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04:38:42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范文(14篇)
时间:2023-12-10 04:38:42     小编:飞雪

总结是梳理知识结构和学习经验的重要方式,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和应用。制定一个明确的总结目标,明确总结的对象和范围。通过阅读总结范文,可以了解他人的总结方式和写作风格,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方法。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增强广大群众识诈防骗能力,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守护群众的“钱袋子”,邮储银行邵阳分行于9月22日走进邵阳市智丰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以“反电诈”为主题的校园宣讲活动。

本次宣讲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从身边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例谈起,与师生们分享了身边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形式和发生内容,如虚构中奖诈骗、冒充网购客服诈骗以及冒充公检法诈骗。由于互联网的隐蔽性,骗子的手法层出不穷,诈骗行为屡禁不止。通过与学生们的提问互动,与他们共同分析了在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时,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最大程度的减少个人的经济财产损失。

反电诈工作任道重远,邮储银行邵阳分行将继续提升宣传、预警、劝阻水平,将反诈工作深入业务办理的每一环节,该行也将持续加大“反电诈”的宣传力度,严控银行账户涉案风险,将金融普法带到群众身边,切实保护群众财产安全。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二

为进一步加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宣传力度,持续营造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近期,城关公安分局各单位积极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持续推进反电信诈骗宣传工作,筑牢反诈壁垒。

5月20日,城关公安分局雁滩派出所联合雁南街道工作人员,在辖区万达影城向万达商场工作人员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民警向现场群众通报了近期电信诈骗发案情况,讲解了“金钟罩”及“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注册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手把手指导现场群众注册。

连日来,城关公安分局东岗西路派出所深入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系列宣传教育,针对易受骗群体开展精准防范。宣讲现场,民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冒充领导熟人诈骗”“冒充公检法”“杀猪盘”“网络贷款”“刷单返利”等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真实案例,强化以案说法,普及防骗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骗意识、提升识骗能力。

5月23日上午,城关公安分局雁园路派出所联合雁滨社区社工委、工商银行共同走进居民小区进行反诈知识宣传。活动中,民警根据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案发特点,紧紧围绕常见的诈骗手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辖区居民讲解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及被骗后如何补救等方法措施,并紧盯空巢老人、在家待业妇女等易受骗人群,通过“面对面”、“一帮一”的形式,详细讲解了刷单、兼职、代交社保养老金等诈骗手段,及时解答居民提出的各种疑问,警示辖区群众警惕诈骗。同时,呼吁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零距离”帮助辖区居民群众提高自我反诈“免疫力”。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三

该行高度重视此次主题宣传活动,为保障活动有序高效开展,特成立了活动工作小组。分管行长担任活动负责人,营业部部门负责人为组长,营业部全体员工为成员。统一部署,认真安排,通过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此次活动落到实处。

该行同附近267社区委员会提前沟通,进行活动预热,该小区中老年居民较多,且为网点的主要客户群,是此次“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重点宣传对象。宣传小组通过在小区醒目的宣传栏处摆摊设点,有奖问答等活动吸引了来往的群众驻足,宣传小组人员热情的对其分发折页并耐心讲解。同时,对围观群众进行了一系列电信防骗指南的教学宣讲,极大提高了防骗意识和防骗能力。

通过群发“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短信的形式对客户进行广谱宣传;通过微信代发群对重点客户群开展金融消费者防范电诈风险、防骗指南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传达解读;通过抖音平台朋友圈转发防范诈骗指南趣味视频等方式获得更多的阅读和点击量。

该行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标语及口号通过网点门头led屏不间断对外播放;对来该行办理各类业务的客户发放“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折页并进行差异化的解读,特别是老年客户,着重提醒其如何防范各类电信诈骗,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资金安全。同时引导办理业务客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对于办理转账业务的客户,严格执行“三问一确认”制度,确保客户资金安全。该行还在营业大厅内电视上投放防范电信诈骗的趣味宣传视频,寓教于乐。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金融知识相对薄弱的老人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诈骗手段的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该行也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竭力维护广大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公众的反诈意识,严格按照反洗钱要求为客户建档开户,遏制诈骗源头,促进金融稳健和谐发展。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四

将近年关,电信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为了进一步强化员工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我行于20xx年12月23号组织开展防电信诈骗知识讲座,由我行合规行长xx主持召开,在会上认真学习上级行下发的各类电信诈骗案情通报,并对典型案例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尽管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狡猾多变,花样百出,分析辨别所谓“电话欠费、破财消灾、购车退税、刷卡消费、低价购物、招聘公关、引诱汇款、呼通即停、绑架和中奖”等10多种电信诈骗案例。

同时要求全体员工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切不可放松防范,并强调要熟练掌握各类电信诈骗案件防范工作的三个要点:一是严格规范现金柜面汇款、转账业务办理程序,做到“四必问”和“必签”;二是进一步加强对自助银行服务区的巡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风险;三是柜员、大堂经理、保安等重要岗位人员要加大对客户防范非接触性诈骗的宣传力度,提高客户的防范意识。

通过这次讲座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特点、规律、手段和伎俩,从中找到预防犯罪分子诈骗的有效措施,提高一线员工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五

为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保护群众财产安全,近日,惠民县姜楼镇组织网格员深入辖区,积极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打击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宣传期间,网格员向辖区群众发放防诈骗宣传材料,详细解说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和防范要点,提醒群众要提高防范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并让辖区内18-45岁群众签署《防电信网络诈骗承诺书》,提高群众知晓率。

据了解,此次宣传活动,共向辖区居民发放宣传材料46000余份,切实提高了辖区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防范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宣传效果,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六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校园诈骗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在校园内遭受别人通过不法手段欺诈造成直接或间接财物损失的现象。特别是部分在校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大学生群体是诈骗分子瞄准的主要对象之一,且诈骗手法日益翻新,令人防不胜防。面对网络电信诈骗,我们更要提高警惕。

1、加强宣传教育,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深刻了解到电信诈骗的方式。加强同学们的防范意识,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

2、加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3、丰富校园文化,充实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防范电信诈骗”为主题的相关班会,晚上7点准时举行,班会持续一小时,会前各同学积极准备,由团支书负责主持,班级同学积极参与,以讨论的形式介绍班会内容,在团支书的带动下班级同学积极发言,同学们积极表达自己对电信诈骗的看法,并纷纷说出自己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措施。

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同学们也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在团支书的带领下,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整个班会充满了乐趣。同学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去,给班会添上了几分乐趣和活力。此次班会同学们收益颇丰。

190412班开展的此次班会取得圆满成功,团支书认真准备,同学们积极配合,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深刻了解到电信诈骗的方式,途径。加强同学们的防范意识,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同学会上踊跃发言,团支书会后认真总结,使同学们对电信诈骗有真实的了解,帮助同学们筑起防诈骗的知识围墙。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七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反诈防骗意识,预防电信诈骗。近日,南阳市梅溪街道八一社区在辖区内全面开展全民反电诈宣传教育活动。

该社区红袖标巡逻队深入辖区对居民进行面对面宣教,叮嘱大家不轻易相信、不贪图便宜、不随意转账汇款,更不能轻易将个人银行信息告知他人,让大家明白须守住法律底线,非法牟利不可取,远离电信诈骗就是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居民们纷纷表示,自己加强防范的同时也一定告诉身边亲人和朋友,防止上当受骗。八一社区通过发放防电信诈骗宣传手册、展示法治宣传图片、现场讲解最新电信诈骗案例、签写拒绝电信网络诈骗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向居民介绍电信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以及防范的技巧。

此次反诈宣传加深了辖区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对新型电信诈骗的鉴别能力。今后,八一社区将继续开展反诈宣传,提高群众的自身防范意识,增强识骗能力,为“平安法治星”建设工作夯实基础。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八

社区工作人员利用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电信诈骗的表现形式、规律特点和防范对策,及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危害,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远离电信诈骗,自觉抵制高利诱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

在辖区的小广场内,工作人员面对面向来往群众发放反诈宣传资料,讲解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的相关知识,提醒市民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贪图小便宜、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工作人员提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账号、银行卡密码等个人重要信息资料,不随便点击任何人发来的不明链接、向陌生人告知验证码。工作人员在现场引导辖区群众下载注册“全民反诈”app,告诉大家,如遇到可疑情况可以及时向家人、朋友沟通求证或拨打报警电话,谨防上当受骗。

通过这样全方位、全覆盖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钟楼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九

近日,上杭乡小学开展了以“牢记上网安全,谨防电信诈骗”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日益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没有社会经验的'在校学生。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玩游戏上瘾或心地善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蒙受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针对当前学生群体面对各类诈骗案件时普遍存在的防范意识差、辨识能力弱、应对水平低的现象,班会上班主任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实例,向学生们详细地讲解了目前存在的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并通过网络诈骗的防范指南的六个“一律”、八个“凡是”,教会学生们如何识别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增强防骗意识。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十

为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近日,学校联合土默特左旗公安局开展了大学生法律知识暨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土默特左旗公安局有关负责人,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伊乐泰,相关部门负责人及20xx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安全管理部部长于国辉主持。

土默特左旗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菅毅结合具体实例,从法律的概念、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应知应会的法律知识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作了分享。

土默特左旗公安局反诈中心警官张腾宇向同学们普及了电信网络诈骗有关知识。

伊乐泰表示,同学们要不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切实提高防骗、识骗能力,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力行者和宣传员,共同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十一

为了增强防诈骗意识,了解诈骗的各种手段,有效阻止诈骗的发生,保护自身的财产安全,并向幼儿、家长积极宣传反诈骗知识,履坦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反诈防诈系列活动。

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组织开展了“预防诈骗,不参与、不转账”的反诈活动。并在会议上,签署了“反诈骗”个人责任承诺书,明确活动的目的,突出宣传的实效性和思想性。

为了增强幼儿的防诈骗意识,让幼儿掌握有关防诈技能,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各班开展了有趣的防诈骗教育活动。

生活中,诈骗无处不在,当您接到陌生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转账前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对对方身份。

微信支付宝要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可以及时撤回。

网上聊天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接到可疑电话或发现自己、亲友被骗的要及时拨打110。

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

不要在任何网站接受通缉令、逮捕令、资产冻结令。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

不要将资产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国家反诈app具有拦截诈骗预警,报案助手、举报线索、反诈宣传等功能,app还覆盖了很多专业的防骗战术以及诈骗案例,并通过全面的数据挖掘与比对,实现智能识别疑似诈骗电话、短信、app风险,并对风险行为预警及提示,有效封堵诈骗行为。

预防诈骗,人人有责。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我们也应提高防范意识,让我们共同携手,全民反诈。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十二

所以我们要做好以下措施:

1、上网要小心;

2、尽量不上网,做一些绿化的事情,开拓心情;

3、交朋友时,留意他人的资料,不要加一些陌生人,然后让他人展开对自己的诈骗;

4、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反倒让自己悔恨,伤心;

5、一定要小心!防网络诈骗、别让自己的言行最后让自己伤心,让自己难受。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十三

今天,我观看了北京反诈发布的冒充客服诈骗视频,看完后感想颇深。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他们利用一些人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人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而其中受害者占比最高的群体就是学生和老年人。近期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包括电话、电信、网络、淘宝网刷信誉等等)多发,诈骗对象广泛,诈骗分子更是无孔不入,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诈骗,而学生更是诈骗分子行骗的主要对象之一,而部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过分薄弱,问题严重,亟待解决。为了维护我们安静的学习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同学们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不受诈骗分子的欺骗,从而圆满的完成学业非常重要。北京反诈所发布的'视频能够让大学生学会保护自己,掌握一定的防诈骗的技巧,使同学们面对诈骗能够安全应对,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绿色校园,使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好。

短视频虽只有一分钟多一些,但展示了受害者网购信息被泄露给诈骗集团最终被骗取钱财的全过程,简单易懂。诈骗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甚至会屡次发生在大学生身上。通过观看这次的视频链接让我了解了新型的诈骗手段,懂得了如何防骗、如何辨别真伪、如何对待可疑人员,既有教育意义同时也提高了我对防骗的警惕性。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大学生要保持清醒头脑的面对生活,面对社会。

防范电信诈骗活动总结篇十四

为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厅决定近日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为期半年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预防电信诈骗,共建无诈校园”为主题,向全省大中小学生普及和宣传“防诈骗”安全知识,提升大中小学生的“防诈骗”安全意识,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

专项行动要求全省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四个全面”为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坚决铲除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滋生土壤。

一是全面开展“发一封信”活动。明确各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以《四川公安致全省学生的一封信》为蓝本,向每一位大中小学生发一封信,班主任老师要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并作出承诺,不参与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微信、qq、支付宝等账号行为。

二是全面开展“上一堂课”活动。明确在活动期间,各学校至少上一堂或讲一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教育课,以公开课、知识讲座等方式,丰富教学资源,并运用情景剧、案例等来提高“反诈”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全面开展“做一作业”活动。明确各中小学校要布置一次“反诈”教育暑期作业,以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心得体会等方式进行。并通过家庭作业,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将“反诈”相关知识向家长和身边人宣传,使家长和身边人也受到教育,以避免掉进骗子编织的陷阱。

四是全面开展“推一公众号”活动。明确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推送“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要求学生和家长关注,同时启用公众号里的“熊猫卫士”功能,当学生和嫌疑人通话时,警方第一时间发送预警短信。倡导由班主任或年级老师牵头建立“熊猫卫士”保护圈,当保护圈内有学生和嫌疑人通话时,除当事学生接到预警短信外,班主任或年级老师能同时接到短信预警。

专项行动要求全省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立德树人初心使命,清醒认识近段时间以来,网络贷、套路贷、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严格落实“四个确保”工作要求。

一是确保专项行动组织有力。充分认识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反诈”教育的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推动活动顺利开展。

二是确保专项行动富有成效。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真组织专项活动,班主任老师要向每位学生推荐“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建立每天、周末和节假日“反诈”安全提醒制度,让学生了解更多防诈知识。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请公安民警、“反诈”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以案说法。在新生入学时,将“反诈”相关知识以答题的方式进行“入学安全教育”。

三是确保专项行动责任压实。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增强“反诈”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常态化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建立倒查机制,凡发生学生参与或协助电信网络诈骗的,将倒查是否对该生进行“反诈”宣传教育,对失职失责的学校领导和相关人员将追究责任。同时把各地各高等学校组织参加“反诈”活动的情况作为20xx年对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和对高等学校考核的重要参考内容。

四是确保专项行动氛围炽烈。要求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站、led显示屏、宣传栏、专题展板、黑板报,校园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和情景剧、快板、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防范诈骗校园良好氛围。积极发挥公益广告栏、电视公益广告等途径,面向家长和社会开展宣传,共同营造防范诈骗良好社会氛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32597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