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0:58:05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范文(13篇)
时间:2023-12-10 10:58:05     小编:紫薇儿

教案的编写应该结合学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覆盖。教案可以通过合作教研和反思研讨等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想要编写一份出色的教案吗?不妨参考下面的范文,寻找灵感和方法。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一

“双节同庆——家园共庆教师节中秋之际贺团圆”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并知道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感受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亲切。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有关“双节”的场景布置;幼儿自备月饼;相关诗歌、故事、卡片制作材料等。

班级集体活动。

20xx年9月7日(星期三)。

1、各班老师根据本班情况搜集有关教师节、中秋节的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

及教师节的`来历及意义。

2、家长在八月十五传统节日期间,带领孩子看望老人与亲人团聚,晚上与家人

3、品月饼,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4、手工制作根据各班情况进行:

(1)孩子、家长制作感恩卡,共同感受老师的伟大与辛劳,引导幼儿懂得感恩。

(2)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孩子绘画之用。

(3)泥工:橡皮泥,家长指导孩子做月饼。

(4)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5、欣赏儿歌如:《爷爷为我打月饼》、《老师亲、妈妈亲》等,体会节日的喜悦!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二

1、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2、情景表演:《爷爷和我一起过中秋》。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指导语:听完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指导语: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再仔细地听一听。

3、边看表演边听歌曲,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引导幼儿感受表演中爷爷对宝宝的关爱情感。)。

4、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书和童话剧表演,理解故事的内容。

3.感受好朋友之间诚挚而深厚的情意。

活动准备:

"字宝宝乐园"教学挂图(字词:月亮)。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感受小田鼠毛毛的情绪变化。

4.教师:到底发生里什么事情,让毛毛会有这些不同的心情呢?我们来看看,在书中找一找答案。

1.幼儿自主进行阅读。

2.集体讨论选择性阅读。

4.幼儿再次阅读,边看边听教师讲述故事或倾听教学cd。(教师讲述时,注意在语气上表现毛毛的不同情绪。)。

5.围绕话题进行讲述。

三、了解故事所表达的感情。

1.教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讲述自己与朋友之间令人感动的事情。

3.教师:你和好朋友之间有没有过让自己很感动的事情,说给大家听一听。

4.鼓励幼儿两两结伴,模仿股市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表达的感情。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四

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家人团圆,吃月饼等)。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每个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月饼形状,并装饰。

活动小结。

1、复习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五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2.日历。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2.与幼儿讨论:

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3.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六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团圆与吉祥。中秋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儿歌、诗词。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对中秋节的意义和传统的风俗习惯不是很了解。但是,孩子们每年都有吃月饼的经历。于是,我们可以以幼儿能接触到的月饼为切入点,以“快乐”为中心点,使幼儿乐意与老师、同伴、家人一起体验节日的快乐,所以可以设计本次主题活动“月饼真正多”。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风俗,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人的节日。

2、能够与同伴大胆交流中秋节的快乐感受。

3、尝试用各种方法表达过中秋节时的热闹场景。

教师制作生动、可爱的动物坐着火车看月亮的情景,幼儿将与家人共度中秋节的照片(如共同吃月饼、共同观赏月亮等)粘贴在火车的车厢上。

(1)“月饼馅料多”:用图片与实物展示月饼的馅料(如水果、蛋黄、瘦肉等)。同时,开辟“你还吃过什么口味的月饼”专栏,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找一找。

(2)以卡通月亮的绘画形式,展示月亮的变化。

(1)图书区:制作《中秋节的来历》的故事图片,并装订成册。

(2)美工区:投放制作月饼等中秋食物的材料和制作花灯的材料。

(3)表演区:提供一些布条、纸棒,供幼儿表演舞火龙;提供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儿歌、音乐共幼儿表演朗诵。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并且口味多样。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幼儿每人自带一块月饼(品种不一);教师准备苏式和广式月饼各一块,水果刀一把。

重点:了解月饼的多种样式。

难点: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1、自由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师:盘子里有什么?我们一般在什么时候吃呢?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感觉怎么样?

2、观察苏式月饼和广式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口味。

(1)师:你们猜猜,这两块月饼里的馅儿一样吗?(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2)师: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说说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3、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师:你还吃过什么样的月饼,向大家介绍一下。

4、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了月饼。

材料准备: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小盘子;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制作月饼的视频。

重点:了解制作月饼的过程。

难点:掌握团圆、压扁的技能。

1、创设超市的环境,引起幼儿制作“月饼”的兴趣。

教师以与“娃娃”的对话引入:班内的“超市”要卖月饼了,需要小朋友帮忙制作。

2、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交流和讨论。

师: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看视频,了解方法。

先让幼儿认识材料和工具,知道使用的方法;然后,观看视频,了解制作月饼的过程。

4、指导幼儿自由尝试制作“月饼”。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请幼儿欣赏自己做的“月饼”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要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体验成功的欢乐。

创设“月饼”展示台,将幼儿制作的“月饼”分类摆放。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四、评价。

1、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2、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3、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

2、教师准备苏式和广式月饼,水果刀一把。

教学过程:

1、自由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2、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是有各种各样的。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3、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4、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引导幼儿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人们喜爱吃的食品。)。

活动目标。

了解制作月饼的方法。

了解月饼的起源时间。

知道过什么节日要吃月饼。

活动准备。

几种各式月饼。

制作月饼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各式月饼。

1、哇!有这么各式各样的小饼这叫什么啊?

2、还是小朋友们最棒,知道这是月饼,那你们吃过月饼没吗?

3、小朋友们都吃过啊!谁能说说月饼好吃不啊?月饼是什么馅料的啊?

4、你们吃过这么多样式的月饼,那你们知道月饼是从什么时候起源的吗?

5、月饼的起源:在北宋时期,在皇宫和民间都管月饼叫月团或小饼,在古代的演变中到了南宋时期,才有月饼这个叫法。

6、我们都知道古代就有月饼吃了,那什么时候必须吃月饼那?

7、对!是过节的时候要吃月饼,那是过什么节啊?

8、中秋节就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要吃月饼和赏月。

二、制作月饼的方法。

1、小朋友都知道关于月饼的这么多知识了,那知不知道制作月饼要几部能完成啊?

2、不知道我们就应该知道对不啊?我们来看视频了解。

3、看完视频小朋友们这回知道月饼的制作方法了吧!

4、那我们在说一遍制作方法,从制皮、制馅、包馅、成型、饰面、烘烤六个部分。

三、小结。

1、小朋友本课的知识都学会了吗?

2、那要考考小朋友们了。

3、小朋友们回答得不错,奖励你们吃月饼好不?

4、品尝月饼。

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色花纹的月饼。

3、感受到中秋节的快乐。

4、知道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

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

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

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月饼也象征团圆,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月饼”,从月饼的颜色,形状,图案等方面进行引导。

五、鼓励幼儿大胆的绘画月饼。

在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色——草莓味、黄色——橙子味、绿色——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六、作品欣赏并展示。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八

1、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和语句,体验愉快的节日气氛。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词语:又大又圆、钻、挤、团员、欢乐。

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散文诗《中秋节的月亮》。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发兴趣。

(1)你们过中秋节吗?和谁一起过节的?

(2)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欣赏散文,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1)散文的题目是什么?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学习词组又大又圆)。

(2)中秋节是个什么节日?(团圆)。

(3)家家户户传出什么样的声音?(欢乐)。

3、幼儿欣赏散文。

月亮是怎么赶来凑热闹的?(学习钻、挤)并用动作表现。

4、幼儿随录音(老师)一起随意的朗诵散文。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九

1.通过阅读图书和童话剧表演,理解故事的内容。

2.根据教师所给的阅读线索,仔细进行阅读并讲述。

3.感受好朋友之间诚挚而深厚的情意。

"字宝宝乐园"教学挂图(字词:月亮)。

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感受小田鼠毛毛的情绪变化。

4.教师:到底发生里什么事情,让毛毛会有这些不同的心情呢?我们来看看,在书中找一找答案。

二、根据阅读线索进行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自主进行阅读。

2.集体讨论选择性阅读。

4.幼儿再次阅读,边看边听教师讲述故事或倾听教学cd。(教师讲述时,注意在语气上表现毛毛的不同情绪。)。

5.围绕话题进行讲述。

三、了解故事所表达的感情。

1.教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讲述自己与朋友之间令人感动的事情。

3.教师:你和好朋友之间有没有过让自己很感动的事情,说给大家听一听。

4.鼓励幼儿两两结伴,模仿股市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表达的感情。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十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1.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

2.教师准备苏式和广式月饼,水果刀一把。

1.自由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2.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是有各种各样的。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3.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4.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引导幼儿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人们喜爱吃的食品。)。

1.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1.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2.情景表演:《爷爷和我一起过中秋》。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再次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3.边看表演边听歌曲,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引导幼儿感受表演中爷爷对宝宝的关爱情感。)。

4.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选择色彩印画“月饼”,并展开想象,让“月饼”飞起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2、知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圆了,感受团圆、快乐的节日气氛。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蓝色背景图(长卷)、大萝卜切片做印章、黄色圆盘(后面贴两翅膀)。

2、各色颜料、薄海绵、冰盒、美工服;。

3、有关中秋的歌曲,电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我们要做些什么的?”(赏月,吃月饼)。

二、展示背景图。

师:“蓝色的夜空静悄悄的,月亮在哪呢?”

出示圆盘,“月亮在这里呢!月亮你快飞到天上去吧!”

打开圆盘后面的'翅膀,演示飞到背景图上。“中秋节月亮宝宝一个人在天上好孤单,她想请圆圆的月饼陪她一起玩。月饼在哪里?你们知道月饼在哪里吗?”

三、教师示范用萝卜蘸颜料印月饼。

师:“月饼月饼在这里”(用萝卜蘸色印在画纸上)。引导幼儿一起说:月饼月饼在哪里?月饼月饼在这里。

师:“小朋友们的月饼在哪里呢?我们也来印月饼吧!”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提醒孩子蘸色时颜料不要混在一起。鼓励孩子交换颜色印画。

伴奏:《爷爷为我打月饼》。

五、想象添画。

1、师:“这么多可爱的月饼宝宝,我们怎么让它们飞到天上去和月亮宝宝玩呢?”

鼓励幼儿想象出不同的方法,师简笔画出。说到长翅膀时,教师演示双手蘸色印的方法。

重点:翅膀要印在“月饼”的两侧。

2、幼儿添画,提供勾线笔和颜料,用画或印的方法让“月饼宝宝”飞起来。

六、展示作品。

1、将幼儿作品布置在主题墙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2、“‘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亮宝宝好开心啊,她给小朋友们送来了月饼感谢。”

出示圆圆的月饼,让小朋友闻闻,一起切月饼,分享。

活动评价:

孩子已经融入了主题,知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还有圆圆的月饼,他们参与活动是快乐的,自由的。对色彩是敏感的。用印章蘸色印画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拿起“月饼”就印满了画纸,似乎也过于投入自己的作画游戏而忘记了还有更多漂亮的色彩等着他们去碰触。尤其在让月饼“飞起来”时,让双手蘸上喜欢的颜色,印在圆圆的“月饼”上,让孩子的快乐达到了高潮。通过这个活动,我也更加体会了目标为教学、为孩子服务的意识,什么才是适合孩子的,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生成孩子喜欢的活动内容。教学内容是要我们去选择的,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有意识的设立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丰富课程内容,更好地为孩子服务。

活动反思:

一个完整的活动不是老师一个人的操作过程,而是包含了很多前期的观察和了解,对孩子的观察,对孩子能力的了解,设立一个可行性的目标,适合孩子才是正确的。在一个活动中,孩子获得了什么发展是在老师的预设之内的,也有是预设之外的,这才是活动本身带给我们的思考。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是我们围绕的中心,只有关注了孩子,才能发现活动的价值。本次活动可以说是较完满的,在幼儿示范印画时可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相信孩子。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十二

1、了解中秋节习俗及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

2、播放电视节目《海峡同乐》中有关中秋节的录相带,让幼儿懂得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和台湾小朋友都在欢度中秋节。

3、引导幼儿做月亮圆缺的记录卡。

4、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5、活动延伸: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1、学会唱这首歌曲,激发热爱老红军的情感。

2、学会正确演奏方法,掌握各种乐器的伴奏型。

3、会用乐器打出4/4拍音乐的强弱拍。学习简单节奏型的齐奏。

准备:

1、老红军打坏蛋的故事。

2、乐器:铃鼓、串铃、小鼓等。

3、音乐磁带;节奏卡;。

1、讲述老红军打坏蛋的故事,教育幼儿热爱老一辈革命家。

2、幼儿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体会爷爷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3、请幼儿欣赏磁带音乐:有乐器伴奏和没有乐器伴奏的`音乐。让幼儿比较:哪一咱比较好听。

4、幼儿练习敲击乐器:串铃、铃鼓、小鼓等。

5、学习各种乐器伴奏型。

6、幼儿学习为歌曲伴奏:

——徒手练习,指导幼儿打出音乐强、弱、次、强、次弱的规律。

——幼儿看乐器标志练习不同的节奏型。

——看教师指挥进行简单的齐奏。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自制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活动说明: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嫦娥奔月》的故事。

看看讲讲《月亮灯笼》。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童谣“中秋夜”,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4166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