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春节小学生范文(2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6:26:06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范文(24篇)
时间:2023-12-10 16:26:06     小编:HT书生

没有总结,我们可能会一直走在原地,而总结能够让我们在追求进步的路上不断超越自我。总结要突出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反思。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并进行借鉴。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一

农历新年的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骨,然后高高兴兴去叫爸妈,爸爸见我起得这么早,也不甘落后,从床上翻身便爬了起来了,妈妈和姐姐也陆续地起床了,洗完脸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个痛快!一想到吃,我就来劲,忙向爸妈建议做这做那,妈妈是我家的主厨,因此做什么由她这位裁判来决定,妈妈说:“很久没吃过饺子了,包些饺子吃吧。”我们都非常赞同。

决定做什么以后,我们便分工进行了,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我和姐姐烧水。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了,饺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烧开了。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和姐姐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了三个,累死了,还真难学啊!妈妈说:“我就天生会做啊,不吃点苦,努力学,怎么能学得好呢?”我听了有点惭愧,便吸取教训,重新扬起风帆,认认真真地包了起来,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这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什么都应该刻苦。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揉的面已经全部做成了饺子,我和姐姐烧的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了。妈妈便把饺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妈妈在中途还加了一些佐料,使饺子更加好吃,约摸过了十多分钟吧,妈妈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了一些汤。我妈刚弄好汤,我便抢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个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头都火辣辣的。

我们个个都吃得满嘴是油,便欢天喜地去看精彩电视节目了。

啊,真是一个快乐的农历新年啊!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二

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的山西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自然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山西各地如何过春节就能够看出来。山西各地,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山西各地都是如何过春节的,体会那绚丽多彩的年俗。

一、太原南郊――过年过足两个月。

在腊月初一起,太原南郊村里家家户户就都开始进入了过年的准备过程,这一天,家家都要炒五谷,就是把玉米、小麦、高粱、黄豆、瓜子等放在锅里炒熟,以此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不生虫害。五谷炒好后,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口袋装得满满的,然后整个村子地串门,互相交换着尝尝哪家妈妈的手艺最好,炒出的五谷又香又酥……炒五谷的香味和着孩子们的欢笑,回荡在村庄上空,轻轻地拉开了年的序幕。

腊月三十,过年的高潮已酝酿到了极致,除夕下午家里的男主人会扛着大扫帚,认真地把屋前的大院扫得干干净净,而在他身后的屋子里,心灵手巧的女人,会用粉红、金黄、翠绿、天蓝、浓紫等色彩艳丽的纸张,剪出网状镂空、带有穗子的五色纸,形状像是一朵盛开的花,在除夕傍晚,这些美丽的“花朵”就会被粘贴在对联、院墙、福字、堂屋等显眼的位置上。当天的年夜饭是不吃饺子的,饺子包好了,年初一早上煮来吃,这叫做吃“连年饭”,大约是取衣食丰足,一年连一年的意思吧。

在正月初一,真正的年来到了,一整天,村人都会四处游走拜年。正月初二,在我们这里是在外的游子归家祭祀先祖的日子。正月初三,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正月初五,又叫破五,人们燃放大量烟花爆竹,表示破除过年期间的众多禁忌。家乡有句俗语叫“不出正月都是年”,整个正月里,所有人家都会不断走亲戚或款待亲友,处处都是欢声与笑语。

二、太原河西――羊肉饺子年味足。

一提起春节,让老太原人最念念不忘的应该还是大年初一的那顿羊肉饺子。

为了这顿饺子,人们往往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七月炎夏时节,有经济能力的人家便会开始挑选羊。这选羊还别有一番讲究。据老一辈太原人讲,这羊不能肥不能瘦,不能幼不能老,而要选骨骼刚长成、身上还没开始长肉的“架子羊”。选好了羊,就要在院子里圈一个只够一只羊容身的羊圈,把“架子羊”赶进去后,只需好吃好喝地喂养就可以了。这样,一直到大年三十。半年前的“架子羊”此时已长得膘肥体壮,人们磨刀霍霍的时机也就到了。宰了羊,羊肉会被剔出来,而羊头、羊蹄和羊皮都会被另外放置起来。

在年三十晚上,羊头、羊蹄和羊皮便成了当晚的主角。家中的长辈会拿出一个祭盘,将羊头和四个羊蹄按整羊的样子摆好,然后用整张的羊皮将祭盘蒙住,只露羊头和四个羊蹄。随后,便是祭拜天地神的仪式。简单的仪式过后,祭盘便留在神龛上,直到整个新年过去。

而剔下来的羊肉会在守岁的时候端出来,这时已有人将羊肉剁碎,并加好佐料。于是整个除夕夜,便是一家老小围坐在热乎乎的炕头,欢欢喜喜包羊肉饺子。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便是带着家乡味道的羊肉馅饺子。

三、左权――豆腐头脑和面茶。

在春节要守岁,要吃饺子,还要放炮。故乡在晋冀交界,春节风俗和多数北方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有两样习惯,却是在外地很少见到的。

一个是大年初一早上天亮之前吃头脑。头脑是山西名吃,用黄芪、羊肉、长山药、黄酒等制成,传说由傅山发明,算是一种滋补食品。但故乡的头脑却很简单,只是用豆腐和粉条同炒,吃时撒葱末。但为什么这样吃,爷爷奶奶辈的人也说不上来。其它地方很少有大的节日专吃炒豆腐的风俗,似乎只有苏南人有冬至吃大葱炒豆腐的习惯,但一个在苏南,一个在晋中,应该只是巧合吧,说不上有什么渊源。

另一个是大年初二早上喝茶。广东一带有喝早茶的习惯,左权也叫早茶,但只是在大年初二畅喝,而茶也不是广东习惯的茶市,而是用小米面和玉米面混和后炒成的一种“面茶”,加水煮开,满屋子有一种特别的香味。面茶里还要煮素饺子和豆腐条,总之都是素食,绝无半点荤腥。曾经问过很多人,只知道河北一带有这样的炒面茶法,但没有人说得清正月喝面茶的来历和讲究。

四、盂县――点燃年草迎年神。

在大年初一的清晨,家家户户都要举行一个仪式――迎神,大约是早上五点,天还没有亮,人们点燃提前一天准备在院子里的年草,其实就是一些庄稼的秸秆,这与山西好多地方不同,盂县也是产煤大县,可是却不是用煤烧旺火,而是烧年草,期望通过这个仪式,驱除往日的烦恼与不幸,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所有美好的憧憬。

这堆年草大约能烧半个钟头左右,在这半个钟头里,全家老小都得起来,穿好新衣戴好新帽,然后大声向自家的长辈们道“过年好”,仿佛新的一年的运道都在这新年第一缕阳光到来之前的祝福声里了。每一个接受祝福的人,都会有一年的好心情,好运气。

之后是家里成年的男人们,开始燃放爆竹,这几乎是各家同时开始,刹那间,金蛇狂舞,银舌腾空,一派火树银花。于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黎明来到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希望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等到天亮了,一家人相伴三五成群地出去给本家族的人拜年,走在街上,无论碰到谁,都是三个字的问候“过年好”,原先晚辈给长辈们拜年是要磕头的,现在伴随着移风易俗,这个跪拜的仪式免了,可是新春的祝福一点也没有少,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时的祝福才最合时宜,最有力量。

赶到快八点的时候,出门拜年的人,陆陆续续回来,家里已经熬好了土豆豆腐的素头脑,煮好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当然还有满盘满碗儿的各式佳肴,新年的第一顿饭就绪了,怀揣着每个人真挚的祝福,吃饭的胃口当然会格外地好。

五、乡宁――枣花馍馍送亲友。

在乡宁的春节,承继了整个晋南热烈、浓重的风格。按照乡宁的传统习俗,正月初一到初五是不许动火做饭的,因此人们要在春节前把面食准备好。但现在“不生火做饭”的习俗已经改变,但在年前准备面食的风俗还是保存了下来。

蒸“枣花馍”是家家户户最开心的事儿,春节期间蒸年枣花馍不仅供自家食用,它还是正月拜年走亲戚时的主要馈赠礼物。因此蒸馍时,在数量上要比平时多得多。在农村,街坊邻居,三五合伙儿,互相帮忙,往往一户人家要蒸上一整天,待到天黑时,户均一百二十多个枣花馍也就蒸成了。枣花馍分为两种,即“大馍”和“小馍”。“大馍”是给比自己辈分大的亲友准备的,“小馍”是给平辈亲友准备的。枣花馍的样子像一把金“如意”,美味自不必说。“枣花馍”,和乡宁人的“年”贴得最近。红枣和面粉,谁家都有,做成枣花馍,最普通却最有年味儿。

5.春节简介春节的由来。

7.春节的风俗习惯。

8.春节的节日风俗资料。

9.春节的起源及风俗。

10.苗族的春节风俗。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三

刀削面,你吃过吗?这可是山西著名风味小吃,我最爱吃了。

刀削面的做法很简单,只要把面粉浇上少量的水,团成面团,再把面团托在左手上,右手拿一片薄刀片,然后就像削皮一样一片一片的削在锅里。那熟能生巧的手法,要是不练上几天几夜,肯定是不行的。

刀削面的看相也不赖。在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面条上,点缀上几叶绿色的香菜,几片褐色的牛肉。看了之后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刀削面虽然看相好,但是吃法也很有讲究,它那诱人的香味不得不让人点一碗尝尝。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吃刀削面,来到刀削面店,我赶紧找了一张位子坐下,点了两碗刀削面。“来喽”听店小二的声音,我就知道我最爱吃的刀削面到手了。闻到那令人垂延三尺的香味,我就迫不及待地抽出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妈妈见了忙说:“呀,不是你这样吃的,这样吃的话就品尝不出鲜味了。”因为我太喜欢吃了,所以没理会妈妈说的话,仍然这样吃着,结果吃完了都没品尝出是什么味儿。

大家可不要像我一样吃哦!否则就吃不出味了。可是慢慢吃真的让人很难做到啊!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四

20xx年01月24日11:10凤凰网历史综合【大中小】【打印】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土,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有,三十大家欢乐吃扁食。"。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正月初五为"送穷日"。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祷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成最好。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习俗。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活动开始,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收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下午,将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

旧日过年,太原一地尚有许多风俗故事,表现出那时人们的忙乱、繁琐、迷信心态。山西人过春节,实际上打腊月就开始了。人管腊月叫"慌天",是和七月"闲"相对应的。一进腊月门,商家忙着准备上市的年货,普通人家也要裁购全家新衣。老老少少欢欢喜喜盼过年。

腊八一到,吃腊八粥,街上出现平时不常见的请香(香为供品一不用买而用请)。请家堂,灶神,香炉供器,灯瓜瓜(民间供神器具,烧瓷成碗状,中间有一空柱物,可穿灯埝点燃)。接着买皇历,炒米怡脱儿,麻粘儿(山西民间特产,一种糖做的),蜜供,核桃,柿饼等。

过了腊月二十,进入节前准备最繁忙阶段。谚语:二十三,打发灶君上青天;二十四,割哈对子写啊字;二十五,擦摸打扫笤卒;二十六,黑的白的蒸啊两不鹿;二十七,关住门门洗了局;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啊坛坛打啊酒;三十日;决儿(角儿即饺子)捏啊三不鹿。

一年一度的春节供品,山西人是很讲究的。在发面,蒸的火候上掌握,以馍馍开花为佳,表示喜讯。蒸品有莲花大供,枣山山,门兔兔,水缸上要放面鱼,有钱的还供猪牛羊头三牲,家穷的则以面蒸代替。

这一会可能因为所有的家神休息上天陆游,百无禁忌,无需挑日。因此,结婚办事的也瞄准时机成倍成长。年节忙,婚礼忙,虽然是忙上加忙,但对于中下等家庭,喜宴菜肴顺带过年一次性消费,也避免了浪费,也算良风佳俗吧。

山西人称出席为"年除"。炒冷荤,蒸扣碗,拌馅包饺子,兄弟爷奶三带聚会吃团圆饭,少说也的十来口,所以占用很长时间。男人贴对子,门神,大扫除。摆供品,桌灯,神猪,准备晚上迎神祭祖。中午还要抬上菜肴上坟祭供,大年的灯是通宵着的,不能熄。

等点灯的时候,各处都是放鞭炮的,迎神开始。神前供桌上,蜡烛点上,壁灯和桌灯也都点蜡烛,穷人家点不起蜡烛,只在纸糊的灯中放灯瓜瓜。接神仪式开始,家藏上掀,烧表纸,除主要的天地爷,家堂爷外,还有灶王门神土地等,都要一一上香敬纸,娃娃门也跟在家长们口面满院磕。接着熬年守岁。现在有中央电视台文艺晚会,旧时没电视的时候只要打麻将,娃娃们一般就睡觉了,家长则把压岁钱放在枕头旁。

子时一到,钟声一响,准界正式开始,第一件大事是开门上香,据说这旺香开门早谁先点,预示一年兴旺。祭祀的时候不让女人,这一仪式大多都是男子执行,然后放表跑,顺便把旺火里的柏叶,松枝,散线香点上。第二件事则是上庙上香,越早越好,商号一般都是掌柜的去(即经理),长袍马褂,衣冒整齐。家庭由家长带领换新衣的男孩持香前去。

大年忌讳多,语言上不能说:起耸拉死离破烂倒塌损闭等不吉利的字眼,如饺子煮破了得说"绽了"。行为举动:不打骂牲畜,不责打孩子,不用尖刀,不擦摸打扫等。

从除夕开始,民间吹奏班子就挨家吹奏,名叫"送财神"。人们为讨吉利,无不以钱物赠送。实际上就是变相敛财,人们叫"刮街"。

这一天,不管早两天还闹的面红耳赤,还是打的头破血流,今天街头相遇,都是恭喜发财、高升、过年好、给您拜年的吉利话。

传统习俗,这天中午祭祖拜神后,合族吃团圆饭。从初二起走亲访友拜年,互送礼品。新婚夫妇也要拜年,一直到初八初九,中旬初五不出门,所谓破五,初七不出门,所谓七眼。初十是使不动,二十小添仓,二十五黑添仓(山西地方方言)。百家忌,都不出门,到这春节基本结束。

现在敬神大部分之在家里院里表现个形式了,上庙什么的也早就没了,庙都没了还上什么庙啊。

现代基本上就是包饺子,做些菜,然后除夕的时候看电视,玩玩麻将什么的,第二天家里子女都回来吃个饭,下午继续玩麻将,现在人忙了,春节的一些老习俗也就淡薄了,只有些村里的老人还在重复着古老的仪式。

正月初七日,称为人节。旧俗将六畜、五谷与人从正月初一日开始排位轮值。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人日又称"人节"。

从正月初一日开始,民间旧习用天干、地支来测算吉凶祸福。主要寻十天干中的"辛"日,十二地支中的"辰"日。那一天对到辛日,则意味那一天交好运。辛日越靠近元旦越好。初几是辛日,便称"几日得辛(幸)"。

那一天对到"辰"日,则意味着当年是"几龙治水"。一龙治水,意味着雨涝;十二龙治水,意味着干旱。假如初七日逢辰,则雨水均匀,意味丰收。如今,测算日子的习惯渐少,代之而起的是早上观察天气的阴晴变化,并根据当地历代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以猜测本年度的年景丰欠。阳城等地旧有"此日清和,民无灾难"的俗话。

晋东南地区要于"人日"之夜,焚香点灯。并用煮熟的稷米祭祖北斗星,进行祈福活动。临县等地习惯在门前或地里堆一堆谷糠煨燃,称作"灸地"。

晋南地区习惯用彩色丝线和绫绸制作首饰、称作"彩胜"。这天男子往往进行游宴。吕梁地区习惯"跳麻老姑"游戏。用椿木制作一个女形人物,两人先闭住眼默祷数字。然后,升起木人跳跃跳到与默祷数字吻合时,观察麻老姑的向背,面向人则为吉刮,背向人则为不吉利。

也有的地方习惯在这一天祭拜百神,祈祝人口平安。和顺县等地,又讲究上坟拜扫。人节,民间妇女忌用针,忌纺线,忌吃米饭,传统习惯要吃七样蔬菜做成的饭菜。晋西北地区一些县将人节称为"再过年"。鸣炮张灯,做席豪饮,盛况不亚于春节。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五

春节即将到来,一直宅在家里,于是决定出去走走,自己开车去山西旅游。

简要行程:

第一日上海站出发晚7点半特快出发。

第二日早上9点到太原站山西博物院神州租车后前往晋祠平遥,晚宿平遥。

第三日镇国寺双林寺平遥城内的多个景点和平遥城墙,晚宿平遥。

第四日乔家大院雁门关悬空寺,晚宿大同市区。

第五日云冈石窟太原还车,太原站晚7点半特快回上海。

第六日早上九点半抵达上海站。

交通:

来去都是坐夜晚火车,第二天早上到目的地。巧的是,来回火车都晚点了约半小时左右。总体上还是比较舒适的。特别去的时候,没有买到软卧,就奢侈了一把,坐了一次软包,2人一间带独立洗手间的。回来坐软卧。一共平均下来1300元/人。

到山西后,除了火车站去山西博物院是打车外,其余均从神州租车自驾。第一次从神州租车,有首日首次优惠,而且本人有国航卡(普卡),享受神州金卡待遇。这家态度和效率非常不错,最关键的是,我货比三家后发现是最便宜的。三天来一共开了958公里,超时了一小时,连超时费和保险,一共花了555元。

另外,山西的买路费不贵。太原市区到晋祠才5元。而大同到太原才105元,那可是近300公里的路啊。

饮食:

面食是我的最爱,但平遥的碗秃实在不咋爱吃,栲栳也是,不是很合口味。其它的都还不错。平遥吃饭主要在裕丰恒对面的那家小店,夫妻老婆点,价格实惠,东西也好吃。在高速公路上,来去分别在原平和大营吃的饭,相比较原平的更实成一点,刀削面还是5元一份,酱骨头30元一份非常多。这在江浙一带的休息站是不可能见到的了。

住宿:

在平遥,特地选择了网上评论还好的裕丰恒客栈,但结果还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多的也不说了,反正不推荐大家住。而且个人认为古城不值得住2晚,1晚就够了,所以如果要住还是挑更好一些的住。

大同是住在大同总工会宾馆,2星级,170元一晚。非常赞!是我所住过最好的同等级宾馆了。最好的地方是干净。连大堂也清清爽爽。早晨居然还有现场的煎蛋和煮面条,很多三星宾馆都没有的。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等热水要好久,放了半小时水后才有热水。

景点:

最超值的当然是山西博物院。这是我在国内看到的最好一家同类型博物馆。我在里面花了足足4小时,还有2个馆(书画和钱币)没有看。而且,正好临时展览是三星堆有关的文物展,真是非常幸运啊!

最不值的是晋祠。虽然圣母殿和飞梁鱼沼是古代建筑的杰作。可是,几乎所有的门都是上锁的。圣母殿那么多美丽的雕塑都在大门之内,根本连看也看不到。走了好长的路进去,里面却半小时就看完了。70元的门票,我看打3折还差不多。

平遥的120元通票如众多网友所说,有点黑,又没有办法。镇国寺和双林寺的彩塑不错,门票分别是20元和25元。

乔家大院门票40元,参观者很多。这个景点还是名符其实,不错的。

因为途径雁门关,沿途景色壮丽。绵绵山脉上的积雪还没有化,蓝天白云之下,俯视辽阔的盆地,有种想要策马扬鞭的征服欲。雁门关的隧道很长,5公里多。出了隧道,再开几分钟,就看到土长城了。黄色的长城,第一次亲眼见到,非常兴奋。于是乘兴去拜访了一下赫赫有名的雁门关。从山路开进去,而雁门关早已经是新造的城楼了。失望难免,可是出来后又看到土长城后,还是激动不已。

去悬空寺会经过应县木塔,但时间紧张,没有下车拜访。一路到了悬空寺已是傍晚。悬空寺果然壮观,非常值得一去。难能可贵的是,居然这么古老的建筑,还允许我们游人上去攀登游览。门票不便宜,130元。

云冈石窟是另一大世界文化遗产,绝对值得一览。随着岁月的分化和人为的因素,不知还能留给后人多久来瞻仰。现在在大修,所以门票从130优惠到100。

总体上,山西之行非常棒。物价便宜,而且民风大多淳朴。十分推荐大家一游。

[春节山西自驾游]。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六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台山还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每逢盛夏,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游览观光、烧香拜佛、络绎不绝。五台山奇峰灵崖随处皆是,著名者达五十余处。其中写字崖,用水洒湿以后,拿手帕仔细擦拭,崖面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字隐。

五台山交通指南: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由于身处山地,所以会对到达的交通有一定的影响。到达五台山可以选择乘坐飞机到达太原,从太原转乘大巴车到达五台山,但是比较费时费力,所以并不推荐。一般游客会选择乘坐大巴车到达五台山,五台山也有自己的长途汽车站。除了乘坐大巴车,也可以选择自驾的方式,但是比较危险,并不推荐。火车并不能直达五台山。五台山内并没有正式的公交车,但是可以选择打车或者步行。

五台山门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68.00元(不含观光车)淡季(11月1日~3月31日):140.00元(不含观光车)。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七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西的春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山西的春节,在腊月就开始了。腊八一到,家家熬腊八粥,接着买皇历,麻粘儿,是山西民间特产,用芝麻与糖做成的,孩子们最爱吃。

过了腊月二十,进入节前最忙的阶段,山西谚语:“二十三,打发灶君上青天;二十四,写呀么写对子,二十五,擦摸打扫笤卒;二十六,黑的白的蒸啊两不鹿;二十七,关住门门洗了局;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啊坛坛打酒酒;角儿(角儿就是饺子)捏啊三不鹿。”

小年到了,山西人传统要祭灶,祭灶多在黄昏之时举行,先把灶饼、芝麻糖等物品供奉在灶王爷像前,然后在像前点三柱香,一家老小要给灶王爷磕头,再把芝麻糖到火上烧成稀,糊住灶王爷的嘴,再把草料扔到厨房顶上喂“天马”。然后把灶王爷像揭下来,一边焚烧,一边祈祷。之后,燃放鞭炮为灶王爷开路。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起来,吃起来酥脆香甜。

大年三十到了。炒冷荤,蒸扣碗,拌馅包饺子,都是要干的事情。男人们贴对子,门神,女人们摆供品,灯瓜瓜,也就是桌灯,大年的灯是通宵的,不能熄。

晚上,各处都是放鞭炮与花炮的,大人们放“大礼花”,一道金光冲上了天空,竟然变出了一颗颗红宝石,红宝石边上还壤着黄色,美丽极了,紧接的道道金光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玫瑰花,有的像菊花,接着炮仿佛如流星一样过来,孩子们一般放窜天猴,一下就飞上天的那种,还有小蜜蜂……接着又熬年守岁。

子时一到,钟声一响,第一件事情就是开门上香,据说这是旺香开门,谁家早点,谁家就预示一年兴旺,第二件事情则是上庙上香,越早越好,商号一般是掌柜的去,衣帽整齐。

大年忌讳多,语言上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饺子破了得说“绽了”。

初一不管男女老少都要给长辈磕头拜年,互赠礼品,还要祭祖拜神。

传统正月初五不出门,所谓破五。正月初七称为人节。

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家家户户吃元宵,元宵是一种甜而不腻、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尤其是孩子们,特别爱吃。

最重要的是还要挂花灯啊!从十四到十六,每晚都开,处处张灯结彩,五颜六色,花灯样式很多,数不胜数。有动物的,有猜谜的,有宫灯,如意灯,飞机式的灯,料丝灯,玻璃灯,走马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孩子们与大人们都要放烟花,毫不逊大年三十的炮火。

从十四到十六,连续三天各县、各村都要组织大大小小各种样式的汇演,有民间艺术,晋剧,有古老乐曲,有代表喜庆的演出,有代表幸福的演出,还有古老传说的。

一直到正月十七,春节结束了,但还留着浓浓的年味……。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八

照我们安徽砀山的老规矩,农历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天还没亮呢就听见别人在放炮了,害得我连觉都没睡好,第二天眼睛四周黑黑的,都成熊猫眼了。

腊月二十四必须大扫除,这一天我可累坏了,又是擦玻璃又是洗地板的,出了一身的汗。大人们则忙着备年货,把鸡肉、猪肉、鱼肉、青菜、年糕等年货准备充足。

最热闹的就是初夕,这天家家都忙着贴春联、贴年画。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饺子和放鞭炮。大人们围在一起,有的人在和面,有的人在擀皮儿,有的人在拌馅儿,有的'人在准备烧火的柴火……包饺子时还要在饺子皮里放上钱和红枣。

预示着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我则忙着放鞭炮,“霹雳”“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最热闹的就属晚上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烟花在天空不停地绽放,有的像一串串明亮的珍珠;有的像一朵怒放的花朵;有的像天女散花。这些美丽的烟花刹那间把整条街都照亮了,整个村子的天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大年初一是新年,这一天大家早早起来,吃完饺子就去给老人拜年,我们这儿叫串门。我可高兴了,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我就可以串亲戚,可以收到长辈们送的红包。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晚上要吃元宵,我和村里其它孩子们则打着各色灯笼四处游玩,烟花又在此刻重新装点起美丽的夜空。一个个孔明灯就像天空中明亮的星星,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家乡的农历新年在正月十五的香甜元宵中结束了,可我还沉浸在热闹、祥和的农历新年中。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九

大年三十那天,到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口都贴满了春联,老的、小的都穿上了新装,整个城市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息。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大家都赶着去拜年、送礼,我们家也不例外,早早地去了外婆家。

外婆家的东西真齐全,不包括礼品,单单烟花就有小山似的一般高。我一眼便瞧见了那细长的“烟花棒”,嚷着要爸爸帮我放。当打火机接触棒头的那一瞬间,小小的.火苗顿时变大了,一团七彩的的火焰,像离弦的箭般冒了出来。它们闪着艳丽的光芒,像一朵小花,盛开并飘散着金色的粉末。我喜上眉梢,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渐渐的,我已忘记自己身在何处,只想一直停留在那一刻,把精彩的画面永远记在心里。

晚上,全家人喜气洋洋地做菜,除夕之夜,最不能缺少的是饺子和鲜鱼,它们都代表了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年年有余。当美味佳肴摆满一桌子时,就可以大饱口福了,每一道菜都让人过目不忘,都充满着团圆的气息。

“噼噼啪啪”放烟花了!大家早已放下手中的碗筷,去看烟花了。快看,一团七彩的烟火直冲云霄,在天空中绽放,烟花闪烁着耀眼的金光,向四周扩散开来,那流光溢彩四散开来的点点金光,把夜空装点得灿烂夺目。

那升空绽放的烟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除夕之夜变得无比美丽。

大年三十除夕夜,欢欢喜喜过春节。祝所有的人春节快乐!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十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土,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有,三十大家欢乐吃扁食。"。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正月初五为"送穷日"。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祷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成最好。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习俗。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活动开始,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收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下午,将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

旧日过年,太原一地尚有许多风俗故事,表现出那时人们的忙乱、繁琐、迷信心态。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十一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

大同春节生旺火。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十二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正月初五为”送穷日“。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祷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成最好。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习俗。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活动开始,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收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下午,将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

旧日过年,太原一地尚有许多风俗故事,表现出那时人们的忙乱、繁琐、迷信心态。山西人过春节,实际上打腊月就开始了。人管腊月叫”慌天“,是和七月”闲“相对应的。一进腊月门,商家忙着准备上市的年货,普通人家也要裁购全家新衣。老老少少欢欢喜喜盼过年。

腊八一到,吃腊八粥,街上出现平时不常见的请香(香为供品一不用买而用请)。请家堂,灶神,香炉供器,灯瓜瓜(民间供神器具,烧瓷成碗状,中间有一空柱物,可穿灯埝点燃)。接着买皇历,炒米怡脱儿,麻粘儿(山西民间特产,一种糖做的),蜜供,核桃,柿饼等。

过了腊月二十,进入节前准备最繁忙阶段。谚语:二十三,打发灶君上青天;二十四,割哈对子写啊字;二十五,擦摸打扫笤卒;二十六,黑的白的蒸啊两不鹿;二十七,关住门门洗了局;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啊坛坛打啊酒;三十日;决儿(角儿即饺子)捏啊三不鹿。

一年一度的春节供品,山西人是很讲究的。在发面,蒸的火候上掌握,以馍馍开花为佳,表示喜讯。蒸品有莲花大供,枣山山,门兔兔,水缸上要放面鱼,有钱的还供猪牛羊头三牲,家穷的则以面蒸代替。

这一会可能因为所有的家神休息上天陆游,百无禁忌,无需挑日。因此,结婚办事的也瞄准时机成倍成长。年节忙,婚礼忙,虽然是忙上加忙,但对于中下等家庭,喜宴菜肴顺带过年一次性消费,也避免了浪费,也算良风佳俗吧。

山西人称出席为”年除“。炒冷荤,蒸扣碗,拌馅包饺子,兄弟爷奶三带聚会吃团圆饭,少说也的十来口,所以占用很长时间。男人贴对子,门神,大扫除。摆供品,桌灯,神猪,准备晚上迎神祭祖。中午还要抬上菜肴上坟祭供,大年的灯是通宵着的,不能熄。

等点灯的时候,各处都是放鞭炮的,迎神开始。神前供桌上,蜡烛点上,壁灯和桌灯也都点蜡烛,穷人家点不起蜡烛,只在纸糊的灯中放灯瓜瓜。接神仪式开始,家藏上掀,烧表纸,除主要的天地爷,家堂爷外,还有灶王门神土地等,都要一一上香敬纸,娃娃门也跟在家长们口面满院磕。接着熬年守岁。现在有中央电视台文艺晚会,旧时没电视的时候只要打麻将,娃娃们一般就睡觉了,家长则把压岁钱放在枕头旁。

子时一到,钟声一响,准界正式开始,第一件大事是开门上香,据说这旺香开门早谁先点,预示一年兴旺。祭祀的时候不让女人,这一仪式大多都是男子执行,然后放表跑,顺便把旺火里的柏叶,松枝,散线香点上。第二件事则是上庙上香,越早越好,商号一般都是掌柜的去(即经理),长袍马褂,衣冒整齐。家庭由家长带领换新衣的男孩持香前去。

大年忌讳多,语言上不能说:起耸拉死离破烂倒塌损闭等不吉利的字眼,如饺子煮破了得说”绽了“。行为举动:不打骂牲畜,不责打孩子,不用尖刀,不擦摸打扫等。

这一天,不管早两天还闹的面红耳赤,还是打的头破血流,今天街头相遇,都是恭喜发财、高升、过年好、给您拜年的吉利话。

传统习俗,这天中午祭祖拜神后,合族吃团圆饭。从初二起走亲访友拜年,互送礼品。新婚夫妇也要拜年,一直到初八初九,中旬初五不出门,所谓破五,初七不出门,所谓七眼。初十是使不动,二十小添仓,二十五黑添仓(山西地方方言)。百家忌,都不出门,到这春节基本结束。

现在敬神大部分之在家里院里表现个形式了,上庙什么的也早就没了,庙都没了还上什么庙啊。

现代基本上就是包饺子,做些菜,然后除夕的时候看电视,玩玩麻将什么的,第二天家里子女都回来吃个饭,下午继续玩麻将,现在人忙了,春节的一些***俗也就淡薄了,只有些村里的'老人还在重复着古老的仪式。

那一天对到”辰“日,则意味着当年是”几龙治水“。一龙治水,意味着雨涝;十二龙治水,意味着干旱。假如初七日逢辰,则雨水均匀,意味丰收。如今,测算日子的习惯渐少,代之而起的是早上观察天气的阴晴变化,并根据当地历代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以猜测本年度的年景丰欠。阳城等地旧有”此日清和,民无灾难“的俗话。

晋东南地区要于”人日“之夜,焚香点灯。并用煮熟的稷米祭祖北斗星,进行祈福活动。临县等地习惯在门前或地里堆一堆谷糠煨燃,称作”灸地“。

晋南地区习惯用彩色丝线和绫绸制作首饰、称作”彩胜“。这天男子往往进行游宴。吕梁地区习惯”跳麻老姑“游戏。用椿木制作一个女形人物,两人先闭住眼默祷数字。然后,升起木人跳跃跳到与默祷数字吻合时,观察麻老姑的向背,面向人则为吉刮,背向人则为不吉利。

也有的地方习惯在这一天祭拜百神,祈祝人口平安。和顺县等地,又讲究上坟拜扫。人节,民间妇女忌用针,忌纺线,忌吃米饭,传统习惯要吃七样蔬菜做成的饭菜。晋西北地区一些县将人节称为”再过年"。鸣炮张灯,做席豪饮,盛况不亚于春节。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十三

春节期间来到世界文化遗产、“晋商故里”之一的平遥,不仅可以住当地特色的客栈,还可以欣赏到古城县太爷迎宾、县太爷拜年、财神爷送元宝等地方特色表演。

平遥独具特色的戏曲、社火、灯火等春节民俗民风和中国汉民族传统的年俗文化。同时,您还可以在大型艺术灯会、嘉年华游乐园、拉洋片等节日活动中体味传统中国年文化。

五台山祈福。

五台山佛俗民情年活动,于每年的农历腊月十八拉开帷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今年的五台山春节旅游,以“北国风光迎春游,佛俗民情新感受”为主题,向游客展示五台山古朴浑厚的佛俗民情文化,在此人们可以感受到僧民共庆佳节的佛国生活特色。

春节期间,台怀镇中心区各村彩门迎客,文艺表演天天出彩:扭秧歌、舞狮子、八音会、跑旱船、耍社火、登高跷;佛事活动日日更新:除夕夜点旺火、迎喜神,初一撞钟敬香保平安,初二请财神、放禄马、交大运,初三登黛螺顶、拜文殊、启智慧,初九帝释天圣诞法会,正月十五启智祈福供灯法会,正月十八还将举行“佛俗民情年”活动文艺大汇演。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地处美丽而富饶的山西晋中盆地,位于祁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距省会太原50公里,与祁县著名的中华周易宫、延寿寺、九沟风景区、渠家大院、明清街巷、长裕川等景点形成一日游格局。

山西乔家大院是祁县乔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家第三代乔致庸的堂名。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

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下,晋水源头,占地面积130余万平方米,是奉祀西周初晋国开国侯唐叔虞的祠堂。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在一处文化遗产中保存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精品,实属罕见。

2.山西绵山旅游攻略。

4.春节潮州旅游攻略。

5.春节绍兴旅游攻略。

6.春节沈阳旅游攻略。

7.春节去上海旅游攻略。

8.春节去泰山旅游攻略。

9.春节武汉旅游攻略。

10.春节长白山旅游攻略。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十四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第一批5a级旅游景区。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云冈石窟门票:150元。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十五

大年初三,爸爸、妈妈开车带我去山西省游玩。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大同市的云岗石窟,当石窟上的石像近在眼前时,看着石像上留下的岁月的痕迹,我觉得它是那么雄伟高大!

第二站,我们去了悬空古寺,看着悬挂在山边的寺庙,让我为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大为感叹!

第三站,我们去了应县木塔,看到了古老的木塔,竟然全部是由木头建造而成的,没有一根钉子,真是神奇。在那我知道了古代鲁班的传说,知道了中国古老的建筑工程。

第四站,我们去了太原的'平遥古城,在古城外我们坐游览车围着古城墙一路进到古城中心,古城墙上的砖都已经被侵蚀了,可是古城内的街道却很热闹,道路两边都是小店,有小吃、有客栈等等。我们还吃了不少当地有名的小吃,其中“平遥牛肉”和“沙棘果汁”是我最喜欢吃的。

这次山西之旅,我很开心,在玩的同时我还知道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十六

今年,我这个出生在东营的孩子要在姥姥家过年。两个城市离得很远,所以习俗都不一样。

清早,妈妈给我穿上新衣服,中午妈妈和姥姥包饺子,我在楼下和小朋友们放鞭炮、玩游戏。我玩得可开心了,我回到姥姥家吃饺子,姥姥说:“有两个饺子里有硬币,我吃啊,吃啊,可我一个硬币都没吃到,我妈妈吃到了两元钱,我妈妈真是幸运啊。

晚上我们大家坐在电视前看联欢晚会,一直看到12:00,大家都在熬夜、守岁。可我呼呼地睡着了。

我虽然没看见美丽的烟花,但我很开心!

春联贴在门上,爆竹响在头上,灯笼挂在墙上,年味洋溢心上,祝学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尤其祝中考的初三学生,能考出理想的成绩,进入理想的高中。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十七

巍峨的古老城垣厚重深沉,古城内的街道、店铺和民居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布局和风貌,浓郁的晋商文化气息,淳朴的晋中民风,平遥散发着安静而内敛的悠久气质。

平遥古城交通:去往平遥有多种途径,铁路和公路均可便捷地到达。平遥没有机场,选择乘坐飞机的话,需要先到达太原机场,再转乘客车或火车前往。平遥现有两个火车站,分别为平遥火车站和平遥古城站(平遥东站),其中平遥火车站距离古城较近,是普速列车站,平遥古城站为动车高铁车站。在平遥县城内可以乘坐出租车或电瓶车到达古城景区,步行路程也不远。平遥古城内可以选择电瓶车或人力三轮车,或者租用自行车游览古城。

平遥古城门票:免费镇国寺:30元双林寺:40元平遥古城景点联票:150.00元。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十八

放寒假了、我最期待的节日——春节就要来临了。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同,我阳城县下发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知,这将是我度过的第一个没有鞭炮的'春节,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想:这个春节太没意思了,听不到热闹的鞭炮声,也看不到绚丽的烟花,那它还有什么好玩的呢?这时,爸爸说:“你别急,到了晚上我们一起去看灯展,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晚上的县城如同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时装,展现出妩媚的一面来。

以前,我觉得有鞭炮的春节很美,但现在我觉得没有鞭炮的春节也很美!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十九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土,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有,三十大家欢乐吃扁食。"。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正月初五为"送穷日"。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祷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成最好。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习俗。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活动开始,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收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下午,将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

旧日过年,太原一地尚有许多风俗故事,表现出那时人们的忙乱、繁琐、迷信心态。山西人过春节,实际上打腊月就开始了.人管腊月叫"慌天",是和七月"闲"相对应的.一进腊月门,商家忙着准备上市的年货,普通人家也要裁购全家新衣.老老少少欢欢喜喜盼过年.

腊八一到,吃腊八粥,街上出现平时不常见的请香(香为供品一不用买而用请).请家堂,灶神,香炉供器,灯瓜瓜(民间供神器具,烧瓷成碗状,中间有一空柱物,可穿灯埝点燃).接着买皇历,炒米怡脱儿,麻粘儿(山西民间特产,一种糖做的),蜜供,核桃,柿饼等.

过了腊月二十,进入节前准备最繁忙阶段.谚语:二十三,打发灶君上青天;二十四,割哈对子写啊字;二十五,擦摸打扫笤卒;二十六,黑的白的蒸啊两不鹿;二十七,关住门门洗了局;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啊坛坛打啊酒;三十日;决儿(角儿即饺子)捏啊三不鹿.

一年一度的春节供品,山西人是很讲究的.在发面,蒸的火候上掌握,以馍馍开花为佳,表示喜讯.蒸品有莲花大供,枣山山,门兔兔,水缸上要放面鱼,有钱的还供猪牛羊头三牲,家穷的则以面蒸代替.

这一会可能因为所有的家神休息上天陆游,百无禁忌,无需挑日.因此,结婚办事的也瞄准时机成倍成长.年节忙,婚礼忙,虽然是忙上加忙,但对于中下等家庭,喜宴菜肴顺带过年一次性消费,也避免了浪费,也算良风佳俗吧。

山西人称出席为"年除".炒冷荤,蒸扣碗,拌馅包饺子,兄弟爷奶三带聚会吃团圆饭,少说也的十来口,所以占用很长时间.男人贴对子,门神,大扫除.摆供品,桌灯,神猪,准备晚上迎神祭祖.中午还要抬上菜肴上坟祭供,大年的灯是通宵着的,不能熄.

等点灯的时候,各处都是放鞭炮的,迎神开始.神前供桌上,蜡烛点上,壁灯和桌灯也都点蜡烛,穷人家点不起蜡烛,只在纸糊的灯中放灯瓜瓜.接神仪式开始,家藏上掀,烧表纸,除主要的天地爷,家堂爷外,还有灶王门神土地等,都要一一上香敬纸,娃娃门也跟在家长们口面满院磕.接着熬年守岁.现在有中央电视台文艺晚会,旧时没电视的时候只要打麻将,娃娃们一般就睡觉了,家长则把压岁钱放在枕头旁。

子时一到,钟声一响,准界正式开始,第一件大事是开门上香,据说这旺香开门早谁先点,预示一年兴旺.祭祀的时候不让女人,这一仪式大多都是男子执行,然后放表跑,顺便把旺火里的柏叶,松枝,散线香点上.第二件事则是上庙上香,越早越好,商号一般都是掌柜的去(即经理),长袍马褂,衣冒整齐.家庭由家长带领换新衣的男孩持香前去.

大年忌讳多,语言上不能说:起耸拉死离破烂倒塌损闭等不吉利的字眼,如饺子煮破了得说"绽了".行为举动:不打骂牲畜,不责打孩子,不用尖刀,不擦摸打扫等.

从除夕开始,民间吹奏班子就挨家吹奏,名叫"送财神".人们为讨吉利,无不以钱物赠送.实际上就是变相敛财,人们叫"刮街"。

这一天,不管早两天还闹的面红耳赤,还是打的头破血流,今天街头相遇,都是恭喜发财、高升、过年好、给您拜年的吉利话。

传统习俗,这天中午祭祖拜神后,合族吃团圆饭.从初二起走亲访友拜年,互送礼品.新婚夫妇也要拜年,一直到初八初九,中旬初五不出门,所谓破五,初七不出门,所谓七眼.初十是使不动,二十小添仓,二十五黑添仓(山西地方方言).百家忌,都不出门,到这春节基本结束.

现在敬神大部分之在家里院里表现个形式了,上庙什么的也早就没了,庙都没了还上什么庙啊.

现代基本上就是包饺子,做些菜,然后除夕的时候看电视,玩玩麻将什么的,第二天家里子女都回来吃个饭,下午继续玩麻将,现在人忙了,春节的一些老习俗也就淡薄了,只有些村里的老人还在重复着古老的仪式。

正月初七日,称为人节。旧俗将六畜、五谷与人从正月初一日开始排位轮值。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人日又称"人节"。

从正月初一日开始,民间旧习用天干、地支来测算吉凶祸福。主要寻十天干中的"辛"日,十二地支中的"辰"日。那一天对到辛日,则意味那一天交好运。辛日越靠近元旦越好。初几是辛日,便称"几日得辛(幸)"。

那一天对到"辰"日,则意味着当年是"几龙治水"。一龙治水,意味着雨涝;十二龙治水,意味着干旱。假如初七日逢辰,则雨水均匀,意味丰收。如今,测算日子的习惯渐少,代之而起的是早上观察天气的阴晴变化,并根据当地历代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以猜测本年度的年景丰欠。阳城等地旧有"此日清和,民无灾难"的俗话。

晋东南地区要于"人日"之夜,焚香点灯。并用煮熟的稷米祭祖北斗星,进行祈福活动。临县等地习惯在门前或地里堆一堆谷糠煨燃,称作"灸地"。

晋南地区习惯用彩色丝线和绫绸制作首饰、称作"彩胜"。这天男子往往进行游宴。吕梁地区习惯"跳麻老姑"游戏。用椿木制作一个女形人物,两人先闭住眼默祷数字。然后,升起木人跳跃跳到与默祷数字吻合时,观察麻老姑的向背,面向人则为吉刮,背向人则为不吉利。

也有的地方习惯在这一天祭拜百神,祈祝人口平安。和顺县等地,又讲究上坟拜扫。人节,民间妇女忌用针,忌纺线,忌吃米饭,传统习惯要吃七样蔬菜做成的饭菜。晋西北地区一些县将人节称为"再过年"。鸣炮张灯,做席豪饮,盛况不亚于春节。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二十

山西各地,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你知道山西春节习俗吗?今天本站小编特意准备了一些山西春节习俗资料,希望你能喜欢。

一、太原南郊——过年过足两个月。

从腊月初一起,太原南郊村里家家户户就都开始进入了过年的准备过程,这一天,家家都要炒五谷,就是把玉米、小麦、高粱、黄豆、瓜子等放在锅里炒熟,以此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不生虫害。五谷炒好后,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口袋装得满满的,然后整个村子地串门,互相交换着尝尝哪家妈妈的手艺最好,炒出的五谷又香又酥……炒五谷的香味和着孩子们的欢笑,回荡在村庄上空,轻轻地拉开了年的序幕。

腊月三十,过年的高潮已酝酿到了极致,除夕下午家里的男主人会扛着大扫帚,认真地把屋前的大院扫得干干净净,而在他身后的屋子里,心灵手巧的女人,会用粉红、金黄、翠绿、天蓝、浓紫等色彩艳丽的纸张,剪出网状镂空、带有穗子的五色纸,形状像是一朵盛开的花,在除夕傍晚,这些美丽的“花朵”就会被粘贴在。

对联。

院墙福字堂屋等显眼的位置上。当天的年夜饭是不吃饺子的,饺子包好了,年初一早上煮来吃,这叫做吃“连年饭”,大约是取衣食丰足,一年连一年的意思吧。

正月初一,真正的年来到了,一整天,村人都会四处游走拜年。正月初二,在我们这里是在外的游子归家祭祀先祖的日子。正月初三,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正月初五,又叫破五,人们燃放大量烟花爆竹,表示破除过年期间的众多禁忌。家乡有句俗语叫“不出正月都是年”,整个正月里,所有人家都会不断走亲戚或款待亲友,处处都是欢声与笑语。

二、太原河西——羊肉饺子年味足。

提起春节,让老太原人最念念不忘的应该还是大年初一的那顿羊肉饺子。

为了这顿饺子,人们往往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七月炎夏时节,有经济能力的人家便会开始挑选羊。这选羊还别有一番讲究。据老一辈太原人讲,这羊不能肥不能瘦,不能幼不能老,而要选骨骼刚长成、身上还没开始长肉的“架子羊”。选好了羊,就要在院子里圈一个只够一只羊容身的羊圈,把“架子羊”赶进去后,只需好吃好喝地喂养就可以了。这样,一直到大年三十。半年前的“架子羊”此时已长得膘肥体壮,人们磨刀霍霍的时机也就到了。宰了羊,羊肉会被剔出来,而羊头、羊蹄和羊皮都会被另外放置起来。

年三十晚上,羊头、羊蹄和羊皮便成了当晚的主角。家中的长辈会拿出一个祭盘,将羊头和四个羊蹄按整羊的样子摆好,然后用整张的羊皮将祭盘蒙住,只露羊头和四个羊蹄。随后,便是祭拜天地神的仪式。简单的仪式过后,祭盘便留在神龛上,直到整个新年过去。

而剔下来的羊肉会在守岁的时候端出来,这时已有人将羊肉剁碎,并加好佐料。于是整个除夕夜,便是一家老小围坐在热乎乎的炕头,欢欢喜喜包羊肉饺子。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便是带着家乡味道的羊肉馅饺子。

三、左权——豆腐头脑和面茶。

春节要守岁,要吃饺子,还要放炮。故乡在晋冀交界,春节风俗和多数北方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有两样习惯,却是在外地很少见到的。

一个是大年初一早上天亮之前吃头脑。头脑是山西名吃,用黄芪、羊肉、长山药、黄酒等制成,传说由傅山发明,算是一种滋补食品。但故乡的头脑却很简单,只是用豆腐和粉条同炒,吃时撒葱末。但为什么这样吃,爷爷奶奶辈的人也说不上来。其它地方很少有大的节日专吃炒豆腐的风俗,似乎只有苏南人有冬至吃大葱炒豆腐的习惯,但一个在苏南,一个在晋中,应该只是巧合吧,说不上有什么渊源。

另一个是大年初二早上喝茶。广东一带有喝早茶的习惯,左权也叫早茶,但只是在大年初二畅喝,而茶也不是广东习惯的茶市,而是用小米面和玉米面混和后炒成的一种“面茶”,加水煮开,满屋子有一种特别的香味。面茶里还要煮素饺子和豆腐条,总之都是素食,绝无半点荤腥。曾经问过很多人,只知道河北一带有这样的炒面茶法,但没有人说得清正月喝面茶的来历和讲究。

糖烧肘子。

糖烧肘子是山西风味宴席中的优质甜菜,作为春节家宴的压轴戏。

做法:

1.猪前肘子用铁叉串上,用明火把肘子表皮均匀地烧糊;。

2.猪肘烧呈黑色并起小泡时放入开水中浸泡至肉皮回软,约30分钟;。

3.浸泡回软后用竹刷刷去糊皮后冲洗干净,保持皮面美观完整;。

4.刷洗干净后入开水锅加葱段、鲜姜片及料酒,大火烧开,用小火煮至七成熟;。

7.炸制肘皮表面成枣红色时捞出沥干油;。

9.莲子洗净加清水没过,放入冰糖,上笼蒸透取出;。

10.大红枣洗净去两头,用筷子通去枣核,呈筒状;。

11.把蒸好的莲子镶嵌在大红枣中;并逐个围在肘子的四周;。

14.调匀好的糖汁淋在肘子和红枣上即成。

1.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位于运城市解州镇西关,距离运城市区约20余公里。因为解州附近的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故乡,所以这座关帝庙也被称为“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代,现存的建筑基本都是清代重建的。整个关帝庙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进入景区后,先是来到结义园。园中有结义坊、君子亭等主体建筑,园中种植了不少古柏,还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2.永乐宫。

永乐宫,始建于公元1247年,是为了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共用了110多年才修建完工,是现存最大的元代道观。永乐宫原建在芮城县城以西的永乐镇,建国初期由于水库工程而搬迁到现在的位置。永乐宫游玩起来非常方便,当你进入大门后,沿着中轴线由南至北向前步行游玩即可。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二十一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

对联。

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

旧日过年,太原一地尚有许多风俗故事,表现出那时人们的忙乱、繁琐、迷信心态。

摘自《并州风情》,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二十二

山西各地,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都洋溢着浓浓的春节年味。你知道山西省春节习俗吗?下面本站小编精心整理了山西省春节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从腊月初一起,太原南郊村里家家户户就都开始进入了过年的准备过程,这一天,家家都要炒五谷,就是把玉米、小麦、高粱、黄豆、瓜子等放在锅里炒熟,以此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不生虫害。五谷炒好后,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口袋装得满满的,然后整个村子地串门,互相交换着尝尝哪家妈妈的手艺最好,炒出的五谷又香又酥……炒五谷的香味和着孩子们的欢笑,回荡在村庄上空,轻轻地拉开了年的序幕。

腊月三十,过年的高潮已酝酿到了极致,除夕下午家里的男主人会扛着大扫帚,认真地把屋前的大院扫得干干净净,而在他身后的屋子里,心灵手巧的女人,会用粉红、金黄、翠绿、天蓝、浓紫等色彩艳丽的纸张,剪出网状镂空、带有穗子的五色纸,形状像是一朵盛开的花,在除夕傍晚,这些美丽的“花朵”就会被粘贴在。

对联。

院墙福字堂屋等显眼的位置上。当天的年夜饭是不吃饺子的,饺子包好了,年初一早上煮来吃,这叫做吃“连年饭”,大约是取衣食丰足,一年连一年的意思吧。

正月初一,真正的年来到了,一整天,村人都会四处游走拜年。正月初二,在我们这里是在外的游子归家祭祀先祖的日子。正月初三,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正月初五,又叫破五,人们燃放大量烟花爆竹,表示破除过年期间的众多禁忌。家乡有句俗语叫“不出正月都是年”,整个正月里,所有人家都会不断走亲戚或款待亲友,处处都是欢声与笑语。

提起春节,让老太原人最念念不忘的应该还是大年初一的那顿羊肉饺子。

为了这顿饺子,人们往往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七月炎夏时节,有经济能力的人家便会开始挑选羊。这选羊还别有一番讲究。据老一辈太原人讲,这羊不能肥不能瘦,不能幼不能老,而要选骨骼刚长成、身上还没开始长肉的“架子羊”。选好了羊,就要在院子里圈一个只够一只羊容身的羊圈,把“架子羊”赶进去后,只需好吃好喝地喂养就可以了。这样,一直到大年三十。半年前的“架子羊”此时已长得膘肥体壮,人们磨刀霍霍的时机也就到了。宰了羊,羊肉会被剔出来,而羊头、羊蹄和羊皮都会被另外放置起来。

年三十晚上,羊头、羊蹄和羊皮便成了当晚的主角。家中的长辈会拿出一个祭盘,将羊头和四个羊蹄按整羊的样子摆好,然后用整张的羊皮将祭盘蒙住,只露羊头和四个羊蹄。随后,便是祭拜天地神的仪式。简单的仪式过后,祭盘便留在神龛上,直到整个新年过去。

而剔下来的羊肉会在守岁的时候端出来,这时已有人将羊肉剁碎,并加好佐料。于是整个除夕夜,便是一家老小围坐在热乎乎的炕头,欢欢喜喜包羊肉饺子。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便是带着家乡味道的羊肉馅饺子。

春节要守岁,要吃饺子,还要放炮。故乡在晋冀交界,春节风俗和多数北方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有两样习惯,却是在外地很少见到的。

一个是大年初一早上天亮之前吃头脑。头脑是山西名吃,用黄芪、羊肉、长山药、黄酒等制成,传说由傅山发明,算是一种滋补食品。但故乡的头脑却很简单,只是用豆腐和粉条同炒,吃时撒葱末。但为什么这样吃,爷爷奶奶辈的人也说不上来。其它地方很少有大的节日专吃炒豆腐的风俗,似乎只有苏南人有冬至吃大葱炒豆腐的习惯,但一个在苏南,一个在晋中,应该只是巧合吧,说不上有什么渊源。

另一个是大年初二早上喝茶。广东一带有喝早茶的习惯,左权也叫早茶,但只是在大年初二畅喝,而茶也不是广东习惯的茶市,而是用小米面和玉米面混和后炒成的一种“面茶”,加水煮开,满屋子有一种特别的香味。面茶里还要煮素饺子和豆腐条,总之都是素食,绝无半点荤腥。曾经问过很多人,只知道河北一带有这样的炒面茶法,但没有人说得清正月喝面茶的来历和讲究。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二十三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二、五台山门票价格:168元。

资料。

古老神奇的绵山,历史悠久,2640年的历史博大精深。人文景观雄壮宏伟,自然风光优美,集秦山之雄奇、无水不秀、无涧不幽、无景不典;气势恢弘,巧夺天工,苍松翠柏,山环水绕,人称北方九寨沟。绵山的`吃、住、行、游、购、娱各具特色,住在悬崖上,吃在岩沟边,行在云雾中,游在飘飘欲仙,似仙非仙。登介公岭拜介公,游仙洞,龙头寺观日落。远眺中国最大道观建筑群大罗宫,穿越天桥漫步一斗泉,拾阶朱家凹,观佛教圣地云峰寺,探秘九曲一线天栖贤谷,远足龙脊岭,畅游自然景观北方九寨沟--十里画廊水涛沟,令游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绵山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登临者络绎不绝,在于她步步有景,景景有典,奇岩、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刹、巨宫和真神介之推,空王真佛以及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寒食清明节习俗,形成了绵山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纷至踏来。绵山人间仙境,旅游好去处,堪称全国之“最”,千山万水看不尽绵山,游绵山,看尽千山万水。

三联阅读zl/。

山西的春节小学生篇二十四

山西2020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1月24日至30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19日(星期日)、2月1日(星期六)上班。

了解完放假时间,相信大家对请几天假,拼假几天心里大概有个谱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拼假最划算。

因为20春节后1月31日(周六)、2月1日(周日)要正常上班,所以,还是要从年前着手拼假。也就是说,2020年1月20日、21日、22日、23日这四天请假,加上年前最后一个周六周日是1月18、19日,只需情四天假,就能享受从1月18日到1月30日豪华13天假期。

当然也有人想要年后请假,那么,年后就没有办法和周六周日拼假了,只能是和七天假并在一起。比如:请三天假加上七天春节假期,这样就有10天的小长假了。

还有一种更理想的拼假攻略,年前请4天假,年后请3天假,这样就能享受长达16天的假期。很多人觉得这样很难请下假来,那么,不如把年休假放在此时用,这是最理想的方案。比如:年后休3天年休假,年前请4天假。即能保住工资,又能拼出长假,一举两得。

2020年春节火车票预售期。

说到春节拼假,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春节的火车票难买,下面就来看看2020年春节火车票预售期:

通常春运从腊月十六开始,到正月廿五结束,共计40天,节前15天,节后25天。如果2020年按照此方案算,那么2020年1月10日(腊月十六)春运开始,到2020年2月18日(正月廿五)春运结束。

铁路春运火车票互联网和电话订票提前30天发售,车站售票窗口、代售点仍提前28天发售。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会成为售票主渠道作用,12306会在预售期当天上午十点开始预售,所以,大家不用熬夜等待了哦。

2020春节加班工资怎么算。

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是法定节假日三倍工资。

1月25日(初一)至1月27日(初三)为春节法定节假日。根据相关法规,用人单位在此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除夕、初四、初五、初六算周末两倍工资。

1月24日(除夕)、1月28日(初四)至1月30日(初六)四天里,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选择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工资有明确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对工资没有明确约定的,按集体合同约定执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收入的70%确定。

按照山西执行的月最低工资标准1700元计算,劳动者在初一、初二、初三当天加班,每天的加班工资至少有231元。在除夕、初四、初五、初六当天加班每天加班工资有154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49557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