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优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1 04:17:35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优质20篇)
时间:2023-12-11 04:17:35     小编:梦幻泡

总结是我们提升自我、实现个人成长的重要一环。在写总结时,可以适当使用图表和数据来增加易读性和说服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一

一天,我问女儿:“你最喜欢哪个幼儿园?”“我最喜欢城里的幼儿园。”女儿说。“因为啥?”“因为老师光夸我。”女儿说。听着女儿的话,我陷入了沉思。

女儿从开始上幼儿园以来,先后上过三所幼儿园。女儿先是在我工作学校附近的一家幼儿园上小班和中班,这是一所民办幼儿园。每天,只要一上课,幼儿园总会把门锁上.至于孩子们在幼儿园都学啥,家长谁也不知道。后来,听说另一所幼儿园有蒙氏班,老师教得好。中班一上完,我就把女儿转了过来上蒙氏班。开学一上课,女儿的老师就打来打电话问:“您的孩子是不是没上过中班?”“上过中班。”我问:“咋啦?”我看您的孩子连1—10的数都不认识。您还让她在中班上吧。”后来,在我的一再坚持下,老师才同意让女儿上大班,还让我平时多辅导女儿。为让女儿掌握一项特长,我让女儿在每个星期天到县城跟着一位老师学舞蹈。每次,我一接女儿回家,女儿总会笑着说:“爸爸,老师今天表扬我了。”

由此,我想到以前听到的一件事:一天,一位将军吃饭时发现菜很咸。于是就把厨师叫来问话:“今天的菜咋这样咸?”厨师听完将军的话后就问将军:“将军,你看,现在坑里有一群鸭,你要是能把这群鸭赶走,我就告诉你。”将军听后去赶鸭。无论将军怎样赶。坑里的鸭还是无动于衷。最后,将军生气了,大叫一声,“苦啊。”鸭们才四处逃窜。厨师见状笑着说:“将军,我给您做了十几年饭了。您从来没有夸过我,今天,我只是把菜里的盐放多了,你就批评我。这就像你刚才赶鸭一样,你“夸”了一声,鸭才跑的。”将军听到这里,才明白了厨师的真正用意。

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表扬对人的影响。老师们,不要吝啬您的表扬,因为您的表扬,每个孩子都会爱上学校。也许在你的表扬声中,会出现许多中国的“牛顿”。我坚信!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二

范文一: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重视,共同配合。所以在幼儿园针对孩子的喝水的问题,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加以干扰,由于气候不同,幼儿的活动量大小不一样,饮食结构、身体状况不一样,虽然平时,在规定的时间让孩子喝水,但也未必能满足所有幼儿对水的需求,他们随时有渴的需求。幼儿天性又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一玩起来什么都会忘了,所以在幼儿活动中、游戏中要提醒幼儿随渴随喝在幼儿园里,让幼儿多喝水、喝好水随渴随喝的同时,必须教育幼儿在喝水的时候不能玩水,以免洒了在桌面上、地板上,要一口口地喝,不能急,不能说笑,避免呛着,如果人多的时候,要求幼儿排好队,不能推让,学会互相谦让。

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形成合理的生活制度,只靠幼儿园是不够的,所以还得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家长在幼儿园里叫孩子喝水的时候,没有让孩子自己去拿杯子开水,而是家长一手包办,于是我走过去对孩子说:”我们现在是中班小朋友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要自己做,是吗?“然后孩子接过杯子自己喝。因此和家长互相沟通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是有很大帮助。

范文二:

在幼儿园竞赛性游戏活动中,陈宸总是以“这个游戏没劲”为理由推诿,宁愿在旁边独坐也不愿意参与其中。

有一次我组织孩子们在教室内玩“丢手绢”游戏。当小朋友们相互丢了手绢又一圈一圈追逐时,坐在圆圈上的陈宸兴奋不已,一会儿拍手一会儿跺脚,为奔跑的孩子加油呐喊,正当我悄悄关注他投入游戏的`状态时,他被丢到了手绢。他二话不说,捡起手绢就跑——无比正常。可惜才离开椅子两步,他就捏着手绢站立在圈外不动了:“我不想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不好玩!”

看着他,我的思绪飞速寻找着引导他再次回归游戏的方法。于是,我先安置好其他孩子继续游戏后,来到陈宸身边,悄悄地问:“你是不是怕做游戏时被别人追上?”“是的,我跑不过别人的。”陈宸边解释边用可怜的眼神望着我。听罢,我拉着他说:“走!老师帮你赢!”他使劲挣脱着:“我不想玩,我肯定跑不过他们。”“怎么会呢?你可以丢给我们班跑得最慢的小朋友啊!你觉得谁是我们班跑得最慢的?”“高智芸没我跑得快!”“哎,要不你去试试!”

陈宸鼓起勇气开始了他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丢手绢游戏,他果然丢给了高智芸,也果然没有被抓住。此时此刻他的脸上写满了赢了以后的欢乐。游戏就这样继续进行着.在短短几分钟里,小朋友们好几次丢给了他,尝到了甜头的他,还是一次次地将手绢丢给了高智芸,结果也同样让人兴奋——他赢了!

此时,我再次停下游戏,引导他思考:除了高智芸意外,还有谁跑得挺慢的?“吴音霏也跑得很慢!”可不是!高智芸每次拿到手绢后总是丢给吴音霏,并且赢得比赛。我再次鼓励陈宸试一试,果然他赢了第二个小朋友!

今天是收获的一天,因为一个不合群的孩子终于真正融人到了我们的集体生活中。在此过程中,他也体会到了赢与输在游戏过程中是可以用智慧解决的。同时也了解到敢于与强者较量也是一种很过瘾的体验,期待在今后的活动中陈宸能够更加积极勇敢地参与每一项活动。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三

“不去,不去,我不去。”这是杉杉带着哭腔的喊叫声。这一幕发生在升中班的分班现场,他被分到另一个班,怎么也不肯离开,与他共同度过小班一学年的老师和同伴。所以,他大叫着不肯离去。而另一个孩子泽泽,知道自己被分到另一个班,干脆趴在桌子上任谁叫都不理,我们也好言相劝,可这孩子就是不肯离开这张桌子,像长在了桌子上。而其他被分走的孩子,虽听话的离开,脸上却满是不情愿;而那些从另一个班分过来的孩子,也显得很不自在,脸上写满对原班级老师和同伴的眷恋与不舍。看到这些,使我触动很大,记得刚入小班那会儿,这些孩子,对我们这些老师的不信赖,以及对同伴的陌生,就是成为对爸爸妈妈的眷恋与不舍的原因吧。这些孩子与老师同伴相处一年,一年虽不长,但也处出了信任与依赖,现在要分开,不舍是难免的。同样,我这个做老师的,也有着诸多的不舍,特别是看到孩子们眼中的恋恋不舍,与一步一回头,我心里倍感失落,总觉得自己带的孩子是的,不论那一个,就如,总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好一样。

这次分班风波,虽令我不舍,却也令我非常感动,这些孩子,是从一入幼儿园,就由我接手的,从孩子一开始,对我们老师的不信任,到现在对班级的不舍,说明了我们老师一年的付出没有白费,我们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耐心,用我们的细心,换来了孩子们对我们的信赖,我倍感欣慰。

从孩子身上出发,这次分班,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孩子一生不能永远,与相熟的人在一起,必然会一次又一次走进陌生的环境,一次又一次融入陌生的人群,要融进这些陌生的环境中,就需要孩子们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种能力也是我们幼儿园教程中的重要一课。这次分班,也是对孩子适应能力的一种锻炼,认识不同的老师,不同的伙伴。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四

“不和你好了,小气鬼!”

“就是不给你吃!”一片争吵声打破了这美好的景象,我正想过去劝架,朋友拦住了我使了下眼色,我俩会意一笑,节目如期开始上演。

“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巧克力豆,是迪斯尼买的。”小哥哥撅着嘴说道。

“你有好几颗,就给我一个吧,要不我跟你换。”陶陶拿起自己心爱的迪士尼魔剑可怜巴巴的说道。

“就是不给!”小哥哥很坚决地说着。

看着陶陶涨红了小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终于“妈妈——呜呜!”向我求救了。

朋友心一软,就从自己儿子手中骗到了一颗巧克力豆,偷偷地塞到陶陶手中。陶陶的小脸马上由“雨转晴”,开心地依在我身上。

谁知,惊险的一幕出现了。“给我!快给我!”小哥哥愤怒地冲过来,挥起拳头猛打过来,嘶声裂肺地喊着。那气势真吓人,我一把抱住陶陶,于此同时小哥哥也被一把抓住!但是小哥哥还是不服气,不停地喊着叫着。

“陶陶,哥哥动手打人是不对的。”我把陶陶转过身耐心地说道:“我们是男子汉,不能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应该好好说,对吗?”

“是的!”陶陶一副英雄面孔。

“那你做得对吗?不是你的东西能强求吗?”

“妈妈,我不要巧克力豆了,我不要阿姨骂哥哥。”陶陶担心地说。

“那么接下来你该怎么做?”

陶陶小心翼翼地把巧克力豆递了过去:“给你,我不要巧克力豆了,我这儿有好多好多吃的,给你吧!”

“不要了……”此时我和朋友又使了眼色,扑哧一笑。

望着星光闪耀的维多利亚港湾,不禁想到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吵吵闹闹是上帝赐予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在吵闹中长身体,长智慧。的确,打打闹闹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之间的争吵,大多发生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作为父母既要允许孩子打打闹闹,又不能任其发展。要正确调节、引导和处理,使孩子平静下来,学会宽容别人、接纳别人。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五

那天,玉玉的奶奶轻声地告诉我:“玉玉生病那会,好几天没来幼儿园了,在家里也呆够了,还掉着眼泪跟姐姐说想老师了。”听后,心里很是感触。

一个文静内向的小女孩,很少会引起老师的注意的玉玉竟然会对老师的感情如此之深,一阵感动的暖流涌入心田。

欣慰孩子的感情至深,欣慰孩子的变化,欣慰没有埋没一个内秀孩子的魅力。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六

一日,幼儿在院内玩儿,我在旁边看。

突然,李安祖眼泪汪汪地来告状:“老师,王晨博打我!”王晨博紧跟在李安祖的屁股后面,为自己辩解:“他先打我的肚子!”李安祖又说:“他让我的头撞墙上了。”听了他们的话,我首先摸摸李安祖的头,轻声询问:“头疼不疼?”李安祖委屈地点点头,我又问:“能不能继续玩儿?”他又认真地点点头。看来,李安祖的头没伤着。我正思索着怎样处理这件事,却听见两个小家伙在商量,还连说带比划,王晨博说:“我这样走。”李安祖说:“我往那边走。”李安祖泪痕未干的脸上挂着可爱的笑容。我心里一宽,说道:“你俩去玩儿吧。”一场纠纷不了了之。

过一会儿,时丽雅来报:“老师,中一班的大哥哥欺负田欣冉。”我过去,看到田欣冉一脸不高兴地站在草地上,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滑梯上。我看田欣冉没被咋地,寻思着应该对邻班的小男孩客气点儿,就跟田欣冉商量:“咱饶了他,好不好?”田欣冉摇摇头,不肯罢休。“那------”我开着玩笑的说,“让孙老师揍他一顿。”听了这话,田欣冉展颜一笑。旁边孙老师很配合地把那个小男孩抱在怀里。那小男孩本来有点紧张地盯着田欣冉,看她笑了,小男孩也跟着笑了。“一笑泯恩仇”一场风波烟消云散。

在幼儿园里,幼儿间的小冲突可谓层出不穷。幼儿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幼儿,防止大问题发生。对一些无法避免的小冲突,则要用爱心、用智慧,灵活处理,将小事化无,让幼儿在和谐、愉快的集体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七

做一名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择了幼儿教师,就选择了做教师的责任;选择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也就选择了以高尚的行为示范于幼儿,以优雅的志趣感染幼儿,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幼儿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要怀着一颗爱心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的未来负责。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它像温暖的阳光,充满了神圣的力量。一个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幼儿教师,一定是一个始终微笑、特别受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同时,幼儿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不仅能带动孩子们的情绪,有利于他们阳光性格的形成,也会促进教育效果不断提高从而使幼儿教育就得更加有意义。

道,一起说说他们心中的“偶像”;游戏的时候,不再是个旁观者,而是和孩子一起无忧无虑地游戏,有时输了又何妨?讨论问题的时候,多听听孩子的意见,接受孩子合理的建议,而不是用老师的称谓来压制他们。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非常的丰富,有时候他们知道的东西,我们也许没听过,他们说出的话我们也许会震惊,不相信是从一个孩子嘴中说出来的。交流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很好的增加幼儿和老师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经常和孩子沟通,聊天,孩子会把我们当作是朋友,而不是老师。久而久之,会和我们走得很近,遇到什么事也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这样,我们就成为了孩子不可缺少的伙伴。

所以,要当好一名幼儿教师,做一名孩子喜爱的老师,就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更要爱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有动力,才会甘愿无私的付出,才能把工作做好。因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是我最欣慰的收获,也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我相信我一定能成为一名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八

我班的“大哥大”

吃饭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排着队,我在分着饭菜,这时,刘智超把他的手搭在王迪的肩上,拉过人家的身子,对着他潇洒的说:“王迪,叫哥”,王迪没敢说话,很听话的叫了一声“哥哥”,刘智超很自然地答应着:“哎”,看着他帅气的动作,爽快的语气。心里想着,这就是刘智超最近的性格,因为最近发现他经常有这种“大哥大”举动,我想如果不好好引导,也许会变得霸道。

因此在一日活动中,我时常注意刘智超的表现,一天,我把他叫到身边,和他进行沟通。对他说:“智超,小朋友都叫你什么啊”他说:“他们很多叫我大哥”我说:“哦,一定是因为你特别聪明,也很勇敢,像个大哥哥的样子,他们才这样叫你的,”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问“真的吗”。我说:“真的呀”。你以后可要经常帮助小朋友们,处处都要像个大哥哥的样子,他很懂事的点了点头,后来,他成了我的好帮手,对小朋友们也很友好,真正成了大哥哥,而不是“大哥大”。

幼儿园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我们怎样画就是怎样,有时,孩子的成长转折可能就是老师的一两句话。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九

2、抓养成教诲,造就学生杰出的举动习气。

一期的讲授事情已竣事了,在校带领的不错带领以及鼎力大举撑持下,在家长们的踊跃共同下,起劲完成为了黉舍下达的各项方针使命,使学前班像1个各人庭,班中孩子在教员的敬服下欢愉发展!为了能更好的总结本学期的讲授事情从其中吸取教训,为此后的讲授事情供给依,现就本学期学前班算术事情总结如次:。

三正视造就孩子的进修乐趣。

学前班算术讲授事情总结。

总之,在讲堂讲授中,应在孩子力挽狂澜的规模内,让孩子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体现、多思虑,只管即便多给孩子一点儿思虑的时间以及勾当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孩子学前班算术成就有很猛前进。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十

下雪了,这是20xx年的最后一场雪,大地一片洁白,小树披上了银妆,小麦可以暖暖和和的睡一睡了,雪景真美。这场雪让天真的孩子们也无比的快乐。

”老师,雪为什么冬天下呢?“"老师雪为什么是白的?为什么不下五颜六色的呢?”“老师,为什么......?”一个个为什么,问得我不知怎样回答,没想到大雪让孩子们提出这么多问题。

为了更好的让孩子们感受雪的美丽,我带孩子们去了操场。在操场上,我的孩子们围着问:“老师,雪为什么......?”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我反问孩子:“你们知道雪是怎么下下来的吗?”孩子们还没有等我说完就争着说:“是云朵太累了,就一片片的掉下来了。”“是老龙王喷出来的”“是......”一个个的回答,让我听到了他们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孩子们的想象力多么丰富。

“老师,我们打雪仗吧。”赵旺说,他这么一说,也激发了其他孩子的兴趣,还未等我说话,孩子们就高兴得跳了起来,“打雪仗了!打雪仗了!”

我把孩子们分成两组,我和女孩子一组,让男孩子和我们对打。你看,洁白的雪让我们攥成一个个的雪球,雪球在空中飞来飞去,最后落子每一个孩子和我的身上。一不小心,让雪球钻进脖子里,一阵冰凉,但我们的`心里却是火热的。

我和孩子们在雪中追逐着、嬉闹着。一会儿又提议堆个雪人来玩,接着我拿来铁铲和孩子们堆起了雪人,有的孩子还用手自己堆起了雪人,小手冻得通红也不怕。远远看去,操场上一个个的雪人笑眯眯的就像我们天真的孩子们,这也是我和孩子们的爱的共鸣。

围着雪人我和孩子们手牵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仿佛回到了童年。在洁白的雪人面前,我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用心去爱孩子。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十一

今天是个下雨天,早晨不能到户外活动,我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教师里玩起了桌面玩具。一听说玩桌面小朋友激情四射,抡起袖子向各种玩具发起了总攻。突然听见“哗!”,全班随声看去,原来是喻国润小朋友把一篓雪花片倒到地上的声音,紧接着小朋友们一阵哄笑,竞相模仿。这一切发生在短短的几秒钟里,我在错愕之余冒出了一个念头:“扔玩具真这么好玩吗?”孩子们偷瞄着我不做声,“那你们想扔吗?”“想。”一个大胆的孩子回答我,其他人向他投去佩服的眼光,我点点头又端来了好几篓玩具,“那好吧,今天请你们尽情地扔把。”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的叫声和玩具的碰撞声淹没了一切,十几分钟后,满屋一片狼藉,孩子们红扑扑的脸上透着意犹未尽的喜悦。我镇定而舒缓地说:“好了,我们该捡玩具了。”孩子们看着满地的玩具不知所措,吴青痛苦的说:“啊?还要捡啊?这么多哦!”我笑了笑,“没关系,如果你们不捡下次玩什么呢?”时间一分分的过去,玩具一个个的进了篓子,汗珠也一滴滴的从孩子们的头上冒出来,在捡的过程中有人发出了感慨:“捡玩具可真累啊!太累了。”当最后一个玩具放进篓子的时候,大家都往地上一躺,“好累呀,终于捡完了。”我赶紧趁热打铁的问:“那你们喜欢扔玩具还是捡玩具呢?”“当然是扔玩具。”“为什么?”“因为扔玩具很开心,捡玩具太累了。”“那谁来捡呢?”“谁扔的谁捡。”“最好大家都别扔。”“对,那就没有人累了。”

孩子们还在讨论着,我想我成功了,因为“不乱扔玩具”不再是一句教条的规则,在劳动中它变成了孩子们乐意接受并自觉养成的习惯,由此我想到:与其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说教,不如另辟蹊径,让道理行动化,让规则生活化,少对孩子说一点,多让他们做一点,这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才能埋下关心他人、自我约束的种子,使之受用一生。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十二

吴xx小朋友是一个相当调皮的孩子,而且很好动;为此他的妈妈经常拿他没辙,但是,也有优点,他很聪明,特别喜欢表扬,一表扬就什么都忘了,也表现得很好。

桌子上有些废纸条想扔掉,正好吴子墨在我旁边,我便说:“吴子墨,给我扔了这些纸去。”并顺手想递给他,可是他不接,而且还大声说:“我不扔。”然后一溜烟跑了,这令我很吃惊,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中午吃饭的时候总在想这件事情,我想到了吴子墨的性格,也许他不喜欢我这种说话语气。

下午上课的时候,我又把那块纸拿在手中,把吴子墨叫了过来,对他说:“吴子墨好孩子,你帮老师把这块纸扔了垃圾桶里好吗?”这个办法果然灵,他高高兴兴地说“好滴好滴,我扔我扔!”

吴xx前后的表现截然不同,是因为我换了一个字,我应该这样说,我把“给”换成了“帮”,前者带有命令的口气,而后者则是商量的口吻,孩子们对于帮更容易接受,看来孩子们对语言是很敏感的,换一种说法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十三

在自由探索玩雪球的方法的过程中,扬扬拿起一个纸球,他找到另外一个男孩子西西,扬扬说:“我来和你打雪仗吧。”两个人来到一个稍微空一点的地方,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扬扬说:“预备,开始。”然后两个人对方的前面扔起了纸球,一边扔一边躲闪,扬扬笑起来:“哈哈哈,你没有扔到我的身上。”西西不甘示弱的说:“你也没有扔到我的'身上啊,我们再来一次。”两个人拉开一定的距离又扔了一次。

我们开展了体育活动“玩雪球”,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扬扬一直保持着积极参与活动的状态,冬天,幼儿最期盼的就是能够下雪,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创设情景“玩雪球”,充分的调动起幼儿的情绪,积极参与游戏。兴趣点被激发了,幼儿探索玩雪球的过程也就显得更加有意思了,孩子们利用以往的玩雪球的经验加入到这个游戏中,探索“玩纸球”的各种方法。扬扬和西西在活动时锻炼了扔的技能并且提高了反应能力。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十四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积木,可每个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把积木扔到地上,有的小朋友甚至在地上踩来踩去而若无其事。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地吼道:“小朋友们请把地上的积木捡起来好吗?”,尽管如此大声地吼,也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也就是那几个胆小的孩子会很不情愿地从地上捡起一块积木而已。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到:在学前教育网上看到一篇《凳子也会痛》的文章,文章里说了关于小朋友们不爱惜小凳子的事情,作者用小凳子的口吻说:“请小朋友们好好爱惜我,你们整天使劲拖我,我会痛的”孩子们听后就完全该变了对小凳子的态度。我就想:“我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呀!”。

今天和往常一样孩子玩着手中的积木,那几块躺在地上的积木时不时地被踩上几下,我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做了一个“嘘”的手势,孩子们立刻注视着我,我就装作神秘地说:“小朋友,你们听见了吗?”孩子疑惑地摇了摇头,我接着说:“我听见积木在哭呢?他们还说不愿意和你们做朋友了,因为你们经常把它们扔到地上,你说你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们立刻就弯下腰去捡积木了。小朋友还对着被捡起来的'积木说:“不要哭了啊”。

其实,孩子们的爱心,需要我们去引导。虽然这次的积木事件只起到了一点点的作用,孩子们可能很快就忘了,但是,只要我们每次玩积木时,都重复一次,孩子们就会记住了,教育孩子就是需要我们多用心的,如果一次不起作用就要两次三次……,在长期的过程中,慢慢的就会看到效果。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十五

临下班我在中三班门口遇见大川小朋友和他爸爸正在和老师话别,我顺便打了声招呼便接着往楼下走,没想到大川在我身后猛拍一下,我立刻回头。但潜意识告诉我这孩子不是恶意,就自然拉起他的手说:咱们一起走吧。爸爸在身后紧跟,还教训大川不能对老师无礼。我牵着大川的手慢慢下到了一楼,等爸爸声音停息了才问大川:你干嘛呢?大川的回答给了我一个惊喜,他笑眯眯的告诉我:我想吓你一跳!原来他是和我做游戏。听到这样的回答,我觉得自己真是庆幸,庆幸自己没有像大川爸爸那样着急下结论,没有对大川表现出任何的不满。我觉得那一刻我和大川已经是朋友,其实我只是多等了一分钟。

我虽不是大川的老师,但因经常到他们班里看看,他与全班的孩子们一样每次见了我们都要打招呼。仔细一想,大川性格很开朗,动作粗粗拉拉,乐于交往,今天能做出这样的事也符合他的性格特点。一分钟的等待使我更多的了解了一个孩子。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十六

幼儿园教师安全教育随笔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成人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看图讲述谁对谁不对,美术活动我来设计安全标志等。

让幼儿主动获取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了安全意识。

同时,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利用听故事思杰走丢了,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接,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每天喝豆浆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

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上下楼梯时,扶栏杆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午睡入厕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警示,并请小朋友们相互监督,定期评选出我们班的平安小卫士。

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

今天当我们的.教育倡导着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把孩子带到真实的世界中,让他们真实的去感知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放开成人的庇护,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幼儿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险性结合起来呢?例如游戏,它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形式。

但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

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仅仅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或一味的降低游戏的难度,也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

日本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任何一个人,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同样有心理压力,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平安的度过一天,我们也会感到松了一口气。

主题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十七

现在我们提倡“光盘”行动,所谓的“光盘”就是指将自己盘子里的饭菜都吃光。这个行动在我们班也流行开来,只要小朋友将自己的饭菜汤都吃光,就能得到一颗五角星。很多小朋友都积极地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每次吃饭,都能既快速又干净地将盘子里的东西吃光。

虽然有很多小朋友积极地参与到“光盘”行动这个活动中来,但也有部分孩子不为所动,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不管用。

每天午餐时,是我比较头疼的时候,有些孩子看见蔬菜或者海鲜就一动不动,和老师讨价还价,或者趁着老师不注意把菜倒掉。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老师的做法是请孩子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有时候孩子们很不情愿的吃掉,有时边吃边做呕吐状。

每每这种情况,碰到孩子不爱吃的菜,我会让他们尽量吃几口就算了。后来我针对有这个挑食问题的孩子进行了分类,有些孩子是心理上的原因,他从小家里惯着不吃蔬菜,所以觉得不要吃,在幼儿园每天鼓励他去吃,他也就慢慢地接受了,通过时常去表扬他并和家长沟通,一起去克服这个问题。

还有一类孩子是因为生长地区、饮食习惯不同,吃不惯海鲜。我们鼓励过这类孩子尝试一下海鲜,但如果他不能接受,我觉得还是可以有例外的。

其实作为大人,例如我也比较挑食,对于有些食物确实难以下咽。所以我觉得老师还是要根据孩子们特点来看待他们的饮食问题,不要一味地,在不了解他们生活背景下去强迫他们去吃任何食物。如果真的有必要,可以和家长沟通,一起去解决孩子挑食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三位老师也在一起讨论了一下办法,这些挑食的孩子一开始菜可以稍微少乘一些,等到他们吃完或者菜不够的时候再给他们添加,这样就减少了浪费。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十八

中班上学期,幼儿园决定让我班试点实验班,主要在区域活动开展上进行试验,开创出一种非正规活动的进行模式。因为是实验班,所以幼儿园的决策层和实验班的所有老师一起共同策划和布置了班级的区域布局。我们中班的场地因为是改造的,所以本身有点挤。但因为区域的需要,又放置了六张正方形的小桌子。刚放进来的时候,老实说,我觉得很挤。因为习惯了传统的集体教学,觉得好像没有一块大大的空场地作为集体教学的位置,好像不知道小朋友要怎么坐。一直都在这种感觉中。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场地就是这样的,就必须得要面对现实,要根据新场地来安排活动。

现在我们的集体活动基本上在前面部分的场地上。后面的桌子,我们渐渐地发现它的好处了。因为小朋友经常会有程度不同的,学习的进度不同,完成任务的速度不同,那些先完成的人和后完成的'人一般都是我们老师比较难管理的部分,完成快了没事干,完成慢了,又管不着。但是现在我发现麻烦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因为,每次先完成的,我就打发他们去参与区域活动,因为有平常玩区域的经验,他们一般也能自主地开展起来,有些孩子还能坐一些自主的事情,比如上次他们玩过什么了,兴趣还有,这次就又去玩了。而且,他们在后面玩区域尽然一点也不影响前面孩子的学习。这种情况,让我可以专心辅导好剩下来的孩子的学习。

有时候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了,我又打发那几个所剩无几的孩子到后面去继续完成。我自己对大部分的孩子继续下一个活动。有些孩子比较做事比较细心,作品做得很仔细,但是花的时间很多,有时候,老师也不忍心打断他,但是因为场地和环境的关系,会忍痛打断。但现在因为有了这个条件,我就可以允许他做完。比如今天做手工“花仙子”,有几个孩子做得慢一些,我就可以不打断他,让他安心在后面做。只要不影响吃饭就行,对他来说,能坚持做完手中的一件事,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种完整过程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昨天的骨干教师展示课中,中班的一位孩子专心做伞到最后,老师也没打断他,我觉得就很好。

区域小桌子,一个我原先并不怎么认可的设施,现在慢慢地越来越发现它的好处了。也许是我的做法,随着环境的改造在改变,但是真正的,其实我知道,是我的教育观念在改变,这种观念的改变他是一种进步。因为,我觉得我的新做法让我的教育过程变得轻松起来。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十九

在我们班级现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小语是个帅气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来脸上还露出两个小酒窝,是个蛮可爱的小男孩,但是他每一天中午吃饭就是个大难题啦不管我们怎样去哄他,说好话给他听就是无动于衷,每一天就是在耗时刻,我每次看到他拿勺子时慢吞慢吞的把一粒一粒米饭放在嘴巴里,这几粒饭在嘴巴里可有好长时刻好嚼呢;等过了一会儿他眼睛又开始东张西望等到其他小兄弟姐妹吃的差不多时,他还是没有吃完。不仅仅有小a状况类似也有小智他先看到这天的菜是什么菜,看着菜合不合口,她每一天吃饭先是把饭吃完,然后看到不钟爱的菜就开始用勺子一点点的在抠,当老师说你赶快把这个菜吃下去时,她说老师呀我这个菜真地不钟爱吃可不能够不吃;在我们的鼓励下他开始慢慢的尝试,可过了没过多久,她又不动勺子。我每一天看着他们这样也真的.很无奈有时和家长聊起,得知家里每一天要喂很长的时刻。

从以上这两个孩子的身上发现有不一样的点一个是吃饭慢,而另一个孩子是看菜是否对胃口。总之这他们都不爱动手吃饭,爱挑食,但家长在家又代替的太多,可每次他们又想在幼儿园和其他小兄弟姐妹一样能够愉快的进餐不好挑食。

《3—6岁儿童领悟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孩子肯定,不好正因做不好而一切代替。指南中还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习并领悟一些自理的基本要求。但是在这两个事例中我也开始琢磨,找一些原因的存在。我开始反思我也有做的不足之处,有时看到他们实在是太慢太慢我只好帮忙开始喂了,可一喂他就大口大口的吃,这就表现出孩子的本性,其实他不是不会吃,也不是慢而是要等着老师来喂。这就证明了有些孩子在家时过于照顾,而导致孩子的懒惰。还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挑食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把爱挑食的孩子和不爱挑食的孩子座在一齐得到一些帮忙。

中班月教育心得随笔篇二十

“教师,睿睿在家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没办法。”今日早上入园时,睿睿妈妈愁眉苦脸的对我说。睿睿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孩子,入园时还不到两岁半,虽然在班里比较乖巧,大家也都十分喜欢他,可是他有一个含手指的坏习惯很让人头疼。在家睿睿的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都不管用,还是照含不误。睿睿入园快两个月了,含手指的习惯再不改掉,对他以后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必须要帮睿睿改掉这个坏习惯。

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睿睿不含手指呢真巧,今日午时有一节《认识小手》活动,我给每个孩子的手指上画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让他们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咬或者含他们,这样手指娃娃会不舒服的。之后,我又启发孩子们说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很多答案,当然睿睿也很进取回答。借此机会我之后问:“手指娃娃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么它的身上脏吗此刻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就明白了。”孩子们经过观察发现指甲里藏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我告诉大家这些细菌如果吃到嘴里,就会生病。所以我们必须要及时给手指娃娃洗澡,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从此以后,我细心的观察着睿睿的一些变化,并及时的鼓励他,一周下来,睿睿含手指的习惯慢慢改掉了。

2、鼓励让孩子建立自信。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琪琪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由于琪琪小朋友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团体中显得郁郁寡欢,所以户外活动时,她总是自我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跳绳、玩球等。一天,孩子们告诉我:“教师,琪琪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琪琪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跳的很简便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够帮忙孩子建立自信,构成自我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我们团体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完美!

3、特殊孩子特殊照顾。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象一只只欢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一样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仅一只眼睛看不见,并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此刻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本事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教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异常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必须要细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我的梦想,自我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教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教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教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所以,伟伟最终鼓起勇气,对教师说:“教师,我也要去玩”。教师应当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当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团体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教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明白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明白互相帮忙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56344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