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优秀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2 11:08:07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优秀12篇)
时间:2023-12-12 11:08:07     小编:翰墨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梳理和归纳自己的知识。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思考,找出其中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优点和问题,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一

我们中国有许多美丽的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有的有厚重的文化背景,有的有绮丽的神话传说,种种不一,这些美丽的节日是祖上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在这些节日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春节自然是当仁不让。春节是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个团圆的日子,只要是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在何方就没有哪一个不爱着、思恋着春节的。春节,我们的节日啊。

春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盛大节日。春节是中国农历元月初一,也是我们与家人团聚,放松身心、规划未来的日子。以前总是有许多繁文缛节,如祭祖、向长辈磕头、不许说丧气话、不许写字、动针线等,现在虽然保留了一些习俗,如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等,但大部分比较麻烦的礼节都不存在了。王安石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名为《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描写了宋朝过年时民间欢快、热闹的气氛,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当今社会,背井离乡、出门闯荡的人越来越多了,无论在外面混得好还是不好,身在异乡的游子们每年总有一个日子回到家乡,与家人欢聚一堂。这个日子就是春节。每年的过年期间,各地的火车站、汽车站就会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那就是“春运”,那是各地的游子们为了回到自己的故乡而迈出的坚定步伐。春运期间,有调侃的,有抱怨的,可大家都不后悔,为了回家过年,这点苦算得了什么。那些仍然留在工作岗位上,无法回家过年的人则难免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感。“年”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永远不变的情结啊。

可是,千辛万苦地回家了,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和家人聚一聚,陪一赔家里的老人,休息一下吗?我们的年,我们的节日,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娱乐、休闲。央视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过年时,不少人都有大概七八天的假日,但六成以上的人都表示自己把这些节日都用在了购物、参加聚会上去了,满打满算,在家陪伴父母的时间都不到一天。本是应该休息整顿一番,结果东奔西跑,父母没陪成,反给自己增添了一身疲惫,一身烦恼。虽说参加聚会等在某些人确是“身不由己”,但我们应该尽量去改变。过节,适量的外出无可厚非,但我们更应当多在家陪陪父母,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捶捶背,毕竟,多数人一年都没有见到父母了。节,《说文解字》解释说,就是竹约。约,缠束也。以竹节的节引申出节制、管束的意思。节日,就是自我节制、管束、停顿的日子,我们更应该在春节——这个神圣的节日里去思考,改过,而不只是去赴宴,去购物。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节日毁在自己手上。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二

莺啼燕语报新年,新年到,大街小巷,人潮人涌真热闹,左邻右舍,忙里忙外喜笑颜。这是一个传承了千年的节日,这是一个万家团聚的时刻,这是一个全民庆祝的日子。

宁波的春节还带着丝丝寒意,但是这丝毫不能阻挡人们迎接春节的热情。今年春节,奶奶早早的就准备了好多的食物,有腊肉,香肠,猪蹄,汤圆,鱼,虾,螃蟹把冰箱塞得满满的。爷爷买了一副红红的`春联贴在大门口,只见上联写着福旺财旺运气旺,下联写着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喜气盈门,哇!顿时感觉年味儿浓浓。爷爷贴好了春联,背着手在大门口左瞅瞅,右看看,一会儿用手去抹平一下,一会儿又问奶奶有没有贴正。

唉,一副春联有那么重要吗?我最期盼的还是除夕晚上的烟火,不失所望,爸爸买了很多的烟花,有长串的鞭炮,有大箱的烟花,还有我喜欢玩的电光棒。

除夕晚上,我们一大家人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一边看春晚,其乐融融。吃过晚饭,我们准备放烟花了。只见那一颗颗烟花,咻的一声,一飞冲天,然后在天空中爆炸,瞬间幻化成无数颗小烟花,还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的像一个个字,有的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有的像一片片流星雨真是光彩夺目,灿烂无比。爸爸说,烟花代表我们对来年的期望,希望我们未来的日子都能像烟花一样灿烂、火红、漂亮。

春节年年有,今年更喜庆,我喜欢过春节!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三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四

“春节”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外来打工者都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拿着一年的工资,心中暖洋洋的;咱们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长们的夸奖……大街上、小区里、超市中,到处都洋溢着喜气,一派热闹的场面。

常州人一般在除夕过“大年夜”,是一年中最闹忙的一天。家里有外出者,再远都会赶回来与家人团圆。在常州,从早晨开始主妇就忙碌开了,剁馅心、包馄饨以供中午食用;男主人一般会装饰厅堂、悬挂中堂字画,制造新年气氛。午饭后,家里所有人开始准备年夜饭菜,炒瓜子和长生果,在果盘糖缸里摆上糕点、糖果、柿子、橘子等,以示“甜甜蜜蜜、事事如意”。

而咱们泗阳人过新年可是别出心裁啊!大年三十随处走走到处是红彤彤的对联,有点文化的老人还会对各家的对联进行评价。晚饭就很简单了,中午的剩菜随便吃一下。主妇们开始和面准备包饺子的馅,一家人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包饺子。有传统的人家还会简单的开个家庭会议,对这一年进行总结,对下一年进行打算。不时会有邻居过来找人打牌聊天,这个时候父母不会再催孩子们早点睡觉了。通常父母会在孩子们睡着了之后放几片糕在他们的床头,初一的早晨一起来就吃到,寓意“步步登高”。

常州人和泗阳人过新年可都要熬夜的,常州人和泗阳人的观点都是一样的——新年欢乐和平平安安!

新的一年又到了,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都将发生变化,自己又长大了一岁,我希望这一年好运一直陪伴着我,我也会更加努力的,争取在这一年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长大后,为家乡的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五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先听我讲一个关于除“夕”的故事吧!

相传,在古代每逢新旧岁之交时,一只名为“夕”的怪兽就会来到人间烧杀抢掠。这天,人们请来了一位老道士,只听他言道:“此乃“夕”兽,最惧红、光、震耳欲聋之声三物”。说完,便乘云而去。于是,人们发明了桃符和爆竹,以此来驱除“夕”兽。后来,就演变成今天的春联和烟花了。

接下来,就听听我的春节经历吧!

大年三十下午,我们来到了青城山下的青源国际大酒店。一眼望去,青城山上山青水秀,百草丰茂,空气也十分清新。

晚上,我们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包饺子。首先,拿出一块块精致的小面团,用擀面杖将它擀成一片片薄薄的面皮。然后,放入一些韭菜馅,将面皮对称折起来,用手捏出一个个印子,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我偷偷地往一个饺子里放了一枚硬币,心想:谁吃到这枚硬币,谁在这一年里就会牛气冲天。我包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饺子,有麻花状、甜筒状,还有飞碟状……,总之,真是有趣极了!

现在到了放烟花的时间了!我们来到了酒店外的草坪上放起了五颜六色的烟花,有窜天猴、小蜜蜂、小雨伞等,烟花在空中争先恐后地绽放开来。有的像一只啃食竹子的大熊猫;有的像抱着孩子的母亲;有的像迎风飞舞的蝴蝶;还有的像花枝招展的桃树……,向人们展示出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可就在这时,妹妹却嚎啕大哭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哦,原来是因为烟花的声音和火光把她吓着了。我看着那绚丽无比的烟花,暗自许下一个新年愿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要收获满满。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代表着喜庆和团圆。我爱春节,更爱中华民族那纯朴的习俗与民风!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六

黑色的夜幕中,上演了一场五光十色的精彩大戏。烟花是主角,小星星在一旁却当上了小配角。“嘣,哗啦啦”大戏的序幕拉开了,这一声划破了黑夜的宁静。“嘣,哗啦啦”“嘣,哗啦啦”一粒粒小子弹在夜空中展开了自己优美动人的身姿,如花一般动人。串串花穗齐绽,就像一场花卉展览在天宫召开:紫的,红的,黄的,绿的,彩色的……多得让人应接不暇。烟花就像一位天使,嵌在黝黑的夜空中翩翩起舞;有时又像一个彩色风车,把小小的星火向旁边散去;有时还想一粒粒快乐的种子,洒满人间……夜空只有烟花一人唱着独角戏,星星月亮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场面却不是单调乏味的,烟花把场面完美的hold住了。

“真美”我发自内心的称赞道。我那小脑筋又开始运转,我问一旁的姐姐:“烟花为什么射不到星星?”我又补充了一句“脑筋急转弯哦。”姐姐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星星会闪!哈哈,难不倒我!”我一脸沮丧,但却不失我欣赏烟花的雅兴。

那时正好是1月22日的24点钟,全国人民都为迎接新年的来临,放着烟花,场面自然是美不胜收。小时候,我听说过一个关于年兽的传说,也知道放烟花的寓意:吉祥如意。爆竹声中一岁除,在新年到来的时候,人们用放烟花的方式来迎接美好的未来。

我爱烟花,她美丽的身姿,绚丽缤纷的色彩深深吸引我。

那夜我很迟很迟才入睡,一直守在窗前,看着这一中国特色——烟花。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七

20__年12月31日晚,__大学元旦游园会中,明月赏灯会精彩亮相。灯会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灯笼和传统色彩的猜灯谜活动给全校师生传达了新年的讯息,送去了新年的祝福。

此次活动的亮点就是点灯仪式。点灯仪式的意义在于提高学校社团在校级活动中的参与。明月赏灯会是由校团委、社团联主办,剪纸艺术协会、艺苑书画协会和玫瑰园诗社共同承办的,是代表学校社团亮相于元旦游园会。邀请校团委的老师们、校学生会和社团联的学生干部们,以及学校50多位社团负责人们为此次赏灯会点灯,即增加了活动意义,又为活动添彩。在各个协会负责人所点的灯笼旁边都挂有该协会对此次活动的祝福,即向广大同学宣传了该协会,也体现了所有社团一家亲的团结合作。

活动的筹备应做到越早越好。由于活动的筹备早在活动之前一个月开始,所以无论是制作灯笼技的技术交流还是具体实践,都有足够的时间,使得最后展出的`灯笼超过预计数量,保证了活动成功举办。

活动的筹备也应做到越细越好。由于活动之前考虑到了许多细节的地方,使得最后活动不失之细节,体现了一个品牌特色活动应有的质量。如:嘉宾赠语簿的特别制作体现了精致,用筷子沾蜡点灯体现了别致与实用,多层泡沫胶的铁皮蜡烛底座体现了耐用与牢固,单个灯笼悬挂体现了安全,用订书钉代替燕尾夹固定灯谜体现了灵活与节约。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实行分工负责制取得显著效果。考虑到活动现场的拥挤与工作琐碎,活动前便将所有工作分工,指定负责人,避免活动混乱无序。此次将活动现场的工作基本分为4块:总服务台、兑奖处、后勤处和安全委员会。总服务台负责接待嘉宾、为嘉宾点灯服务和为参加活动的同学解答疑问;兑奖处负责字谜答案对正与兑奖;后勤处负责蜡烛的更换、灯笼的修补和字谜的补充;安全委员会负责维护猜谜同学的秩序、保护灯笼不被损伤、防止灯笼失火和指导同学参加活动。分工到组,责任到人,活动现场虽然人山人海,但活动组织得却是井井有条,开展顺利。

制订《明月赏灯会之紧急情况应对方案》并坚决贯彻实施。尤其在1个兑奖处出现人群拥挤的现象时,兑奖处的负责人能按方案增加兑奖处至3个,缓解了兑奖处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让参加活动的同学能尽快得到奖品。按方案实施的另一个明显效果是:由于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所做,最后活动结束没有一个灯笼烧毁,这较之去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新增加灯笼赠送这一环节,即解决了各协会没有足够空间放置灯笼的问题,又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好评。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八

而这一天当中,我们家也是忙来忙去,准备过个好年。我一早起来帮着爸爸、妈妈一起准备过年,准备好后,我们一家坐上车直向爷爷奶奶家前进了。

“到了、到了……”我一下车,就闻到很香、很香的味道,一进去。香味就扑鼻而来,我一看全都是我最喜欢吃的菜,有五花肉、鱼肉、还有排骨汤等等,好吃的菜已经上桌了呢,奶奶说:“你和姐姐一起去再买点菜来。”然后,我就又和姐姐上了车出发去菜场,到了菜场后,我都只看到人,这真是人山人海啊!进入菜场后,我和姐姐千挑万选、百里挑一,买了鸡丁、青菜、白菜等好菜。一回去我就立即给了奶奶,让奶奶快点烧,好最先尝到美味。

开饭了,一盆盆陆续上了桌,这些菜看着就好吃,我先品尝了一块排骨,一吃,我整个人就开心起来了。

很快,菜上完了,奶奶也和我们一起吃了,吃着美味的饭菜,我心中感到了开心。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九

春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每到这时人们都要忙忙活活的包饺子,小孩们则放着鞭炮,在楼下自娱自乐。哦,对了,关于春节,还有一个名称叫“过大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每到春节,人们都要在屋子里躲起来,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有一只叫“年”的怪物会出来杀人、搞破坏。后来,人们发现“年”的弱点:“年”特别怕红色和巨大的响声。于是人们想到了对付“年”的方法。“年”又来了时,家家户户的窗户、门口等都挂起了鞭炮与灯笼,贴上了春联。噼噼啪啪声让“年”收到了惊吓,春联和灯笼让年感到害怕。于是,“年”便逃走了。

后来,这个过春节的习惯就被人们的祖祖辈辈延续了下来。自然,我们家也不例外,除夕夜可忙坏了我和老妈,贴春联、贴门神。对了!今年是羊年,老妈还特地买了几个羊年的贴画和窗花。然后爷爷陪我下楼放了几个烟花,上楼之后我开始学奶奶包饺子:揉面、擀皮、包馅子。由于我是第一次包饺子,所以我的饺子都是圆的,于是我给它起了个名字:“自制元宵”。

晚上,我陪奶奶看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也是我们过春节的一顿“年夜大餐”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被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喊”醒,然后带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扑腾”一声跳了起来,然后飞快的穿好衣,冲出屋子,对全家人大喊一声:“祝大家新年快乐!”爸爸、老妈、爷爷、奶奶都笑了,纷纷往我手里递红包。我们吃了在饭后就去给楼上楼下的长辈们拜年去了。

我逢人就说:“过年好!”大家互相送出祝福。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十

放寒假了,新年的脚步也近了。这次去老家过年我很高兴,因为可以拿到压岁钱、看春晚。还可以亲手尝到外婆做的年夜饭。

进了外婆家,就看见外婆在做饭,听见那菜刀熟练的声音,像是在做我最喜欢吃的饺子。洗完手,就进了厨房,看见了许多东西,有刚刚和好的面,没切的韭菜,桌上还有肉丁,刚上锅热腾腾的菜肴……当然鞭炮礼花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分工合作:外婆做饭,妈妈包饺子的肉馅,外公爸爸去收拾桌子或洗碗筷,我来指挥。

只听到很熟练的刀工在厨房挥舞,香气飘溢出来,不一会桌上摆着各色各样的年夜小吃,热腾腾的菜搬到了餐桌上。可把我乐坏了!哇,好丰盛啊!密密麻麻的菜映入了我的眼帘;有醇香多汁的牛肉,也有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有象征着家人团团圆圆的年糕,也有香喷喷肥美的鲑鱼。春卷在灯光的照耀下油光闪闪,一口咬下去顿时鲜美的味道直奔喉咙,散发着浓浓的春的气息。我看得垂涎三尺。爸爸和外公干了一杯酒,然后用酒杯遮住脸,豪爽地喝干了酒。再抬起头来时脸已红彤彤的了。每一个人的眼里洋溢起了幸福的光芒。脸上都泛起了灿烂的笑容。虽然没有饭店里美味的鲍鱼,没有昂贵的东星斑,我们都仍吃得心满意足。

吃完饭后,大家来到院子紧挨着坐着,月亮出来了,月光照在每一处阴暗的地方,照在树枝上树爷爷笑了,照在狗窝旁小狗暖暖的睡了,照在池塘边青蛙欢快地唱着,我们一家人则在欣赏月亮看那美丽的夜空无数星星对我眨着眼像一个个可爱天真的孩子。

到放礼花的时间了,我兴奋的点燃礼花在爸爸的陪伴下一个个缤纷多彩的炮弹一个个射出那么美的景象大的围着小的发出绚丽的光彩!你也一定羡慕吧!这个年夜饭我吃出了它本身的意义!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十一

上完最后一天的课,在路上颠簸一外小时之久,终于到了家。

今年家办过白喜事,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称作“新年”。原应在小年前吃年饭,年饭过后直到大年初二,家里人不应去拜访他人,因为“别人不喜”。但于由一些原因,年饭被推到腊月二十九,爷爷说“新事新办”。

腊月二十九,家中仍同平时一样,没有贴新对联,没有贴“福”字,也只有寥寥的四个人,给奶奶上完香,我便入了座,门外照例是年饭前的鞭炮声,但似乎缺了点什么。

是缺了以往的年味吗?

默默低头吃饭,我想到了去年的年夜饭。

大姑妈、小姑妈一家早在上午就来到奶奶这里来,打扑克的打扑克,下棋的下棋,打麻将的打麻将,看电视的看电视……一大家子人玩得不亦乐乎,热闹到不行。到点吃年饭时,几个姑伯手一挥:“走,出去炸鞭”。而我和表哥、表妹三人也早已围在饭桌旁抢肉吃:上一盘肉串,看谁手快,边吃边玩;尽兴处我们开怀大笑,而奶奶也乐乐呵呵。等到大家都上了桌,圆形的大桌上摆满了菜,年饭,敬酒,我们兄妹三人早早吃完,去客厅各种玩耍,大人则在饭桌上继续闲话一年的收获及对新年里的展望。

以往的年饭都是这么热闹,甚至“吵闹”。过年嘛!

是啊,这才是年味嘛!

而今年,四人各占一方,没有跟我抢肉吃,饭菜似乎变得难以下咽,谁似乎也没有什么要说的,吃完饭各各散去。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不禁开始想象别人家热门的年夜饭。

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在外的游子要提前许久抢购火车票,只为能回家过年;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在家的父母要在临近过年的.时候不断催促儿女回家过年;我也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有人说有家人陪伴才叫过年。所谓年味,不仅是贴上新对联,贴上“福”字,更是有亲人的团聚;哪怕没有贴上对联,哪怕没有鞭炮,哪怕没有烟花,只要亲人能够团聚一堂热热闹闹,那才有年味!

而今年,说是缺年味,实际上,是缺了奶奶,是缺了能一同过年的亲人,是缺了那份热闹。

我和我的中国年寻味工作总结篇十二

今天是大年三十,终于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团团圆圆地吃一顿年夜饭。

我们家也是热闹非凡。大家都在为过年紧张地准备着。妈妈和奶奶在屋里洗衣做饭,爸爸和爷爷要去集市上买年货,我闲不住,也想凑热闹,便和刚和上海回来的叔叔一起买鞭炮。一路上,总是能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因为老家这里有早上过年,也有中午和晚上过年的风俗。

我们骑着摩托车在山路上盘旋着,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镇上。集市上可热闹了,人山人海,车辆川流不息。街道两旁,摆了许多小摊,卖菜的,卖水果的,卖电器的,聚集在一起,不时地听到小贩的叫卖声和人们的叫喊声,整个小镇都充满了过年的喜庆。

我和叔叔买了一大捆冲天炮,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此时,爷爷和爸爸也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收拾好东西,我们就开始贴春联了。

没有胶水怎么办呢?爸爸灵机一动,进屋拿了一些糯米粉,放在碗里,再浇上一些水,放在火堆帝,用树枝慢慢搅拌十分钟,一碗超强胶水便制作好了。别看这是自制浆糊,粘力也不小呢。我拿着木棍沾了一点浆糊,涂抹在春联上,再交给爸爸由他看准后帖上去。贴好春联,效果棒极了,红光四射,福气冲天。

刚忙完这些,奶奶又提了一大筐蒸熟的糯米饭出来了,原来这是要打年糕啊。看着热气腾腾的米饭,晶莹剔透,香喷喷的,十分诱人。我们先把米饭放在专门打年糕的石槽中,这时爷爷、爸爸、叔叔分别拿了一把大木锤,围成圆圈你一棒他一棒,按顺序敲打着糯米,一边打嘴里还一边喊着口号:“一、二、三打呀,一、二、三打呀……”年糕被打融后,他们又翻了个面继续打着。我看他们打得那么轻松自在,还有说有笑的样子,也想试一试,谁知,我刚拿起木锤,靠近年糕,木锤却怎么也拿不起业了。糯米可真够粘的!看着大家脸上也都冒出了晶莹的汗珠,我心里不停地说:干什么都不容易啊,大家辛苦了。

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大家都累了。奶奶把做好的熟年糕分给我们吃,肚子早就饿坏了,我们大口大口地吃起亲手打的年糕,感觉格外的香甜。

到了夜晚,过大年了。大家欢聚一堂,开开心心地吃着年夜饭。我早就等不及了,吃过饭,拿起冲天炮就跑,到外面去过足了瘾。美丽的烟花在空中开放,多美的夜景啊!这真是我过的最幸福的一个春节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95197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