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依据。教案的编写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完善,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看看下面的教案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教学思路。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一
1.熟悉歌曲和歌词,学习用肢体动作模仿小茶壶,感受歌曲歌词的风趣,活泼。
2.学唱歌曲,尝试根据生活经验创编歌词。
3.通过小茶壶和茶杯的角色扮演,体验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1.茶壶、茶杯各一只。
2.幼儿对茶壶茶杯已有初步的认识。
3.课件。
1.进行“变变变”的歌曲游戏。
2.出示茶壶,激发兴趣,并通过小茶壶的.介绍熟悉歌词。
(1)出示小茶壶。
师:看看我又变什么出来了。变变变!是什么啊?(茶壶)小茶壶长什么样啊?(胖胖的、……、有把手、有壶嘴……)。
(2)完整播放课件,教师演唱,幼儿熟悉歌词。
师:小茶壶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我把小茶壶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你瞧!小茶壶现在想向你们介绍介绍他自己,我们一起竖起耳朵,仔细听一听。
师:你们听到小茶壶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呢?(幼儿自由发言)。
(3)分段播放课件,理解歌词,并用动作表现歌词。
(4)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师:小茶壶用歌声介绍自己吧。
3.游戏:倒水。
师:小茶壶倒水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咕噜咕噜咕噜倒水啦。
师:谁会用身体动作来发出倒水的声音。拍手、拍肩。
师:这次,我们表演完歌曲加上倒水的声音。
4.通过小茶壶和茶杯的角色扮演,体验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1)变茶杯。
(2)教师示范游戏过程。
(3)幼儿进行游戏。
5.通过对小茶壶的动作模仿,尝试创编部分歌词。
师:你们看,这只小茶壶是矮又胖,那还有不一样的小茶壶吗?请你来变一变。
6.边唱歌做动作边走出教室。
师:所有的小茶壶准备好了,我们要给其他小茶杯去倒水罗!
歌曲小茶壶,我运用了课件,让歌曲的歌词更生动形象。通过让孩子在游戏表演,使孩子轻松的学会了歌曲。但是,在倒水游戏环节,我设计了倒水的节奏,是十六分音符,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太难了,他们最后都没有运用节奏去倒水。这一环节的设计显得有些多余。在最后的创编部分,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变成了茶壶、爱心茶壶,但是对于新授歌曲的第一教时,创编的环节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有些顾此失彼了。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二
本学期我着重探索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在歌唱活动中,我首先以感受为主,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让幼儿动起来,并引导幼儿用动作记忆歌词,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歌曲。《小茶壶》这个音乐活动具有较强的典型性。这首外国儿童歌曲歌词浅显,曲调简单且有重复,演唱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内容也贴近孩子的生活,具有外国歌曲所特有的生活化、简单化、情趣化及可演可玩性。
1、学唱歌曲,尝试创编动作和歌词。
2、初步感受和表现歌曲风趣、活泼的情绪。
3、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小茶壶、水杯娃娃各一只,大茶壶一只。
一、理解歌词。
1、出示茶壶和水杯娃娃,让幼儿通过比较,观察茶壶的形象特征,为理解歌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把手,这是我嘴”打下基础。(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客人,(出示茶壶和水杯娃娃,以茶壶和水杯娃娃的口吻自我介绍,并引导幼儿与它们相互问好)。幼:小朋友对有鼻子、有眼的茶壶和水杯娃娃很感兴趣,马上相互打起了招呼。
(2)师:请你们说说我俩谁长得又矮又胖?(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小茶壶矮又胖)。
幼:幼儿一下子就看出是小茶壶长得又矮又胖,有的孩子用下蹲表示,有的用双手放在肚子前表示。我点评了幼儿的动作,并引导孩子们相互学习。
(3)引导幼儿指一指,说一说茶壶的嘴,把手分别在哪里,并用身体动作表示。
幼:许多孩子用手叉腰表示把手,另一只手上举表示嘴,动作的幅度都不一样。
(4)师做茶壶妈妈给小茶壶的肚子里灌开水,引导幼儿听旋律学说最后两句歌词。
幼:幼儿对这一游戏化的过程很感兴趣,象声词的加入使歌曲变得更加形象。王杰小朋友说:“现在,我的肚子里都是开水。”在音乐的伴奏下,孩子们很容易地掌握了最后两句歌词。
评析:将难点一步一步进行分解后,能让幼儿更轻松地创编动作、记忆歌词。
2、幼儿扮演茶壶,按节奏学说歌词。
师:你也象小茶壶,我也象小茶壶,小茶壶们我们来自我介召一下。
3、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说歌词边表演。
幼:在音乐伴奏下,幼儿能完整地说歌词,部分幼儿表演的动作不够到位,需老师不断地提醒。
4、鼓励幼儿听旋律再次表演。
师:小茶壶说你们太可爱了,想跟你们一起来玩。
幼:这一次,孩子们跟上了旋律,有表情地进行了表演。
评析:这里出现音乐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同时感受歌曲旋律,为下一环节的歌唱打下基础。
二、熟悉旋律。
1、师手捧水杯随着音乐走到幼儿面前(每两小节换一个幼儿),幼儿扮演小茶壶,按顺序逐一随节奏给师倒水。
师:做了这么久小茶壶,老师觉得有点口渴了,我来做水杯娃娃,谁来做茶壶娃娃倒水给我喝。等会儿老师走到谁面前,谁就倒杯水给我喝。幼:孩子们做出了滑稽可爱的小茶壶,很多孩子还将身体倾倒了给“水杯娃娃”倒水。
评析: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了歌曲旋律,熟悉了曲调,但幼儿做茶壶娃娃时身体左右摇摆的幅度不大,师须在此加强引导。
2、请一名幼儿做水杯娃娃,其余孩子做茶壶娃娃。
三、学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伴奏下学唱歌曲。
评析:幼儿对歌曲旋律和歌词都很熟悉,师虽然没范唱,大多数孩子能唱出歌曲。
2、引导幼儿重点唱准最后两句。
幼:老师提醒幼儿“小茶壶灌满开水是怎么喊的?”后,孩子们都能唱准最后两句的.歌词和曲调。
3、请幼儿用清晰、自然的歌声表现可爱、有趣的小茶壶。
四、创编歌词。
1、小茶壶还能干什么?(提起我,倒酱油)请创编出的幼儿到前面边唱边做小壶。
幼:小朋友创编的热情非常高,创编出了倒豆浆、倒可乐、倒牛奶。并能在前面边唱边表演。
评析:由于这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在前面一系列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幼儿创编出了许多。
2、请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的歌词和动作。
幼:孩子们对活动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积极地与同伴边唱边必须动作。
3、交换朋友表演。
评析:在这一音乐活动中,我根据小茶壶的特点,设计了游戏化的活动过程,改变了常规的学唱顺序,因而减轻了幼儿的记忆负担,使幼儿能更好地投入到创造性之中,主动地学习,充分感受了歌唱活动的乐趣。我作为活动的主导应在活动中去掉“急躁”,针对有创意的动作进行点评。幼儿每次表演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突出活动过程的风趣活泼,以便目标更好地得以落实。
歌曲小茶壶,我运用了课件,让歌曲的歌词更生动形象。通过让孩子在游戏表演,使孩子轻松的学会了歌曲。但是,在倒水游戏环节,我设计了倒水的节奏,是十六分音符,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太难了,他们最后都没有运用节奏去倒水。这一环节的设计显得有些多余。在最后的创编部分,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变成了茶壶、爱心茶壶,但是对于新授歌曲的第一教时,创编的环节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有些顾此失彼了。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三
1.熟悉歌曲和歌词,学习用肢体动作模仿小茶壶,感受歌曲歌词的风趣,活泼。
2.学唱歌曲,尝试根据生活经验创编歌词。
3.通过小茶壶和茶杯的角色扮演,体验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1.茶壶、茶杯各一只。
2.幼儿对茶壶茶杯已有初步的认识。
3.课件。
1.进行“变变变”的歌曲游戏。
2.出示茶壶,激发兴趣,并通过小茶壶的介绍熟悉歌词。
(1)出示小茶壶。
师:看看我又变什么出来了。变变变!是什么啊?(茶壶)小茶壶长什么样啊?(胖胖的、……、有把手、有壶嘴……)。
(2)完整播放课件,教师演唱,幼儿熟悉歌词。
师:小茶壶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我把小茶壶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你瞧!小茶壶现在想向你们介绍介绍他自己,我们一起竖起耳朵,仔细听一听。
师:你们听到小茶壶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呢?(幼儿自由发言)。
(3)分段播放课件,理解歌词,并用动作表现歌词。
(4)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师:小茶壶用歌声介绍自己吧。
3.游戏:倒水。
师:小茶壶倒水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咕噜咕噜咕噜倒水啦。
师:谁会用身体动作来发出倒水的声音。拍手、拍肩。
师:这次,我们表演完歌曲加上倒水的声音。
4.通过小茶壶和茶杯的角色扮演,体验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1)变茶杯。
(2)教师示范游戏过程。
(3)幼儿进行游戏。
5.通过对小茶壶的动作模仿,尝试创编部分歌词。
师:你们看,这只小茶壶是矮又胖,那还有不一样的小茶壶吗?请你来变一变。
6.边唱歌做动作边走出教室。
师:所有的小茶壶准备好了,我们要给其他小茶杯去倒水罗!
歌曲小茶壶,我运用了课件,让歌曲的`歌词更生动形象。通过让孩子在游戏表演,使孩子轻松的学会了歌曲。但是,在倒水游戏环节,我设计了倒水的节奏,是十六分音符,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太难了,他们最后都没有运用节奏去倒水。这一环节的设计显得有些多余。在最后的创编部分,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变成了茶壶、爱心茶壶,但是对于新授歌曲的第一教时,创编的环节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有些顾此失彼了。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四
1.熟悉乐曲旋律,借助图谱学唱歌曲。
2.乐意参与表演,体验与大家互动的快乐。
师:今天,有一位特殊的`小客人来这里,看看它是谁呀?
1.听小茶壶“自我介绍”,熟悉歌词。
师:看看,小茶壶长得什么样?听听,小茶壶怎么自我介绍?“我是一只茶壶矮又肥,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你喝他喝大家都来喝,咕噜咕噜咕噜好滋味。”
2.看图谱进行练习,理解歌词。
师:谁会看着图谱有节奏地念一念?
3.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的情绪。
师:小茶壶不仅可以念,还能唱呢!
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师:小茶壶真神气,谁来学学小茶壶的动作?能不能边唱边表演?
1.欣赏倒水音乐。
师:听,小茶壶在干什么?给谁倒水?怎么倒水呢?
2.师生合作游戏。
师:你们想喝茶吗?杯子在哪里?谁做茶壶?
3.完整表演。
师:倒茶喽,小茶杯准备好了!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五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通过游戏让幼儿对茶壶产生兴趣。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一、导入部分。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2、师:木头人游戏的儿歌是怎么念的?
3、老师念儿歌,幼儿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
4、请幼儿一起念儿歌,师幼一起游戏。(教师摆出小茶壶的造型)。
5、提问:老师的'造型像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小茶壶的图片。提问:老师摆的像不像?
2、一起认识茶壶的壶身、把手、嘴。
3、看一看老师这个茶壶的壶身、把手、嘴在哪里。
4、教师扮演小茶壶做自我介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当我灌满开水我就喊,提起我,倒杯水)。
5、小茶壶的介绍好听吗?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师幼一起跟着图谱介绍)。
6、小茶壶还想为它的介绍加一些动作,你们帮帮它好吗?
7、提问:“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怎么用动作表示?……。
8、小茶壶要倒水了,杯子在哪里呢?谁想做杯子来接小茶壶的水?
9、幼儿两两一组,念到倒杯水时,一个幼儿表演杯子接水。
10、我们一起来扮小茶壶,边念儿歌边表演好吗?
11、我们小茶壶表演的都很棒,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播放旋律)。
12、好听吗?小茶壶也觉得很好听,它很开心!它要唱歌给小朋友听哦!(教师范唱)。
13、你们会不会唱小茶壶的这首歌?(师幼一起唱)。
14、有没有能干的小茶壶能边表演边唱呢?(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15、我们加上刚刚的动作,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师幼一起边表演边唱)。
16、教师出示不同茶壶的图片。
三、结束部分。
1、我们今天跟着小茶壶学唱了一首歌,你们来猜猜看小茶壶的这首歌叫什么?
2、真棒!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次吧!
3、小茶壶的水烧开了,我们去给其他小朋友倒水好不好?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六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通过游戏让幼儿对茶壶产生兴趣。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一、导入部分。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2、师:木头人游戏的儿歌是怎么念的?
3、老师念儿歌,幼儿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
4、请幼儿一起念儿歌,师幼一起游戏。(教师摆出小茶壶的造型)。
5、提问:老师的造型像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小茶壶的图片。提问:老师摆的像不像?
2、一起认识茶壶的壶身、把手、嘴。
3、看一看老师这个茶壶的壶身、把手、嘴在哪里。
4、教师扮演小茶壶做自我介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当我灌满开水我就喊,提起我,倒杯水)。
5、小茶壶的介绍好听吗?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师幼一起跟着图谱介绍)。
6、小茶壶还想为它的介绍加一些动作,你们帮帮它好吗?
7、提问:“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怎么用动作表示?……。
8、小茶壶要倒水了,杯子在哪里呢?谁想做杯子来接小茶壶的水?
9、幼儿两两一组,念到倒杯水时,一个幼儿表演杯子接水。
10、我们一起来扮小茶壶,边念儿歌边表演好吗?
11、我们小茶壶表演的都很棒,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播放旋律)。
12、好听吗?小茶壶也觉得很好听,它很开心!它要唱歌给小朋友听哦!(教师范唱)。
13、你们会不会唱小茶壶的这首歌?(师幼一起唱)。
14、有没有能干的小茶壶能边表演边唱呢?(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15、我们加上刚刚的动作,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师幼一起边表演边唱)。
16、教师出示不同茶壶的图片。
三、结束部分。
1、我们今天跟着小茶壶学唱了一首歌,你们来猜猜看小茶壶的这首歌叫什么?
2、真棒!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次吧!
3、小茶壶的水烧开了,我们去给其他小朋友倒水好不好?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基本都能大声的唱出歌曲,在创编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会表现,有的敢表现,有的想表现,他们大多都能积极参与到创编活动中孩子们所想的,所表现出来的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本次活动是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重点难点的时间分配,由于在理解歌词歌词这一环节中错将创编动作设为重点,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后面的学唱歌曲这一重要环节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显得有些仓促和先宾夺主,而且在创编歌词的同时,孩子们都那么积极的参与了,就应该让他们把自编的歌词在集中大胆的表现出来,达到真正“创编歌词”的目的。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七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活动:我是一只小茶壶_中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通过游戏让幼儿对茶壶产生兴趣。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2、师:木头人游戏的儿歌是怎么念的?
3、老师念儿歌,幼儿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
4、请幼儿一起念儿歌,师幼一起游戏。(教师摆出小茶壶的造型)
5、提问:老师的造型像什么?
1、教师出示小茶壶的图片。提问:老师摆的像不像?
2、一起认识茶壶的壶身、把手、嘴。
3、看一看老师这个茶壶的壶身、把手、嘴在哪里。
4、教师扮演小茶壶做自我介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当我灌满开水我就喊,提起我,倒杯水)
5、小茶壶的介绍好听吗?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师幼一起跟着图谱介绍)
6、小茶壶还想为它的介绍加一些动作,你们帮帮它好吗?
7、提问:“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怎么用动作表示?……
8、小茶壶要倒水了,杯子在哪里呢?谁想做杯子来接小茶壶的水?
9、幼儿两两一组,念到倒杯水时,一个幼儿表演杯子接水。
10、我们一起来扮小茶壶,边念儿歌边表演好吗?
11、我们小茶壶表演的都很棒,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播放旋律)
12、好听吗?小茶壶也觉得很好听,它很开心!它要唱歌给小朋友听哦!(教师范唱)
13、你们会不会唱小茶壶的这首歌?(师幼一起唱)
14、有没有能干的小茶壶能边表演边唱呢?(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15、我们加上刚刚的动作,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师幼一起边表演边唱)
16、教师出示不同茶壶的图片。
1、我们今天跟着小茶壶学唱了一首歌,你们来猜猜看小茶壶的这首歌叫什么?
2、真棒!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次吧!
3、小茶壶的水烧开了,我们去给其他小朋友倒水好不好?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八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来表演歌曲的内容。
2、初步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幼儿经验准备:课前引导幼儿认识各种茶壶、茶杯,知道茶壶、茶杯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教学准备:与歌曲有关的茶壶图片四幅,歌曲伴奏。
一、通过游戏“变变变”进入宝宝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变变变”的游戏好不好?
想玩的宝宝站起来,找一个空地方站好。你们的小手在哪里?挥一挥。噢,我看到了,真漂亮。现在我们藏起来。游戏就要开始罗,听!
(变成小兔,跳一跳)(变成鸭子,走一走)(变成袋鼠,跳一跳)(变成飞机,听音乐飞进场地)。
二、观察图片,熟悉歌曲。
1、教师完整的示范演唱一遍我们开飞机开累了,来!宝宝们,找一个空地方坐好,休息一会儿。
累不累啊?(幼儿回答)累我都想喝水了。宝宝们,快看,这是谁呀?(茶壶)。
2、观察图片,理解歌词。
(3)触摸第三幅图片,问问幼儿:“壶里的水怎样拉?”(水烧开拉,都冒烟啦,水都在壶里翻滚啦)。
(4)那这个壶嘴怎样啦?(冲茶啦)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水开了!泡茶了。
三、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1、你们想不想都来喝喝茶,好,请小朋友赶快准备。
2、我们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啊?(又肥又矮)来!我们来做一做。
那壶柄长在哪呢?壶嘴长在这儿。(动作示意)再来一次。
提问:“谁想喝水?”(咕噜咕噜)。
3、提问:宝宝们,刚才我们的壶柄都长在这儿,动脑筋想想,壶柄还可以长在哪儿?(幼儿创编)那壶嘴呢?(幼儿创编)那我们再来一次,这一次看看谁跟我的不一样。
4、刚才有很多的小朋友的壶柄和壶嘴长在了不同的地方,真不错!我再来看看,来,宝宝们准备!(教师不示范)。
5、宝宝们,把你们的茶杯摆好啦!我来给你们倒茶。“咕噜咕噜”
6、哦!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喝茶,老师都倒不过来了,这样吧,我们再来冲一次茶,和你旁边的好朋友,相互的倒倒茶,好吗?来!大家赶快准备好。(把你们的茶也倒给我喝喝)。
五、结束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也想喝茶了,来!宝宝们,我们也去给他们倒茶去!
歌曲小茶壶,我运用了课件,让歌曲的歌词更生动形象。通过让孩子在游戏表演,使孩子轻松的学会了歌曲。但是,在倒水游戏环节,我设计了倒水的节奏,是十六分音符,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太难了,他们最后都没有运用节奏去倒水。这一环节的设计显得有些多余。在最后的创编部分,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变成了茶壶、爱心茶壶,但是对于新授歌曲的第一教时,创编的环节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有些顾此失彼了。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九
知道茶壶的外形特点。
学唱歌曲,乐意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出示图片“茶壶”,引导幼儿认识茶壶的'外形特点。
——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茶壶)。
——茶壶是用来做什么的?(泡茶)。
——你们用过茶壶吗?
——茶壶中的水要用什么来装呢?(茶杯)。
在我们的生活中,茶壶可以用来烧水泡茶,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好朋友,茶壶中的茶水可以装在茶杯里。播放动画视频《我是一只小茶壶》,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学念歌曲。
1、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3、鼓励幼儿创编动作。
——想一想,我们可以为歌曲配些什么动作?比如一只手叉腰表示把手,另一只手弯曲表示壶嘴。(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创编不同动作。)。
4、师幼一起表演。
5、幼儿分组表演。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十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与歌曲有关的'茶壶图片四幅,磁带和录音机,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变变进场”:
孩子们,我们来玩一个“变变变”的游戏,赶快!把你们的小手藏起来。
(变成小兔,跳一跳)。
(变成鸭子,走一走)。
(变成小鸟,飞一飞)。
(听音乐飞进场地,找到座位后跟音乐拍手)。
二、观察图片,熟悉歌曲。
1、教师完整的示范演唱一遍。
师:我们开飞机开累了,来!孩子们,找一个空地方坐好,休息一会儿。
累不累啊?
幼:有点累,我都想喝水了。
师:孩子们,快看,这是谁呀?(茶壶)。
2、观察图片,理解歌词。
(1)师:小茶壶长得什么样呀?(引导幼儿说出“它的肚子是圆圆的,身体矮矮的”)。
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我是茶壶肥又矮呀。
(2)师:我们再来看看,这是茶壶的什么呀?(壶柄,壶柄是用来提茶壶的)。
茶柄长在什么地方?你们来学学。
那这个呢?(壶嘴,水就是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
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这是壶柄这是嘴。
(3)触摸第三幅图片,问问幼儿:“壶里的水怎样拉?”(水烧开拉,都冒烟啦,水都在壶里翻滚啦)。
(4)师:那这个壶嘴怎样啦?(冲茶啦)。
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水滚啦,水滚啦!冲茶啦。
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你们想不想都来喝喝茶,好,请小朋友赶快准备。
(5)师:我们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啊?(又肥又矮)来!我们来做一做。
那壶柄长在哪呢?壶嘴长在这儿。(动作示意)再来一次。
提问:“谁想喝水?”(咕噜咕噜)。
提问:孩子们,刚才我们的壶柄都长在这儿,动脑筋想想,壶柄还可以长在哪儿?(幼儿创编)。
那我们再来一次,这一次看看谁跟我的不一样。
刚才有很多的小朋友的壶柄和壶嘴长在了不同的地方,真不错!我再来看看,来,宝宝们准备!(教师不示范)。
孩子们,把你们的茶杯摆好啦!我来给你们倒茶。“咕噜咕噜”
哦!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喝茶,老师都倒不过来了,这样吧,我们再来冲一次茶,和你旁边的好朋友,相互的倒倒茶,好吗?来!大家赶快准备好。(把你们的茶也倒给我喝喝)。
3、请客人老师喝茶。
三、活动结束:
师: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也想喝茶了,来!宝宝们,我们也去给他们倒茶去!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十一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通过游戏让幼儿对茶壶产生兴趣。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2、师:木头人游戏的儿歌是怎么念的?
3、老师念儿歌,幼儿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
4、请幼儿一起念儿歌,师幼一起游戏。(教师摆出小茶壶的造型)。
5、提问:老师的造型像什么?
1、教师出示小茶壶的图片。提问:老师摆的`像不像?
2、一起认识茶壶的壶身、把手、嘴。
3、看一看老师这个茶壶的壶身、把手、嘴在哪里。
4、教师扮演小茶壶做自我介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当我灌满开水我就喊,提起我,倒杯水)。
5、小茶壶的介绍好听吗?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师幼一起跟着图谱介绍)。
6、小茶壶还想为它的介绍加一些动作,你们帮帮它好吗?
7、提问:“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怎么用动作表示?……。
8、小茶壶要倒水了,杯子在哪里呢?谁想做杯子来接小茶壶的水?
9、幼儿两两一组,念到倒杯水时,一个幼儿表演杯子接水。
10、我们一起来扮小茶壶,边念儿歌边表演好吗?
11、我们小茶壶表演的都很棒,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播放旋律)。
12、好听吗?小茶壶也觉得很好听,它很开心!它要唱歌给小朋友听哦!(教师范唱)。
13、你们会不会唱小茶壶的这首歌?(师幼一起唱)。
14、有没有能干的小茶壶能边表演边唱呢?(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15、我们加上刚刚的动作,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师幼一起边表演边唱)。
16、教师出示不同茶壶的图片。
1、我们今天跟着小茶壶学唱了一首歌,你们来猜猜看小茶壶的这首歌叫什么?
2、真棒!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次吧!
3、小茶壶的水烧开了,我们去给其他小朋友倒水好不好?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十二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通过游戏让幼儿对茶壶产生兴趣。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5、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一、导入部分。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2、师:木头人游戏的儿歌是怎么念的?
3、老师念儿歌,幼儿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
4、请幼儿一起念儿歌,师幼一起游戏。(教师摆出小茶壶的造型)。
5、提问:老师的造型像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小茶壶的图片。提问:老师摆的像不像?
2、一起认识茶壶的壶身、把手、嘴。
3、看一看老师这个茶壶的壶身、把手、嘴在哪里。
4、教师扮演小茶壶做自我介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当我灌满开水我就喊,提起我,倒杯水)。
5、小茶壶的介绍好听吗?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师幼一起跟着图谱介绍)。
6、小茶壶还想为它的介绍加一些动作,你们帮帮它好吗?
7、提问:“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怎么用动作表示?……。
8、小茶壶要倒水了,杯子在哪里呢?谁想做杯子来接小茶壶的水?
9、幼儿两两一组,念到倒杯水时,一个幼儿表演杯子接水。
10、我们一起来扮小茶壶,边念儿歌边表演好吗?
11、我们小茶壶表演的都很棒,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播放旋律)。
12、好听吗?小茶壶也觉得很好听,它很开心!它要唱歌给小朋友听哦!(教师范唱)。
13、你们会不会唱小茶壶的这首歌?(师幼一起唱)。
14、有没有能干的小茶壶能边表演边唱呢?(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15、我们加上刚刚的动作,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师幼一起边表演边唱)。
三、结束部分。
1、我们今天跟着小茶壶学唱了一首歌,你们来猜猜看小茶壶的这首歌叫什么?
2、真棒!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次吧!
3、小茶壶的水烧开了,我们去给其他小朋友倒水好不好?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基本都能大声的唱出歌曲,在创编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会表现,有的敢表现,有的想表现,他们大多都能积极参与到创编活动中孩子们所想的,所表现出来的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本次活动是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重点难点的时间分配,由于在理解歌词歌词这一环节中错将创编动作设为重点,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后面的学唱歌曲这一重要环节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显得有些仓促和先宾夺主,而且在创编歌词的同时,孩子们都那么积极的参与了,就应该让他们把自编的歌词在集中大胆的表现出来,达到真正“创编歌词”的目的。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十三
假如我是一片叶子,生活在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上。春天,我悄无声息地从枝头探出嫩绿的小脑袋,沐浴着阳光,努力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妈妈;夏天,我长大了,变得肥美肥美的。我和小伙伴们手拉手,组成了一把天然的遮阳伞。伞下,总有一群小朋友开心地玩耍;现在,秋天到了,我的皮肤不再葱翠了,而是红中带绿,还夹杂着一些黄色,水分从我体内慢慢流失。我的身体变得干干的,脆脆的,仿佛一碰就会碎掉一般。抬头向四周望去,我找不到一片和我相同的叶子,它们有的金黄金黄的,有的火红火红的,整棵树变得五彩缤纷,就像一朵彩云从大地上升起。冬天就快到了,我仿佛听到了大地妈妈的呼唤,急忙像一只美丽的黄蝴蝶从空中飞下,然后,变成一抔春泥,为大树输送营养。
虽然,我的一生很短暂,但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着,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大树把我和伙伴们结为一个整体,我们互相依存,互相帮助,一起看老爷爷在树下下象棋,小朋友在树下玩耍;一起听百灵鸟动听的歌声,虫子们欢快地交响曲,一起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我想对大树说:“大树妈妈,谢谢你!是您把我们结为一个整体,如果离开了您,我们将无法生存。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您输送营养,让您更加茁壮、葱翠。”我想对人们说:“社会如同一棵大树,我们就是树上那一片片平凡的叶子,我们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让社会变得更加繁荣、美丽。”
为了我们的大树,让我们都来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十四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我是一条小青龙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伴唱部分的重复和趣味性。
2、能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创编与之相匹配的动作,提高表现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各小节相匹配的图谱。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谱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图)师:它是谁?(幼:龙)
师:龙是什么样子的?(幼:头上有两只角,还有尾巴)
师小结:是的,这两只角叫犄角,身后有尾巴。那你们想知道它是一条怎样的龙吗?(幼: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它唱了什么。
1、请幼儿欣赏歌曲,并要求边看图谱,边听歌曲
(评析:以图谱的.形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即形象又便于记忆。)
2、结合图谱,讲述自己所听到的歌词。
师:你听到它唱了什么?
师小结: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谁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
在逐句讲述歌词的同时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图谱中出现的歌曲符号,了解图谱信息。(再听一遍歌曲)
3、化解伴唱这一难点,再次熟悉歌词。
(出示小图)师:这里还有一些小图片可以放在哪里呢?请大家仔细再听一遍。
师小结:原来在每一句歌词的后面,都重复唱了这些词,我们叫它伴唱。
请幼儿操作摆放小图片
(出示反复符号)师:你还知道这个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反复符号,就是表示这一句歌词要唱几遍?我们来试着唱一唱吧。
师:哪里还有这个符号?表示这一句要反复。
教师逐句演唱,请幼儿唱伴唱部分。
师:你们想做小青龙吗?那我们一起来像小青龙一样神气地唱一唱。
(评析:熟悉歌曲,与幼儿一起讨论图谱含义,有利于幼儿复习巩固原有知识技能,并引出重点,易于化解。)
4、幼儿看图完整演唱
(评析:重唱的多次复习,帮助幼儿能掌握整个曲子的旋律。)
1、分组领唱歌词和伴唱部分
2、交换唱
1、存在问题
在活动结束后许多老师帮我分析这节课的流程及构架,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这一特色的把握还是不够的,对孩子的兴趣点着落处不够准确。
2、分析问题
这首歌曲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它却是脱离幼儿生活的,毕竟龙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孩子很难通过动作将之表演出来。
3、具体策略
不过从这次活动后,我就经常从孩子对教学内容的参与积极性来探索适合的教学手段、不断调整。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这是一首带有拟人化的歌曲,幼儿学起来觉得很有趣,孩子们不但学会了歌曲,还进行了歌词创编,想象了好多物体编到了歌曲里,就因为是自己编的歌词,唱起来特别有劲。总的来说这次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个个都很兴奋。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篇十五
引导幼儿跟随教师做模仿操。教师用语言引导:“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些开心的小树苗。它们喝水(蹲下、抬头)——伸个懒腰(伸臂)——微风吹来(侧身摇摆)——睡一觉(睡觉状)——长高了一点(踮起脚尖)。”
重复活动。
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变化自由想象,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小树的姿态,产生在逆境中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教师结合背景音乐的内容引导幼儿想象,并能大胆地用动作表现出来。如:
“今天,阳光灿烂,小树苗真开心啊!”
“乌云来了,天空阴沉沉的。”
“听,什么声音?下雨了,虽然很冷,但是没什么,我们要好好地喝一顿呢。让我们多多喝水,吸收土壤里的营养,把身体养得壮壮的。”
“呀,这几天,很多的树长了小虫子了。”
“听啊,什么声音?狂风来了。我们一定要用我们的根紧紧地抓住泥土,站稳了。团结力量大,来让我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我们会战胜狂风的。”
“慢慢地,小树长高了、长壮了,小树真自豪啊!”
……。
1.模仿大树。
“呀!我们长成一棵大树了。”
念儿歌带领幼儿做动作:“我是一棵大树,向着天空伸展(双手向上伸展),那儿有明亮的星星在眨眼,那儿有雪白的云朵在漂浮(在头顶上摆动胳膊)。当风儿吹过的时候,我的枝条在颤动(快速摆手)。摇动着鸟儿入睡,是我最喜欢的时候(双手放在头侧,闭上眼睛)。”
2.教师模仿一棵树的姿态,请幼儿猜猜哪是树的树干、树枝、树叶。与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模仿树干、树枝、树叶。
3.请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树木雕塑”(用肢体动作表现)。大家分别观察每棵“树”的特征,并讨论哪棵“树”很独特。
4.合作扮树。
先引导幼儿分组,商量如何合作扮树。
然后鼓励幼儿合作用动作表现一棵大树的不同姿态。如两人合抱变成一棵粗树干,部分幼儿站在旁边扮演树枝,部分幼儿踮脚靠近树枝扮树叶;或小组所有幼儿背靠背,手臂向上伸展、摆动,变成一棵粗壮的、枝叶繁茂的大树。
幼儿活动时,教师加入语音提示并启发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小鸟飞来了,停在树枝上;毛毛虫爬到了树身上;下雨了……森林里的每棵树幸福地过着每一天。
四、游戏“熊和树”
介绍游戏玩法:教师扮“熊”,背向大家站在终点线上,其余幼儿四散站立在起点线后。“熊”站在原地不动时,“小树”边做动作边向终点快走。“熊”回头时,“小树”停止不动,保持原来姿势,如“熊”发现“树”动了,则“树”被淘汰,游戏继续。以最先到达终点的“小树”为胜,胜者扮“熊”,游戏重新开始。
幼儿游戏2~3遍。
最后,在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启发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片树叶,随风自由地飘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22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