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4:31:11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模板15篇)
时间:2023-12-10 14:31:11     小编:QJ墨客

演讲稿要求结构严谨、语言生动、逻辑清晰,能够有效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写作演讲稿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努力展示个人特点和才华。这些演讲稿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风格,适用于各种场合。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一

中国一向是注重面子的国家,当你想恳请他人帮忙时,总少不了一顿饭,总喜欢用经济来表现那些他们认为的诚心实意。走进高档酒店,餐桌上的美味让人叹为观止,但即便是这样,也无法满足人们虚荣的心理,总会点更多的菜,最贵的菜,然后摆满一桌,但又不怎么吃,然后走了也没人想到打包,仿佛只有这样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有钱,很大方,才显得更有诚意,却殊不知我们中国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就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更是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难道这样的数字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还不能让我们仔细我反省吗?曾经我们倒掉食物是因为吃不完,而现在却是故意的,好像就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是一个有钱人,满足自己无限的虚荣心。

我有一个叔叔,他是做生意的,所以也免不了总是要和别人出去吃饭,有一次我们家和叔叔一家和他生意上的伙伴一起去一家高档的餐厅吃饭,叔叔也就像上述的那些有钱人一样,点了一桌子的菜,实际上也没怎么吃,整顿饭就是在听他们谈生意,然后快两个小时之后,终于结束了饭局,就在快要走的时候,叔叔5岁的女儿贝儿对爸爸说:“爸爸,这些东西不带走吗?还有好多呢,我们都没吃多少。”叔叔看了一眼在旁边似笑非笑的生意伙伴,似乎是在担心女儿的话是他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但女儿的话又不好不回答,所以过了一会,叔叔才没好气的说:“这些都是吃剩下的,带着它们有什么用,扔了就扔了吧!”贝儿听了以后忽然转身向我跑过来,然后小声的对我说:“姐姐,你能不能让内个穿红衣服的姐姐把这些菜给我带走啊?我们老师说不能浪费粮食,我想把这些菜喂给那些流浪的小猫小狗。”听了贝尔的话之后,我猛然觉得我们人类和科技是在不断地前进,不断的变发达,但我们在一直前进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回头看看自己掉下的善良作文网纯朴和勤俭。

当然中国人民注重面子,这没有什么不对,但我们在顾及自己面子的同时,不要忘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节约!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二

我的名字叫东丈,我是一名小学生。今天来说说《拒绝浪费,节约资源》。

听到这个话题你有很多话要说。

那是因为我们身边浪费的东西太多了。前几天,我发现教室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例子:

1、我的同学扔掉了父母准备的早餐。

2、扔掉学校食堂不能吃的水果。

3、在水管上打开就关不上了。

我在学校发现了这三种情况。不要小看这三种情况。它们能带来难以想象的结果。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三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何谓“光盘”?“光盘”就是吃光你的盘子。

据新华网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也就是800万吨蛋白质和300万吨脂肪。

看看这些数据,是不是令你大吃一惊。想不到平时浪费一点点粮食,积累下来,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吧。

其实浪费现象最严重的不是我们平时的吃喝,而是公款请客。我妈曾经在酒店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员,放假的时候,我喜欢去那里玩并等她下班一起回家,偶尔也客串一下小服务员。在那里我经常看到,很多酒桌上,人民只顾着拼酒,很少动筷子吃菜,所以大多数时候桌上的食物只吃了一点点,到最后却不打包带走,只留下一桌子动了几口的丰盛佳肴,服务员也只好将它们拿去倒了。看到这些,我看真心疼。

我国人民现在仅仅跨过小康线,仍有一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但是总有那么些人一请客,不管人有多少,菜一点就是一大桌子,不吃完也不打包。这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的浪费。

很多人认为,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如果桌子上都是吃的很干净的盘子,就会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很没面子,或不够诚意。

讲排场,出手阔气,就是大方,反之,就是小气。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是非常错误的,却不知,爱惜粮食是文明,拒绝浪费是文明。

在那些人们大方的同时,殊不知,有多少贫困的儿童吃不饱穿不暖;秋天农民伯伯们是如何“背灼炎天光,足蒸暑土气”,辛勤劳作的。是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么让我们一起,开展“光盘行动”吧!

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四

在当代,有一些人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可以浪费。在一些节日和亲人生日时往往会多点些菜,点少了,会有人笑话,怕丢面子。但是往往在有面子的时候往往就是浪费的时候。吃饱了,吃不完的包括没吃的一律倒掉。

我厌恶这种浪费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年年倒掉的食物,是两亿多人一你年的口粮。在过年时,我和父母回老家,老家到处都是节约的现象。可是一到城市里看到的都是浪费行为,去餐馆吃饭时看到的就只有浪费。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在网上俗称“光盘”在城市“光盘行动”难如登天。如果没面了,你可以对别人说:“现在吃完了再叫,这样即有面子又不容易浪费。”“光盘”其实很简单,难的是让所有人节约食物不浪费。

如果如此浪费食物的人想想再七八十年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他们一定会有所觉悟,浪费可耻,不能够浪费粮食,虽然现在没有饥荒但随着时间地球上的土地早晚会没有养份,没有养分长不出食物到那时候会后悔为时以晚,不如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一点一滴,时间久了这一点点的到了几年后节约下来的恐怕是让你为之惊叹的。

舌尖上的浪费是可以减少的。不是不可免的,节约食物人人有责,为了祖国我们的家园我们是可以贡献出这么一份小小的力量,往后的每一天做到不浪费粮食,还可以提醒身边的人浪费可耻,节约光荣,也帮我提醒别人,这种小事我还是可以办到的。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五

贾戈中学利用寒假假期组织初二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查活动,体会调查过程中的魁岸了和收获的喜悦,形成健康、文明、环保的春节饮食消费方式。

观察、记录和调查春节期间自身、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等“”现象。

活动时间:20xx年春节前后。

活动地点:自身家庭、所住区域街坊四邻、亲朋好友、餐饮店、礼品店等。

(二)调查内容及重点:新春佳节,是个消费高峰期。在消费高峰期中为过节购衣物、办年货、亲友相聚吃点喝点原本无可厚非。但值得一提的是,节日消费莫忘节约,要杜绝铺张浪费现象。

(三)确定调查研究的方法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上网查询法、实地观察法。在学校内或附近,有小组成员向学生发放问卷,认真填写后有小组成员回收。

(四)小组成员分工负责调查研究工作。

(五)对调查记录进行信息整理及数据分析。

(六)整理完善自己的调查提纲,完成调查报告和结论等。

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我国也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量极少。学校食堂是我们的食物来源,我们从那里买来食物,如何解决这是我们的权力,但是你要想一想,许多人正在上温饱线上挣扎,你的浪费完全等于把他们推向死亡的边缘。

我们研究小组发现许多学生吃饭时总会浪费,垃圾桶总会满是没吃完的饭菜,浪费现象极为严重。虽然标语随处可见:粒粒皆辛苦,请珍惜粮食等。但浪费现象总是丝毫未减。。

1、虽然,有许多客观因数,如:食堂的饭菜久不变一次,吃都吃腻了!好像很有理由,但是,同学们要找找自己的原因: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就不能打少一点,够吃就行了,由此看来同学们对浪费饭菜的问题不太重视,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这需要提高同学们的素质。要知道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大家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却日益淡化。高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

2、虽然我校食堂有节约粮食的标语,但是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大堆大堆的剩菜仍随处可见。学生挑剩下的尽是肉片,甚至整块红烧肉只咬了一小口就被扔了,鱼也只吃了半条就被“无情抛弃”。

3、让学校食堂尽量把饭菜搞好吃一点,经我们调查,侨中饭菜不知多久了孩没变,我们都可以背出来了,所以希望换一换花样,让同学吃好点,避免浪费。

虽然同学们的浪费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请同学们想想我们这些理由是我们浪费的借口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开展节约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我们还可以去体验一下边远山区的生活,这样的方式比口苦婆心的教育方式好得多得多。

(只要有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内容、方法、要求、分析、结论等,可操作性强)。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诗句,可现在,很多富裕起来的人们早已忘却了这首诗的思想精髓。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的不断富裕,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嚼了一半的面包,咬了一口的馒头,吃了一半的米饭,喝了一半的汤......这些在贫困地区吃不到的食物却被我们无情地扔进了垃圾桶。在生活中,许多铺张浪费的现象没能得到全面的控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在饭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xx亿元,被扔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舌尖上的浪费让我们觉得十分心痛。

“崇尚节俭,摒弃浪费”从我做起。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天中午,我把饭盛得满满的,可是因为没有我爱吃的菜,我就打算趁着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把饭倒掉,结果不巧被爸妈发现了。爸爸严厉地问我:“为什么要把饭倒掉?”我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没有我爱吃的菜。”妈妈说:“你不是学过《悯农》这首诗吗?背一遍。”我一愣,漫不经心地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妈妈说:“既然你会背这首诗,那怎么不在行动上爱惜粮食呢?你知道吗?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听着脸红了,又重新回到餐桌上,大口大口地把米饭吃完了。从那以后,我心中就有一个概念:爱惜粮食,从我做起,杜绝浪费,现在做起!

后来,我从电视上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因为没有粮食吃而被活活地饿死,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吃的是粗糠和杂粮,各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每当我看见垃圾桶边上放着许多剩菜剩饭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贫困山区农民饥饿的情景,心里觉得很惭愧,这些米饭可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的劳动和勤劳的汗水换来的!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爱惜粮食,人人有责!”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不挑食、不浪费。注重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节俭朴素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在崇尚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中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七

前一阵子有一部纪录片红遍了大江南北,它讲述了中国东西南北的美食以及风土人情。没错,它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可谁知道,“舌尖上的美味”滋养了“舌尖上的浪费”。

我外婆是开饭店的,虽说不是什么大饭店,但生意也还可以。记得生意好的时候,总是会有一桌一桌的客人进来。那些客人只有8——10个,点的菜都有十几个,吃完之后总会剩下很多菜。例如,有一批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吃饭。小朋友在七嘴八舌地点着菜,而大人们不停地允诺着。我在一旁听着舅妈报菜名,越来越不是滋味。心想:“点了土豆丝还点椒盐土豆;点了回锅肉又点水煮肉片,保证浪费很多”。,当他们吃好饭里我走上前去一看,果然不出我所料,满桌子的剩菜剩饭,有几个菜一筷子也没动过。舅妈大概忍不住了,问那些大人,他们说了一句让我十分不解的话:“小孩子嘛高兴就好,反正不这点钱差钱”。

为了地球,为了节约资源给我们的后人留生存空间,行动起来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八

我曾经在一个公益广告上看到过一个警示信息:全国人民浪费的粮食,全世界2亿人可以吃一年!我深感震惊!中国地大物博。耕地面积不到世界总耕地的10%,人口13亿。不知道偏远地区有多少饥民。日常生活中最浪费的吃法就是吃自助餐!为了拿回钱,不管个人饮食,大部分人吃饭的时候都会吃很多:有的人肚子胀得像个球,但还是往嘴里塞食物,有的人看到吃不到好吃的就继续端上桌,一副不吃回来绝不罢休的架势,有的人真的吃不下,留下一堆食物。其实这些不良饮食习惯都是间接的浪费。有一次,我和妈妈请一位阿姨出去吃饭,妈妈点了很多菜,以示对阿姨的欢迎。吃完饭,我向妈妈示意:“妈妈,我们把剩下的菜打包带走吧!”节俭的母亲看着姑姑说:“我们不点这个菜了!”桌上的各种剩菜,深深刺痛了我的眼睛!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九

中国是一个粮食大国。但是,浪费也是名列前茅的。

根据乡下人的行动都是这样的,家里面有谁生孩子或结婚会请客吃饭,邀请亲人来吃。比如,我姐姐出嫁了,会邀请有关系的人来吃饭菜,包上一个饭店,可是每当吃晚饭时,会有人用袋子把自己喜欢吃的菜带走,不喜欢的就放在那里,虽然这种行为也算是一种节约,可是这种节约不是完全的节约,因为也有一些食物被浪费了,有的被带走了,可是有的却被当垃圾扔了,而那些没被倒掉的,被人带走吃了,倒掉的呢,可以重新喂些小鸡,而不是不好吃的就全部倒在垃圾桶里,等着发霉变臭,即使是一个要饭的傻子,都不会碰那些食物。

城市里的人为了要面子,则是把没有吃完的的直接扔到垃圾堆里,有的好吃的被人吃掉,哪一些关心自己孩子吃不饱的,就多点一些菜,而那一些菜中,有很多并不合胃口,而那些不合胃口的则被倒掉,换上孩子们喜欢吃的菜,在我小时候,我的姨姨和姨夫生了一个孩纸是,也会邀请我们去一个很大的餐厅去吃饭,农村的人去的话就会跟着城里的人学直接走,剩下的饭菜直接倒在垃圾桶里,通常农们吃饭时会打包,而农村与城里人吃饭,为了不丢,面子,他会跟着城里的人一样,不打包,让浪费的食物扔到垃圾桶里,我每次都想拿饮料回家,可是爸妈不让,我只好依顺了,这种浪费完全的浪费。

食物浪费现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广告上面有许多公益广告都是讲一些安全与浪费,从而让我们实行了一种行动:“吃光饭菜啊!”

我们应节约粮食,不要浪费食物,从而让贫穷的人吃上粮食!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十

我在前两天的新闻报道中看到,_说要倡导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让我感触颇深,为此我跟妈妈对这个社会现象展开了讨论。

妈妈说,有的时候在饭店吃饭,经常能看到满满一桌菜,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到最后大人们常常都是不愿意打包带走,结果就是剩下满满一桌菜浪费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舌尖上的浪费”。有的时候这种浪费行为已经不是吃不了倒掉,而是变成了故意浪费。当我看到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因为吃不上饭而在挨饿,不禁觉得这种行为是让人触目惊心的。

当前抵制“舌尖上的浪费”是势在必行的,从小我们就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农民伯伯种粮食不易,妈妈辛辛苦苦做成的饭不易,餐厅的厨师不易。更应该大力倡导“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一餐做起,坚持做到吃光盘中餐、餐餐不剩饭;号召身边的人加入“光盘族”行列,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的就“兜着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十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在吃饭时剩下一些饭菜,所以每年的食物总会吃一半,扔一半,导致全球许多人吃不上饭,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善它呢。(大学网)。

如果我们在家少做一些饭,在外面少点一些菜,全球就不会有人在忍饥挨饿。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食物给外面的拾荒者,我们就不会剩下吃不完的饭菜。

我们现在应该建立一个回忆馆,让大家感受一下以前的日子,尝尝以前吃什么,在比一比现在吃什么,大家就会开始珍惜食物,就不会像我们现在这样浪费食物了。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十二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也就是800万吨蛋白质和300万吨脂肪。

看看这些数据,是不是令你大吃一惊。想不到平时浪费一点点粮食,积累下来,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吧。

其实浪费现象最严重的`不是我们平时的吃喝,而是公款请客。我妈曾经在酒店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员,放假的`时候,我喜欢去那里玩并等她下班一起回家,偶尔也客串一下小服务员。在那里我经常看到,很多酒桌上,人民只顾着拼酒,很少动筷子吃菜,所以大多数时候桌上的食物只吃了一点点,到最后却不打包带走,只留下一桌子动了几口的丰盛佳肴,服务员也只好将它们拿去倒了。看到这些,我看真心疼。

我国人民现在仅仅跨过小康线,仍有一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但是总有那么些人一请客,不管人有多少,菜一点就是一大桌子,不吃完也不打包。这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的浪费。

很多人认为,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如果桌子上都是吃的很干净的盘子,就会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很没面子,或不够诚意。

讲排场,出手阔气,就是大方,反之,就是小气。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是非常错误的,却不知,爱惜粮食是文明,拒绝浪费是文明。

在那些人们大方的同时,殊不知,有多少贫困的儿童吃不饱穿不暖;秋天农民伯伯们是如何“背灼炎天光,足蒸暑土气”,辛勤劳作的。是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么让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开展“光盘行动”吧!

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十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诗句,可现在,很多富裕起来的人们早已忘却了这首诗的思想精髓。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的不断富裕,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嚼了一半的面包,咬了一口的馒头,吃了一半的米饭,喝了一半的汤......这些在贫困地区吃不到的食物却被我们无情地扔进了垃圾桶。在生活中,许多铺张浪费的现象没能得到全面的控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在饭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扔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舌尖上的浪费让我们觉得十分心痛。

“崇尚节俭,摒弃浪费”从我做起。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天中午,我把饭盛得满满的,可是因为没有我爱吃的菜,我就打算趁着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把饭倒掉,结果不巧被爸妈发现了。爸爸严厉地问我:“为什么要把饭倒掉?”我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没有我爱吃的菜。”妈妈说:“你不是学过《悯农》这首诗吗?背一遍。”我一愣,漫不经心地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妈妈说:“既然你会背这首诗,那怎么不在行动上爱惜粮食呢?你知道吗?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听着脸红了,又重新回到餐桌上,大口大口地把米饭吃完了。从那以后,我心中就有一个概念:爱惜粮食,从我做起,杜绝浪费,现在做起!

后来,我从电视上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因为没有粮食吃而被活活地饿死,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吃的是粗糠和杂粮,各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每当我看见垃圾桶边上放着许多剩菜剩饭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贫困山区农民饥饿的情景,心里觉得很惭愧,这些米饭可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的劳动和勤劳的汗水换来的!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爱惜粮食,人人有责!”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不挑食、不浪费。注重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节俭朴素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在崇尚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中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汪婧文。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十四

她的个子矮矮的,眼睛小小的,鼻梁上还戴着一副老花镜——她就是我的外婆,怕浪费的外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十粒米一条命,米饭又吃不完了吧!”哎!外婆又开始唠叨了,不就剩了点米饭吗?有什么要紧啊!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奶奶已经把我剩下的米饭吃完了,还把桌子上掉下的几粒米一粒一粒捡起来吃了。

第二天早上,外婆又从冰箱里拿出昨天晚上的剩菜剩饭让我吃,我根本咽不下去,外婆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外婆看了看对我说:“容嘉,你怎么不吃啊?”“我吃不下去,这些剩菜剩饭,我在我家都从来不吃,我吃的都是新鲜的水果,即使是饭菜也都是新做的。”外婆听了我这句话之后表示非常的无奈,就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父子,他们非常穷,爸爸为了让儿子吃饱饭,便到米厂里去偷米,结果被人发现后用乱棍打死了,可爸爸手里还握着那偷来的十粒米。听了这个故事后,我挺同情那位爸爸,但他不能为了让孩子吃饱,就去偷米,还丢了命。我明白了外婆给我讲这个故事的用意,用十粒米换一条人命,所以哪怕是五粒米,也是半条人命,所以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浪费粮食就等于浪费生命。

外婆给我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如果外婆不给我上这么一课,那我这个浪费粮食的毛病就会陪着我一直错下去。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篇十五

在学校的食堂里,有的同学也还是不懂民以食为天的道理,自由自在地浪费,不是特别想吃的菜,随手就倒了,一点也不给粮食留下余地,有的同学边吃饭边嘻闹,端着饭到处串。造成米饭到处散,这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一粒粒收地里收成的。这样浪费实在是可惜啊!我们的餐馆。食堂。浪费掉的粮食足可以解决成千上万贫困山区的孩子的吃饭问题。可见这浪费是多么可怕,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了粮食,面对饥饿到那时候来后悔还来得及吗?所以我们提倡: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不要让食物哭泣,让粮食成为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成为节约粮食的小公民,让被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粮食避免被浪费的厄运。让父母不再为家人的生计而奔波,让浪费不再成为我们的“家常饭”

节约,是对祖国的最大的贡献,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就象小朋友们口的读的那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再是口号。不再仅仅是诗句。我们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大声呼吁: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46801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