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人类表达情感、展示思想以及传递智慧的艺术形式。在总结中,可以引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丰富内容,增加说服力。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高中写中秋节篇一
多年以前,拜读朱自清的《背影》时,内心的感觉并不是十分深刻,然而,几天前又重温《背影》时,内心的感觉却异常细腻,浓厚,感伤……泪,就在不经意间滑落脸庞。这泪眼迷茫间,仿佛看到了一位苍茫无力的父亲那萧瑟的背影,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父亲脸上那日渐沧桑的岁月痕迹……的确,父爱是一种不能用只言片语便能随意囊括的深沉而伟大的感情。
你或许有过失意,无助,千万别忘记父亲一直默默的站在你的身后;你或许有过伤心,绝望,也一定不要忘记父亲那深邃的温暖而慈爱的目光;你或许还有累了想歇息的时候,请你一定记住,父亲的爱是最安静的港湾,你可以将疲惫的心悄然停靠,父亲会用自己宽厚结实的肩膀为你抵挡一切,父亲的关爱和呵护会给我们撑起一把风雨无阻的大伞,一帆迎风破浪的人生之舟!
高中写中秋节篇二
本以为,这个世界上的灯心只起着明亮的作用,别无它法;可最近才发现,那是心灵深处的语言。
灯心是有热量的,每当温度上升一度的时候,自己的心里会有非常强烈的反映,因为那是心灵有了新的思想。你们不相信它是会说话的,非人眼所能识破的,心的话是需要静听才能够明白的。
深远的声音那么模糊,在心中回荡千百回,真想好好休息一下,点亮那颗明净的灯心,让它照亮每一处黑暗,可以愈合所有的伤口,最起码不会暂时的痛苦与挣扎;我不会在乎那些比较飘飞的事物,像没有实际意义的幻想,占据心灵的空间,乃至于不能有足够的地方展示人生的方向。
夜深后的世界是最需要灯心来照耀的,可以得到温暖和爱意,不会看到脏脏的东西,所以喜欢在夜里点上一盏灯的人,定是爱上了这心境的空虚了;想起以往的人们真是有意思,为什么他们心里都没有这颗灯心呢?有了灯心就算是有一个永恒的归宿,为了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也要得到心灵的共鸣,或许他们做得不够好吧!
一个人的时候,安静为灵魂的前提下,灯心是最亮的了,因为那个时刻的自我是种燃烧的状态吧!个人认为,能够自己静静地做下来赏识自我,乃是灯心在热烈燃烧之时,可又为什么这么说呢?往往人在孤芳自赏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场痛苦的挣扎,在找不到自我的时候,灯心照亮的地方,那才是真正的原始;应了那一句话:原本以为,这个世界上的灯心只起着明亮的作用,别无它法;可最近才发现,那是心灵深处的语言。
应该这样想的,非真道理,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真是这样的。
人海茫茫,沧桑洗天下,惟爱为真理,视痛苦为魔鬼,只因心中有明灯!
人确应如此,不论何时,心中有了亮处,必须把它转化成力量,做为鼓舞也好,做为激励也好,都是用的恰到好处。
石板"吱丫"一声微响,远方的天际被夏天的第一声叹息染成了一片墨蓝,走在这熟悉的石板路上,蝉声已变得喑哑。邻家的石榴树,一枝橙黄的枝头,开满了灯笼似的小花,眨着眼睛探出墙头。
穿过这条狭长狭长的石板路,推开那扇被岁月的尘埃染尽了色彩的木门,夏天的第一股略带凉意的空气涌入鼻息。红底黑字的春联,只是因为多年的冷落而褪尽了自己的最后一丝色彩,轻轻一碰,宛若秋天的一片枯黄了的叶子,盘旋着,舞动着。只是夏天的风已经疲倦,她累了,她已经没有力气带着那张小纸片举足飞翔。最终,它只能选择无声地落下,在这片衰老了的土地上。
对这片小木楼,太熟悉了,熟悉到可以忘记生命中所有的一切,而犹记儿童时代在老屋里的欢乐时光。
外公曾经将我抱在膝上。他对我说:"老屋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他有三百多岁了,清代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娃娃,眨眼间,他就象外公一样,衰老得皱纹爬上了额头。语涵啊,你看那棵梧桐树,它又长高了。"。
天井里,一片墨蓝的天空,天井里的那棵梧桐树,枝叶已经可以盖住小半个天空。雨天的日子里,雨水顺着梧桐树的叶子爬上直楞楞的黑色瓦片,随着飞翘的屋檐滴到石面上,"砰"的一声清脆的响声。屋檐上原是有图案的,只是因为岁月的流淌冲刷了那原本的明艳。阁楼上,斑斑的裂痕数尽了历史年轮中的过往。
在每个厢房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可以看到天井的。天井里的那片墨蓝的天空,天井里的那棵正有蓬勃发展之势的梧桐树。
幼年顽皮的我,曾在这片古屋里狂奔,结果找不到了出去的路眼泪沾湿了衣裳,看到的却只有同样的天井,同样的那片墨蓝。老屋的角落开始变的昏暗。我从一个天井逃离到另一个天井,已经没有了方向,好不容易从一扇挂满了蜘蛛网的木门奔了出去。一个老人抱住泪流满面的我:"语涵乖,语涵不怕了,外公在这里^^^^"。
邻家女人高声的谈笑声唤回了我的记忆。一切,已如过往云烟,逝去,不再。
推开,那扇沉重的木门,顺着那条狭长狭长的石板路。石板"吱丫"一声微响,远方的.天际,将我的指尖染成金黄。半空中,漂浮着枯萎花朵的味道。石板路上,已经是一地石榴花开。
明天,还会有一片墨蓝,在等着,梦中人......
在傍晚的悠闲过后,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天空那块黑色的帷布也悄悄地拉上了。星星门正眨着它们俏皮的眼睛。一轮新月冉冉升起。
饭后,我踱步河边,望着脚下缓缓流动的河水,心中油然升起一份惬意。
思绪随着流水飘移……突然,水面上倒映出了一些亮点儿,接着,河面上顿时绽开了斑斓的花儿。
噢!是烟花,五彩的烟花。小河在它的照映下顿时生机勃勃,光彩照人,就连河边的草儿,树儿们也似乎充满了生机。
然而,璀璨的烟花总是那么短暂,美丽过后将是烟消云散,等到烟雾散尽,一切都又变回了原状。
忽然觉得人生不是和那些烟花一样吗?上帝赋予我们绚丽多彩的青春,短暂而且美丽。上帝不是让我们白白地浪费,而是希望我们的青春要像烟花一样,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虽然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可是这是幸福的令人难忘的瞬间啊!
漫山红枫在秋风中摇曳着涨红的脸,我这片枫叶也在其中舞动,演绎着此刻心中充斥的酸甜苦辣。
我舞动着。在如血的夕阳照耀下映出生命终结前的宁静与和谐。夕阳仿佛落在树梢上,我的头顶上,被我的五星般的叶瓣刺破了,刺穿了,金浆随树梢淌下,把枫林镀得金碧辉煌。我涨红的脸在这金光熠熠的世界里拥有了超凡脱俗的美。乌鸦划过长空留下了惊羡的目光。我第一次为自己能给大自然贡献一份鲜红的美丽而高兴。心中流动着一种自豪的甜美。如同龙井茶过后的甘甜,慢慢飘散,沁入心脾。
我舞动着。秋风并不怜悯我衰老的身躯。我在风那刀锋般的划过下摇曳。身旁的同伴纷纷堕落,在空中荡出最后一支凄凉的舞曲。我依依不舍,却始终要与它们分别。苦闷的泪水在干燥的空气中模糊了我的双眸。我不希望就这样结束我红枫的舞曲,或许我贡献的美仍远远不够,我不甘……喉咙充斥了咖啡的味道。
我舞动着。只是此刻,我是在空中盘旋。我的生命已画上句号。我在这最后一瞬展现了最后的火一般热烈的舞动。叶落归根,我怅望蓝天,心中是火辣辣的伤感。但蓦地,我想到了,我的年轻与老年都为自然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我的生命终结是一种火般的舞动:热情将我铸造成泥土,为明年新生贮备丰富的养分。原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一生的舞曲不觉中已将甜蜜酿成基调。
我微笑着盖上双眼,酸甜苦辣的枫叶舞曲依然悠扬,我的灵魂将在自然中永恒地舞动……。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菊之淡。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带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是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岁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自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
菊之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啸,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高中写中秋节篇三
有一种爱叫“无情”的爱,饱含真情;有一种态度叫“毫不在乎”,充满关心;有一种性格叫“严肃”,内心温暖。
父亲一向非常严肃,从没对我笑过,但从他的严肃里依然有爱的温暖。
每次回家,弱小的我手里拿着沉甸甸的行李,非常吃力的前进着。无助的我眼里闪动着泪花,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加油啊,非常快就到了。从楼上搬到楼下,再从楼下搬到学校门口,就这一段非常短的路,我走走停停,在我看来像是“度日如年”的感觉,痛到骨髓里去了。强烈的风吹乱了我的头发,吹痛了我的脸颊,甚至吹痛了我的心田。
在朦胧的泪眼中,我的耳边仿佛有又一次听到了父亲对我说的话:学会自己承担一些,这样你就不会做事时总依赖别人了。此时,我坚定了信念,会办到的。
那一次,在中考结束后,我下了车去学校,在拥挤的人群堆里我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个特别显眼的人。他额角上还有几条明显的皱纹,头发中夹杂着一些白发。他的头发乱蓬蓬的,像是触电了一般。他眯缝着眼睛,四处张望,不停地来回走动,脸上流下的汗水来不及擦干,我非常明确,那就是父亲。于是我踏过拥挤的人群,冲上前去,来到他的身边,高兴地说:“吧,您来了。”父亲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说去取东西吧。
就这样,我感动得哭了,我一路狂跑,泪水随风吹打在周围的树叶上,我去取我沉甸甸的行李,但是已经感觉不到它的沉重了。微风吹好了我的头发,吹暖了我的脸颊,甚至吹暖了我的心。我擦干了眼泪,避免被父亲看到。
随着我们踏上那回家的路,我看见了父亲那苍老的白发,苍老的布满整个的脸早已失去了活力。我知道父亲已经变老了,他已经没有力气来骂我了。我看见他粗糙的手被草割伤用纱布包裹着,不可以弯曲,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般。透过倒车镜,我看见父亲的眼神里充满了关心与责备。
爱隐藏在内心,不善表达。而在我认为的“无情”,其实饱含父亲深深的爱,因为爱藏在深处。
高中写中秋节篇四
每个人都有过那么一段深刻的记忆,总会在无意间便惊觉它怎么总是在我的脑海中出现,因为人是贪婪的,总想在人生道路中抓住些什么,在人生的这条长途中,有人迷恋湖光山色,一双澄澈的眼眸阅尽千帆;有人享受竹丝管弦,一对灵动的耳朵收纳世间的名曲;有人热爱步履不停,两只脚轻便地踏遍大好河山,我也不例外,我也想抓住途中的他,但却只是留住了他的笑,其实我已知足!总有那么个画面像记录片一般在我脑海中播放————大手牵着小手从风雨中归来!初中生活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回忆,那儿有初始的我,傻得可爱。班级中的竞争似乎被时间老人缩短了竞争的时间,每一位同学都争先恐后,因为大家清楚到:我是一名初中毕业生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怎么可能不受影响呢?在每次考试结束后偷偷地计算着考试的排名之差,分数之差;偷偷地分析所犯下的错;在每次颁奖仪式中一次又一次地将头埋向书桌,似乎能与书桌同一水平线;在每次成绩出来后闷闷不乐!那次,我真得摔进“臭水沟”里去了!整天失声痛哭,看起来憔悴得如快凋零的花儿。我就像风雨中的一粒米粒,或许在不经意间的一刻,我迎风而下,脱离轨道!
对,就是他,牵着我的小手迎风而上,我挣扎着,试图甩开,但那股强劲让我往前了!记忆中他的背影是那么高大啊!风雨后他时不时回眸一笑,让我挺直腰杆大踏步地往前走,并非倾斜地身子倒瘫在地上。他一路的微笑让我迈开步子,勇往直前!
生活中,您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传授于我正确的解答法,正如您所擅长的数学,答得井然有序,逐一分析。学习上,您就像一位圣人,神圣而高大,融汇了知识的精华。
您是我所致爱的班主任,您,似乎是不可替代的。您对我的那份情,我已铭记于心,情是世上最无法替代的。当我在前进中遇到大风,有您的力量助我向前,我不畏惧;当我哭泣时,有您的温婉慰语;当我想放弃时,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黑夜中闪烁着光芒,为我照亮光芒。您总对我说“你能行的!”“如果做一件事,要么要做到最好,要么不做!”
“人生总要自己去闯闯,老师只能给您指明方向!”
“我们不要妥协,蚂蚁都未曾向磨难妥协,作为最高等动物,你就这样妥协,难道你的智慧就这样丢弃了?”……您总是对我说一些看似简单,实质不简单的话,在不知不觉间,它们走进了我的内心深处,因为,我正在享受这份“情”。
您是不可替代的————我致爱的班主任!
高中写中秋节篇五
我们家对门儿有个露天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虽然我每天上学放学总要经过这个修车铺,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正眼瞧过这个修车师傅。
一个冬天的傍晚,寒风呼啸,(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打伏笔。)我做完了作业正在看电视,只听“咚咚咚”的敲门声。我打开门,只见昏暗的暮色下,站着一位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的人,戴着一顶破旧的棉帽,脸上、手上沾满了油灰,正是那位修车师傅。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画着,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我怎么也不能明白他的意思,我越听越不懂,他越急叫的声音也越高,我见他是个聋哑人,天又那么晚,心里还真有点害怕,赶紧对他摇摇手,关上了门。隔着门,我听见他又敲了邻居家的大门。
晚上,爸爸妈妈回来了,饭桌上,爸爸突然想起,中午自行车坏了,他把自行车推到修车辅去修理,到现在还没取回来。我突然想起修车师傅来敲门的情景,原来他是在一家一家地寻找车主呀!我和爸爸赶紧丢下饭碗,披上外衣,跑到修车铺,只见黑暗中那位修车师傅正站在凛冽的寒风里,搓着手,跺着脚,不时地往手上哈着气,(又一次写天冷,修车师傅的表现让人感动。)旁边放着的正是我们家的那辆自行车,看着这个情景,我们什么都明白了。爸爸连忙走上前,修车师傅拉着爸爸的手来到路灯下,仔细瞧了瞧,认出爸爸就是车主,不声不响地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塞进爸爸的手中。爸爸紧紧地握着修车师傅的双手,连嚷嚷带比画着对修车师傅说:“真是太谢谢您啦,您把车往这一锁就可以回家了。”修车师傅仿佛看懂了爸爸的意思,用冻僵的双手从口袋里摸出纸和笔,在上面哆哆嗦嗦地写了几个字:“我怕您晚上用车。”(“哆哆嗦嗦”,可见在寒风中站了很久,很冷。)。
我的眼睛湿润了,想到他挨家挨户地寻找车主的情景,想到他在刺骨的寒风中,久久地等待着车主的到来,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突然变得高大起来,他的心地如此的善良,他的心灵是多么的美丽啊!
点评:1选材较好,集中笔墨刻画一位普通修车人的美好心灵,内容真实,感情真挚。2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以寒冷的天气来表现修车师傅的行为令人感到温暖。
高中写中秋节篇六
那些从四面八方的穷乡村到这个城市寻求一份苦力活的民工,每天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天桥下面。劳累了一天的他们,总会在这里铺一张席子,睡一个晚上,似乎这里才是他们的安居之所,这里才是他们的世界。是的,在这个无亲无故得城市,他们是贫苦的劳动人。他们没钱,但是他们却在用自己结实的身躯努力去挣钱。为了摆脱贫穷,为了家里年迈的'母亲和还在读书的孩子,也为了等待好日子得到来,等待可爱得阳光能够照射到他们贫困的角落里来。
是的,他们一直在等待。建筑工地上,炽热的阳光下,黝黑的肩膀上,他们扛着一袋袋晒的滚烫的水泥快速地搬运着。对于那些高级白领的丰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生活,他们没有奢望过,他们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一中怎样的生活。但他们仅仅是在等待他们心中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的实现,他们又不仅仅是在等待,他们还在拼搏,在用他们劳累的肩膀努力地创造生活的机会。
年初时,cctv-1曾经播放了《民工》这部电视剧。看了以后,我感慨良久。剧片生动地再现了民工生活的艰难。虽然他们世代都在外打工却没有转变生活状况,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那分向往,那份等待。他们并不同于“养羊,娶媳妇,生孩子,再养羊”的牧羊人,他们并不安于现状,他们是在努力拼搏中等待阳关普照。
曾经见到过一些在外打工的民工,也听到过关于民工的一些故事,知道他们在城市中始终受着冷漠的眼神和歧视。但每年的打工潮开始时,他们仍然背起沉重的包袱踏上艰难的旅途。他们并不抱怨社会的不公,而是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那是一份多么可爱,多么令人敬佩的执着的等待啊!
农民工,上帝没有给他们与生俱来的财富,但却不能阻止他们对幸福的向往,对阳光的等待。为民工们心中那份执着的等待,我敬佩他们,永远赞扬他们!
高中写中秋节篇七
“爷爷也想你呢,在学校好好读书,回来爷爷给你做好吃的。”电话里头爷爷亲切地说着。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此刻已牢牢的牵住了我和爷爷的心。
我已经三个星期没回家了,三个星期没见到爷爷,没吃爷爷做的饭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天气也转凉了,爷爷总想给我送些衣服,可我担心他乘几小时的公车不方便,便叫他不要来了,用“这里的衣服够穿”来骗他。
这一天,天气阴冷,太阳和云朵在玩捉迷藏总是不出来,出来了也只是一小会儿,风吹得树叶直哆嗦,发出“刷刷拉拉”的声音,像孩子在哭,这声音没有一个大人是受得了的,食堂门口的家长不多因为昨天是最冷的天,大多数家长都是昨天来过了的。他们像约定了似的一字排开,有的还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很显然是怕来不及时间刚跑过来的;有的双手抱着被子,用目光探索着目标,有的将脖子伸长了好几倍还踮起了脚生怕孩子看不到他。只有一位老人他头顶着老土的“老人帽”,身披厚重的棉衣,双手插带引起了我的注意。呵!那不是我爷爷么,我竟为没有一眼认出他来而感到羞愧了。我朝爷爷奔过去,爷爷视力不好,只是眯着眼睛笑了,此刻阳光就像帮爷爷拍照般的给了个闪光,把爷爷的每一个皱纹都洒上了金黄。爷爷把饭和被子都放在树下了,“我去拿,”爷爷边说边领我去,爷爷一手扶着腰一手伸直了下去拎塑料袋,他又缓缓直起身来,拍拍自己的腰,笑呵呵的说:“老家伙,不顶用了。”就像看电影的慢镜头一样,爷爷的一举一动都那么吃力。“爷爷,我来拿吧。”爷爷没有推托,把被子递给了我,“轻松”的走在我前面。宿舍里爷爷细心的帮我把床铺理好。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难过,爷爷年纪果然是大了。“爷爷怕麻烦你爸妈,早上是瞒着他们过来的。”爷爷像孩子般,用手捂住嘴,轻声在我耳边说“现在我要走了,吃饭时他们要找不到我该着急了。”我慢慢的把爷爷扶下楼,在楼梯上爷爷只是一步一走,一手扶着我,一手扶着挟手,慢慢的,慢慢的走......
爷爷走了,我立刻打电话到家里,妈妈说:“我知道他去你那里了,昨晚他又是套被子又是做红烧肉的,忙到十点多......”
回到宿舍,打开红烧肉,一股热气扑向我的脸,此刻我对爷爷的牵挂化成了脸上的两行泪......
高中写中秋节篇八
昨晚刮了一夜的风,今天气温骤降,收起昨日的裙装,冬装挂在衣柜最显眼的地方。风在我们这里是常客,每个季节都不会错过,早晨,我走在路上,突然感到一丝寒意,风不在像以前那样微微弱弱,而是夹杂着一股冷气,带着凉意吹乱了我的秀发,随意用手指想理顺可终究抵不过风的力量。风声沙沙作响,世上没有比秋风更美丽的声音了。倾听风的声音,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感悟。在风中寻找一种特别的感觉,如此柔韧的力量直达你的内心深处……倾听风的声音。在自然的旋律中领略空灵与净美,获得安宁与休憩,感悟人生之真谛,汲取生命之力量。秋风之下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将走进“物竟天择”的序列,接受生命的洗礼和检阅。经过秋风洗礼的世界,留下的都是生命的坚强!是的,秋风坦坦荡荡,无边无际,飘溢出一种淡淡的诗意,一种幽幽的情怀,仿佛似一位渗透了仙机的隐者,满眼里尽是生命的禅意。看看时间还来得及,拐进菜市场先把菜买上,在集市的拐角处,有个身患残疾的修鞋匠无论刮风下雨,似乎总是第一个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手头上总是有忙不完的活,对修鞋取鞋的顾客也总是面带微笑,人们对他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即便是从他身边过往的人也不时给他点点头打个招呼。在这个拄着双拐的修鞋匠的面前,我感受到来自他们生命的质感,真实,平静,饱满,向上。他们的生命是有天然质感的,犹如空气、水、岩石和竹木。在自然界里经受风雨雷电,经历严寒酷暑。一直相信,本质的生活,具有某种质感,只是世事纷纭,心海沉浮,大家疏于感知。如果由我来描述,我选择两个字:重和轻。而生活于我,重过,轻后之后,归于简单,不过是随遇而安。心有所想的时候喜欢把感情寄托在文字上,在白纸上勾勒情感的线条。有时候觉得文字那么有力量,有时候又觉得文字也那么苍白,不管怎样还是恋着这一个个有情有意的方块字,看着昨日留下的痕迹竟有丝丝暖意,有种叫感动的东西泛滥在心里。在文字里感受爱,感受恨,感受幸福,感受落寞,我被文字感动着,也被自己感动着。
看看路两边的树木,好像在一夜之间从绿色变成了淡黄色,又变成枯黄,随着冷风袭来,不断从树上飘落,落在地上显得那样的静美,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个生命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当生命陨落的那一瞬,它表现的是那样的洒脱、从容、飘逸、优雅;那一刻,我真的好感动,感动它在生命枯竭的刹那,在告别今生的一刻,还在用尽生命的潜能释放着最后的美丽。美得令人陶醉、美得使人感到悲壮……它既是人之生命的演绎,又是人生真谛的诠释。看来平凡,其实不平凡!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只不过是更换了一种生存的方式。总喜欢仰头寻那季节的印痕,寻那朔风的路径;喜欢扣问那寒凉何时悬挂枝梢;寻问那骄阳何时褪却那份焦躁,趋于成熟,温和;喜欢探问那冬的降临还要在风里呜咽吟唱多久;喜欢觅那草叶枝桠间的清露滴零几许;喜欢在记忆里踏着那一条幽幽小径追逐那一路的风霜;喜欢昂首轻邀明月泠泠,映证时光,漫溢清思。
落叶扫尽,树木裸露还原刚劲本色,天地宽广,满目清爽尽显朗朗乾坤,秋风起处遍地好诗章。自然就是自然,春夏秋冬各显张扬,风云雨雪天地造就,人们的评说只是各自的爱好罢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还是还事物本来一个公道的面目为好。好在秋风不理会人们的评说,依然我行我素,不厌其烦的刮着。今天摘取几片黄叶,明天扫出一片五彩,继而拂出那满山流火般的红叶。
其实生活总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惊喜,一段情,一种态度,一点感伤全在我们细心地体味与品尝。琐碎的思绪汇聚生活的大智慧,细碎的火花也许尽在这质感生活中!无论风是柔缓的还是猛烈的、是刺骨的还是温暖的,都以欣喜的心境去感受,去感受当下每一种幸福的所在。
秋风又来了,它任意的刮着,从容的刮着,有时还带着声响,尽着义务,刮出自己的辉煌。
高中写中秋节篇九
外白渡桥,让人牵肠挂肚。近日回迁,坊间热闹。从起吊装船,一路西进,到驶入那个最为辉煌的原点,万众瞩目,为它荣归喝彩。
自上而下,满目风光。前面是苏州河上跨桥合龙,后面是浦江两岸无限美丽。此时,我心里却想起了他们,整修外白渡桥的工人。他们的身影在脑海里浮现,挥之不去。
回迁前一天,我去民生路码头,铁桥上脚手架已拆,有工人在电焊或油漆。中午,我想上楼顶拍全景,却闯进一个空屋,里面有好多工人在吃盒饭,蹲着站着都有,但没人说话。空空荡荡的寂静,与外面彩旗飘扬的工地,俨如两个世界。
外白渡桥回归故里,能跟着它顺流而下,享受两岸民众的欢呼和瞩目礼,那是何等的荣耀。然而,参加外白渡桥大修工程的工人们却默默无闻,他们曾经创造过许多奇迹。但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干着自己分内的活,这一道完了,下一道就是别人的了。
我去的那天,不愿再打扰他们。我的脚步,慢慢地移开,但心思,却留在了那里……。
高中写中秋节篇十
我爱热烈火红的太阳,我爱湛蓝无边的天空,我爱绵绵、软软的云朵……但,我更爱那皎洁的月色。
随着夜幕降临,黑暗展开了墨色的天鹅绒,掩盖着地平线。几颗星星隐隐约约从边际划来,一个散发着银辉的月从一片朦胧的云片里走出。月儿洒下的斑斑驳驳的银辉照着外婆家小院的石凳上,在那嘎吱作响的木板桥上,显得有点儿冰凉。月儿斜视着村里的那一片狗尾巴草丛,洒一地清辉。在月下的小河边,孩童的嬉戏声,妇女的棒槌声,早已销声匿迹。月照在村口的一颗大树下,似乎给大树披上了一层雪青色的轻纱。
外婆给我讲月亮的传说,她说:“在月亮上,住着嫦娥,说不定还有玉兔呢。”外婆清脆响亮的声音划破宁静的夜,惹得大青树上安居乐业的小鸟儿喳喳直叫。月儿倒影在湖水中,在她那眸子里,倒影出寂寞的忧伤。
月亮映在湖水中,我在那嘎吱作响的木板桥上走着。月儿圆圆的,我和外婆一同欣赏那月亮。不知在哪儿,一颗石子飞来,打在了湖面上,湖水中泛起一阵一阵的波纹,月亮也分开来,不久就还原了原样。我看湖中的月儿圆圆的,乐得用手直去抓。湖好像很生气的样子,皱起眉头,月亮也再次像玉盘碎了,那天上的月亮却从不缺少什么。
夜深了,月明了,在那小院里的嘎吱声和那石凳上的外婆的声音,随着时间消失了,显得有点儿清凉。
高中写中秋节篇十一
我到过温州的芙蓉古镇,领略过安徽歙县棠樾古建筑群,欣赏过江苏的周庄风情在阅读过谢冰莹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后,我就一直向往着能到这样的水乡去走一走。今年国庆,在爸妈的安排下,我终于有机会走进江南水乡――乌镇。
坐车颠簸了近八小时,终于到乌镇了!爸爸买好票,我们随着人流进入景区。还没走多远,小河上那有惊无险的高竿表演立刻吸引了游客的眼球。在那一艘很大的浮船上架着一根高高的竹竿,一位四十开外的表演者爬上竹竿,在顶端玩起了空中倒立,一会儿又像练功一样坐着,竹竿被压得弯弯的真是灵如猴猫,围观的游客赞不绝口,我还真怕他一不小心会掉入河里。
再往里走,便可见到一座石桥,叫“逢源双桥”。桥身不小,是用石块砌筑的,结实又美观,算得上是大石头桥。穿过一个个小石头巷子,走过一户户人家,便可见到小一些的石桥,大都是江南古镇所特有的石拱桥,是石匠们精心雕琢过的,清晰立体的花纹使人心怡。站在石拱桥上,望着远处船夫摇桨徜徉于碧水中,那么惬意,那么安逸,好一幅悠然自得的水乡风景画!
我们走累了,就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我们见一位老奶奶正不紧不慢地把一只只又湿又软的蚕茧在手心里翻,还从里面掏出花生米大小的蚕蛹,然后将蚕茧和蚕蛹分别放在两只水盆中。经过询问,我得知那是煮过的蚕茧,显得软。分出来的蚕茧被装进一只只大网兜里,摊在石桌上晾干。晾干了的蚕茧已经完全没有了原先的样子,更像蚕丝被芯的一部分。妈妈说,用蚕丝做成的被子冬暖夏凉,除了可以做蚕丝被,经过织、染等工序,还可以做成真丝面料,用来做衣服、包等。一直以来,水乡人一直保持着这特有的乡俗。
就这样,我们一路游览,一路赞美,一路品味。
高中写中秋节篇十二
时光不停的向前流去,天气渐渐的凉爽起来,吵人的蝉鸣声被秋风吹散了。秋天带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的来到了我们中间。
风是最平常的,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没有春风的温暖,没有夏风的闷热,更没有冬风的凛冽。时而凉丝丝,轻悄悄,拂过我的脸颊,时而用力猛扑过来,带着些泥土和树叶的清香。听,树叶轻轻作响;稻田轻轻地奏乐。秋风,清凉如水,带着几分洒脱,带着一丝寒意来到了这个世界。
远望,山重重叠叠一片绿色,看不到黄色的秋叶,全是苍翠的绿色,没有丝毫的秋意。天,蓝得像海水,几朵飘飘悠悠的浮云,洋洋洒洒地点在天空中,像一幅美妙的图画。它蓝得那么纯,好像天的后面还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秋天,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给蓝天送去棉花似的云朵。
田野里,麦浪滚滚,麦穗一串串,麦粒一颗颗饱胀胀的,当一阵风吹过,稻海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秋姑娘来到农田里,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黄的牙齿;稻子非常有礼貌,弯着腰迎接秋姑娘的到来。田野里,黄得那么闪耀,绿得逼你的眼。我想全天下的颜色属它们最漂亮了。站在田埂上,闭上眼,张开双臂,聆听着稻田的响声,享受微风的抚摸。好像我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一片美丽的景色之中。
苗圃场里,柳树像一位少女在池边梳着她那美丽的长发。不知名的树木叶子全是黄的,还开着金黄色的花,花瓣和叶子落在地上、田埂上、水面上,好像穿上金黄的外衣。
站在高处望去,翠绿、金黄,明黄,层层叠叠的色彩,交相辉映,像大海一样深蓝的天空,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慢悠悠的漂着,置身于此景中,像是在画中游。
秋天像青年,蓬勃向上。
秋天像美丽的图画,被各种风景渲染得亮丽迷人。
我喜欢这秋高气爽的季节!
高中写中秋节篇十三
校园之美,美在何处?需要你用心去发现,去体会,去探索。
风景之美:清晨,走进校园,你会发现那些被春雨洗刷过的花草树木仿佛一夜间焕然一新。花园里的小草探出绣花针似的小脑袋,绿油油的,厚实得象绒毯;皂荚树抽出了小巧的嫩芽,叶片上还挂着几滴露珠,苍翠欲滴;那不知名的小花也格外娇艳,花瓣姹紫嫣红,随风摇曳。微风拂过,校园里替溢满花香、草香和泥土的芬芳。多么生机勃勃的世界!
书香之美:课时的校园,总能听闻朗朗的读书声,那声音或稚嫩、或轻越、或智慧,却总是透着朝气。低年级的内当家们依然不改对这个五彩世界的好奇和孩提时的童真,学习之余总是放肆地嬉戏打闹,高年级的却变得成熟,教室里有他们激烈的争执、操场上有他们矫健的身影、树荫下有他们求知的苦读。深嗅着书的芬芳,吮吸着知识的营养……困了,眯眼打一个盹,累了,鸟儿婉转的鸣唱就是解乏良方。多么求知上进的世界!
心灵之美:喧闹的校园里,每天总发生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有师生间的关爱与尊重,有同学们的互助与友谊。这里没有纠纷、没有争吵、没有勾心斗角,只留下几多欢笑、几多包容、几多纯洁的情谊。点点滴滴的故事,总给人以丝丝温暖和感动。多么和谐美满的世界!
校园之美,美在秀丽的风景,美在浓浓的书香,更美在纯洁的心灵……。
高中写中秋节篇十四
天空渐渐地暗了下去,家乡的夜景拉开了序幕,真是美不胜收啊!
夕阳落山不久,灰蓝灰蓝的天空还“挂”着一幅水粉画。橘红色的霞光夹在灰蓝的天空中,煞是好看。橘色与红色混合在一起,如同一碗香喷喷的番茄酱,天空的白与蓝挤在一起,不知被谁做成了一张面饼,放在天空上。再撒上橘红色的晚霞,随着天气的升高,像极了一盒培根披萨,令你垂延欲滴。
“夕阳余温羞红了鱼人的脸……”听!啥声!哦!是在广场跳舞的老人们放的歌声。看着她们熟练的舞步:一嗒嗒,二嗒嗒,三……你不想动也会情不自禁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在一旁的小孩子们穿上溜冰鞋,前后穿梭着,真是无比的欢快与幸福呀!
我坐在草坪上,看着月亮,哼着歌曲:“看月亮爬上来,看—月亮爬上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10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