也说不完,你们来帮我好吗?(出示ppt主题图及儿歌)。
二、探究新知。
学生齐读儿歌《数青蛙》,师:你们能把儿歌说完吗?那大家能不能想办法用一句话把儿歌说完呢?指名回答:生1:几只青蛙几张嘴。生2: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那大家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这首儿歌呢?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适当说出可以用字母表示数)。指名汇报:a只青蛙a张嘴大家真厉害。一句话就帮我把难题解决了。这里的字母都表示了什么?对:这里的字母都用来表示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数)。那么这里前面的a表示什么(青蛙的只数)后面的一个a表示什么(青蛙嘴的数量)。前面的a和后面的a一样吗?(在同一个问题中一个字母表示的是相同的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98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