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的心得大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20:06:14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大全(19篇)
时间:2023-12-10 20:06:14     小编:字海

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评价和总结自己的表现,不要过于主观或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编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范围。这些总结范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一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仅如此,平和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融洽。观看《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中国以“礼仪之邦”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向善、谦卑、知足常乐。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二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反动。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

成绩

自动提高。你知道终极的总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可以,

其他

的东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圣人不为大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他们做

什么

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把老子挖出来进入中国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现在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 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

寻找

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 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三

在我们的生活中,道德是无处不在的。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塑造着我们的人格和品格。因此,学习和理解道德经章是我们培养高尚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毫无疑问,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通过阅读和研究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德的真谛,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它成为更好的人。

首先,道德经的第一章教导我们关于道德的根本原则。在这一章中,道德经表达了道德的本质是无名、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这一观点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无处不在的存在。它告诉我们,道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问题,而是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只有在关注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体现道德。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段教导让我认识到道德是一种全球性的问题,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遵循它,为社会和他人做出更多的贡献。

其次,道德经的第二章提供了对于道德与个体关系的深刻见解。它告诉我们,道德与人的本性密不可分,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心的声音来引导我们的行为。而这一声音正是道德的表现形式。通过与自己内心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明确自己的价值和原则,进而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选择。这段教导使我想起了曾经出现过的道德困境,我发现通过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我能够更好地判断和处理这些困境。当我在面对道德选择时,我已不再迷茫。

第三,道德经的第三章教导我们关于有所为和无所为的道德思考。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谦逊与淡泊。这一观点告诉我们,道德并不是关于追逐名利和个人成就,而是关于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宁静。当我们追求名利的同时,我们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本心和道德观念。这段教导让我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和目标。我意识到快乐和满足并不只是来自于追求个人利益,而是通过投身于社会和他人服务中获得的。

最后,道德经的第四章提供了对于修身养性的指导。它告诉我们,道德的实践需要我们自律和修身养性。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人修身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自我修养,我们才能达到道德的高度。这段教导使我想起了俗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深信,只有在个人修身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社会和国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给予他人更大的帮助。

总之,学习道德经章,我深入理解了道德的本质和重要性。道德是无处不在的,是个人与集体,人类与自然的纽带。通过自我反省、倾听内心的声音,追求真正的平和和宁静,以及持之以恒的自我修养,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人,为社会和他人做出更多贡献。因此,我将继续学习和应用道德经的教导,努力使道德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四

《道德经》是古代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华文明瑰宝”,其内涵深刻,意蕴隽永,成为世人追寻人生真谛的必修之书。我最近开始学习《道德经》并深感其价值与意义。在学习过程中,我对其中的道理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分享一些我的体验和感悟。

第二段:静心篇。

在学习《道德经》时,我第一次感到自己需要放下心中浮躁,静心净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领悟其中深意。《道德经》常有“归于无极,是谓无状”,“精神内守,病疾自除”,“守口如瓶,长生久视”等句,这些都在告诫我们内在世界的清明和心灵的静谧会带来世界的无限美好。只有通过静心,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其含义和意义,感受到其中的美好和智慧。

第三段:自我篇。

《道德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思和修身性质,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之路。如《道德经》中提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等句,告诫我们不能私欲发挥,应保持内在的平衡和道义的自律。在学习中,我意识到自己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所缺的修养,才能更好地自我呈现和与他人相处。

第四段:互动篇。

《道德经》也让我认识到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在《道德经》中,处事之道的核心在于“仁”,而“仁”源于“道”。因此,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以“道”的原则为基础的。在学习过程中,我更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为人处世,认识到强调互动和沟通的重要性,更加切实地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好地与他人协调合作,在和谐的环境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成长。

第五段:力量篇。

《道德经》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启示和指引,让我们在追求事业和生活中明确努力和付出的方向。如《道德经》中提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句,告诉我们应从自然事物的演化中认识到生命与自然的纽带,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力量。在学习《道德经》时,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探索自己的生命意义,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履历。

总之,学习《道德经》是一段充满启示和温馨的旅程,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不足之处,并不断努力完善自己。我相信,真正的道德修养和生命意义是源自内心的自洁和自我超越,这是一种深刻而美好的人生体验。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五

作为一本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作,《道德经》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珍贵财富,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这本书中,以道为核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修身养性等方面都给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在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我对其中的章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得到了一些想法和感悟。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道德经》中强调了“道”的重要性。道是一个伟大的概念,它不仅是宇宙的基础,也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经常陷入忙碌和烦恼之中,而道则可以帮助我们从这些烦恼中解脱出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同时,《道德经》中还提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即不要过度干预事物,而是顺其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思想,也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

其次,《道德经》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社会上,人们只有相互支持和帮助,才能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竞争和矛盾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同时,《道德经》还提到了“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等道德观念,这些观念不仅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构建一个健康的社会风气。

第三,《道德经》中也强调了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是他的内在财富,它可以使他与人交往更加和谐,也可以帮助他更好地处理不同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注重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耐心、宽容和思维能力,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道德经》中还提到了“节欲”、“尽欢而散”等观念,这些观念是对人类活动目标的精神体现。人性从本质上来看具有欲望,但如果过度追求物质和快乐,就会陷入深深的苦恼中。相反,我们要以节制和自律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欲望,不过度追求,尽可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最后,《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返本归初”等思想,也是一种思考人生的方式。任何事情都有起起伏伏的过程,我们需要从中不断反思、总结和学习,找到重回本来的方法。只有当我们身处这个世界然后跟随着它去,才能够得到与这个世界的和谐相处,转化为自己的力量,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总之,在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新的启示和感悟。这本书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更给出了人生哲理的思考。我会继续深入学习、思考和践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为这个社会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六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至宝”。作为一本古代经典,道德经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阅读并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人生、道德、处世之道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以下是我对学习道德经章心得的体会。

首先,道德经告诉我们要追求“道”。《道德经》的第一章中曾有声名独特的“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教会了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道是无法准确定义的,我们不能尝试用言语来界定它,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态度去感悟。道是生命的本源,是宇宙运行的法则,我们应当通过修身养性,致力于追求道,才能达到心灵的平衡与和谐。

其次,道德经教会我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道德经》中的“以德报怨”的思想,给了我们正确看待他人的指导。在现代社会,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与人之间由于利益冲突、性格不合等原因,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然而,留有怨恨是伤害自己的行为,而“以德报怨”则是一种宽容、包容的态度。只有我们用善意对待别人,让自己的心灵达到宁静和宽恕,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

此外,道德经还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在《道德经》中,有着“无为而治”的思想,这也是一种告诉我们紧抓自己本职、不妄加干涉他人的指导原则。事实上,我们常常为一些琐碎的事情感到烦恼,而忽略了自己本身应该做的事情。当我们专注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时,才能真正做到心无旁骛,才能提高自己的效率和学习力。因此,无为而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处事原则。

再者,道德经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生活态度。《道德经》中常常强调“以柔克刚”,强调了以柔弱处世的重要性。事实上,强势地对待他人往往不会产生良好的结果,而温柔、宽容的态度则更容易打动人心,改善人际关系。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许放下斗志、暂时保持柔和的心态,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以柔克刚的生活态度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

最后,道德经还教诲我们如何做一个明智的领导者。《道德经》中有着“用兵之道,存乎其未败,治之以无事应之以无事”的思想,让我们知道处理权力时应当保持谨慎和克制。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权力,不以权谋私,重要的是能够平衡自己的权力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公正、正直,也才能够获得下属的尊重和信任。

总之,学习道德经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道德经告诉我们要追求道、培养正确的行为态度、处理好人际关系、保持正确的生活态度以及成为明智的领导者。这些思想不只是对古人的启迪,更是对我们当下生活的指导与触动。通过学习道德经,我们将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发现真正让我们心灵平静的道路,并在现代社会中活出更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七

道德经是我国古代经典之一,它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在我读取道德经时,我深有体会,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能够给予我精神上的启示和鼓舞,启迪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赢得我生命道路上的勇气和智慧。

第二段:“道”的理解与体验。

道德经中无数次提到“道”,道是整个宇宙的根源。在人们的生活中,往往感到琐碎和烦躁,而道则能给我们以平和,就像海水深不可测,但表面能平静无波。事事都按道理去做,不轻举妄动,不过度追求功利,守中庸之道,使我们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和内在的张力。

第三段:“德”的认识与体验。

德是人们在行为和态度上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道德经告诫我们要追求道德境界的升华,追求心灵的升华。要信任自己的内心,温润而又沉静地待人接物,虽然过程缓慢,却不失为一条明智之路。

第四段:“无为”的认识与体验。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一词,既是最为重要,也最为容易被误解的。道德经说:“圣人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是指自然,顺应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不把自己的力量放在过度干预、改变,因为万物有自然的轮回和发展。其实,无为的背后,蕴含了高度的智慧和人文关怀,这绝非消极懒惰和对生命的轻视,恰恰是一种智慧的释放和深度的超越。

第五段:“虚心”的认识与体验。

道德经中提到的“虚心”,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精神,它要求人们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积累种种知识,并将之用于人生的实践中。道德经告诫我们要有着悠然自得的心态,待事情自有其可运之道,不可频频催促或不停劳碌。一个人如果保持着虚心,才能够让内心更加平静,获得更多的收获。

结论:

综上所述,我认为道德经的深邃智慧已经贯穿了我们的生活,它让我们掌握见识豁达、处事冷静、谦虚稳重和淡泊名利等等一系列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让我们具有更加高尚的行为品格和生活态度,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真谛和归宿方向。我将以此为座右铭,时刻感悟,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八

“无,名天地之始”

“名可名,非常名”

语言和名相不可执着,我认为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圣人之言论,于其时代,于其生活背景可行。但不论是自然还是社会,或者每一个个体,都在变。譬如孔子重视“礼”,是因为周末年人心不古,道德有悖,而《红楼梦》中,在一个“家教甚严”的大家族要遵死礼,就是对年轻人自由思想的扼杀,鲁迅反传统文化,是外国的坚船利炮胁迫中国人不得不直面战争,直面生存困境,在活下去都如此艰难的战争时代,要普通百姓都知礼谈乐是天方夜谭。而在现世,经济科技网络发展,人有了钱想要更有钱,无止尽地追逐美,物质,权力,这于自然规律是相悖的。

世间凡种。种,都盛极必衰,人的物欲若不加以节制,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妨害思想或精神。所以现代说要复兴国学,因为国学里有一种中庸之道,对自然有一种敬畏之心。譬如严冬熬过必会开春,自然延续了千万年的法则,人也应该遵守。所以“知道”后,人应该采取一种平和的生活方式,在平和的一天又一天中去探求宇宙生命的真谛。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就如我第一个问题,世上还有许多的问题不可答者,现实中似乎没有线索,因此要从“无”中寻。而“无”玄之又玄,因此我们要从“有”中细察端倪。事物的发也有道,那其生亦有道,正所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道而一”,因此“无”也可观也。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九

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部重要的哲学经典,包涵了丰富的道德思想和智慧及实用的生活指导,深受广大读者所喜爱。阅读道德经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关于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启示。

第二段:无为而治的哲学原则。

道德经中最为著名的哲学原则就是“无为而治”。它表现出一种柔性思考、柔性行动和无拘无束的勇气,是一种超越思想禁锢和行为规范的形式。在现代生活中,渴望自由、创造力和探索远景的人们需要从这种无为而治的哲学中吸取能量并萃取其精华。

第三段:生活中的道德经。

道德经中文字的简单而深刻,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现实的适用性。在现代社会中,高速的生活节奏,很容易让人产生压力甚至心理问题。而道德经中的一些原则,如范畴斯思、淡泊明志、温柔地割开、五常定规等思想与方法,对我们处理日常事务和控制情绪等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

第四段:美好人生的态度。

道德经最根本的理念之一是,个人的安宁、理性和仁善对整个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享有美好人生的人需要发掘自己重要的品质,如坚定、仙风道骨和忍耐;通过这些品质,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向他人展示有关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第五段:践行道德经。

作为读者,除了理解文字和感受深层思想,更重要的是落实落地它的原则。我们可以通过践行道德经在真实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并引领我们自己和身边人共同努力,贡献国家繁荣和人类进步。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中,只要心怀信心、行动创造,道德经的精神将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力量和启示。

道德经不仅是早期中华文化的代表,也在今日的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只要认真地理解它的思想和原则,践行它的行为,它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信仰、准则和精神支柱。这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实务的经典,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和技术含量,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学习。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十

学习《道德经》这门学科虽然不久,并且资料也不是简单易懂,但在张剑伟教授的精彩授课中,却大致了解了《道德经》,和学习到了其中的一些人生哲理,这些知识都是我以前未曾接触过的,所以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人生中宝贵的一课,使我受益匪浅。张教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加入了许多自我独特的见解,他还进取向我们提倡每个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样,我们彼此之间应当多交流讨论。在此,我就来说说学习了《道德经》之后,自我的一些见解和讨论成果吧!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道德经》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资料博大精深。今日,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理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精神圭臬。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无为而治”。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呢?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到达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来治理国家,他反对加重人民税收,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他说过:“乐杀人者,则不能够得志于天下。”(《第三十一章》)他同时也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和文化。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不要“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这三种东西不足以治国,最好的办法是,使人们着意于“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就能够没有忧患了。

老子所向往的梦想世界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他说:“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老子这一设想,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老子说过,人民为什么过着饥寒的生活呢?是因为他们的君主取赋税多的缘故。“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第七十五章》)。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提高因素。可是,小国寡民的梦想,却是幻想,它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我们应当看到,老子的这一举动是抨击奴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它对后世的提高思想家、空想的社会改革家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则,就会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就会丧失天下。他认为,高明的统治者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他举了许多的例子。他经常用水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伟大,比喻人类高尚的品质。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意思是说,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柔的战胜刚的,弱的战胜强的,天下没有人不懂的,可是没有人能做到。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是有着进取意义的。

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还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这是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尽管如此,《道德经》中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

我们应当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看待和学习《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不是全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可是仍有很多哲学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对于我们此刻的生活仍有借鉴意义。或许,在日后的生活中,《道德经》会助我迈向成功的彼岸。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十一

《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必须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

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物欲横流的这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应对私欲,务必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能够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到达道德境界。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十二

通读了老子81章的《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特别难能可贵的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习惯而独立地接近于自然。

老子《道德经》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感受。而在微观上。

下面对《道德经》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名。1章)。

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道”可以泛指。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一种自然存在现象。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

2、无为而无所不为”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无为。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不会游泳。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所看到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相互包容顺序。而不是给出“神造”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这一章里。换句话,可以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道德经》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简单的所以《道德经》本身也是简单的.仅仅是老子所包含的参照系是一个较大的参照系而已,甚至可以认为老子是具有无参照系的思想。也就没有偏见,这正是《道德经》较伟大之所在。无参照系,上面的分析仅仅是一家之言,着重用与当代物理学有一些必然联系的视角来分析,使之有以更宽的视角和不同于专业道家的分析来充实道德经内涵。至于和各专家有南辕北辙的分析结论也正是。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十三

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在今日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我也曾经阅读了这部经典,对它的思想和理念深有感触。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道德经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对人生的体悟。

道德经深刻地表达了关于人生的理念。它告诉我们,人生不是为了追求物质的满足,而是应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养。在我认识到这一点后,我重新审视了我的生活,发现我太过于关注外界的期望和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内心的需求。于是我开始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内向,学会独立思考,把心思放在自我成长和提升上。

第二段:关于领导力。

在道德经中,对于领导和管理的思想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柔弱胜刚强”、“存微者大”等诸多思想对我影响深刻。道德经告诉我们,好的领导和管理者应该保持柔韧的心态,在决策时应考虑到他人的意见并做好细致的思考。这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团队的领导者的角色,努力改变以前过于强势的风格,变得更加谦虚和体贴,尽可能给予团队成员足够的空间发挥和创造。

第三段:关于生态文明。

道德经在许多方面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等思想,指引我们应该严格遵守自然规律和环保要求,在生态建设中保持和谐、平衡和相对位置。这也激励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开启了低碳和环保生活的模式,减少浪费,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孜孜不倦地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段: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道德经对人际关系也有独到的见解。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顺天之道,扶持万物”等思想提醒我们要学会尊重和爱护他人。在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在关系中的平等和互惠。我开始在平时与人交往中,注意言传举止,避免为所欲为,争取以一种友好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情商和社交能力。

第五段:对生活态度的改变。

总的来说,道德经深度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我逐渐认识到人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自我修养、从内心找到平静的态度。我的生活也随之做了一些调整,我抱着高尚的理念,致力于为个人的成长、团队的和谐以及社会的繁荣作出我的努力。

结语。

学习道德经,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道路,也让我实现了对人生的全新认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悟、实践,我们同样能够从中获得指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才是真正的“圣旨”。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十四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十五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解:世间事,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以善心看到的是善。以恶心看到的是恶。善恶起于一念之间,善不灭恶,恶不灭善。两者同出,取舍于心。

心得:其实世间本无善恶之分,也无美丑之分。只是因为有了善的概念,所以人们就将与善相反的言行称之为恶。因为有了美的概念,所以丑的概念也就产生了。而高下、难易、前后等相对的概念也就产生了.

善恶、美丑、高下等都是彼此相互依存的。所以说虽然天下没有完美的人,但却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善恶同体,就算是再邪恶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所以,我觉得不必过分推崇什么绝世珍宝的概念,为了所谓的旷世奇珍而迷失本性不择手段的去据为己有实在是本末倒置了。其实最好的宝贝无非是人的品德而已。

而执政者再频频颁布法令禁止各种行为的同时也应该让人们先得到正确的教育。人们就像是在黑暗中行进的盲人,人生地不熟,当然不知道该怎么走。而一些所谓的领导者却一味的发号施令,处处限制他们试探的脚步。难怪他会自己试着闯出条路来。而试探行进哪有不犯错的呢?如同当今世上层出不穷的伪科学、伪大师现象,每次曝光之后我都在想,那些所谓的真正的大师都在干嘛?为什么这些人会有机可乘?这都是“道”与“术”本末倒置的.缘故。

就像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其实人们心里的诟病也如同水患,若只是一味的压制,终会将其逼迫成大患。兵法之中也有不把敌人逼进死路的说法,因为如果敌人陷入重重包围毫无生路。必然会竭尽全力决一死战。到时即使是胜利了,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而真正的胜利也不是消灭对手,而是把敌人变成自己永远的朋友,永远不再为敌才是真正的胜利。

又如现在社会常常出现各种禁令,可是各种违法乱纪的事件却屡禁不止,正是因为堵不如疏的原因。与其频频下令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还不如多教导人们该怎样做。圣人行不言之教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圣人知道万物万事都是应势应时而生。当某种不法的言行出现时不该简单的制止就算了,而是应该细细追究为什么会有这种事出现?究其根本,才有可能推本溯源才可以真正的化解它。

至于功名利禄,强行占有只会招来无休止的抢夺,到时候必然要费劲心机以保住自己的功名利禄。此时自己夺来的功名也不再是自己的福,而是祸了。真正的功名不必去争,只要做到了,自然是自己的,谁也夺不去。能够夺走的也绝不是真正的功名。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圣人,他所建立的功德也是人民加给他的,并不是他自己抢夺来的,所以谁也夺不去。所以说真正的宝贝是人的品德,一颗向善的心!真正的宝贝就是得到以后仿佛仍然没有得到,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真正的宝只会给自己带来安心和快乐。

到时候,天下既无珍宝之概念,何来盗贼?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十六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作,他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论述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处世之道。学习道德经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理解世界,找到人生的真谛。在我学习道德经之后,深受启发和感悟。本文将从道德观、人生价值、处世智慧、修身养性和与他人关系五个方面展开叙述,谈论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道德经使我对道德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道德经强调以“无为”来达到道德的境界,即不强求,不计较,不自私。我认识到,追求道德并不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而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境界。我们应该超越自我,从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开始,真心实意地去关心、帮助身边的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他人创造幸福。学习道德经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部分,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视角。

其次,学习道德经让我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道德经强调内在的修养,提倡以“无为而治”来实现真正的成功。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名利地位,盲目追求物质财富,却忽略了内心的修炼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学习道德经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外在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只有通过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掌握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第三,学习道德经赋予我处世之智慧。道德经中提到的“柔弱胜刚强”、“知止而不殆”等观点给了我对待事物的一种全新思考方式。不追求权势与物质财富,而是以宽容、温和的态度来面对外部环境,不被物质世界所左右。学习道德经使我懂得了积极进取与应对挑战的平衡,以及实现自我与顺应自然的和谐。在工作与生活中,我逐渐掌握了更好的应对问题和处理矛盾的方法,有效地改善了人际关系和解决了许多困难。

第四,学习道德经让我意识到修身养性的重要性。道德经告诫我们要“去私欲,以无为为大”,以无欲的心态去经营自身。我们应该修身养性,让自己的心灵保持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从容面对生活的种种变化。通过学习道德经,我明白了掌握情绪和克制欲望的重要性,养成了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不仅使我在工作中更加出色,也帮助我更好地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压力。

最后,学习道德经让我明白与他人的关系是人生中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道德经中的观点“无为而无不化,无不为而无所拥”告诉我们,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不能独善其身。通过学习道德经,我意识到与他人的交往不仅需要尊重、理解,更要有真诚的关怀和善意的付出。我努力去倾听他人的声音,尊重他人的独立与尊严,学会关心他人的需要,增加了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建立了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学习道德经,我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处世之道和与他人相处的智慧。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学习道德经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将其思想和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便能够成为一个心地善良、智慧豁达的人,并更好地影响和帮助他人。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十七

本周自己学习了6—10章,每章内容从三个方面:第一,处世空明拳(做人的基本道德);第二,职场易筋经(职业生涯中的道德思想);第三,商海逍遥游(社会道德理论),从这5章学习感受到,书中的道德知识,很深奥但又易懂,从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个个案例为我们讲述了,这些无时无刻不存渗透在我们的人生,职场和社会的道德现象,下面就是自己结合工作总结的心得:

1、耐心等待成功机会的到来——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树立自己的目标,同时自己目标达成中出现的出问题及时总结,分析。有个目标才有了方向,人才会有动力,有干劲,同时对自己的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在目标达成的过程出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就像我们的利润目标设定,我们采购业务工作的一切的一切都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月目标设定了,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发现目标设定的不合理,那么我们就静下心来思考,影响自己对行情分析的那些因素没有考虑到,到货控制及其他客观因素影响了,及时纠偏。例如:10月蛋白蛋白粉的利润目标设定,自己也是刚接手业务,当时只按照10月后期的行情走势及库存情况,采购计划及用量变化等等因素,设定利润目标,通过深入的学习,发现公司所使用的蛋白粉是55%的,而自己是按照60%蛋白核算的利润目标,没有将60%蛋白粉折合成55%的蛋白粉,所以设定的利润目标一定是错误的。

2、有时候慢就是一种快——慢是一种调查,一种回顾,一种总结,是对业务的仔细研磨,仔细审视。人常说"慢功出细活",作为采购人员,我们所谓的慢就是细心,认真。记得在今年年初,我给宁夏的一位玉米客户,做到货质量反馈,由于自己的一时粗心,将扣款项目数据罗列错误,导致客户对扣款不满意,客户大发雷霆,自己感觉很委屈。最后自己将到到货的反馈系统数据核对最少3边,分析问题出在那里,发现是自己的问题,没有问题后,才发给客户,一来一去弄了好几天,本来想快,反倒,慢了许多,要是仔细一点,认真一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以后凡是部门主管交代的或者及其他书面的材料至少检查3边,自己觉得完全没有问题才能完成。

3、为自己照亮别人的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交给我们立足社会和职场的基本道德知识,作为采购部我们是一个整体,不管别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做,看似你好像比别人下班晚了,干的活多了,但是自己想想,自己学到的东西是不是比别人多了,同时帮助别人的同时,你会发现新的东西,你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能力得到锻炼,何乐而不为。例如:今天,刘振刚让我帮他开一个采购单,我就学到一点,原来以为,公司袋装原料包装扣重都是按照0。125kg,但是今天我开的采购单是0。12公斤扣重,同时,通过帮助别人,反思自己所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非常欠缺。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十八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体系之一,它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宝”。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学习道德经的热潮逐渐兴起。我也是其中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感学习道德经对于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学习道德经后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道德经的智慧。

道德经是一本代表着中国古代智慧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道德经,我深入体验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其中许多精辟的箴言让我受益匪浅,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皆有联系、皆有因果,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之道,而不是逆着它的运行。这种智慧的引导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深思熟虑,遵循自然规律,做到顺其自然。

第三段:道德经的道德观。

道德经对于道德观念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它强调了以德治国、以德行人的重要性。学习了道德经之后,我意识到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在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经中提到了诸多表达仁爱为核心的道德准则,比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几句话提醒我们,当我们善待他人、体谅他人时,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这种道德观的引领让我在社会交往中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学会为他人着想,从而建立起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四段:道德经对于个人修养的影响。

学习道德经对于个人的修养也具有深远的影响。道德经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它提倡“无为而治”的原则,即在行事为人上追求自然、守中以养生。这种观念让我更加注重自我反思,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过分追求功利或者背离内心的本真。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放松心态,凡事如水般从容自然,这不仅能够改善自己的身心健康,还能使自己的形象更加儒雅风范。

第五段:道德经对于社会的影响力。

道德经不仅对个人的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到道德经的智慧后,我认识到一个和谐社会离不开每个人的善行。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个体凝聚成社会的力量,社会才能够更加稳定、繁荣。从这个角度而言,道德经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而是给整个社会注入一种和谐共生的力量。这让我更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愿意将自己修炼成道德经所倡导的那样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一份力量。

总结:

在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我从中汲取了智慧,加深了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对个人修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认识到了道德经对社会的影响力。通过学习道德经的道德信条,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做一个善良、正直、有担当的人。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学习道德经,共同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篇十九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下面就让小编为各位整理了道德经

学习

心得,欢迎各位查阅。

道德经是一部言仅5000字的中国古代哲学巨著,它虽是老子所著,但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由老子从劳动人民群众的

生活

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是道理,德是品德。道德经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道德经既有社会科学,也有自然科学的道理。明白了道德经,个人、家庭、国家、世界都能够少走一些弯路。保护地球,长治久安。

道德经中的道与无为提到的比较多。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发展规律。无为,就是事物在循着它的规律发展的时候,不要人为地干涉它。无为并不是

什么

也不做,什么也不管,无为就是把握规律,顺势而为。

对于个人来说,道德经的内涵就是带着一颗

的心,随性而为。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尽量怀着善良的心去做事。一个人学会做人了,有爱的心,而且能够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认真去做事,想不成功都难。

人必须有

信仰

,才会不容易偏离方向。有信仰,懂科学,就不会偏离方向。

关于

做人,一个小孩长为一个大人,它应该秉着什么信念来成长,我从我

同学

的博客中找到了答案,我认为非常经典。

小宝,妈妈相信随着你的成长你会懂得很多待人处事的道理,你会接触到这个纷繁的世界,你会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你会有自己对世事的判断和鉴别能力,你也会有自己逐渐清晰的人生观,妈妈不会过多地要求你和束缚你,何况妈妈至今也对很多事情感到迷茫和模糊,妈妈也在不断的阅历和成长,也还在逐渐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但妈妈知道一点,人内心要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人,妈妈也希望你如此,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内心的坚强和力量,妈妈现在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对你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强大你内心的力量,妈妈相信拥有了内心的坚强和力量,你就可以是一个快乐的人,这也是妈妈唯一的诉求。虽然妈妈今天对你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但妈妈希望有一天你能读懂的时候,别忘了妈妈的话。

对于一个家庭,那就是大家都怀着善心做事,而且不要把自己周围的人往坏的想,你是一个好人,别人也没你想的那么坏。互相理解,互相沟通,这样就避免了很多矛盾和冲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要怀着爱的心,把握规律,顺势而为。举几个例子,比如龙泽站很多摆地摊的,有卖吃的的,有卖小玩意的,搞得周边环境是不太好,所以,过一段时间,城管会过来清理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出来了。那么这件事情城管要不要管?我认为不应该这样来管,那些人也都是靠劳动吃饭,辛辛苦苦出来赚点钱不容易,有的年龄也比较大了,整天被城管驱逐,不能乐业,他们也是要生存没有办法,如果有更好的环境又好又体面的工作,他们难道非要在那摆地摊?而且地摊摆在那是有它存在的价值,有人买啊。如果不让他们摆地摊,难道让他们去偷,去抢,去犯罪?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他们摆整齐点,别影响交通,完了让环卫工人打扫干净。对了,最近好像龙泽站又有摆地摊的了,国家也许已经不限制了。劳动人民都是光荣的,尊重每一位劳动人民。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自己要尊重自己,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尊重。

关于淘宝网,淘宝网有利有弊,淘宝网上有卖名牌假货的,有买到假货识别出来的,很生气,恨淘宝啊,那这个假货店应不应该关闭啊?不应该,因为有市场啊,很多人想少花点钱买名牌,那么买到了没有识别出来他穿着用着很开心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淘宝里也有很多又便宜又好的东西,就看你会淘不会淘。淘宝门槛低,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为维护社会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动车这东西,它也是顺势而生的,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为什么要修动车,村里挣不到钱啊,人都往城里挤,交通就拥挤了,就得修动车,动车架那么高,跑那么快,出事的几率还是相对比较高的。现在动车不修了,国家开始发展中小城市了,保持平衡。

一个国家也是要怀着爱心,循着规律,顺势而为。

其实地球这个星球上生物的存亡,关键就看地球上的现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人类中善人与恶人的博弈,善人多了,爱护这个地球,那还有救,否则平衡一旦被打破,地球不行了,大家一起玩完。(补充一点,善人恶人都是相对的,善人也有做错事的.时候,恶人也有好的一面,他们有时也会变化,恶人变好一点,善人又坏了一点,或者更坏更好。)

宗教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它教人心向善,虽然被崇拜对象的样子不同,精神内涵都差不多。但是宗教有它的局限性,宗教把被崇拜对象物化了,其实那个佛也好,耶稣也好,都不客观,其实就是地球和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土地,水,空气养育了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就像一张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其实凡事都有因果,只不过果出现的早晚而已,有的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有的只看到了果,要追踪不止一个物(包括人/动物等各种客观存在),跨越很久的时间,才能找到那个因。

平天下,并不是谁来统治天下,其实就是大家都懂得道德经的精髓,那就是爱,爱所有的人,所有的动物,所有的

植物

,爱东西,

珍惜

东西,懂得分享,不浪费。爱地球。物尽其用,人尽其材。大家都做一个有爱心懂道理讲道理的世界好公民,安居乐业,没有

战争

,团结和谐,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大家共同爱护这个地球,把握规律,顺其自然,地球也就保住了。珍惜地球,别到火星上去了,别把地球破坏了就一拍屁股走了。火星上有合适的水和空气吗,它那小小的地心引力在上面站的住么。珍惜你所拥有的,爱护地球,感恩地球。

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

心灵

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习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习,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仅如此,平和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融洽。观看《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老子道德经》44章中讲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德与亡孰病?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5章中又讲到“祸莫于不知足,咎莫大于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两段话的大概意解是:名利和身体比起来哪个更重要?身体和物质比起来那个更珍贵?得与失比起来哪个才算有害?样样都要,必然导致大废,取藏的越多,所遭的失也越多。故知足的人才能长久。

于丹在解读儒道的理论中讲了这样一句话”什麽样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就是能改变自己的学习”我们平时经常说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但真正的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我的经验就是多学习,学习就像一面镜子,通过学习来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并且学会掌控自己。

在这个市场经济繁荣,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差距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自己的。所以,一个人要想在这种诱惑力极强的社会中快乐,平和的生存,就一定要看清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你的生活空间,在你的事业中,在你的家庭中你想要的是什麽?其实老子讲的道理并不深奥,而且很实际,就看你

怎样

去认识。“知足不辱,知足者富”,知足,不等于不努力。而知足的人,他首先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不会贪婪,他不会要那些自己根本够不着的东西。

就像练太极拳,大多人初衷都是为了健康身体而进入,但到后来为什麽差距会很大呢?。这就是看练拳者心理想要什么?想要达到健康,就要踏踏实实的按照拳理去练,只要你用心,你就会达到你的目地,因为你要的很实际。你要的是展示,你要的是人前的显露,可能你的心就静不下来了。表面的东西得到了,可你的拳没有静下心去练,你的功夫可能也就是表层的功夫。所以你要的东西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你一定要问自己想要什么?生活中,我想要的就是平安,健康。所以我很知足,我每天的生活就像小河的流水一样,平平静静的。因为我要的不多,好像上天都能满足我的要求。但有一点,我不风光,我不出色,可我很努力。不论是家庭,还是自己的生活安排,我都会尽心尽力去做,我要的都得到了,但不等于我停止不前。

“知足者富”知足,本身就是一个心态的体现,知足的人能静,不浮躁,所以他会用他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富”这个富不是一般人眼里的富。我记的在和一个朋友聊家事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家庭生活是给自己过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所以这个“富”实际的意义就是自己的一种感受,而不是一种对外的炫耀。人要学会为自己活着,我说这话不是说自私,而是说人不要为别人怎样看待你而活着,否则会活的很累。

人们都知道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有一个比喻,健康是1,

其他

的都是0,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麽会事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当今社会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人要的东西太多了,到后来连自己是谁可能都不知道了。“天-怒”你要的太多了,天都怒了,所以到后来一定会受到惩罚。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之”之理。

看了博友的点评,我要想再上加两句。博友讲“平安是金子,健康是银子。看看我金银都有了,所以我不是应该知足,而是必须知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54682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