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一
知识与能力
1.认读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使学生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朗读课文。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有哪位同学住过医院,谈谈你住院时的感受。
2.师:住院确实不是一件好事。谁也不愿意住院。一只老山羊因为有病,很不情愿地住进了医院,可是后来他却赞不绝口了。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吗?读了32课,你就会知道的。
3.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
提示:看看谁来考你了?
2.看投影认读生字并试着组词
引导:把课文再读一遍,看看谁能读通顺、流利。
3.试着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4.你认为哪一段不好读,请同学教教你。
自己指名请同学教难读句子。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老山羊刚住进音乐医院时是什么态度?后来又是什么态度?划出有关句子。
2.汇报。
老师板书
很不情愿赞不绝口
4.提示:自己想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汇报交流:老山羊刚住进医院时“很不情愿”,后来又为什么“赞不绝口”呢?
汇报交流。
(1)百灵鸟护士态度好;
(2)只听音乐,没有痛苦;
(3)疗效好;
(4)百灵鸟让老山羊明白了音乐在医学上具有辅助疗效的道理。
6.分角色朗读全文。小组朗读后班内展示。
四、作业。
摘抄或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二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能力目标: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我的嗓子眼儿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这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心情。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教学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收集文明用语,并说说每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用。
板书课题:说声“对不起”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思考问题:“我”为什么应该和陆叶说“对不起”?
三、集体讨论。
1、作者的表现:开始是怎样的?(紧张害怕)
后来是怎样的?(鼓起勇气,超越自我)
2、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
4、课文第四自然段先写周围的环境“静得出奇”,再写我的感受“我的嗓子眼儿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这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想象小作者当时的心情,最后写“我”的表现及心理活动,抓住“愣愣”“不敢看”体会作者的心情。在体会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把描写感受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找出来,使作者心情的不平静与教室里静得出奇形成对比,然后读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及心理活动,最后把体会出的紧张、害怕的心情读出来。
四、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词。
1、通过预习你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2、还有哪些生字你没学会?有什么困难?
3、本课生字较多,可以分类教学。如:
陆陈眶秒——可联系实际理解字义
挨超划搓谅——在学习课文时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4、书写:注意“陆、歉、凑、束”等
5、开火车认读生字卡。
6、给每个生字组词。
三、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说声“对不起”
紧张、害怕鼓起勇气、超越自我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三
1、从课文中了解克隆羊“多利”的来历,体会科学的神奇。
2、认识8个生字。
从克隆羊的诞生,初步了解克隆技术。
挂图
一课时
一、搜集资料:
克隆,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网络中可以搜集到关于它的大量信息。事先让学生掌握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克隆资料。
二、助学课文
1、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克隆?
2、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什么是克隆?
三、延伸拓展
话题讨论:假如我会克隆……
要求:展开科学,合理的想象,围绕一个意思把话清楚。
四、同桌互查生字的识记情况。
五、推荐作业:
小练笔:假如我会克隆……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成语大比拼”活动。请看大屏幕。
师:的确,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2、板书课题,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矛”和“盾”。(出示多媒体)
1、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故事。
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3、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戳”(教师板书字形,动作演示“戳穿”)
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
(4)他是怎么卖他的`矛和盾的?(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
(5)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夸口)(板书)
3、“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他是怎么说的?他先夸自己的
(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
(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1)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
(2)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
(3)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
对,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有什么问题?
(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4、如果你是其中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1)你是一位孩子,叔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一位中年人,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一位老人,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有什么反应?
(1)只能——“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2)“张口结舌”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____,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4)他为什么张口结舌?他敢试给大家看吗?为什么?
(5)拓展思维练习:如果试的话,会有什么的结果?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______,这跟他说的哪一句话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________,这跟他说的哪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的矛和盾________________。
1、通过学习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
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
4、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5、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6、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七、质疑提问。
八、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课外阅读2—3个成语故事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五
1、学会字词,读准多音字,能写出“略微”、“确实”的近义词。
2、能正确朗读课文,训练研读词句的能力。
3、知道青蛙蝌蚪与癞蛤蟆蝌蚪不同的地方,能用“原来……怪不得”等词说话。
4、学习仔细观察,虚心请教的求知方法。第一课时
一、复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雷锋叔叔写的一则日记,大家知道读日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日记,板书:不合群的小蝌蚪。
“不合群”什么意思?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呢?想不想把它弄懂?
三、自学字词。
下面,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词语意思,读准读音,特别是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互相讨论。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下列词语
孤零零队伍单独悠闲略微确实
2、读词语。
3、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悠闲”什么意思?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略微”、“确实”的近义词。
检查多音字的读音(课后第三题)
调皮觉得奇怪难道说别扭
五、学习一、二段,进行词句训练。
1、自由读一、二段,要求:圈出一、二段中四个写“不合群”的词。(板书:孤零零孤独单独自个儿)
2、小黑板出示上面四个词语在课文中的句子,朗读。
3、弄清上面四个词的差别。
4、练习:选词填空。
(1)丁丁是我们班的运动员,()参加学校的跳高比赛。
(2)小鸟失去了妈妈,()地飞着。
(3)妈妈对我说:“我很忙,你()去外婆家吧。”
(4)在家里,奶奶感受到更多的是欢乐,而不是()。
5、与“不合群”意思相反的词是哪个?(板书:成群结队)
6、我和永明用了什么办法想使小蝌蚪合群,用了什么动作?(板书:拨)
大家拿出笔当树枝,拿出橡皮当蝌蚪,做“拨”的'动作。老师读句子,同学们做动作。
7、小蝌蚪是怎么表示的,做了什么动作?(板书:钻)
8、我拨了几次?课文用了什么词?(板书:又)小蝌蚪钻了几次?课文用了什么词?(板书:仍旧)
9、看到小蝌蚪不合群,我心里怎么想?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
(1)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蝌蚪闹别扭似的。
读句子,给“闹别扭”换词。(合不来,赌气,吵架,不团结)
(2)你这个调皮的小家伙,怎么这么不合群呀!读句子,给“调皮”换词。(淘气,贪玩,顽皮)学生边做“拨”的动作,边把“我”想的句子说出来。
10、齐读一、二段。
六、看着这只这么不合群的小蝌蚪,我和永明打算怎么办?(观察)
七、课堂作业:一、二题。
教学过程:
1、齐读第三段,思考:我和永明观察时发现什么?提出什么疑问?把写“发现什么”和写“疑问”的句子分别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出。
2、读写“我发现”的句子。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句子来写的?
(2)是从哪两个方面把总起句写具体的?(板书:体形颜色)
3、我们发现这种情况,提出了什么疑问?
4、朗读第三段,你如果是书中的“我”和“永明”。向老师请教这个疑问,应该怎么说?
5、说话练习“向老师请教”
(1)每个学生进行练习。
(2)指名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1、老师是怎么回答的?读老师的话。
2、听了老师的话,大家明白了吗?表示明白了,应该怎么说?
3、练习。
出示:
学校来了杭州客人。
校园里那么热闹。
用“原来……怪不得”说话练习。
4、齐读3、4、5段。
5、说话练习。
一学生当老师,一学生当“我”和“永明”。
四、作业:作业本4、5题。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六
1、从课文中了解克隆羊“多利”的来历,体会科学的'神奇。
2、认识8个生字。
从克隆羊的诞生,初步了解克隆技术。
挂图
一课时
一、搜集资料:
克隆,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网络中可以搜集到关于它的大量信息。事先让学生掌握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克隆资料。
二、助学课文
1、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克隆?
2、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什么是克隆?
三、延伸拓展
话题讨论:假如我会克隆……
要求:展开科学,合理的想象,围绕一个意思把话清楚。
四、同桌互查生字的识记情况。
五、推荐作业:
小练笔:假如我会克隆……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七
第一课时
1、出示马掌图片,认识马掌。
2、简介给马儿休马掌的作用。
3、出示马掌钉图片,认识马掌钉的用处。
4、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以前,英格兰的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准备决一死战,来争夺英格兰的王位,在战场上,理查三世因为一匹马而战败,丢了自己的国家,丢了王位,究其原因,却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马掌钉。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2、标出段落序号。
3、分段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正音。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6、出示提示,要求按提示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1)准备决一死战。
(2)钉马掌,少钉子。
(3)掉马掌,打败仗。
(4)相传,一个马掌钉丢了一个国家。
7、指名反馈分段,评议。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2)理解“决一死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钉马掌的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这个部分主要写什么?
(3)谈谈:从中你觉得马夫与铁匠各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4)教师适时点评,引导感受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责任心不强。
(5)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因为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急于完成任务,结果理查的战马上钉了三个马掌,挂了一个马掌,理查骑上这匹战马又是如何作战的,请大家课后继续读课文。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1、男女生分角色齐读课文1—12自然段。
2、指名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导入:理查骑着挂着一个马掌的战马去决战,结果又如何呢?
1、指名读课文第13—15自然段。
3、指名逐题反馈,评议。教师适时引导体会。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自然段,体会掉马掌给理查带来的悲痛与绝望。
1、指名读民谣。齐读。
2、引导体会民谣中用词的'准确、精练:少、掉、倒、败、丢。
3、讨论:因为一个马掌丢了一个国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畅所欲言。
5、教师点评,引导学生透过现象、透过表面情况去看本质:因为马夫与铁匠的一个疏忽,少了一个马掌钉,挂了一个马掌才酿成理查的惨败,使他丢了自己的国家。
1、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后得到什么启示?
3、明理:做事要有责任心,不能马虎,敷衍了事,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桑兰遭遇脊椎骨折,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巨大不幸时,仍微笑着面对一切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
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
(1)提出读书要求:
用6分钟时间准备,要求做到正确、通顺,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读破句,不随意停顿。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做到通过声音高低快慢的变化把课文读得抑扬顿挫,富有感情,那就更好了。
(2)学生按要求读书。
(3)交流读出成果。
指名读。
同学之间按照读书要求,互相评议。
3、精读感悟。
(1)桑兰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是什么?
2分钟默读课文,理解一切具体指什么。
指名交流。
小结:
作为一个常人,她受伤后,突然不能自己刷牙、穿衣、吃饭了,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瘫痪后,她的后半生也许要永远在轮椅上度过,她失去了生活的自由;年仅17岁的她,每天都要用两小时接受康复治疗,忍受剧痛,失去了生活的轻松。
作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她再也不能在赛场上驰骋,再也没有机会登上高高的领奖台,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失去了最心爱的运动事业。
这所有的一切,她必须承受!
(2)桑兰是怎么微笑着承受一切的?
快速读读3至6小节,找找答案。
指名交流。要求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3)小结。
引导齐读主治医生拉格纳森的话:
这个小姑娘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给所有的瘫痪患者做出了榜样。
我们相信,桑兰决不会向伤痛屈服,我们相信,早晚有一天,她能站起来!
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微笑承受着一切,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更赢得了我们的崇敬!
4、学习生字词
(1)用3分钟时间准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忆。
(2)默写。交流。
(3)对默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字指导。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九
1.同学们,你们带来了什么心爱的礼物,谁来说说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时候,谁送给你的?
2.有位小朋友她的宝贝可多了,你想不想看看是些什么?就让我们大家把课文打开,看看都有什么。
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2.教师抽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卡片
礼物发芽懂得一套书
精彩寄托果断滋润
(2)理解词语
渐渐指针精美
期盼幼小博大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长短句的停顿。教师重点指导第三节。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4.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描述的画面、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重点指导:
我收到了哪些礼物?
我从一粒种子生根发芽,读懂了哪些自然?(种子在春天会生根发芽,生长时需要阳光,水。植物给大地带来了绿色,可以吸收有害气体,释放出氧气。)
为什么说小小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你收到过亲人什么礼物?
5.仿照课文前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十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检查学习情况。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文章的条理。
3、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游玩等情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2、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游玩等情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1、生字卡片。
2、歌曲《种太阳》
3、教学挂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拟人化的太阳公公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什么?(太阳公公非常慈祥,他把光和热都无私地给了我们;太阳公公出来了,我感觉很暖和;想起了《种太阳》这首歌)
2、教师相机播放歌曲《种太阳》:那我们一起来唱唱《种太阳》这首歌吧。
(二)要求导读,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
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2)读课文,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们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有不理解的地方,可在旁边作记号。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其他正音。
(2)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强调读和写上的注意点。
(3)再次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3、一起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们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4、反馈分段情况。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过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他会看见什么呢?(如河流、大海、森林、人类、动物等)他又听到了什么呢?(如河水哗哗地流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在欢笑)
他知道小朋友的什么事情,他又是怎么做的?
2、出示体现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的内容的挂图。
3、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师生交流后,齐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5、学生用以下句式练习说话。
当太阳知道小朋友们喜欢,他就发出来,放出来,把(叫),让。
6、指名反馈。
7、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进一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8、拓展思维:同学们,你能按照句式模仿着说一句吗?
9、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深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10、师生交流:太阳这样对待我们,我们应该对太阳说些什么呢?
(四)小结:同学们,太阳真好,给了我们光,给了我们热,给了我们美好的一切。好,大家一起来对太阳说太阳,你好,谢谢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根据课文内容或者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在阳光下我们尽情地游玩的图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他在孩子们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的含义。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世界和平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他在孩子们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的含义
2、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世界和平的感情。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作业展示,导入新课。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太阳是如何对待我们的,他给了我们光和热,给了我们美好的一切。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可爱的世界。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动手画我们在阳光下尽情地游玩的图画,下面,就请同学们上台来展示一下。
2、学生展示作品。
小结:同学们画得真棒,给老师一种美的享受,谢谢你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2、指名反馈。(美的东西如刚才展示的图画,文明的行为,善良、勤劳、聪慧、勇敢的人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世界和平;而丑的'东西如疾病,饥饿,各种可怕的灾难,人类之间的战争。)教师相应地展示图片。
3、小结:是的,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太阳都看得到了,他看到全世界美的东西,也看到全世界丑的东西。但是,他喜欢美的东西,他爱所有热爱美的人类。
(三)学习第814自然段。
1、出示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读一读,完成练习,并回答问题:
(1)太阳爱的人们。
(2)太阳最爱的,是。生长在太阳下的,他全都爱。
(3)所有的孩子指哪些孩子?
2、学生合作学习,思考讨论。
3、集体反馈。
4、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渴望和平、向往和平的感情。)
5、小结:因为孩子们最纯真,最善良,孩子们热爱美的东西。所以太阳把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平等互助,没有战争的希望放在孩子们的身上。请同学们怀着渴望和平、向往和平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814自然段。
6、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拓展延伸。
老师扮演太阳公公,学生们扮演孩子们进行角色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太阳公公对全国人民都是无私的平等的,他爱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因为孩子们最纯真,最善良,最热爱美的东西,所以太阳把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平等互助、没有战争的希望放在孩子们的身上。太阳公公这样无私地、平等地对待我们,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他上午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课后习题2。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十一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送它回到了家。读了这个故事,你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了的精神更美。学习这篇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插图,在朗读中感悟夏夜的美。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时。
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喜欢)
(听录音)
请大家仔细听,听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个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5课。
(板书课题:夏夜多美)
(生齐读)
师:学了课文大家就明白了。
学习新课
一、朗读感悟
1、学生分自然段开火车轮读
教师检查学生是否已经读正确。
2、反馈读
教室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的教读有关段落和句子。
3、想象读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描述,想象夏夜的景美情美。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4、竞赛读
内容为倒数三个自然段。
学生一个个竞赛读,其他同学评价,教师指导学生从是否听出夏夜的美来评价。
5、思考读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星星为什么高兴?
6、体会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角色体会夏夜的美。
二、识字写字
教师卡片出示生字
睁、腰、爬、感、谢
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听。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字都是形声字,都是两字合一字,这都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功能。
猜谜识字,教师卡片出示“根”“非”,边出示生字边说谜面
根: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
非: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一排边两排,看看没有手。
偏旁归类:
教师出示:
莲、激、趴、急、感:
莲:草字头,是植物。小草绿,荷花红。最美丽,是睡莲。莲叶绿,莲花红。
激:洒水泼水三点水:石落水池激起水,水池水多石头大,激起一片水花花。
趴:足字旁,在左边,一撇一捺右边站,跑要足,跳要足,蹲着趴着都要足。
急、感:心字底,下面站,不慌不急心不乱,学朗读,要动情,读出感情才好听。
师:大家能不能利用这个方法举出一些自己认识的字呢?
(学生踊跃发言)
三、练习
小组比赛读课文,看哪一组同学读的最有感情,读的好的一组同学奖励他们“星光奖杯”一个。
教师出示生字:
学生抢读,教师给读对的'同学发一个“星光奖杯”。
四、总结
现在大家回想一下:
开课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小黑板出示)
课文里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你感到课文里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这种精神是否值得我们小朋友们学习呢?
学生一一作答,教师点评,总结本课。
一、导入新课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出示本课需认识的字,学生轮读。
二、学写生字
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
学生观察字型,结构。
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学生回答)
教师指导书写。
学生独立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学生独自练写。
三、实践活动
我说夏夜美:
1、读读说说,要求
读,要边读边想,说,要尽量多说,如:
青青的庄稼,青青的草地,绿绿的树叶,绿绿的小草,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溪。
自由组合说夏夜,按观察对象分组:
星空组,花园组,池塘组,街道组……每祖先组内互相说,再选出代表向全班说,其他组员补充说。
2、评一评
哪一组描绘的夏夜最美,获得“睡莲奖”。
四、布置作业
收集一些有关气象的谚语,并作好记录。
五、小结
教师动画出示本课图片:
学生看着本课图片试着复述课文内容,重温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97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