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物理教案(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2 08:45:08
电流物理教案(模板17篇)
时间:2023-12-12 08:45:08     小编:GZ才子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接下来,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制定个别化的教学方案。最后,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教案是教师为备课和授课而制定的详细教学计划,它可以帮助教师规划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编写教案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电流物理教案篇一

1、复习上节课知识,并推出;.。

4、能利用有效值定义计算某些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及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将知识进行类比、迁移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如何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而培养学生处理解决新问题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处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5、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演绎思维能力.。

6、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2、让学生体会对称美.。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及相关教法建议。

3、要让学生知道,提到交变电流的电压、电流、电动势时,如果不加特别说明,通常指的都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电表测量的数值,也都是有效值.正弦电流的有效值和最大值的关系,课本中是直接给出的,不要求加以证明.但它十分有用,应要求学生记住.还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这一关系只对正弦式电流成立,对其他波形的交变电流并不成立,物理教案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高二物理教案,教案《物理教案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高二物理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2、理解有效值的定义并会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电流物理教案篇二

1、下列关于地磁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指南针总是指向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b.观察发现地磁场的南北极和地理上的南北极并不重合。

c.赤道上空的磁感线由北指南。

d.地球南、北极的磁感线和海平面平行。

2、关于磁感线和电场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而静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

b、磁感线和电场线都是一些互相平行的曲线。

c、磁感线起始于n极,终止于s极;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

d、磁感线和电场线都只能分别表示磁场和电场的方向。

二、知识梳理。

1.磁场、磁感线、地磁场、电流的磁场。

(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___用实验展示了电与磁的联系,说明了电与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对电与磁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预示了电力应用的可能性。

(2)磁体和_______的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对________和电流都有力的作用.磁场具有方向性,规定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_______的受力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也就是小磁针_______时_______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磁感线的_______反映磁场的强弱。

(4)描述磁场用磁感线。磁感线是指在磁场中引入的一系列曲线,其上每一点的______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也是小磁针静止时____的指向.

磁感线在磁铁外部由____极到_____极,在磁铁内部由____极到_____极,构成一闭合的曲线。磁感线越密处磁场越____,磁感线越疏处磁场越____.

(5)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其间有一个交角,叫做_______。

2.电流磁场的方向。

(1)判断直线电流的磁场具体做法是右手握住_______,让伸直的拇指的方向与_______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_______的环绕方向。

(2)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具体做法是右手握住_______,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_______一致,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______________的方向。

三、例题分析。

例题1:关于磁感应强度和磁感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感线强度的方向。

b、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c、匀强磁场的磁感线间隔相等、互相平行。

d、磁感就强度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

例题2:大致画出图中各电流的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四、课后练习。

1、关于磁感线的概念和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

b、磁场中任意两条磁感线有可能相交。

c、铁屑在磁场中的分布所形成的曲线就是实际存在的磁感线。

d、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终止于磁体的s极。

2、在图3-1-11中,已知下列各图中的电流方向,请画出相应的磁感线。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

电流物理教案篇三

(1)知道电流表的符号和用途。

(2)知道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法。

(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电学实验的初步技能。

养成科学的态度,体验科学精神。

教材介绍了一些物理课上常见的电流表,有电流计、教学演示用电流表、学生用电流表。说明电流表能够测量电流。

详细介绍了电流表的读数,注意零刻度线、量程有两个、每个量程对应有最小刻度、接线柱有三个且分正负。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教材又详细介绍了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对于连接方式画出了参考图,并分析了在电路中电流表测是测量哪部分的电流。对于接线柱的连接,教材画出了参考图分析了如何连接才是正确的。选择量程问题,教材讲解了选择量程的具体方法,要注意先选用较大量程,并用试触的方法。对于不能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上,教材用图示分析了其做法的错误。

教材最后提出了思考的问题,学生应的联系实际,注意想像选择不同接线柱的物理图景,分析出正确的方法。

本节教学要注意观察和实验,有条件的可以边授课边学生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教师要提供不同的电流表让学生观察,接触实际的材料。教师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电流表的资料,增长学生的见识。电流表读数的教学,要注意讲清三个接线柱对应着两个量程,要通过练习掌握电流表的读数。电流表的使用,要联系实际学习,学生可以动手连接并分析电流表这些用法的原因。分析一些电路图中电流表的使用是否正确,并如何改正。

学生使用电学测量仪器,所以电流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会读数和使用。

一、电流表

教师可以提供实际资料,如各种电流计、教师演示用电流表、学生电流表,对于学生电流表可以提供多种,例如零刻度线在左边的、左面是负刻度的、一个负两个正接线柱的、一个正和两个负接线柱的电流表。本处学生要接触实际材料,切实联系科学实际。

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电流表的符合和用途。

二、电流表的示数

方法1、讲清电流表的接线柱、对应的量程、每个量程所对应的最小刻度。并出示制作的表盘和指针让学生根据所连接的接线柱判断所选用的量程,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可以使学生思考没给出接线柱的连接是电流的读数可能是多少,可以让学生思考某个电流值要选用什么量程,为什么。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电流表,学生自行设计方法,电流表的一些问题如: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的用途和用法;电流表的两个量程、最小刻度;电流的读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电流表的使用

方法1、教师要注意结合电路图来帮助学生学习电流表的四个使用规则,要注意引导学生想像物理过程,分析这些使用电流表方法的原因。

对于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可以由电流是测电路的某点处的电流入手,把电流表接到电路的某点处应当是串联。结合电路图分析各种电流表的测量,并会判断一些电路图中电流表的作用。

对于电流表接线柱的连接,讲清电流由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进和从负接线柱流出的过程,要结合电路图分析,发现电路图中的问题。可以由学生实际连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连接电流表时连接正接线柱,又从负接线柱连线,经过电路连回电源的负极。学生感受电流表是如何在电路中连接的。

对于电流表的量程,在第二个问题"电流表的读数"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学生比较好理解选择量程的意义,只是介绍清楚具体的实现方法,选择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的方法就可以了,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体会这种方法的意义,从而深入理解电流表量程的选择问题。

对于电流表不能连在短路的电路中,由于没有电阻的知识,所以本处宜形成学生的观念,在电阻学习中再深入讲解,教师可以结合电路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电路中哪些有短路的现象并如何改正。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实验仪器,并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电路图,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教师提供的课题,教师可以参考的课题有:电流表的应当如何连到电路中;分析电路中电流表的作用;怎样才能安全使用电流表。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纠正学生在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错误,并建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二节电流表

一、电流表

1、电流表的符号:

2、电流表的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二、电流表的示数

1、量程:0-0.6a;0-3a

2、对应的最小刻度:0.02a;0.1a

三、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先选用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探究活动

【课题】电流表的种类、原理、构造。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制订分类课题:

1、种类。2、原理。3、构造。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

1、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2、浏览网上有关站点。

3、小组讨论、交流。

电流物理教案篇四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交变电流和电压的峰值及用途,并知道有效值的概念及计算。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及峰值,明白其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体会物理的生活性,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交变电流的峰值及有效值的概念及计算。

【难点】。

明白交变电流有效值的概念及计算。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上节课交变电流的产生来导入新课。

问题1: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是什么?它的表达式的意义及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学生回答:知道了线圈的转速,那么线圈在其中转动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回答:表示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教师点评:其实呢,大家答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我们电学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有一个专门含义叫做有效值,今天就来学习它。

环节二:新课探究。

(一)峰值。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前面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及表达式来理解交流电的峰值。

学生回答:交流电的最大值就是im和em,最小值是为零。因为电压虽然有正负之分,但只是表示大小。

教师点评:同学分析的非常仔细,交流电的最大值im和em就是峰值,可以用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和电压的高低。

(二)有效值。

教师出示一道例题:

说明:以上三个球有效值的公式仅适用于正弦和余弦交变电,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

环节三:巩固练习。

学生回答:电容的'击穿电压和保险丝的熔断电流都是其能承受的最大值,即其需大于正常使用的交变电的电压及电流的峰值。

教师总结:交流用电设备上所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是有效值;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的示数是有效值;交变电流的数值在无特别说明时都是指有效值。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交流电的峰值及有效值的概念和意义。

并让学生课下思考:对于半周期或四分之一的周期的正余弦的有效值有交变的计算方法吗?

电流物理教案篇五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伏安法测电阻。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板书)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1.实验原理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实验电路。

2.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方便地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

(1)为便于实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实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实验,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察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其它注意事项同往常一样。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请几个实验组的同学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讨论:

1.完成实验报告。

2.课本习题。

3.预习: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这个实验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讲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以后的应用也比较多,因此要进一步强调这个实验的重要性和用这个方法测电阻的实用性。

2.要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中要向学生说明自己联好电路后一定要经过教师检查方可按下电键实验。

4.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电阻值不随u,i变的物理实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强调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要犯电阻的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的错误。

电流物理教案篇六

1、复习上节课知识,并推出;.。

4、能利用有效值定义计算某些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及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将知识进行类比、迁移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如何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而培养学生处理解决新问题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处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5、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演绎思维能力.。

6、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2、让学生体会对称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及相关教法建议。

正弦电流的有效值和最大值的关系,课本中是直接给出的,不要求加以证明.但它十分有用,应要求学生记住.还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这一关系只对正弦式电流成立,对其他波形的交变电流并不成立。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2、交变电流瞬时值确定使学生感到困难,通过例题分析使学生学会借助数学工具处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方案。

电流物理教案篇七

情感目标

养成科学的态度,体验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法建议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分析】

学生使用电学测量仪器,所以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会读数和使用、

【设计】

一、

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的符合和用途、

二、的示数

三、的使用

【】

第二节

一、

1、的符号:

2、的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二、的示数

1、量程:0-0。6a;0-3a

2、对应的最小刻度:0。02a;0。1a

三、的使用

1、要串联在电路中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的量程:先选用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探究活动

【课题】的种类、原理、构造。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制订分类课题:

1、种类

2、原理

3、构造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

1、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2、浏览网上有关站点

3、小组讨论、交流

电流物理教案篇八

1.通过演示实验,确认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2.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

3.通过演示实验,知道矩形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情况。

4.知道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了解换向器的作用。

5.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

1.磁场对电流有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和有关。

2.直流电动机的构造: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

3.直流电动机通电转动时,

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位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向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转速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1)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

(2)给直导线通电,会发现直导线。

(3)磁场方向不变,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会发现直导线。

(4)电流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会发现直导线。

实验表明:磁场对电流,力的方向与和有关。

观察与思考:用漆包线绕成线圈,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去后放入磁场,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观察到的现象是:

通电线圈(能/不能)在磁场中转动;

通电线圈(能/不能)在磁场中持续转动下去。

(1)信息快递:

通电线圈的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线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是一对,这个位置称为。

(2)分析: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如果立即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通电线圈就能在磁场力的作用下继续转动下去。完成这一任务的装置就是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它工作时将能转化为能。

完成“www”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跟和有关.如果这两者其中之一的方向改变,则力的方向;如果这两者的方向同时改变,则力的方向______。

3.下列设备中没有使用电动机的是()。

a.电风扇、收录机b.空调器、计算机。

c.电冰箱、微波炉d.电话机、电视机。

4.通电导体在磁场里所受力的方向()。

a.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b.只跟电流方向有关,跟磁感线方向无关。

c.只跟磁感线方向有关,跟电流方向无关d.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都无关。

5.电动机的作用是:

电流物理教案篇九

学生使用电学测量仪器,所以电流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会读数和使用.

一.电流表

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电流表的符合和用途.

二.电流表的示数

三.电流表的使用

一.电流表

1.电流表的符号:

2.电流表的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二.电流表的示数

1.量程:0-0.6a;0-3a

2.对应的最小刻度:0.02a;0.1a

三.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先选用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探究活动

【课题】电流表的种类、原理、构造.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制订分类课题:1种类2原理3构造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1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2浏览网上有关站点

3小组讨论、交流

电流物理教案篇十

学生使用电学测量仪器,所以电流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会读数和使用。

教师可以提供实际资料,如各种电流计、教师演示用电流表、学生电流表,对于学生电流表可以提供多种,例如零刻度线在左边的、左面是负刻度的、一个负两个正接线柱的、一个正和两个负接线柱的电流表。本处学生要接触实际材料,切实联系科学实际。

方法1:讲清电流表的接线柱、对应的量程、每个量程所对应的最小刻度。并出示制作的表盘和指针让学生根据所连接的接线柱判断所选用的量程,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可以使学生思考没给出接线柱的连接是电流的读数可能是多少,可以让学生思考某个电流值要选用什么量程,为什么。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电流表,学生自行设计方法,电流表的一些问题如: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的用途和用法;电流表的两个量程、最小刻度;电流的读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方法1:教师要注意结合电路图来帮助学生学习电流表的四个使用规则,要注意引导学生想像物理过程,分析这些使用电流表方法的原因。

(1)对于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可以由电流是测电路的某点处的电流入手,把电流表接到电路的某点处应当是串联。结合电路图分析各种电流表的测量,并会判断一些电路图中电流表的作用。

(2)对于电流表接线柱的连接,讲清电流由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进和从负接线柱流出的过程,要结合电路图分析,发现电路图中的问题。可以由学生实际连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连接电流表时连接正接线柱,又从负接线柱连线,经过电路连回电源的负极。学生感受电流表是如何在电路中连接的。

(3)对于电流表的'量程,在第二个问题"电流表的读数"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学生比较好理解选择量程的意义,只是介绍清楚具体的实现方法,选择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的方法就可以了,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体会这种方法的意义,从而深入理解电流表量程的选择问题。

(4)对于电流表不能连在短路的电路中,由于没有电阻的知识,所以本处宜形成学生的观念,在电阻学习中再深入讲解,教师可以结合电路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电路中哪些有短路的现象并如何改正。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实验仪器,并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电路图,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教师提供的课题,教师可以参考的课题有:电流表的应当如何连到电路中;分析电路中电流表的作用;怎样才能安全使用电流表。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纠正学生在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错误,并建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先选用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电流物理教案篇十一

构建“人文·物理·社会”三维课堂,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沪科版九年级16.1《电流的磁场》公开课教案。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走入学科教学,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民主性、生成性。以“随堂探究卷”为桥,架师生互动平台,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质性评价手段。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磁体、磁极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并会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强弱;初步了解地磁场。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磁感线形象描述磁场这一抽象概念的思维能力,物理教案《沪科版九年级16.1《电流的磁场》公开课教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的磁文明,激发学习热情;通过介绍我国近代“磁文明的衰落”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感知磁场,并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教学器材】条形、u形磁体、小磁针;多媒体课件及相应图片;探究卷等。

电流物理教案篇十二

1.理解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与单位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2.会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子带负电,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3.学习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方法: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

4.会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路径,会分析电路中电流的流向。

5.学习焦耳定律:知道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6.会解决有关电流的热效应的简单问题。

电流物理教案篇十三

1、理解为什么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知道用感抗来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感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知道为什么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4、知道用容抗来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使学生理解如何建立新的物理模型而培养学生处理解决新问题能力.

1、通过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体会事物的相对性与可变性.

2、让学生充分体会通路与断路之间的辩证统一性.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本节着重说明交流与直流的区别,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交变电流特点的认识.教学重点突出交流与直流的区别,不要求深人讨论感抗和容抗的问题.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用实验说明问题,不必在理论上进行讨论.

1、根据电磁感应的知识,学生不难理解感抗的概念和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教学中要注意适当复习或回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自然地得出结论.这样既有利于理解新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把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进而独立地获取新知识.

2、对交变电流可以通过电容器的道理,课本用了一个形象的模拟图,结合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加以说明,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对于容抗的概念和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课本是直接给出的,让学生知道就可以了,不要作更深的讨论.

3、本节最后,结合实际说明了电容的广泛存在,可以适当加以扩展和引伸,以开阔学生思路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联系实际问题.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作用

1、了解电感对电流的作用特点.

2、了解电容对电流的作用特点.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特点.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特点.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小灯泡、线圈(有铁芯)、电容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

一、引入:

在直流电流电路中,电压 u、电流i和电阻r 的关系遵从欧姆定律,在交流电路中,如果电路中只有电阻,例如白炽灯、电炉等,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欧姆定律仍适用.但是如果电路中包括电感、电容,情况就要复杂了.

二、讲授新课:

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实验:把一线圈与小灯泡串联后先后接到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上,观察现象:

现象: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交流的电路中电流小,间接表明电感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为什么电感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引导学生解释原因:交流通过线圈时,电流时刻在改变.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必然要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线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应用:日光灯镇流器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自感系数很大.日光灯起动后灯管两端所需的电压低于220v,灯管和镇流器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得用镇流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能保护灯管不致因电压过高而损坏.

2、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

实验:把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分别接在交流和直流电路里.

现象:接通直流电源,灯泡不亮,接通交流电源,灯泡能够发光.

结论: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交流能通过交流电.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是容易理解的,因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被绝缘介质隔开了.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时,实际上自由电荷也没有通过两极间的绝缘介质,只是由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在变化,当电压升高时,电荷向电容器的极板上聚集,形成充电电流;当电压降低时,电荷离开极板,形成放电电流.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

原因:与电源相连的机芯和金属外壳可以看作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电源中的交变电流能够通过这个电容器.虽然这一点漏电一般不会造成人身危险,只是为了在机身和外壳间真的发生漏电时确保安全,电气设备和电子仪器的金属外壳都应该接地.

3、电容不仅存在于成形的电容器中,也存在于电路的导线、无件、机壳间.有时候这种电容的影响是很大的,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很高时更是这样.同样,感也不仅存在于线圈中,长距离输电线的电感和电容都很大,它们造成的电压损失常常比电阻造成的还要大.

电容:通高频,阻低频.

电感:通低频,阻高频.

电流物理教案篇十四

6)连线完毕,对照电路图,按接线的思路顺序检查一遍电路,再闭合开关.

7)对没有把握的电路,用试触(瞬时碰接)的方法,试探接通电路.一般提倡用这种方法.

8)如果发生故障应立即断开电路,然后从电源的一个极出发,逐段检查原因.

9)做好实验纪录.读数要客观,要实事求是.

10)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使其恢复原状.

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

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以上均参考参考教材)

【】小组

设计实验电路

设计记录表格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于串、并两电路中电流关系进行比较.

电流物理教案篇十五

知道交变电流和电压的峰值及用途,并知道有效值的概念及计算。

【过程与方法】

用等效的方法求出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及峰值,明白其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体会物理的生活性,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

交变电流的峰值及有效值的概念及计算。

【难点】

明白交变电流有效值的概念及计算。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上节课交变电流的产生来导入新课。

问题1: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是什么?它的表达式的意义及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学生回答:知道了线圈的转速,那么线圈在其中转动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回答:表示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教师点评:其实呢,大家答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我们电学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有一个专门含义叫做有效值,今天就来学习它。

引出课题——交变电流的峰值及有效值(板书)。

环节二:新课探究

(一)峰值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前面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及表达式来理解交流电的峰值。

学生回答:交流电的最大值就是im和em,最小值是为零。因为电压虽然有正负之分,但只是表示大小。

教师点评:同学分析的非常仔细,交流电的最大值im和em就是峰值,可以用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和电压的高低。

(二)有效值

教师出示一道例题:

说明:以上三个球有效值的公式仅适用于正弦和余弦交变电,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

环节三:巩固练习

学生回答:电容的击穿电压和保险丝的熔断电流都是其能承受的最大值,即其需大于正常使用的交变电的电压及电流的峰值。

教师总结:交流用电设备上所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是有效值;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的示数是有效值;交变电流的数值在无特别说明时都是指有效值。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交流电的峰值及有效值的概念和意义。

并让学生课下思考:对于半周期或四分之一的周期的正余弦的有效值有交变的计算方法吗?

电流物理教案篇十六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伏安法测电阻。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一)引入新课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1.实验原理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实验电路。

2.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方便地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

(1)为便于实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实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实验,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察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其它注意事项同往常一样。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请几个实验组的同学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三)巩固知识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课本习题。

3.预习: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这个实验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讲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以后的应用也比较多,因此要进一步强调这个实验的重要性和用这个方法测电阻的实用性。

2.要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中要向学生说明自己联好电路后一定要经过教师检查方可按下电键实验。

4.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电阻值不随u,i变的物理实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强调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要犯电阻的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的错误。

电流物理教案篇十七

3、使学生理解如何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而培养学生处理解决新问题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处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5、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演绎思维能力.

6、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2、让学生体会对称美.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及相关教法建议

3、要让学生知道,提到交变电流的电压、电流、电动势时,如果不加特别说明,通常指的都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电表测量的数值,也都是有效值.正弦电流的有效值和最大值的关系,课本中是直接给出的,不要求加以证明.但它十分有用,应要求学生记住.还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这一关系只对正弦式电流成立,对其他波形的交变电流并不成立,物理教案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高二物理教案,教案《物理教案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高二物理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2、理解有效值的定义并会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9193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