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7:19:14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大全(12篇)
时间:2023-12-10 17:19:14     小编:念青松

教案是教学的计划和方案,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教案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阅读这些教案范例,你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学情境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式。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一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歌唱、表演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孩子对此活动兴趣相当高,而且对蒲公英形态变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乐的选择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长变化,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对他们来说好像很难,多通过活动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二

一、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请宝宝说一说动物的名称,引起宝宝兴趣。

--引导宝宝关注并知道有的动物有花纹,有的动物没有花纹。

二、逐一出示老虎、斑马、豹子的'图片,请宝宝观察动物的花纹是什么。

--说说动物花纹的不同,提问引导宝宝关注花纹特征,如条纹和斑点。

三、出示教学大书,请宝宝猜测动物并熟悉花纹。

--引导宝宝说说洞洞里看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纹。

--请宝宝分别猜猜洞里是哪个动物,并翻开遮盖部分看一看。

四、共同阅读宝宝用书,引导宝宝熟悉并说说老虎、斑马、豹子的花纹特征。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三

本次活动主要是看图讲述,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由于我们所在的幼儿园属于乡镇幼儿园,我在引导部分出示蒲公英的图片,提问幼儿,没有一个幼儿能回答出来。可能她们有些见过这些图片,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知道她们语言表达方面有缺欠,所以先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再提问她们,她们才能参与到活动来。再发书给她们仔细观察画面,后来有个别幼儿能看图讲出故事内容。所以我以后上课要多让她们有说的机会,敢于表现。这就是我这节课的反思。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四

1、用绘画来表现蒲公英种子飞翔的样子,体验绘画的乐趣。

2、能保持画面的整洁,并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1、课件:图片—蒲公英。

3、幼儿用画纸,画笔。

一、出示蒲公英,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二、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1、教师: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呢?被风一吹会怎么样呢?

2、蒲公英非常喜欢旅行,蒲公英的种子跟着风儿去旅行,它们在空中飞呀飞,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3、小朋友想不想把蒲公英的种子在旅行的时候看到的景色画下来呢?

三、示范画蒲公英种子。

教师:画的时候,蒲公英飞翔的种子画在纸的什么地方?

看到的景色又要画在什么地方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指导幼儿先画朝各个方向飞的种子,再画地面上的景色,注意画面的整洁。

合理安排画面。

五、展示幼儿作品。

1、鼓励幼儿与同伴讲一讲自己画的蒲公英种子旅行的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画的故事。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五

要求: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春雨的美景。

过渡语:春姑娘带来了春雨,让种子们发芽了,喝足了雨水的种子慢慢地长大,变成了一朵可爱漂亮的花,是什么花?(教师出示蒲公英)。

关键提问:

蒲公英花是什么样子的?吹一吹后有什么变化?

小结:蒲公英花被风一吹就像打着小伞一样飞起来。

过度语:蒲公英被风吹起了以后可美了,小朋友都很喜欢它,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二、欣赏歌曲。

1、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关键提问:

听完以后,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欢快的还是优美的?你的感觉是怎么样?

小结:这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听了以后觉得很舒服很开心。

过度语:这么好听的歌曲,到底唱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2、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

春风吹来,蒲公英往哪里飞?(往前飞飞)。

蒲公英飞的时候像什么?(小伞)打着小伞去干什么?(去旅行)。

谁在后边追?(小朋友)。

教师根据歌词总结演唱,并出示图谱,幼儿尝试跟唱。

过度语:听完歌曲你们觉得美不美啊,那么美的歌曲,我们唱得也要美一点。

关键提问:

被春风吹了的小伞,飞起来是慢慢的,还是快快的?(慢慢的)。

小结:被风吹后,蒲公英的小伞是慢慢飞向远方,所以在唱飞-飞-的时候要慢一点柔一点。我们一起试试看。

关键提问:

小朋友在后面追,越追越近还是越追越远?

小结:小朋友越追越远了,所以在唱“追呀追呀追追追”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小,就好像小朋友越来越远快看不见了一样。我们一起试试看。

3、完整演唱。

幼儿跟唱歌曲,要求声音优美,能做适当的轻响处理。

分组演唱,妹妹一组,弟弟一组。

三、表演。

请几个幼儿围城一个圈,跟着老师做动作,其他幼儿在座位上演唱。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六

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

二、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了……)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

4、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让创编的幼儿在教师哼唱曲调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5、让幼儿各自看一下自己绒球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朵蒲公英。

6、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

7、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起来表演给幼儿看。

8、教师朗诵故事,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

9、教师根据幼儿反应,将幼儿最喜欢的,最精彩的动作再次抽取出来,让幼儿反复练习,并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10、幼儿再次完整随音乐练习。活动结束。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七

活动意图:

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新,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蒲公英也是其中一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对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并不陌生,但对生活在高楼大厦被钢筋水泥包围的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很陌生。于是开展了此次音乐活动《蒲公英》。从蒲公英生长的特性来表现律动,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活动目标:

1、体会歌曲天真美丽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

2、熟悉旋律,用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3、通过认识蒲公英,唱蒲公英,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感受美,创造美。

4、在艺术学习中陶冶孩子的心灵。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用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活动难点:

体会歌曲天真的性质,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复习歌曲《春雨沙沙》。

要求: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春雨的美景。

过渡语:春姑娘带来了春雨,让种子们发芽了,喝足了雨水的种子慢慢地长大,变成了一朵可爱漂亮的花,是什么花?(教师出示蒲公英)。

关键提问:

蒲公英花是什么样子的'?吹一吹后有什么变化?

小结:蒲公英花被风一吹就像打着小伞一样飞起来。

过度语:蒲公英被风吹起了以后可美了,小朋友都很喜欢它,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二、欣赏歌曲。

1、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关键提问:

听完以后,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欢快的还是优美的?你的感觉是怎么样?

小结:这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听了以后觉得很舒服很开心。

过度语:这么好听的歌曲,到底唱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2、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

春风吹来,蒲公英往哪里飞?(往前飞飞)。

蒲公英飞的时候像什么?(小伞)打着小伞去干什么?(去旅行)。

谁在后边追?(小朋友)。

教师根据歌词总结演唱,并出示图谱,幼儿尝试跟唱。

过度语:听完歌曲你们觉得美不美啊,那么美的歌曲,我们唱得也要美一点。

关键提问:

被春风吹了的小伞,飞起来是慢慢的,还是快快的?(慢慢的)。

小结:被风吹后,蒲公英的小伞是慢慢飞向远方,所以在唱飞—飞—的时候要慢一点柔一点。我们一起试试看。

关键提问:

小朋友在后面追,越追越近还是越追越远?

小结:小朋友越追越远了,所以在唱“追呀追呀追追追”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小,就好像小朋友越来越远快看不见了一样。我们一起试试看。

3、完整演唱。

幼儿跟唱歌曲,要求声音优美,能做适当的轻响处理。

分组演唱,妹妹一组,弟弟一组。

三、表演。

请几个幼儿围城一个圈,跟着老师做动作,其他幼儿在座位上演唱。

活动延伸:

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野外欣赏蒲公英。亲身感受与他们零距离接触。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歌唱、表演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孩子对此活动兴趣相当高,而且对蒲公英形态变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乐的选择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长变化,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对他们来说好像很难,多通过活动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八

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图画)说。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教师记录1—2物体。“我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小弟弟说。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小伞兵。’近了近了,呵!原来是。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整体朗诵2——3遍。

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2、幼儿作记录,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张纸上记录下你的想法,画好后编成好听诗歌给我们大家欣赏一下。”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老师记录下的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创编诗歌。

4、幼儿自由仿编诗歌,结束活动。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节发展的趣味性。

2.幼儿能随诗歌情节的发展,大胆想象并进行简单的仿编、续编诗歌。

3.幼儿积极参与诗歌表演,体验以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表演带来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对蒲公英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名字贴于胸前。

2、课件ppt。

3、诗歌图谱(表情卡)。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课件:小姐姐、小弟弟欣赏春天的美景,带幼儿进入诗歌情境。

二、基本部分。

(一)课件播放,引导幼儿在情节发展中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飘来一朵小小的云,

(1)教师以好奇的口气引发幼儿关注,激起猜测欲望。

咦,草地上远远的飘来一朵小小的?奇怪,你猜这小小的会是什么?(教师用手示意)。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感知猜想。(教师用孩子的回答,结合诗歌句子模式整理:xx说:那是xx。)。

(3)播放语音课件,引用诗歌中的句子猜测。

这小小的还会飘的'究竟会是什么呢?(丰富词汇:飘)。

小姐姐和小弟弟也忍不住也想来猜猜了。(课件播放)。

小姐姐(小弟弟)猜那是什么?(丰富好听的词:会飞的、勇敢,记上标志)。

(4)幼儿尝试模仿用肯定、自信的语气学说小姐姐和小弟弟猜测的句子。

小姐姐和小弟弟觉得自己的猜测都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时候说话要用什么样的口气?谁来说说看。(分男女幼儿角色表演。)。

(5)仿编诗歌:(xx说:那是怎样的xx)。

那这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来猜猜看,你认为这小小的还会飘的还有可能是什么?我们也用句子:(xx说:那是xx)自信的来说一说。

2.播放课件,完整欣赏诗歌,提问并展示诗歌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远远飘来的这朵小小的白云其实是什么呀?(引用诗句回答,对啊,近了、近了,呵,原来是一朵小小的蒲公英。)。

(2)小姐姐猜那是什么?

(3)小弟弟猜那是什么?

(4)刚开始大家都还不知道这白白的还会飘的东西是什么,现在终于知道答案了,你的心情怎么样?(丰富词汇:近了、近了;呵。引导孩子用高兴、快乐的感情来朗诵)。

(5)幼儿尝试说一说:勇敢的小伞兵、会飞的蘑菇与蒲公英相似之处,加深幼儿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三、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演诗歌。

1、播放课件,引领幼儿梳理诗歌情节发展,为有感情的表演做铺设。

2、多美的诗歌,多美的风景呀,要不我们也和小姐姐和小弟弟一起到草地上来表演一下这首好听的诗歌吧。

(1)播放课件,梳理情感:不过,今天的诗歌就像在讲故事,所以我们在表演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

(2)播放背景音乐完整表演诗歌一次。

(3)播放背景音乐表演仿编的诗歌一次。

四、欣赏课件“会飞的蒲公英”,感受蒲公英种子飞行传播种子的特殊性。

1.谁知道,蒲公英为什么要在天空中飘吗?(观看课件)。

2、小结:原来,蒲公英在天空飘是为了传播种子,不过她传播种子的方式很特别,风一吹轻轻的、柔柔的蒲公英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把种子传播到各地。

3、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蒲公英轻柔的飘。(为续编诗歌做铺设)。

五、随情节发展续编诗歌。

2、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简短的话来说一说。

3、借助图片,幼儿再次续编。

六、结束部分。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听信号做跑、转等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身体的平衡性。

2.进一步感知蒲公英播撒种子的特点。

3.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观察、采摘过蒲公英。

2.场地布置。

3.一首轻松的音乐。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老师的口令做热身运动,如:手的动作,腰的动作。

二、种子随风飞。

1.向指定方向快速跑。

风一吹,蒲公英种子就飞了起来,我们来比比谁飞得最快?

2.听教师的口令跑向操场的另一边。

二、尝试四散快速跑。

1.蒲公英妈妈有许多孩子。(引导幼儿拥在教师身边,做一成上的要点外大大的蒲公英,其中教师站在终点线位置。)。

2.风吹来,蒲公英宝宝出发了。(幼儿在操场上四散快速跑、提必要时还速标醒幼儿眼看前方,及时躲闪,避免碰撞。)。

3.妈妈想你们了,蒲公英宝宝快回来。(幼儿站在终点线附近。)。

4.风停了,蒲公英宝宝转呀转,落到了花盆里。(幼儿向塑料圈方向做一定距离的移动旋转,找一个塑料圈,站在圈内转圈蹲下。)。

5.进行第二次游戏(方法同前)。

四、种子落地发芽了。

1.进行放松活动。

2.蒲公英飞累了,它睡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幼儿躺在圈上,抬腿,按摩膝盖、脚踝等。)。

3.太阳公公晒呀晒,春雨姐姐浇浇水,蒲公英从泥土里破土而出。(幼儿站起,从下往上套圈表示钻出来,拿圈走跑交替回班。)。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十一

1、能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人物表情的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容。

2、学会准确、完整地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

3、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述,并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蒲公英中班美术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提问直接导入诗歌内容。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图画)说。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教师记录1—2物体。“我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小弟弟说。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小伞兵。’近了近了,呵!原来是。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整体朗诵2——3遍。

三、幼儿记录并创编诗歌。

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2、幼儿作记录,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张纸上记录下你的想法,画好后编成好听诗歌给我们大家欣赏一下。”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老师记录下的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创编诗歌。

4、幼儿自由仿编诗歌,结束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50807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