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片大班教案(实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2 10:02:12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实用16篇)
时间:2023-12-12 10:02:12     小编:雅蕊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编写一份好的教案需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教学步骤的详细安排、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评价手段的科学设计。"这些教案范文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对大家的课堂教学会有所帮助。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一

每年的六月,是孩子们值得留恋的日子。不久,他们将告别幼儿园生活,离开相处了三年的小伙伴,踏入小学生活。离别的依惜,升学的惊喜,交织成离园之际的复杂情感。

在即将分别的时刻,我们将开展多种形式的毕业活动。制作自己的名片进行交换是其中的活动之一。通过幼儿自行设计个性名片、相互赠送名片,表达对同伴的依恋,体验成长的快乐。

1、了解名片的功能,知道名片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2、能设计自己的名片,突显个性,掌握名片的装饰方法;

3、通过活动,让孩子感受分手时刻的激动与留恋。

收集各种名片、彩色纸、水彩笔、粘贴图案、剪刀等。

一、了解设计意图。

——我们班级小朋友就要离开幼儿园,到不同的小学去读书,你会想念自己幼儿园的小伙伴吗?你们还会相互联系吗?可以采用怎样的联系方法?(打电话、上网、送名片等)。

二、了解名片的功能。

(名片展示)——这是什么?它们样式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人们为什么要用名片?它有什么用处?

——你还见过怎样的名片?

——小结:名片的样式各不相同,用处也不同,可以认识新朋友,联系老朋友,还可以介绍自己单位产品等,名片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三、设计个性名片。

——你想拥有自己的名片吗?

——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名片?(请幼儿说说设计意图)。

——名片上应该有什么?

——老师启发提示:名片的形状不一样、色彩花纹不一样、文字的排列、电话号码的排列也不一样。

——幼儿动手设计名片,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进行设计,有自己的个性;

2、掌握名片的装饰方法;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设计。

——我们的名片设计好了,请你把名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送名片时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让幼儿相互见说句祝愿的话)。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二

学会运用“项目清单”自动版式制作名片;学习使用项目符号;学会插入图画;学会调整图形的大小位置。

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电脑。

出示一张名片,师:同学们,大家看,这是什么?你们看,一张名片既能了解到他的姓名,年龄、爱好,并可以通过e-mail和他人取得联系。名片,可以让别人了解你,也可以帮助你了解别人,架起你与他人友谊的桥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一张名片。

1、动手设计名片:

a、让学生自学课本p68页内容,边学边试操作。

b、让学生提出在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请周围的同学或老师解决。

c、学生再次操作。

2、让名片漂亮起来,学习插入图形。

a、教师操作示范,学生领会操作要领。

b、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c、试一试:插入一条粗直线。

3、让名片漂亮起来,学习插入项目符号。

学生自学课本p71内容,然后自己小组操作,遇到不懂的问题再请教老师或同学。

p70的练一练。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点评。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操作过程中还遇到什么困难还需要老师解决?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三

1、了解名片功能,知道名片能为人民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2、能创造性的设计自己的名片。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1、幼儿有互留通讯方式的愿望。

2、老师设计制作的名片,上届大班幼儿名片,收集的各种不同种类的名片。

3、操作材料:几何图形卡纸、彩笔、剪刀、花边剪刀、废旧图片。

了解名片的作用。

(1)你们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名片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一张老师自制的名片,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3)人们为什么要用名片?它有什么用?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在与幼儿互换名片的xx中结束,孩子们即获得了经验又加深了与幼儿间的友情。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力。

这节课应让幼儿课前学会写个人信息等资料,这样幼儿在制作环节上就会很轻松。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四

1.了解名片的功能,知道名片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2.能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名片。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名片。

1.幼儿有互留通讯方式的愿望。

2.《幼儿画册》(第三册p65)。

3.老师设计制作的名片,上届大班幼儿名片,收集的各种不同种类的名片。

4.操作材料:几何图形卡纸、彩笔、剪刀、花边剪刀、废旧图片。

1.了解名片的作用。

(1)你们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名片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一张老师自制的名片(尺寸要大),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名片上有哪些信息。

(3)人们为什么要用名片?它有什么用?

小结:名片上有自己的名字、电话、地址等。它有很多用处,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与朋友保持联系,可以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2.欣赏各种名片。

(1)欣赏多种名片。这些名片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分别有什么特色?(观察名片的形状、颜色、装饰方法)。

(2)欣赏上届大班幼儿的名片。

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名片吗?这些名片和刚才的名片有什么不同?

3.设计名片。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设计自己的名片?名片上应该有什么?如何进行装饰?

(2)幼儿操作设计自己的名片。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名片设计得更独特,更漂亮。

4.幼儿互相赠送自己的名片,激发毕业后与同伴保持联系的愿望。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在与幼儿互换名片的**中结束,孩子们即获得了经验又加深了与幼儿间的友情。

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力。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五

一天,东东小朋友带来了爸爸的名片,他说:“老师,这是我爸爸一天的名片,送给你吧。”这时,其他孩子都围了过来,“我妈妈也有”、“我爸爸也有”、“我姑父也有”、“我阿姨也有”。第二天,孩子们纷纷从家里拿来了大人的名片,许多名片放在一起,孩子们自然而然进行了比较。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名片的颜色、式样、花纹都有区别,相互讨论尤为激烈。

“指南”中指出:学习活动应尊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自主活动基础上,积累和扩展孩子的经验。于是,在孩子们以有的经验基础上,我组织了活动“名片”,通过交流、操作,孩子们对名片的特征及用途有了更深的了解。

1、知识目标: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愿意与人交往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水彩笔、卡纸、各种名片。

一、了解名片的作用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名片)

问题:我们看一看名片上都有什么?

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作用吗?

2、教师小结:大人们在预订饭店、修车、与朋友联系等都会用到名片,名片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二、观察名片

1、教师法给幼儿各种名片,请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手中的名片。找一找名片

上有哪些文字和数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名片上共有的特征及用途。

三、比较名片上的不同图案和标记

2、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有一张名片会送给谁?会做一个怎样的图案或标记?

四、制作并赠名片

1、教师给幼儿发各种形状的卡纸,用彩笔进行设计,写

上自己的名字等信息。

2、将名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也可以互赠或向同伴索取名片。

3、你收到了几张名片?他们分别是谁的?

五:活动延伸:为爸爸妈妈或自己喜欢的人设计制做名片。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在与幼儿互换名片的中结束,孩子们即获得了经验又加深了与幼儿间的友情。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力。

这节课应让幼儿课前学会写个人信息等资料,这样幼儿在制作环节上就会很轻松。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六

1、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2、激发幼儿自主交往的愿望。

课件一套,幼儿绘画工具、铅化纸人手一张,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活动流程:进一步了解名片——制作名片——相互交流。

1、进一步了解名片。

导入:观看幻灯1、2。

讨论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观看幻灯3。(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交到更多的朋友、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讨论名片上的内容:观看幻灯4、5。(名片上有单位名称、姓名、职位、标志、地址、电话、手机等)。

想想说说我们的名片上有些什么:观看幻灯6、7。(自己的名称、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所在班级等)。

2、制作名片。

2、名片内容:必须有本人姓名、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

3、可以添画花纹等,进行装饰。

3、相互交流。

赠送名片和介绍名片。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七

1.了解名片的功能,知道名片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2.能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名片。

1.幼儿有互留通讯方式的愿望。

2.《幼儿画册》(第三册p65)。

3.老师设计制作的名片,上届大班幼儿名片,各种不同种类的名片。

4.操作材料:几何图形卡纸、彩笔、剪刀、花边剪刀、废旧图片。

1.了解名片的作用。

(1)你们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名片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一张老师自制的名片(尺寸要大),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名片上有哪些信息。

(3)人们为什么要用名片?它有什么用?

:名片上有自己的名字、电话、地址等。它有很多用处,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与朋友保持联系,可以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2.欣赏各种名片。

(1)欣赏多种名片。这些名片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分别有什么特色?(观察名片的形状、颜色、装饰方法)。

(2)欣赏上届大班幼儿的名片。

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名片吗?这些名片和刚才的名片有什么不同?

3.设计名片。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设计自己的名片?名片上应该有什么?如何进行装饰?

(2)幼儿操作设计自己的名片。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名片设计得更独特,更漂亮。

4.幼儿互相赠送自己的名片,激发毕业后与同伴保持联系的愿望。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八

1、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2、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3、培养幼儿愿意与人交往的情感。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教学重点: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水彩笔、卡纸、各种名片。

一、了解名片的作用。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名片)。

问题:我们看一看名片上都有什么?

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作用吗?

2、教师小结:大人们在预订饭店、修车、与朋友联系等都会用到名片,名片。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二、观察名片。

1、教师法给幼儿各种名片,请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手中的名片。找一找名片。

上有哪些文字和数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名片上共有的特征及用途。

三、比较名片上的不同图案和标记。

2、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有一张名片会送给谁?会做一个怎样的图案或标记?

1、教师给幼儿发各种形状的卡纸,用彩笔进行设计,写上自己的名字等信息。

2、将名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也可以互赠或向同伴索取名片。

3、你收到了几张名片?他们分别是谁的?

五:活动延伸:为爸爸妈妈或自己喜欢的人设计制做名片。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在与幼儿互换名片的xx中结束,孩子们即获得了经验又加深了与幼儿间的友情。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力。

这节课应让幼儿课前学会写个人信息等资料,这样幼儿在制作环节上就会很轻松。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九

2、在名片上按自己的意愿表现个人特征,并与同伴交换名片作为离别的纪念。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1、欣赏作品:《失乐园——寂寞上场了》或《照相本》(几米)中部分边框。

2、同伴为自己画的画像。

3、色纸数张、橡塑纸、版画滚筒、hb铅笔、黑色水性油墨等。

2、谈论大人们是怎样来联系的。了解成人的一种留念的方式:送名片,说说名片有些什么用途。

3、欣赏几张成人的名片:成人的名片上有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为了让名片好看一些,还设计了一些边框作为装饰。

3、欣赏比较不同名片的边框装饰:有的边框是由大大小小的方块组成的,有的是由各种线条组成的,也有的是由圆圈和线条组成的。

4、欣赏一组夕、乙米的画上的边框装饰,发现其中简单的排列。

1、选择好朋友为我们画的相片中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用重组的方式用橡塑纸刻成底板,并在四周进行装饰。

2、用滚筒在底板上分别均匀地涂刷边框和画面。

3、当别人需要时,可以按需要连印数张。

1、在同伴为自己画的画像中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张,并按自己的想象装饰边框'做成底板。

2、在认为不够清晰的局部可重复刻印。

3、将油墨均匀地滚匀后再进行涂刷。

4、可选不同颜色的纸反复印制数张。

5、选择自己较满意的名片晾挂起来。

1、互相观赏比较,说说你想得到哪些好朋友的名片。

2、晾干后在名片背面书写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力。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十

1、把握钙塑板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制作自己的名片。

2、在名片上按自己的意愿表现个人特征,并与同伴交换名片作为离别的纪念。

1、欣赏作品:《失乐园--寂寞上场了》或《照相本》(几米)中部分边框。

2、同伴为自己画的画像。

3、色纸数张、橡塑纸、版画滚筒、hb铅笔、黑色水性油墨等。

一、欣赏谈论。

2、谈论大人们是怎样来联系的。了解成人的一种留念的方式:送名片,说说名片有些什么用途。

3、欣赏几张成人的名片:成人的名片上有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为了让名片好看一些,还设计了一些边框作为装饰。

3、欣赏比较不同名片的边框装饰:有的边框是由大大小小的方块组成的,有的是由各种线条组成的,也有的是由圆圈和线条组成的。

4、欣赏一组夕、乙米的画上的边框装饰,发现其中简单的排列。

二、了解制作步骤。

1、选择好朋友为我们画的相片中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用重组的方式用橡塑纸刻成底板,并在四周进行装饰。

2、用滚筒在底板上分别均匀地涂刷边框和画面。

3、当别人需要时,可以按需要连印数张。

三、制作名片。

1、在同伴为自己画的画像中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张,并按自己的想象装饰边框'做成底板。

2、在认为不够清晰的局部可重复刻印。

3、将油墨均匀地滚匀后再进行涂刷。

4、可选不同颜色的纸反复印制数张。

5、选择自己较满意的名片晾挂起来。

四、观赏思考。

1、互相观赏比较,说说你想得到哪些好朋友的名片。

2、晾干后在名片背面书写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按此方法可继续制作,互相赠送。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十一

1、了解名片的结构,尝试根据自己的想象绘画制作一张自己的名片。

2、能大胆介绍自己制作的名片,体验成功的快乐。

各种名片的图片、幼儿制作材料(水笔,各种彩纸周围用造型剪刀剪出名片边缘形状)。

1、如果你想让别人认识你,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自主交流:可以自我介绍。……)。

2、、你们看到过名片吗?什么是名片呢?名片有什么用吗?出示名片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请幼儿欣赏各种名片,你看到过的名片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名片上都有什么东西?名片上有些必须有的东西:如名字、电话号码,图片等等。

2、讨论:制作一枚名片需要注意些什么?

1、根据老师所出示的不同名片,以及自己收集的名片,幼儿尝试制作。

2、幼儿制作绘画名片,教师观察并巡回进行指导。

3、引导幼儿大胆创新地制作不同的.名片。

1、幼儿介绍自己的名片,观察作品中是否有名片必须有的要素。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十二

1、在同伴为自己画的画像中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张,并按自己的想象装饰边框'做成底板。

2、在认为不够清晰的局部可重复刻印。

3、将油墨均匀地滚匀后再进行涂刷。

4、可选不同颜色的纸反复印制数张。

5、选择自己较满意的名片晾挂起来。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十三

2、谈论大人们是怎样来联系的。了解成人的一种留念的方式:送名片,说说名片有些什么用途。

3、欣赏几张成人的名片:成人的名片上有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为了让名片好看一些,还设计了一些边框作为装饰。

3、欣赏比较不同名片的边框装饰:有的边框是由大大小小的方块组成的,有的是由各种线条组成的,也有的是由圆圈和线条组成的。

4、欣赏一组夕、乙米的画上的边框装饰,发现其中简单的排列。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十四

2.了解名片在人们交往活动中的过程。

3.培养幼儿乐于交往的性格。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1.音乐《找朋友》入场,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坐下。

2.手指游戏导入《小猪过马路》,引出本课的新朋友,小猪乐乐(出示乐乐的名片)这是小猪乐乐带来的特殊礼物,请小朋友说一说这是什么?(名片)。

4.出示图片,并观察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逐图展示。

5.第四幅图,乐乐用什么样的名片把大灰狼吓跑了?讨论,教师总结。展示其中一种方法。

6.小猪乐乐用名片找到了很多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制作自己的名片来交新朋友吧,发纸,制作名片。(放轻音乐)。

7.展示幼儿名片。

8.带幼儿出场,去其他班寻找自己的新朋友,并把名片送给他们(放音乐找朋友)。

1.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力。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十五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社会小小名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片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孩子们对它仍然比较陌生。名片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必备的东西,有必要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同时,名片对于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有可挖掘的教育价值。为此我们设计了"小小名片"这二系列活动,以帮助大班幼儿了解名片的来源、名片的作用及名片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1、认识名片,了解名片的用途。

2、尝试设计一张名片,理解人与人交往的途径和方法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故事《小老虎的名片》;将事先准备好的名片挂在一棵名片树上。

一、讲故事《小老虎的名片》

2、教师小结: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认识许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据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地址与朋友保持联系。

二、欣赏名片

1、教师提问:小朋友平时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

2、出示名片树,幼儿观察名片的形、色等装饰方法。

3、教师提问:名片树上有各种各样的名片,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引导幼儿展开讨论。

三、了解名片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名片,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用吗?

2、教师小结:名片有多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3、请幼儿当设计师为自己设计名片,提醒幼儿不志设计名字、电话等名片要素,建议幼儿写上自己的班级。

四、幼儿设计名片

教师巡回指导:名字、电话号码是否写清楚,并引导幼儿尽量设计得新颖和别致。

请幼儿在生活中收集各种各样的`名片。

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名片。活动来自于孩子的生活,因此活动中幼儿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自己设计名片的活动给了幼儿创造的机会和空间。除了我们平时见到的名片,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同材料和样式的名片;另外市面上还有很多装名片的漂亮盒子,这都将成为活动拓展的生长点。

我的名片大班教案篇十六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不同职业的专长推测故事情节发展。

2.感知故事的情趣性,体会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发悬念。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

2.提问:发生什么事了?(幼儿自由猜测)。

3.设疑: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这可怎么办?谁来帮他们想想办法?

二、推测故事情节。

1.认识各种有本领的田鼠:谁来搬呢?田鼠村里有本领的人都来了。

2.推测:谁最有可能搬走这块大石头?为什么?结果怎么样?

小结:他们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挖,还有的撬,在田鼠宝宝的指挥下,大家的劲都往一处使,原来这不是石头,是个大面包!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总结: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

活动反思:

故事围绕搬走大石头的问题,出现了很多有特殊本领的人。孩子在猜测推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不同职业的特别专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即便拥有特殊的本领,如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仍然不能搬走大石头,从而凸显了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93537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