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也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优秀教案设计。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一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初步懂得新词在本课中的意思,能认读“惹、皱、脸”三个字。
2、初读课文,体味课文内容。
3、培育孩子准确、流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学会本课9个生字,初步懂得新词在本课中的意思,能认读“惹、皱、脸”三个字。
培育孩子准确、流畅朗读课文的能力。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同窗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粉红色、绿色、棕色)。
课文中找到谜底。老师板课本课题:《蓝树叶》。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生字词。
1、让孩子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不要读一读,假如读得不准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课本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单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懂得的词意,使用工具课本查一查,瞧瞧诠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形。
活动3【测试】检查自学情况。
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孩子读一读:(指名读,开仗车读)。
借、吞、吐、趴、等、盒、削、眉、由。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禁绝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孩子发现问题,培育听的能力)。
2)瞧投影,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禁不住、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好、脸红。
3)自己锻练读。
4)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准确。
5)说说你怎么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吞:高低结构的字,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随意写成撇,教学时应注重提醒孩子。
盒:这是一个形声字,上声下形,上边的“合”与“盒”字同音,下边是一个皿字底。
削: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声右形,右边是个立刀旁,用刀子削。
眉:孩子随意将“目”写成“日”,可沟通孩子想一想,“眉”的下边为什么是“目”。
活动4【活动】再读体会文章内容。
1)自由读,标出天然段序号,随后打手势告知教师。
2)指名分段读,听一听谁读的准确、流畅,进行评测。
3)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赵丽与林园园是同桌同窗,赵丽要画绿树叶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窗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好的笔借给她,找各种砌词,最后赵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瞧到后,觉得很难为情,禁不住脸红了。)。
活动5【练习】巩固识字。
1、小组为单位配合锻练:
1)请你们小组配合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锻练朗读课文,做到准确、流畅。
2)小组之间互相出试题考查,合作学习小组长留下进行监控。
打个比方:
瞧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小组之间进行角逐,并沟通孩子从不一样方面进行评测,展示学习成果。
活动6【练习】指导写字。
1)让孩子打开中文课本瞧课后的第二题,考察大部分数生字的占格情形。
2)让孩子说说眉、借、由的占格情形。
3)在课本中锻练描写。
4)进行展示,进行嘉赞,指出需要改良的地方。
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
抄写难字、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重庆市万评论。
优点:。
抓住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朗读感悟的时候围绕重点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多读,多想,多问有利于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
缺点:。
第二课时,引入环节采用复习生字词后抓住重点词引入会更好。
重庆市万评论第一学时检查自学情况。
优点:。
从音形意三方面入手,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看效果如何,一定是多让孩子发言,这样才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缺点:。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二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用吗、吧造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3.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生字。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用吗、吧语气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2.细心体会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
1.挂图。
2.学生朗读课文,准备画笔。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学习课文,朗读感悟体会互相帮助的可贵。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2.细心体会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
1.课前板书:19。
2.设悬念: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树叶怎么会有蓝色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学生自学:
1.以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成果汇报:
(1)生字。
(2)接读课文。
3.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
1.老师(出示插图1)讲述故事起因:(第一自然段)。
2.师: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小朋友看,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指导看图)。
3.(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你一定会读了!指导朗读。
4.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
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
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5.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6.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7.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四、实践活动:
1.让我们和林园园一起画一张有绿绿叶子的图画送给李丽好吗?
2.作品展示会。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生字,词语,会写10个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读字组词(同位配合完成)。
2.有感情地读文。
二、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看字帖,观察每个字在字帖中的位置,想想写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出示生字帖(投影仪)。
请同学上台与台下同学交流体会。
3.重点指导: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4.同学自己看字帖写字,师巡视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1)指名读。
(2)你能用吗、吧也说一句话吗?
(3)把这句话写在书上。
(4)指名读读。
2.把两个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四、抄写生字词。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三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3学习疑问句,陈述句。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做人道理。
从故事中体会同学相处的道理。
识字、写字,积累词汇;提高阅读能力。
是个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小故事,通过故事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帮助。让孩子读故事,讲故事,在朗读明白道理,感悟语言文字。
挂图、自制课件:电子卡片、练习。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呢?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用生动的词语表达。
火红的枫叶;嫩绿的柳叶;金黄的梧桐叶。
电子图片出示“蓝色的树叶”,这是?质疑,引入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检查生字词语的预习。
1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借助字典和课文注音解决。想一想自己提出的问题。
2巩固生字词语。用电子卡片检查;。
3闯词语迷宫。迷宫一:我会读;迷宫二:变生字魔术。
4说说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指导阅读,明辨道理,训练基本功。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读相关的段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继续读故事,引导:林园园为什么不借给李丽铅笔?是李丽说话没有礼貌吗?读一读李丽的话,评价一下她。
4如果你是林园园和李丽的同学,想对林园园说什么?
5同桌对读课文,说说自己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自己遇到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办?
四总结;巩固生字词语,认读卡片。
五作业:
一星级:认读生字词语;。
二星级:替林园园画一幅画送给李丽,表达自己的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快速认读生字,并组词。
二基本功训练。
1练习说疑问句和带“吧”的陈述句。
2辨字组词。
术()注()吐()。
木()住()土()。
3学写生字。
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字型,在田字格中写。
“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四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装着“自己”和“他人”这两样东西。在许多情况下,这两样东西都在进行着斗争。斗争的结果要么是自私,要么是无私。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在我们的课堂中,前两个方面我们教师已经重视了,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却忽视的比较多。构建生活的课堂,以一种生命对话式的教学进入课堂,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对话的关系,三者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共同生存。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仿照课文中的例句说句子。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重点: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朗读指导。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2课时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提问:图上画着什么?什么地方让你感到奇怪呢?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 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 教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 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1、读词语,看实物识字:铅笔 笔盒 课桌 美术课本
2、 读句子识字
(1)李明把桌上的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
(2)林英皱着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怕惹你生气。”
3、 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4、 分辨多音字: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 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 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1、 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 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 指导(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4、 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
1、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2、木+、=(术) 土+( )= 吐
若+( )=惹 卓+( )= 桌
盒=( )+( )
注=( )+( )
1、正确朗读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
2、深入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1、复习词语。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课文第一段。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指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第三次对话
a、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b、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师小结:你们读得真有感情。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读出了李丽与林圆圆当时的不同心情。小朋友以后读课文要注意句子中的提示语和重点词,它会帮助你读好句子。
1、齐读句子。
2、林圆圆为什么脸红了?她会想些什么呢?
2、这时,林圆圆又脸红了。林圆圆为什么又脸红了呢?
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蓝色的树叶
李丽 林园园
借 舍不得
蓝树叶 脸红了
互相帮助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五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生字卡多媒体
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能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理解课文中包含的思想内容。安排两课时。
师板书:树叶,学生认读。
提问:如让你在树叶前加一个适当的词?你会加什么词?(请学生举手回答)师点评。
看老师加上的:蓝色的
提问:你看行吗?生议论。
今天我就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请齐读课题。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树叶为什么是蓝色的呢?示多媒体
2、学生听完朗读后,同桌交流问题答案
(因为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不见了,她向林园园借,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李丽只好用自己的蓝铅笔画蓝树叶了。)
芝麻开门,智多星评选:
1、读一读请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
2、听一听: 请学生说说,(示多媒体)你读这篇课文的感受?相机引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印象很深刻的段落或语句。
3、理解词:吞吞吐吐;不要不要不要并能用这些词说话。
4、评一评评选智多星。
5、指导学生分角色读。
6、让学生小组自由分角色读。
7、比一比自荐或推荐小组上台表演,评选最佳组合。
述:最佳组合的评选,让我看到了集体的团结协作。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在集体生活中,我该怎样与身边的人相处呢?(示多媒体)
请拿出你手中的笔,描绘出你心中的世界吧!(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自由绘画。或写一段话。)
1、作品展示。
2、师点评或学生自评。
在这节课中,我们认识了李丽和林园园,你有什么话对她们说吗?
感谢同学们,在你们身上,让老师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充满友善的美丽世界。
19 蓝色的树叶
李丽 林园园
借绿铅笔 舍不得
画了蓝树叶 不由得脸红了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六
一、启发导入: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读词: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有什么话要提醒。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七
教学要求: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好不同人物的说话语气。
教学难点:读好不同人物的说话语气。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平常我们看见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呢?(绿色,黄色,红色)对了,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边的小朋友画的树叶却是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想知道原因,就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课文,答案就在其中。
让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同时用铅笔勾出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2、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片)。
3、同桌交流:解决不认识的字。
4、开火车巩固认读所教生字。
5、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最快。
6、全班交流思考的结果。(说得好的教师给予表扬,同时重复强调,让生加深印象。)。
7、对生字进行扩词训练。
三、合作学习课文内容。
1、分4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先独立在书上标出自然段。
2、小组成员轮流分段读课文,其他小朋友在听时把自己还不认识的`字用横线勾出。
3、同组同学互帮互学,读会所有不认识的字,再试着读读课文。
4、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
(1)数一数有几幅插图?画了几个小朋友,分别叫什么名字?(答完后再出示以下问题)。
(2)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铅笔?林园园答应借了吗?指导朗读,体会人物对话式的心情和语气。
(3)李丽为什么把自己画的树叶涂上蓝色?
学习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出,画上波浪线。
四、反馈、质疑、自语。
1、全班齐读课文。
2、说说通过自己读书明白了什么?(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朗读、感悟、体会。
1、让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告诉大家自己喜欢的理由。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读第2、3自然段,同时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3、讨论交流:林园园为什么会脸红?你想对林园园说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生字卡片复习生字。
2、读词语(小黑板出示)。
风景吞吞吐吐惹人喜爱皱眉头。
削铅笔注意课桌铅笔盒。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让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
2、师重点指导“拿”字的写法。
“拿”字是上下结构,上部“合”字的撇起笔靠近竖中线,然后要往左斜,“口”要写扁一点;下部“手”字的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3、生在书上描红,然后临写,老师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三、课后实践。
画一幅你见过的最美丽的风景画,并涂上恰当的颜色。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八
这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十他贴近,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轻松易懂。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语言。
谈话法、讨论法。学法:合作、自主探究。
识字卡片,投影片
(1)师、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画的是什么?
那么你们在夏季看见的是什么颜色的树叶?
(2)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颜色的叶子吗?(板画蓝色树叶)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吗?请同学们打开书89页,19课蓝色的树叶。
师:同学们自读课文,画生字,想一想,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谁愿意当一次小老师领同学们学习这些生字。
师:我们生字都学了,下面自己再读一遍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带有感情。
师:下面我找几位同学来读课文,在同学读课文时,其他人注意听,评一评。
师:读课文时,她们的对话应该出怎样的语气?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平时有没有这样的情节。
师: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这一句应该怎样读?
谁来读一读?谁愿意挑战她(他)。
师:出示投影,像这样的句子,你会说吗?
(1)把绿铅笔借我用一用行吗?
(2)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师:这样的句子同学们都会说,说明同学们平时都用到了,同学们都很有礼貌。
师:通过这几名同学读课文后,下面找几名同学分角色诵读课文。
谁愿意读?其他人注意听,评一评。
师:刚才是一组女生,下面我找男生读,评一评哪组的最有感情?
师:两组同学读得都不错,其他同学下课要多读课文。带有感情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画一张有绿绿叶子的树的图送给李丽。
19、蓝色的树叶
绿色 蓝色教学反思《蓝色的树叶》需要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生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对课文大致了解,为第二课时感情课文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是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通过自由读文把生字划出来,然后自己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识记一遍,然后找“小教师”领学生字,进行巩固。
先是自读课文,因为刚学完生字,自己读可以把生字融到课文中读,体会字意。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九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用“吗、吧”造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3.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生字。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用“吗、吧”语气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2.细心体会“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
1.挂图。
2.学生朗读课文,准备画笔。
两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学习课文,朗读感悟体会互相帮助的可贵。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2.细心体会“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
1.课前板书:19。
2.设悬念: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树叶怎么会有蓝色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学生自学:
1.以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成果汇报:
(1)生字。
(2)接读课文。
3.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
1.老师(出示插图1)讲述故事起因:(第一自然段)。
2.师: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小朋友看,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指导看图)。
3.(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你一定会读了!指导朗读。
4.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
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
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5.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6.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7.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四、实践活动:
1.让我们和林园园一起画一张有绿绿叶子的图画送给李丽好吗?
2.作品展示会。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生字,词语,会写10个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读字组词(同位配合完成)。
2.有感情地读文。
二、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看字帖,观察每个字在字帖中的位置,想想写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出示生字帖(投影仪)。
请同学上台与台下同学交流体会。
3.重点指导: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4.同学自己看字帖写字,师巡视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1)指名读。
(2)你能用“吗”、“吧”也说一句话吗?
(3)把这句话写在书上。
(4)指名读读。
2.把两个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十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识字卡片,小黑板。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画的是什么?那么你们在夏季看见的是什么颜色的树叶?
(2)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颜色的叶子吗?(板画蓝色树叶)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吗?请同学们打开书89页,19课《蓝色的树叶》。
2、提出学习任务。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小组内展示。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交流识字方法,我会给生字组词并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全班展示。
1、读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
(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用红色区别)。
2、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3、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4、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5、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美术课绿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皱眉头风景。
6、我从课文插图中知道了什么?
7、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我们小组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9、指导写字。
(1)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a、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b、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c、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三、课外延伸。
2、作业设计。
填上合适的词。
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见过的树叶有哪些颜色?(绿色、红色)那么李丽画的树叶为什么是蓝色呢?(出示课题)。
2、提出学习目标。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画出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读出人物表情与对话的语气。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4)、能用语气词“吧”“吗”说一句话。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小组内展示。
(1)正确、流利、有朗读课文。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试用语气词“吧”“吗”说一句话。
(二)、全班展示。
1、我能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我想她们说了些什么。
3、我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生1: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
生2: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第三次对话。
生1: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生2:理解词:吞吞吐吐;…不要…不要…不要….我能用这些词说话。
生3: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生4: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7、学习第五自然段。
生1|:出示第二幅插图,我能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
生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
生3:我能读第五自然段。
生4:我知道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生5:假如我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师小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三、创造性展示。
完成“读读说说”中的练习。
1、我能读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吗”
2.我能说一个问句,用上“吗”
3.我能读句子三,读出请求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吧”
4.我能说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
四、知识拓展延伸。
1、在这节课中,我们认识了李丽和林园园,你有什么话对她们说吗?
2、感谢同学们,在你们身上,让老师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充满友善的美丽世界。
3、作业设计。
(1)我能仿写句子。
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2)、请拿出你手中的笔,描绘出你心中的世界吧!(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自由绘画.或写一段话)。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十一
学习目标:
1、 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次对话。
3、 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启发导入。
1、小朋友,下面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赛,看看谁最精神,注意力最集中。老师说三句话,说得对,你就鼓掌,说得不对,你就摇头。
(1)、众人拾柴火焰高。
(2)、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
2、第3句被你们否定了,能说说理由吗?学生责疑:树上怎么会长出蓝色的树叶呢?平时我们看到的是(出示树叶)红、绿、黄。
3、是呀,书中却有一篇文章课题就叫——蓝色的树叶,(板书课题:蓝色的树叶)——齐读。师: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我们赶紧打开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术、铅、盒、削。”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回答。
那么,“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学学课文吧。
四、细读课文。
1、读讲第2、3、4自然段。
(1)下面请同学们再读第2、3、4自然段课文,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李丽的话用——,林园园的话用~~~~。)。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 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们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我们相信林园园以后会成为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 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结合思想教育:那么我们的同学又是怎样热情帮助的呢?)——指名说说。
五、巩固生字词、说话训练(闯词语迷宫游戏)。
课件出示:我会读(词语)如:美术 算术 技术 手术……。
我会变 如:口+( )=吐 若+( )=惹……。
六、小结。
这节课中,我们认识了李丽和林园园,我想同学们有很多话对林园园说吧?。下节课我们再来畅所欲言吧。
板书设计:。
李丽林园园。
借绿铅笔舍不得。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十二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李丽向林园园借铅笔,而林园园舍不得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最后李丽用蓝铅笔画出了树叶。故事情节简单,但讲出了一个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但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评或说理上。
学情简析。
1、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上了小学,尽管孩子们都接受着要学着关心帮助他的教育,然而在生活中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在对别人的关心中,自己得做出一定的牺牲,也许玩的时间少了,也许耍舍弃自己心爱的东西,也许……孩子们在权衡中往往自私地选择了保护自己,而放弃了无私地帮助他人。但成长中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高尚情感的熏陶下,会逐步克服自私,做个充满爱心的人。
2、孩子们喜欢读接近他们生活的故事,能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却不善于逐句品读、领会。
3、孩子们对于常见的、意义浅显的字词掌握起来要容易一些,所以尽管本课要写的字多,但是记忆起来并不难。
目标预设。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林园园的心里在想什么。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无私地互相帮助。
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挂图,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自学提示。
1、能自学生字词语,记忆字形。
2、能观察分析怎样把字写得美观。
3、边读边想,试着用适当的语气朗读对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让“本、铅、惹、吐、桌、盒、注、削、皱”9个字,会写 “由、本、吐、注、课、铅”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总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林园园的行为是自私的表现。
3、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流程:。
一、设疑引入。
1、板书:( )色的树叶,你打算怎样填空?为什么?
(让学生看课题,发表意见。)。
2、板书填空:(蓝)色的树叶,请小朋友读读题田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
(让学生读课题,针对课题提问,谈自己的想法。)。
3、梳理学生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起好奇,激发学习课文的愿望。
二、自主读书。
2、在课文中勾画生字新词,把自己回生的字词也画一画。
设计意图:自己读书,体会读书过程。
三、小组学习。
指导小组学习:
1、读准字音 分小组读音,组长抽查每个同学认读生字,正音。
2、用生字扩词,注意听听哪些词语可能组错了,相互纠正,说明原因。
3、记住生字。
小组学习:
哪些字还没有记住,同学一起想想办法。
4、读通课文。
(合作读课文,一人一段轮读。相互帮助,正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
习惯合作学习,形成合作意识。
学习生字时将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
四、检查巩固。
1、“开火车”读字词。
2、扩词语,纠正错的词语,并说说为什么错了,相机板书同音混淆的字。
3、说说记忆生字的好办法。
4、能读通课文了吗?愿意读课文的站起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评评他们读得好不好。
设计意图:
既是检查,也是巩固。
识字时抓住个别难字。
根据提示发表意见,整体了解课文:林园园不肯借绿铅笔给李丽,李丽就用蓝铅笔画树叶。李丽很有礼貌,村园园比较自私。
6、你有什么问题吗?(提出不明白的地万)。
设计意图:考虑到个性差异。
五、看谁写得正确、端正、美观。
1、读一读要写的字。
纠正学生中不正确的发音,读准第三声和鼻音声母。
2、记忆字形,笔画笔顺。
同桌交流:这些字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记住字形。
3、发现容易错的地万,对学生的提问做指导。
4、观察如何将字写得美观。
5、师示范写。
6、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看看哪个字写得好,写得不好的字怎样改进。
设计意图:
读准字音,纠正错误读音。
用心学习,不懂就间。
养成细心观察分析的好习惯。
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六、教学效果检测。
( ) ( ) ( )。
shuyi qianbi。
2、朗读课文,不要加减字,尽可能读得流利,有感情。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熟悉课文。
七、拓展性学习。
你帮助过别人吗?别人帮助过你吗?当时你们是怎样想的?你还看到谁帮助谁了?讲一个故事吧,让大家看看小朋友多么关心同学。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训练语言,情感升华。
蓝色的树叶课文教案篇十三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准备】。
生字卡多媒体。
【设计思路】。
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能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理解课文中包含的思想内容。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板书:树叶,学生认读。
提问:如让你在树叶前加一个适当的词?你会加什么词?(请学生举手回答)师点评。
提问:你看行吗?生议论。
今天我就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树叶为什么是蓝色的呢?示多媒体。
2、学生听完朗读后,同桌交流问题答案。
(因为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不见了,她向林园园借,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李丽只好用自己的蓝铅笔画蓝树叶了。)。
三、深入课文,激发情感。
芝麻开门,智多星评选:
1、读一读请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
2、听一听:请学生说说,(示多媒体)你读这篇课文的感受?相机引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印象很深刻的段落或语句。
3、理解词:吞吞吐吐;……不要……不要……不要……并能用这些词说话。
4、评一评评选智多星。
5、指导学生分角色读。
6、让学生小组自由分角色读。
7、比一比自荐或推荐小组上台表演,评选最佳组合。
四、展示台。
述:最佳组合的评选,让我看到了集体的团结协作。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在集体生活中,我该怎样与身边的人相处呢?(示多媒体)。
请拿出你手中的笔,描绘出你心中的世界吧!(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自由绘画。或写一段话。)。
1、作品展示。
2、师点评或学生自评。
五、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认识了李丽和林园园,你有什么话对她们说吗?
感谢同学们,在你们身上,让老师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充满友善的美丽世界。
【板书设计】。
李丽林园园。
借绿铅笔舍不得。
画了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64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