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提炼和归纳,使其更加有价值和稳定。总结的语言要简练明了,清晰流畅,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小编整理了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一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它们多姿多彩,述说着自己的传说。其中,她,犹如白合花群中的一束玫瑰。与众不同,又不输风采,看似柔弱的她实则十分坚强,异常显眼。
正月,正是大雪、大风出来大干一场的时候。鹅毛大雪中,我即使穿了三件衣服,还披了一件大羊皮袄,依旧觉得寒风刺骨,瑟瑟发抖。我只好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在比脚还高的积雪地。突然,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幽雅的清香。一朵小梅花落了下来,放在手心上,好似一位熟睡着的可爱的孩子。我抬头一看:。
一棵俊美而又挺拔的梅树,身着银装,好像一位穿着白色连衣裙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连衣裙上有着数百朵的小花,显得异常美丽,格外惹人注目。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漫天白雪中,她总是亭亭玉立;面对苦寒,她屹立不倒.她总是仰望天空,骄傲的地挺起胸膛,仿佛在说:“苍天啊!你看到了吗?我已经不惧严寒了!”
我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自己,低下了头。我长叹一口气,心想:梅树即使不穿衣服,也能抵御严寒,可我穿那么多依然手脚冰凉。是啊,“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的精神是可贵的。当别的花儿昏昏欲睡的时候,梅花却不畏严寒,勇敢地悄悄开放了。啊,它用自己金黄金黄的花儿召唤百花争艳,生机勃勃的春天。它迎来万紫千红的百花后,自己却悄无声息地离去了,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呀!
我爱梅花,不仅因为她秀美、清香,更因为她不畏严寒,甘于人后的傲然气节,我赞美梅花。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元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明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宋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宋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唐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宋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宋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宋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三
梅花,最常见的有红、粉红、白色的梅花。红色的梅花。红色的梅花远看像一团团火焰,温暖了整个冬天。粉红色的梅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一串串的挂在树上。白色的梅花如白玉雪雕,格外显眼。
梅花——没有玫瑰那样迷人;没有月季那样妩媚;没有君子兰那样珍贵;没有牡丹那样高贵,像一只骄傲的天鹅屹立于并削减。
中国人之所以偏爱梅花,是因为梅花与中国人有相同的品质,不向困难低头,而是勇敢面对!
梅花不仅有美丽的外表、可贵的品质,还可以入药呢!!
梅花要求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是花中的骄傲!!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四
我赞美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我赞美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我赞美清淡高雅的白玉兰,可我更赞美傲雪怒放的梅花。
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挺立在寒风之中。从不与百花争艳的它,愈是生机勃勃。那花瓣白里透红,圆润如玉,可与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相媲美。
梅花的品种有很多:粉梅像霞、白梅如雪、青萼梅白中隐青,晶莹淡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朱砂梅,褐丝,金蕊,宛若停在枝头的红蝴蝶。远望朱砂梅一团团,一簇簇像燃烧的火苗,仿佛把隆冬留下的痕迹都驱走了。梅花中,最平凡的要数三角梅了,三角梅有三种颜色:白、粉、红。看,那白色的三角梅亭亭玉立,粉色的三角梅花色迷人,红色的三角梅妩媚动人。它们默默地散发的香气,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古人不是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吗?是啊!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的磨练才能形成,梅花的清香也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能释放出来。在环境如此之恶劣的情况下,腊梅依旧在逆境中顽强的生长,只有一缕残阳在温暖着它。
梅花的色,艳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祖国边疆的战士吗?他们在高原上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寸步不离的保卫着祖国的边疆,保护的祖国母亲的每一寸土地,这不正是梅花的秉性吗?它是寒意中的芳香,它是隆冬中的亲善大使,它是冰天雪地里耀眼的一朵烟火。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它笑得更灿烂了!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五
看着它,傲然耸立在寒风刺骨的山崖上,在狂风暴雪的肆虐下,毫不动摇,毫不畏惧。我喜欢它,由于它是一种生命力如此顽强的植物,它就是梅花。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包新红。”这名诗由梅而来,是啊!到了秋冬时节,所有的植物,都已经走向了衰老,失去了自己原本绚丽的色彩,失去了自己原本柔嫩的肌肤,逐渐衰老直至死去。花谢了,叶落了,枝枯了,所有的生命迹象都已枯萎,而它——梅花,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颜色,毅然挺立在寒风之中,显得那么执着,顽强,不折不挠。
它没有牡丹花的富贵和美丽,也没有玫瑰花的傲慢和艳丽,它很朴素,它“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记得以前去过达洲,那有一个凤凰山,在那山上我第一次看到了这种植物。由于是在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我不胜寒冷,不禁早早穿上了棉衣,而这种植物却毫不畏惧,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显得格外有魅力。走近看,每个枝上都有积雪,但是始终压不弯它的腰枝,显得如此顽强,勇敢。一开始,我并未能被它吸引,因它不是绚丽多姿,也不像其他的花一样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让人眼花瞭乱。后来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其它的花儿都消失了,天天能让我看到的居然就只是这朴素得不起眼的梅花,在寒天雪地里它让人眼前一亮,给人以希望,人们不得不被梅花那独特的气质所打动。它就是我喜欢的梅花。
它有着坚强的意志,不像别的花,外表高贵美丽,但是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稍有不适就枯萎夭折。当时我悟出一个道理:凡事不能只注重外表,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品质、内涵。这就是梅花的精神所赋于我的道理。我喜欢梅花,更赞美梅花。
在寒冷的冬天,当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是自然中永恒的风景。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六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七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唐代: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村路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宋代: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宋代: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一作:折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代: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南北朝: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八
宋·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2、《早梅》。
唐·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3、《墨梅》。
明·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4、《早梅》。
宋·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5、《墨梅》。
金·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九
3、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
4、怕歌愁舞懒逢迎。妆晚托春酲。——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5、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7、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8、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9、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10、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十
梅花傲骨的精神,是千百年来多为人称赞的一股精神力量。也正是因为这股力量,梅花也多为诗人笔下的最爱。
让我们从哪些平仄语调之中,感悟梅花的高洁美好吧!让这美丽的鲜花,在墨水上绽放出她独有的魅力!
1、《红梅》——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
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
未肯十分红。
2、《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
寒梅着花未。
3、《岭梅》——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
一岭是梅花。
4、《赠范晔》——陆凯。
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5、《梅花绝句》——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6、《杨柳枝词》——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
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7、《新栽梅》——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8、《初识梅花》——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9、《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10、《次韵中玉早梅》——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11、《梅花绝句》——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
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
青羊宫到浣花溪。
12、《红梅》——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13、《梅花绝句》——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14、《梅花绝句》——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15、《探梅》——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16、《圣恩寺看梅》——周永年。
众香国里人来去,
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
横斜疏影托波来。
17、《雪梅之一》——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18、《题画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
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
家家门巷尽成春。
19、《雪梅之二》——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20、《观梅有感》——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
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
此心元不为梅花。
21、《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22、《墨梅》——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
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
更吹烟雨暗黄昏。
23、《早梅》——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
依然新白抱新红。
24、《墨梅》——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25、《早梅》——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6、《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27、《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28、《红楼梦咏红梅花》——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29、《红楼梦咏红梅花》——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30、《红楼梦咏红梅花》——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十一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十二
宋·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2、《次韵中玉早梅》。
宋·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3、《梅花绝句》。
宋·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4、《红梅》。
宋·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5、《梅花绝句之一》。
宋·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十三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
年代:宋作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雪梅》。
年代:宋作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年代:宋作者: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卜算子·咏梅》。
年代:现代作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临江仙》。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2]。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早梅》。
年代:唐作者: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作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玉楼春》。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十四
1、梅风发时海寇去,相见要令怀抱开。
2、梅黄诗句可争能,素操兼看冷似冰。
3、梅花落尽绛桃开,临老偏宜缓缓来。
4、梅花昨夜破寒汀,晓日初融露尚零。
5、梅子生仁柳絮催,春风尘迹只苍苔。
6、梅得诗翁八月歌,至今万朵压枝多。
7、梅经多雨玉飘零,就有残枝因未醒。
8、梅爱山傍水际栽,非因弱柳近章台。
9、梅霖妒日强遮藏,西雨东边漏隙光。
10、梅飘妆粉听无声,柳着鹅黄看渐生。
11、梅发津亭壮,春随使节回。
12、梅子初黄晚雨收,闲身犹着木绵裘。
13、梅竹萧萧旧隐居,却依双树结精庐。
14、梅花香冷返冰魂,往事茫茫迹未论。
15、梅花动山意,野客不胜情。
16、梅花雪月本三清,雪白梅香月更明。
17、梅风初熟布帆归,相送劳君到翠微。
18、梅花开准合,梅子熟犹分。
19、梅花开雪中,相看斗奇绝。
20、梅阴荫西窗,实繁枝叶低。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十五
梅花有着高洁傲岸的情操,自古以来都是人们赞美的事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赞美梅花诗句集锦,欢迎参考阅读!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主题。
这首词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词人笔下的梅花,首先是梅花本身,表现了梅花的特点——不畏严寒,开放在坚冰悬崖,同时又不拘于梅花本身,以梅花象征革命者。下阙揭示其精神品格,由外而内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动人景象。全诗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赏析。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饱经沧桑之后,内中许多难言之苦,通过抒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倾诉了出来。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
上片忆旧。分为两层: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三四句当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下片伤今。“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三四句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词人说: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最后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古人常用比兴,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形势。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与此寓意相似,都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情绪。清照所说“风势”,似乎是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哀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平实而感慨自深,较之《永遇乐·落日镕金》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人。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山园小梅·其一。
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金尊通:樽)。
译文。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赏析。
诗一开端就突写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与赞颂之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它是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丽动人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了。一个“独”字、一个“尽”字,充分表现了梅花独特的生活环境、不同凡响的性格和那引人入胜的风韵。作者虽是咏梅,实则是他“弗趋荣利”、“趣向博远”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其诗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如果说首联是作者对梅花所发的感喟,那么颔联则是进入到对梅花具体形象的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极真实地表现诗人在朦胧月色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更何况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使之陶醉。这两句咏梅诗,在艺术上可说臻于极至,故一直为后人所称颂。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和张矩臣水墨梅》)他认为林逋的咏梅诗已压倒了唐齐己《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辛弃疾在《念奴娇》中奉劝骚人墨客不要草草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可见林逋的咏梅诗对后世文人影响之大。
林逋这两句诗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不但未写出竹影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无题,又没有完整的诗篇,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可见林逋点化诗句的才华。
作者写尽梅花姿质后,掉转笔头,从客观上着意泻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霜禽,一作冬鸟,一作白鹤,白鸟。依据林逋“梅妻鹤子”的情趣,还是当“白鹤”解释为好。前句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来赏梅,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先偷眼”三字写得何等传神!作者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又是何等细致!后句则变换手法,用设想之词,来写假托之物,意味深邃。而“合断魂”一词更是下得凄苦凝重,因爱梅而至销魂,这就把蝴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顶端。通过颈联的拟人化手法,从而更进一步衬托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和幽居之乐。联中那不为人经意的“霜”、“粉”二字,也实是经诗人精心择取,用来表现他高洁情操和淡远的趣味。
以上三联,作者是把梅当作主体,诗人的感情是通过议论、叙述、拟人等手法隐曲地体现在咏梅之中。至尾联主体的梅花转化为客体,成为被欣赏的对象。而作者则从客体变为主体,他的感情由隐至显,从借物抒怀变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在赏梅中低声吟诗,使幽居生活平添几分雅兴,在恬静的山林里自得其乐,真是别具风情,根本不须音乐、饮宴那些热闹的俗情来凑趣。这就把诗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盘托出,使咏物与抒情达到水乳交融的进步。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一作:折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鉴赏。
前两句写到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逢驿使”的“逢”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
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想象是多么丰富。“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艺术特色方面,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十六
1.梅,凌霜傲雪,根扎贫寒,正直清高,芬芳馥郁,雍容典雅,常喻人品格。梅开二度,不惧风寒,给文人墨客留下千年记志。梅,象征风华刚毅,享有国花之誉!所亦芸芸者,梅之极致也,惟称盖世,久负盛名,而登台于魁,乃是吾心之花,铭刻于心。
2.=梅花,她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不像其它花那样娇艳傲然地在春风中成长,当每一朵花都在那里争芳斗艳时,它却在默默地等待生命的开始。可是别的花就不同了,它们都太骄弱了,当秋风微微一吹,它们都冷的低下了头,也便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在这时梅花才慢慢地苏醒了,梅花既没有玫瑰的艳丽、兰花的淡雅、牡丹的富贵,但它有一身的傲骨,不向风雪低头的勇气。
3.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4.梅花她在经历了斗争后,赫然挺立散发出她独到的香气。我还记得我看过的一句激励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啊,当人们沉浸在梅花独到的清香中的时候可否想过?梅花在散发出这种独到的香气的过程是多么的艰辛、困难,如果她在风雪中向自然低头了,那也就没有了她现在的这种傲然立于枝头的飒爽英姿了。
5.梅花有不同于其它花的精神:顽强、坚贞、勇敢、不怕困难,这才使得她在皑皑的白雪中,给人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花香,而我们也要像梅花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地迎难而上,散发独特的“花香”。
6.梅意多多,受益多多,见画怀情。昔人者有之,今人者更甚。画者多偏于梅,写梅固而寄情。古往今来,梅与松竹亦被誉为“岁寒三友”,历来诗人竞相题咏,画家争相描绘,艺人精心雕刻,旅游者梦寐神望。今又入寒,心却恋梅,思其刚,不忆暗香,尽其勉志。
7.那晶莹透亮,带着清香远溢的花瓣是多么精致,多么美丽,多么秀美。恐怕只有画家才能画下这么美的花来!有的红如火焰,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如珍珠……你看,那朵朵玉洁冰清的梅花开满枝头,花朵上还挂着一团团洁白无瑕的小雪球;你瞧,有的花中还隐约出现一只只小蜜蜂在辛勤地工作;你听,有多少人在赞叹它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雪白,淡红鲜艳的花朵,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呈现。那时,百花枯萎,但这样美丽的梅花依然在绽放。她是多么坚强啊!迎着寒风,冒着冰雪,向着困难,坚贞不屈。梅花就是这样的品格,它从来不与百花争夺阳光明媚的春天,也从来不炫耀自己,她只是昂首挺胸,开放在白雪皑皑的山峰和大地。她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梅花是坚强伟大的!
10.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还傲雪怒放,它那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使人们常常会想起这样的诗句;“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天天下春。”
11.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唯有梅花傲然挺立。股股清香,沁人心脾,是的,它的美丽不像娇艳的牡丹,绚丽的月季,也不像清秀的荷花,但它的美藏在心中,绽放在风雪中,盛开在风雨里,在无人看见的地方。
12.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颂梅花,都是看中了它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当最后一朵梅花徐徐张开花瓣,慢慢吐露芬芳时却没有了其他花的影子,千千万万缕芬芳紧紧缠住整幢楼房,香气扑鼻,让人心旷神怡。
13.当暴风雪来临的时候,梅花依然挺立在风雪中,细细看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傲梅,它们在风雪交加中亭亭玉立,仿佛在和暴风雪进行一场激烈的斗争。
15.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16.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17.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1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19.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20.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21.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22.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23.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2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25.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27.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8.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十七
1、《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2、《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4、《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5、《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唐·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6、《梅花绝句(之—)》。
宋·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7、《梅花绝句(之二)》。
宋·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8、《梅花绝句(之三)》。
宋·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9、《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10、《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11、《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12、《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13、《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14、《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15、《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16、《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着衣单。
17、《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18、《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19、《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20、《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21、《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2、《赠范晔》。
南朝宋·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23、《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宋·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24、《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25、《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26、《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27、《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28、《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29、《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30、《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赞美梅花的小学生篇十八
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
1)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
2)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
3)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江梅》
4)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杂咏》
5)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画梅》
6)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早梅》
7)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题画梅》
8)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雨中元墓》
9)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落梅》
10)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访妙玉乞》
11)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咏红梅花》
12)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咏红梅花》
13)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咏红梅花》
14)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赠范晔》
15)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
16)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
17)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墨梅》
18) 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应诏赋得除夜》
19)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忆梅》
20)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21)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临江仙》
2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
23)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虞美人》
24)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岭梅》
25)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26)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贺新郎》
27)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卜算子·咏梅》
28)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29)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30)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31)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古戍》
32)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瓶梅》
33)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红梅》
34)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早梅》
35)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新栽梅》
36)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梅花》
37)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38)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忆梅》
39)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题画墨梅》
40)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春晚杂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41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