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实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8 10:08:10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实用16篇)
时间:2023-12-08 10:08:10     小编:碧墨

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优秀的读后感呢?首先,要注意读书的时候要有耐心并全神贯注地阅读,其次,在读书过程中要有记录的习惯,可以做读书笔记或者在书边做批注,最后,在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结构清晰、表达准确、思想深入,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出色的读后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读完这些读后感,你会发现每个人对于同一本书的感受和思考都是不同的,这也是读后感的魅力所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精彩的读后感,希望能够给你撷取写作灵感,写出一篇独特且精彩的读后感。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一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有这样一种精神,叫做坚强;有这样一种品质,叫做勇敢;有这样一种态度叫做乐观;有这样一种体会,叫做孤独;有这样一种信念,叫做希望;有这样一种冒险,叫做漂流;有这样一种人,叫做英雄……这便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传世名作《鲁滨孙漂流记》,他笔下那个勇敢机智、喜爱冒险、乐观坚强的鲁滨孙,用他二十余年的漂流,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诠释了人生的价值与含义。

鲁滨孙如此不幸,他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出海远行,却流落到了荒无人烟的孤岛;他又是如此幸运,在风雨之中,船上只剩他一人侥幸生还。他的船翻了,他的信念还没翻;他生存的希望渺茫,但他还没有绝望。他手无寸铁,却盖起了自己的“城堡”;他没有工具,却建起了自己的“农潮。恶劣的条件没有把他打-倒;凶猛的野兽也没有把他吓跑。

就这样,在这不幸与幸运的矛盾之间,在这信念与希望的支持之下,在这一无所有与自力更生的并存之中,在这恶劣的条件与凶猛的野兽的威胁之中,他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矢志不渝的信念,在荒无人烟的荒岛上,他竟生活了二十余年,最终回到家乡。这不可谓是一个奇迹!

鲁滨孙就这样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人生。人生就像一支谱写着春夏秋冬的钢琴曲,有的人能听出春的暖、夏的乐、秋的喜、冬的静;有的人却能听出春的倦、夏的躁、秋的愁、冬的寒。这样的差异,便取决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乐观与悲观。乐观的人,往往身处逆境,却能成就一番伟业;悲观的人,却总是屡屡错失良机,难以做出一番大事业。

读《时间简史》有感。

君可记,霍金身残志坚著《时间简史》?这位可敬可佩的科学家,半身不遂,却在逆境中为人类作出贡献,流芳百世,名传千古。比起鲁滨孙,比起霍金,比起这些伟人,我们有朋友,有亲人,顺风顺水,但我们还不是毫无成就吗?不是还得依赖父母吗?还不是总在困难之前退缩吗?我们还不是显得如此软弱无能吗?对于我们,真可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们总是一路畅通无阻,却总被一点小小的困难绊住了脚步。我们所欠的这一点“东风”,便是那一点坚持,那一点毅力,那一点乐观。

让信念成为我的翅膀,让自信成为我的推进器,让乐观成为我永不枯竭的动力,让勇敢成为我的利刃,我要飞上那辽阔的天空,矗立在彩虹之颠,穿梭在璀璨的星河,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我想让我的人生像花儿一样怒放,像流星一样灿烂,像太阳一样耀眼,像彩虹一样夺目。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郭姜燕,她的作品曾入选“五个一工程”,还得过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呢!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阿洛的孩子,他是一个邮递员,他认识神秘森林中的每一个动物,还跟榛子树洞的松鼠长老是酒友呢!结果阿洛的“妈妈”彩弥生病了,阿洛想找到花树向它求救,没想到在路上认识了小树精――安,从此部落镇改为森林镇。

这本书中的阿洛令我赞叹不已,因为他坚持不懈,舍己为人,为人善良,真是十全十美。我和阿洛比起来,我觉得自己太胆小,而且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想到这里,我不禁脸红了。

合上这本书,阿洛在森林里送信的场景在我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三

这是一只小老鼠、一位公主、一些汤和一轴线的故事。

主人公德佩罗·缔林是一只小老鼠,他从小体弱多病,好不容易才长大,跟哥哥姐姐们在图书馆里吃书度日。他学会了认字,而且热衷阅读,尤其喜欢那些英雄救美的故事。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位叫“豌豆”的公主,公主也喜欢上了这可爱的小老鼠,因为女仆的嫉妒和坏耗子的憎恨,可怜的公主被他们挟持进了黑暗的地牢。德佩罗挺身而出,单枪匹马,营救了公主,脱离了危险。小小德佩罗不但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浪漫剧,而且证明了:只要有爱,一切皆有可能。

谁也不会想到,小小老鼠尽然能做出如此一番大事业来,拯救公主,战胜邪恶,这想想都不是一个老鼠的作风啊!假如你是德佩罗,你又会怎样?当你爱上了公主,违反了规定,被罚去地牢,你会跟坏耗子斗智斗勇吗?当你被砍掉了尾巴,你又会不顾疼痛,去坚强的拯救公主吗?我们要向德佩罗学习,让自己充满正能量,让身边的人都充满正能量!把这正能量传递下去,传到每个人身边,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

女仆米格里·索本来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只是被欲望冲昏了头。自打她进宫之前,她一直以奴隶这样卑微的身份活在这世上,三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她就搬到他叔叔那,从那以后,她每天都会受到她叔叔的挨打和臭骂。十岁的时候,想得到一个生日礼物,却得来一个“生日巴掌“,直到有一天。公主出门游玩,半路上碰见她,米格利·索向公主打声招呼,公主却头也不回的走掉了,这让米格里·索加深了她对公主的仇恨与嫉妒。半夜里,她偷偷跑了出来,装成了女仆,把公主挟持进了地牢,逼她和自己交换身份,公主在百般无奈之下,只好换上了女仆的'服装,但还是被国王发现了。虽然米格里·索犯下了罪,但是国王并没有惩罚她,而是把她送回了家,还给了她一笔钱,让她好好的活下去。这样的宽恕让女仆重新找回了自我,做回了那个善良的自己。

爱是无敌的,正如勃朗宁说的:地球无爱则如坟墓。让我们把爱传递出去!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四

在今年暑假,我放下了与伙伴们玩耍,专心致志的看着一本书,它是《浪漫鼠德佩罗》。

书中主要讲了德佩罗·蒂林是一只小老鼠,他从小就经常发烧,在老鼠的世界里还是个怪胎,好不容易才长大。他很喜欢城堡的图书馆,哥哥姐姐们在图书馆里吃书度日,但他却一直读着一本翻开的讲述者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书,也从中学会了认字。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位叫作豌豆的公主,公主也喜欢上了这只可爱的小老鼠。因为女仆米格的嫉妒和坏耗子罗斯库洛的憎恨,可怜的公主被坏耗子跟恶女仆关起来了,被他们胁持进了黑暗的地牢。这时德佩罗挺身而出,冲破重重困难,单枪匹马营救公主脱离了危险。还从此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小小德佩罗上演了一出不可思议的英雄救美的浪漫剧。

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德佩罗是一只有主见有梦想有爱心的老鼠,我非常喜欢它,也非常尊敬他,因为哪怕他是这么的弱小,也还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勇敢的迈出了一步步。我希望也能和它一样,成为一名能为自己的梦想勇敢地付出的人,能为了爱迈出坚毅的一步,不去畏惧阻挡在爱的路上的可怕的敌人。同时,我也被德佩罗的勇敢、自信和坚强给震撼了,深深地打动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只要有爱,一切皆有可能;懂得了一切世间真理——爱、友谊、宽容、勇气和坚毅的道理。

仔细想想,在生活中,父母不也是这么教育我们的吗。我从小都想当一位飞行员,看了许多有关飞行员的故事书,但看了一本名叫“冲上云霄”的电视剧,我意识到了当个飞行员是多么的艰难,便对妈妈说:“妈妈,我再也不想当飞行员,竟然这么麻烦,我不要这个梦想了!”妈妈听到了,蹲下来对我说:“鹏鹏呀,这不是你从小到大的梦想吗?因为这么点小小的困难,就要放弃一个伟大的梦想吗?为梦想变得勇敢吧,不要畏惧梦想之路上的“敌人”,努力战胜它们吧!我的儿子!”我听了,又笑了,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伟大的飞行员,来完成我的梦想!”现在,我渐渐长大了,终于明白了当时妈妈的话。

“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佚名曾扬言过,“有梦者事竟成。”沃特也这么说过,我们更应该坚信,只要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勇敢,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是我所有读过的小说,故事中最特别的,读它的过程亦是最痛苦的。闲暇之时打开它,我总是如饥似渴地舔舐过每一个字,可品读之时不知怎么就像被无数蚂蚁侵占了身体,不由自主地在发抖,或是准确来说,为之震颤。渴望一直看下去,享受阅读,但一两篇过后我不得不放下它,打开窗户,深吸一口气。

犹记得一篇《地狱变》。画师良秀真的成疯成魔了吗?当他亲眼看着他的女儿葬身火海,只为了满足他画那一幅惊为天人的“地狱变”时,他呆然伫立,干瘪的脸上闪现着难以言喻的,心醉神迷的光芒,像人们梦中的愤怒雄狮般威严……作者的描写细腻又真实到了极致,而我的眼泪早已止不住地往下流,为可怜的女子,为陪伴她跳入火海的小猴,为这壮烈的悲剧,为伟大画师毕生如疯魔忘我的贡献,为惊叹于文字的力量,为感叹自己的无知。

在我这个年龄,还未经历多少世事沉浮,还未能看透多少事物的本质。很多时候是人云亦云,基于他人的故事做出一些自以为是又轻巧的判断。的确,某些句子情节我无法理解透彻其真正的含义,也许只能是草草读过,不自主地说一句“好有道理“。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开始思考。

人性本善还是恶?人们相信正义鄙视邪恶,在现实中却不能坚持正义,并存侥幸心态为自己的软弱找借口,最终屈服于邪恶且不自知;对于“人性“,也许我们没有对其顶礼膜拜的勇气,甚至对其嗤之以鼻;善恶也好,快乐与否,衡量二者的尺度是什么呢?他们似乎存在于对立面,但他们又不是完全不相容的,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融为一体的;人生比地狱更像地狱;如果不能改变人性,就不能建造乌托邦,可当改变了人性,完美的乌托邦就突然不完美了。这些只是芥川龙之介表达出来的我所记得并有所思考的内容的一部分。

如今的我可能不应该对世界感到悲观,应该对光明未来充满信心与斗志。但我仍然因为没有错过这一本好书而感到幸运。懂得思考的代价或许是失去纯粹的快乐。十年,二十年过后,再翻开这本书,我相信展现在我眼前的会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六

这是一个童话,平淡的在作者的回忆中慢慢展开的一个记忆。许许多多看似平凡的细节,却埋藏着引人深思的内涵。只能用心去贴近和体会,用自己已经慢慢在变成大人的思想来辨别体味,一点点的找回那种纯净的感受,还有对单纯的思念。

这是一个平实的故事,一个童话。但这仅仅是一个童话吗?它用那么平实的语言,来向你倾诉着一些隐藏在事实背后的东西,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就像小王子所说的: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

我们做过孩子。是的。为了一颗丢失的糖果而哭泣,为了一条花裙子而开心的孩子。我们那曾经还是孩子的世界里,太阳不一定是金色的,圆的,月亮可能会睡着,草不一定是绿的,只要愿意,我们可以让它像鲜花一样微笑。

但是我们长大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七

“它没有退缩,立即开始了把线轴从地牢狭窄的楼梯弄下去的工作”从这句话中,我能体会到德佩罗的勇敢与坚毅。并让我更加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德佩罗缔林是一只小老鼠,它从小体弱多病,好不容易才长大,跟哥哥姐姐在图书馆里吃书度日。它学会了认字,并热衷于阅读,尤其喜欢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有一天它爱上了一个叫“豌豆”的公主,公主也喜欢可爱的德佩罗。但因女仆的嫉妒和耗子的算计,公主被挟持进地牢。德佩罗挺身而出,单枪匹马营救了公主脱离危险。

这本书中,我很喜欢德佩罗勇敢、坚毅的性格。正是它的勇敢,使它敢坐在人类国王面前,正是它的勇敢,是它敢于一只耗子搏斗;正是它的勇敢,是它让公主脱离危险。同时也因为它的坚毅,使它一定要去救公主;因为它的坚毅,使它信心十足地再次踏进黑暗而又恐怖的地牢;因为它的坚毅,使它最后让公主逃离危险。

在生活中,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勇敢、坚毅的人。我的朋友笑妍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一次,在上数学课时,老师有一个问题提得不严密,但班里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反驳。这是笑妍站了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这道题不对。下课后,她又找到老师理由充足地说了一大堆,直到老师说:“我说错了”。为止。

德佩罗的勇敢坚毅让我佩服,并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确定一个目标时,勇敢、坚毅地做,就会成功。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八

几乎一口气读完《布罗镇的邮递员》。很满足,仿佛看到远方的风景,那里有美好,有希望,还有梦想的达成。

那个远方,是不起眼的小小的布罗镇和一片幽暗的森林。这是作者郭姜燕为我们描述的童话故事的发生地,其中有叫阿洛的邮递员,还有林林种种生活在小镇或森林里的人和动物。童话就从阿洛身负的送信工作开始,采用系列故事的写法,写了十五个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的故事。孤儿阿洛,这个看似瘦弱,却因为善良和勇敢,行走在小镇和森林之间的邮递员,以信为媒,随着一个个故事的发生,不断为大家送去温暖,创造奇迹,化解一次次危难。有意思的是,这些故事之间,互相关联,层层递进,交织起各种奇妙想象和真诚情感,让优雅、幽默、正义、温暖和各种美好情愫一点点积聚,直至充盈在每个人的心间,最终抵达高潮,完成救赎。

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整个童话散发着令人喜悦的暖流,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还有闪烁着的阳光和智慧——那是独特的属于东方的想象和哲思,看似简单的故事、对话,却能让阅读者在阅读的某个瞬间频频点头,发现故事背后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信的传递,成为所有故事的核心。因为想取得对方的原谅,特沃先生不断给松鼠写信表达歉意,终于在这本书结尾时获得松鼠的谅解;怕寂寞又患了健忘症的獾,用自己写信自己收信的办法来争取阿洛做他的听众;小镇的人们用包裹的互寄表达对彼此的爱心……就是在送信的过程中,阿洛发现了许多秘密和误会,也一步步解开了小镇居民和森林动物之间的种种疙瘩和矛盾。

大熊为被偷去了美好的梦而沮丧,鸟儿因为不断被陷害和射杀而采取报复的行动,刺猬与老鼠的无奈,夜行怪物的怪癖爱好,所有的奇怪行径和对人类的仇视都有来由,背后藏着不光彩的逻辑关联。最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森林深处搁浅的大船,船上的树精女孩“安”与老树精一起织就了一张牢不可破的树网,解救了惊慌失措的人们和四处逃散的动物。当大地重归安宁,美好与和谐的氛围终于让小镇与森林合二为一,美丽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我特别惊讶于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笔调,那种举重若轻的信手拈来,仿佛只是在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却在故事里藏下了许多能量等着读者自己去发现和感受。

随着一件件往事的冰释前嫌,小镇和森林间的误会慢慢化解,而小读者也终于可以会心一笑,继而感受这个童话带来的特有的温度和启迪。

阿洛的善良和诚信,为他赢得了森林动物的爱戴,也因此成就了他希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童话的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对爱和信任的表达,点点滴滴,如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比如,走进森林别带凶器,表达了人与人应有的信赖和尊重;面对爱讲故事又患了健忘症的獾,最好的办法是为他寻找不同的听众,于是,阿洛为獾安排了一个迎来送往的旅店,让獾在与旅行者的叙述中寻找安慰;面对伤心的琴师,阿洛采取的是不动声色的帮助,七七四十九天送去毯子、酒和糕点,以诚信和温暖打动了琴师;而面对迷路的小绿蛇,阿洛舍得放下自己的紧急事情,伸出援手帮一把。这些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举动,但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在最后关头为阿洛赢得了所有人的信任,大家一起携手战胜了洪水的袭击。而这些品格,也在不经意间深藏孩子们内心,种下了一颗颗友善的种子,给他们以铮铮筋骨和成就梦想所需要的坚韧。

一个地图上看不见的小镇,一个平凡的男生阿洛,一份不起眼的邮递员工作,却因为善良、友善,因为愿意帮助别人的心,更因为勇气和果敢,因为正义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阿洛以他的方式,改变了小镇和森林的面貌,改变了人们固有的偏见,融化坚冰,重建人与人之间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个童话也因为这些细碎有趣的故事,变得真切、真情,真实感人,充满力量。

这里不得不说作者郭姜燕的高明,她只说故事,不现身说教,点到为止,让读者在情节的展开中去发现故事背后的道理,在人物的对话和行动中去领悟和感受。从头到尾,行文的风格非常朴实,仿佛会讲故事的长者,只需把内心丰富的宝藏拿出一二,以故事吸引别人,而不需要在故事外包装太多华丽的语言。这也颇符合郭姜燕的个性,她是出色的语文老师,为人处世不张扬、不渲染,喜欢孩子,面对他们即刻呈现出为人师长的关怀和爱护,希望张开双臂拥抱他们,给他们的未来以希望,看到他们快乐的笑脸。

在《布罗镇的邮递员》中,她用文学和故事来温暖、鼓舞、启迪孩子,激励他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九

这时我才明白可儿爸爸的心意,他想一生的爱全部留给自己最爱的女儿。我这才发现,虽然可儿的爸爸走了,但是他的爱比生命还长,爸爸的爱将陪伴温暖可儿的一生。

从可儿的爸爸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爸爸的影子。以前,我在周末去县城练跆拳道,在车子上的时候,我总会犯困,于是,爸爸的臂膀就成了我的枕头,当我美美地睡了一觉下车时,爸爸却又在痛苦地甩着他的手臂,妈妈说爸爸怕打扰我睡觉,所以一路上手臂累了麻了也不愿活动一下。回到家,我又练起了跆拳道,自然,爸爸就成了我的靶子,虽然他被我打得落花流水,但他是对着我笑嘻嘻的,背地里,他却让妈妈为他揉着背,还在夸我:“女儿的拳头还真挺有劲的!。”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似乎也读懂了爸爸的爱。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十

暑假里,我读了很多有趣、生动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布罗镇的邮递员》。它主要讲述的是:在布罗镇这个小小的镇子上有一个瘦瘦弱弱的男孩,他叫阿洛,是一名邮递员。他有着常人没有的勇气,他敢经常到传说有怪物的黑漆漆的`大森林里去送信,还和森林里的动物们成了朋友,并化解了森林里的动物和镇上人的矛盾,让大家和平相处。

看完这篇生动、精彩、有趣的小说,我不禁为阿洛的勇气以及爱心而感到骄傲还把他每天的勤奋立为目标——一定要做一个早睡早起,勤奋好学的好孩子。我还非常佩服阿洛,因为他第一个勇敢的走进黑漆漆的大森林,用真诚和善良和动物们成为了朋友,和它们一起保护小精灵。并且努力的调和动物们与人类的矛盾,让他们化敌为友,并和朋友们一起帮布罗镇改名为森林小镇。

我觉得,现在的社会需要许多像阿洛这样勇敢、善良、有爱心的人。如果这样的人多一点,坏人少一点,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加和谐幸福、欣欣向荣的。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十一

我读完后,眼中浮现出了一个小镇子和一片幽暗的森林。我读到“特沃他是你的仇人”吗?这时,我想阿洛一定会去帮助松鼠,让特沃向松鼠道歉,可是,我想错了。我为什么只为自己想,而不问问对方原因呢?我不由得想起有一次我朋友不和我的同学玩了,就叫我也不和他玩,只为了让他来道歉,但是他道了歉也不跟他玩,而他们只是为了一根跳绳,最后他们和好了。

最使我感动的是,信的魅力,成为所有故事的核心。因为想取得对方的原谅,特沃先生不断的给松鼠先生写信道歉,终于在这本书结尾时获得了松鼠的谅解,怕寂寞又患了健忘症的獾,用自己写信自己收信的办法来争取阿洛做他的听众,小镇的人们用包裹互寄传达他们对彼此的爱……就是在为大家送信的过程中,阿洛发现了许多秘密,也一步步解开了小镇居民和森林的种种误会。

一个地图上看不见的小镇,一个平凡的男生阿洛,一份不起眼的工作却因为善良,因为友善,因为愿意帮助别人的心,更因为勇敢和果断,因为正义和对美好未来的撞景,阿洛以他的方式,改变了小镇和森林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偏见,而这个美好的童话,也因为这些细碎有趣的故事,会走进更多孩子的心田。

这里不得不说郭老师是高明的,她只说故事,不现身说教,让小读者在情节的`展开中去发现故事背后的东西,让小读者在人物的对话中领悟和感动。在《布罗镇的邮递员》中,她用文学和故事来温暖、鼓舞、启迪孩子,激励他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阅读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整个童话散发着令人喜悦的味道,闻到那种沁人心扉的花香,看似简单的故事,简单的对话,却让我在阅读某个瞬间频频点头,发现故事背后的能量。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十二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的,我读完《布罗镇的邮递员》这本童话书,眼睛都湿了,我被文中的小男孩阿洛深深地打动了。

我读完后,眼中浮现出了一个小镇子和一片幽暗的森林。我读到“特沃他是你的仇人”吗?这时,我想阿洛一定会去帮助松鼠,让特沃向松鼠道歉,可是,我想错了。我为什么只为自己想,而不问问对方原因呢?我不由得想起有一次我朋友不和我的同学玩了,就叫我也不和他玩,只为了让他来道歉,但是他道了歉也不跟他玩,而他们只是为了一根跳绳,最后他们和好了。

最使我感动的是,信的魅力,成为所有故事的核心。因为想取得对方的原谅,特沃先生不断的给松鼠先生写信道歉,终于在这本书结尾时获得了松鼠的谅解,怕寂寞又患了健忘症的獾,用自己写信自己收信的办法来争取阿洛做他的听众,小镇的人们用包裹互寄传达他们对彼此的爱……就是在为大家送信的过程中,阿洛发现了许多秘密,也一步步解开了小镇居民和森林的种种误会。

一个地图上看不见的小镇,一个平凡的男生阿洛,一份不起眼的工作却因为善良,因为友善,因为愿意帮助别人的心,更因为勇敢和果断,因为正义和对美好未来的.撞景,阿洛以他的方式,改变了小镇和森林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偏见,而这个美好的童话,也因为这些细碎有趣的故事,会走进更多孩子的心田。

这里不得不说郭老师是高明的,她只说故事,不现身说教,让小读者在情节的展开中去发现故事背后的东西,让小读者在人物的对话中领悟和感动。在《布罗镇的邮递员》中,她用文学和故事来温暖、鼓舞、启迪孩子,激励他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阅读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整个童话散发着令人喜悦的味道,闻到那种沁人心扉的花香,看似简单的故事,简单的对话,却让我在阅读某个瞬间频频点头,发现故事背后的能量。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十三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叫《布罗镇的邮递员》的书,这本书里有心地善良的阿洛,和阿洛住在一起的采弥,会魔法的老鼠……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阿洛,他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他心地善良、善于发现、勇敢机智。他心地善良的事例大致是这样的。这几天采弥起床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晚了,阿洛觉得采弥是生了病。阿洛找了松鼠先生,松鼠先生告诉阿洛,花树可以治病。阿洛找了花树,采了一些花树的花就去了。他善于发现的'事例大致是这样的。图尔进了森林就没出来了,他儿子图格要去救图尔,阿洛和他一起去,但图格进去了就受了重伤,但阿洛却没事。大力熊告诉他,要想安全地进出森林就要收起凶器。阿洛又问了松鼠先生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就想要不再叫图格去救他爸图尔呢?刚好,想这图格就找阿洛去救图尔了。这一次他们成功地把图尔救了出来。

我以后也要像阿洛一样善于发现、心地善良。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十四

今天我读完了《布罗镇的邮递员》这本书,我被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叫阿洛的孩子打动了。

阿洛是个没爹没妈的孩子,从小就吃不饱饭,长的瘦瘦弱弱的,被一个收废品的采弥老婆婆收养了。阿洛整天在邮局里面守着柜台,呆呆地坐着。他最羡慕的是邮局里真正的邮递员,想着他什么时候也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邮递员呢?就在阿洛想当一名真正的邮递员想的快要发疯的时候,一个名叫果桑的'老邮递员多年的腿病犯了,让阿洛帮他送信,阿洛激动的不行,他终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邮递员了。阿洛工作非常热情,布罗镇的居民都很喜欢他。他工作认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哪怕是脚底起了十八个水泡,汗水浸湿了三层衣服,但他依然开开心心的工作,阿洛还是个勇敢的人,为了送信,走进了几十年没有人敢进的恐怖森林。他用真诚和善良与动物们成为了好朋友,化解了人们和动物之间的矛盾,并且将布罗镇改名叫森林小镇。

读完这本书我被主人公阿洛身上的真诚善良热情勇敢打动了,我要向他学习。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十五

在生活中,看书是大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普希金曾说过:“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暑假中我看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布罗镇的邮递员》了。

《布罗镇的邮递员》这本书是中国著名文学作家郭姜燕写的,这本书是一部充满魅力的经典童话。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布罗镇有一个人叫阿洛,他是一个孤儿,采弥可怜他,所以收留了阿洛,阿洛长大后,经过重重困难,得到了机会,成为了他梦寐以求的邮递员。

因为阿洛的善良和诚信,才得到了森林中动物们的爱戴。比如:他走进森林,不带凶器,也不会中陷阱,他一次一次地听得了健忘症獾讲它的历险故事,让獾不再孤单;有一个琴师很伤心,给小镇上的人带来了痛苦,阿洛天天给琴师送食物,水,毯子……慢慢的,琴师又感到了快乐;最后安说,森林和小镇可能会发生一场洪水,因为阿洛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大家都手把手地挺过了这场灾害,最后大家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把小镇的名字改成了“森林小镇”,把邮局的名字改成了“森林邮局”。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阿洛、特沃、松鼠、獾、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阿洛,因为他善良、诚信,值得大家信任、信赖。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发洪水的时候,那时天地之间混沌一片,洪水吞噬房屋,漫进森林,有些人和动物爬进了大船,大船浮出了水面,人和动物互相帮助,一起面对着眼前的灾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携手解决了困难,最后大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要学习阿洛的善良、诚信的品质,动物和人最后团结一致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俗话说的好:“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善良、诚信对付困难要团结一致。

读了这本书,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运用到生活中。

布罗镇的邮递员读后感篇十六

喜欢外国诗歌的读者,想必知道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的名字,知道这位俄裔美籍诗人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知道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写出过跟中国有关的诗歌作品《明朝书信》;可是未必知道他翻译过中国诗歌——早期跟汉学家合作,翻译中国古诗,后来学习汉语,直接依据原作把唐诗翻译成俄语。

布罗茨基出生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海军军,曾在中国工作过。布罗茨基15岁时厌倦了学校刻板的教育,自动退学,步入社会,自谋生路,当过医院太平间看守、勘探队的勤杂工,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18岁时他开始写诗,21岁时结识了著名诗人阿赫玛托娃,成了她的学生,这对他一生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布罗茨基对阿赫玛托娃的悲剧意识、哀婉凝重的诗风,有深切的理解。他也知道,阿赫玛托娃翻译过中国大诗人屈原的《离骚》,翻译过李白、李商隐的诗歌作品,这是他热爱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缘由。

1963年,23岁的布罗茨基认识了另一位汉学家鲍里斯·瓦赫金(1930—1981),此人翻译出版过《汉乐府》诗集。他十分赏识布罗茨基的才华,正是他建议布罗茨基尝试翻译中国古诗。他为年轻诗人提供了原作逐词逐句的翻译初稿,让他加工润色,完成诗化译本的最后一道工序。他们俩合作翻译的诗歌当中有孟浩然的《春晓》。布罗茨基请瓦赫金朗读他的初译稿,他听了以后,沉默了几分钟,当场写出了诗行很长的译文,回译成汉语是:

春天,我不想起床,聆听鸟儿鸣叫,我长时间回忆,昨天夜晚狂风呼啸,被风吹落的花瓣不知道该有多少。

瓦赫金感到非常惊奇,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新颖的译诗。他高兴地说:“约瑟夫,从来没有人像这样翻译中国诗。在你之前所有的译者都想方设法把诗行译得简短,因为中文词句在俄罗斯人的耳朵里听起来出奇地简短。可与此同时,每个方块字比一个俄语词的内在含义却要多很多。这种汉字与俄语单词内在容量的差别,是让翻译家最感头疼和棘手的难题。没想到你以这种方式来解决……能够以这种长长的诗行翻译古典诗歌,事情就好办了……”

此后,瓦赫金还曾鼓励布罗茨基说:“你最好能多翻译几首中国古诗。如果你不译,许多读者都还以为中国古诗就像艾德林想象出来的那种样子——没有乐感、没有韵、没有节奏,什么都没有,实际上只不过是光秃秃的逐词逐句的翻译初稿……”

艾德林(1909—1985)是享有盛名的学者和翻译家,他翻译过陶渊明、白居易的诗歌。遵从他的老师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院士的主张,他翻译中国古诗历来都不押韵,他认为押韵会“以词害义”。而瓦赫金则认为押韵是汉语古诗的本质性特点,这是他跟艾德林的主要分歧,也是他对艾德林翻译文本不满意的原因。不过,客观地讲,他对艾德林译作的评价有失偏颇。因为艾德林的译诗虽不押韵,但节奏感还是相当鲜明和严谨的。

1964年,24岁的布罗茨基遭遇打击,被列宁格勒当局以“不劳而获的社会寄生虫”的罪名判处五年流放。诗人阿赫玛托娃、汉学家瓦赫金、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等文化界名人纷纷出面为他奔走呼吁,一年半以后,布罗茨基终于返回了列宁格勒。但是他写的诗仍然难以发表,这使他感到精神压抑,又过了几年,他终于在1972年离开了苏联,成了流亡诗人。1977年,布罗茨基加入了美国籍。

在美国生活期间,布罗茨基结识了汉学家塔吉雅娜·阿伊斯特,她成了诗人的汉语教师。有一次阿伊斯特给布罗茨基讲解汉字“道”的结构与含义。她说:“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的意思是道路,或者说是行走。另一部分是‘首’,像戴帽子的官员的头,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走人生该走的道路。”布罗茨基问:“为什么普通农民不能走自己的路呢?”阿伊斯特回答说:“当然可以。”“那为什么不说是农民的头,而说是官员的头呢?”阿伊斯特被问住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后来她解释说:“或许是因为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官员吧?……”她边说边笑,以这种方式自我解嘲。不过,她坚持说,“道”不能跟“群众性”混淆,也不能跟“民主”的概念混淆。

在塔吉雅娜·阿伊斯特的帮助下,布罗茨基开始直接从汉语原作翻译中国古诗,其中就有李白的《夜静思》。诗人远离祖国,远离他父母所在的城市列宁格勒,远离他的诗友莱茵、奈曼、库什涅尔,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这首诗蕴涵的情绪跟他的心情十分贴近。他把题目译成了《我怀念亲爱的家乡》,诗行翻译得比较随意,加入了自己的感受与想象:

在我看来月光像雪一样,

寒冷的风忽然从窗口吹来……。

我朋友们居住的房子上空。

此刻想必也有这样的月亮。

阿伊斯特肯定了布罗茨基的翻译,认为他译得流畅简练,原作四行,译作也四行。与此同时,她批评指责另一位翻译家吉托维奇的《夜静思》译文“加词太多,水分太多”。原来吉托维奇把四行绝句译成了八行:

在我床头前面。

横着一道月光。

或许,这是霜?——。

自己颇费猜详。

我把头颅仰起——。

望着窗中月亮,

我把头颅垂下——。

不禁想念家乡。

塔吉雅娜·阿伊斯特认为,李白是天才的诗人,吉托维奇却把他的杰作译成了可笑的“现实主义”小诗。诗人仿佛喝醉了酒,要跟什么人争吵似的,眼睛盯着窗户,却不清楚究竟要看什么。随后在床上做起了体操——抬头,低头,不知道他究竟要干什么?……翻译家吉托维奇信守一条原则,总是把汉语诗的一行译成两行。在阿伊斯特看来,这种方法很笨拙,并不可取。

阿伊斯特对吉托维奇译作的评价也不公允,她跟瓦赫金一样有些偏激,对他们喜欢的人,赞赏有加,而对他们不喜欢的人,则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大概是俄罗斯人爱走极端的性格特点。其实,吉托维奇是个严肃认真的诗歌翻译家,他翻译过屈原的《离骚》、《九章》、《九歌》,出版过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的译诗集,他的译著拥有众多的读者,也得到著名汉学家的肯定,比如费德林对他的译诗就很欣赏。他翻译中国古诗付出了十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其成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轻易否定与抹杀的。

话说回来,布罗茨基喜欢李白的作品。他在美国大学讲课,曾向他的学生推荐李白的诗,建议他们阅读《长干行》。他认为李白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叙述与丈夫的离别之苦,堪称哀歌当中的杰作。

布罗茨基不仅喜欢李白,也很欣赏诗人王维,说来有趣,因为他觉得,王维的名字汉语发音很像英语的oneway。而way就是“道”,是《道德经》的“道”。王维有一首诗《鹿柴》,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布罗茨基很欣赏这首诗,把它译成了俄语,回译成汉语如下:

山上无人,不见人影的山。

只听得见山中溪水流淌的声音。

月光穿过树枝茂密的空隙。

在紫色苔藓上留下奇妙的花纹。

除了孟浩然、李白、王维的诗歌,布罗茨基还翻译过杜牧等诗人的作品。他翻译的中国古诗大都是唐朝诗人的绝句。从本质上说,他以诗人的眼光与胸怀进行了独特的体验,并用另一种文字给予再现,他的译诗语言富有诗意,具备自己的特色。他的翻译方法较为自由和灵活,但与原文对照,时有出入,可谓有得有失。

除了唐诗,布罗茨基还喜欢老子的《道德经》。他也渴望访问中国,想踏上产生了李白、王维等大诗人的土地,可惜他在56岁时一病不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据说他曾收到中国台湾的约请,可惜未能成行,这大概也是他临终前的一点遗憾。

莫斯科《文学日报》的主编弗拉基米尔·邦达连科是俄罗斯当代作家、评论家,多次来中国访问,喜欢中国文化。不久前我从网上看到他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布罗茨基受“道”的影响》。他对布罗茨基的中国情结有详细的描述,使我大开眼界,受益良多。我这篇短文借用和参考了他提供的新鲜资料,特向他表达由衷的感谢。我愿意把阅读的喜悦、发现的惊奇与爱诗的朋友们一道分享,正是邦达连科的文章帮助我进一步了解了诗人布罗茨基精神生活的一个侧面,使我明白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何以能写出《明朝书信》那样的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09361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